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任教师德育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任教师德育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任教师德育总结

科任教师德育总结范文1

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就业背景下,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经济文化普遍落后的当地人民,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工作业绩,这种错误的认识加速了当地小学教育“重智轻德”不良现象的形成。学校教师在工作上片面追求小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忙于课业的辅导而忽视学科德育的渗透,甚至连品德课也成了主课老师的辅导课,德育专业教育及素养的提升更是无从谈起!以下三个图表充分说明武都城区小学德育现状:

图1数据显示:有66%的学生认为教师只上一节思想品德课,有34%的学生认为经常被主课老师占用,14%的学生认为基本没有上思品课。由此可见,学校德育课程落实普遍不到位, “重智轻德”现象尤为突出!

从图2数据显示,有53%的教师认为部分学生不遵守纪律,有44%的教师认为部分学生厌学。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科德育渗透途径中的方法不当,德育效果不理想。

图3数据显示,有60%的教师认为培训有待加强,8%的教师认为没有培训过。由此可见,德育教师在工作中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 教师德育素质需要提升。据我考察武都城区小学普遍缺乏专任德育教师,在“重智轻德”教育大环境中,德育教师多数由其他科目的专任教师兼任。

尽管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在德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由于当地人文素养及社会不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效果不太理想,跟不上素质教育的步伐。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落实和做好“武都城区小学育德育人工作”,势在必行!就目前武都城区德育现状,让我同时也看到了令人担忧的广大基层教育。我建议重视小学德育,在经济文化素养普遍落后的基层教育中应高度重视品德教育,在育人工作中要“加强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与重视学科德育渗透相结合”,走育德育人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教育管理机构及校领导应重视小学生德育工作。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考虑培养高智商的人才;又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教育还应面向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就应考虑大多数提早步入社会的学生,教会他们学做人显得更重要。学校德育特别是小学德育,具有“全面系统性和时效性”,学生德育应从小抓起。教育学生从小学习良好的仁义道德,从小掌握基本的道德认知技能,从小学会辨别和认知善、恶、美、丑等言行举止。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生思想极易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如今已出现学生伤害别人、甚至伤害亲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还有伤害自身的自杀行为等等层出不穷,真叫人心寒!在经济文化素养普遍落后的基层,小学德育意义远远大于智育,教育管理机构及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小学生德育工作。在思想上要深刻认识到学校育德的重要性,在工作上应以身作责,彻底转变“重智轻德”的做法。

二、教育管理部门及校领导应加强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培养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如何加强小学生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成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认为应加强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德育师资力量。在专业德育教师和系统的德育教学条件下,为更好的落实学校育德、育人理念,为“培养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加强小学生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等德育工作做好智力准备。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包括: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第二,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当地应试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的现状下,走育德育人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培养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素养、如何加强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成为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建立德育监管机制,明确目标,责任到位;并监督学校细化到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中,落实到德育课程安排及班会和少先队活动中。2、学校应落实德育专任教师,开齐、上好品德课,组织开好每次班会,积极开展有教育意义的少先队活动等,以保证学校德育工作有效落实。3、加强德育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学习。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应定期组织培训德育专任教师、班主任老师和大队辅导员,开展小学育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集体学习,提升学校德育师资素养,为建设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4、学校应开设校本培训,定期集中培训教师师德,动员全员育人与教师榜样示范相结合。通过老师良好的言传身教及榜样示范,教育学生。5、学校定期组织班会课、思品课等公开教学,定期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以促进学校德育教学质量。6、学校务必要求全体师生说普通话,讲礼貌。在文明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师生和学校的德育风貌。7、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领导应加强德育监管,及时总结评价。注重德育教育的过程性评价与德育素养质量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细化德育过程监管。8、学校鼓励德育科研工作,加大对有突出贡献者的激励措施。

三、校领导应重视与学科德育渗透相结合。

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系统性和实践性。学科教师德育渗透工作具有时效性和说教性。为及时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在加强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的同时,应重视与学科教师德育渗透工作相结合。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科任教师德育总结范文2

