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变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变革范文1

这时捧读美国作家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历时15年撰写的《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似乎是在发思古之幽情。然而,正是这部砖头股厚重的书,给予了我们深刻理解现实网络社会的钥匙。她对15世纪中叶兴起于欧洲的印刷文化做了翔实的论证,让人们思考欧式印刷术作为当时新传播技术,如何影响了欧洲从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过渡,对欧洲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现在全球正由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向网络文化过渡,这部书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该书集中研究了印刷出版物催生的传播革命。我们都熟悉雅各布・布尔克哈特关于文艺复兴的专著,材料丰富,但是他的论述中几乎没有提及印刷术的影响。而该书与布尔克哈特忽略印刷术相反,对其批评颇为尖锐。这部书出版以来,欧洲通史、文化史、技术史、科学史、印刷史、宗教改革史、文艺复兴史的专家争相研究并批评这一巨著,传播学的研究也在争夺这一丰硕的资源。书中严谨、细密的考据,足以使不同领域的学者得到启发。

作者指出:“文艺复兴字体之所以留下永恒的印记,并不是因为它吸收了一种风格而不是另一种风格,而是因为它是用字钉印出的,不是用手写的”。这部书将以往研究欧洲中世纪变革中被边缘化的重要因素――印刷出版物引入了人们的视野,促使传播学者以及对传播学感兴趣的读者重新审视这段传播史,确立欧式印刷术从15世纪中叶至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地位。

社会变革范文2

[关键词] 现实 虚构 社会变革 疼痛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5.018

贾樟柯的电影一直保持着难得的平民意识,我们从他的众多电影中了解了一个个普通小人物的故事,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命运曲线里,贾樟柯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庞大的时代背景。电影《二十四城记》通过采访420厂的九个职工构建整部影片的结构,被采访的有现实中真实的人物,也有职业演员演绎的人物。初看影片时,我们看到了420军工厂当下正被拆除的破败模样,人物和空间都是真实的,我们正看到一个曾经拥有过辉煌历史的国营大厂的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被称作二十四城的繁华住宅商业区。但职业演员的出现让观众觉得突兀,我们究竟是在看一部纪录片还是在看一部艺术片,这种现实和虚构混杂在一块的做法让观众一下子无法适应,在给我们带来冲击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影片所因之而产生的巨大张力,在这种张力的主宰下,观众被深深吸引,并在导演的引导下看到了一个个鲜明动人的命运故事,影片中人物曾经的快乐和辛酸打动人心,透过这些,导演想给我们看到的是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下,普通人所为之付出的牺牲,展示了整个社会变革的阵痛。

一、职业演员介入打破了现实和虚构的界限

影片中现实真实的人物进入观众视野的时候是带有表演性的,艺术化的镜头让我们产生电影感,现实的真实人物在讲述着他们自己的记忆,无论是快乐和痛苦,他们都是亲历者。在镜头面前,他们在表演着自己,所以我们看到了何锡昆演员表演般的哽咽和痛苦表情。不管怎么说,导演这时候是将镜头对准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再加上贾樟柯一贯的纪实风格,我们仿佛在看一部纯纪录片。但是,当大丽出场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职业演员的介入,这种处理让人有种错愕的感觉,这时候我们才明白影片并非纯粹的现实,在真实的基础上,艺术家的想象起飞了,我们在真实和想象的杂揉中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力量。观众被人物的诉说引进了故事领域,影片中人物的故事不是呈现出来的,而是来自人物被采访时的讲述。讲述是对个体生命记忆的一种复活和还原,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最精彩的记忆往往是被隐秘在内心的,但一旦被完整地讲述出来就是最生动感人的故事,如陈酿的酒一样浓香。观众能够接受一个人自己讲述自己的事情,但让一个职业演员讲述别人真实的故事的确令人一时混淆了现实和虚构,这种颠覆思维定势的做法让人眩晕,但却让影片拥有了强烈的张力和无限的魅力,成了影片个性的一部分。

二、记忆中的伤痛和荣耀

影片中人物的讲述打破了贾樟柯影片中人物一贯的沉默,但固定长镜头的运用让我们同样感受到贾樟柯一直以来的朴实风格,甚至感到了过去沉默的压抑感依然存在着。在朴实无华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普通小人物生命中的感动和精彩,即便是伤痛的记忆也足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记忆是不能忘却的,对于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有一部历史,当我们多年之后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发现曾经的伤痛格外耀眼,确切地说,越是给个人带来痛苦的记忆越会在回想时产生奇特的效果,让人回味无穷。从《二十四城记》中职工的讲述里,我们看到了个人尘封已久的记忆,在记忆的深处,我们发现了他们的伤痛和荣耀。

