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早餐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早餐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早餐调查报告

小学生早餐调查报告范文1

   

小学生调查报告1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

 

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供给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光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到达丰富教学资料,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资料,它对学生自身本事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我于x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景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经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供给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资料、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可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供给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我的成长有很大帮忙;23。5 %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我的成长没有帮忙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我的语文本事; 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 成教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光,阅读课外书籍。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光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资料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著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经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忙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光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光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光偏少,这是阅读时光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光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光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 %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小学生调查报告2

 

早饭其实很简单:一杯牛奶、几片面包、几片水果??。这样,就能让你一上午不忍饥挨饿、疲惫不堪,可是,在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的早餐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例如:有一些家长是由于工作太忙或其它的原因,不能为自我的孩子做早饭;有的家长则是天天给自我的孩子做早餐。对此,我对几位同学的家长进行了询问,家长对关于孩子的早餐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如下:(一)、做的家长的看法:

 

1、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应当多补充一些营养,所以,早餐是必须要吃的。

 

2、如果不吃早餐,上午,孩子就会感到很疲惫。我有的时候早上起晚了,吃不饱,一上午都会感到很饿,感到很乏力。

 

(二)、不做的家长的看法:

 

1、大多数家长持漠不关心、满不在乎的态度。觉得早餐是很微不足道的,吃不吃无所谓。

 

2、一小部分家长提出应当关心,可是,由于种种其它的原因而疏忽了这一环节。

 

3、还有的家长提出要立刻改善。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不吃早餐的人占少数,那么——你就错了。

 

经过调查,在我们五年级(5)班上,一共有33名同学,有一部分的人的早餐不够科学。其中,吃的一共有16人,在家或在小摊上吃的各有8人,吃的均以包子面包、牛奶、鸡蛋为主。不吃的有17人。具体情景如下:

 

由此可见,在众多的同学当中,不吃早饭的竟然占到了全班的多一半!这是家长偶然的一次忘了吗?根本不是,那是家长压根儿就没有在意这件事情。而在吃早饭的同学中,在小摊上吃得又占到了一半。大家要明白,小摊上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极其不卫生的,吃了对人体不但没有好处,还会造成危害。日复一日地吃,一不留神恐怕就会染上疾病。

 

据资料显示:按照我国学生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0%左右。而我们(青少年)此刻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所以,早餐必须要吃一些有营养的食品。

 

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这样的基本原则,我们应当做到尽可能使营养早餐到达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要求。

 

经日本专家研究发现:如果平均下来,一餐约占三分之一的热量。早餐是高热量的,在吃完之后,燃烧脂肪的速度就会降低,再配合低热量的午、晚餐,脂肪就不容易囤积。而早餐不吃或吃得太简单的人,根本无法供给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精神也会比较差;等到午、晚餐的时光,脂肪消耗的本差,而又吃进高热量的食物,结果是吃进的热量比消耗的热量多。早饭是人们在午前进行活动、提高效率的重要能源。如果没有吃好早饭,摄取的营养不够充分,就会使人无精打采,注意力难以集中。

 

此外,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必须要都吃早餐。营养早餐中应当由粥面类、面点类、冷菜类这三部分组成,在餐后加一、二份瓜果以补充一些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

 

最终,我祝全天下所有的小朋友们都能够幸福、欢乐、健康地成长!

 

 

 

小学生调查报告3

 

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关于识兴趣、本事的现状,并能针对这种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识兴趣和水平。

 

调查方法

 

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小学生识兴趣、习惯和本事等方面调查问卷。

 

调查实施

 

(一)调查资料:

 

(1)小学生对识的基本态度。从动机、兴趣、技能等多个方面了解小学生对待识的基本态度和本事掌握状况。

 

(2)构成这种态度和本事的原因。根据调查反映情景进行研究、思考、分析,找出构成种种态度的原因。

 

(3)对现状的看法和提议。小结调查及分析状况,并依据此提出看法和提议,期望能够消除学生不认真的态度,提高本事。

 

(二)调查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三)调查时光:x。5。 6——x。5。10

 

(三)调查方式:采用问卷、座谈、听课、看作业。调查中,发放、回收问卷80份,浏览教学作业50余本,听识课6节,就不一样对象召开座谈会3次。基本情景如下。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对待识的态度。

