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生活污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范文1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每年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很大,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部分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近60%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影响到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些技术与措施,期望能为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分析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了62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有近四分之一的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近60%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影响到现代新农村的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占有量仅2200 立方米,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并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到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目前,我县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污水治理任重而道远。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和特点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我国总计有乡镇45412个,村民委员会739980个,乡村户数23692.7万户,乡村人口达91960万人。农村人口分散,人口数量多,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这使农村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多亿吨,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极易导致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据估算,农村环境问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千亿元,我国农村环境与生态状况令人担忧。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畜禽散养户的不断增多,大量畜禽粪便没有处理就直接排放,粪便污染逐年加重。有资料显示,养殖一头猪所产生的废水是一个人的7倍,而养殖一头牛则是22倍。这些有机物未经处理,渗入地下或进入地表水,使水环境中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严重威胁着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二)农村污水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这些用水分散,农村没有任何收集的设施,随着雨水的冲刷,随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其中有机物含量大是其主要的特点。

1.水质特点。(1)农村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泛且分散,大部分没有污水排放管网;(2)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变化大;(3)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水中基本上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一定量的氮、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4)不同时段的水质不同;(5)厕所排放的污水水质较差,但可进入化粪池用作肥料。

2.水量特征。(1)一般农村的生活污水量都比较小,除小城镇外,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水量相对较少,相应地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较小;(2)变化系数大,居民生活规律相近,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即无水排放呈不连续状态,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3)在上午、中午、下午都有一个高峰时段。

3.排放体制特征。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呈粗放型排放。很多农村尚无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污水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放至就近的水体。少部分地区具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

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高,N、P含量增多。人们无意识的排放和雨水的冲刷,使大量的有机质和N、P等物质流入湖泊等水体,如果不加以处理利用,常常会引起富营养化,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

(一)污水处理技术路线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财力状况薄弱、农民实际承受能力较低这一普遍情况,处理工艺的选择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一味地选择时髦先进、处理效果好、自动化控制水平很高的处理工艺,而着重应该考虑选用既成熟可靠,又适合农村特点和实际的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建议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优先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达标排放或回用;二是注重经济适用,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

目前国内外应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比较多,名称也多种多样,但从工艺原理上通常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等;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通过动力给污水充氧,培养微生物菌种,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消耗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常用的有:普通活性污泥法、AO法、生物转盘和SBR法等。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常用的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等。

(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有条件的村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排渠道与附近的荒地、废塘、洼地和沼泽地等,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污水湿地处理系统分自然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自然湿地就是自然的沼泽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使污水处理达到工程化、实用化的新技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经常处于饱和状态、生长有象芦苇、香蒲等沼泽生植物的土地上,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的作用,并经过多层过滤,来达到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的目的,它是一种充分利用地下人工介质中栖息的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 以及介质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将污水净化的天然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工艺。

湿地处理系统工艺设备简单、运转维护管理方便、能耗低、工程基建低、运行费用低、对进水负荷的适应性强,能耐受冲击负荷,净化出水水质良好、稳定。缺点占地面积大,易受气候影响,表面径流的臭味比较大。

(三)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分散的几户或十几户人家适合采用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予以工程化、实用化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型小规模污水净化工艺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一定构造、距地面约50 cm深和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投配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中扩散。表层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区处于好氧状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过滤、吸附、降解。所以地下渗滤的处理过程非常类似于污水慢速渗滤处理过程。由于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水质净化效果非常好,而且稳定。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建设容易、维护管理简单,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整个处理装置放在地下,不损害景观,不产生臭气。

(四)好氧生物处理系统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新农村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众多,各有优缺点,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论证和比选,注重经济适用。

生物处理法就是通过风机等设备给污水输氧,培养生物菌种和微生物,通过菌种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少部分合成为细胞物质,促使微生物增长,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得以净化排放。如SBR法,集曝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不断地转换,省去了传统的污泥回流设备,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A20法具有脱氮、除磷功能,还有如生物转盘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等。生物处理法和自然处理系统比较, 占地面积小,抗气候等外界影响的能力强,建设的地点选择范围大,处理稳定,处理效率高。但基建投资、运行成本要高于自然处理系统。

(五)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生活污水厌氧生物法的开发和研制工作,许多形式各异的无动力或微动力的低能耗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得到应用。如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无动力厌氧生物膜技术,工艺流程简单,不耗能,全部埋于地下,也无需专人管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设备的基建投资略高于好氧处理,无日常运行费用的支出。

厌氧生物法目前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物处理效率较低,尤其表现为氮磷去除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实践证明,以上方法都能很好的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但在运用中要考虑到建设与运行成本等费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参考文献

[1]何刚,等.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探讨[J].北京水务,2007,(6).

