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培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层干部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层干部培训总结

基层干部培训总结范文1

传统培训方式面临尴尬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虽然乡村干部的来源和知识水平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民选村官培训仍然停留在采用满堂灌、以会代训等单一的方式上。施教者往往不顾接受者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分对象、不讲方法、不问结果地一味灌输书本上现成的政策和理论知识。总以为政策讲得越全越好,理论提得越玄越好,大一二三加小一二三的讲义越多越好,国内外参考资料越厚越好。全然忽视了培训的目的是将民主的方法教给农民,培训的对象是急需解实践之惑的农民民主的参与者与实践者。在推进基层民主工作的实践中,云南省民政厅从事基层政权工作的同志们迫切感到,必须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改革的重点是改革参与者的头脑。民选村官虽然是村民投票选出的,但当选者只是乡村民主的受益者,而并非天生的乡村民主的领导者。所以,第一步急需解决的,是要改变他们头脑中潜移默化的传统集权制和计划经济思考惯性思维。而解决认识惯性问题,就必须遵循认识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或者说先从学选举入手。民主选举不等于村民自治,但是,从选举到自治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长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较长过程。在乡村政治改革的初级阶段,村民自治的中心是民主选举,村民民主选举的中心是完善民主程序。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但对民选村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既然培训的目的是培养民主的参与者与推进者,培训的对象是实践的对象,那幺培训的“重点”、“入手”和“中心”对对象来讲,首要的就应该是学习操作,获得一种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处理和解决农村事务的工作能力。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云南省民政厅借鉴国外先进的成人培训方式,在2001年3月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58名村主任的培训中大胆创新,一改往日传统的培训方式,首次进行了互动式培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并立即引起了省内外乃至国外有关方面的注意。

令人耳目一新的“互动式”

所谓互动式培训,就是通过教员的引导和与学员共同分析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等互动式活动,为学员创造一个知识、经验共享的学习环境,使学员由被动听讲变成全过程的主动参与。互动式培训的主要程序有这样几点:

1.建立小组(旨在创造一个亲和、宽松、自由发表个人意见的民主氛围)

为使每一个学员都能主动地并有较多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先将学员分成30至40人不等的大组,即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班;再将各大组分为多个4人或6人的小组(也可分为多个2人或3人小组),并确定各自的大组长和小组长。分组时,可以将共性较多的人分为一组,也可以将差异突出的人分为一组,这应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不同阶段的需要灵活掌握。共性较多的人在一起便于概括和达成共识,而差异较大的人在一起则便于在观点上相互碰撞,以使讨论更加深入。各个小组成员又都以圆桌形式围拢在一起,自由而有机地分布在教室之中。

2.互相介绍、制定学习守则(旨在使学员了解共同议定的权威意义)

为给培训创造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和基础,使教员与学员及学员之间有个初步的了解,首先引导各组学员对各自的姓名、籍贯、习惯、爱好、工作简历及对培训班的期望等情况作个简要介绍。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教员有意识地引导学员共同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纪律,诸如“守时、关闭呼机手机、不抽烟”等,并由大组长整理成为全组的守则,大家通过后签上字,贴在教室门口共同遵守,以使培训能够在一个健康而有序的环境中开展。

3.根据培训内容,展开培训(旨在模拟决策实践中使学员学会民主程序)

做好以上准备工作,教员即可引导学员渐渐地进入培训主题。按照教材每一章节的要求和提示,学员先在小组中对培训的有关内容和案例(如村委会选举或村民自治)等进行讨论,然后由各小组推荐一人在大组中将本小组的观点陈述出来,教员负责对各小组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并且不断启发和引导学员补充没有涉及的内容,将学员获得的新认识和提出的新构想进行引申和理论提高,最后一起得出大家共同认可的、全面正确的结论。

整个培训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的“老师”和“学生”,没有固定、单一的教学形式;惟一不变的就是围绕培训主题尽可能地使学员互动起来,全面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分组讨论,自由辩论,案例分析,模拟训练,角色扮演,观看录像,排序,打分,填表、图,以及根据培训需要和条件即兴创造的其它形式。在培训中,教员仅仅起到引导、启发和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教员的引导和启发,使学员在讨论、辩论、模拟等活动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积极建构自己的新认识。在这种互动式学习、讨论、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提高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评估与总结(旨在使学员体会每一个人的选票对政策改变的作用)

