农村公共管理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公共管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公共管理论文

农村公共管理论文范文1

1.设立能够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管理制度

对于我国的地方政府来说,农村在公共事业管理制度上绩效不高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我国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如果想要使农村公共事业现阶段的落后面貌得到彻底的转变,就要取消原有的城乡二元的管理制度,并建立能够使城市与农村可以得到均衡发展的新的公共事业的相关管理制度。

2.设立能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现阶段,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化是农村公共管理事业效果不高的体制上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农村供给绩效低下、供需矛盾突出以及公共产品出现供求脱节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建立能够与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事业的管理体制,就可以使地方政府转变原有的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方法,即由原来的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之前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方法转变为多元治理,也由原来的转向管制转变为服务。

3.设立能够对农村公共事业所需的公共产品提供充分保障的财务制度

对于我国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来说,政府的财政性支出的相关保障机制并不健全,同时,农村公共产品所出现的制度外供给等原因也造成了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绩效过低等现象。面对这些问题,在进行制度创新的同时要避免对于这两个方面的依赖性,把能够建立起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充分保障的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作为急需实现的目标,在根源上将农村所需的公共产品大都由制度外供给以及农村的公共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解决,保证农村的公共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得到必要的经费。

4.设立绩效导向型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地方政府中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一直显示出投入型的特征,这种特征的具体表现是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比较低,并且效率低水平趋同。一般来说,在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一致时,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所获得的绩效高低主要由投入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得高产出,就要相应付出更多的投入。不同地区间出现的绩效的差距实际上是投入方面所产生的差距,所以,地方政府需要建立起绩效导向型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二、设立相关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1.依法确保财政性经费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投入

按照相关法律,确保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财政性投入能够得到落实。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不断地加大中央财政对于农村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因而我国农村在自身的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数量在它的绝对数量上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在我国的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支出在总比重里却出现了下降趋势。国家对于农村的公共事业发展所投入资金的绝对数量的增长,并不代表国家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如果国家不增加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占的比重,就无法使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得到必要的财政经费,从而也就无法使农村的公共事业的发展摆脱制度外供给的难题,更无法落实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2.增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融资渠道

政府可以引导各个企业对农村的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一定的投资。政府可以利用给予企业信贷优惠以及减免企业税收等相关政策,将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企业可以增加自身对于农村的公共产品如生产等方面的投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保护好并界定好投资者关于农村的公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有关产权问题。同时,政府还要尽快建立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除此以外,政府也可以在农村的学校、道路以及桥梁等公共事业的产品供给过程中对企业授予或是出售冠名权,从而加大对企业投资的吸引力。同时,政府也可以将农村的建设分成适合个体承担的部分来分担成本。这一方法可以用于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地区,在这样的农村地区建立起分担公共事业成本的相关机制。比如,对于村级公路硬化所需的费用可以由当地政府承担主要的部分,剩余的部分可以由当地的人民群众出资分担。在实行这种分担机制时,可以使用“一事一议”的方式来确定在公共事业建设中农村群众所应分担的成本比例。在议事过程中,要注意议事期间确定的内容与对象要合理,并要对议事程序与事后公开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规范。

三、设立完善的公共事业产权制度

1.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中的产权市场体系

首先要确定在农村的公共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产权交易的主体。大体上讲,在农村的公共事业的主要产权市场体系里,它主要包括的是地方政府、事业单位、与政府相关的直属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各个公共性的企业等等,同时,也包含农村的公用事业企业,例如供暖与自来水公司等。其次,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产权交易机构。这类产权交易机构可以起到确认产权的交易关系,并使产权主体明确自身对于客体所拥有的拥有权以及为其提供相应的产权交易平台。第三,还要使农村的公共事业产权进行交易时的规则得到充分的明确。产权的交易规则是整个产权市场中的机制能够得到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最后,还要大力培育与农村公共事业相关的中介组织。

2.为公共事业产权的运营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首先政府要对农村公用事业的相关产权组织进行大力支持,使其能够自求平衡、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并自担风险,同时还要为产权组织发展相关业务以及防范并化解运行中的风险与危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根据产权组织在运营中的实际需要与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使其日趋完善,让我国农村的产业运营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后还要注意对公共事业的产权转移程序进行相应的规范。

