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抗震救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抗震救灾范文1
作者:女生排:孟醒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5月12日这一天,天是灰的,我们的心情是灰的,巨大的悲伤侵袭着整个华夏大地。
灾难突然袭来,震动了整个四川省,也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成千上万的生命被这个瞬间无情的夺去,举国哀悼。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我国遭受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无不为灾难的残酷与无情落泪。
地震的强烈余震还在继续,一个个数据统计的变化,牵动着我们的心,而全国人民的团结,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让灾区的人们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不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让前线抗震救灾的人们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灾难无情,人有情,救援人员的及时到达,救援物资的紧急调运,世界各地各界的捐款,各国的支援队更是如雪中送炭,温暖着整个中国。因为有爱,灾区的人们延续着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因为有爱,所有人与灾难顽强抵抗;因为有爱,天真的孩子们微笑,不哭;因为有爱,才有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
冲在最前面保护全国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永远是我们的人民,身为一名后备军官,我倍受鼓舞,我想,如果现在我已经是一名真正的军人,我一定会听从党的召唤,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战争”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地震中,地震后许多感人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爱给我们带来的温暖。
看过一则新闻,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小萌,一直在前方采访,在路边与受灾群众的几句对话让她泣不成声。她遇见一位68岁的老人带着救助证,要挑着两担很沉的食品用品从绵阳走回大坝子,家里的房屋都塌平了,他带着在救助站领的食物,一定要走回家看看,他说带好食物就少给政府添一点负担,同时又遇见了几名刚从同村回来的村民,其中有一名全家四口只剩下他一口人了,他平淡的说死去的已经没有办法了,活着的还要好好生活。他们都再三劝老人不要回去,说余震不断,不断有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很危险,主持人也劝老人和同乡一起回绵阳,老人还是没有答应,他又挑起了沉重的担子蹒跚的向前走去,还不忘回头说一声,你们费心了!听见这句话主持人用手掩面,哭得泣不成声。看过这则新闻,我也被灾区人民这种精神深深的打动,他们博大的胸怀感染着我们,给了我们很大的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遇难者亲属也渐渐平静下来,现在剩下的只有顽强。许多比较偏远的地方的一些家庭,只有比较年轻的人出来领救助的东西,而家里还有老人,他们一定要再回去给老人做饭,照顾他们,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什么也挡不住的。
抗震救灾范文2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人间仙境九寨沟。
途经四川绵阳北川一路风景如画,
青山,绿水,盘山公路令我目不暇接。
啊!这是我童年中最美好的记忆……
可5.12大地震震平了这个美丽繁荣的城市,
牵动了13亿中国人民的心。
我一个11岁的小姑娘,
虽然不能像大人那样赶上前线,
可也献出了我的一分爱心。
爸爸和哥哥一同在人民广场等候献血,
妈妈在红十字会登记领养孤儿,
姐姐在家折千纸鹤祝受伤的人们早日安康,
外婆在家念经祈祷死者安息,身者坚强,
我顿时长大了许多,
抗震救灾范文3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特大地震,震撼中华。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受灾面积之广,灾情之复杂超乎想象。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作出反应,全力组织救援人员和物资进行抗灾救灾工作。
在紧密关注四川抗震救灾进展的同时,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调度配送应该是整个抗震救灾的关键,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将所需物资和救援人员送到灾区?这种形势下的物流活动如何部署规划?如何保障每一批捐助灾区物资能够顺利达到灾区人民手中?