大丽曾有一个孩子在420厂搬迁的杂乱中丢失,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往事。大丽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她彻骨的疼痛,但也看到了她的无奈。那时侯的420厂实行军事化管理,所有的人都要听从组织的安排,她不得不放弃对孩子的寻找,同时也显示出了军人般的果断和刚毅,但付出的却是心灵不可弥补的创伤。大丽在讲述中流露出了痛苦,但也显示了对420厂的热爱和依恋。她诉说着厂子曾经的辉煌,对国家困难时期他们每月还能发到三斤肉记忆犹新,并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420军工厂职工的优越感。在420厂的职工心里,过去的体制并没有遭到痛恨,这和导演当初的意图似乎有点出入。曾经的集体主义给职工们带来了伤痛,但人们更愿意记住给他们带来的荣耀。职工下岗了,在中国改革的浪潮中,他们被厂子无情地抛弃,成为时代变革的牺牲品,但他们依然怀念着集体主义给他们带来的归属感。大丽作为第一代厂花,我们看到了她身上属于她们那一代的故事和思想。大丽痛失孩子的经历让人心痛,她的个人命运是和420厂紧密相连的,如果没有厂子的大搬迁,也许她的孩子不会走丢。但在她的思想里,从来就没有怨恨过自己的420厂,相反,她对厂子是无限依恋的。420厂军事化管理让她丢失了孩子又失去了寻找自己孩子的最佳时间,但大丽在对她们厂实行军事化管理的描述中,我们却看到了她在为她们当时能拿到每月几块钱的军事保密费而自豪和高兴,失和得,我们看到了复杂的现实,深思后令人备感辛酸。

小花的出场让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戏剧感,让陈冲出演小花,并在影片中提到陈冲自己的名字,讲述电影中的小花,让演员讲述到自己曾经扮演的角色,并谈论到演员自己,这是一种刻意而又有戏剧元素的处理。小花自己的命运同样具有戏剧性,420厂的厂花却到最后落得个单身的处境,让人感叹而又惋惜。小花的命运是与420厂有关的,如果她当初不到这个地方工作也许不会到现在还是单身,厂里曾经的一个赖皮以小花的名义写的一封假情书毁掉了她的一生,这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得不说是时代和厂子给她带来的悲剧。作为第二代厂花,小花因种种原因现在还单身着,但她并不是没有爱过,相反,在她的讲述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孩曾经美丽的青春情怀。她说她们厂曾经在宣传栏里贴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英俊的小伙子被小花的同事们调侃成小花的恋人,同事们玩笑般的戏说,竟深深打动了小花的内心。尽管影片中没有直接让小花说出对这个小伙子的爱,但从人物的所有述说中,我们看到了女孩心中最灿烂的秘密,不可说破的最有韵味的一种情思。后来领导说这个小伙子是个飞行员,在飞行中飞机出了事故,他为了保护飞机而没有及时跳伞牺牲了,作为制造飞机零件的420厂,作为厂里的每一个职工都应该反省一下。小花在说到这些的时候,充满了无限的惋惜和莫名的爱怜之情。假设那个英俊的小伙子仍还活着,也许今天的小花也儿女满堂了。这是我们每个在看了这部影片的人都会在内心里想到的,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不需要说破,只给个诱导,让观众自己心甘情愿地去想下去,然后产生无限的思绪,一场原本可以很好的爱情,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但却动人心魂,让人感到荡气回肠。小花如今依然快乐地活着,有事没事和姐妹们唱唱戏,生活依旧平淡而又火热地过着,个人主义可以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各得其所。

娜娜是年轻一代的厂花,她穿梭于时尚和老厂之间,过着现代的生活,自由而又优越。娜娜的伤痛来源于成长中对家庭的记忆,父亲曾经是分厂的厂长,退休后的被冷落感为家庭蒙上了一层阴云,成为娜娜对420厂的痛苦体验。娜娜对420厂的记忆是有些遥远的,作为第三代厂花,她的生活已经和厂没有太大的联系,厂的概念已是个遥远的梦,现实才是最真实的。她经常到香港去为有钱人扫货,生活过得还不错。在她的身上我们已经看不到对厂子的极度依赖和怀恋,相反,我们在娜娜现代都市化的放纵生活中看到了属于新一代人的叛逆和不同。小花曾经的矜持和保守在娜娜的身上已经不复存在,娜娜对生活的理解和把握方式已经和上一代人相去甚远,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巨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娜娜们也是社会改革的成果,只不过这种成果体现在了个体生命的思想和行为上。对娜娜来说母亲下岗后工作的劳苦状态更是深深触动了她,她一时间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并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努力体验着老一代420厂职工的独特情怀,尽管那已是一个遥远的存在。个人主义已经让新一代年轻人在当下过着自由而又真实的生活,他们已经成为社会变革成果的享受者,老一辈的痛苦和荣耀已经变得模糊和不重要,毕竟生活是可把握的。