在培训内容完成之后,将事先制作好的问卷调查表发放给每一位学员,对此次培训的每一个环节———从培训地点选择到住宿伙食标准、从教材章节内容设置到培训活动方式、从每一案例分析到现场模拟训练,都进行评估并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培训组织者和教员在对调查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培训的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对调查表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反馈,使此次培训的内容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同时也为以后的培训积累经验。

互动培训初显成效

1.经过一年多的互动式培训,初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培训观念,把培训客体变成了培训主体,人人都是先生,人人又都是学生,增强了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用民主的方法,培训民主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通过培训,使每一个人都经受了一次民主的实践和洗礼。

基层干部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近几年,特别是《关于2008——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陆续出台、具体落实以来,全国各地从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掀起了干部培训的热潮,对于各级各类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升个人素质、增加业务知识,开阔眼界打开工作思路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干部培训院校作为培训的主力军功不可没。但随着干部培训院校培训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培训要求的不断提高,管理难度的不断增高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作为全民事业单位的干部培训院校的内部管理模式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巨大的挑战,笔者以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推进企业化管理改革不失为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1 干部培训院校推进企业化管理面临的困难

举办干部培训业务的院校(机构)性质千差万别,其中事业单位所占比例较大。干部培训院校和普通高校、科研院所虽然同属事业单位,承担公益服务,但干部培训院校部分资源可由市场配置,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1.1 苏州某干部学院的基本情况。

苏州某干部学院(以下称学院或该院)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是一所立足苏州、面向全国专门从事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成人院校,是直属于市委市政府、从事公益服务类的全民事业单位。它致力于打造全国基层干部提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阵地、城乡基层干部教育模式的研发基地、苏南与全国其他地区合作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以及苏州特色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传播窗口。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该院干部培训日益凸显“面向基层的明确定位、注重实务的培训内容、与时俱进的课题设置、精选优质的师资队伍、典型示范的现场教学、不断增强的科研支撑、基本完备的硬件设施、真诚热情的配套服务”等八方面的特色,在全国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多人,其中50%左右为编内教职工,30%左右为公益性岗位,其余为委托聘用制员工。根据工作需要,设办公室、培训处、学员处、继续教育处、科研处、财务审计处、行政处和后勤服务中心等内部职能机构,分别赋予相应的管理职责,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该院自办食堂和住宿,实行收支两条线,由国库支付中心统一管理。

1.2 企业化管理面临的困难。

无容置疑,干部培训院校推进企业化管理对于消除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利用资源,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具有极大促进作用。然而,身为全民事业单位的苏州某干部学院推进企业化管理的道路却并不顺畅,相反,困难重重。

1.2.1 观念有冲突,思想难统一。

有的教职工认为,既然学院已经是全民事业单位,只要工作上轻松一些,收入上稳当一点,混混日子就行了,搞企业化管理就是琢磨人,难为人,搞得不好,甚至可能自己断送事业单位根基。因此,教职工中出现了思想观念不一致的矛盾冲突。

1.2.2 人员能进难出,缺乏退出机制。

虽然该院已实行全员聘任制,但人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情况客观存在。学院内设职能处室各自承担明确的任务,但处室没有用人自,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上学院决策层还不能下定决心推出退出机制,这就很难给懒散拖沓、毫无责任意识的员工以压力和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能优胜劣汰,就难以真正实现企业化管理。

1.2.3 内部交易不科学,成本核算不全面。

该院推行处室目标管理责任制,初步实行处室之间内部交易,进行模拟成本核算,这对于加强成本核算、绩效考核奠定了一些基础,但学院领导考虑到各处室之间的平衡,在内部交易的项目、价格设置上还未能做到标准统一,执行到位,人为调节的成分比较大,撇开了人力资源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等最为重要成本的成本核算,只能是部分成本而非全面成本核算。

