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就业工作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就业工作计范文1
关键词:环境设计;工作室;应用型人才;教学
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培养社会市场需要的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环境设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此时,工作室模式教学应运而生,人才的培养也必然由传统的理论型、大众型转向新兴的项目型、实践型,转向具有执业能力的应用型。
1 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发展现状
工作室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包豪斯学院(Bauhaus)。包豪斯的设计作坊即为现代设计工作室的雏形,此时发达国家在工作室模式运用于设计教学中已趋于完善,[1] 其教育体系也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20世纪80年代,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进入全面改革发展的黄金阶段,2001年中央美院较早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工作室制的教学改革,每一个工作室都有其研究方向与特点:注重实践做到学以致用;注重交流,除基本技能的教授,大部分能力相互交流学习;注重研究;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开设不同的课程。[2] 之后,许多艺术类院校根据自身特点,纷纷建立相关专业工作室模式教学,通过紧密的产学研联系,以学期为单元,为教学配置课题,将课题引入工作室。通过实际或虚拟设计课题的教学与推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工作室与行业、市场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并创建融教学、科研与实践为一体的产学研架构,成为高校对执业能力应用型人才进行深化培养与精准教育的新平台。
2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与特色
2.1 新兴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众多优势
它能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使学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拥有正确的心态和观念,通过对实践项目的接触和学习,让学生树立职业素质观念,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精神。它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独立的学习环境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分组式练习培育了每一个人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出高水准和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骨干教师。
2.2 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产学研一体化,以学促产,以学促研,产研为学服务,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共同完善,使学校在教学水平以及设计成果上都有显著的提高。而施行的导师责任制,以学院专业骨干教师为主要负责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安排,并积极参与各类国家、省级设计竞赛和承担社会项目工程,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容易达到默契,促进工作室的稳定发展。
2.3 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
它能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施工技巧,与业主的交流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变、沟通能力。工作室作为开放的教学实践平台,将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在工作室模式教学中,直接深入地对学生进行社会性模拟教学,缩短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培养出具执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市场行业的需要。
3 工作室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工作室模式教学虽有许多优势和特色,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师在任教时克服和解决。
3.1 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冲突
目前,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与工作室教学模式存有一定的冲突,主要体现在课程实践、课堂作业等方面。学校的相关制度是平衡了所有的专业,在整个大环境下制定出来的,传统统一,而环境设计是操作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需要一定的自由度和开放空间,光靠课堂纯理论知识讲授,只会显得空洞乏味,限制学生在教室无法直观现场,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因此,理论的课程内容需要配合现场教学和外出现场教学实训来完成,可教学管理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课堂不能随意外出,这就导致矛盾的出现。并且,工作室在承接社会实际项目上也会被学院制度所制约,和施工人员、现场监理见面沟通交流得不到时间上的保障。课堂作业更是虚拟的项目较多,缺少了内在的实用性,学生提交的作业显得呆板单一,施工图或多或少不完整。
3.2 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设施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中,年青老师比重大,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大部分为本科,职称结构为中级,导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相对缺乏。有部分老师不是环境设计专业出身,而是由美术学转过来的,更造成了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较少,科研能力薄弱,教学成果、实训工作经历较少。同时,许多高校设备不足,配套设备跟不上学生人数比例。以笔者任教学校为例,环境设计专业班设置近二十个,学生人数多,虽配有专业的多媒体设备,但数量少,配备也不合理,不能满足现状需要,上课前需提前预定多媒体设备,学生积极性受挫,这些因素均影响了工作室教学模式实践环节的深入开展。
3.3 创新人才培养不够
目前,大量的设计公司都只愿吸收具有活力、具有创造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强的毕业生,因此培养具有执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环境设计教育的迫切要求,但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上与市场需要还存有差距。工作室模式大同小异,授课内容、教学模式和效果都在一个层面上,趋于程式化,缺乏改革和更新,学生容易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实践课程也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的僵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室教学实践机制势在必行。
4 小结