[2]宁桂兴,高良敏.浅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J].矿业科学技术,2007,(2).

农村生活污水范文2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巢湖市;治理现状;治理规划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取得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的重点在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协调,强调整体性,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系统分析研究[1]。我国对于生活污水治理的研究开始于城市,随着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污水治理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2]。生活污水治理的研究方向逐步由城市扩展到广大农村。本文主要对巢湖市12个乡镇和1个街道的农村生活污水现状进行梳理,探讨成因,为下一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出建议和借鉴。

1规划区域整体概况

巢湖市位于安徽中部,位于合肥、芜湖之间,临近长江,环抱巢湖。以平原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3]。本次规划区范围包括巢湖市的12个乡镇和1个街道。共涉及1044个村庄,其中中心村115个,自然村929个[4]。

2治理现状分析

2.1用水现状分析

农村地区用水是基础性的民生工程。2005年是我国展开大规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元年,在此背景下巢湖市的饮水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明显加强。目前巢湖市各乡镇供水由乡镇自来水厂或民营水厂供水,基本全覆盖[4]。

2.2污水治理现状分析

目前巢湖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排水管网覆盖率低,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缺位,造成了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难,污水治理压力日趋严重的问题。农村地区由于农户居住不集中,污水管网全覆盖有难度且不经济,而且在一直以来的农村生活习惯中没有污水处理的观念,农户日常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沿道路边沟或路面就近排入自然水体,或随意排放渗入地下,使得一些建设完成的污水处理设施使用率低下,造成设施浪费和村镇水体污染的双重问题。巢湖市近年来由于水灾的影响,导致很多乡镇污水治理设备已经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尤其是沿巢湖周边的乡镇损坏情况较为严重。此外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期需要运营维护,导则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巢湖市很多乡镇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由于资金的缺乏处于停运的状态。

2.3农村生活污水现状问题成因

巢湖市目前有93处污水处理设施分布于各中心村;此外利用中央农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完成了56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加大本级财政投入,自2016年以来,共筹付各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近1.5亿元[4]。尽管巢湖市在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①资金投入压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公益性的工作,而且需要不断投入资金维护,结合巢湖近年来污水治理工作实践来看,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补助,长此以往难以维持污水治理工程的正常运转,全面展开农村地区的全域生活污水治理难度很大,拓展资金来源、吸纳社会资本的行动方案亟需出台。②认识偏差难度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需要基层干部群众的配合,由于认识偏差加剧了治理工作的难度:污水管网敷设难度大,由于农村住户在建房修路时未铺设污水管道,也没有考虑到为日后污水管网建设留足空间,在后期规划铺设管网时,需要开挖的路面面积较大,影响了部分农户的日常生活,导致其不愿意配合管网建设工作;污水处理设施难落地,基层干部宣传出现偏差,致使部分农户认为污水处理设施会散发臭气,影响人居环境,导致其不愿意污水处理设施在村庄内部选址建设。③污水收集管网欠缺农村地区前期由于农房建设及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集体经济发展不足等原因,绝大多数村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比较滞后,污水收集辐射范围不大,导致污水收集率不高。

3治理规划方案研究

3.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巢湖市地形复杂,各种限制性要素

相互重叠,不同村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千村千面,因此不适用于统一的污水治理模板,需要按照各个村庄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提出分类治理思路。①纳管集中收集处理模式适用于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近且施工条件优越的村庄,村庄内的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统一收集后利用城镇污水治理厂进行治理。该模式投资少、工期短、方便管理,首先能节省污水治理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在后期管网及设施的运营维护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根据巢湖市的实际情况,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村庄采用这一模式。②美丽乡村中心村实行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模式适用于美丽乡村的中心村,农户生产生活中的产生的污水通过规划建设的管网统一收集后集中排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净化处理。③居住相对集中村庄实行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模式一般用于农户集中居住的村庄,通过建设村庄污水处理设施,配套敷设污水处理管网,集中收集邻近村庄的生活污水,最后排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④不能纳入污水管网的采取联户小型污水净化池处理模式用于3、5户成群分散居住的农户,将农户生活污水进行联户或独户收集后排入小型污水净化池单独治理。⑤自然村单户采取户改厕模式用于独门独户建房生活的农户,这种情况敷设污水管网或者开挖净化池的处理方式都不够经济,一般通过户改厕的方式进行兜底处理。

