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体育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课程体育教学

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1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各学段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规定的活动或内容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场地设备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文件。它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全面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克服教学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的基本保证。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教案)四种。现依据课程标准各领域“水平一”的目标及其规定的活动和内容,对上述四种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方法及低年级教学计划试举例如下,仅供参考。

一、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它是以年级为单位,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对全年教学内容和考核项目的规划,是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其他教学计划的依据。

(一)制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思路

小学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是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一”各领域规定的活动和内容,选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年中去。然后,再根据学年授课周数、每周授课时数,以及每年级的各项教材及其设定的课时比例,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并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确定测试体能和动作技能的项目。

(二)方法和步骤

1.分析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加强计划的针对性

在制订低年级学年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情况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一般说来,一年级小学生多数来自幼儿园,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如站队、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转等动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动作和活动性游戏等,但对体育的知识概念还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级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作基础即接受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访问幼儿园教师和检测学生的体能情况以及与学生聊天、询问等了解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情况。到了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体育课体验,对课的活动过程、学习与练习方式等逐步了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课堂常规意识和习惯,体能、心理适应能力及同伴关系、群体观念等都有明显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等。这些情况都是制订学年教学计划的有效资源和依据。因此,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入手,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将本学段教材内容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年级中去,对于提高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实际意义。

一学期除节假日外,一般按18周计算;国家教学计划规定每周上4节体育课,全年实际上课总时数为:

18(周)×2(学期)×4(每周课时)=144(课时)

144×2(每课时按上两项教材计算)=288(课次)

2.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需要,确定各项教材的授课时数。

(三)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1.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各级目标的涵义和要求,选定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的各级目标,是统领和选编各学段教学活动或内容的依据,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悉心研究领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指导思想、理念涵义及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本学段各级目标要求选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2.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分配好两个学年的教学内容。

如上所述,学段各领域中的教学内容不是教师主观随意安排的,而是依据本学段各领域和水平目标的规定选定的。因此,教师在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时,应先对所确定的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如: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目标的特定要求,考虑哪些内容适于安排在一年级,哪些内容安排在二年级;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分清哪些教材分别属于哪个目标统领下的内容,等等。掌握好教材的性质、特点及目标属性,有助于合理地把本学段的教学内容在分配到两个年级中时,做到目标明确,分量适宜,难易度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3.根据学年、每周授课时数和季节规律,分配好两个学期的内容。

根据以上思路,现列举学年、学期、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部分教案,供教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计划时参考。

表1一年级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示例略)

表2二年级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示例略)

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的制订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也称教学进度。它是依据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的教学内容和规定的教学周数、每周教学时数,以及各项教材的时数比例,结合季节、气候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的。它是制订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的依据。

(一)几点说明

1.下面试举的一年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示例)所选编的教学内容,是依据表“一年级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中的教材编制的。

2.每周授课时数是按4课时安排的;每课时安排两项教材或活动(一课时为两课次),但体育基础常识课、身体测量课和地域性活动课等,每课时可以安排一项教材或一项教材1~2课时完成。应注意学与练结合、室内与室外有机结合。

3.在所试举的学期教学计划中,没有确定体能和动作技能的测度项目。在实际制订计划时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加以规定。

4.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还可安排“机动课”时间(一般安排2~4课时),以便对各种原因的停课或薄弱环节等进行适当弥补和调整。

(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表3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教学进度(示例略)

三、单元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

单元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单项教材(包括课题单元)教学计划。它是依据学期教学计划中某项教学内容或活动(一般为测试项目或发展体能效果好、动作技术较复杂等重点教材或连续进行的课题活动)及其目标制订的课时教学规划。通过对某项教材或课题活动的统筹设计、逐课实施,能够确保教学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一)方法和步骤

1.依据该学段领域和水平目标的要求,按照学年、学期教学计划中该项教材的课时规定,提出每次课的目标要求和教学重点。

2.结合学生的情况和教学设备条件,安排教法步骤和组织措施。

3.最后一次课进行终结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态度、学习进步程度和简单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

(二)单元教学计划示例(仅供参考)

一年级持轻物掷远单元教学计划(示例略)

四、课时教学工作计划(教案)的制订

课时教学工作计划也称教案,它是依据学段水平目标的规定和学期教学进度(包括单元教学计划)中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制订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高质量的课时计划,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本保证。为此,教师要悉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有效地实施和目标的达成。

