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华阴老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华阴老腔范文1
【关键词】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就业质量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持续严峻。2008年12月,总理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座谈时说,政府必须把大学生的就业摆在首位。2010年2月27日总理在回答网友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问时说,我们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就业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政府始终把大学生就业摆在重要位置。2012年7月17日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总理在会议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更加严峻,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就业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可见,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今后一个相当长阶段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它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更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制约条件。现阶段抓就业工作还存在阶段性突击的状况,低年级基本没有涉及,大四开始突击,从效果来看,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就业如何从基础抓起,本文谈一些看法。
一、建设优良的学风是就业工作坚实的基础
(一)学风建设与就业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
高校的学风建设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求知欲,结合自身特点确立合理的学业生涯目标,是为了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高校就业工作则是使学生了解当前国家相关就业创业政策、社会人才的需求情况,帮助学生合理定位、树立正确择业观,全面提高个人职业能力。学风建设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就业工作就是要通过教育指导帮助把这些有用的人推荐到社会去发挥作用和接收检验,所以,学风建设目标和就业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学风建设与就业工作是相互作用的
当前,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因此更应该注重自身全面发展,而这就与学风建设密不可分;培育优良学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工作为学风建设的切人点,以培养就业能力和素质为目标,指导学生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能在学生将来的就业中未雨绸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仅是一个学校的教育成果体现,也是学风建设成果的重要呈现形式;较好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要有学生良好的基本素质作保证,高素质的毕业生与优良学风的培育是分不开的。
(三)要充分认识并真正重视学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
高校学生的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氛围显得尤为重要。综合感觉,高校对学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四多四少”:诊断的多,开药的少;指责的多,指导的少;看表面多,深度思考少;片面认识多,综合分析少。对学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认识上到位,实践上缺位,有的岗位虽与学生密切相关,但认为学风建设事不关己,以至于学风建设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没有达到很高的目标。高校应把整体工作的兴奋点部分的迁移到学风建设方面,对一线辅导员工作多鼓励、多肯定、多指导,而不是边缘化;让辅导员的服务型劳动和教师的知识传授型劳动一样受到尊重。让辅导员和老师一样,在学校中不同领域享有独特的话语权。努力实现学工管理干部双路径以至多路径发展。学生的课堂应得到有效的管控,教师应该用严谨、严格和认真的习惯去带动和要求学生,课堂风气差,教师应该反思和担责。
(四)以培育优良学风打好就业基础,以就业教育促进学风建设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目标、对象等不断变化,对就业和学风建设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两项工作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当前学校的就业教育重视毕业生,忽视其他年级,没有形成全程教育体系。就业工作应依托学风建设,学风建设也应着眼就业需要。
(1)开展新生启蒙教育,明确学习目的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起着大学学习的“导航”作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适应转变。主要应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新生对自己专业的了解不多,暂不能建立正确的目标与方向,需要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解读专业前景、学科特色、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树立正确可行的个人目标。