一、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1、加强师德建设,落实班风班纪评比,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班主任始终是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的德育工作队伍。因此,我们认真抓好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德形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对班主任工作例会进行改革,新老班主任结对进行传帮带,每次把有问题班级的班主任留下座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大坚持力度,落实班风班纪评比,继续发挥激励机制,调动班主任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成效。本学期涌现出一批像叶林华、张晓红等先进班主任典型。

2、构建教育网络,完善德育体系。

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离不开开展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以及学校管理人员的协作。

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同步德育工作网络,为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加强家校教育互动,拓展育人渠道,增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本学期,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在4月29日展开了家长会,有针对性举行了各年级家长会,沟通思想,优化学生发展的环境,取得很好的效果。

通过定期开德育工作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效,反思存在的不足,部署下阶段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理顺了关系、消除了隐患、有效促进工作的开展。今年4月22日我校展开了全教育系统的德育现场会,受到好评。

3.发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发掘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

德育工作离不开德育的主体(学生)自觉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在学校的常规管理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加强队干部队伍建设,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校、班级的日常事务管理。文明监督、卫生检查监督、协助文娱体育活动地顺利开展、黑板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勤训练规范的升国旗仪式。队干部自我管理、自主意识的增强,促进其发扬主人翁精神,成为创建文明校园的生力军。

二、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1、重视德育契机

(1)坚持抓好国旗下讲话这一重要的德育基地。树立优秀学生榜样,激励学生自我成长。每天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每周的教育重点及国内外重大时事认真组织国旗下讲话,有校领导对各项工作的动员和要求,有对学生获得荣誉后的肯定与鼓励,也有对违纪学生行为的教育与引导,进一步提高升旗仪式的教育效果。

(2)结合时令节日,利用班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主题、专题教育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使学生在一些有益活动中受到教育,在心灵深处得到体验。利用3月8日妇女节开展“感恩”活动、清明节开展继承革命传统教育,5月民族团结月、庆六一、庆祝建党90周年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懂得“先成人、后成才,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道理,促进了学生精神面貌的整体提高。

2、重视安全教育

当前,安全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日显突出。在新的形势下,我校坚持“安全重于泰山,人人高度重视,事事认真落实”的理念,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措施。

(1)完善安全制度,签订责任状。开学初,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班主任一岗双责》、《教师安全责任》、《安全稳定预案》等制度,全校共出台40余条安全责任制度及相关的应急处理预案,使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并将制度翻印成册,教师人手一份,班班张贴上墙。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伤害处理办法》与家长及学生、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职工、保卫人员、门卫人员等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坚持落实了学生上下学执勤制度。

(2)运用各种形式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大事,做到逢会必讲,使安全工作形成了“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局面。为切实消除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校政教处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防止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如: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严禁学生燃放烟花爆竹、纪念5.12汶川大地震疏散演习、严禁学生私自游泳等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政教处、教务处紧密配合,充分利用橱窗刊载“安全教育歌”和安全警示语,利用广播和板报宣传安全常识,宣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利用晨会强调安全责任,通报安全事故案例等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3) 强化各级值日,调整护校值日、门卫值日、优化了师生值日队伍,实施层面值日制,制订各种值日职责,期组织召开了值周教师、值周班级班主任会议。由于监督管理落实,学生中的各种纠纷打架事件较以往有所降低,未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政教处还规定了班主任每天五督制度和定期检查教寝室门窗、电器等,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修,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发动后勤、班主任不定期坚持学生所带物品中是否有刀具和不良刊物等,保证了正常教学秩序。