(一)制订课时教学计划的基本思路

(二)课时教学计划示例

课时计划的形式多种多样,这里提供的是依据水平一的目标及本学年、学期计划中选编的部分内容或活动,仅供参考。

体育课的设计(教案示例)

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生动体验。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本课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革体育教学的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把儿童喜爱的事物用故事形式通过游戏活动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使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本课的“导入”,采用音乐、图片和模仿练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本体感觉一起参与体育活动中去,使学生一到课堂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兴趣的指向一下就集中在各项活动之中。在全课中,紧紧扣住了故事的情和景,使情景交融,学生始终沉浸在良性的环境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

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体育教学;方式;创新

一、新课程改革与中学体育教学

1 新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人才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现代社会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个人能力以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只重成绩轻视能力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定义,党和国家审时度势,针对传统教育观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模式存在的不合理方面,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改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对传统教学模式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了改革要求,因此需要各级学校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响应,并且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落实。新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强调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要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能够应用这些技能。新课改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

2 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手段。体育教学长期以来服务于各级学校的教学实践,成为我国教育的一大基本科目,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放松身心,舒缓脑力劳动,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体育教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和家长对体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体育活动会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台后,社会和家长重新认识了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的意义与新课程改革中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具有很强的教学意义,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定义为:不仅要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因此,体育教学的意义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体育教学创新

1 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课改精神

新课程改革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定义的改变,以及对传统教学模式僵化提出的改革要求。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剔除以往只重成绩而忽视对学生兴趣培养的教学观念,剔除以往“教师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观念,真正意识到自身教学思想的局限性。具体到中学体育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观念中布置任务的思想。过去,体育教师每堂课都有教学任务,比如,具体开展跑步、球类、游泳等任务,认为学生完成了这些教学计划,教师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样的观念缺乏对学生本身的关心。缺少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心,难以达到加强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兴趣的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加强对学生本身的关心,将教学任务作为开展教学的辅助,而非目的。

2 探索积极的教学模式

积极的教学模式是指既能符合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同时又能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方法,没有总结出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理论。因此,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具体实践中,需要教师加强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需要对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批判地继承,比如,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田径、足球、排球、游泳等,这些教学项目都要继续开展,但是开展的模式可以进行改变。比如说,体育教师可以改变原先的讲解授课,改为让学生进行讲解和讨论,然后教师订正学生观点不正确的地方,最后进行点评。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规则的了解和记忆,在具体实践中应用这些规则。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中学体育实践中体会更多的乐趣。

3 加强师生互动,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要进行改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在细节上进行把握。细节的改变可以使得量变引起质变。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学习体育规则、提高运动素养。体育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和互动,增强自身对体育运动和体育课的兴趣,从而加强自己的实践意识,以另一种姿态投入到体育教育实践中。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学科的兴趣,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学课要承担起新课改所赋予的教学任务。中学体育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积极地探索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实践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现代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琨,新课改中体育教学方式探析[J],河南农业,2010(22).

[2]王萍,新课改与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J],安顺学院学报,2010(12).

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体育教学;反思

一、新课程下中学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

1.体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一般的课程设置需要注重“知、信、行”三者的统一,为了实现行为目标,必须是受传者做到“知”和“信”。而我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忽视了“知”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体育教学中,理论课程设置较少,占据的只是一小部分,个别学校甚至存在不开设基础理论课教学的现象。因此,我们要改变教育观念,积极采用现行教材中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体育教学,促使学生培养一种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行为习惯。

2.不同学校之间的体育教学失衡

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都比较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只是在实际体育教学工作中,体育课被随意占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实际工作中,虽然体育老师对现代教育理念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非常支持体育教学的改革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认识偏差不同学校执行的实际情况不同。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长期不接收新的信息和观念,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思想以及体育教学观念,因此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速度比较缓慢,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难度较大。

其次,部分学校在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内容方面,一些课程的安排突破不了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束缚,部分学校无法正确的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实际操作;不能完全接受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对于有效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一定困难。比如,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体育改革专家已将地方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到了课程资源体系中。但是,根据实际调查,多数中学认识不到体育课程对地方文化传播和延续的作用,从而忽视了地方传统体育项目的应用。这不利于发挥地方传统体育对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3.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一个地区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能够反映这一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甚至可以反映整体教学水平。而我们的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教师学历较低,以大专学历为主;职称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学技能欠缺,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学发展要求。这种情况无法满足新课标的教学需求,严重阻碍了教师“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学的效果,说明了中学体育教师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必须要不遗余力的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结构比例。