三、牺牲者的疼痛是社会变革阵痛的重要部分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走上了逐渐富强的光明大道,如今改革的成果非常显著,中国公民在享受如今的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不时地反思着社会变革进程中我们所为之付出的沉痛代价。导演贾樟柯就是一位对中国变革进行深入反思的导演,他的平民立场为他赢得了自己的风格,他的思考为我们回望一个国家曾经的艰难历程提供了借鉴,某些时候,他的引导如同导火线一样,引爆我们的思绪,带领我们一起去游览整个国家逝去的痛苦和快乐。

《二十四城记》为我们展现了420厂的兴衰史,影片在对该厂职工命运关注的同时也烛照了一个国营大厂的发展历程。厂就是职工的家,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在它的光环里享受着生活,作为国营大厂的职工,他们感到无限自豪和骄傲。导演起初的目的也许想展现某种程度的批判,但我们看到的却是职工对旧体制的维护和无限留恋,他们不断诉说着曾经的光辉和荣耀,对集体主义表现出令人惊讶的眷恋,但反过来想想我们都能理解,因为他们曾经在老体制下获得过满意和有尊严的生活。但是,当一场变革不可避免地来临之后,对420厂的冲击让职工们始料未及。职工们因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失去了生活和心灵的依靠,曾经拥有的荣耀和尊严一夜之间离他们而去,这种痛彻心扉的伤痛只有当事人最能知晓,但他们也不得不牺牲掉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响应一个民族浩大而充满希望的改革大业。

下岗曾给中国国营企业的职工带来多大的心灵和生活的冲击已是无法估量,集体主义崩塌的时刻职工们成了不折不扣的殉葬品,个人主义的蔓延让他们无所适从。于是影片中展现了众多人物对下岗的深刻记忆,她们诉说着下岗时的痛苦和下岗后的挣扎,无奈中透露着个体生命的顽韧和坚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人类的大好事,但在摧朽拉枯的变革进程中势必影响部分个体的利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就是社会进步的代价。新生儿充满着无限的希望,但他是以母亲分娩的痛楚为代价的。同样,社会前进中的变革也会存在阵痛,具体到个体而言,电影《二十四城记》让我们看到了牺牲者的疼痛显得如此无奈和不甘。

参考文献

[1]孔苗苗. 现在时中的过去式混沌的《二十四城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8(5)

[2]张冲. 后严肃主义时期的“历史真实”――《二十四城记》在话语与多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实践[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8(5)

[3]周春霞,张耕. 讲述与沉默:《二十四城记》的话语权实践[J].时代文学.2011(3)

社会变革范文3

关键词:唐宋;饮食习俗;中原地区

中图分类号:k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3—0133—04

对于唐宋之际的社会巨变,学术界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所发生的新变化去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本文拟从中原地区日常饮食习俗的这一特定视角来透视唐宋社会变迁,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三餐制的普及

餐制即单位时间内进餐的次数,餐制不仅与人们的生产活动、食物原料有关,也与饮食制作技术的发展有关。一定的餐制是人类饮食制度完备的体现。据姚伟钧先生的研究,先秦时期中国人多一日两餐,汉代以后一日三餐才逐渐推广开来。①

唐宋时期三餐制在北方中原地区已基本普及了,早、中、晚三餐的具体时间和所食馔品也与现代相差不多。唐宋时期的早餐时间比现代稍早,一般是在天色微明时就开始了,这是由于古人习惯于日出而作,有普遍早起的习惯。如唐代白居易《昼寝》云:“坐整白单衣,起穿黄草履。朝餐盥潄毕,徐下阶前步。”②诗中明言早上一起床就要吃早餐了。唐宋市肆往往天未明就开始售卖早餐了,如《河东记》载,唐代汴州西有板桥店,店主三娘子在半夜时分,“即取面作烧饼数枚。有顷鸡鸣,诸客欲发,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客点心”③。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载,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分,并粥饭点心”。早餐多为流质易消化的羹、馎饦、粥等,如唐代陸龟蒙《食鱼》云:“且作吴羮助早餐,饱卧晴曝寒背。”④敦煌文书第2641载:“鞍匠张儿儿等拾壹人,早上馎饦,午时各胡饼两枚,供两日食断。”⑤宋代张耒《粥记赠邠老》云:“张安定每晨起,食粥一大碗。”⑥