1.2.4 经济杠杆不明显,激励手段难奏效。

该院作为全民事业单位最大的特点也是企业化管理最为诟病的问题主要是分配上强调相互平衡、搞平均主义,大家习惯于端“铁饭碗”、吃大锅饭。这使得改革者或决策者难以创新分配手段,最有效地撬动经济杠杆,缺少激励手段的企业化管理最终将失去源动力。

2 深入推进干部培训院校企业化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随着干部教育培训形势的变化,该院提出了深入推进企业化管理的思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根据笔者调查分析,在如何推进企业化管理上依然存在思想准备不足,操作工具还不到位,特别是在成本核算和经济指标考核体系的设计上还有待重新审视,进一步商榷,比选方案,慎重决策。对该院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事业单位,如何深入推进企业化管理?笔者认为,应着力解决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2.1 真正确立企业化管理的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的探索,是一种管理思路的创新,更是一种管理理念的突破,是一次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化管理说到底,就是要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强调经济效益,突出可支配现金流量。事业单位推进企业化管理,不仅不会改变事业单位的性质,反而有助于明晰责任,提高效率,更加巩固事业单位的根基。而且,事业要发展,根基要稳固,作为事业单位而言,更要拿出突出重围的勇气和决心,更要秉持超前的思维和先声夺人的利器,也只有跳出事业单位的窠臼和视野,才能更好地顶推事业单位的大发展。

尽管该院是苏州市市属事业单位,但因为自身的一些历史原因,长期坚持走向市场找业务,要效益,形成了自身鲜明的业务特色,有别于其他大专院校和公办成人教育机构。从学院目前几块主要业务来看,具备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条件。因此,要在学院内部大力宣传企业化管理的理念,务使全院教职工从学院长远发展的高度,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强化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牢固确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彻底放下事业单位的包袱,更新科学管理理念,做好服从和践行企业化管理的思想观念准备。

2.2 进一步明确企业化管理的着力点。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着力点在于建立比较科学的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从该院目前的状况来看,对于有创收目标管理任务的经济责任单元,其关键在于确立比较科学的经济指标考核体系。而要确立比较科学的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其重点又在于坚持内部交易的观点和明确收入与成本费用确认、计量的界限(口径),并以按上述口径计算的“净利润”(可支配现金流量)作为考核评价的核心指标。经过几年内部模拟成本资料的收集整理,可以总结的经验教训是:务必要尽快建立一种符合该院内部企业化管理实际的统一口径的成本核算(经济核算)模式,这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2.1 改革和创新经济核算办法。

对外,该院首先是一个事业单位。因此,严格按照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要求(如按现金收付实现制要求)编制收支预算报表向上报送,这是作为市属事业单位对外对上完成财务会计工作必不可少的步骤。对内,学院要坚持走企业化管理这一步棋,即根据学院各业务部门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按照企业会计的要求,实行权责发生制并以此制定经济核算和考核的办法。在核算和考核办法确定之前召开有关经济责任部门(单元)联席会议,共同商讨确定收入划分的内容(亦可称之为范围或者边界)与标准、成本费用支出的内容(范围、边界)与标准以及计算的办法,以可计算的净利润或可支配的现金流量等指标作为考核经济指标的主要依据,同时将收入总量和成本费用总额作为考核经济指标的参考依据。这样,对外的预算会计和对内的 “准企业”会计两种核算彻底分开,避免彼此搅合在一起。

2.2.2 落实内部交易原则。

确立和落实内部交易原则,关键是确立内部交易的内容与内部交易的价格。内部交易内容由学院决策层和相关业务部门统筹考虑,协商确定。对于内部交易价格,目前可以考虑,首先,根据已经掌握的历史数据测算有关二线服务部门的实际业务成本,制定的内部交易价格可略高于实际业务成本,略低于目前市场运行成本。其次,一线业务部门通过向二线服务部门按内部交易价格购买专项服务,从而实现既可考核一线业务部门的成本(此成本为部分总成本而非全面成本),也可考核二线服务部门通过提供服务而取得的收入,一举两得。