 

表现一:消极、厌恶的态度。问卷显示,厌恶识的约68%。

 

表现二:进取、喜欢的态度。问卷显示,愿意主动识的约21%。

 

表现三:无所谓的态度。问卷显示,为识而识的约11%。

 

经过调查和填写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一年级学生识的兴趣比较浓厚,也愿意经过多种方式自主识,且形式多种多样。二年级学生相对来说就比较被动,为了识而识,兴趣明显下降,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厌恶的情绪。在一年级预习课文时,能进取主动的预习生,方法多样,识记的效果也十分明显,但到了二年级由于识兴趣下降,识方法越来越单一,识本事也随之下降。相对于一年级时,识量有所降低。

 

表现为:

 

类型

 

识兴趣、方法

 

所占比率

 

自主识型

 

能自主运用多种方法

 

5%

 

天天雷同型

 

每一天采用相同的方法

 

35%

 

照猫画虎型

 

仿照其他同学的完成

 

36%

 

随意编造型

 

不查典,进行胡编乱造。

 

24%

 

由上表能够看出,学生中为完成作业而完成占得比率较大,基本已经处于被动的识状态。

 

综上所是述,缺乏主动,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活力,缺乏创新意识是小学生的主要表现。这些消极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识的进取性和创造性。

 

二、消极心态之成因的分析

 

对消极心态的成因,在做了调查研究后,综合如下:

 

(一) 识教学方法的机械单一

 

在识教学中,一些教师把正确默写出生新词作为检测识效果的最终目标,所以将抄写、组词、默写等单一性的练习作为复习巩固的主要形式。教材中虽然有看图拼音识、在看图学句中识、归类识、随课文识等形式,可是师采用“集中识”的形式较多,而很少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即结合讲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学生。识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的兴趣,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过程使学习生时显得枯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不够透彻,不仅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造成学生运用词本事弱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学生识本事的培养欠缺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独立识的方法不多,本事不强,识的方法不够多样,学生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方法,比如: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学生学习生的方法比较单一。

 

(三)教师教学理念的缺乏

 

有些教师对教学理念的学习和认识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效果不梦想。《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要认识常用汉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小学低年级语文,按目前小学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掌握455个生。到二年级,增加到1108个生,小学五年总识量为2615个。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尽快尽多地识,为进行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供给必要的条件。然而,目前识教学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要求学生花费很多时光进行机械的抄写,少则一行,多则十遍几十遍,由于学生只是一味的抄写,在这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练习实效差。有些教师期望经过抄写让学生记,但往往学生在枯燥的抄写过程中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而写错,这些是教师应当在抄写前必须进行的指导。

 

调查后记及提议

 

小学生早餐调查报告范文2

尽管不少从沪语演变过来的词成为网络热词,沪语段子也在微信朋友圈流传,但是在上海中小学生身上,我们却很少看到沪语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上海中小学生传承上海话的问题。为了挽回上海话在年轻人中的缺失,防止沪语在中小学生中断层,我们应当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二、沪语在学校教学和中小学生中的困难处境

我们查阅了上海社科院的《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情况最新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大约有60%的中小学生能完全听懂和基本会说上海话。上海市统计局在2014年2月初公布的《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显示:97%的受访市民会说普通话,81.4%的市民会说上海话,47.5%的市民会英语。

为了获得较新的数据,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对来自上海不同区县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对上海话的了解程度和使用习惯来说,有3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上海?;没有学生知道上海话的起源地;有86%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上海话也能很好地与人交流。就使用频率而言,有46%的学生几乎不使用上海话与家人交流。在学校中,上海话的使用频率更低――仅有8%的学生会在学校里用上海话与同学或老师交流,有51%的学生在学校几乎不使用上海话。

由此可见,普通话已经成为上海中小学生的日常用语,而沪语则处于弱势地位。沪语在家庭生活中不常使用,学校中无需使用,似乎沪语已经在大多数人眼里变成了“鸡肋”,有逐渐被社会大流“舍弃”的嫌疑。钱乃荣曾在专栏中提到:“各管各的上海人,是以上海文化来认同的,唯一维系上海人身份的标志,那就是上海话了。这是一种文化认同,上海人高度认同上海话,因为只有上海话才是这块地域的族群文化的维系纽带和认同基础。”(钱乃荣,2011)如果继续放任沪语被“舍弃”,那么总有一天这条维系纽带会不复存在,族群文化也将割裂。