二是把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高校的就业工作应从阶段性工作转为全程性指导工作,新生入学后同时进行大学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四年学习生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培育优良学风,正确认识大学生活与职业选择、自身发展的关系,学会自我定位、合理选择,鼓励学生为不同层面的目标而努力。
(2)做好大二、大三学生的就业引导工作
一是人文关怀。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本科生开设人文讲坛、励志讲坛。用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陶冶、浸润学生的情操和心灵;培育学生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激励大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逆境与顺境,扎实地的规划人生之路。
二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为实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将第一课堂知识与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竞赛、学术科研创新活动,选拔优秀人才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学习各门课程的实际意义,开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平台。
三是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创业是新时期学生就业的一种新的选择,是丰富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的新举措,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发展舞台。加强创业教育,开办创业讲堂,邀请企业家、成功校友讲授创业知识及创业经验,逐步形成体系;同时,培养学生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品质,应对创业过程中的一切困难,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的成长成才。
(3)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
一是就业能力培养。对毕业生开展求职礼仪、面试技巧、职业能力培养及责任意识培养等课程,开展就业困惑答疑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端正就业心态,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强学习动力与针对性,从而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推进。
二是实现就业层次性、区域性平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更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和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因此,学校应帮助学生分析当前整体就业需求、往届学生就业去向,本着平衡、协调发展的原则,特别要强调低重心就业战略,从基层做起,经过有效的锻炼和储备,后发制人,实现自我价值。
二、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就业有着强力推动作用
用人单位除了看重专业的操作能力外,越来越重视应聘者的责任感、事业心、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为大学生多元化就业提供可能。因此,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一)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殊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是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和提升就业质量中有特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校园文化是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及制度规范有意无意地使生活在校园中的个体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影响,形成的一种软规范。校园文化的诸多显性元素如校训、校徽、雕塑、校园建筑、典礼仪式和校园活动等都以一种无形的力量规范着全体师生的行为。校园文化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的规范性有约束功能。
2.全面。校园文化包涵着学校的教育理念、顶层设计、办学方向、治学态度、教育环境、管理方式等,融合着物质、环境、精神内容,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含义,体现着一个学校的价值观、人才观和对社会的态度。学校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构建特殊的教育环境,对学生产生全面的影响。因此校园文化不是某一个方面、某一个层面的,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是立体的和综合的。
3.特色。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特色,它是学校与学校的主要区别。不同的校园的历史不同,办学和教育实践过程不同,因而产生具有不同教育理念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特色体现在校园的各种文化建设阵地和建设路径上,也体现在学校制度、教学管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学生在这种无处不在的文化雨露的浸润和滋养下,认同并形成了校园文化的自觉,逐渐打上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印记。