应急物流
应急物流是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应急物资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等各方面功能而形成的特种物流活动。
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美国研究人员J.L.Wybol在1998年对预防和营救森林火灾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当中。实际上,应急物流不是一种新的物流形式,而只是物流概念的延伸。它可以被看作为是一种特种物流,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滞后性、弱经济性及非常规性的特点。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的应急物流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突发疫情应急物流和突发社会应急物流三大类,前段时间手足口病、“31”及目前的“512四川地震”都对我国应急物流运作能力作出了严峻的挑战。
应急体系的建立与运作
应急物流的需求有别于平时所谈的物流,主要有需求不确定性、时间紧迫性等硬性要求。近几年国内的突发的SARS、雪灾、洪灾等灾害不断考验我国应急物流的承受能力,所以说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应急物流机制是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关键一环。然而,大多数人对应急物流并不是很了解,因此造成在这次地震救灾出现的不应该出现一些应急物流管理和调度问题,如志愿者盲目进入灾区救援给整体物流带来不便,人员疏散过程中出现事故等。
简要来说,整个应急物流的运作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应急物流中心、物资供给和物资需求。其流程的运作可以理解为以物流指挥中心作为应急物流的核心,管理应急物资的筹集、采购、运输、包装、分拣、配送,将物资从供给方通过应急物流中心或直接送达需求方。
应急物流中心是在突发事件的情况,为做好救援物资的安排、调度等工作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物流中心。一般来说,应急物流中心应由政府机构投资、建设和管理,是政府专门负责突发事件处理的执行机构;应急物流中心可以通过众多普通商业物流及企业物流中心加盟组合,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功能多样化的加盟物流中心,这样就可在突发事件及时调整网络结构,组成一个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应急保障体系,除此之外,应急物流中心“身兼两职”:突发事件时作为应急物流中心和指挥中心,平时可作为商业物流中心,充分利用其资源。
作为应急物流的“大脑”,应急物流中心领导部门主要负责应急物流中心平时和救灾时期的组织领导工作,对上汇报工作,对下组织管理,起到连接上下级的桥梁作用。
从应急物流中心的组织架构来看,物资的储存应包括救援物资的储存管理、调拨、使用和回收三个方面的工作。事实上,我国很多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的应急物流能力,已经着手组建应急物资装备库,如北京为提高2008年奥运会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而建立了一个类似应急物流中心的大型医疗应急物资装备库,其中储存1 000人份的药品、外伤包扎物品、防护服、担架和应急发电设备、破拆工具等。
“5.12地震”应急物流
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大量的救援物资都经过了一步一步严格的管理操作手续进入灾区,然后分发到每个灾民的手中。应该来说,此次震灾后的整个应急物流运作到目前来看还是富有成效的。
四川省红十字会救灾物资物流流程做出一个简单的框架图:捐赠人的物资通过当地红十字会运往应急物流中心,经过一系列规定的登记手续后,由承运人送往灾区。其中,按照红十字会的相关规定,每一笔物资都应有十张制式表格,包括接收、入库、分配、下发接收等一系列环节,不能缺少一项,否则都将视为无效捐助物资。
从以前的经验来看,唐山地震等的灾后重建历经10年,恢复建设共花费资金43多亿元,用去钢材56.9万吨,木材46.6万立方米,水泥254.8万吨。此次汶川地震灾害严重,灾后将迎来重建物资大量进川,物流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全社会各方面应该全面做好灾后重建的物流准备。
另外,此次救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对大量救灾物资的统计、归类、发送工作难度较大及专业物流工作人员不足等。同时还将经受一系列难题的考验: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最短的运输时间。这些都是救灾过程中急需解决和优化的问题,只有建立好整个救灾应急物流供应链的网络,认识到谁是需求,谁是供应方,如何让各方的救援以最好的方式按照灾区需求的轻重缓急来投入,将最需要的物资最快运送到位,这样才能实现抗震救灾的最高效率。
抗震救灾范文4
【关键词】地震;野战医院;护理管理
