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课外辅导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课外辅导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课外辅导书

中国课外辅导书范文1

[关键词]汉语听力 自主学习 非正式学习 听力学习策略

一、引言

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来说,听力就是听懂以所学语言为本族语的人说话的能力。据相关统计,听约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前提条件,而听力作为一种输入性语言技能,对于提高学习者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笔者对所在院校留学生的粗略调查,约75%的学生认为汉语学习过程中听力很难或比较难。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听力课堂教学研究的比较多,而事实上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通常是一周两次)远远不能够达到提高留学生汉语听力水平的目标。因此,如何促使留学生在课外积极有效地展开听力自主学习亦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学习者自主(learner autonomy)是Hotel于1981年提出的。本文听力课外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汉语听力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和空间里,在无教师跟踪教学与指导的情况下,留学生根据自身汉语听力水平制定听力训练计划,选择听力练习方法进行听力训练的过程。

二、留学生汉语听力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笔者对所在院校的四十一名留学生就汉语课外听力练习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包含了初级、中级、高级不同水平的留学生,主要涉及其课外听力自主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方面的问题。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以了解留学生汉语听力自主学习现状。

第一,学习时间上,约55%的学生表示课后有时练习听力,还有近23%的学生从不练习,且高级水平的留学生课后花在听力上的时间较初中级的要少。原因在于,对于高级水平的留学生来说,汉语语音已经很熟悉了,他们急需扩充词汇量,所以,听的能力已不是第一要务了;而初中级尚处于听力陌生和高度需求时期,所以花的时间就比较多。

第二,学习方式上,约有58%的留学生采取听中文广播的方式练习汉语听力。其次,看中国电影或电视剧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方法。还有近1/3的学生常跟中国朋友聊天练习听力。也有22%的学生根据听力课堂教材反复练习,这主要是初级水平的学生使用的方法。由此可知,自由的、放松的、寓教于乐式的练习方式是留学生喜欢的。

第三,内容的选择上,60%的留学生喜欢听人物对话,还有不少喜欢听有意思的小故事。可见,情节性和幽默性是留学生听力内容上的首选。

第四,课外辅导材料的选用上,调查中有约58%的学生没有听力课外辅导材料。而有辅导材料的绝大多数认为所用材料质量一般或不太好。内容比较枯燥。由此可见,现在市面上的听力材料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此导致学生宁肯看中文电视或电影,也不愿购买听力辅导书

三、留学生汉语听力课外自主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或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思维或行为活动。自主学习属于一种非正式学习,其具有趣味性、个性化、情景性、交流性、参与性和反思性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听力自主学习策略。

第一,基于任务的听力自主学习。课堂上,在教师的组织下,留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指导、有针对性的练习,有教师激励学习动机,而课后有的学生具备主动自主学习动机,但常常感到无的放矢,不知从何下手。甚至有的可能缺失这种动机。因此,为了加强留学生对汉语听力的自主练习,教师有必要适当给学生一些任务。调查中我们发现,约20%的听力课教师从不布置课后作业,即使有布置,也是让学生复习所学生词和语法,而这实质上不是听力课作业,又变成了综合课、阅读课的作业形式了,导致学生根本没用耳朵去“听”,造成听觉上的任务缺失。

为此,教师应在开课前安排听力前活动(pre-listening activities)和听力后活动(after-listening activities)。比如让学生围绕将学听力课文中的话题,先去现实中“试听”,去采集部分语料,大致地了解该话题所包含的社会文化背景、所涉及的关键词句等。整个“试听”过程是学生自主参与和组织的。这种任务型激发的自主学习更有目的性,课堂前、课堂上、课堂后的循环式刺激有利于学生听力效率的提高和知识的巩固。

第二,进入现实的听力自主学习。情景性和交流性是非正式学习应当遵循的原则。对于语言学习来说,静态的、既定的语言学习从根本上说不利于语言交际实践能力的提高,而源自实际生活的、动态的、特定语境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是学习者真正需要并学会使用的。所以,应鼓励留学生课后听真实、自然的语料,能进入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真实语言社会环境中。从这个角度说,鼓励留学生多和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进行交流,多看一些中国的电影、电视剧,多听一些中国的广播,这些都是十分有效的提高听力水平的策略。