(4)坚持门卫负责制和保卫人员定岗巡逻制,成立学校护卫队,有效保护了学生人身安全和校产安全。

因为措施到位,责任落实,我校的安全工作成绩显着,为我校教学教、研提供了安全保障。

3、重视规范教育

一学期来,各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加以正面宣传和教育,继续开展养成教育活动。政教处不定期组织有关检查活动,注重学生的仪容仪表检查、力求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我提高卫生意识,在求知的过程中启迪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会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举行德育教育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在活动中教育,这是德育教育的特色,也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为提高德育工作效果,本学期,政教处、各年级通过举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努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班级黑板报评比活动,学生的黑板报刊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本学期,政教处组织了班级黑板报刊评比活动,每次黑板报评比有主题,在各班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自定内容,自已排版,自已抄写,自己美工,黑板报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黑板报工作已成为我校德育传统活动之一,通过黑板报评比,学生的书写、绘画等能力得到了锻炼,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

2、组织了运动会,在各班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积极锻炼,踊跃参加,在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锻炼风气,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3、举办文艺汇演。为了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激励展示自我,政教处在其他处室配合下,5月30日、31日举办了“党是阳光 我是花”庆六一文艺汇演,7月4日举办了“祝福母校 感谢师恩”六年级毕业汇报演出,在政教处的精心策划,各班班主任和音乐老师的积极配合,学生们的踊跃参加下,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尽管在具体的细节上还有所不足,但相信以后一定会做的更好!

4、利用3月8日妇女节在各年级开展了感恩主题队会活动,并布置了德育作业。通过这次活动,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心理健康课、感恩砺志课。对于唤醒学生的良知,解开学生的心结,调整学生的心态,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自卑心理,激发学生的报恩热情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5、积极开展百校万家携手行动。为进一步完善开展“百校万家携手行动”活动,全体教师按照学校和班级统一计划安排,走出校门,走进千家万户,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百校万家携手行动”活动。全校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各班主任与挂点领导及科任教师一起走进大街小巷,走进家庭,与学生、家长们见面、谈心;教师在家访时虚心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与老师交流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疑惑,在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中,家校共育也真正达到了实效。每次家访后,学校还就各班家访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了解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评价,交流总结了家访活动取得的良好效果。同时,为了能给以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教师们对家访情况做了详实的记录,都要求家长签名留言。此项活动将在暑假期间继续进行,确保家访率为100%。

四、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常规管理恒常性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强化。

2、德育研究力度不够。

科任教师德育总结范文3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团总支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这就是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了德育管理的效能。

二、主要做法和成绩

1、加强理论学习。本学年,我们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文件等。并且要求每位班主任都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实践,撰写班级工作总结,提高自身的德育理论和管理水平。以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育行为为契机,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严格执行了教职工出勤管理制度,并每月对教职工出勤予以公示。

2、加强管理、开展养成教育。我们要求各班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以养成教育入手,强化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并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汇报专题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本学年我们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活动,拓展教育内容,深化教育主题。使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教育寓于其中。

4、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要求各班每周开展至少一次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同时要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发展一个优生更重要”的教育思想。通过每月班级常规工作检查,大部分班级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使学生受到了良好教育,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5、抓好了学校的班队活动,充分发挥班队组织作用,结合国家的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了各种活动。三月份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和帮困救助活动;学校德育处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日”教育活动及和谐校园教育活动;四月份组织了全体师生及团干部对烈士墓进行了清扫,祭奠烈士,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并与大队部一道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少先队专题知识讲座;五月份开展了由班级组织的“关爱母亲,回报母亲”主题活动;六月份开展了庆“六一”活动以及爱国主义影视教育活动,并在“六一”儿童节表彰了一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大队委干部”“优秀播音员”等表现良好的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师生的关系更近了,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了。

6、爱国主义教育

(1)本学年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识。

(2)各班利用班队会、品德课等时间共同学习了相关内容,让同学们能真正对其有所理解,亲自实践,进一步提高法制意识和爱国热情。

7、本学年重点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花园式”学校建设中,继续以美化、绿化后期管理为重点,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为师生营造温馨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