4.社会化功能。校园文化的社会性决定了校园文化活动是青年大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载体,有助于青年大学生社会化。大学常被人们称为象牙塔,但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有机体,大学必将和社会深入地融合、渗透,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是高校及其师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但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固定、滞后,不能很好地帮助大学生完成“融入社会”这一任务。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师生社会化的载体和平台。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特殊场所,不仅是大学生学习求知的地方,还应成为学生接受实践锻炼和提高实践本领的训练营。必须通过大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加参与社会竞争的经验,为走上职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然,校园文化还有其他方面比如辐射、渗透等诸多功能。
(二)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的具体表现
1.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去企业就业已成为主流。但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市场,就业期望偏高,一心想去大机关、大城市、大企业去挣大钱;这些不适当的就业定位使大学生就业的难上加难。良好的校园文化,会通过陶冶、凝聚等内化力量,给大学生以崇高的理想和奋进的目标,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有正确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自觉抵制极端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贡献与索取、现实与未来等的关系,有正确的就业观和客观的就业定位。
2.能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在大学生就业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在面试中,用人单往往采用观察、谈话或考试的方式,主要对人文素养方面进行考察。在这里,人文素养甚至成为比操作能力更为重要的因素。在试用期间,虽然操作技术能力占有主导地位,但依然无法离开责任心、交际能力及个人德行等因素,许多大学生是因这些因素而被淘汰。校园文化则可通过讲座、导读、社团活动等方式,营造人文氛围,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人才,极大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3.能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大学毕业生初出茅庐,在就业方面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则会出现过度惶恐、自卑、压抑等情绪,也会出现逃避的现象,这些人格上的缺陷会影响他们顺利就业。校园文化则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美丽的校园、标志性建筑、校园雕塑、丰富的图书馆藏、知名的教授、良好的校风学风以及心理教育课程、校园广播、知识讲座,丰富多彩的文化能从思想、情操、精神、人格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陶冶和训练,能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提升自信和勇气。当巨大的压力来临时,他们能坚定和顽强,去战胜困难、消融压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工作。
4.为大学生多元化就业提供可能。一般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选择中容易目光短浅而僵化,不能以开阔的视野对待自己的职业选择,总是拘泥于传统的专业对口;或者除了专业优势之外,看不到自己还能胜任什么工作。一旦选择受阻,专业不但不能成为岗位选择的强项,反而成职业选择的制约。校园文化的异彩纷呈,可以弥补专业教育的单调和不足,特别是一些创新社团、兴趣小组,素质拓展等使得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优势互补,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创新意识,这样大学生能在职业选择中立足专业基础,统筹相关岗位,使多元化的就业成为可能。
三、结语
就业能力储备和就业素质的训练过程中,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是除专业学习之外的两条基本而重要的途径。进行有效的学生管理,形成校风正、学风浓的局面,以及在学风建设中学生养成的自律、文明、规范、有序等,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思想、组织和纪律保障,而校园文化的渗透性使其润物无声地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容易引导学生对其学习和生活环境产生亲和、信赖及认同,形成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班风有积极的反推作用。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专业课堂以外的课堂,是两条特殊的教育渠道,能够取得专业课堂无法替代的特殊效果。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和高标准的学习风气、学术风气时时体现着一种尊重科学、追求真知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这种精神长期感染和熏陶,能够使青年大学生人淡薄名利,渴求进步,虚心学习,实事求是,以开放的胸怀对待社会,以敏锐的目光洞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不仅是学生作为入职以前的雄厚的储备,也是提高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在职场上发展成长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夏玉钦.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5):137-139
