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辅导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考数学辅导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考数学辅导总结

中考数学辅导总结范文1

一、注重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

中考复习前,初三数学组要进行考法研究,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复习策略。每位数学老师都进行专题发言。原初三数学老师着重谈中考复习体会及中考后的反思;现初三数学教师着重谈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走向及中考复习策略;其余数学老师根据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着重谈如何及早把握中考动态,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中考考法研究的专题研讨会,将对初三老师的复习起到指导作用,对初三老师把握中考动向,纠正复习偏差,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平时考试中,教师可以模拟中考命题,试题来源于课本改编及自编,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的探索,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每次考完后教师与学生都要及时做总结,这样既让教师对中考复习的把握更深,又有利于学生寻找差距,奋力拼争。

二、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中考的数学复习最好是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70%以上)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做到举一反三,有些中考题就在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等。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第三轮,综合训练(模拟练习)。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

第四轮,回味练习。在中考的前一周,教师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

三、调整好心态,培养学生兴趣

首先是心理上要调整好心态,不光是学生,老师也是一样。在中考复习时,学校领导或专家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避免因老师过度的紧张而造成学生过多的压力。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班会课、专家讲座等),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

中考数学辅导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学数学;复习策略;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42

复习是个体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再次精细加工,优化相关知识的认知结构。数学科的中考复习,对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对知识条理化与系统化,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螺旋上升的规律。

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索菲亚认为:“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求答案,远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在数学中考复习中,时间少知识容量大,在教师反复讲学生反复练的沉闷课堂气氛中,双方都深感疲惫,怎样走出这种困境,提高复习效果呢?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笔者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检验,逐渐摸索出了四种数学中考备考的有效复习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领悟考纲精神,明确备考方向

刚出台的《2013年初中毕业生数学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初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学业考试是义教阶段数学的终结考试。考试的结果是衡量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本年度考试内容有“减”无“加”,根据《标准》的总体目标关注初中数学体系中基础和核心的内容。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以《旧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基本依据,不增加或提高要求;2. 根据《标准》体现的减负精神,删减部分《旧标准》内容。如: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等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样有利于全面落实《标准》,有利于改善数学学习方式,有利于减负。

二、夯实基础知识,重视“四基”,关注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无论何时何地的中考试题,对数学核心内容的关注与考查都是大同小异的,主要包含对《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这样才能较好 地体现数学学业考试的特点,有利于发挥评价对数学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学生能力得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每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的学习,都是在见树木更见森林、见森林才见树木的状况下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寻找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系统中进行教学,“使学生发现知识之间既盘根错节,又浑然一体,而到后来,知识好像在已经手心里,形成了如指掌的一张网,而不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瓦砾和一片望而生畏的戈壁滩。”

数学思想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架桥梁,在理解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我们要把数学思想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其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基础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再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适时渗透或显化于数学教学之中,让数学的灵性流淌于课堂内外。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有思想的教学!有了思想才有了课堂的生命。

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包括直接的活动经验、间接的活动经验、设计的活动经验、思考的活动经验。根据现有的教学环境和评价方式,我想我们应该合理地使用教材中的“数学活动”、“课题学习”和“综合实践”,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相互交流等形式逐步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备考效益

因材施教发源于孔子、朱熹时代,当时实行的是个别化教育,因个别差异而施教。而现在的教学是班级授课制,实行的是集体教学,受家庭背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为了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一个班级总有优秀生与落后生,如何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就需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具体措施为:

1. 开设“优生辅导”,提高优生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有更强的实力进入到优质高中学习,我们是这样做的:打破年级界限,在全科组选聘优秀教师开设“优生辅导”讲堂,以年级为单位,每周举行一次数学知识讲座,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讲座内容主要就是数学课本上的“数学活动”及学生可以接受的“探究活动”,将学生的思维触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实际效果来看,一是学生学习热情甚高,报名十分踊跃。部分第一次没报名参加的同学,第二次主动找教师要求加入;二是参与了“名师”讲堂的学生,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他们攻克难题的信心更足了,成功率更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2. 为学困生量身设计基本的教学内容。设立数学“门诊”,加强个别辅导。对于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对中考复习充满期待,同时他们也认为这是后来居上,实现理想的大好机会。因此,中考复习要让学生获得信心,看到希望。为此,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特别关注。具体来说,就是作业优先批改,当面指导;课上择机提问,真诚激励;课后主动问诊,释疑解惑等等。