唐宋时期的中餐和现代一样,在正午时刻,如《旧唐书·杨国忠传》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离国都长安,“辰时至咸阳,亭午,上犹未食,有老父献麦,帝令具饭,始得食。”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载:“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宋人林逋《夏日寺居和酬叶次公》云:“午日猛如焚,清凉爱寺轩。鹤毛横藓阵,蚁穴入莎根。社信题茶角,楼衣笐酒痕,中餐不劳问,笋菊净盘鐏。”⑦亦指明了中餐在正午时刻。和现代一样,中餐在当时还唐宋时期的晚餐时间普遍要比现代早一些,这是因为除达官贵人外,当时大多数民众没有夜生活,人们习惯于日落而息。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晚餐进食的馔品有所不同。上层社会人们的晚餐和中餐大致相同,这是因为他们晚餐后活动的时间较长,需要补充的能量也较大,因而晚餐要和中餐一样丰盛。在一些豪门之家,晚餐或夜宴往往要比中餐更为奢华。而普通百姓由于休息时间较早,晚餐接近于早餐,主要以稀食为主,对普通百姓而言,晚餐食稀也有利于节省一些粮食。

唐宋时期,三餐制虽然已经基本普及,但两餐制在社会上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唐诗中即有反映两餐制的诗句,如元结《舂陵行》云:“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⑩宋人也写有反映两餐制的诗句,如洪迈《夷坚丁志》卷十七《三鸦镇》中有一首打油诗云:“二年憔悴在三鸦,无米无钱怎养家?每日两餐惟是藉,看看口里出莲花。”两餐制的人家多为劳苦之家,如柳宗元《柳河东集》卷十七《种树郭槖驼传》载:“吾小人辍飱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其中的“飱饔”,据汉代赵岐的解释为:“饔飱,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飱。”这说明唐代的下层劳动人民一日多食两餐。

相对而言,两餐制在宋代更为稀少,而三餐制则比唐代更为普及,其表现有二:一是宋代文献中出现的“飱饔”二字,更多的是泛指日常饮食而非实指两餐。如吕南公《灌园集》卷十八《忠戒》云:“余馆郑氏书堂,一年其朝夕飱饔之所”;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〇云:“愿陛下处宫室之安,则思二圣母后蒙犯霜露之凄也。享膳羞之奉,则思二圣母后不给饔飱之惨也。”李觏《旴江集》卷六《国用第一》云:“故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诸侯来朝,卿大夫来聘,致之则有积,飱饔接之则有飨食燕。”卫宗武《山行乡友遗五言》云:“且勤远致馈,与客叨飱饔。”二是“一日三餐”、“三餐”等词汇开始大量出现在宋代文献中,如姚勉《雪坡集》卷四六《建浄土院疏》载:“不妨旧店新开,一日三餐要使饥人饱去,请挥椽笔速注宝衔。”谢薖《与诸友汲同乐泉烹黄蘖新芽》云:“寻山拟三餐,放箸欣一饱。”邵浩《坡门酬唱集》卷十六苏轼《栾城和》云:“身世俱一梦,往来适三餐”。

二、饮食坐姿的变迁

唐宋时期,中国人的饮食坐姿由传统的席地跪坐转变为垂足而坐。饮食坐姿的转变是由新式家具的革新引起的。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地区,民族大融合使传统的低矮家具发生了较大变化,床榻、胡床、椅子、凳子、墩杌等坐具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

唐代人们就餐时的坐姿并不统一,共有三种不同的方式:跪坐、盘腿坐和垂腿坐。

跪坐是唐代以前合乎礼仪的标准坐姿,唐代时,跪坐仍是一些场合人们遵从的坐姿,如《旧唐书·敬羽传》载:“太子少傅、宗正卿、郑国公李遵,为宗子通事舍人李若冰告其赃私,诏羽按之。羽延遵,各危坐于小床,羽小瘦,遵丰硕,顷间问即倒。请垂足,羽曰:‘尚书下狱是囚。羽礼延坐,何得慢耶!’遵绝倒者数四。”与前代跪坐于席上不同,唐代一般跪坐于床榻或长凳之上。有意思的是,唐代跪坐就餐的多为女性,如敦煌莫高窟第12窟和474窟的婚宴图中,右边的女性均为跪坐就餐。这似乎显示在进食坐姿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女性尚遵从着传统的礼俗。