3.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根据“安徽省农村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江浙地区污水处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巢湖市不同村庄的地域形态及污水排放现状,除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其他村庄,规划采取以下污水治理工艺。3.2.1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①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2/O法)生活污水依次流经厌氧、缺氧、好氧三大功能区,主要利用微生物菌群去掉污水中的有机物、N和P。②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污水进水运行后,按时间顺序形成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和待机等操作的操作周期,不间断处理污水。SBR反应器中轮换出现缺氧、厌氧和好氧环境,可以去除BOD、SS、N和P。③地埋式无动力化粪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将厌氧微生物加入到普通的化粪池中,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质进行发酵及分解,最终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示意图3.2.2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①分散式智能净化槽污水经过沉淀分离、过滤、曝气、沉淀等一系列操作后净化排出。但相比于化粪池或沼气池而言,其投入成本及运行费用都较高。②庭院式污水处理工艺指小型的化粪池+人工湿地处理工艺,一般分为单户型和多户型两类。单户型:工艺构造包括住宅化粪池及户内排水管道,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就近排放。适用于居住分散且房屋周围有空闲地的农户。多户型:多为2-5农户共用一处污水处理系统。适用于居住集聚且周围没有空闲地的农户。

3.3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行管理

3.3.1市域层面巢湖市作为统筹主体,做好监督领导工作,深入村庄展开调研,积极与镇村进行对接,推广最前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讯和模式,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确保有政必施、施之有效。同时建议巢湖市农村生活污水按照整体或者分片区打包形式进行第三方维护管理,统筹项目资金。3.3.2乡镇层面乡镇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村庄污水治理情况造册管理,分村到人;落实具体责任人及其工作职责,组织业务培训课程,帮助相关责任人进行业务能力的更新升级;定期开展乡镇层面的月度自查自纠工作,以评促进,并给予成绩优秀的乡镇一定的资金奖励。3.3.3村级层面村级层面首先做好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的日常管理工作;村两委组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科普大讲堂活动,提高普通农户对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视度和配合度,倡导“污水治理,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鼓励农户参与到污水治理的日常工作中去,对表现良好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3.3.4农户层面农户应有主人翁精神,主动学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知识,了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主动检查自家生活污水的接入和处理情况,其次自觉爱护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

4结语

农村生活污水范文3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法

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量比较大,并且根据相应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生活污水绝大多数未经过科学的处理,没有安装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与排水处理系统,农村的生活污水基本上都是随意排放,进而给农村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因此,需要对其污水处理技术的方法加强研究,这对于农村的发展来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

1、自然处理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包含人们的粪便、厨房以及家庭清洁或者是生活垃圾等产生的污水,人们对这些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经常是按照土壤、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其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属于一种自然处理,是通过土壤、植物的过滤与吸收作用,结合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但是这种自然处理技术,在排水时生活污水都是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了地面、下水道以及河流中,对水源造成了严重污染[1]。

2、生物处理

因为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原来自然处理生活污水的方式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人们开始利用生物处理技术来对生活污水加以净化,主要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特有的新陈代谢功能,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清除掉。但是在利用生物处理之后,人们还是将生活污水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并没有再做进一步处理,加之生物处理技术的不成熟,未将污水净化彻底,导致水体中的微生物与有机物严重超标。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用原则

1、因地制宜

在农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必须要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处理技术。农村地区的人口、地形、地质、气候以及经济水平等,因地域地理位置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在选用污水处理技术时,也应当因地制宜的选用合适的处理技术。例如,用地比较受限、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选择应用好氧与厌氧相组合的处理设备,而针对气候条件良好、用地也比较充足的农村地区,可以选用稳定塘与人工湿地等处理技术[2]。

2、管理简易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虽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技术方面还存在欠缺。例如,在农村建设起处理生活污水的基础设施,由于专业技术的匮乏,使其在建成之后不能正常得以应用,更不要说能够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了。所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法在选用时,一定要遵循管理简单容易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污水处理技术的作用。