工作室模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就业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环境设计行业的升温使得社会市场对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工作室模式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工作室模式教学的构建,归根结底是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的发展状况,采取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从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团队组建、教学设备的配备入手,规范健全工作室教学的管理体系,培养出具有执业能力的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教师就业工作计范文2
发展是世界前进的动力,那么高职教学与发展之间存在什么的关系呢?苏联儿童教育学家赞可夫关于儿童教育强调说,发展与教学是互为条件,互相推进的。这个原则实际上与当前高职教育的思路正好吻合,关注于高职学生的发展能力,远比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更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渴求状况。
【关键词】
发展性评价;高职;教学模式
发展是旧事物到新事物的一种运动变化过程,发展是社会的主题;教学是学校根据人才的需求,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人才培养活动。可见教学与发展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发展性教学结合了二者的特征,所谓发展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适应了当前高职教育的需求。
1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1.1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应用的阶段主要是高职教育建立的初期,教学模式学自于基础教育,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是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最具代表性的是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论”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学生重复记忆、重复模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强调老师如何教,而忽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弱视了学生个体的特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条件,与高职教育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背。
1.2 当今流行的教学模式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变革,特别是国家百所示范校的建设与研究,高职教育有了巨大的改变,开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研究,特别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的引进,电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的刺激了教学模式的裂变,目前教学模式基本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理实一体化等,充分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由于过分关注学体个体特征,所产生出来的问题也很明显,原因在于高职教育不是孤立,必须与经济发展需求同步,甚至要高于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具有前瞻性。
1.3 关于计算机专业工作室发展性教学模式
所谓工作室教学模式就是以工作室为平台实现校企融合,以项目组为教学单位,以企业项目作为载体,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老师作为项目的参与者,学生作为项目的开发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共同完成企业项目研发的整个过程。
该教学模式从计算机行业社会发展需求出发,以学生个体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自主、主动发展为基础,是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深化。 在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等方式,既合乎经济大环境的发展,又关注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适应用了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
2 关于计算机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性实现
2.1 理论依据
发展性教学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由苏联提出的一种教学理论。其中赞科夫该理论强调教学要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能力的发展;要求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强调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注重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等内部诱因。也就是说要使学生从经验思维转向发展他们的现代科学思维。
2.2 计算机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性原则
2.2.1以社会人才需求为重心
高职教育是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孵化器,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承的、融为一体的,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入,社会分工不断进行细化,人才需求由过去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计算机专业作为信息社会的热门专业,当前的人才需求状况如何呢?原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认为,计算机行业需要的人才要具有融会贯通、创新实践、跨领域融合、三商(IQ + EQ + SQ)兼高、沟通合作、热爱工作的特征,从中可以看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双强的才是社会所需求的,也就是说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工作室发展性教学模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把发展作为教学的中心了,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2.2以高职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中心
高职学生的个体发展不仅指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还包括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集体主义精神方面的发展。现代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脑力劳动者也需要实际操作,通过工作室发展性教学模式给学生的发展成长提供了空间,以工作室方式建立小型企业,通过开发企业项目来设置学生个体学习障碍,提高学生的积极努力性,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单调重复;通过老师参与为学生解决理论基础需要,教会学生怎么学;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爱好,分配相应的岗位,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个体特征,培养既善于动脑,又善于动手的人才,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2.3 计算机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性特点