盘腿坐又称“趺坐”,与跪坐相比,盘腿坐由于身体的重心落在臀部上,因而有利于血液的流通,克服了因久坐而两腿发麻的弊端,而且伸展方便。盘腿坐是游牧民族的传统坐姿。盘腿坐是唐人就餐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这在唐代壁画中经常能够看到,如敦煌莫高窟第12窟、第154窟、第236窟的供养斋僧图,僧人们均盘腿而食。另外,莫高窟第61窟的酒肆图中的坐姿、莫高窟第113窟婚礼宴饮图的右手食客的坐姿、榆林窟第25窟婚礼宴饮图右手第一人的坐姿均为盘腿坐。唐人之所以喜欢盘腿而食,这是由于唐代多数坐具还不甚高,人们坐在坐具上的重心较低,膝盖较高。在不少场合中,盛放食物的床榻和坐具处在同一高度,如在莫高窟第61窟的酒肆图中,盛放食物的食床与食客所坐的长凳一样高,食物与食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为了适应盘腿坐,唐代的坐具往往拥有相当的宽度。

今天,四面围坐、共器共餐的合食制早已成为中国主流的饮食方式。在讲究餐饮卫生的理念下,合食制的“津液交流”越发显得不合时宜,多为学者所诟病。保持合食的热烈气氛而避免“津液交流”是当前合食制的改革发展方向。

注释

社会变革范文4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春秋

战国

社会经济

农业

工具

铁工具开始出现;

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

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

水利

楚国:孙叔敖修芍陂

秦国: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

手工业

冶铁

创造铸铁柔化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

铸铜

莲鹤方壶,出现金银错新技术

漆工艺

采用夹纻技术

纺织

麻织品的纤维相当细密

煮盐

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四川的井盐

酿酒

已能用曲造酒

专著

《考工记》

商业

商业发达,出现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

社会变革

土地所有制

出现私田,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变革

齐国:管仲变法

鲁国:初税亩

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教学建议

复习课设计

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1、铁制农具的使用

要求学生记住我国铁器出现的最早时间、使用铁器的最早时间、春秋战国铁制农具使用情况。理解铁制农具使用的重要意义。

2、牛耕技术

要求学生记住牛耕技术开始使用推广的时间,掌握牛耕技术运用的历史意义。同时,使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余年,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是渐进的过程,且受农户经济条件的制约。

3、水利事业的发展

让学生掌握当时中原地区普遍使用的灌溉农田工具是桔槔。根据书中的地图,要求学生记住春秋战国时期兴修的主要水利设施。

(二)手工业

要求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三)商业

要求学生记住当时主要的商品、重要的商业中心。

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

使学生了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私田。私田的主人采用新的剥削方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使私田主人与耕种者之间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地主与封建农民之间的关系。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指出春秋时期,各国通过改革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点介绍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初税亩”。

2、战国时期的改革

首先,让学生理解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大背景。

其次,简要介绍吴起变法和李悝变法。

最后,重点讲解商鞅变法以及历史意义。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适应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为进一步改革残存的奴隶制,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初齐国和鲁国的税制改革,战国时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邹忌改革和商鞅变法。其中最典型、成效最大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从改革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政治上,主要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消除奴隶制土地制度,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生产。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

从改革的作用和效果来看,因为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内部阶级力量的差异,其效果是不同的。齐国等国虽较早的过渡到封建社会,但由于旧贵族势力较大,变法受到很大阻力,所以变法不彻底。有的国家出现了内乱,政权不稳定。只有秦国借鉴了各国变法的经验,改革比较彻底,功效最大。总起来看,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废除了奴隶制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了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大大促进了封建制的建立和发展。

重点——铁器的使用和牛耕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而牛耕技术的推广,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大量私田的出现,封建剥削方式、生产关系也随之出现。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各国政治改革。通过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及封建制度得以确立。我国进入的封建社会。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运动发生的必然性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农业生产大大提高,出现了大量的私田。与之相伴,出现了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剥削方式。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走向瓦解。由于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导致上层建筑也随之改变。各国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先后进行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起封建制度。因此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易错问题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切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是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公田”外,新开垦的“私田”将成为可能的和需要的了。所以,私田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都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易错问题——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战国时期

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战国时期,而不是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开始。早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开始开发西南,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这是开发西南地区的开始。开发西南地区的开始与中央政权设置郡县地方行政机构是两个不同的历史现象。