四、把握命题规律,重视模拟训练,提高备考实效

中考数学辅导总结范文3

初二下学期的学习就是纠正初一的缺点,巩固初二的知识点,打下初三的理想基础。初二是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结合点。

初二上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无论初二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是好是坏都已经是历史是过去,初二下学期到底该怎么学呢?

新年之后,初二下学期的学习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冲刺。初二下学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知识范围更广,课程的内容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需要综合分析并加以推倒才能解除问题的最终答案,利用所学的识和曾经解过的题型,找出解题的方法,理清思路,迅速的将答案表达清楚,这一点对初二学生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初二是初中阶段的过期,课业负担重,学习特别累,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如何正确的了解和把握初二年级的学习?

工具/原料

一个良好、上进的心态。

方法/步骤

第一。主次分明,把握重点学科。

数学、语文、英语、物理要作为重点来安排学习,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80%的精力要花在这些主课上。其他20%的时间留给其他的科目。初二时,每门主科应有一本课外辅导书,课外适当做一些练习题还是必要的。初二下学期除了听好课,还得多关心时事,如关注一些新闻等等,中考会涉及奥运的考点等。这些国家大事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关注一下。

第二。学习生活时间合理安排。

一般早晨是人的记性最好的时候,建议读英语,记单词。白天的自习课最好安排给数学、物理,这时候解题的效率高一些。其它的时间就要留给语文了,可以多读些课外书,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语段,就抄下来以积累素材,这样写起作文来就轻松多了。

第三。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克服以前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例如一些男生比较粗心、对简单问题过分轻视、学习热情不能长期保持等等,一些女生的学习上容易分心、不专心等问题。另外平时准备错误集锦本,遇到容易出错的问题就及时记下来。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了。初中二年级抓孩子的学习习惯是第一位,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到初三的时候,孩子就相对容易冲刺上去。

第四。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

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课后进行总结,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和辅导。

第五。课后温习加巩固练习。

每次听完课后,阅读一些相关的辅导资料,做一些相关的习题。现在的辅导资料很多,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情况的辅导书。在书店的辅导资料书架前大致阅读一些,感觉哪本适合自己就用哪一本。如果不会选择,可以咨询以下老师。如果有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有意识地提前了解的学习初三、中考的试题,并分项对相关中考题类整理,进行阶段性复习。初二物理要结合奥物的题目,系统了解初二物理下学期的知识点,并做相关的中考试题。

结语:

初二在一定程度上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逐渐区分开的一个学年。“好”与“差”在初二下学学期就能被具体的显现出来。

初二下学期的学习情况是代表一个学生在本学年所付出的努力的客观体现,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正确、以及对于主要知识点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等。在初二结束时,可以通过月考、期中、期末成绩让学生思考在即将到来的初三中,该怎样更好的提高自己才能在中考里取得出色的成绩,也可以了解自己在各科学习中哪方面还理解得不够深刻,要知道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都有可能会在中考被考察到,所以不能对任何一个掌握得不够的知识点轻言放弃。并且,初二下学期的成绩也可能会是将来所要报考的高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凭据之一,初二代表了初中学习的中间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稳定、初中前半段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所以一定要重视初二下学期的学习,考察自己基础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因为到了初三是没有时间再进行基础知识补充复习的。

中考数学辅导总结范文4

一、 主体知识的复习时段计划

复习计划中的时段计划,是对整个复习过程的总体规化。这里时间的安排松紧张驰必需要适度,“前松后紧”则综合不足;“前紧后松”则基础不固。我通常把它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的全面疏理回顾(约7周时间)