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震后,第四军医大学立即组织了七支抗震救灾医疗队,分别奔赴四川安县、绵阳及江油,迅速展开施救任务。我院三支医疗队组成的野战医院驻扎在安县中学操场,完成了大量伤员的救治及转运工作。截止2008年6月10日,共救治伤员2655例,危重伤员442例,实施手术773台,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无差错、事故的发生。
现将此次野战医院的护理工作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1出发前准备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当地震波冲击到西安后,我院就立即成立了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并连夜召集野战医疗队成员作参战前动员,所有医疗队队员全部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做好入川救灾准备。做到快速反应,积极准备,火速集结。
1.1赴川医疗队护理人员选拔抽组3支赴川医疗队护理人员时,在人员构成上充分考虑年龄、专业、技术等因素,在年龄上以青年为主,以中年为辅;在专业上,每组必须配置创伤外科、重症监护、手术室、儿科、妇产科的护士,做到不同专业的护士均衡
配置;在选拔每个队员时主要从专业知识是否扎实、技术水平是否娴熟、身体素质是否过关、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能否快速反应等方面去考察护士。3支医疗队的护理人员共30人,分别来自全院十余个科室,其中,军人护士26人,聘用护士4人;护士长15人,护士15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5人,护师12人,护士2人。
1.2医用物资准备针对地震灾害的特点备齐各类医用物资,医疗物资装箱后要统一标识,并建立携带医疗物资的档案,在出发前仔细检查携带的物资种类和数目。
2野战医院的展开
本次抗震救灾中,野战医院共展开远程会诊车1辆,X线检查车2辆,手术车2辆,生化检验帐篷1个,清创帐篷1个,病房帐篷5个,分别为抢救1室、抢救2室、重症室、观察1室、观察2室。共施行手术773台次,包括颅脑、剖腹探查、四肢骨折内固定、清创等;救治伤员2655例,年龄8个月~108岁,损伤部位:颅脑136例,颌面58例,颈部38例,胸部113例,腹部108例,腰椎180例,骨盆部65例,脊柱70例,肢体1288例,软组织542例,其他57例(急性阑尾炎、胆囊炎、发热、虚脱),其中,90%均为复合伤。
3组织与管理
3.1医疗物资管理(1)医疗物资运达目的地后,物资卸车时应由护理组长根据用途负责归类并确定摆放的位置,大件物品从器械、敷料开始,到小件物品的输液吊篮、砂轮等,做到物品放置清楚,取用顺手,节省时间。(2)对使用携带的一次性纸箱医疗物资应注意防潮(或使用塑料箱),可放置在帐篷的中央,在多雨情况下开展工作时可以减少浪费。(3)按照医疗物资的档案和统一编号进行使用登记。(4)在野战条件下物资补充有困难时,可以考虑就地取材、完善救护条件和物资不足的缺陷,做到及时供应保障救护工作的正常进行。抢救室内的治疗台,是几个课桌铺着中单拼成的;供套用的是放输液器的无菌袋子;捆扎箱子用的绳子,我们用来做成吊篮;饮料瓶做成男女伤员用的小便器及盛装废弃的医疗锐器,如各种穿刺针头及注射针头等。
3.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3.2.1建立护理质控中心组在到灾区目的地的24h内,迅速将15名护士长组织起来,部署护理救治任务,并从中挑选4~5名高年资护士长组成战地护理质量监控中心组,针对不断变化的灾情和伤员的情况,商讨、应对随时出现的突况,解决工作中出现的质量缺陷等问题。
3.2.2分工到组,责任到人护理工作由一名总护士长全面负责,对护士按岗位不同分为伤员分检组、手术组、抢救组、重症组、观察组,各组由一名高年资护士长负责,统一在总护士长的指挥及调配下,迅速展开伤情分检、手术、紧急救护、重症护理、伤情平稳转归等五大部分,各组护士相对固定于相对应的病房,每个病房安置7~8名伤员。
3.2.2.1分检组安排一名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配合医生,对所有入院前的伤员给予检查、分类,填写伤票后分别送往相应的帐篷。
3.2.2.2手术组手术组固定3人,其工作由手术室一名护士长负责,对手术车和手术清创室的工作及班次进行统一安排,实行24h弹性工作制度。
3.2.2.3抢救组根据工作能力选拔一名技术全面的护士长负责抢救室的工作安排,抢救室是所有急危重伤员的必经之地,要求抢救组的护士应技术娴熟,反应灵敏,能熟练掌握各种医疗仪器的操作方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实施各项抢救措施。该组每个班次安排3名护士上班。
3.2.2.4重症组该室的工作由一名高年资护士长负责,重症室的伤员大部分都是手术后病情危重者,入选该组的护士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能随时随地对病情做到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该组每个班次安排1~2名护士上班。
3.2.2.5观察组该组由一名护士长负责,入住伤员多为经过抢救治疗后伤情稳定或轻伤患者,经过短期的进一步治疗,可以向后方转送或作出院处理。该组每个班次白天安排1名护士上班,晚上伤员的治疗全部结束以后,可以安排1名护士监管2个病房。
3.3规章制度管理地震灾区工作与平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因时、因地制定并建立符合地震灾区特点的规章制度。
3.3.1护理文书简单化根据地震中受伤伤员的特点,制定简单、能突出重点的项目,每完成一项治疗和护理,只需要在对应项目上打勾即可,可以节省出时间,全力救护伤员。