典型例题

例1按照因果关系排列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过程

①鲁国“初税亩”②各诸侯国井田制瓦解③铁器和牛耕的使用④一些贵族化公田为私田,采用新的剥削方式⑤私田开垦越来越多,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产品⑥奴隶主贵族转变为封建地主,奴隶转化为农民

A.①③④⑤⑥②B.③⑤①④⑥②C.③①④⑤⑥②D.③④①⑤⑥②

答案:B。

例题分析:此题为因果排序选择题,是历史和政治综合能力题,主要考查历史过程的再认再现能力、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综合运用。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③,因此③应排在第一位。与③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⑤,排在第二位。与⑤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①,排在第三位。与①有直接关系的是④,排在第四位。④决定了⑥,⑥决定了②。

例2郭沫若曾指出:“东周列国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春秋争霸战争B.“战国七雄”的出现

C.战国通过变法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D.周王室更加衰微

答案:C

例题分析:此题为论证选择题,是历史学科能力综合题,主要考查观点论证能力、历史阶段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思维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题干引文是观点。这一观点实际上是说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大变革,是在战国时期完成的,C项证明了郭沫若观点的正确性。

例3对于秦国来讲,商殃变法起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答案:A

例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比较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本题实际上是对商鞅变法作用的评价问题,作为一场深刻的地主阶级变法运动,其历史作用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局限于一点或一个方面,但是,这是一道单项选择题,因而答案只能是一个。D项是商鞅变法作用之一,即使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也不可能是决定性的作用;B项和C项也是商殃变法的作用之一,但也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秦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和“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基础”的根本还在于秦国旧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度被废除,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正是因为封建经济发展,秦的军事力量才会日益强大,秦统一六国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因而只有A项是正确选项。

例4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的条件是()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代替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②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形成及其经济势力的增长③地主阶级要求发展封建经济,实行地主阶级④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国先后实行变法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例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首先应该知道“封建制度”是以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在这个制度下,地主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并用地租形式剥削农民;其上层建筑是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这就涉及土地制度、地主阶级的诸项因素。“条件”是指可能性。综合起来考虑则是具备哪些条件才可能确立封建制。依据这一分析,①是必备条件,它涉及封建制赖以建立的基础问题;②涉及统治阶级一一地主阶级;③涉及封建制的上层建筑;④则是涉及封建制确立的主要方式、途径问题。因而C项为正确答案。

例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社会变革范文5

[关键词]社会转型 社会结构 大学生人格的现代转型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包含了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等各领域。在社会结构转变的过程中,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人格结构也发生了转变。尤其是作为社会发展生力军的青年大学生。他们的人格结构在社会转型的浪潮中正经历着复杂而迅速的变迁。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更迭交替着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形成了当前大学生二元人格结构的新形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大学生人格结构的现代转型及其目前所表现的形态。对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变迁

1.社会转型的涵义。社会转型,英文表述为socialtransformation,这个词来源于西方的发展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家们借用生物学中的“transformation”即生物物种间的变异这个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中具有进化意义的转换和质变,说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其基本内涵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具体的说。社会转型就是一种社会质变,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整体性的变革。包括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变迁,其实质是传统体制获取现代功能,从一种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稳定状态,使传统获得现代性的变迁过程。本文是以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这段时期为背景进行研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经历了“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

2.社会结构的涵义。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要素的关系及其构成方式,具体指作为社会的主体的人及其生存活动即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存在方式。在广义上。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包括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般状态,是对整体社会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静态概括”。社会结构包含了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等方面,其中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等内容;政治结构包括政治制度和权力配置方式;文化结构包括意识形态、科教文化制度与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在狭义上。社会结构专指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一般指人们的社会地位及其社会关系的模式。所谓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上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一套权利和义务。还有的认为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集团的组成方式,即社会中各个集团间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3.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既包括了从技术到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包括了从思维到活动,从制度到价值等各领域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从农业社会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社会,从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我国社会结构逐步从以政治活动为中心的包括经济、文化在内的“领域合一”状态转变为无中心的“相对分离”状态。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阶级阶层结构、价值观念结构等方面;从微观层面看,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等方面。

二、社会结构变迁与大学生人格结构转型的互动

1.人格的涵义。人格一词来自拉丁词persona。意指演员所带的面具,后引申为人物、角色、及内心特征。西方较多从心理学“个体化”的层面诠释人格词义,认为人格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状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我国学者通常将人格解释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品质”或“人品”。即古人所说的“气象”、“风范”。不同的学科对人格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和理论,在心理学中,人格亦称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特征的综合;在哲学中,人格是人的本质的综合表现,由人的本质所决定,它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断发展的人的存在状态和行为特征;在伦理学中,人格即人品,是指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善恶程度。即个体所具有的高尚或卑下的道德品质;在社会学中,人格形成发展的过程和个人社会化的过程紧密相连。E.弗洛姆对社会人格的定义为“该团体的每一分子都共有的一些人格结构可以称为‘社会人格’。”