第二阶段:重点知识的专项考查(约2周时间)

第三阶段:难点知识的专题分析(约4周时间)

第四阶段:高频高点的筛查巩固(约2周时间)

我校数学中考复习时间大约有15周,其间还有两次大型的统一的模拟考试,一模时间一般在第二阶段后,二模时间一般在第三阶段后。在第一、二阶段中,我每周选编一张数学中考卷,作为作业或课堂练习,一方面让学生对中考数学试卷的构成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调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是极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对学生各知识点掌握情况的统计分析,这将为后期复习中时间与内容的合理安排提供准确依据。也许刚进入初三的复习,老师们担心这样的综合性试卷学生会不适应。这并不奇怪,适应原本就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提前让学生接触这个过程,让他们去了解中考试卷的构成,让他们明白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对复习的针对性是有利的。

二、 重点知识的整体教学计划

中学数学知识主要分四大领域,共29章,我们常把它分为七个板块: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统计与概率、三角形、四边形、圆。这七大块内容都较庞大,且这些内容在现有的人教版课本中介绍时跨越章节较多,知识叙述较分散琐碎。因此复习中如何将其整体展现,必须要有一个专项教学计划。

以三角形为例,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三角形”是初中数学新课程四大研究板块中“空间与图形”的主要构成部分。从整个教材的安排来看,在新人教版的29章教学内容中,“空间与图形”板块共12章,其中以三角形为中心来介绍的有6章,另有3章在其内容的介绍中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补充,可见三角形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地位。从中考知识分布来看,与三角形知识有关的约占25%,是“空间与图形”板块中的大户;从教材的编排设计来看,新教材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因此这部分内容被分得较碎,整体感较弱,并且由于一些定理被删去后,个别地方逻辑关系有些脱节,对学生证明的学习产生一些滞碍;从中考试题组织呈现方式来看,这部分内容或单独成题、或渗透于其它问题之中,或繁、或简难易不同,或动、或静组合各异,呈现方式丰富多样。鉴于三角形这块知识在教材及中考中的重要性,历来是中考总复习的一个重点,对于这一内容的复习就必须有一个专项计划。(具体复习方略见《整体贯通,重点突破――中考三角形复习方略》)

三、 难点知识的专题突破计划

在中考中,数学有几个传统难点:函数的综合应用、直线形或圆的组合题、实际应用型问题、运动变换类问题;也有一些新生易变的难点:如方案的设计与比较、数据的估算、数字或图形类探究性问题、条件或结论开放类问题等。对于这些常见的一些难点知识,复习中如何进行有效地突破,必须要有一个较细的系列专题讲座计划。

在函数板块复习中,学生对函数的组合题比较发怵。为此我特意搞了一个专题,先让每个学生都分别搜集一些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试卷中常见的、以及自己在解答中存有困难的,关于函数知识的问题。接着在小组交流中初步将这些问题汇总、分类,如关于求解析式的、关于求交点的、与面积有关的、关于实际问题处理的、与几何联系成份较多的等等。然后在课堂复习中,选取其中较典型的几个组合题,进行问题的构成分析,比较函数问题的“组构特征”,让学生体会综合题的组成特点,及解答时的处理手段。最后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与学生一起总结与编撰了一个口诀:“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符号要牢记;直线双曲抛物线,图象性质放第一;四个函数是根本,待定系数求解析;交点方程巧面积,几何建模数形理;平转翻折动点走,设定参量找联系;语言转译觅条件,板块书写最整齐;树立信心不言弃,恐函之症定可医。”取名为“愈恐函诀”。这里要注意一件事,就是这个口诀的得到一定要让学生共同参与,要让学生自主体会,要让学生感到是他们自己总结得到的,而不是教师外加给他们的,教师只是进行了一些文字方面的修改,使之变得更易上口而已。这样学生会加倍地珍惜这个口诀,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去使用这个口诀。实践表明,有了这个口诀,学生对函数形成了一个总的印象,不仅了解了函数问题的一般组构特征,还明确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手段。此后,学生对函数组合题地处理能力有明显提升。