3、花费造价低

当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针对生活污水处理并不重视,同时针对其成本造价也缺少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例如,很多农村地区在进行生活污水处理时,经常会选用好痒处理技术,但是该项处理技术运行所需的成本费用太高,因此势必会在应用时受到资金的限制。所以,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时,应尽可能选用花费造价低的处理技术,将污水处理的能量消耗降到最低。

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法

1.1生物处理技术

1.1.1沼气池

在农村建设沼气池,可以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建立沼气池可以是几户居民一起建立,或者是单户居民自己建立,布置相对比较灵活,农村生活污水通过这种沼气池净化之后,能够有效改善水质,甚至可以达到国家规定污水排放的二级标准。

1.1.2生物滤池

这里的生物特指厌氧生物,滤池的结构与氧化池非常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生物滤池的池顶是密封的。生物滤池还有其他方面的优势,如,前期投资较少,不用花费过多经费,进行维护的工作人员不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因此在农村得到了广泛应用[3]。

1.2好痒处理技术

1.2.1氧化法

氧化法具体是指生物接触氧化法,它是由生物滤池经过改良之后得到的一种新型处理技术,实际操作简单方便,因此比较适合在农村进行推广使用。我国各区域由于环境与地理位置的不同,在温度、经济水平以及出水率等方面也存在很多差异,所以针对农村气温比较低、出水较难以及用地受限的农村地区,可以推广应用氧化法。

1.2.2蚯蚓生物滤池

蚯蚓生物滤池就是利用了蚯蚓的特性,提升了土壤的通气性与透水性。这种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低耗能、高效率的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减少污泥的产生率。在很多农村地区开展应用蚯蚓生物滤池,实际上有很大优势,因为蚯蚓在农村的农田中比较常见,所以该项处理技术相比于其他处理技术,存在一定的优势,可以大量推广应用,已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

2、生态处理技术

2.1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这种处理技术主要是对自然湿地进行模拟,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微生物以及基质之间的协作,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人工湿地是通过土壤与填充料组合而成,在床表面种植上水生植物,使其构成一个简易的生态系统。

这种处理技术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能够达到非常好的净化效果,同时人工湿地的构建也比较简单,管理起来较为容易,不用花费过多费用,虽然会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但是能够起到良好的环境效益,因此适合居住较为集中、经济水平较低、土地资源充足的农村地区。

2.2稳定塘处理技术

稳定塘在人们的整修下设置了围堤与防渗层,通过水生物的特有的净化功能,对生活污水起到一个净化作用。稳定塘在修建时不会花费过多费用,使用时成本较低,没有污泥处理,但是却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农村地区想要使用该种处理技术,还需要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结束语: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用与研究,都应当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考查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经济水平,对于农村住户较为分散的地区,可以建议人们使用沼气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对于住户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建议人们使用生物滤池或者是稳定塘等对污水进行处理。选用正确、合理的污水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农村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李黎,罗海霞,陈文清.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05:2957-2959.

农村生活污水范文4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污水处理;人工湿地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091-03

1 广东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广东地区农村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厕所冲洗、洗涤、沐浴、厨房炊事等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具有处理率低、分散、面广、浓度低、来源多等特点。而农村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其特点是氮、硫、磷含量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广东地区农村每天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高达300万吨以上,而这些生活污水仅有很少部分得到集中处理,大部分生活污水并没有经过集中的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有效处理。而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水体或周边河流、湖泊等,结果造成影响区域广泛的水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对广东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制约。基于上述情况,广东地方政府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宜居生态村庄建设过程中,都必须注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并加强对相关技术层面特别是生物处理技术的探索,以提高新农村建设、宜居村庄建设、生态村庄建设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2 广东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2.1 采用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是将每户人家的生活污水就地进行独立处理的技术,是针对每一家或者说独立用户使用的。每一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地下之后,通过地下装置系统,经过分离、沉淀、微生物的吸收、降解、渗滤、水解、腐化等综合作用,以达到去除污水中的病毒、细菌、磷、氮等,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之后,渗入到地下水循环系统之中。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较为适用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的模式,该模式导致生活污水无法集中处理;或者由于居住区的人口较少,无法承担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巨额费用,而不得不采用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该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直接处理单独住户的生活污水,无能源消耗,较少的受到温度、天气的限制,在平原和山区均适用;另外,该技术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建设快速、没有运行费用等综合优点,因而较为适合广东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的不足之处就是对地下水深度和地下土质结构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在设计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地下土质结构进行勘察与了解,如果达不到要求,则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追加一定的设施。使用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要求用户定期对分离水解池中的污泥深度和水位进行检查,平均3~5年检查、清理一次,并将分解池中的污泥清走。目前,这种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例如美国,有1/4的家庭使用这种技术系统,每天大约有150亿吨的生活污水经过该技术处理后,进入到地下水循环系统之中。