三、沪语难以传承之谜

(一)处于孤岛化进程中的沪语

先来看一下中小学生个体在沪语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卷数据显示,有将近半数的学生的父母籍贯非上海,与此相对应,他们基本不了解也不使用上海话。而父母籍贯为上海的中小学生,他们的父母多为“70后”或“80后”,这些学生的父母普通话学习得很好,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是与孩子交流时通常使用普通话。问卷显示,多数中小学生学习沪语的来源主要是家庭长辈。每个家庭都有一种相对稳定的语言交流环境和交流习惯,如果父母减少使用上海话,就会减少孩子说上海话的机会。其次,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希望推广上海话,也不希望沪语出现在公共场合。他们认为沪语听起来麻烦,幼儿园强制学,家里从来不用,种种原因导致中小学生个人主观上不愿意接受沪语。最后,问卷进行了沪语水平的小测试,从测试结果看,几乎没有学生能完全掌握沪语的基本常识和读音。由此反映了上海中小学生对沪语不够了解并缺乏使用的现状。这样一来会造成沪语传承的断层。

(二)学生群体中沪语生态恶化与上海城市快速发展的关系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大都市,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进入,为了方便交流沟通,人们会选择使用普通话,沪语使用频率将大大降低。上海的发展固然可喜,但如果因为经济、科技发展、城市进步而影响乃至破坏语言生态环境,导致沪语“灭绝”,那就得不偿失了。有些人认为上海本地人使用沪语就是排外。这种舆论导向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减少甚至拒绝使用沪语,目的是为了避免一些麻烦或者冲突。但事实并非如此,赵玉成(2012)认为,“上海话或母语,当运用时,往往所代表的是一个私人的空间,即使是在学校、社会等公共场合,往往也代表着一种私人交往的含义,在这期间也就自然而然包含了鲜活、温情、自由的感觉”。在跟别人沟通一些问题时,使用普通话太过严肃和正式,使用上海话则会有亲切之感,同时有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双方更容易互相接受和认可。

(三)上海话本身的特殊性对沪语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钱乃荣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经过170年来的发展,上海话无论在语音还是语汇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海话的韵母从1853年的63个合并成现今新派语音的32个,上海话的声调也从8个合并成5个,减少将近一半。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上海话已经发展成为吴语区语音最为简化的语言,并一跃而成为我国三大方言之一。其变化速度之快,是我国近代方言史上绝无仅有的。”(《解放日报》2013-11-15)由此可见,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词的加入,一些本地化的词语被取代,上海话“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方言反映了一个地域的文化风貌,由外来移民和本地人共同“创新”的沪语也显示了上海这个城市的包容。

四、沪语传承之链如何顺利运转

从学校教学来说,可以适当增添一些沪语兴趣课堂。“教师整体上对上海话的传承问题是非常关切和重视的,也特别希望上海话及其文化能稳健地传承下去。”(王兴燕,2012:68)。沪语教材缺乏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2013年前后,有市政协委员建议公立幼儿园合理编配沪语师资,设立“每日沪语时段”,让孩子们用上海话做游戏、讲故事、唱童谣,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和使用上海话。上海市教委作出回应,将在全市幼儿园开展上海乡土文化教育,以学唱上海童谣和儿童游戏的方式,加深儿童对上海方言的感知。同时遴选有条件的幼儿园试点进行上海话教学,积累经验后逐步在全市推广。

从调查问卷来看,有78%的中小学生赞同通过电视节目和广播来推广沪语。上海中小学生对一系列沪语电视剧,例如《老娘舅》《红茶坊》等十分熟悉,这些情景喜剧类的电视剧内容生动有趣,涉及很多沪语的发音、俚语和习惯用语的使用,深深地吸引了年轻观众。通过电视媒体和网络来宣传沪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社会活动也是传承上海话环节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们课题组暑假时在某爱心暑托班旁听过一次沪语教学,教学内容是《弄堂小调》诵读和上海经典早餐小吃的发音。85%的小朋友(大部分是小学生)在两三遍诵读后,能够清晰明确地牢记沪语的发音,并对此充满兴趣,希望能够再多了解一些与上海话有关的知识。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化的赛事活动吸引青少年学习上海话,激发他们了解上海的热情。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曾经举行青少年文化讲座、青少年沪语知识竞赛、“沪语小达人”海选活动等。