第三,结合说、读、写的听力自主学习。听与说、读、写一样,都是吸取语言信息和进行语言交际的手段。听、说、读、写在人脑中有各自不同的认知过程和特点,但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四项技能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在听这一语言输入的基础上,主张留学生大胆地说出来,可提高对所听内容的模仿能力。读可促进听觉器官对目的语的熟悉度,也能增强输出信心,因此,多读,出声地读也是一种练习听力的方法。听与写也常常联系在一起。边听边记或者听后记是对听力内容的记忆、整理、吸收和巩固的过程。俗话说,“好脑子不如赖笔头”,对于稍纵即逝的听力内容,应该养成多记多写的习惯,以便日后的复习和记忆。所以,虽为听力学习,但应该调动所有的感官来协助操练,才能水涨船高,听力水平才会更快提高。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听力课外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以泛听为主,采用宏观法学习。宏观法与微观法相对。微观法指根据语言知识对听力材料逐句、逐段地由部分至整体的理解。而宏观法要求对所听的语言材料不断进行假设、预言与推断,就是根据已有知识积极、大胆猜测听力内容。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听力学习策略的意义、目的与内容,让留学生有意识地积极地采取一定的方法,提高听力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2]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中国课外辅导书范文2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兴趣 自信心

一、第一节英语课的重要性

上好第一节英语课,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小学阶段的各种原因,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很担心小学英语学习到中学英语学习的转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对第一节英语课颇费一番心思。我第一节课只讲了一个字母——“W”,

1. What is English?

2 .Why do we learn English?

3. How to learn English?

让学生主要了解英语及其相关情况,使其学习英语的立足点放的高,看得远,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讲述第一个W时, 就可以简单讲述一些英语的历史背景等; 在讲述第二个W时,我讲述了英语的全球发展历史以及相关的英国历史背景,再问为什么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不把汉语当作全球交流的语言,而是英语,再结合中国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历史责任感,从心底感觉一定要学会学好英语; 讲述第三个W时,简单介绍下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初、学目的、意义等。教师第一节课要努力创造友好和谐的气氛,逐渐消除学生对上中学以及对外语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学生满怀信心、充满自信地迎接新的学习。

二、入门阶段的教学内容

第一册课本头几个单元都是从“听、说”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较大。围绕“问候”“介绍”,说明人和物等题材的教学日常用语。同时教学26个字母和少量单词,要求听、说、读、写“四会”掌握。

1. 26字母教学。字母教学可以通过例词、例句来帮助学生掌握音和形,并以快速听写和快速认读卡片的练习方式来加强字母的音形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开展各种形式的字母音形联系比赛。通过字母歌曲、字母肢体动作等等的教学, 让学生基本掌握字母大小写的书写、发音等。

2. 英语书写教学。在教学之前可先让学生观看书上和老师在黑板上的示范,特别提出在书写字母时大小写和字母顺序的写法,如很多同学在写大写字母“E F N”的顺序、小写字母“f j p g q y”要到达底线的写法会弄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让他们在大脑里形成明晰的英语字母形象和老师在书写时的连续性,整体性示范动作形象。因此,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要使学生养成“看——想——写” 三位一体,或动眼、动脑、动手一体化的良好习惯。

3. 48音标教学。在入门阶段音标的教学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本人在音标发音教学上,总结些自己的方法,并且经过实践,取得一定的效率,例如有的音标发音可以用肢体动作来形容,还可以用手势语做嘴唇的变化,形象地告诉学生发音到嘴唇变化, 例如发[ai]音的时候,用手势表示出嘴唇变化由圆变到扁;发[au]音时,我把它称作“老虎音”,让这个音以及双元音发得饱满到位,如果全班学老虎叫,气氛活跃,效果也会当即出来了;以后在单词教学的时候可结合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逐步教学。也可以教完字母后,再集中音标的教学,要注意元音字母、辅音字母分类与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分类的结合。这样对学生在今后拼读单词、开口训练、朗读课文有很大帮助。

4. 单词的拼读。语音与词汇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记忆单词。因此,首先要从教字母起逐步让学生掌握拼读规则。其次是通过每课教学几个符合基本拼读规则的单音单词,使学生对拼读规则有个初步的概念。再就是以元音字母为中心,组合成更多的单词,设计不同的听、说、写的口头、笔头练习,让学生反复操练,可以达到看到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就能念出来,听到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就能写出来的程度。

三、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注重的几个方面

学习英语无速成之法,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持之以恒,才有效果。1.听:我每节课上课前都安排课代表播放英文歌曲,让学生在课前就进入一种英语氛围、早自习播放10分钟课文录音,多让他们磨磨耳朵。2.说:我课前每天安排课前5分钟讲英语,鼓励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只要是用英语任何主题都可以,类似于free talk。课上鼓励积极发言,并且对有错误的地方,鼓励他们中国人说英语有错误是必然的,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别人笑话。3.写:首先写单词、句子,然后做组词成句、组句成段、连词成文等一些书写练习,再过渡到改写课文,最终能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书面表达,做到文章语言结构合理,用此恰当,表达通顺,书写工整,拼法正确。

四、不定时向学生灌输学习英语的方法

中国课外辅导书范文3

第一个问题:还记得自己的英语老师最经典一句话吗?