2.3.1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重心
在工作室发展性教学模式中,在教学对象上要面向全体学生,项目组建立时要科学、合理进行人员分配,以力求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状态及发展能过到最好,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必须体现教与学的交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相互转化,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整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促进学生乐学、会学、生动活泼地学。
2.3.2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个体差异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要因材施教,关注到每个学生,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不求人人高分,但求人人都要收获成功。要合理分配学生岗位,比如擅长表现的学生,思维敏感可以从事项目策划岗位工作,擅长设计的同学可以从事美工岗位,做到人才合理使用。
当今我国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一些偏面的思想和教学模式被否定,不再盲目学习国外的教学方式,不再全面否定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加强内涵建设,本文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以力求在发展性教学模式方面做出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性考核评价.王盈秋.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六期
[2]发展性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基本思路 .互联网
[3]发展性教学理论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张莉云.学理论.2008年第24期
教师就业工作计范文3
【关键词】 工作室教学;产学研;理论;实践
1室内设计教学目前现状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大,房地产行业的强势崛起,室内设计做为一个探索人类生存空间的领域也悄然走俏起来。对于室内设计的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所以各个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室内设计专业。但是过于陈旧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设计对人才的需要,高校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单是一门软件的操作员。企业需要的是具备扎实基本功和熟悉行业规范的资深设计人员,而这往往与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不小的差距,很多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在社会上再锤炼三五年才能够称得上设计师的称呼。如何缩小这段鸿沟,让我们的大学教育体系能够更上社会的需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马上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我们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推出,恰恰适应这一需要。
2工作室教学的特色
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艺术设计领域,特别是在室内设计行业。室内设计行业是探索人类生存空间的行业,是一个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在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是书本所不会提及的,而在工作室教学中结合项目特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才会在学习设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客服设计困难,并最终完成设计,学习到很多设计知识以外的知识。使学生的设计能力更加理性和成熟。老师也能结合实际项目进行知识点的分析讲解,并在项目中提高能力总结教学经验,使整个的教学体系更加成熟,通过工作室的项目锤炼,培养具有实战能力的“双师型”教学人才。并且,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为学校的扩大知名度,提高社会效益,同时创造更的教学环境。
3 工作室教学的要求
工作室教学由于其特殊的培养模式,也需要特殊的教学条件。首先,如何引进项目,就是最大的问题。项目的引进必然要依托于企业,所以和行业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就能为工作室的项目引进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平台,而工作室也就成为了企业的一个设计室,绘图室,或者预算室,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标准,并以此进行教学评价,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其次工作室教学对教师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纽带,教师队伍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工作室教学还要求我们的老师具有高水准的实战能力。设计不是纸上谈兵,工作室教学结合市场,那么设计就要符合市场的游戏规则,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实战能力满足工作室教学的需要,是工作室项目制面临的最大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自身师资队伍的提高,通过和企业合作鼓励老师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参与大型项目的设计工作,在提高设计经验的同时也增加额外的收入。然后,吸引行业精英加入教师团队,和学校签约,成为外聘教师,客座教授。定期到学校参与学术交流,担任课程任务。同时引进优秀的“双师型”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去。再次是工作室的运作和管理,当有了项目和人才之后,工作室的运作如何可持续的进行,一是硬件上的,工作室应具备一个公司所需要的基本硬件条件,特别是设计所需要的硬件条件。二是在工作室的管理体制必须完善,给工作室教学提供体制保障,并且工作室教学开始会充满困难,政策上也应该对工作室教学有相应的支持。
4 工作室教学的实践探索
重庆工商大学建筑装饰艺术学院从大二年级开始展开工作室教学,结合行业龙头企业重庆港鑫建筑装饰公司设计分公司作为平台,将设计项目引入工作室,并在学院内开设自己的设计分公司,并派驻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师根据自身特长,分别担任了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文化空间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把实际项目引入教学,学生在课程环节中参与了诸如云阳大剧院室内装饰设计,永川第二人民医院室内设计,市委党校新办公楼设计,中国农业银行云南支行总部设计。等实际大型投标项目。综合性项目则分类别进行课程,比如云阳大剧院项目为例,则可分为文化空间,商业空间和办公空间三门课程进行分别设计,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过程中还必须考虑项目的连贯性和整体性,避免以前课程中设计思维的单一和脱节。以文化空间为例由于实体具体项目的存在,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实地考察,分析现场情况,收集当地素材及地域文化。并从中提取设计语言。这往往是以前设计中容易被忽视掉的环节。而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同学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做出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查报告。在接下来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会组成一个专家委员会,要求每个同学上台汇报自己的方案,并指出修改意见。同时下课之后也可以和项目设计师进行交流并且配合建筑表现工作室做出自己的方案效果图。在项目深化的过程中,设计师会组织同学到港鑫公司茶园实训总部参观工厂,同学们能再厂房内看到自己的设计师如何由图纸演变为实体。接下来同学们能够到项目的现场跟着工人学习装饰材料的安装并总结方案设计和现场施工所存在的问题和经验。由于有自己的设计工厂,同学们可以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思路,大胆发挥创意。而这又是已经成熟的设计师所需要的。就是这种不断的交流碰撞出来的火花,才可以推动设计理论的不断前进。