五、结语

小学生早餐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 饮食习惯;营养调查;学生,医科;贫困

【中图分类号】 R 15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7-0631-03

我国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各方面的资助,但还没有系统的营养干预方面的资助。营养是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的体魄是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首要条件。给予贫困大学生营养干预资助,对他们在仅有的经济条件下,形成健康体魄有着现实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为探讨合理的营养干预资助措施,笔者于2007年6月24日对大同大学医学院的贫困大学生食物消费行为进行了为期1周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大同大学医学院一~四年级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贫困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211人,其中男生48名,女生163名。

1.2 方法 贫困生的认定是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指导意见》的精神,学生个人月基本生活费低于150元的为认定对象,按在校学生30%的比例认定。调查采用的是膳食记录法[1-2],由调查对象本人记录自己1周的进食情况,时间为2007年6月25日至7月1日,调查内容包括:(1)早餐就餐情况,分每天吃、有时吃、从不吃;(2)早餐营养质量,依据文献提供的早餐营养质量分类法[3],将早餐中的食物分为谷类、豆类、动物性食品、奶类、蔬菜和水果5类,如食用其中4类或4类以上为早餐营养质量好,食用

其中3类为早餐质量一般,只选择2类或2类以下为早餐营养质量较差;(3)食物每周食用率和每周食用频次[4]及食物分类[5]。食物记录调查表自行设计,经预试验后修改而成。2007年6月24日召开贫困大学生营养干预研究课题告知会(动员大会),并当堂发表,2007年7月2日收表,调查人员由预防医学专业教师担任。共发放食物记录调查表211份,收回21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指标包括百分率、平均数、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早餐就餐情况 调查的211名贫困生,每天吃早餐的有161人,有时吃早餐的有49人,从不吃早餐的有1人,依次占76.3%,23.2%,0.5%,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6,P<0.01)。见表1。

2.2 早餐营养质量 在调查第1天吃早餐的207名贫困生中,早餐营养质量较差的181人,质量一般的26人,质量好的没有,依次占87.4%,12.6%和0,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P>0.05)。见表2。此外,早餐仅食用谷类的贫困生有66人,占31.9%,其中男生5人,占男生的10.6%;女生61人,占女生的38.1%,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P<0.01)。

2.3 每周食物食用率 见表3。

2.3.1 早餐食物食用率 在210名贫困生中,早餐食物食用率依次为谷类(89.1%)、奶类(27.6%)、蛋类(25.7%)、豆类(10.0%)、蔬菜水果(6.7%)、肉类(4.3%)、薯类(0)。男生谷类和奶类食用率分别为80.1%和38.3%,女生分别为91.4%和24.5%,男、女生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

2.3.2 午餐食物食用率 在211名贫困生中,午餐食用率依次为谷类(99.1%)、蔬菜水果(58.3%)、豆类(24.6%)、薯类(23.2%)、蛋类(10.9%)、肉类(6.6%)、奶类(0.5%)。男生豆类食用率为31.3%,女生为22.7%,男、女生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

2.3.3 晚餐食物食用率 在211名贫困生中,晚餐食物食用率依次为谷类(96.2%)、蔬菜水果(31.8%)、豆类(11.4%)、蛋类(10.0%)、肉类(8.5%)、薯类(6.2%)、奶类(0.9%)。男生薯类食用率为16.6%,女生为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P<0.01);男生豆类食用率为20.8%,女生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P<0.05)。

2.3.4 三餐食物总食用率 211名贫困大学生早、午、晚餐累计为632人次,男生143人次,女生489人次。三餐食物食用率依次为谷类(94.8%)、蔬菜水果(32.2%)、蛋类(15.5%)、豆类(15.3%)、薯类(9.8%)、奶类(9.3%)、肉类(6.5%)。男生薯类食用率为14.0%,女生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男生豆类食用率为21.0%,女生为13.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83,P<0.01)。

2.4 每周食物食用频次 见表4。

2.4.1 早餐食物食用频次 在210名贫困学生中,食物食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谷类、奶类、蛋类、豆类、蔬菜水果、肉类、薯类,男、女生谷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P<0.01),奶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