三、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本学期拟订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度并开展活动,还对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发放《家校联系表》,让家长和教师互相了解学生在家和学校的情况进行家访;并制定了家访制度,严格要求各位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每月必须家访并不得少于5次。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在本学年,召开了七、八年级学生家长会。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德育系列活动开展还不够经常。如社会实践教育,有时因与教学的互相冲击,再加上组织不及时,抓不住季节性,致使活动不能经常开展。

2、个别教师,特别是个别任课教师,对德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自己上好课就可以了,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做好班级德育工作管理,失去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育人素质。

3、对德育工作的考核还不够完善。

五、今后工作打算

1、健全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将德育工作全面纳入班级及教师个人的考核量化,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落实好德育工作。

2、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搞好校内、外德育阵地建设,保障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健康、和谐地开展,使每一名同学都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促进各类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以学科教材为依据搞好德育渗透,进一步达到学科育人的教育目的。

科任教师德育总结范文4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做人做事是最根本的东西,是真正的学问。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一书中讲到《论语》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特别指出,此句的重点在于“时”与“习”,学问在孔子的思想上,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水平高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有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因此,这句话不能理解为:学到了新知识,时时练习就是很高兴的事,而应是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随时随地见习,随时随地体验,随时随地反省,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微笑。《论语》开篇就讲做人做事之道,可见孔门弟子对孔子思想的整理时就认为:做人做事的学问是孔子对学生的首要要求,是最基础的与最根本的教育。

上述说法是否正确,我们再来看孔子自己是怎样说的。《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学生: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友爱同事,处事谨慎,言而有信,爱人如己,亲近有道德学问的人;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学习知识文化。在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中,做人与做事是第一位的,我们将之总结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孔子的学生子夏是孔子杰出弟子之一,小孔子44岁,孔子死后,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他对孔子这一思想有深刻的理解。《论语・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的观点,看到有道德学问的人,马上跟他学习,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为同事办事能尽力而为,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一定可以说这个人很有学问。子夏作为孔子的亲传弟子,他的这一段话无疑是对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阐释与证明。

当然,在孔子的思想中,如何做人,个人修养的内涵与外用,都有丰富的内容,系统的阐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正是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孔子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为后世所景仰。

当今中小学教育中强调“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放在了重要位置,应该说是对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继承。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重智轻德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校不能有效整合思品课程,班主任、少先队(团委)、政教处、家长等德育教育的多种资源与多种渠道,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思品课程虽然其教材在不断更新,但教学方式的变革进展缓慢,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滞后极大地影响着思品课功能的发挥。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过分强调安全,使本来就匮乏的德育教育时间被挤占。另外在现有法律及管理制度下,对学生过多的宽容虽然克服了过去的严教之弊,但却使得许多学生胡作非为,无所畏惧,而学校无能为力。

根据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发扬孔子做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潜移默化的师表风范作用。当代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升,个别教师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唯利是图,在做人的品性方面没有起到表率作用,导致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和影响极大,使得一些学生思想扭曲,为人之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切实为学生起好模范作用。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其次,学校教育必须真正落实“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切实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保证德育教育的时间。每周定时的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真正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第三,德育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使学生愿意参与,乐于接受。我们所谓的德育教育不仅是老师讲,更多的是学生如何来理解,领悟其中的道理,以及怎么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心得,不是老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说教。应多从学生身边案例为教材,从实际出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四,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坚决避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零效果现象。现在部分学生表现反常,在家表现良好,可到学校后就不那么守规矩了,有的学生则是在家里总是和父母吵嘴不听话,在学校里,却很听话;这种单方面的良好表现,就必须要求家校共育,家长和老师应多沟通,促使学生长期的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在某一方面某一个地方表现好,单方面的管教,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很有必要做好家校共育。