2.2 采用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性地投入到具有良好的扩散性能和一定的构造结构的土层之中,利用土壤的毛细管扩散浸润原理,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方式,达到逐级降解污染物、净化污水的效果。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土地的自然净化能力,将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与吸收,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某些有条件的地区利用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技术具有基础建设投资低、管理操作简捷、系统稀释性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作费用低等优势。因此,对于广东一些土地资源较丰富的偏远地区而言,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另外,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能够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使得污水处理与环境绿化相结合,达到改善和美化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我国天津市某一科研单位与澳大利亚合作,在天津市武清县建立占地面积为2hm2的试验区域,将经初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进行小麦的灌溉。研究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为75%~86%,BOD的去除率为93%,总氮的去除率达到了82%~86%,97%~99%的磷肥通过作物及土壤而被吸收利用。

2.3 采用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客观原理和科学技术的新方式,它模拟自然湿地的污水自动净化系统构造而成。在建筑物附近,配置一定的坡地填充配料,如常见的沙子、碎石等,在填料的表层土壤中,种植一定的水生植物,该类植物由于具有成活率高、美观、生长周期长、污水处理效果好等优势,能够自动吸收污水中的有机成分,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例如芦苇,它既可以成为湿地中的重要污水处理生物,又能够增加湿地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考虑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作为广东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首选。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内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协调作用,从而实现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质通过人工湿地的过滤、沉淀,可以实现快速的截留,从而被水生生物所分解与利用。另外,湿地的水生生物具有很强的溶解性,生活污水中的可溶性物资可以很快地被分解与吸收利用;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质,能够通过湿地环境下的水生植物的根系,来达到吸收、吸附和生物降解的效果。随着污水处理过程的不断进行,湿地中的微生物也在不断的生长和繁殖,通过对于湿地床填料的不断更换及对湿地植物的清理与重新打理,可以实现对新生有机体的去除与清理。湿地处理技术下的出水效果较好,水质较高,因而较为适合处理饮用水源;或者结合当地的景观设计效果,种植一定的水生观赏性植物,用于改善周边的水质状况;此外,这种污水处理方式所采用的成本费用并不高,因而较为适合大规模的、常规性的污水处理区域。但是,由于其占地面积比传统工艺要大得多,并且,季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湿地处理技术的运转。因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这种污水处理技术并不是太现实,而广东地区恰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4 采用稳定塘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广东地区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可以采用稳定塘技术。稳定塘是一种经过人工修整而形成的污水处理塘,它的主要设施包括防渗层、围堤等,通过利用水生生物系统,依靠水生生物的自然净化功能,从而使得污水得到净化处理。因而,稳定塘技术是实施污水处理、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好方式,它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与推荐。

稳定塘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与常规的污水净化处理技术相比,具有基础建设投资小、维护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因而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的采用。广东地区在进行生态村庄建设、宜居村庄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生活污水的处理难题,结合广东地区的水塘资源丰富的特点,可以考虑选择采用稳定塘技术,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化和高效化。

但是,当前,稳定塘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表现之一就是占地面积大、净化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当前,广东已经有部分地区采用稳定塘技术来进行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例如,某地利用原有的面积不足0.22hm2的水塘,进行生活污水的处理,解决了当地几十户人家的生活污水处理难题。稳定塘采用围隔布的方式进行分割,从而将池塘划分为几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具体来讲,有回用水区、水生生物净化区域、填料的强化净化区三个大的综合区域,从而实现了通过梯级净化,保证了出水的质量能够达到地表水的IV类水质标准。