2.4.2 午餐食物食用频次 211名贫困学生食物食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豆类、薯类、蛋类、肉类。

2.4.3 晚餐食物食用频次 211名贫困学生食物食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豆类、蛋类、肉类、薯类、奶类。男生与女生薯类、豆类和蛋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4.60,2.69,P值均<0.01);男、女生肉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5)。

2.4.4 三餐食物食用总频次 211名贫困大学生早、晚餐累计为632人次,男生143人次,女生489人次。在632人次中三餐食物食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豆类、薯类、奶类、肉类。男生与女生薯类、豆类和蛋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4.00,2.95,P值均<0.01),肉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5)。

3 讨论

从早餐的就餐率及早餐质量调查结果看,贫困大学生早餐就餐率为77.0%,尤其是女生达83.3%,但高达87.4%的早餐质量较差,这足以说明贫困大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而且有31.9%的学生早餐仅食用了谷类,这样的早餐只能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其他营养素均满足不了机体的需要。

从每周食物食用频率看:(1)谷类食用率最高,几乎所有的贫困生每日三餐均食用。(2)早餐奶类和蛋类、午餐豆类和薯类食用率相对较高,有近1/3的学生食用;奶类在午餐和晚餐几乎没有学生食用;豆类早餐食用率较低,只有1/10的学生食用;薯类早餐没有学生食用;蔬菜水果午餐食用率最高,有1/2的学生食用,其次是晚餐,有1/3的学生食用,早餐几乎没有学生食用;肉类三餐食用率都很低,即使午餐也仅有近1/10的学生食用;男生早餐奶类,午餐豆类和晚餐薯类、豆类食用率均高于女生。(3)三餐食物总食用率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蛋豆类、薯类、奶类、肉类;动物性食品(蛋类+奶类+肉类)和蔬菜水果均仅1/3的学生食用;豆类和薯类食用率更低,分别近1/10和1/6的学生食用;男生薯类、豆类食用率也高于女生。

从每周食物食用频次看,几乎所有的贫困生每餐均食用谷类;早餐奶类和蛋类、午餐豆类和薯类食用频次相对高,平均3 d食用1次;蔬菜水果午餐食用频次最高,平均不到2 d食用1次;肉类食用频次最低,平均1周不到1次;男生早餐奶类及晚餐薯类、豆类、蛋类和肉类食用频次多于女生;三餐食物食用总频次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豆类、薯类、奶类、肉类;动物性食品(蛋类+奶类+肉类)和蔬菜水果的食用频次仅分别为6.7次/周和

6.8次/周,即每日1次;豆类和薯类食用频次更低,每日还不足1次;男生薯类、豆类、蛋类和肉类食用频次也多于女生。

综上所述,某医学院贫困大学生早餐食品单调,几乎没有蔬菜水果和肉类,仅食用谷类现象严重,营养质量差;食物每周食用率和食用频次基本一致,仅有谷类几乎每人每餐食用,其他各类食物的摄入按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要求均远远不够,这样的膳食结构会严重影响到贫困生的健康及其资源储存。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应提倡廉价食品豆类和薯类的食用,以替代动物性食品和相对补充蔬菜水果的摄入不足。早餐、晚餐的质量男生好于女生,故要特别关注女生的膳食营养干预与资助。

4 参考文献

[1] 郝玲,李竹,主译.营养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

[2] 葛可佑,主编.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88-389.

[3] 高树军,马冠生,翟凤英,等.我国中小学生早餐食物种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196-199.