当我在上周打开重庆八中百度帖吧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点击量:30206!是哪条帖子这么火热呢?标题是:“一人一句教学中的经典语言”。里面都是八中同学们的留言,留下的是每位同学自己喜欢的老师的经典语录。

第二个问题:你有过做“最后一人”的经历吗?

同学们会很疑惑,要做就做“第一人”,怎么去做最后一人?我这里的“最后一人”是指争做最后发言的人。课堂是师生撞击思想、交流思想的阵地,需要的是每个人的思想碰撞。对同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要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家听。你的手要争取举到最后一个,就是说当别的同学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你还有你自己的思想,这才是最积极的发言,这才说明你占领了课堂这块学习的阵地。英语课堂上需要有“争做明星,而非模仿秀”的志气。

第三个问题:你为英语老师“减负”了吗?

1、下课了,尽量不要围着老师转。你会听起来感觉奇怪,让我学好英语,有问题还不让我问?不要误解,不是不让问,而是何时问的问题。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下了课,把老师蜂拥围上,这个没听懂,那个没反应过来,一下又把老师忙得不可开交,正解决着完问题,已是上课的铃声响起,老师又忙着去上课了,有时有些同学的问题可能还没有解决。这种不懂就问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想告诉你的是“问的还不到时候”。学习英语更重要的目的是接受西方思想、文化、英语美学的熏陶。要想锻炼自己学英语的能力,需要转变学习方式,要掌握“听一遍不如读一遍,读一遍不如说一遍,说一遍不如写一遍”的诀窍。要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要学会采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只要我们有扎实的基本功,再加上自主探究,还有什么题目能难倒我们呢?

2、多让老师写个“好”字。我很喜欢查阅我学生的作业,查阅他们的作业让我心情愉快,让我的工作充满动力。为什么?因为他们帮我完成了我要完成的工作,他们的细心、体谅让我有更高的效率,所以我给他们写个“好”字。也许他们也是开始时被我逼得吧。我要求他们每天做完作业后,多花几分钟对答案,对了给自己一个微笑,错了用红笔给自己一次订正的机会,检查出错的本质,用红笔为自己提个醒。这样一来,自己学会了总结反思,知识得到了巩固,考场上小马虎的毛病就会减少;同时,老师也抓住了你们的问题,讲课效率不是更高了吗?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个问题:你有属于自己的“秘密攻略”吗?

现在有很多同学喜欢上了网络,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攻略、那样的秘籍。英语的学习也需要一本加深自己功力的秘籍,但只是看书而不实践也是不行的。英语就好比你心中的一座城市,一本自己的课外辅导书就是城市地图,老师是方向标,要真正地了解这座城市,征服它,必须亲自练习。其中基础是最重要的,好比你在练级一样,要反复进行,在夯实基础上才能谈灵活运用。具备本领之后,第二个层次就是必须留相当一部分时间充分思考一些难解的题目。即使没有做出,整个思维过程也是有价值的,如同在你心中遇到强者需要不断找突破口,不断碰壁,不断调整思维攻势,与此同时,解题者将自己所学到的不少知识试用一番,起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第五个问题:你做过自己的秘书吗?

秘书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直接为领导服务,直接关系和影响着领导的工作,起着领导助手的作用。文件的起草、会议的记录、信息的反馈都是秘书最基本的职责。那你是你自己的好秘书吗?英语笔记做得怎么样?如何去做呢?一定要做到简明扼要,抓重点知识点,这样才能记得清晰、记得轻松。我再问问你们,在新学期大家准备一本英语“病历卡”了吗?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通过你的努力,到中考、高考之时你的英语就没有什么“病例”了。

中国课外辅导书范文4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 教学实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授课,分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分层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身能力将学生分层,对各层学生进行适合他们的授课和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分层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学中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减少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听不懂、不愿学的情况. 本文就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现研究结果如下.

[?] 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确保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增强动手能力、想象能力、逻辑能力等. 高中数学教材深入浅出,在教学中呈现出内容少、难度大的特色. 这种情况导致学生中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认为高中数学教学是“天书”,对数学教学深恶痛绝;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教学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局限于麻木学习. 这样根本无法实现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片面强调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推理的形式化,忽视数学的创造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它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极为不利. 教学要求与学生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教学过程展开的动力,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层次学生乐意接受或只能接受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实施分层教学必不可少.