例如,该院继续教育处可按内部交易价格通过向行政处购买教室等服务,向后勤服务中心购买餐饮和客房等服务,向办公室购买文印等服务。继续教育处支出的内部交易价格可以作为行政处、后勤服务中心和办公室等部门提供有关服务的收入,并以此作为考核其服务收入和工作绩效的依据。培训处和学员处可以内部交易价格通过向后勤服务中心、行政处购买客房服务、膳食服务和交通服务、教室租赁服务等,同样也可以考核后勤服务中心、行政处或提供其他服务的部门收入和工作绩效,从而在根本上扭转双方之间的关系,打破了原来仅仅是工作上的配合关系(因此在工作中常常出现推委扯皮,相互埋怨的现象)。因为部门之间交易关系的存在,一线部门可以向二线服务部门提出比现在更高的要求,二线服务部门更需要转变服务观念,主动适应业务部门的需要,进而有利于提升其业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2.2.3 准确把握成本核算的内容。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重心在于能否坚持全面成本核算,而成本核算的关键又在于能否准确把握成本核算的内容。对于业务往来发生的成本费用作为成本列支,意见分歧不大,但对于职工工资和固定资产及其折旧,较为普遍的观点是,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是财政划拨的,固定资产也是财政资金支持的,因此,不应该计入成本。

目前,该院在界定成本核算的内容时基本上也持这种观点。不仅如此,对于合作办学的教育管理费分成款是否作为成本核算内容也存在意见分歧。笔者认为,干部培训院校是一种业务比较特殊的事业单位。吃、住、行、游、购等环节众多,干部培训接待要求更高,固定资产投入大、维修改造任务重、设施设备更新快,包括课堂授课和现场教学以及教育辅助管理投入人力多,智力服务的成分更大,因此,职工工资和固定资产相关成本理应构成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教育管理费分成问题由来已久。对于该笔费用是否进入成本列支,目前该院决策者担心学院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方面造成收入基数夸大,另一方面分成款再作为成本核算意义不大。我们认为,该院作为承办院校向主办高校支付的教育管理费正如加盟企业支付的加盟费一样,是企业典型的成本费用,这是双方长期博奕和谈判调整的结果,是学院必须付出的代价,应在成本中列支,才能体现成本核算的要义。

2.3 认真选择适合单位实际的企业化管理操作工具。

实行企业化管理首先应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传统影响,但又不能钻在这个牛角尖里,跳不出来,要善于借鉴企业特别是规范的外资企业在人、财、物、业务等管理方面一些成熟有效的方法,也要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出一些新的管用的办法。目前来看,授权部门管理,突破整齐划一的统一管理模式,尊重各处室管理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是探索并选择适合学院实际的企业化管理操作工具的努力方向。

2.3.1 人事工具。

人是事业发展最活跃的要素,人事工具也是企业化管理最直接的工具。要将支持各处室对其成员考核上的最终决定权,维护处室负责人组成团队人员的选择权(不选择权),行之于文,稳步推进,用好调配人员的人事工具。至少在形式上也要明确处室在用人问题上具有最终决定权。员工毕竟长期在一个处室工作,对处室的认知和忠诚是最基本的品质,而现在不少员工认为我是学校的员工,用不用我是学校说了算,因此,对现有的工作岗位他不尊重,因而他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不会去努力工作。

2.3.2 考核工具。

绩效考核关系到员工的激励问题,最终会影响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学院要将绩效考核放在较之于工作时间考核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用可比的数据说话,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说话,兑现奖励,严格惩罚措施,用好经济杠杆的考核工具,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3.3 运营工具。

单位要正常运营,必然离不开各种工作规划和信息传递,需要确立工作流程与工作规范等。学院要将工作规划和对工作规划的落实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抓手抓紧抓细,要重视“再造”工作流程和梳理工作规范,创造和运用信息管理平台,创新工作保障机制的运营工具。

2.3.4 创新工具。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任何成功的组织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有效管理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发现新机遇、解决新问题,默守陈规、固步自封,就会丧失有利时机。世界上没有一套固定的适应一切组织的管理体系,每个组织都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和优势。学院要将企业化业务开拓的办法学习好,业务开拓的干劲保护好,把企业化业务管理的创新思路谋划好和业务管理创新的手段落实好,用好快速有效拓展业务的创新工具。