[2]胡亚娥.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学风建设[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06)
[3]高长梅,吴玉红. 校园文化建设全书[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华阴老腔范文2
据媒体报道,从数据来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但是否意味着我国已是知识产权强国,却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仅在文艺创作领域,近年来因版权争议而引发的官司就不在少数,甚至由于侵权赔偿额度太低,还有不少权益受害者只能默默放弃维权。许镜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过这样的例子:前几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打了个侵权官司,打赢了,赢了一万块,这些钱还不够支付官司费用。对方赔偿数额太低,谁谁亏本。这样的侵权补偿力度,显然也助长了侵权者的气焰。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火种。特别是在强调“万众创新”和侵权行为更便利的互联网时代,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显紧迫性。目前这一点已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明确要求,要完善快速维权机制,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法定赔偿上限,将故意侵权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等,可视为对症之策。无论是推动文艺繁荣,还是创新经济的发展,“作品红得发紫,作者穷得叮当响”的怪现象,都该终结了。让创作者、创新者体面起来,知识经济的春天方能真正告别“路在何方”的彷徨。
“老腔”们需要的不仅是“一声喊”
光明日报刊文说,“华阴老腔要一声喊,喊得那巨灵劈华山,喊得那老龙出秦川,喊得那黄河拐了弯……”央视猴年春晚,华阴老腔艺人与歌手谭维维组合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让人印象深刻。那近乎原始、苍凉悲壮、粗犷豪放的“远古之音”震撼了观众。华阴老腔与现代摇滚的完美融合,让观众感受到了“黄土与摇滚、电声与弦乐的碰撞”。由此,华阴老腔也被誉为中国黄土地最古老的“摇滚”。据某大型网站展开“猴年春晚节目你最爱哪个”调查结果显示:23个歌舞类节目中,《华阴老腔一声喊》以21.71%的支持率排名第一。老腔的走红让人们想起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实,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难,也是老腔曾经面临或者也正在面临的。分析老腔走红的背后原因,对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自处,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老腔其实并不是突然火起来的。从2001年开始,老腔走上了大幅度改革之路。这一次改革将老腔演唱从皮影中剥离出来,原来的“亮子”没有了,演员阵容和乐器增加了,演出场所变了。而党安华就是促成这一改革的关键人物。2007年,导演林兆华在话剧《白鹿原》中借“老腔辅助故事的叙述”,从而为改革后的老腔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话剧《白鹿原》在全国演出,使得老腔在全国声名远播。2012年,有意识地使用老腔元素的电影《白鹿原》在全国热映,再次形成对老腔的强力宣传。这次老腔与摇滚融合,正是因为老腔开放的兼容并包的特点。歌手谭维维表示,“老腔音乐里有黄土地的那种豪迈,和摇滚的精神不谋而合。我觉得那是他们骨血里的东西,这一次在春晚上也是把这种东西搬上舞台”。
近年来,老腔的媒体曝光率其实并不低。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曾对老腔进行过专题展示,题为《老腔新声》的短片曾在《新闻联播》中播出。“带着新戏,老腔戏班又到各大城市巡回演出,每每都能赢得观众的满堂喝彩。老腔又火了,他们甚至还把老腔唱到了日本、美国。”这是《老腔新声》节目中的一段解说词。表面的光鲜实际有着不为人知的困难。老腔戏班的谱系传承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困境。尽管张喜民的孙子已经成为戏班新一代成员,但作为爷爷的张喜民对孙子并不抱太大希望。他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流行音乐,孙子学习老腔,某种程度上是被迫的,而不是自觉的。张喜民的戏班成员多少有些亲戚关系,随着时展,也有外地人想加入戏班。但对于张喜民来说,想要学戏固然好,但根据他的经验来看,多数人会半途而废。
据报道,华阴市拿出30万元奖励登上春晚舞台的“华阴老腔”艺人,并为“华阴老腔”颁发突出贡献奖。但是,包括华阴老腔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的不仅是“一声喊”。据文化学者杨奇光介绍,尽管目前华阴老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能因此对老腔的命运和前景过于乐观。老腔文化的繁荣,得益于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媒体的报道。作为政府,对老腔的扶持要避免走向追求政绩的误区。普通民众,对于荧屏上的老腔也需保持警惕,避免因为一时的感官刺激形成猎奇心理,很可能,老腔文化的内核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解掉了。
以“人民文学”传统重构当代文学