[?] 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将学生的差异作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以推动各层次学生的合作学习,促进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的主体关系. 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进行分层,选取合适该层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级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确保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 了解差异,分类建组,实施因材施教,对不同阶段分层的学生进行考查,进行发展性的评价,确保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分层走班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主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将学生按各自的程度分到不同的班去上课,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这种分层模式既确定其与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第三,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自主选择,确保学生分层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提高教学效果. 配合分层目标练习册,在承认人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 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侧重于能力创造和检测,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 实现分层教学的策略

1. 分层合理化策略

进行分层的过程中,高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对学生进行能力分层和素质分层,实现教学分层的合理化. 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指导思想转变已经促使应试教学转变为素质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对学生急性分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学深刻教育,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教学认识,减少学生对高中数学教学分层的心理负担. 按照新课程标准中高中数学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对学生进行分层. 了解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等级.

例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分组时,将学生分为高层、中层、基本三组,保持比例分别占15%、70%、15%. 高层学生成绩优异,学生可以自主进行高中数学学习,自觉完成教学目标;中层学生成绩优良,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可以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基本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学生的成绩一般,对数学学习较为厌恶,不存在自主教学性. 采取动态模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后,实现对学生的整体分层.

2. 分层教学主体策略

实现分层教学主体策略主要要实现对教学目标的分层化、课前预习层次化、教学层次化,从制定教学目标、实现预习、进行教学三方面完成主体分层教学相关策略.

(1)将教学目标层次化

将教学目标层次化是指分清学生的层次,进行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的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标高中数学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建立分层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将层次目标贯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主体之中. 例如在进行新课标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一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立体几何教学目标分为:①认识立体几何;②了解基础定义;③知识框架结构建设;④习题应用;⑤深化认识和应用,实现对学生立体几何教学目标的逐渐深入,完成初步分层教学工作.

(2)课前预习层次化

课前预习层次化主要要求教师根据制定好的分层教学目标,进行各层次教学预习工作.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实现对学生预习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实现分层预习,提高效果. 例如,在进行新课标《导数函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高层学生进行深刻的书本、课外辅导书的预习,对导数函数进行深入了解,进行简单的习题联系;指导中层学生进行课本知识预习,了解函数知识;指导基本学生了解导数基础知识,对学生预习中不懂的问题进行恰当的讲解,提高学生对预习的兴趣.

(3)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层次化是完成分层教学的关键,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实时监督,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学有所成. 安排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中层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兼顾高层学生和基本学生,把握整体的学习效率,确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掌握学习进度,进行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层次化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新旧知识进行分层次衔接,确保高层学生、中层学生彻底了解,基本学生层次分明,完成分层教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指数函数》教学的过程中,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特征、应用、计算进行全方面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指数函数的基本和延伸知识.对基础学生进行“指数函数的定义是什么?”“指数函数图象特征是什么?”等基础问题的提问,对中层学生进行“指数函数运算法则都有哪些?”等基础和延伸问题的提问,对高层学生进行延伸类问题的提问.

3. 作业复习分层策略

针对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作业布置,对高层学生可以加量,增加难度,进行时效训练;对中层学生作业复习和巩固,进行适当训练;对基本学生基础知识巩固练习,对该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指导.

例如,在进行新课标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作业布置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高层学生进行课外知识延伸,指导学生练习教辅书上的习题,进行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练习;对中层学生进行三角函数应用的简单练习,加大对三角函数计算和定义、图象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行该类的巩固练习;对基本学生进行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定义练习,巩固课堂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y=f(x),将其图象先左移1个单位,再沿y轴下移一个单位,得到的曲线方程是什么?教师可以将这种题型给学习能力较为落后的学生细致讲解,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逆向思维,把最后得到的y=f(x+1)-1作为已知条件来问是如何平移的.