四、 高频考点的全面调查计划

中考数学辅导总结范文5

九年级数学备课组 杨玉强

2011年6月23日

白云湖中学2011届中考备考经验交流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坐在这里与各位老师交流中考备考复习经验,其实真的谈不上什么经验,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里手,不敢班门弄斧,我只想把过去一年里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一下。借这个机会我想先说几个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数学组的关怀和支持。领导的关怀、关注,成为我们不断努力的动力。

第二,我还要感谢我们这个团队——九年级数学备课组的所有老师:在备课组长李芳芳老师的直接领导下,李栋民老师、刘先华老师、张宁老师还有我,我们五人精诚团结、协作互助,备课、上课、出题、评卷毫不懈怠,每件事都要做好、做细、做精,保质保量。我们没有谁会因多做一些工作而邀功,也没有谁为少做一些工作而争嘴,大家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我很荣幸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团队,才有中考中出色的成绩。

下面,我代表九年级数学组,将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的点滴心得与大家分享。分学生、教师、教法三个方面来说。

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要上场考试的人是学生自己,老师就是再有水平,一堂课准备得再充分,知识总结得再经典,学生不认真学也是白搭。因而,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潜力生,要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年级从七年级开始,就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不服输的精神,对提高数学成绩很有帮助。例如:有同学课堂上问题没有回答好,课后找老师继续回答完善,直到得到老师的首肯才高兴而去;某单元测试没考好,全班集体决议重考,不过关决不罢休。正是学生对数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保持了旺盛的斗志。

二、对差生,倡导唤醒鼓励,杜绝挖苦讽刺。

你的讽刺下可能有牛顿,你的冷眼中也可能有爱迪生;学生没有笨的,只有不爱学的;要承认学生之间有基础的好坏、接受能力的快慢。各位教师认识到这些,有利于摆正教学心态、少发脾气。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只在于传授知识,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习,其实更能考验你的智慧。大家教学时,都知道把目光放在优等生和潜力生身上,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那些不能上高中但对数学不排斥的学生仍要关注,把机会与鼓励送给他们,他们积极的学习数学的状态能够帮助你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试想一下,这个班上的差生都在学,那些"精英"还敢马虎?若某次测试有些差生的成绩与某些"精英"相差无几,对那些"精英"的鞭策可想而知。这就是"羊群效应":当你驱赶后面的羊时,整个羊群都会快速前进。打个比喻:我们教学时,要口里含一块肉(优生),筷子上夹一块肉(潜力生),眼睛还要盯一块肉(差生)。吃相虽然不雅,但,实惠呀。

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深入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特别是今年的模拟题,从而把握考点,做到有的放矢,然后有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应变能力;上课要突出重点,专题训练突破难点,重点考点潜力生必须过关;注重归纳解题方法,规范答题模式;做好周期性的检测,及时捕捉问题,查漏补缺。以上工作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到复习备考的课堂效率。

一、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省力又省心。

一个集体的成功要靠每个人的辛勤付出,更要靠精诚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因此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显得更为重要。"教学案"是我校的一大特色,为确保教学案的质量,我们将传统的每个人单打独斗整合为"集体研讨,轮流主备,组长把关,教导主任审核,师生共用".教学案必须提前一周备好,在上课前一周的校内教研活动时间,全体组员一起审阅。各位教师根据班级情况自己调整,按照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每次的集体备课程序为:主备人介绍自己备课的思路——备课组全体成员分析、研讨并达成共识——主备人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定稿。正是我校实行的"教学案"的教学,为我们团队的集体智慧的融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把握好五个环节:备课、选题、讲课、训练、反馈。