科任教师德育总结范文5

(一)高校德育的工作的现状

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在理论与实践上均采用“大德育”涵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高校在直接德育方面主要是理论课和思想道德课,即“两课”。“两课”主要授课方式是大班授课,以教师口授学生听讲为主,缺少实践环节与之相配套,评价方式为闭卷考试。在间接德育教育方面,主要依靠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的教育。综上所述,我国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以重理论轻实践的形式开展的,实际效果差强人意。

(二)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德育脱离生活。当前高校德育存在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脱离生活。如前所述,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两课”教学,“两课”政治性强,理论深度大,脱离学生和社会实际,缺少针对性和趣味性,同时德育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以考试为主,缺乏系统全面的评价方式。缺乏有效的德育队伍建设。《中国普通高的学校德育大纲》规定: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德育工作的责任。但在实践中却没有与之相应的评价体系,从管理学角度来讲,这将造成义务分散,最终将出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则“人人都不管德育”的混乱局面。

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运用导生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导生制的内涵与发展

导生制是指在高等院校内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品德高尚,成绩优异,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在品德、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对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低年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管理的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导生与所指导学生的比例为1:10左右,能够充分的深入学生生活,做好指导工作。

(二)运用导生制创新德育形式的可能性——德育生活化下的导生制

1.导生制适应大学生内在特点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成长起来的一代,为此需要充分尊重他们独立人格和主体要求的前提下,因势利导,提高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这时候“导生”可以介入德育发挥作用。

2.导生制——“导”与“生”的多赢模式

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发展和精神愉悦的追求远远大于对外在荣誉和物质的追求。他们渴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对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锻炼,而导生制正是一个可以满足他们这些需求的广阔平台。综合所述,导生制的实施适应了当代大学的内在特点和自身需求。

三、导生制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实施模式探究

(一)导生制的管理模式

导生处于学校、院系二级管理之下,是连接教学与管理两大体系的纽带。学校由校学生工作处(部)牵头,负责对“导生”工作进行全面的推广督促,学院负责对导生进行选拔培训和考评管理,导生在教师和辅导员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这样导生制就成为教、学、管三方面的桥梁,对导师制和辅导员制起到有益补充。

(二)导生的选拔与培训

1.导生的选拔

以班为单位,按1:20的比例配备导生(要求是党员),实行聘任制,聘期为1年(两个学期)。如规模为60人新生班给配备三名导生,分别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学业指导和党建这三项工作,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末开始招聘导生,由高年级学生党员提出书面申请,并附带班主任的推荐意见,经资格考查和培训后,最终确定导生人选。

2.导生的培训

为提升导生开展工作的实效性,需对导生先进行培训。高校各二级学院总支书记及辅导员对新竞聘上岗的导生分别开德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导生更为有效有针对性开展德育工作保驾护航。

(三)导生的工作职责

1.发挥同辈群体效应,搭建德育生活化平台

导生可以动员导生小组进行旨在锻炼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集体活动;带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处理好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2.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术道德教育

导生作为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引导是多方面的。导生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及兴趣的发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注重学术道德的教育和培养。

3.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道德素养

在导生制环境下,导生与所指导的学生是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有协助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的义务。这样导生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充实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磨练个人意志的过程中可以渗透行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要求、实现职业道德教育,将他们培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

(四)构建导生制评价体制

建构评价体制是反馈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导生制的有效方式。通过评价,还能够有效地检验导生制的开展成果,激励导生工作,明确工作方向。

1.考核导生工作实效

每学期由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对导生所带的学生从学习成效、文体活动、科研创新、身心素质等进行纵向、横向对比考核,评估导生的工作实效。

2.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模式

多元主体评价模式,即以授课教师、学生、辅导员三方面的评价意见为依据对导生工作进行考评,对导生工作进行综合立体、点面结合的考核总结。

3.重视激励措施

学校学生工作处(部)对导生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结合各学院考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发现不足,对工作突出的导生予以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同时将导生工作纳入学校学生勤工助学范畴,每月将给予每位导生一定的工作报酬。