人民日报刊文说,前不久,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引起了关于路遥和现实主义的广泛讨论。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1988年完成,但这部现实主义鸿篇巨制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文学界的足够重视。在文艺思潮风云变幻的上世纪80年代,现代主义、先锋派等文艺思潮风头正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规范,在这一审美规范的视野中,“现实主义”是一种陈旧、落后、保守的写作方式,而只有形式、技巧与叙述方式的探索,才是“创新”。面对以现代主义为新时尚的文学界,路遥却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式,因而《平凡的世界》遭到的冷遇可想而知。《平凡的世界》虽然受到主流文学界与评论界的忽视,但却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几项读者调查显示,《平凡的世界》是“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的文学作品”“20年内对被访者影响最大的书”,等等。这种“专家冷、读者热”的奇特接受现象,也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与反思,不少学者与评论家认为,应当重新认识《平凡的世界》的文学与思想价值。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围绕现实主义曾产生过无数争论,如果粗略地概括一下,我们可以发现,在20―40年代,现实主义在与其他艺术流派的论争与竞争中,逐渐成为文学界的主流;在50―70年代,主要是现实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内部的争论;新时期以后,在现代主义诸种思潮的冲击下,现实主义逐渐被边缘化。应该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僵化,是新时期现代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但在今天,如果我们在一个更大的视野来看,在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之后,20世纪欧美的现代主义与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都是超越批判现实主义的努力。现代主义主要是以抽象的方式表达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绝望、颓废与挣扎,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则以一种建构的、乐观的方式,描绘当代生活,勾画理想的未来。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主流文学界简单地抛弃现实主义,热情拥抱现代主义,虽然有可以理解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与情绪,缺乏理论上的分析与辨别力。
现实主义精神并不排斥浪漫主义情怀,在现实主义理论的结构内部,就包含着对作家主体性的尊重,包含着对未来的想象与召唤,包含着虚构与幻想的空间。如果我们不在所谓“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进化链条上理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而将之作为把握世界的不同艺术方式,那么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的结合便是自然而然的。如果说现实主义更注重客体与客观性,以科学的方法与精神追求真实,那么浪漫主义则更注重主体与主体性,强调以作家的思想、精神与情怀观照这个世界,从中我们可以更多地看到作家的才情与想象力。只有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才能在主客体的融合中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文艺发展如何应对全媒体时代
中华读书报刊文说,在全媒体背景下,文艺理论潮流多变,取向各异,面对纷繁复杂的新环境,作为对文艺创作进行臧否与引导的文艺评论,更应该高屋建瓴地站在历史、社会、时代和政治的高度,对当下的文艺创作进行科学认知和宏观把握。
华阴老腔范文3
关键词:旅游;休闲;绿色;人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和休闲所占的比重会不断提高,华阴市提出要着力打造“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就是要把华阴推向一个更高层次发展境地。本文就如何更好更快地打造“休闲之都”,做一些初浅探索与思考。
一、“旅游休闲之都”要突显一个“景”字。
华阴不仅有华山,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华阴有山无水,山上扩容有限;山下景点说起来很多,看起来很少。我们应当转变思路,在山下旅游资源开发上作文章,在围绕华山旅游配套上作文章。近年来,华阴的旅游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华阴除了山上景点丰富外,山下却没有多少,虽有景点,许多未开发。因而,提出应改过去“山上扩容,山下留客”为“山下造景,山下留客”。因为,山下造景可以,山上扩容却不那么容易,弄不好还会破坏景观。因而应当在山下造景上下功夫。加之索道和西潼高速的建成,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应当设法让游客在山下停留的时间加长,才能达到刺激消费,增加收入,繁荣地方经济之目的。依山傍水,是一个地方风景优雅的基础和前提。建议修建“太华湖”(修建城河公园就很好)。既能蓄水,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为华山脚下增添新景,又是一个防汛保安工程。从长远看,湖水还能与地下水形成水资源循环使用。风景有自然的,也有人造的,深圳有“锦绣中华”,云南有“世界园艺博览会”,“东都洛阳”有“牡丹花会”,我们华阴也可以搞“月季花会”。“华山花卉生态示范园”。在扩大华山旅游外延上下功夫。
二、旅游休闲之都要突出一个“绿”字。
首先,吃要“绿色”的。一定要倡导健康饮食,生态饮食,发展地方特色小吃。因此,我们既要让游客吃得可心、惬意,又要让游客吃得安全放心。这就给我们的宾馆、饭店等餐饮业提出了严格要求。
其次,住要“绿色”的。现在,人们旅居的环境,并非一定要硬件上多么高档。比如,宾馆饭店的客房里摆一些高档、名贵的花卉,既能令人赏心悦目,又能净化空气。三是行要“绿色”的。华阴作为古城西安的“后花园”、作为“中原入陕第一市”要有绿色,作为旅游休闲之都更要有绿色。华阴人多地少,但非耕地面积确实不少,植树造林即能产生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有生态效益、旅游效益、环境效益。
三,旅游休闲之都要杜绝一个“污”字。