3.创立完善的产权监管制度

在实际运营中,需要使用法律条文将农村的公共事业的产权边界以及产权经营界定开来,防止出现产权不清与产权贬值的现象。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产权监管组织体系,创设出具备独立地位且富有权威的使行业自律的相关组织,能够确保产权可以获得高效合法的运营。因此,创立相关的产权预警制度以及监管指标体系,可以为农村公共事业中的产权监管提供正确的目标与方向。

四、推进乡镇机构的积极稳定的改革

1.对于县乡政府的职能进行科学的界定与转变

对于各个机构来说,对于职能的界定与转变是本机构实现并进行改革的基础、前提及关键。对于政府来说,机构的职能决定了它的工作任务、功能、结构、人员、制度以及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因此,国家要努力建设法制型与服务型的政府,并加强它的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相关功能,对于自身的经济管理职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自己的工作方式与工作重点做出一定的转变,努力建设出行为规范、公正透明、运转协调以及高效廉洁的管理体系以及运行机制。对于乡镇政府职能的调整,主要在于建立政府形成的机制,就是指建立起能够满足供给决策以及满足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的体制,把收益范围可以覆盖住本区域内的公共服务作为当地政府的基本职能。不仅要健全村内的民主制度,还要将这一制度扩大到整个乡镇,让乡镇政府可以真正做到为本地区的人民服务。

2.依据相关职能进行人员与机构的精简

政府要做到严格地控制本乡镇的领导数量,在乡镇内设置相应的综合机构,从紧、从严控制本乡镇内由财政供养的人员,并要做好对于乡镇分流人员的处理与安置工作。

3.促进农村的非政府组织的快速发展

在农村中的非政府组织可以起到政府与市场和社会沟通、联系的作用,是政府与外界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本地政府实现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以及进行人员分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拓宽农民获取自身利益的重要渠道,提高政府公共事业投入绩效以及使农民的组织化得到增强的重要的社会组织基础。对此,有关部门要做到加强立法、加强内部管理、齐抓共管以及加强相应的配套政策的扶持。

4.还要做到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农村公共管理论文范文2

农村供电企业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人才结构失衡,缺乏高层次、高学历、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农村供电企业的资产及人员大多数是从乡镇电管站演变而来的,尤其是在农村供电所,员工主力基本是原电管站人员,粗放型管理的偏多,平均学历较低。以安图县农村供电所为例,目前,本科毕业生仅占员工总数的5.76%,大专毕业生占员工总数的18.52%,初、高中毕业生占员工总数的76.72%。人才结构的严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供电企业的长足发展。2.电网架构薄弱,稳定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电网的弊端影响了农村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农村供电企业虽然先后实施了农网改造、农网补充、农网完善等民生工程建设,但电网结构整体薄弱、供电半径局部偏大、自动化程度较差等问题依然存在,且农村电网大多处于山区,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较大,遇有雷雨或季风天气,经常会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另外,由于农村电网具有负荷分布不均衡、城镇居民直供用电大客户相对较少、农村用电户数较多等弊端,因而造成了线路损耗高、设备利用率低、资本金投入高、回报率低等现象,大大影响了农村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3.利润空间萎缩,造成了农村供电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农村供电企业受地域经济因素影响,增供扩销受到极大限制,售电量增幅拓展空间不大。同时,农村供电企业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它不能单纯地像其他行业一样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这就束缚了农村供电企业“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能力。由于农村供电企业点多、面广、战线长,用电群体大多分布在山区农村,地处偏远,客户分散,负荷率低,有些比较偏远的自然屯甚至只有二三十户居民,用电量很小,根本无效益可言,却同样要投入巨额运营维护费用。4.农村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成本逐年加大目前,吉林省基层农村供电所设置基本与乡镇政府的设置相对应,受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政策影响,农村供电所虽然属于农村供电企业的派出机构,但基于农村供电所具有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特征,仍然会时常受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甚至有的乡镇要求农村供电所为其招商引资项目无偿提供用电设备及安装服务。另外,随着政府对供电企业监管力度的逐步加大,服务纠纷投诉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应对这类投诉不但增加了农村供电企业的服务成本,同时也损害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农村供电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管理创新是农村供电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电力改革新形势下加快农村供电企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不断提高农村供电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农村供电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发展战略,建立起更加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生产率高、安全生产水平高、供电可靠率高、供电成本低、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服务型电网企业。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以人为本是为了增强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与企业的全面和谐发展。科学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科学管理,以人为本就无从谈起,也就根本做不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是农村供电企业管理创新的最佳选择。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不断挖掘人的潜力,使之形成一个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人才集团,塑造全体员工认可的共同理想、信念、愿景目标和核心价值观,认真做好针对每一个员工的人生职业规划,把员工个人成长的目标与企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让全体员工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培养人才、重用人才的人文环境。2.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激励制度是吸引、留住、激励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是企业科学管理、健康运行的保障。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农村电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和认可,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两改一同价”之后,农村供电实现了“四到户”的管理模式,使得最基层的员工身上的担子更加繁重。一个基层员工不仅要负责300~400户农村客户的供电服务,同时还要担负供电区域内的线路设备巡视、工程施工、故障抢修、设备维护、夜间值班等任务,工作量大、收入低,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工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要实现农村供电的管理创新,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全员全面绩效管理制度,建立以定量考核为主的员工绩效评价系统,制订规范合理、科学灵活并能够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工作岗位的员工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农村供电企业员工的岗位职责,实现岗位、职责、报酬三者的统一。3.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制度的创新和流程的改造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农村供电企业的管理创新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以流程改造为对象,以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对现有的企业制度和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进一步理顺农村供电企业的管理体制,开展全方位的制度建设,加强农村供电规范化管理和示范窗口建设,制订配套的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形成完整的农村供电管理标准体系。积极推行农村供电企业内部专业分工改革和管理,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为农村供电的科学发展夯实管理基础,从而实现农村供电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转变。