5总结
设计是一个需要和社会密切结合的行业,各种时代讯息都能在设计中反映出来。而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设计人才,所以闭门造车的培养思路是行不通的。工作室教学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思路中大学的教育思维,从更实际的角度挖掘设计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题。通过和老师不断的交流沟通,通过不同的项目锻炼,通过解决各种实际存在的设计困难。通过真正的参与和总结最终培养出一个和格,全方位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教师就业工作计范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工作 现状
一、引言
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对经济健康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其具体特征可表现为:数量大类型较多;企业个体规模小;日常管理水平低等。但是,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并没有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甚至其会计职能出现了弱化现象。本文以江苏省海安县为研究范畴,通过对其县域内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调研,引发了对当前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现状的思考。
二、中小企业会计的尴尬处境
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老板认为,会计就是一个“工具”,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远远比不上销售人员、工程师等。企业老板认为:会计人员不能创造利润,利润是由工程师设计的产品,经过工人的生产,再由销售人员销售出去而形成;会计人员只会消耗利润:付工资、交税金等等,钱都是自会计手中流出。
事实上,从中小企业各类人员工资待遇及奖惩政策上可以看出,销售人员奖金名目繁多,可以按销售额提成,工程师也有发明奖,但从未了解到会计人员可以按销售或什么提成的。这主要是其他岗位业绩大都可以量化、计件考核,但会计岗位无法量化考核。到目前为止,笔者只看到唯一一家中小企业设置了一个“差错奖”,如果会计人员收款无差错,每月可获得几百元奖励,这与其他岗位人员的奖金相比,差距甚远。
另一方面,从能力需求来看,老板却要求会计是一个全才:不仅要会记账,完成会计份内工作;还要会避税;还要会与银行打交道(银行贷款);还要是工会主席,能调解与职工的薪酬矛盾等等。
三、中小企业会计面对的体制困惑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会计工作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等。究其原因,这与会计体制存在问题密切相关。同时,这种情况也给中小企业会计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一)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1999年10月31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指出:“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但《会计法》并未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中包括主管业务制度建设和会计人员人事归属。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人事任免、管理权在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和制度建设权在财政部门,这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造成弊端的温床。
事实上,当前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更多停留在诸如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及发证、会计证年检等具体繁琐的事务上。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既管不到人事任免,也管不到“工资、奖金、福利”,对会计人员违纪行为的监督处理显得不够直接,而会计人员因坚持原则受到单位领导的排挤、打击时,财政部门亦很难对其实施有效保护。
从会计执法检查情况可知,财政部门处罚力度非常有限,远不如其他部门那么权威,财政部门仅靠一张会计证制约根本不行。同时,会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处罚的主要是会计人员,从来没有发现一位企业老板因此受到什么处分。当然,财政部门也无权给予老板处分。笔者认为,会计执法应查处企业老板,而不是会计人员,要加强对老板的财经法规培训。现在好多中小企业有一个通病:现金会计一般是老板娘,而老板娘是不需要会计证的,财政部门有什么办法?无能为力。
(二)会计人员双重身份
会计人员双重身份是指:会计人员一方面作为单位的职工,既要代表单位正确核算、精心理财,另一方面又要代表国家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制止违法违纪。会计人员双重身份,实质上不利于会计人员按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实施会计监督。从实际工作情况看,这种双重身份往往使会计人员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会计人员常处于两难境地,于是出现“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怪现象,对单位领导财经违纪行为,绝大部分会计人员“位置指挥脑袋”,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做假帐、协同作弊。会计人员双重身份,使会计监督难以正常进行。
前几年,很多单位进行了会计体制创新,试行“会计委派制”。理论上,在委派会计制度下,会计人员在多元利益主体(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等)中不属于任何一方,而是处于多元利益边缘,实施特殊服务行为,肩负依法公正处理各方利益的使命,这种体制使会计人员不会偏向多元利益主体的任何一方。因此,不管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都认为会计委派是万能的。但实践结果是:很多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已基本上寿终正寝,而个别公司治理结构较规范的集团企业运行尚可,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目前的会计体制决定了会计人员是为企业老板(尤其是中小企业)打工的,不管这个老板是国家还是私人,体制决定了会计的从属地位。尽管会计法中给予了会计人相应权利,但在现实工作中会计人员其实非常无奈。
四、中小企业会计面对的业务困惑
(一)会计制度方面问题
目前,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制度更多地注重与国际接轨,西方色彩较为浓厚。确实,西方的市场经济体系比我们国家完备得多,法律法规也比较健全,但是,从这些制度在基层中小企业会计实践过程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太好。
从93年新旧会计制度接轨开始,行业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2006年准则、再到2008年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等,制度不断进行着调整与完善,但是又有几家中小企业知道自己执行的是什么会计制度、什么会计准则?