2.社会结构与人格结构的互动。哲学视野中的人格,不是脱离社会的精神或心理的抽象,而是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个人及其现实生活的性质和品格,是“人的社会特质”。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人,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人格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和支撑、又相互同化和改造的关系。

从社会结构对人格结构的影响来说,它是形成人格结构的客观基础和环境条件。社会结构变迁必然会或快或慢地改变着人的思想和生活世界,这种改变对于人的发展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社会结构变迁实际上是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结构变迁会积极促进现代人格的生成。由于每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社会活动,只有在适应社会结构需要、接受社会结构影响、利用社会结构资源和在同现有的社会结构系统进行协同互动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历史,因而社会结构能够内化和积淀为人的人格结构。从人格结构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来说,人格结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投影并形式化、社会化的表现为社会结构,但这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将个人的普遍性、整体性加以归结。从本质上理解,社会结构的变迁是以人的内在需求为动力,人格结构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迁。

所以。“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的辩证关系就是人格结构与社会结构在实践活动中的历史性互动关系。

三、大学生人格转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时代的弄潮儿,当代大学生群体包含了70后、80后和90后,他们成长的30年正是中国社会转型最为迅速的时期。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社会存在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大学生人格转型的必然性是由社会转型的必然性决

定的。首先,在人类历史上,社会的转型具有客观必然性。按照马克思的看法。从人们之间社会联系的演变和个性发展的角度,全部人类历史可以划分成三大形态:即“自然的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和“自主的社会形态”。人类目前已经从“自然的社会形态”转向“经济的社会形态”,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向现代工业文明,从自然经济转向商品经济,只要人类不停止生产。社会还在进步,社会的转型就是历史的必然。其次。社会转型必然带来人格的转型。人格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互动表明,作为社会中的主体,社会转型对人的影响,最终既要通过人格的变迁固定下来,又要通过人格的变迁来实现。在社会转型的前提下。人格的转型是迟早要发生的事。

在我国目前,大学生人格转型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就社会而言,社会转型要通过人格转型来体现。社会的现代化需要有相应的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核就是人格的现代转型。大学生一直是站在时代浪尖上的群体,历来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生力军,其人格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就个人而言,在实现社会转型的同时,如果不能实现人格的转型,个人就无法与社会融合和适应,最终就会落后于社会甚至会被社会所淘汰。如果大学生人格转型问题处理得不好,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对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应当自觉地调适自己的心态,增强人格转型意识,把个人融人社会的发展之中,促进社会的发展,最终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四、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现代转型及其形态

1.大学生人格的现代转型。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正在实现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人的现代化是构成社会进步的主体动力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一次次证明了社会的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取决于人。人的现代化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格的现代转型。

人格的现代转型是指一个人从思想上、态度上、情感上及行为方式上等按现代化社会的要求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人格现代转型的过程也就是从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既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标志,也是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人格虽有可变性,但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人格从传统或非现代化向现代化转变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需要一段时间,不能一蹴而就。人格现代转型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个体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会受现有环境的制约,对自己进行改变;另一方面,个体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有选择地适应社会。”

大学生人格的现代转型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过程,是大学生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结果。一方面,大学生人格的现代转型受到社会结构变迁的不断影响和推动。随着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社会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构成了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人格的现代转型又对社会结构的改变产生影响。作为社会运行的中心主体,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精英人群,其人格的现代转型所产生的新的人格品质,新的交往方式和新的需要,既促成大学生人格的改造,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现代化。

2.当代大学生人格结构的新形态――二元人格结构。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推进。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正在经历着从传统人格到现代人格的转变。因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当前大学生人格结构较之以前大学生呈现出二元人格结构的新形态。

社会变革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设计;设计理念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步入信息社会的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之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设计领域也同样出现了巨大的变革。