3.3.2各种操作标准化应制定出地震发生后救治伤员的多种抢救预案,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救治方案,使战地病历、医嘱、病情交接统一,可以使每一班次的医、护人员快速熟悉伤员及伤情,防止发生差错,同时也可简化手续,为救治赢取时间。
3.3.3工作程序制度化了解灾区的环境特点,建立符合灾情现场的规章制度,使护士工作有章可循,忙而不乱,疏而不漏。
3.3.4工作时间弹性化由于护理人员少,伤员多,救治任务重,每天每个班次的工作时间都超出了10个小时,有时需要大批量抢救伤员时,上、下夜班的护士要全部参加病房抢救,连续数日几乎无法安排正常的上下夜班休息,为了解决护士们的休息问题,我们利用大批伤员被运送到来前的空档时间或在伤员病情平稳时段安排大家轮换休息;为了解决护士人手不足,我们就从志愿者当中挑选一批高素质人员、给予简单护理知识培训后上岗作为护理员使用。新晨
抗震救灾范文5
一、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处变不惊,周密部署,迅速作出反应,加强了抗城救灾应急指挥
我乡2008年5月12日14:28分发生了持续约2分半钟的大地震,震灾发生时立即导致了全乡供电、通讯、道路中断。
1、灾情发生后的14:40分,乡党委、政府迅速作出反应:立即启动了防灾预案,以乡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
(指挥长:徐庭礼、副指挥长:刘永江、严林、税庭华成员:李含军、罗堂银、吴兴荣、熊高翔、张涛、杨清华、唐祖荗),保障了抗震救灾工作有序展开,迅速组织乡干部,分三个组(上、下三个村各一个组、黄羊河电站建设工地一个组)冒着余震不断和生命危险,分别深入到各村和电站建设工地查看了灾情,同时派专人向县委、县政府报告了受灾情况。
2、、查看灾情回来后于当日下午17:50分又集中召开了全乡机关、黄羊河电站建设施工队负责人会,全面布署了全乡抗震救灾工作,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要务,坚持昼夜巡回值班。
3、于5月13日早晨6:30分又召开了乡政府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将全体乡干部职工全部安排到了各村,于7:00准时出发深入各村社户及黄羊河电站施工工地现场进行了灾情核实:
灾情发生时,在黄羊河一级电站青奔流处被石头打死一人。目前正在处理善后事宜
损毁“水黄油路”一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
损失通村公路:损毁路基1公里;垮方8公里,约3千立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万余元;
农户房屋损失严重:全乡现有386户农户1600多人的5735间房屋及圈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主要是房梁上和房檐上的瓦大都摇垮下来打烂了,损失较为严重,具初步核实全乡农房损失青瓦达24多万匹:砖木结构的墙壁多有裂缝,给农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万余元;价值87万元的乡政府楼房多处裂缝,已成危房。
乡境内通讯、电力设施损失惨重,乡境内的3.5万千伏安和10千伏安的高压输供电线路全部中断,境内的在建黄羊河一级电站建设完全停工,建成运行的四个发电站全部停止运行发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
此次地震灾害给我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0多万元。其中乡村社基础设施直接经济损失近50万元;农户直接经济损失达20万元;通讯、电力设施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
二、加强统一指挥,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全力组织群众抗灾自救,积极想法输通乡境内主要道路,尽快恢复农户居住设施,以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之需,促进了全乡社会治安秩序和基本生活稳定。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凝重的时刻,一个眨眼间几乎让地貌改观的时刻,千年未遇的汶川大地震爆发了,我乡持续了约两分半钟后,乡党委政府处变不惊,立即作出反应,面对突如其来的情景,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没有惊慌、没有忙乱,14时35分组织在家全体乡干部赶扑乡中心小卫生院这些高危场所查看人员安危,急时学疏散安置学生,落实教师护送学生回家,确保了学校师生安全。
余震不断,房屋在摇晃;山石在垮塌、在飞溅;人群在惊呼、在奔跑。往昔的繁忙、平和、宁静似乎已离我们远去了。乡党委、政府临危不惧,镇定指挥,全力组织全乡人民积极抗震救灾,开展生产自救各项工作
2、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在全乡组建成了“抗震救灾党员先锋队”8个,充分激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全乡人民的强大动力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开展生产自救活动。以最快的速度,以最灵活的方式搭建了各型防震避险棚;以最短的时间动员群众大致恢复了震后造成的房屋损失;迅速查清了新的地质灾害点,并采取了有效的避险减灾措施。分别深入村社开展了抗灾自救工作,于5月14-15日期间建立临时安置点6处,发动农户自力更生联户搭建避震简易帐篷289处,恢复翻盖农户房屋5735间,共172050㎡,确保了人民群众简易避震生命财产安全,