其实,不要说一般会计人员,就是所谓的专业人士的学习速度也远远跟不上会计制度(准则)的变化速度。
纵观这些年来的会计制度、准则的改革,它们对日常的会计处理影响太小,因为其主要面对是2000多家的上市公司和几百家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业务一般很难碰到,所以对这些99%以上的企业几乎可以视同没有出台。
那么,执行会计准则的1%的单位实践情形又将如何呢?例如:最简单的八项准备中的坏账准备,就出现了“形式重于实质”,而不是“实质重于形式”现象。有的企业会计处理依据不是根据董事会的会计政策,而是董事会的会计政策根据会计的处理方法来定。去年金融危机1年-2年的应收账款计提率为10%,今年经济情况好转则调成了1-6个月计提10%。更有单位不计提坏账准备,对外言称没有坏账,实际则是怕汇算清缴时的税务的纳税调整。这就是会计准则,会计的自由裁量权太大,超越了我们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和能力,有些不切实际。
即使是上市公司,又有几个能真正执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会计师事务所帮其执行,实在没法帮助,会计处理的解释向新准则靠拢,会计资料实在没有办法向新准则趋同的,就作审计调整,这就是现实。
多个会计制度、准则并存,理论脱离实际,客观上也形成了企业会计人员的无所适从,除少数上市公司、大型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外,实际上大部分中小企业执行的是“税务会计制度”,根本谈不上还有什么准则、什么制度。“税务会计制度”是笔者个人提法,也就是基本会计基础加上税务部门要求。
因此,要使我们中小企业会计工作步入正轨,笔者认为必须统一执行新准则,而不是谁先谁后再规定什么时间之前;另外,还要有强有力的措施跟上,只要有接近税务的措施就行,千万不要超过。
(二)会计与税务的处理差异
当前,我国现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模式,正在从原来的高度重合发展为协调、调整模式,最终必向相互分离的趋势转变。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税务会计尚未形成独立的系统,也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规定存在的差异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以依据会计制度提供的数据资料来界定税基的难度大大增加,调整过于繁琐,从而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均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要求。
而且,我国税收法律制度并不完善,甚至还没有一套独立的税前扣除标准以及收入和费用的扣除标准,而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因此,税务与会计有高度的关联性。目前大部分的财务会计基本原则是适合于税务会计的,但由于税务会计是税法至上,因此必然存在一些差异:诸如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选择使用;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主要针对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划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等等。
另外,税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很大。更深入下去看,为什么税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这么大,究其根源是因为税法本身留给税务人员的寻租空间太大,税法的解释权在税务人员嘴里。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例如09年汇算清缴时,单位汇算清缴工作快要结束,具体的新所得税实施细则才印发下来,这种滞后解释也给税务人员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教师就业工作计范文5
关键词:“工作室制”;实践;体制;教学
在中国普通高等院校中的教学课程设计中一般是注重理论教学,随着这几年来教育发展和改革,兴起了实践教学风,高校结合实践教学体制更为适应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这就兴起了“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教学体制的发展理论最初起源于德国的包毫斯设计学院,现今大多数欧洲高等院校以及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都是以课题结合社会设计项目来实施的,其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教学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产学研相结合。
1 国内外“工作室制”体制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在西方国家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是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的,其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也发展得比较悠久。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室制”体制的发展起步较晚。这也决定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包括室内设计专业在内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起步较晚。我国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地方高等院校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笔者根据地方院校的情况一一列举如下:
1.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教学过于理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相对薄。特别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这一块,许多二线城市的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几乎没“工作室制”教学,使得学校教学理论和实践不能接轨,甚至脱节。这就造成了高等院校培育人才的目标定位偏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学生毕业后的实践能力不强,适应不了社会需求。所以树立正确的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保证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重要保障。
1.2 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缺乏
“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的教师。高等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要求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双师”素质。但具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是绘画出身,而且大部分教师缺乏丰富的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在地方高等院校这种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缺乏或不足导致了专业教学不能够及时反映行业企业的设计新动态、新材料、新工艺的知识、造成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职业针对性不强。
1.3 教学模式和内容较为传统
根据调查显示,国内的高校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的室内毕业生专业课程的教学都是在教学室中进行的,许多专业课程的作业都是采用模拟课题来做;实践教学形式上,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机会较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无法经历结构完整的“学习性工作过程”,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造成学生就业。适应性不强。