中国课外辅导书范文5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化;影响因素

前言

流动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中的流动人口。随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进入城市,进城农民工家庭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流动儿童的人数在不断上升。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11月,流动儿童的数量为14,096,842人,占流动人口数量的13.78%。[1]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流动儿童是被迫随他们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到城市的,他们有的就是在城市本地出生而继续留在城市,有的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但无论如何,他们已成为当今城市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综观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关注他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并不仅仅是这些方面,还应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健全的体格和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许多方面。社会学中社会化的视角正基于此,它研究一个个体如何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与社会的互动,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

流动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成长环境具有特殊性,他们能否顺利完成社会化,不仅关系到他们今后一生的成长发展,而且也是一个关乎我国国民素质提高与城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探讨影响流动儿童正常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分析这些环境因素对他们社会化有何影响,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相关文献综述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很多学者就开始进行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这被认为是研究流动儿童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比较关注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吕绍青、张守礼的《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2]韩嘉玲的《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3]李雅儒、孙文营、阳志平的《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4]段成荣的《我国流动儿童状况》[1]等,这些学者分别从学生、家长、教师、国家制度、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中国目前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对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两种基本途径(即入学公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关注流动儿童家庭状况问题

冯帮从理论角度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进行分析后认为,家庭教育是流动儿童教育的“软肋”。[5]李伟梁在《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因素分析》中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家庭内部环境、其他学校、社区等外部环境和社会制度因素进行了分析。[6]还有些学者对农民工家庭的城市生活状况进行了研究,从而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7]

(三)关注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和城市适应性问题

宋蓓在《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中认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社会化问题,他们的生活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感。[8]吴新慧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状况和城市适应状况,他们认为生活在城市里的流动儿童存在着制度上的排斥、经济上的排斥、社会文化的排斥等等,这些排斥不利于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化。[9]郭良春、杨变云等则通过实证调研,分析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状况,认为流动儿童只是局部的适应,他们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地位。[10]

(四)关注流动儿童社会化问题

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国内外学术界对人生的各个阶段的社会化都有研究。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通过研究证明了儿童怎样形成和发展了感情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技能等社会化问题。[11]国内有关早期社会化的研究也较多。但是从社会学视角来研究流动儿童社会化,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论述。赵向利对洛阳市两所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进行实证调查,比较全面的研究了流动儿童社会化状况,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现状,从性格与行为特征、生活技能、生活目标、社会交往、自我认识五方面进行了现状概述。[12]高梅书对江苏两地的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民工子女社会化的不良社会化因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13]

(五)流动儿童其他方面的研究

如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陈晓康认为流动儿童存在着边缘化的身份、心态和文化认同,他们身份定位尴尬和自我意识迷茫,缺乏归属感,应该从社会文化心理、政策制度、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教育管理。[14]梁拴荣则从“边际人格”的形成模式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的边际人格形成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15]史柏年从城市二代移民的职业期望来分析他们的自我意识,从而分析社会工作的介入情况。[16]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流动儿童受教育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研究还非常少。在已有的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经验研究中,研究者多是用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较少。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分析影响城市流动儿童正常社会化的因素,以期能丰富流动儿童和社会化相关领域问题的理论研究,加深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城市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指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或称“流动人口子女”。[10]“城市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少年,他们有的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有的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城市。

2.社会化

对于人的社会化涵义,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各个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即使在社会学界,对社会化的界定也有许多不同的角度。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用社会化概念形容群体的形成过程。美国社会学家创始人W•萨姆纳和W•托马斯等从文化的角度把社会化看作接受人类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延续的过程。C•库利等从个性发展的角度把社会化看作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T•帕森斯等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把社会化看作社会角色承担、扮演的过程。本文所指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17]82-83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本文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等环境,得到一个经验层次上的认识;通过访谈,从更深层次把握研究对象的情况。由于研究对象年龄的限制,本文采取的是一般性访谈引导法。从笔者的视角和被访谈者的视角来探讨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笔者对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进行深度访谈。考虑到年龄问题,笔者共访谈了15位学生,四、五、六年级分别5位。在选取访谈对象的过程中,笔者分别就访谈对象的年龄、性别、来南京年数等变量来进行选取。在选取老师为对象的访谈中,笔者共访谈了两位老师,一位是班主任老师,中年,她已经在该校教书有两年时间了;另一位是普通任课老师,是公办学校退休教师,她2006年刚来学校。另外,考虑到学校整体的概况,笔者还对该校校长进行了访谈,以期全面了解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2.资料整理方法

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具体方法如下:

(1)编码方法

A、类别的编码:以每类问题的汉语拼音缩写来表示:家庭环境方面为“JH”(JiaHuan),学校环境方面为“XH”(XueHuan),同龄群体方面为“TQ”(TongQun),社会环境方面为“SH”(SheHuan)。

B、案主类别编码:以访谈对象的英文词语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如学生为“S”,老师为“T”,校长为“H”。