2.5 采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广东地区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可以采用净化沼气池技术。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是一种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装置。它主要采用好氧过滤与生物厌氧消耗相结合的技术,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于一体,采用多层次净化、多种好氧过滤技术,实现对污水中多种污染物去除的目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将生活污水处理与其自身的合理利用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污水的可循环利用。生活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经过厌氧发酵之后,可以产生出沼气;并且,发酵之后的污水已经去除了大部分的有机物质,从而达到了净化的目的;厌氧发酵处理之后的污水在剔除了大部分的有机物质之后,作为新型的水――中水,可以用作浇灌用水或者观赏景观用水;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作家庭餐饮、烹饪能源。农村中,有着大量的人畜粪便及农作物秸秆,因而,可以就地取材,转化用作沼气发酵的原材料;通过厌氧发酵的沼气材料可以直接转化为活性肽养分,因为发酵之后的沼气原材料中的钾、磷、碳等植物生长所需的化学成分并没有流失,因而,可以直接作为农用沼肥,取代部分的农用化肥。

结合农村已经改变的猪圈、厕所、厨房等基本的生活环境布局,可以将生活污水与猪圈污水合并处理,经过统一的沼气处理技术,进行厌氧发酵过程,转换为农用化肥,沼液经过管网收集之后,进行集中净化,其水质能够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成本低、工艺简单,平均每家农户只需两千元钱,而交通运输费基本为零,因而,较为适合农民家庭采用。这种技术很适用于广东地区,因为该技术要求冬季水温在5℃以上的地区,否则当冬季温度过低时,该技术的处理效果将大打折扣;而广东地区处于我国南方,冬季气温普遍偏高,因而,可以将此技术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如果偶尔冬季气温出现偏低的现象,则可以采用在沼气池上建立日光温室的方式,以使沼气池内的温度能够达到适应的发酵温度。另外,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高浓度的生活污水处理,当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浓度低于发酵的标准要求时,就会导致沼气池的产气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到农户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就广东地区而言,可以在居民生活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3 结语

总之,广东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关系到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宜居村庄建设、生态村庄建设的重要任务,它是改善广东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构建和谐广东的内在需求,因此,必须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农村实用环保技术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 辉,郑正,王勇,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1).

农村生活污水范文5

近年来,随着苏北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村庄集聚模式迅速推进,也产生了相对集中的生活污水污染问题,由于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及氮磷等元素,排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受纳水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1],威胁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剧淡水资源的危机。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外现有处理模式

1.1 国外先进处理模式

查阅资料发现,美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了《分散污水处理系统管理手册》,引导地方政府和群众在适当的地方安装分散型污水处理系统并配合管理、维护;澳大利亚采用“污水灌溉-土地净化-地下暗管排水”的污水处理技术;韩国多用小型、简易、廉价的“土地-植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近十年来,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荷兰等国人工湿地发展迅速,成为中小城镇的重要污水处理措施。目前,欧洲已有数以百计的人工湿地在运行之中。

1.2 我国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区别于城市生活污水,具有鲜明的特点:农村生活污水不仅包括洗涤、洗浴和炊饮污水及厕所粪尿,还包括家禽养殖废水等;农村生活污水非常分散、污染物成分简单、有机污染物含量低、水量变化大等特点。目前,我国的农村污水处理主要还是以分散式为主,多数农村采用明渠或自然沟渠排放生活污水和雨水,少数地区建有化粪池,但化粪池出水由明渠排放,或就近排入水体。近年来,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发达省份逐步意识到农村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开始采用一些实用、合理、低能耗和低运行费用的技术来处理农村污水,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分散式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2.1 人工湿地处理模式

简单的人工湿地系统由预处理单元和湿地单元组成。预处理单元目的主要是减少悬浮物,防治湿地填料堵塞,确保人工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格栅,沉淀池,人工湿地,对于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农村生活污水效果较好[2]。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生活污水-格栅-沉淀池-人工湿地-出水。人工湿地处理模式具有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简便、具有景观功能等优点,但是也有一些自身的缺点,如:水利负荷较低、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脱氮效率不高;土壤中有机质会积累而出现“营养饱和”现象。

1.2.2 活性碳污水处理技术

活性碳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工艺为:集水池-固液分离机-加药池-厌氧池-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出水[3]。

活性碳污水处理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遏制和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养殖场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保证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有机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使畜禽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使产业链规模逐渐扩大,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收入。

1.2.3 适度处理后资源化利用

资源化利用无需按照有关排放标准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而是按照相关用途的不同,处理的程度以及对单项污染物的控制指标也可不同。经适度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做灌溉用水、养殖业的卫生用水和环境用水等。其中灌溉所需的水量最大,且对污水的处理程度的要求相对较低,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2 苏北农村处理模式探讨及对策措施