四、结语

实行导生制顺应了教育教学规律,在促进高校发展和高校学生德育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当然导生制只是学校教育体系的一小部分,是配合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有益举措,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导生制,使其为大学生德育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罗剑 赵顺英 单位:嘉应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立华.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J].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科任教师德育总结范文6

【关键词】 中师学生 在校教育 道德习惯 创新教学

当前中师学生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健康习惯、卫生习惯等状况难令人满意,随着国家对中等师范学校的招生就业政策进行限制后,学校生源越来越差。特别是不少“小皇帝”在家受宠,为所欲为,渐渐地养成“不拘小节”的习惯;有的出口骂人、语言很不文明;有的见到师长不理不睬,缺少应有的礼貌……中华民族的许多良好的传统礼仪道德正面临缺失。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外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原因就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是进入中师阶段后自我意识的出现和自尊心的增强,还有成人感和逆反心理的出现使他们形成了不正确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导致他们对凡是来自父母、教师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和批评都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和逆反行为,这就是从内心深处为他们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准备了内在的心理基础。他们到中师后,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与在初中时完全不同。没有老师在身边催着读、催着练,全靠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而且现在中师生就业前景不明,也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导致各方面的缺失。客观原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方面的不良影响。家庭方面有的是父母、长辈自己行为不良举止不雅、言传身教导致的,有的是父母及其长辈教育方法不当娇宠纵容或粗暴教育导致的;有的是家庭结构缺损、父母关系不和、或是长期在外打工缺少使其缺少必要的家教和关爱的结果。社会方面主要是市场经济的不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及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所形成的不良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因素对其价值观的影响导致的。而学校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多年来一些学校的教育措施不到位,只重视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加之一些教师的教育思想不端正,也导致或助长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脱节,致使学生的道德水平下降。作为学校在中师生的养成教育应该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一、养成教育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前提基础

养成教育要靠广大教职员工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其中有三个主要渠道:思想政治课、时事政治教育、日常思想教育。在政治课上,教师应在传授理论等基本政治知识的同时恰当地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时事政治教育应以当前的国内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结合典型人物的言行进行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共青团、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师共同完成,其中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中坚作用。通过这些教育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来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育要有精耕细作的耐心恒心

教育要坚持慢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关注教育的结果、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外在表现,而要有等待的耐心,有精耕细作的恒心,在期待和倾听中让学生品尝成功、感受失败,得以真实成长。

过去,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的问题,如过分强调学生的表现和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差异和内在需求;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忽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学校产生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包括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差生等。

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尊重差异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是对教育规律的准确概括和总结,也是我们走教育科学发展之路的指导思想。与此相适应,我们的德育、教学、评价等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德育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局面,其内容、形式、评价要有来自学生的声音,扭转校长德育、主任德育、教师德育的自上而下的做法。应结合中师学生特点,设计若干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锤炼。课堂也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堂上师生交往的形式、教学组织及学生学习方式无不影响着学生,无不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教学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杜绝各种无效教学和模式化教学。有些教学要从根本上严令禁行,如面向少数的精英课、注重表演的花架子课、课上不讲课后办班讲的师德败坏课等,掺杂功利的因素,应当销声匿迹;还有些教学,如备一次课讲几年的做法,照搬他人的模式化教学,同样不符合教育规律,也要下大力气纠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特别是中小学生年龄小,对一个学科的喜爱,往往是从对一个教师的喜爱开始的。教师要认真思考学生的需求,探索教学的变化,着力打造孩子们喜欢的课堂。

创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并非易事,既要有科学家的严谨精神,又要似艺术家那般融会贯通。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像园丁和农民那样,在日复一日精耕细作中慢慢体悟、提炼和升华。

三、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从点滴抓起

在日常生活、教学工作等一系列环境中通过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来养成。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是使养成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主渠道。在操作中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教育要师表垂范。老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教师要以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结合学校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根据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相关规定,从学生的服装发式、卫生习惯、课堂纪律、课外活动等入手制定出各项行为要求,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