农村公共管理论文范文3

1.1没有合理的管理理念

我国目前在农村公路的管理上,缺乏应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造成许多地区的农村公路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管理上,许多人都将重心放在了公路建设上,一旦当地公路损坏到无法继续使用的时候,都不考虑进行维修,而是上报政府进行翻修。所以在这种思想下,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浪费,而且这样的循环最终不光不能让当地得到发展,还会使人们产生惰性思想从而制约当地的发展。部分地区虽然具备了养护公路的人员,但是却无法正确的进行养护,主要表现为:只是在公路发生损坏之后进行维修,却没有进行日常的养护,这样仍然会导致公路使用寿命的降低。即使养护思想到位,但是就我国目前公路养护管理的情况而言,许多地方养护的技术和设备都无法达到实际的养护效果,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地区的道路管理部门并未重视对道路养护技术的革新,只是依赖现有的技术和设备对道路进行养护。

1.2缺少管理人才和技术

我国目前建成的农村公路其总体数目很庞大,所以配备的养护管理人员也是一个极大的群体。而在实际的公路养护管理当中,不仅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设备,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而对于这类技术人员的专业要求也比较高,但是我国这类技术人员的基数并不大。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都达不到相应的文化程度和技术要求,甚至部分养护人员就是当地普通的村民,因此就极大的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建设,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各类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更新,公路养护技术也在随着大流一同发展进步。很大一部分的新技术都已经运用到了公路的养护当中,但是在农村等偏僻地区对于新技术的普及程度并不高。由于农村公路的地域特殊性,导致现今许多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都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支持,总体上抑制了农村道路建设和发展。

1.3建设质量过差

就我国农村道路而言,还存在这一个普遍的问题:建设质量过差。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道路的养护管理。一般来说,影响公路建设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农村道路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考虑到其车流量要求较低,所以一般都将其按照四级公路的标准进行设计,最多也不会超过三级标准,所以导致农村公路的总体建设要求降低。其次,由于农村公路在建设之初的投入较小,要求过低,导致在建设过程当中所使用的路面材料较差,其它材料也是依照就地取材的原则,使得最后建成的公路质量根本无法达到三、四级公路的标准。最后,是公路附属设施不够完善。

1.4当地居民缺乏保护意识

对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产生影响的除公路自身质量、管理部门外,再者就是当地村民了。作为当地公路的主要使用者,当地村民在使用过程当中的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而许多的村民在使用公路时并没有保护公路的意识,在实际当中主要表现为:(1)许多村民人为对公路的养护与其没有关系,自己也不会主动破坏或者保护公路,别人破坏公路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进行制止;(2)许多村民虽然不会主动破坏公路,但是有时他们的一些行为会间接的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