[4] 马冠生,孔灵芝,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九2002行为和生活方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小学生早餐调查报告范文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化转移是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留守儿童的规模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扩大。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2013年5月,全国妇联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000万人,占全国儿童20%左右。由于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心理、教育、生活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这就更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学术界予以高度关注。研究表明,孩子在中小学阶段成绩越好,在进入工作岗位时收入可能越高[1]。在儿童发展的国际性测试(PISATIMSS)中表现越好的国家,其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表现也越突出[2]。因此,关注“留守儿童”成绩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但多数谈及的是留守儿童心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对其学习方面的讨论明显不足。比如,父母外出打工是否会对子女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大部分学者认为,师资力量、监护人文化水平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推断父母外出打工是导致孩子成绩明显弱于非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3][4]。另有学者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无影响或者影响不显著。认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是因为他们对于父母的想念和随之而来的孤独寂寞感造成的,又或是父母外出造成孩子学习环境改变而导致的,父母是否外出对孩子成绩影响不大[5][6]。从样本选择来说,多数研究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即算做留守儿童[7]。少数研究则认为,父母单方外出并不代表其家庭教育就缺失,应该从父母角色是否缺失来定义留守儿童[8]。本研究以西部某欠发达县为调查样本(以下简称为调查县),走访了被调查县6个乡镇,着重从留守儿童的成绩表现以及相关的学校教育、家庭护理和政策需求等方面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将小学和初中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均来源于学校成绩登记册,可靠性强。另外,本研究首次将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定义为“留守”,单方外出的定义为“半留守”,区别对待,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最后还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留守儿童成绩表现差异的原因。

二、“留守儿童”成绩表现的差异性和阶段性

根据调查县2013年的统计数据,该县共有留守儿童15204人,其中高中以下学龄留守儿童11310人。由父母一方照顾的有7038人,占留守儿童的62.2%;父母双亲外出,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有4272人,占留守儿童的37.8%。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各年级留守儿童人数呈递增趋势,三年级以上的留守儿童,大部分在学校住宿,寄宿学生5883人,占52%,且80%以上在农村。本次调研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总共访谈了调查县中的骆驼巷村、娟岭村、十里铺村、金山村、赵塬村、权垣村等6个村落;并以十里铺村的十里中学和十里小学为问卷调查对象。其中,十里中学总共发放问卷316份,包括留守和半留守儿童共158份,非留守儿童158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83份,其中包括143份留守和半留守儿童。十里小学共发放问卷300份,总回收有效问卷265份。这里定义父母一方外出者为“半留守”,双方都外出者为“留守”,而留守儿童和半留守儿童相加成为“总留守儿童”。小学阶段留守、半留守和非留守儿童三者成绩相差不大,留守和半留守儿童整体成绩表现比较靠前,由高到低基本呈“倒金字塔”分布。而初中阶段,三者成绩表现差异却十分显著,总留守儿童的成绩分布由原来的“倒三角形”转变为“正金字塔”分布,大部分总留守儿童成绩表现不佳,总留守儿童整体排到了后50%。图3是被调查中学相对于小学成绩表现的一个对比统计数据。数据显示,60%的留守儿童和53%的半留守儿童较自己小学成绩而言,都明显下降。而这一现象在非留守儿童中仅占37%。充分证明了对于总留守儿童,在初中的成绩表现明显劣于小学,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三、“留守儿童”成绩表现差异的原因分析

面对以上数据和案例,可以肯定“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确实存在成绩表现的显著性差异,且“留守儿童”的成绩在初中阶段有更为显著的劣势。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一)初中学习难度加大,家庭辅导缺失

调查显示,该县小学生平均每学期5-6门课程,初中则增为7-9门。同时学习难度也由小学阶段的认知性学习提高到了运用性学习,对于所有刚进初中的同学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小学阶段,或许仅存在学校教育孩子依然可以完成学习,成绩差异不大。但是初中的课业难度远远超过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和监护人的辅导能力。突如其来的繁重课业让留守儿童极其不适应又无处可诉。这样,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落差,从而出现焦虑、自卑、厌学等等症状。在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平时有人监督您学习吗?上表中的调查数据差距已不小,但是经过实地了解得知,所谓的监督学习,在很多留守儿童家庭也就一句话:“作业写完了吗?写不完小心老师收拾你!”很多的监护人从来没有真正仔细地检查和核对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也从未和老师交流过孩子的在校表现。数据还显示,只有36%的监护人积极参加家长会,其余64%的监护人态度消极或者拒绝参加。他们过多地依赖学校教育,从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辅导性作用。