1.4 实训实践环节薄弱
室内设计这门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业实训是室内设计专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训实践也需要有良好的实训场所和条件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调查中发现,许多高等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方向毕业生反映其专业实训场所匮乏,实训项目单一;即使是在企业顶岗实习时,由于实习点相对分散,学校指导教师往往疲于奔波或没有指导老师,这样的指导效果难以顾及实习生工作能力的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企业顶岗实习出现“放羊”的状况。这样就导致了学生职业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行业企业要求。
2 “工作室制”教学的应用的益处
2.1 有利于学生“工学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即实现学生在学习中“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工作室化的教学环境中经历现实社会完整的工作过程。经历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践实施完成到后期评价反馈的整个实践解决专业问题的全过程,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工作过程的知识,并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工学结合”学生能在实践行动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取专业知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获得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和系统化思考等关键能力。这是工作室教学的一大益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把学生作为中心指导,达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中心的教学理念。
2.2 有利于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高素质技能实践型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采用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施,特别是各种企业驻校工作室的设立,能够使教学内容“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这需要专业教师通过到装饰行业企业实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努力成为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有利于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2.3 有利于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位的适应性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学生,有利于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位的适应性,“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不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学生”,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或公司的员工的角色来参与整个实践教学活动,这有利于培养学教学生坚忍不拔课堂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可以有效地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主动调整心态和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顺利完成从学生角色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活动中来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发展岗位职业技能,并形成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等好的职业素养。
3 当今工作室教学模式存在的误区
3.1 “工作室制”教学应用的实施目的不够明确
目前很多艺术类院校都在不断地尝试实行工作室教学模式,以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而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教学模式改革的方针,但在真正地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过程中,由于没有系统、合理的模式作为依据,所以认识上产生了大的误区,地方院校更是如此。首先,学校只是表面上制定决策,将实施权完全下达给各系部,对工作室的具体实施没有监督和考察等相关方面的健全体制。另外,负责工作室的专业领导和教师也只是建立了不同专业方向的工作室,对于如何以企业实际项目的形式实施教学,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并不重视,结果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室内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2 “工作室制”教学应用的实施追求价值不够明确
学校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会模仿企业模式,但是工作室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来为教学服务,并不是真正的企业,更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为追求市场利润目的的。据调查分析某些高校工作室模仿企业模式目的变成了企业追求市场利润的目的,达到学生工作量的负荷,使学生心理产生逆反心理,效果并不佳。工作室的建立只是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价值观,缩短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顺利完成从学生角色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而不能成为教师追求利润的手段。
参考文献:
教师就业工作计范文6
关键词: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是一个就业面宽,以软件应用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型专业。一些中专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这个专业,每年有很多广告设计与制作学生走向人才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方面商家对广告宣传的内在需求连年递增。另外一方面,学院培养的学生逐年增加,但是一些广告公司仍然是找不到合适的学生。大部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直接面向企业。笔者建议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国内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院校已经进行了“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大胆尝试,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很多专业采用工作室制教学,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大部分还停留在初步探索的阶段,仍然存在以下问题:①工作室简陋,规模小;②工作室功能单一;③工作室承担业务能力弱,和教学联系不紧密;④一些工作室模仿本科院校,注重科研,忽视职业性,没有体现高职特色;⑤工作室情境式模拟多,真实操作少;⑥工作室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不强;⑦对工作室平台的科学研究少,缺少科学性的总结和优化;⑧工作室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