2.1 处理模式探讨

苏北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小,污染物浓度偏低,可生化性较好,可以采取简易高效且低成本的处理方式,而单一的污水处理技术存在一定的弊端,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处理技术,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农户分散处理技术为主,人工湿地处理方式相配合的模式;同时,我国要加强污水的重复再利用,如用于灌溉农田、树木等。资源化利用是对生活污水最理想的处理形式,既减少水肥资源的浪费,又避免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减少污水处理的费用。

农村生活污水范文6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近年来,中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主要包括饮用水源的污染、农药污水与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等水污染问题。最近30 年间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成倍增加, 96%的农村没有污水处理及收集系统,80%的村庄垃圾堆放在路边、水源地及河流水塘边,这直接造成了饮用水源的污染,危害农村居民的健康。 “十二五”规划将整治农村水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因而,以村级为单位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已成为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和文明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分析

1、 农村污水面广、分散

村庄分散的地理分布特征造成污水分散,难于收集。农村污水来源多。除了来自人粪便、厨房产生的污水外,还有家庭清洁、生活垃圾堆放渗滤而产生的污水。农村污水量增长快,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随之增长。农村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泛且分散,大部分没有污水排放管网。

2、农村生活污水水量小,变化大

一般农村的生活污水量都比较小,除小城镇外,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水量相对较少,相应地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较小。居民生活规律相近,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即无水排放呈不连续状态,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水中基本上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一定量的氮、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形复杂,布局分散,这增加了对污水收集处理难度。经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铺设排水管道,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而且污水处理设施比较简陋。此外,污水在输送过程中还会有一些问题,如渗水、漏水,对排水设施周边的土壤与水体造成污染。近年来,农村大部分地区制定了一些适用于农村污水的处理技术、规程等具有指导性文件。农村污水排放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造成污水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与实际污水量不匹配的问题。一些农村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没有对当地水质水量做出详细调查分析,造成污水处理设施与污水量和污水水质不匹配,出水水质差的问题。中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貌、气候环境和经济状况等区域性差异较大,因而在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上也有很大不同,所以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变得十分重要。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时,工艺选择要以达到当地排水标准和满足当地用水需求为前提。农村污水的治理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包括工程建设和后期的运营管理维护,这成为制约农村污水治理的一大难题。

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农村水污染特征不同于城市和中小城镇,主要特点是污水水质区域差异大,污染源种类和数量多,污水水量小且排放分散,污染范围大和水质水量变化系数大等特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以经济、适用和简便为原则,综合分析技术本身的特征和当地的特征因地制宜,采用投资少、运行费用低、除污效率高、管理简便、容易维护、具有良好抗冲击能力的处理工艺或技术。

1、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在自然湿地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形成一个生态环境,其中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如吸附过滤、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从而达到高效净化农村污水的目的。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管理和维护费用低等特点,适用于中国南方湿地较多、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不高、人口密度相对集中的中、小村庄。此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操作简单,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出水常用于灌溉农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由预处理单元和人工湿地单元组成,净化后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城镇污水排放标准二级甚至三级处理水平。已有研究表明:当农村污水中污染物浓度较低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对BOD5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对P和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60%。由此可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是一种分散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 它采用生物厌氧消化和好氧过滤相结合的办法, 集生物、化学、物理处理于一体, 采用多种好氧过滤和多层次净化, 实现污水中多种污染物的逐级去除。它将污水处理与其合理利用有机结合, 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 发酵后的污水被去除了大部分的有机物, 达到净化的目的; 产生的沼气可作为浴室和家庭炊用能源; 厌氧发酵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作浇灌用水和观赏景点用水。农村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等原材料, 可用作沼气发酵, 通过厌氧发酵过的粪便(沼液、沼渣) , 碳、磷、钾的营养成分没有损失, 而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活性态养分可农用沼肥,来替代部分化肥。结合农村改厨、改厕和改圈, 可将猪舍污水和生活污水合并处理, 经在沼气池中厌氧发酵后作为农肥, 沼液经管网收集集中净化后, 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标准后排放。该技术的沼气池工艺简单, 成本低, 一户约需费用1 000元, 运行费用基本为零, 适合于农民家庭采用。但其应用也有其局限性, 厌氧沼气池主要适用于高浓度生活废水处理, 当生活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过低时, 会导致系统产气效率低, 从而给生产及生活用气造成影响。此外, 该技术通常适用于冬季地下水温保持在5 ℃ 以上的地区, 或在池上建日光温室, 能使升温达到该温度的地区。当冬季气温较低时, 该工艺的处理效率也会降低, 出水难以实现达标排放。目前, 该技术在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中, 是最通用、节俭、能够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3、稳定塘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稳定塘是一种土地经过人工适当的修整,设围堤和防渗层的池塘,主要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稳定塘是一个菌藻共生的系统,塘中的异养型细菌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塘中的藻类则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中的碳作为碳源,合成自身机体并释放氧气,大气复氧则是稳定塘氧气的另一个来源。COD 的去除主要依靠异养菌的新陈代谢作用; 氨氮在稳定塘内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生物同化和吹脱作用,生物同化作用主要是通过藻类和细菌的新陈代谢将氨氮、硝酸盐氮等无机氮转化为自身的有机氮,其中藻类生长的最主要氮源是氨氮; 磷在稳定塘中的去除主要是靠藻类的同化吸收和沉淀作用; 除此以外,在稳定塘中采用适当的方法采收藻类,也可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它具有显而易见的优点: 可充分利用地形,节省基建投资; 运行维护费低,系统基本不耗能; 无需污泥处理;可实现污水资源化。