2对策分析

2.1完善管理理念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乏一个完善的管理理念,导致在实际管理过程当中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我国在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上应该引进或研究出一个完善的管理理念。

2.2加大资金投入

之所以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过低、管理人员素质不达标,其主要的原因是在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上,资金的投入无法满足实际的要求。所以,乡镇公路管理部门要积极的向上级单位进行资金的申请,保证资金可以满足公路的建设使用要求;同时,还可以积极的鼓励当地村民捐款、捐物,让他们也为公路的建设出一份力。

2.3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一个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实际的单位、个人,使建设过程当中建设和养护得到相同的重视,由这个完善的管理机制来约束整个道路的养护管理。

2.4加强新方法的使用

道路养护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道路养护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要不断的引入新的养护管理技术、设备,保证养护管理的质量。

3结语

农村公共管理论文范文4

1.1资金不足致使饮用水工程质量不达标

受地理位置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普遍落后,近年来,虽然政府对解决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予以重视和扶持,但受县财政收支影响,饮用水工程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筹措,即使在各乡镇进行集资短时间内也无法凑足,在资金短缺的现状下,兴建饮用水工程质量较差。目前已完成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实用性较强的为数不多,主要原因不仅是资金问题,还有对施工缺乏管理、工程验收工作存在不规范,各工程开展没有进行全面规划,致使分布不合理。

1.2水源及水质的影响

饮用水工程施工时,没有进行全面、科学的水质评估和水源勘测,致使部分工程在建设完成之后无法充分发挥真正价值和作用。加之,施工人员自身专业技能较差,无法进行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作业,部分施工技术有所欠缺。受常年生活习惯和文化程度影响,工作人员缺乏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致使饮用水工程管理和设备的维护存在不合理现象。同时,农村地区生活环境较恶劣,对水质污染也有一定影响。

1.3水费收取工作困难

受观念或收入水平的影响,农村居民在饮用水问题上存在意识偏差。水费收取过高,居民无力承担,收取过低,无法保障饮用水工程的正常运转。农村居民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观念转变,在水费收取工作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饮用水工程资金链断裂,致使部分工程停用,从而引发恶性循环。

1.4管理不规范,宣传力度弱

就消费市场来说,景泰县农村地区常住居民较多,加之,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工程规划和饮用水费用收取制度,无法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由于常年饮用井水,农村居民没有形成饮用水的消费观念,饮用水的净化和使用没有普及到人们生活中去。

2加强景泰县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的措施

2.1加强水源污染防治,提高水质质量

水源是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地,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饮用水的安全,优质水源是饮用水安全最根本保障。因此,对水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必须进行控制,杜绝污染严重的企业入驻,同时重视水源周边环境问题,尽可能引导农民使用无污染、绿色肥料进行作物种植,适当的进行营林工程,增强土地含水量,改善景泰县农村生活环境。

2.2重视水质检测

2.2.1构建三级水质检测体系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要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标准化原则,将分散式供水工程升级为集中式供水工程。乡镇水厂要建立独立的水质化验室,配齐水质常规检测所需设备,对每日出厂水的常规指标进行检测,对各水厂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测。县卫生疾病控制中心要每季度抽样检测一次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责令限期整改水质不合格的供水企业,以确保供水安全。

2.2.2运用科学的水质检测技术提高水质检验技术水平和水质检验能力是执行水质标准的首要任务。供水企业要加快水质检验室建设,对当前水源和供水水质现状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对常规处理工艺进行优化,以达到防范和降低副产物风险的目的。

2.2.3更新改造净水设备和配水管网为确保农村供水系统中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用户龙头的水质均达到国家水质标准要求,应对农村供水系统进行评估,更新改造净水设施,强化配水管网建设和二次供水管理,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2.4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面对供水供需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尽可能节省农业灌溉用水,以补充生活、工业用水不足。建立科学的水价机制综合考量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应用水工程的运营成本,合理收取水费,提高居民节约用水意识,形成科学用水观念,政府也可适当进行经济补贴。同时,健全相关饮用水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从而有效进行景泰县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工作。