由于受到传统经济增长观的影响,旅游活动从总体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景观质量下降、生态退化等不可持续现象。华阴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城市。招商引资,扩大开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千万不能再搞什么“污染大户”
了,污染小户也不能有。作为“旅游休闲之都”,就更应该倍加关注,倍加重视。
四、旅游休闲之都要挖掘一个“文”字。
大家熟知的一部《少林寺》电影,把嵩山的旅游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一首比阿乌演唱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成了云南风光的代名词、代表作。我们华山的“华岳仙掌”、“下棋亭”、“华山雄姿”,到底哪一个能成为世人心目的“主景”或华山的代表?原因就在于缺乏大手笔、高层次和名人、名剧、名片的宣传推介,甚至连一张像样的“碟片”也没有。
近年来,“陕西华阴老腔艺术团”在北京走红之后,来华阴的游客想要欣赏华阴老腔,却是不容易的。
华山脚下有很多历史典故、人文景观,但是缺乏挖掘与整合。西岳庙内的“天下第一碑”,若没有人讲解,谁能知晓;杨震的“垂廉四知”,连一块碑文也没有,只有一个很不象景的画像,杨氏的“清白传家”在当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浪潮中,只有市纪委不久前才办了一个“四知”网站。“一柏一石一眼井”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人文景观,现在却水枯了,柏死了,石飞了。因此华阴厚重的历史人文辉煌,亟待开发。
建设“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是需要通过长期努力的。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域发展的思路不动摇,一个新兴的充满希望的魅力华阴——“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必将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华阴老腔范文4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北京一考生
似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老腔”以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原生态魅力敲击着人心灵底层被时代喧嚣淹没的神经,令人震撼!【开头这一小节中的三个关键词“发自久远时空”“原生态魅力”和“时代喧嚣”分别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交代了“老腔”令人震撼的关键原因。可惜的是,下文的论证作者重点放在了前两个关键词――即“老腔”的内部原因的分析上,而对“时代喧嚣”有所忽视,遂使得全部文章多是在为老腔摆好,而忽视了从“受众”这方面的分析,使得文章立意上稍显偏颇】
老腔以其神秘斩劲的自然之美令人震撼。锣鼓敲响,喇叭嘶鸣,雄浑厚实的旋律似渭水波浪滚滚而来;板胡急切,如骤雨拍击无边秋禾潇潇而起;二胡与月琴的合奏,韵律悠扬像那“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又像“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沉迷在这腔调之中,土生土长的关中老汉,原汁原味的关中老腔,神秘雄浑的自然之音,带领着被乏味疲倦包裹着的人们进入静谧的心灵驿站,没有名利地位,没有车马喧嚣,只有一种离尘出世的情怀。【应适当增加笔墨,对“没有名利地位,没有车马喧嚣,只有一种离尘出世的情怀”加以展开,揭示“老腔”引起震撼的外部原因――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精神贫乏,一曲“雄浑的自然之音”,岂不正如一剂令人震撼的猛药】
老腔以其朴实纯粹的乡村之情令人震撼。“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隐藏在老腔背后的是关中人民朴实纯粹的感情。他们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张长条凳、一块木砖、一把二胡――积攒,组合。没有华丽的外衣,一如他们没有任何杂质的胸怀,这样的环境熏陶出了这样的老腔。就像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林下闲情,就像庄子不为尘世所累的逍遥游,就像嵇康的《广陵散》,就像林和靖的梅妻鹤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就是这些吧!【这一层宜与当今文娱界所流行的或故作高雅、或无病、或矫揉造作的风气进行对照,突出质朴、清新更是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
老腔还以其悠久的历史底蕴令人震撼。虽然规模不巨,虽然不显正规,但是老腔就像秦腔一样古老,阅历丰富,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从乡野庙会到中山音乐堂,老腔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灵的艺术魅力融合在悠久的古老历史之中,带给人们难以言说的精神力量。【“老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当今那些“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各领没几天”的小品歌曲相比,自然有着极强的震撼力――这一点也应当突出出来】
老腔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唤醒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心灵,鼓舞着平凡者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它让我们把心灵放逐,寻得最快乐、最自然的心灵驻足之地。【这段总结,不甚到位,应对“老腔”令人震撼的内部、外部两方面的原因作一总结】
老腔,令人震撼!
病因会诊
这篇作文脉络清晰,首尾圆合。开篇点题,给出论点──“老腔,令人震撼”,接着分别从老腔的自然之美、乡村之情、历史底蕴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证,篇末再次点题,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但是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对“震撼”之因的分析仅限于老腔内在的原因,而对其外部原因分析不力。“内因”固然重要,但“外因”也不可或缺!