3、在全乡共组织调用青壮年劳动力1200多人次,投资达10多万元,集中于5月15-19日苦战了四天,抢通了全乡境内15公里道路;5公里高低压输供电线路和通讯设施,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之需,从而稳定了民心。
4、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协作精神,支援重灾区抗震救工作。
5月13日上午11时许,获悉兄弟乡镇南坝等地受灾更为惨重后,乡党委、政府立即召开乡干部动员会,迅速落实支援南坝等重灾区抗震抢险、生产自救工作。组建了支援重灾区抗震抢险、生产自救黄羊工作组共7人分两批支援南坝等重灾区。第一批由乡党委书记徐庭礼带队于14日天一亮就出发急赴南坝。从石头坝起,人人背负救灾物资及自用方便面食品冒着无数次风险经过风餐露宿,终于在15日清晨到达南坝指挥部。支援队的全体成员以高度的使命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始终战斗在保障后勤、抬运遇难者遗体、安置受灾群众的第一线。南坝的群众数次赞扬说:“这些‘当兵’的就是凶”。
5、弘扬美德,慷慨相济。
黄羊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远去的1976年。那一年,是八方群众支援黄羊。今天,受灾较轻的黄羊关藏族乡广大党员干部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自觉地、自愿地以各种方式表达着颗颗爱心,缴纳特殊党费达11696.8元,支援重灾区建设。
6、严密纪律、忠于职守,近上级要求组织、管理分发使用好抗震救灾物资不折不扣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人民群众。全乡共组织调运抗震救灾物资4712/件;发放救灾物资4198件;发放救灾口粮25.73吨;发放救助金万元。
下步工作任务: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委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组织和指导下,继续抓好抗震救灾工作:
一是做好余震防范工作,确保全乡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加强防洪渡汛工作,进一步做好期带班值班,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全乡安全渡汛;
三是进一步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有效防止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危害;
抗震救灾范文6
5月12日,这是一个令人揪心难忘的日子。中央电视台及四川等各电视台全天候向人们滚动播出汶川大地震的画面,报道有关情况,灾难让人揪心的痛。
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汶川人民震惊了,四川人民震惊了,中国人民震惊了,海外侨胞震惊了。此时此刻,灾区大面积山崩地裂,碎石泥流天地一片昏暗。交通堵塞,停水停电,通讯中断,楼房顷刻间化作一片废墟。绿水青山,美丽的家园黯然失色。成千上万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兄弟姐妹被掩埋在废墟之中,生命垂危,等待救助。有的已告别人间。
灾难发生后,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敬爱的温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亲自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调动几十万大军,号召全国人民为拯救生命而奋斗。于是抗震救灾的战斗打响了。空降兵、武警官兵、消防队、公安民警、白衣天使及国际救援队源源不断地奔赴灾区,勇敢地无私无畏地在废墟中搜索,从死神手里夺回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谱写出催人泪下壮丽的诗篇。
灾区儿童经过了这么大的灾难,还能够快快乐乐的生活着,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不怕困难,坚强勇敢,勇于救人,乐观向上的精神。我在这儿会祝福你们快乐的度过每一天。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作为一名中国的少年,应该认真学习,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少年,长大后为祖国贡献一分力量,和所有的少年共同托举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个重要方面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通过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观念、理想、目标和追求。抗震救灾使中华民族经受了考验,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价值和力量,对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