备课坚持以中考要求为导向,做到重点内容要吃透、难点内容要化解、热点内容要关注、纵横联系要清楚。选题贵在精、败在滥!复习课以常考题、易错题、热点题为主。讲课时要抓点带线,一题多变。训练时间要保证、训练要严格、规范、统一。反馈要及时,质量要保证。无论大考小测我们都坚持全收、全改、全讲评。以求达到让学生问题及时发现、错题不重犯的目的。讲评内容包括:(1)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关键在哪里。(2)指出学生的典型错误,并分析在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和策略上的错误原因。(3)表扬并推广学生中的优秀解法。(4)说清题目的纵横联系。(5)规范解题格式,介绍每一题、每一步的评分标准。竭力避免会儿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再度发生。

四月前的第一轮复习,要注重基础,注意构建知识网络。

一、复习时要注重"双基"的落实。

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概念不清,寸步难行".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卷,容易题直接来自基础,中等题变相来自基础,较难题绕弯来自基础。因此考生只要抓住了中等难度的基本内容,就等于抓住了中考的卷面分数。为此,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主要落实"三抓"和"四会":一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和实质性理解;二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应用;三抓基本技能的正用、逆用、变用、连用、巧用。还要求学生会表述、会判断、会应用、会举一反三。

二、重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和总结。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中。它比具体的数学知识具有更大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是数学的灵魂,也是必须掌握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提炼概括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能力,有利于优化认知结构,活化所学知识,形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应该结合"双基"训练,对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梳理、总结,逐个认识它们的本质特征、思维方法和应用范畴。《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淡化解题技巧,注重通性通法。因此,在复习中选编的例题一定要揭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如在复习函数时,结合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相关问题,梳理、归纳解决函数问题所用到数形结合、方程、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以及求函数表达式的基本方法——待定系数法。总结出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时,有几个系数待定,就要有几个独立的条件。

三、精选复习题目,精练一本书,不搞题海战术。

复习课时间紧,知识容量大,一定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精选例题、习题。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我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成为一个范例,用于解决其他问题。"因此复习课的题目选择一定要作到典型性、层次性、适量性和组织性。典型性是选择的例题所涉及的知识应该是所复习内容的核心知识,所用的数学方法应具有良好的迁移性、广泛性,起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作用;层次性,同一类问题应具有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适量性,即同一类型题选择要控制数量,不能多多益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从这类题目中挖掘出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数学思想,从而提高数学能力。组织性,例题要编组,每组题要有基础题和变式题,通过各组题目的复习,学生不仅能强化基础知识,更能使能力逐步提高。总而言之,题海大战不如跟着老师转。

四月后的第二轮复习,由于有章可循了,更多的精力要放在专题的训练和落实过关上。

四、 加强专题复习,提高灵活运用能力

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会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发现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专题复习,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化基础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专题复习可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丰富数学体验,感受数学魅力。讲专项时,要难易结合,不能一下难倒学生,适当调整专项顺序,选题要精,每个专项10-20道题讲透即可。学有余力的,做辅助资料上的。

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向兄弟学校学习,共享资源。

我们各位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抓好中考备考研究环节,做到"五个研究":(1)研究三年中考学科备考定位、试题答案得分点及得分方法、不同时段学生心理状况及调适不同层次学生应考策略等方面的问题;(2)研究学生层次,根据以往考试的情况,确定学科和综合尖子生和边缘生的名单,并提出相应的辅导措施;(3)研究学生复习的状况及效果,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4)研究《考试大纲》及中考考题型,研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力求找出今年的中考方向。(5)研究各阶段的复习策略,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修正备考复习方案,扎实备考。后阶段,袁主任总是告诉我们每个阶段应做些什么,各学校新的举措、好的方法、出题动向……总之,每开完一次会,都会有很多收获。

最后,附上第二轮复习计划,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的复习方法。

2011年九年级第二轮复习计划

1、 对选择题第1---13题、填空题第16----20题、解答题第22----25题共计84分坚持两次随堂周测,确保84分的得分。

2、分专题复习、专题落实。(第14题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运用;第26 题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实际运用;第27 题几何综合探究与证明、计算;第28题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并对题型、图形、解题思路与方法归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