升格指导
这篇文章“基础”(框架结构)很好,所以文章结构上基本上无需更动,需要修改的地方主要有二:一是开头的论点和结尾的结论,要揭示出“老腔令人震撼”的内部、外部两个方面的原因;二是文章的第二、第三、第四段这三个分论点的论证要充实内容,即对社会现状、受众心理均作适当分析,从而揭示出老腔令人震撼的深广的内在原因和人文背景。
升格佳作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北京一考生
似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老腔”以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原生态魅力敲击着人们心灵底层那根被时代的喧嚣裹挟、被浮华的艺术麻醉、被浅薄的娱乐催眠的神经,令人震撼!【在“被时代喧嚣淹没”后再补充“被浮华的艺术麻醉”、“被浅薄的娱乐催眠”这两个定语,同时揭示出“老腔令人震撼”的外部原因】
老腔以其神秘斩劲的自然之美令人震撼。锣鼓敲响,喇叭嘶鸣,雄浑厚实的旋律似渭水波浪滚滚而来;板胡急切,如骤雨拍击无边秋禾潇潇而起;二胡与月琴的合奏,韵律悠扬像那“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又像“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沉迷在这腔调之中,土生土长的关中老汉,原汁原味的关中老腔,神秘雄浑的自然之音,带领着被乏味疲倦包裹着的人们进入静谧的心灵驿站,没有名利地位,没有车马喧嚣,只有一种离尘出世的情怀。就像那位饱受战火和离乱之苦的“武陵人”初进桃花源,那映入眼帘的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那萦绕耳际的鸡鸣犬吠、流水潺潺,那沁人心脾的淳厚民风、其乐融融能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适当添加笔墨之后,文中的“没有名利地位,没有车马喧嚣,只有一种离尘出世的情怀”得以展开,揭示了“老腔”引起震撼的外部原因――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精神贫乏,一曲“雄浑的自然之音”,自然撼人心魄】
老腔以其朴实纯粹的乡村之情令人震撼。“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隐藏在老腔背后的是关中人民朴实纯粹的感情。他们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张长条凳、一块木砖、一把二胡――积攒,组合。没有华丽的外衣,一如他们没有任何杂质的胸怀,这样的环境熏陶出了这样的老腔。就像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林下闲情,就像庄子不为尘世所累的逍遥游,就像嵇康的《广陵散》,就像林和靖的梅妻鹤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就是这些吧!比之当今娱乐界的纸醉金迷、华丽包装、无病、矫揉造作……华阴老腔如一泓澄澈的清泉,荡涤着人们的心胸,一扫人们心中的浮尘和积垢。【修改后将华阴老腔的清新与当今娱乐界的浮华作鲜明对照,突出质朴与清新更是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
老腔更以其悠久的历史底蕴令人震撼。虽然规模不巨,虽然不显正规,但是老腔就像秦腔一样的古老,阅历丰富,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当今那些瞬间走红却“各领没几天”的小品、歌曲相比,老腔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灵的艺术魅力融合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带给人们难以言说的精神力量。【修改后,将历史源远流长的“老腔”和当今那些昙花一现的流行节目作比,凸显出老腔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老腔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唤醒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心灵,鼓舞着平凡者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它的质朴粗犷、它的清新自然、它的深厚底蕴刺激着每一颗浮躁与萎靡的心,它让我们把心灵放逐,寻得最快乐、最自然的心灵驻足之地。【这一段中的改动,是为了对“老腔”令人震撼的内部、外部两方面的原因作全面总结,与开头呼应】
老腔,令人震撼!
华阴老腔范文5
【关键词】华阴市;林业发展方向;发展措施
华阴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是五岳之一西岳华山所在地。主要森林植物有80科、100属、200多种,森林植物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南部山地由于垂直高差,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为主,主要树种以华山松、油松、白皮松、栓皮松、锐齿槲栎、辽东栎、山杨等为主。北部平原主要栽植树种有桐、榆、杨、柳、花椒、香椿、核桃等。本文将从现有林业资源入手,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实现我市人民脱贫致富。
1林业优势发展方向
1.1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在脱贫攻坚战中,要紧扣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将各项造林任务优先向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安排,着重推动贫困村的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的大规模引进和鼓励栽植核桃、花椒、香椿、油用牡丹等高效经济林,积极兴建种植园,改造提升低产园,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引导扶持贫困户依托林地发展立体复合经营,改变单一的农作物形式,拓宽渠道,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增加贫困户补收入,拓宽群众脱贫致富门路。1.2形成林业深加工体系利用我市丰富的商品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业加工产业,鼓励和扶持家具业、木板加工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形成林业深加工体系,增加林木的多次重复利用,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人们收入,实现致富。1.3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结合华阴老腔、迷糊等地域文化优势,以森林、湿地、野生动物等特色资源为依托,以新麦草自然保护区、华阳森林公园、仙峪水景、太华湖湿地公园和林麝养殖基地等为载体,利用独特的森林资源,大规模发展森林旅游业,发展森林生态观光、森林休闲度假、森林探险、森林科考和生态旅游村等森林旅游精品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即带动我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又解决了贫困群众就业难题,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又解决了群众销售难题,增加了林农的信心,刺激了林农扩大种植面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对带动全市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4大规模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我市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适宜苗木花卉的生长。而且当今市场对花卉消费不断增加,市场空间大,需求量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优质花卉,打造苗木花卉品牌,一定可以迅速占领市场,促进人民增收。