C、个案的编码:以英文CASE的第一个字母C表示,以数字表示序号,如个案C1,个案C2,依次类推。

(2)编码示例:如“JH—S—C1”表示在家庭环境方面个案1的回答或观点。

三、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人的社会化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社会化主体,这些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社会环境等。对于一个健康、正常的儿童来说,社会化过程的完成有赖于他所处的环境中是否具备社会化所必需的社会条件。如果剥夺了某些必要的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化必然出现重大缺陷而无法达到正常水平。[17]88

(一)家庭

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机构,是儿童社会化最早的执行者和基本的执行者,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家庭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文化氛围、心理气氛、父母的教养方式无不对个人的社会化产生深刻影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非常重视父母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认为儿童会将父母的道德观念内化并成为其以后自律的源泉。[13]23尤其在中国,由于父母包办过多而造成了儿童社会化阶段漫长,因此,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于个人的早期的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1.家庭客观环境的不利因素

客观环境包括父母职业、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等,这些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490-491

流动儿童的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平均文化水平只有初中水平,有的只有小学文化甚至没上过学。他们无文化、无技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父母做的都是工作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脏累苦差的职业,他们有的做生意,包括卖菜、卖鱼、卖干货、卖水果等,有的是靠出卖劳动力养家,如在公司做保洁、做物业等,还有的开修车铺,跑车的。这些工作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劳动强度高、劳动时间长、因此赚钱很不容易,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家庭的收入依然偏低,生活状况不好。经济上的困难不能为子女提供必要的或充分的书籍以及教育物资条件,他们无法让孩子接受公办学校正规的教育,一些父母也没有能力承受这种那种的课外辅导书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也只能尽力而为。与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缺失了更多智力或非智力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们买那种课外辅导卷,在公办学校家长是百分之百的支持,这儿就不行,有的(家长)就不愿买,买多了还会说。我们在公办学校的时候五六年级,课外辅导资料都是三本四本的,只有是买学习上的东西,家长舍得花钱,他认为这是投资,像什么奥数班、奥语班啊,普语班,普数班啊,都上。他们认为:我尽力了,你学不好是你的问题,我不给你上是你的问题。这里的家长是,老师叫你买什么卷子啊,迟迟不给钱,就算是老师垫上来,他也迟迟不给钱,这在公办学校是没有的现象。”(JH—T—C17)

一些父母早出晚归,孩子甚至一天也见不到面,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情况,这也造成了他们很难为子女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2.家庭主观环境的不利因素

主观环境主要包括家长的教育期望、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这些主观环境因素是可以由家长人为地调节的,当这些因素发生某些缺陷时,通常只要提高家长的自觉性就可以弥补。[20]490-491

(1)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的影响

有关研究发现,家长对于子女的期望水平越高,则子女对自己学习成就的愿望越强烈,其学业成绩也普遍提高。在家庭这样的凝聚力很高的初级群体中,子女一般很难使自己的行为违背家长的期望。“行为被塑造或被制止,差异仅仅在于社会性的期待上”。[21]家长对子女的较高期望带有一种隐蔽的强化作用,使他们或在自己意识水平上或在自发无意识水平上受到良好的激励,产生较为持久的学习努力。[20]488

一方面,大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都很高,一般都希望他们能念到大学学历,分数也都要求在优良成绩以上。这可能是他们在求职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挫折中领悟到的。现实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顺利进入城市中上阶层,而他们这样的低文化水平的却在城市社会低层徘徊,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家长认识到了知识改变命运,渴望子女通过教育获得更好的前途,能“识几个字好找工作”(JH—S—C5)不希望上一代的这种贫困被下一代延续。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自身文化水平、工作环境等原因,他们又没有实际行动把对子女的期望变为督促子女学习的动力,使“大学学历”这种教育期望仅仅变成了“理想”,而实际上是走一步算一步的心理。

“这些孩子就是学习基础差,自制能力比较差,学习态度都有问题,这与家长的教育态度有关,因为家长就是整天在外面忙着工作、做生意,他们没时间多管自己的孩子。孩子经常是整天见不到父母,父母每天忙到那么晚,小孩睡了他们才回来,早晨醒来之前,他们又走了。”(JH—T—C16)

(2)家长的教养方式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八阶段理论和认知策略理论等众多社会化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是都非常重视个体的早期经验对个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儿童早期是培养自主性、勤奋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阶段不能给孩子创造一定的环境满足其需要,则会大大影响孩子这些方面的发展。[13]26由于工作原因,流动儿童的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对孩子基本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方式,他们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细心管教孩子,而且他们也不太清楚如何管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亲子关系不紧密,与子女沟通较少

积极的亲子关系,会使子女感受到爱与被尊重,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有积极、乐观的认识和期望,而不良的亲子关系,易导致子女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产生不良认识和消极体验。[22]问及流动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情况,回答是这样的:

“没有时间和我聊天,爸爸天天夜里十二点就去拿货了,妈妈天天五点钟就起来了,晚上八九点才回到家,他们很辛苦。”(JH—S—C1)

流动儿童的父母,尤其是父亲闲暇时间有限,他们把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中去了,而无暇顾及,甚至忽略了对子女的照顾。

B、父母自身条件所限,无法督促子女学习

流动儿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这影响到了他们对子女学习的辅导、监督。笔者访谈的15位同学,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会对他们进行学业上的辅导。尽管父母对他们都有学习上的要求,但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家长少之又少。只有极少数学生说“会,我爸爸会”,而那也是因为“我爸爸念到初三。”(JH—S—C8)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更多的被访者的回答是“不会,他们对我的题都不会。”(JH—S—C13)

“每天就是在学校了,老师管啊。下午放学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做,多数都是在学校,由老师承担(责任),家长负责任太少。家长也很无奈,他们一是没时间,二是文化层次不高,小孩不会(作业),即使家长在跟前也无能为力。”(JH—T—C16)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影响了家长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使家庭、学校双管齐下、共同督促的渠道难以发挥。

C、奖惩方式危害大,存在金钱教育

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成绩,或者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容易走上或是一味责骂、惩罚孩子,或是心灰意冷、弃之不管的两个极端。严厉专制型的父母容易导致孩子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且在能力、自信和自我控制里方面一般;而放任型的父母容易导致孩子的不成熟,使他们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物会退缩等。这些简单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适的,家长只有采取民主的、宽容的、说理的方式,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易于被孩子接受,从而对孩子的社会化真正起着积极引导的作用。[22]在本次调查中,流动儿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仍存在着体罚、打骂等简单的身体惩罚的方式,“考不到他就会很严厉地说我”(JH—S—C14),“如果做错事情了他们会很凶地骂我,会打我”(JH—S—C6)这也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因为,“高等文化水平的家长,更倾向于民主型的教养态度,而中等、初等文化水平的家长,则较多倾向于放任型、溺爱型或专制型的教养态度”。[20]478

在奖励方式上,存在着金钱教育,家长往往采取的是物质上奖励的方式。

“每次如果我语文达到85分以上,我爸爸就给我买一双鞋子,如果考得非常好就给我买衣服。”(JH—S—C1)

“考得很好,比如会给我钱,或者会给我买东西。上次三门都考了90多,给我买了衣服,压岁钱一人给我二百块钱。”(JH—S—C4)

劳顿的研究指出,物质上的奖励会降低儿童对行为标准的内化,阻碍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良好的社会功效感的发展。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物质奖励就像体罚一样,只是一个外部动因,仅仅使用这种方式,父母就很难帮助儿童建立自我内部控制机制。[19]

(3)家庭气氛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及其影响,始终是在一定的家庭气氛之下发生的,因此家庭气氛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家庭的冲突易导致儿童产生挫折感和不安全感,长此下去,可造成他们的人格蜕变或情绪障碍,从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校和健康的心理发展。

“他们会吵架,经常吵得很厉害,都是为了一些小事,有时候也是为了其他事,会影响家庭关系,好几次吵架都说要分居。”(JH—S—C7)

“经常会吵架,因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会吵起来,我觉得会影响到家庭关系,有时候吵架的时候我妈就要闹离婚,我爸不肯。他们每次吵架的时候都只顾着吵,我们都让他们不要吵,可他们都会把我们推到一边,不管我们。他们吵架的时候感觉家里非常的压抑,让我们感觉到读书读得很困难。”(JH—S—C10)

(二)学校

从社会学角度看,学校乃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群体,或者是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是受社会委托、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有一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施加影响,以使他们实行社会化。[20]357学校是儿童继家庭环境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学校环境主要包括作为社会实体的学校本身——其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好坏,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等几个方面。

由于学校从本质上来说还不是正规的公办学校,没有公办学校的学制体系,也没有教育部门的经费支持,实际上还是按照一所私人学校的方式来进行运作,很多方面都不正规,如学生进入学校不用像公办学校那样要进行考试,老师是临时工性质,师资力量不稳定等。因此,其存在的不利的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周围环境混乱,学校师资条件较差