二、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势
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具备很多优势,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建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行业岗位需求的“零接轨”。具体概括以下四个方面优点:
(一) 有利于学生“学习职场化,职场学习化”
随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不断推广,学生在学校期间,可以提前接触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和标准。提前锻炼个人的职业品格和素质。提前接触职场的文化,提前感受到工作的快节奏、压力和享受成功的喜悦。传统的教室大众化授课模式已经落后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二) 有利于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教师的实训能力,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要给学生一口水,自己先要准备一缸水。“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逼迫教师不断的主动学习,不断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经验。否则,他们就不能应对工作室的教学需要,不能满足学生求职的需要。一旦学生兴趣调动起来,老师的压力就大了,需要不断下企业顶岗锻炼充电锻炼。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技术型人才,不是输送高级科研人才,教学上更突出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动手能力一定要强。所以,采取“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动手能力。基础较好的学生经过在校内“工作室”充分锻炼后,走向社会可以直接自主创业,开办设计公司、制作公司等。
(四)有利于解决校企合作对接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校企合作。常见的有冠名班、订单班、定制班等、全额奖学金班。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实习、就业安置中来,学生毕业实习定向安置。企业减轻了招工的压力,学校减轻了安排实习的工作压力。以“工作室”为平台,可以解决校企合作的项目对接。一些新的设计、竞赛等可以联合在工作室完成。“工作室”搭建起了教学与实践、校园与公司之间的沟通桥梁,成为学校面向社会的窗口。
三、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我们根据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就广告设计专业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实践进一步作了大胆的设想——引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即是以工作室为空间依托,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辅助教学和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将产、学、研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工作室,采用师徒制模式,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纵向交替进行、横向互相渗透,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作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院系管理顶层要重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改革
无论是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还是二级学院或教学系管理层面要高度重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推动。一些教师接收新生事物比较慢,思想束缚,不愿意变化教师模式。为此,需要领导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文件、制度,推进工作的开展。
(二)健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组织机构建设
由学院教务部门成立工作室制课程改革办公室或校内实践教学科,以此保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办公室组成人员由院校、行业、企业三方代表共同组成,共同商讨工作室的制度、规划、实训计划、企业培训等重要事宜。各个二级学院、教学系也可以成立相关机构。
(三)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需要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念,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以工作岗位实际情况需要和岗位标准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将岗位的实际内容应用到具体课程中去,让学生参与到“工作室”中来,在工作室的项目中完成课程的学习,将专业课程解剖为不同的单元和模块。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技能的学习和观念的更替。
(四)以强化师资为突破口,完善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涵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任课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具备“双结构教师”素质。这些教师一方面要能承接项目,担负工作室的各项任务,另外一方面还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对工作室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每年的寒假、暑假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参加下企业顶岗实习锻炼。深入企业一线去充电学习,补充知识。
(五)以教学评价为手段,提高学生在“工作室”学习的兴趣。
任课教师可以采取作品定期展示制度,将学生完成的作品集中展示,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客户选择”的方式,侧重于让学生学会表达设计思路,分享设计成果,感受和体验“工作室制”的精髓。
(六)健全完善工作室的仪器购买和设备投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大对工作室的扶植力度,给工作室配备必需的仪器设备如电脑、扫描仪、打印机、投影仪、传真机、网络、电话、办公桌椅等;确保人力、信息、资料和资金等资源通道畅通;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通过进修、培训等途径提高工作室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实践能力,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专家。引导工作室加强合作,联合承接项目,提高综合实力。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动态的有机结构,使社会信息所具有的特殊性、动态性、随机性与高校信息的理论普遍性、稳定性、规律性优势互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在校内逐步培养出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实现了零距离上岗,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D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