3小结

农村公共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问题;措施

0 概述

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加快农村公路网络的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消费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国道、省道、市道等骨干线路的形成,乡村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日益凸现。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了乡镇和建制村通畅率,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保障。截至到去年底,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0.75万公里,乡镇通畅率达97%,建制村通畅率达43%。但是,随着农村公路等级的不断提升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其养护管理能力和养护管理需求矛盾突出,尤其是农村公路的养护机制、资金的筹措、路产路权的维护、如何开展日常养护管理等问题,都有待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去认真探索和解决。

1 我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保障乏力,养护经费极少

目前除国、省、县公路有养护资金保障外,县级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未列入财政预算,仅依靠交通部门对已建成通客车乡村公路补贴是远远不够的,县、街(镇)、村三级财力用于公路养护资金有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缺口大,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得不到保障。目前农村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现状就是“花钱修路,无钱养护”,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已建农村公路破损严重,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与目前倡导的建设节约型是社会是不相吻合的。

1.2 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乡村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主体是乡镇地方人民政府,由于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又没有固定管养机构,没有专门养护人员,也没有养护经费。各乡镇虽都设有道路办,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机制,养护管理人员少,以至于个别村道存在失养现象。乡村道路每年发动农民以会战的形式进行一次集中养护,日常处于弃养状态。对于大中型养护工程,存在养护机械装备短缺,养护工程以人工操作为主,与规范化养护体制不相适应。很多路段因水毁或其他因素造成损毁无法快速有效恢复,道路弃养极大地降低其使用寿命,在加上超载严重,使农村公路受损严重。现存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机制导致办事效率低,农村公路养护滞后,很多可以及时解决的小问题,最后变成了大维修。

1.3 养护技术水平低

乡村公路缺乏专业的养护技术队伍及高效率的养护设施,道班工人对于沥青类、水泥类路面常见病害不能及时处治,路面得不到及时维修,缩减了公路使用年限。不少乡村公路养护人员是当地农民,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缺乏应有的养护专业知识,培训难度大,公路养护技术水平极为低下,影响了公路养护质量。

1.4 养护和管理工作难度大

一些公路抗灾能力低,我省很多农村公路线长、路远、量大,管理起来十分困难。当受资金“瓶口”的限制,只好降低设计标准,有些通村公路建成之日路基就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路网的整体效益和综合服务功能。通村公路路基等级较低而导致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有自然灾害,通村公路首当其冲,公路沿线经常发生塌方、垮岸现象。坡陡弯急的农村公路,雨水冲刷破坏严重,一部分通村公路的排水设计及防护工程没有到位,每年水毁冲刷现象都比较严重,特别是纵坡较大、土质较差地段,一遇大雨,几乎每次都会出现严重的水毁现象,造成部分路段晴通雨阻,给农村公路养管工作造成重创。

2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应对措施

2.1 关于增加养护资金的建议

建议国家及时采取以下措施,彻底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问题:

1)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应在燃油税中划出一定比例设立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增加对财政困难地区的财政支持,继以保证农村公路养护。

2)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安排,专项列支,用于化解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良好”, 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道路的建设成本。

3)在有条件的地区仿照“以工代赈”和目前“家电下乡”、“农机下乡”补贴政策,采取以实物换服务的方式,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农村公路养护,既能拉动农村消费,还可暂时部分弥补当前不足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4)集中农村公路建设期间的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各项税费,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5)鼓励地方政府组建非营利的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减免税费,补贴养护必须的小型机械购置费用,专职从事农村公路养护,既可最大程度降低养护成本,还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2.2 进一步健全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

明确以政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交通局为行业管理责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加快乡镇政府管理养护体制的建立健全,配齐养护人员,加大管理的力度,使农村公路管理在组织、制度、养护标准、考核、资金保障等各方面规范化、制度化。

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进一步深化交通行业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建立专业化、机械化的养护施工队伍,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更加标准化、科学化。

2.3 加强培训,提高养护人员技术水平

为有效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不高,养护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必须要组建专业化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并进行技术人员培训。通过培训、业务考核,使我省公路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搞好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培训使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站长、养护人员提高养护技能;严格人员的任用、选拨、录用,将真正能胜任、品学兼优、热爱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同志推举到适当的管理岗位,将不合格人员调整岗位,增加养护人员力量。