二、新课程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1.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才观认为将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忽视了自己的健康,导致“猝死”事件时有发生。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将学校体育教育也推向了风口浪尖。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要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必须坚决执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将“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首先,要根据中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和心理发展情况,研究适合学校实际教学工作的规律,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过程。其次,教学方法上要进行突破和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应由过去的“重视讲授”向“重视学习”转变,通过联系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探索一条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应该以培养学生树立终身锻炼为目的,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再次,教师需要进行角色转变,体育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2.推进区域间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升级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支撑。目前对于贫困地区而言,缺少经费是制约其体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因素。就我校而言,一方面,要增加偏远地区学校的体育经费的投入,政府要在财政预算和教育资金中划拨一定数目的资金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专项资金,并且实行专款专用,重点在于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证。在财政预算和教育附加费中应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中学体育工作的专项资金,以保证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另外,学校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学校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渠道筹集体育经费,改善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

另一方面,自主开发体育器材,加强学校体育硬件建设。由于地区实际情况不同,个别地区财政资金确实比较紧张,没有充分的资金支持学校体育发展。这就需要学校教师按照国家对体育设施的要求,进行自主制作,并开展特色体育项目。另外,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建设的监督和评比,达不到标准的学校需要进行整改,以此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发展。

3.构建中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培育长效机制

目前,中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完善发展自己,提升自身各项技能,以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一方面,从思想上重视体育教学,要加强体育学科的实验和研究,克服传统教学思维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充分领会新课改的精神,紧紧把握改革方向,勇于用实际行动践行课程标准。面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时,要认清体育课程的性质、把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和理念以及体育课程的实用与娱乐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课程改革不偏不倚,正确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教师入职以前和入职以后的职业技能训练,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适应新课改,推动新课改的发展。一是体育师范生在学校就读期间,要系统学习并了解课改的内容和精神,并且要持续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为将来的教师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对于在职教师而言,每个地区和学校都要长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可以通过研讨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帮助体育教师理解改革的内容,并且通过交流学习分享各类成功经验,不仅可以增强体育教师课改的信心,也可以为课改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叶涛,谭月华,张艳云.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9,(2)

[2]孙亮.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转变[J].学周刊,2014,(5)

[3]刘征.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

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 体育教学 浅谈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196

一、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以兴趣前提才能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也只有对于学习有兴趣,学生才能够便显得更加有热情,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适用于任何学科,初中体育学习也不例外。在初中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浓厚,才会不觉得体育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也才不至于觉得体育运动和训练是辛苦和繁复的,也才能对于体育训练更加执着,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体育理论和技能的要领,从而更好地掌握体育技巧,进而将体育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和享受。而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体育活动完全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收体育知识、模仿体育动作,这使得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久而久之,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热情,逐渐与教师变得疏远,对体育学习没了兴趣。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要首先着眼于师生关系的转变,要力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第一,要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学生是与教师一样平等的学习体,初中体育教师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意识到自己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其以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第二,加强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互动,更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初中体育教师要注重情感的融入,要以积极的情感来带动、感染学生,以换来学生的正面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处于和谐融洽之中进行学习,才不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苦与累,才会真正享受体育活动的过程,从而对体育课形成长久稳定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有利的基础。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要在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传授技巧的基础上,做到对学生实施适当的引导和指导,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率。同时,初中体育教师还要能够认识到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力求做到因材施教,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动机为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在积极学习和参与体育运动和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初中体育教师首先要明白,初中体育教学面对的全体学生,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对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知识了如指掌,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所有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体育得到提高,能够准确掌握所学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其次,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对各种体育活动技能要领做到准确了解。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不仅要准确掌握体育理论知识,而且要在正确理解这些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好的方式方法将其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也做到准确掌握。最后,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包含的运动项目很多,而教师毕竟不是专业运动员,对于各种体育项目的标准动作可能很难做到位,这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理论与形象的动作联系起来,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看到更多标准优美的动作,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的个性

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更加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为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对于初中生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有积极意义。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将新的教学理念理解透彻,而且要做到切实落实和贯彻,我们的体育教学要走出课堂,要通过丰富多彩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拓展和延伸,要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将课上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加以实践。当然,对于课外活动的开展,初中体育教师也要做到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制定训练内容,再对学生加以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力求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课外活动的训练形式方面,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采用有选择性的自由组合形式,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形式等,在训练内容反面,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还可以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革下,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培养好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要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定要将新课程理念学习和掌握好,贯彻和落实好新课程标准要求,开拓创新,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淑真.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36).