通过观察,笔者认为,与公办学校相比,该校的教学条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该校现在是“官管民办”形式,即管理上是按公办学校管理,收费这块又按民工学校的收费,因此,学校的一些教学设施还远远没有跟上公办小学,缺乏一些必要的体育、文教用具。学校有两栋教学楼,一个操场,这些就构成了学生上课、活动的地方。由于民工学校的性质,该校所在地也是有大量农民工居住的地方,这有利于他们的子女就近入学。该校地处南京市郊区,交通不便,学校周围居住的大多是外地人口,环境吵杂,做生意开小店的多。这些人大多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较高的收入,经常在学校外的街面上看到打麻将的、打扑克的等等,整体文化氛围不利于儿童良好的社会化。

另外,学校本身的师资水平也不高。学校只有语文、数学和英语的专职老师,体育、音乐、自然、品德等课程则有主课老师来兼任,这些老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而且要教不止一门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几乎没有时间来研究如何改进教学。不要说这些副科的教学质量,就是主科的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该校为了缓解老师的教学压力,也让一些高校学生来担任副科老师进行义教,但由于高校学生也是兼职教师,他们的教学也具有临时性,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所以,与南京市的公办学校相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课程要单调的多,很多公办学校设立的课程都成为了自习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性别社会化、情感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角色社会化、文化社会化”,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身体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都有影响。[13]39-40在对流动儿童的访谈中,大部分的儿童都流露出想去公办学校上学的想法。

“想到公办学校去上学。本来我在马群住,我爸爸叫我到太阳城上学,但那太贵了。我想在那上学。”(XH—S—C1)

“以前那个学校是公办的。我觉得是那边条件好。因为我家搬到这边来了,在那边上学太远了,所以就到这边来了。”(XH—S—C2)

影响流动儿童到正规的公办学校上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办学校高额的学杂费,流动家庭大多都负担不起;二是他们的居住地往往都是在流动人口聚集地,这些地方往往都是在城市的郊区或偏僻地方,不能方便的上学,而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都是建在流动人口聚集比较密集的地方,所以他们选择了方便同时价格也比较低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2.学校老师没有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学校没有教学质量要求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并且首先是通过教师在班级中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来实施的,教师的状况制约着教育效果。该校的教师上大都是外聘的。一部分是公办学校的退休老师,还有一部分是一些下岗的老师,他们从前在公办学校教书,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没有教学资格证,年龄都在40多岁。老师的福利是按临时工,每月签订合同,像临时工的待遇,正因为此,所以老师的流动性很大。“我们都不知道换了几个老师了,我们都记不得了”(XH—T—C17)。该校的老师普遍认为,这里的孩子难教,不仅难教,而且家长不配合老师的工作,因此,学校并没有给他们教学质量上的压力。“如果质量上再给我们压力的话,那就没有人肯干了”(XH—T—C17)。作为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承担者,教师要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但是,如果如该校老师所说,这些民工子女并没有学习到相应的科学文化,没有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内化价值观念,学校人类创造的智能结晶,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化,只是得到老师敷衍的教育,那么他们根本就无法进行很好的文化传承,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3.学生流动性大,存在转学、辍学现象

“流动儿童”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的流动性。由于家长们工作很不稳定,今天在这儿工作,明天就有可能失业而不得不到别处去找工作,颠沛流离,流动频繁。子女们只好跟着家长到处流动,辗转各地,一些跟着家长在各大城市迁移,一些可能又因为家长能力所限从城市又转回农村。在频繁的迁徙流动中,流动儿童上的学校也频繁更换,少的转了一次两次,多的甚至达到了四次五次。

“我转过三次吧。从一年级从富贵山半山园学校转到红山小学,然后从红山转到这儿来了。”(XH—S—C6)

“转了很多次,最开始在仙林那边,然后回到老家,再回南京到了红山那边,然后又回到老家,再回来转到孝陵卫那边,再到这边来了。”(XH—S—C7)

如此频繁的转学,客观上使流动儿童的课程经常被耽搁,学习没有连贯性,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他们在新学习环境中的学习不适应。

“有时候转过来刚开始一下子不太适应,像教材书都不一样,老师教课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个老师是这样教的,那个老师又是另外的方法教的。”(XH—S—C7)

“(转学)有一点跟不上,就是英语,因为这边的英语都是以前老师教,现在都有一点跟不上,跟以前老师教得不一样。”(XH—S—C10)

生命历程理论认为,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对人的生命历程有重大影响。时间和空间规定了不同生命所拥有的生活机会、权力和回报。生命有时间安排,即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后果的期望。[17]94-95

流动儿童在本应该一心一意学习的时期却由于父辈的原因而到处迁移,频繁更换学校,学习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这对他们生命历程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中一个后果就是造成了“大龄现象”,本来应该上初中的学生却还在上小学五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