2.4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防止农村公路病害问题不断发生

农村公路建设首先要着重确保工程质量问题。目前,一些县区乡镇盲目寻求建设速度,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进行农村公路建设,造成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问题,因此公路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各级领导要正确认识发展农村公路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发展农村公路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要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把农村公路的工程质量和效益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建成一条路,带动一方经济。县乡两级效能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效能工程质量,真正做到优化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管理、抓好工程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对于进入农村公路行驶的超限超载车辆,为保护乡道、村道的需要,乡级人民政府可在各自辖区农村公路两端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

3 结语

农村公路是“三分建设,七分养管”,我们要理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关系,坚决克服“重建设轻养管”的思想,做好边建边养边管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使其保持长期良好的技术状态,让我省的农村公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洪武,齐宝玲.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2).

农村公共管理论文范文6

摘 要 近年来,县级供电企业在农电基础管理方面虽然在不断完善,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根据我国“十一五”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国县级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明确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发展方向,以期有效的解决县级供电企业在农电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县级供电企业 农电管理 问题 对策

当前我国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农电管理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农电用户安装电表,每个月安排员工对电表进行抄表、收费、巡查及检修工作,当前供电企业的管理虽然能有序进行,但是受到多方条件的限制,供电企业对农电的管理还缺乏科学、合理、完善的资本管理制度。为了农电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农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现农村的建设。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对农电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县级供电企业农村电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电电工工资待遇与工作量不成正比

县级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比较少,仅有的工作人员要管理整个乡镇的供电业务、日常检查及维修,还要从事安装电表、抄表及收费等工作,甚至还要处理由于天气变化时出现的各种突况,工作量极大,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疲劳的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无法使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供电企业给于农电电工的工资待遇与之付出不成正比,这大大挫伤了农电电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供电企业农电设备落后陈旧威胁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各种家电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用品。家电的普及使农电的使用量快速增长,对供电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供电设备从十几年前完成改造至今,很多设备已经出现了老化现象,无法的满足实际用电需求,加上设备使用年限已久,有些零件已脱落松散,给居民的用电及农电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供电企业农电的投入与产出不平衡

供电企业在运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运作购买设备、聘用职工、支付各种薪资和保险,才能对单位与个人开展供电工作。现由于很多农电设备在使用十几年后出现了老化、腐朽及设备零件脱落或功能失常等现象,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对供电设备进行整修与更新,使得供电企业的支出增多,供电企业的经济负担大大增加。这些问题,让供电企业在农电管理的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

(四)供电企业农网维护费存在较大局限性

维护费是指根据国家电价标准的低压电价中,居民使用每度电增加的费用,主要用于发放农电工工资及维护农网设备时的支出。由于供电企业的供电量对维护费具有一定的限制,导致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出现:第一,农电管理工人没有工作积极性。由于农电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还处于原来的水平,物价却不断飞涨,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挫伤。第二,维护费材料的支出严重不足。

二、农电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供电企业供电管理时出现的资金、设备及工作人员待遇等对供电企业农电管理影响较大因素,可对其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一)重和提高农电工待遇

农电工的待遇直接影响到电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的团结和凝聚力,所以针对当前农电工超负荷工作与工资收人不平衡的情况,供电企业应采取较为有效的措施。

(二)增加对农电设备投人

供电公司应积极筹备资金对设备进行更换,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量需要,确保农电管理人员及居民的用电安全,同时使员工更加放心的工作,同时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电网10kv线路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做好营销工作,提高效益

与用电居民进行良好的交流,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帮助家庭经济状况较困难的用户解决用电问题,在村民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完善低压线路的供电管理与处理预案,提高工作效率。

(四)提高农电工的整体素质

在聘用农电工时,重视公平考核和聘用监管,严禁招聘农村区域不专业人员作为农电工的行为,如发现已有农电工未经过专业培训上岗的,应给予辞退,并对聘请负责人进行责罚,若屡犯不改应给予辞退。

(五)资产产权进行明确到位工作

由于农村电网的特殊性,所以在进行农村电网改革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尤其是资产产权还处于不明朗的状态。如在供电工作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得不到及时的维修,电网设备损坏、电量流失、安全隐患等问题明显,因此可以利用国家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合理的进行产权分配、管理及监控

三、结语

我国的电路企业起步比较晚,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县级电力企业将不断克服所面临的问题,使县级电力企业的发展上到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宋炳银.试论县级供电企业农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