[2]惠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1).

[3]杨平峰.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点滴体会[J].甘肃教育,2009(1).

[4]苏滇生.初中体育高效课堂之课堂常规[J].新思考网,2011(11).

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5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新的尝试,激励,自主学习,因材施教,健康三维观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程要求。体育课教些什么?该怎么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认真学习新课程的内容,抓住新课程改革的中心,有针对性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领会其精神意图,学习研究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选择更新的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体育课教学中做出一些新的尝试。

1.新课程改革

1.1新课程改革中对学校改革的新思路

新课程是指2000年国家开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新课程改革遵照: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实际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1.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具有民主和法治精神,形成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乐与创新,勤于动手,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行为和意识,身心健康、体质强壮,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2.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新课程改革

2.1激励学生的活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内部的驱动力,有兴趣才会有积极性。新课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兴趣、竞争等手段精心策划、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教育工作者都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但不是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能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情境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效果特别明显。通过游戏、模拟比赛等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体育课灵活多变、迭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爱好得到发展,兴趣得到培养。

在激励学生活动兴趣方面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地域特点等条件结合教学,设计成富有趣味性且生活化的游戏学生会更有兴趣会更积极参加。如单纯的发展下肢力量的立定跳、蛙跳等练习比较枯燥乏味,但把它设计成跳绳、超大步等游戏去做,学生便欣然接受了。

(2)适当制造一定紧张的气氛,适当的紧张气氛会使学生有紧迫感。利用比赛测验等形式进行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参赛心里素质,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努力的完成锻炼活动。

(3)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运用丰富的语言激励评价学生,要恰当的把握机会多给学生鼓励。如:大家看某某的动作,他做的很棒;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完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做的很好;继续努力等赞扬性语言进行激励,丰富形象的语言鼓励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具有成就感,还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

(4)此时无声胜有声。当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老师对他们微笑、店头、竖大拇指等非语言性动作奖励也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教师经常走进学生拍拍肩、摸摸头等,都是对学生表示出一种无声的赞扬,对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2.2创设主动探索空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及新大纲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阐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教材的总体设计,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体育教学改革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尝试和探索,在日常教学中当任何一种器械(危险性不大)摆在学生面前时,老师不要告诉学生怎样玩,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小组内讨论研究,自己编创各种游戏玩法,发挥其创造性思维,然后进行比较,总结出更合理、更科学、更有趣的进行推广学习。通过教师的尽心审计与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在思维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创新精神。

2.3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之间存有着较大的差异,让所有的学生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中评价体系的中心思想。《体育与健康》新大纲中对评论内容及评价方法也进行了改革,改变了过去过分重视技术评论的方法,而是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重点,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分组教学,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身体素质好动作发展协调的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挑战性、起劲;对那些身体素质差动作发展较差的学生要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和要求,使他们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对那些运动技术一般但学习有很刻苦的学生更是一种激励。做好这点也是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中灵活性、层次性的要求。

2.4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三维观”

新课程体育教学范文6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特点

1.简便易教

民族传统体育在民间是大众用来锻炼身体和防身自卫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实效,准确地掌握项目的技术与技能,并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在规则要求范围内的技术和战术的运用。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简单易学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般都简单易学,主要是一些健身术,它注重模仿而不要求动作准确,不以比赛为目的。

3.简捷易赛

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经过长期的演变,所以操作起来比较简捷,很多项目只要初步掌握了基本技术和战术就可进行对抗,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

二、把民族传统体育和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

1.树立民族传统体育的意识

教师要以民族传统体育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目标,如:我国古代健身术“五禽戏”“八段锦”和武术中拳术的基本功,把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教学中,让学生更喜欢学习体育。

2.衔接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

素质教育与人的终身体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只能通过教技能、养习惯等方式有效的教学,将体育纳入生活方式之中,就能与终身体育有机地衔接起来。

3.因地制宜选择体育项目

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努力做好器材的改制和活动形式的变换,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就地取材,自己制作,力争一材多用。如:“橡皮筋”可以跳、弹、做标志等。改进那些呆板、单调划一的动作,选择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

4.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很多年轻教师不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所以要通过举办各种观摩课或集中授课培训等方式,帮助其提高认识。学校要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