2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2.1林业效益低。我市林业资源丰富,但林业产业化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发展力弱,农民对依靠林业增收缺乏信心,经营意识不强,导致了林业在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中处于弱势,很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2.2林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林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依托,由于资金短缺,科技推广力度不够,特别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激励机制和定期培训机制,林业产业化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严重滞后,造成了我市林业产业化发展缓慢。2.3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林业产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导产业的优势不明显,缺少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对农民增收贡献不大。
3发挥林业优势实现脱贫攻坚措施
3.1强化工作落实到位华阴市委、市政府和林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林业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对人们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一是要认清形式,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工作,加快林业助推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要明确中省市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三是要充分研究林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立足实际情况,面向市场,认真制订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四是要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发展我市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五是要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市人民脱贫致富。
3.2深化林业产权制度,促进发展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要从制度上明确林业的产权问题,积极推进林木以及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明晰森林、林木产权和林地使用权,依法保护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调动社会各方面的造林积极性,加快商品林地的建设,促进林地合理流转。
3.3加快林业资金投入,推进生态建设步伐。近年来,虽然群众对林业发展认识的局限性和林业发展信心有了很大改观,但社会投入林业发展方面的资金依然不足,群众“等、靠、要”思想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而且由于林业投入大、见效慢、回收期长、比较效益低,群众不愿意在林业发展上增加投入。特别是林业的公益性性质,需要建立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以社会力量、农民投入为辅的融资机制。我市应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视,增加资金的投入,确保生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3.4加大科技支持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业无论是在生产、加工、还是服务方面,都要加快新科技的利用。技术和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两只手,要同时抓紧才能见到成效。因此,华阴市在发展林业产业化过程中,一是要不断加大对林农的专业培训,定时定点的开展讲座、或者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林农进行具体指导,推动相关产业的健康科学发展。二是学习其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同时开发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林业产业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三是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林业资源,集中优势发展规模化和产业化林业产业,开发林业旅游产品,不断促进林业产业和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最终形成一套科技进步,龙头拉动,产业完善,行业自律,政策引导,市场良性竞争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攻坚贫困难题,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作者:孙书锋 单位:陕西省华阴市林业工作站
参考文献
华阴老腔范文6
宋威龙无疑就是这样让人心生喜悦的少年。
《全员加速中》的红衣少爷了他完美的出场,那段4分多钟的cutb站的点击量已直追两万。这个眉目清秀,有着逆天长腿的少年好像一生下来就快速点满了所有男神的技能树,不费吹灰之力便俘获无数少女的芳心。
在《天天向上》节目里,他化身白衣王子成了“天天小兄弟”的一员。初涉综艺的他―开始完全在状况外,录影全程都张着嘴,被前辈们超常的反应力和幽默本领震住,就像他自己形容的,“我就像在看涵哥的脱口秀表演”。但他的高颜值和大长腿还是引爆了现场,微博粉丝蹭蹭涨到百万级,甚至有“宋威龙颜值逆天”的话题一度登陆热门话题榜榜首。
为了在节目中有更好的表现,宋威龙在彩排时拼命练习舞蹈,在后台也会主动向涵哥讨教。渐渐地他开始放松,也跟上了前辈们搞笑的快节奏。舞台中央的他也不再像当初那样无措,而是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自信的气场。跟嘉宾走秀、向老艺术家学习华阴老腔,正能量的青春气息让汪涵每次都在看到他时笑着说:“向上吧少年!”
1999年出生的宋威龙似乎长得着急了点儿,成熟俊朗的面容搭配他还略显羞涩的表情,萌帅的气质随时都要冲破屏幕。他爱扮老,微博名叫“长腿老头”,连同学录给自己填的称号都是“老头”。可未成年的他天真依旧,采访超过3分钟便开始晃晃手、摇摇腿,碰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稚气十足地呆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