一、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

信息社会说法来源于丹尼尔・贝尔有关后工业社会的定义,就是人们常说的服务型社会或者非物质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息工人的比率与传统社会相比大大增加,知识和信息成为社会的轴心原则。一般来说,传统社会中的产品价值主要以原材料价值和体力劳动价值来衡量获得。与之相比,信息社会的产品价值(包括经济和社会的),则主要以先进知识在消费产品和新型服务中占有的比例来衡量,这种转变不仅促进了科技领域的深刻变革,还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和认识论的变化。信息技术对世界的“再现”,尤其是对人类行为和生物变化的各种形象的复制和生产.发展得非常逼真,向人类展示出一种纯粹抽象的转换过程,这就使人与社会的关系不知不觉的逐渐受到数字化处理信号的控制,人类的声音、视像甚至思想和行为都被转化为数字信息――随时储存、输送、复制甚至再造。实际上,与传统社会相比,信息社会最本质的变化是思维观念和方式的变化。“二元对立”是传统社会中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而在信息社会,人们关注的中心由于受到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偏向于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语言、语言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媒体。

二、信息社会建筑设计方式的变迁

人类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劳动工具重大革新的结果,新的工具带来了新的工作手段,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出现标志着信息革命的来临,他们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在重塑着我们的工作模式。数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技术进入建筑领域,不但给建筑师带来了新的设计和表达的方法,而且引起了延续了几百年之久的设计媒体和设计手段的革新,同时也为建筑师提供了新的设计研究和分析的手段。下面以数字化技术(本文指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为例,分析信息社会为建筑设计方式带来的巨大变迁。

1973年,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给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下了一个定义:“是将人和机器混编在解题专业组中的一种技术,从而使人和机器的最好特性联系起来。”在这里主要强调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相互作用,让人和计算机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使两者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言而喻,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就是按照建筑师日常设计的规律而专门编制的辅助建筑设计系统。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是计算机在建筑设计领域应用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个时期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功能逐步得到完善,建筑师的工作效率随着数字化进程中建筑设计方式的发展变迁大大提高。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电脑数字影像处理和合成技术的日渐成熟,加上电脑模拟和动画能力的逐步健全,各种应用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软件先后出现,如Autodesk 3ds Max等等。电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高级的“绘图工具”,而是一种构思和可以进行设计操作的“媒介”,电脑对于自由形体的塑造与操作逐步成熟,虚拟现实技术的同步流行,使越来越多以前可望而不可即的建筑形象和空间被建构,并付诸实践,颠覆了传统的以点、线、面的几何关系所建构的空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现今,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首要表达手段。

三、信息社会下建筑设计表达方式的变化

在整个建筑的设计构思和表达过程中,离不开建筑的比例和尺度、建筑材料、构造等等这些基本要素和内容。而这些基本内容反过来也影响着建筑师的设计过程。首先,建筑的比例曾经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早期的崇尚几何比例到文艺复兴时期采用的数字比例,再到后期的黄金分割比例等一直都是人们争论和研究的焦点。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传统的美学受到了质疑,人们把“美”看成个人主观的直觉感受,比例的概念也随之消失。但这个时期,对于建筑材料的尺度都和建筑本身的尺度保持良好的比例关系,从而可以机械化的批量生产,降低成本,也给施工过程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比例已经仅仅是一种主观的审美规则,而且建筑材料的不规则性并不会导致建筑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所以,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比例已经不再是一些建筑师的设计语言,例如,当代的很多结构主义的作品,在他们的设计中比例往往是失效的。其次,在以电子媒介为设计介质的时代,有关建筑尺度的概念也变得想对模糊了。因为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媒体的输出都是以显示屏幕作为界面,在显示界面不断变化的同时,往往缺乏一个整体尺度的参照,设计也是没有比例的,平时我们所谓的比例只是最终的出图比例而已。因此,建筑师对于建筑尺度的把握相对弱的多,对于信息社会成长的我们这一代更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当然,换一个角度,电子媒介对于设计尺度的优势也正在于此――可以自由的放大和缩小,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软件本身允许的范围内无限的放大设计的细部,从而为建筑设计的细部带来极大的便利。 另外,就建筑设计的表现而言,电子媒介的出现为建筑设计和表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手段。为建筑师提供了传统表达方式无法比拟的、崭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师可以从任意角度观看模拟物体的三维效果,包括空间的形状、大小,建筑的色彩、材质等,可以通过实时三维场景的调整、信息查询和信息多媒体的集成等技术来进行方案的推敲,为建筑的设计风格、造型特点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开拓了建筑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设计质量。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发展,各种应用深刻改变了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拥抱信息技术,顺应数字化的潮流,建设设计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石晶. 数字化进程中建筑设计方式的

发展变迁[D].湖南大学,2007.

[2]岑飞虎. 信息技术引起的建筑设计变

革[J].安徽建筑,2005.

[3]虞刚. 走向边缘的建筑设计―― 论传

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过程中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