4、 蚯蚓生态滤池

蚯蚓生态滤池,又称蚯蚓生物滤池,是利用蚯蚓具有提高土壤透水性能和促进有机物质分解转化的生态学功能而设计的一种生物、生态相结合技术。蚯蚓生物滤池的滤料由上部蚯蚓有机分解层、中间层和下部碎石承托层构成。蚯蚓生态滤池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内部生长着蚯蚓和大量的细菌、真菌、霉菌等。滤池就是利用基质、蚯蚓和微生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污染物在这些复杂而又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作用下被去除。进入系统中的有机污染物首先经过填料机械过滤、截留与吸附,其中粗大有机物能够被蚯蚓破碎分解,使有机物更易被微生物降解利用; 随后微生物以污水中胶体态和溶解性有机物为食物进行生存繁殖,并在载体或填料颗粒表面形成生物膜; 蚯蚓以滤床中的生物膜作为营养源,经过吸收消化和分解利用等过程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稳定化。蚯蚓在滤池生物处理系统中与微生物存在着协同共生的作用,蚯蚓粪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基质,在蚯蚓上下运动觅食过程中,对填料起到了疏松作用,使之保持良好的通气环境,避免了滤床内厌氧环境的出现,有利于污染物的进一步降解。同时,在滤床中增殖的蚯蚓又可作为家禽饲料,既可高效、低能耗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又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污水处理工艺。蚯蚓生物滤池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低,除污效能高,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量少,可实现污水、污泥的同步处理,减少后续污泥的处置处理相关费用等,通过蚯蚓的运动疏通和吞食增殖微生物,还解决了传统生物滤池所遇到的堵塞问题。

5、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技术

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技术是将农村污水定量地排放到渗透性能良好的土地表面,在污水向下渗透的过程中,经过吸附、过滤、沉淀、离子交换和微生物分解等物理、化学及生物的作用,使污水得到高效净化的一种农村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地域性、投资省、维护管理简单等特点。适用于土质通透性能高、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不大,农户分散、技术水平较落后的中、小村庄。

6、一体化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

一体化氧化沟是一种集曝气、沉淀、泥水分离、污泥回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技术,它将传统氧化沟与沉淀分离合并一体以实现污泥的无泵回流,可以节省占地面积20%~30%。

该工艺具有占地少,构筑物和设备简单,污泥自动回流,能耗低,管理简便,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等特点。一体化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应用广泛,适用于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较高、农户居住分散的地区。该工艺对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出水多排放河流、湖泊等水体。

7、接触氧化污水处理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生物膜工艺的一种形式,即反应器内填充填料,污水浸没部分或全部填料,在一定水流下与填料充分接触,填料上布满生物膜后利用氧气在自身新陈代谢的同时,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进水水质、水量的适应性强,勿需污泥回流,不发生污泥膨胀、污泥产生量少、易于沉淀,这些特点使得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运行方便、操作简单、易于管理维护且不产生滤池蝇。该工艺适用于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不高、农户居住分散的地区,对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出水多排放河流、湖泊等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