(二)“青春叛逆期”,情感需求无法满足

被调查中学的初二年级学生李某,从初中开始留守,留守时间2年,她和弟弟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小学期间父母还未外出打工,每天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后就心无旁骛地玩,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可是自从父母外出后,再也没有人督促自己学习,加之父母出于补偿心理,给的零花钱比较多,自己也刚学会了上网,每天穿梭在游戏厅和网吧之间,一个学期下来,不仅成绩下滑严重,在同学眼中的形象也大不如前了。父母知道后,对她大加斥责并且削减了部分零花钱,可是李某觉得父母不仅不照顾自己,还对自己特别苛刻,心里充满怨气。为了赌气,她依然每天来往于游戏厅和网吧,而且变本加厉。班主任老师表示跟李某家长进行过多次沟通,起初家长很重视,但由于教育方式欠佳,只会一味地训斥,效果不是很好,再发现多次训斥无效加之父母身在外地,交流不便,家长便有种放任自流的态度。本来李某的变本加厉只是为了赌气和引起家长的关心,看到父母渐渐放弃了,李某陷入了极度的迷茫。她没办法和远在他乡的父母及时交流,同时也不想主动和老师交流,因此她只能跟班里的好朋友倾诉,同龄人之间的倾诉只能得到安慰,却得不到解决办法。多亏班主任细心,主动与她交谈,才使她又回到学习的正轨上。这个案例中值得思考的地方很多。农村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形式简单,而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如果不能合理有效地交流,暴力手段不仅用处不大,还会适得其反,伤害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同时还会给孩子造成误区,易使孩子带着埋怨去生活和学习。而对于非留守儿童而言,孩子的一些细微的变化特别容易被父母察觉,父母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一些小毛病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扼杀在萌发期。同时,非留守儿童在出现问题后也有充足的时间跟父母沟通,有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

(三)多数留守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无法负担多余补习费

通过走访发现,绝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当地的低保户。这几年国家政策落实到位,所有义务教育期间的学费基本免除,农村学龄儿童还可以享有免费的“营养午餐”以及免费的“集体宿舍”,这就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调研发现,家里每个月给留守儿童的生活费平均在100-150元之间,如果每个月在校时间按20天计算,那么平均每天5-8元,而孩子的早餐和晚餐还要包含在内。绝大部分孩子没有多余的钱去补习功课或购买学习资料。由于农村课业负担很重,初中生每天在校时间远远超过8个小时,所以基本没有时间满足孩子开小灶的需求。同时,留守儿童家庭条件都比较差,他们无法负担城里高额的补课费。据了解,如果每学期补课费在100元以内,家庭还是可以接受的,一旦超过100元,绝大部分家庭会选择放弃补课。就目前情况来看,初中留守儿童的成绩只能由学校来负责,而且一般的农村家庭也认为孩子的学习就是学校和孩子自身的责任,成绩好坏无所谓。加之农村学习资源相对匮乏,课外辅导资料不易获得,学生学习途经单一,更没有其他兴趣班。而学校教育很难照顾到所有同学,一旦学生无法跟上进度,想要弥补起来相当困难。

(四)抗挫折能力较弱,容易自我放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特别值得思考的现象:当我们问及想要读到什么样的程度时,留守儿童总是犹豫不决、欲言又止。经过了解,他们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虽然我自己很想上大学,很想去外面上大学,但我觉得自己肯定不可能去的,所以我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当问及为什么觉得自己肯定不可能去时,他们会说我每次考试中哪个科目总是考不好,自从一次成绩不好后,每次考这个科目会特别害怕,越害怕越考不好,久而久之就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据了解,留守儿童的受挫来源不仅仅是学习上,人际交往和家庭等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受挫缘由。很多留守儿童由于自幼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经常会被同学挑刺,跟同学发生矛盾后不懂得如何处理,同时又不愿意跟老师父母交流,只能采取闷不吭声、吵架等手段进行发泄,最终致使小摩擦变成大矛盾,人际关系恶化。长期心情处于抑郁状态,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不喜欢待在学校,如果不及时解决,最终将演变成辍学、厌学[9]。初中阶段,正是儿童成长的第二个关键时期,也正是孩子心理、性格、行为的塑造期。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也能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一个有良好依恋关系的家庭,当孩子面临挫折时,他会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也会相信家庭和社会给出的建议,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而留守儿童从小就缺乏良好的依恋关系,遇到问题很可能会钻牛角尖、会悲痛、怨恨、焦虑等等,导致自己不合群、孤僻,长此以往,便对于所处的环境感到厌恶,迫切想要逃离目前的环境,这就是留守儿童容易自我放弃的主要原因。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