3、坚持每周一次综合模拟检测并及时批阅、及时分析与反馈,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状况,及时跟踪潜力生的得分与失分情况,并对错题的订正亲自面查并反复落实。

4、抓好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搞好学生答题规范训练,减少计算丢分和格式丢分,竭力避免会儿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再度发生。

5、针对潜力生制作知识点过关记录表,对潜力生专题复习和测试出现问题的知识点做好记录,以个别辅导形式加强过关;对于已过关的点不要过多重复,减轻学生备考负担,才能有效地解决重点过关。

6、加强学生应试技巧训练,巧用赋值法、排除法、关联法解决选择题;加强难题分化的训练,争取每题尽可能多地得分。

最后,我想用这样一句话作为结束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把最简单的事情做精,成功必将属于你。谢谢大家

中考数学辅导总结范文6

第一轮:单元复习与系统巩固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

事实上,第一轮复习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第二三轮复习效果。在复习中要立足课本,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离开课本的复习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复习中要加强课本中数学概念、定理、公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课本中例题和习题的潜在功能,通过类比、延伸、拓展出一些新颖的变式题,并加以解决。从而对课本知识有一定的发散能力、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

开始复习时可按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把复习的内容归纳成“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图像、统计与概率,图形的认识与证明、图形的变换、解直角三角形、课题学习”等复习单元。每个单元的复习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⑴梳理主要的知识点

结合教材,准确理解和辨析相关的概念,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具体归类,形成知识体系。对基础知识中的易错点、临界点进行梳理排查,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其中蕴涵的思想方法。

⑵灵活运用性质、法则等技能解题

选取既能够体现单元重要知识,又在多个省市考卷中出现的中考题,进行分析、训练,以做到考点与考题的一致性,提高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解题能力。

⑶与生活接轨,加强数学的应用训练

选取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以社会焦点问题为素材的实际问题进行解答,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针对性的练习题,以检查对本单元考点的掌握情况,提升知识的整合能力。 转贴于

第二轮:专题辅导及综合提高

最近几年的数学中考试题中常常出现新题型,并且题量多,分值大。常见的题型有:开放探索型,判断说理型,市场经济型型,阅读理解型,跨学科型。其特点是:题目较长,条件多(包括隐藏条件),问题多,难于归纳总结。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各分支的内在联系,解决时需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所以此阶段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形成数学能力和中考应试能力的重要阶段。训练的着眼点应放在解题思路上,训练的方法应以独立思考、互相研究为主,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具体介绍各自的解题思路。

(1)开放探索型问题。

开放探索型问题是指命题中缺少一定的条件或无明确的结论,需要经过推断,补充并加以证明的题型。开放探索型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题目没有固定的形式,因此没有固定的解题方法。既能充分的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又能较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所以此类题目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热点考题。例如,2006年的省中考题第8小题、2007年的省中考题第9小题都是结论探究型问题。此类题型属于“新题型选编”内容,这正是新课改命题的趋向。

(2)判断说理型问题。

判断说理型问题是指命题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要求学生要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先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写出自己的判断过程。例如,2006年的省中考题第17题、2007年的省中考题第20题、2008年的省中考题第17题都是让学生先做判断,再给出证明。随着新课改的走向,我相信,此类题型将会在考题中明显增多。所以,要加以防范。

(3)市场经济型问题。

此类问题大多和二次函数结合在一起,主要考察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的“建模”思维能力,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例如,2006年的省中考题第21题、2007年的省中考题第22题、2008年的省中考题第22题都是这种类型的问题。

第三轮:模拟训练阶段:

模拟训练复习阶段。一般来说,这是最后一个复习阶段,主要是选择近年来的中考试卷作为模拟试题,这些试题都是经过命题专家们的认真磨合,题目的难度、编排顺序、解答要求、标准答案和评分方法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试题尽管不同,但各份试卷都是以《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为依据的,都体现了中考改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