3 结论

干部培训院校由于其事业的性质、特点有别于普通高校和其他科研院所,存在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观念,准确把握内部交易原则和全面成本核算的着力点,选准企业化管理操作工具,毫不犹豫地推进企业化管理,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干部培训院校必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王勇、蔡俊伦,《现代管理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基层干部培训总结范文3

一是各项激励约束机制、培训考核、评比制度不完善,一些干部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内动力不足。有些干部一天到晚工作生活忙忙碌碌,加班加点,抱怨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充电”;有些干部认为当前所处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不高,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另一些年龄稍大的干部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学与不学一个样;还有一些干部怕培训,“多学多干事”的思想在作祟。

二是基层所的学习培训形式多数是集中一两个人上课辅导,存在上课时间短、理论内容不能讲清讲透、满堂灌、参加学习的同志不专心听讲、讲课内容与实际工作脱钩的现象。影响学习质量,培训收效不明显。

三是现有的人员知识结构不适应工商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单一型”、“一般型”的人员比较多,而“复合型”、“拔尖型”的人才相对少。既精通注册登记工作,又能办案的人员不多;既会在一线监管执法,又善于总结提炼的人员不多;既精通工商法律法规,又善于具体指导服务工作的人员不多。大部分干部知识结构比较零散,日常培训中忽视了工商行政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系统知识的渐进培训。存在具体业务岗位人员只懂本岗位知识,对其他部门知识知之甚少的现象。这些人一旦岗位轮换,就会出现知识缺乏、工作脱节的现象,履职能力难以适应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要求。

二、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方式方法的探索创新

一是办班方式实行“个性化”。针对干部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技能不一,全员式培训难免因“程度差的吃不了,程度好的吃不饱”而影响培训效果的现状,突出推广个性化、差别化培训。在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上不搞“一刀切”。采取按水平设班等“小班制”的培训方式,灵活设置培训班次,满足干部的个性需求。

二是突破形式单一的培训形式。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和分析基层干部的学习愿望和需求。从而为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使培训形式更贴近干部的实际需要。县局采取机关组织精干力量下所讲课方式,提高基层所的执法和办案能力。去年,食品安全一直是困扰基层的难题。县局组织消保科的同志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按照基层所规范化关于“三室一站”的工作分工一步步讲解,从而使基层所的同志很快就掌握了方法和要领。

三是注重学习的实用性。学习的目的就是提高实际技能和应用本领。为此,我们主要采取四个步骤提高办案技能:(*)由公平交易科、法制科对基层所办案人员授课;(*)模拟办案过程,对经常出现的案例进行模拟办案;(*)组织有办案经验的同志传帮带;(*)独立执法案人员当场考试。

四是注重教员培训。在开课前,组织教员共计*人进行培训,提高教员掌握业务本领和讲课技巧的水平。同时,要求他们必须有标准教案,为了确保教案的编写质量,要求注重结合实际。

五是注重培训计划的制定。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增强全系统基层工商人员的业务素质。综合知识方面侧重于以常用的公文写作、财会知识、法规知识为普及内容。业务指导方面以日常执法办案为侧重点,以扣留物品、行政强制措施、调查取证方式方法及年终综合业务考评作为今年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思想素质是决定人的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选拔干部的原则是德才兼备,廉政建设提出的是德、能、勤、绩、廉。由此可以看出,思想素质是诸事之先,有好的思想素质是干好其他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积极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岗敬业教育,使同志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一线执法人员面临各种诱惑,如何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是摆在每个工商人面前的重要课题。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全体同志的思想素质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得到提高。将提高思想素质纳入到制度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中,以此规范干部队伍行为。使我们的队伍永远富有朝气和活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和谐有序的工商队伍。

基层干部培训总结范文4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总结过去,尚知很多不足;面对现实,深感责任重大;迎难而上,开创工作新局面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在做她们的工作中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宣传、组织和发动,没有想方设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妇女的观念问题、技能问题,致使农村妇女的主观能动性和“半边天”作用没得到充分发挥、妇女干部必须首先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必须树立迎难而上、知能而进的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从提高妇女群众的基本素质入手,引导她们转变观念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这次参加县委党校举办的妇女干部培训,系统地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听取了有关专家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妇女专业知识的专题讲座,深受启发和教育,体会如下:

一、总结过去,尚知很多不足。自参加工作以来,绝大多数时间从事妇女工作,面对的是广大的农村妇女,她们纯朴善良、勤劳务实,对生活、对家庭没有多高的要求,因此在做她们的工作中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宣传、组织和发动,没有想方设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妇女的观念问题、技能问题,致使农村妇女的主观能动性和“半边天”作用没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自身要求低,认为基层干部只要做到身体力行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学习和掌握高深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因此在工作指导上几乎凭经验办事。

二、面对现实,深感责任重大。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新时期妇女工作,是摆在我们妇女干部面前且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妇女干部必须首先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引导和带领广大妇女群众积极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洪流中去,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迎难而上,开创工作新局面。目前,农村妇女工作面临着妇女群众素质较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人均收入不高等具体现实问题,加之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尚不健全,妇女干部自身素质偏低,因而给妇女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诸多不便。对此,我们必须树立迎难而上、知能而进的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从提高妇女群众的基本素质入手,引导她们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展示才华,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尽快致富奔小康建功立业。

基层干部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税收专业化 队伍建设 能力

根据省局新的征管改革方案,将税源管理事项分解为流程节点,岗位因流程节点而设,税收管理员从管户转变为管事,税源管理方式由“分户到人”转变为“分事到人”,从传统“单兵保姆式”向现代“团队流程化”转变。必然要求干部队伍建设也要紧跟专业化管理改革的需求。但是,当前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干部队伍中还存着一些不良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神状态与专业化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锐气不足。由于税务职业上的“保险箱”,工作上的“大锅饭”,分配上的“平均餐”,职位上的“太平官”,使工作存在“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干部的拼搏精神和斗志。缺乏奉献和危机意识。有些干部经受不住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的还不牢,比待遇、比福利和盲目攀比的思想时常出现,奉献意识不够强;还有少数同志本位思想偏重,整体意识不强、不注意合作,缺乏大局观念。常常出现对上级布置的工作不主动,体现在办法少、措施少、效果差,或漠不关心、敷衍了事、一拖再拖,与整体工作不合拍,从而影响到全局工作顺利展开,影响到整体工作和区局形象;还有的同志认为税务工作捧的是“铁饭碗”,只能进,不可出,只要自己不出大错,就可以高枕无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是把地税工作作为事业来追求,没有很好的承载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缺乏危机感。

二、能力素质与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业务标兵评比竞赛、税收管理员业务考核等培养出一批优秀税务干部。但在业务培训上,往往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提升形象和注重业务尖子的专项培训,忽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综合培训,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人为地形成了干部业务两极分化的局面。干部对以考促学反映不一,优者赞成考试,平者应付,庸者害怕考试,老者逃避考试,没有达到提高业务水平的真正目的。此外,还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学习培训也还存在注重业务培训的多、政治思想培训的少的问题,致使个别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偏移。这些问题直接造成税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管理的要求已经不相适应。

三、人员结构与税源专业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从事税源管理人员数量较少,具体到各个税源管理科愈发突出,要实现业务重组,岗位重设,十分困难。二是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从年龄上看,区局平均年龄已达42岁;从知识和能力上看,距专业化要求的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尚有一定差距。在目前无法有更多新生力量补给的现实下,如何优化现有人力资源配置,以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要,对区局都是一个大的挑战。

四、干部管理机制与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尽管这几年我们在人事干部制度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行了“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干部选拔机制,有效根除了干部管理中的痼疾,增添了动力、激发了活力、凝聚了合力。但从整体上干部管理机制还存在着与专业化改革要求不够适应的地方。干部队伍的管理还存在着依靠人管人的现象,不能够很好地做到依靠制度管人;干部管理缺乏方法手段,存在着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在利益分配方面,由于绩效考核机制还不能完全体现公正公平,导致利益分配中“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甚至“干多多扣分、干少少扣分、不干不扣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能有力地调动每位同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专业化的管理,给税务人员带来新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税收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过去传统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只有坚持“科技加管理”的战略,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水平,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才是税收工作的根本出路。目前税务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还不能适应要求,严重制约了信息管税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教育培训,持续开发。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教育要全面系统、有针对性,把握时代脉搏,创新思想教育的手段,切实解决思想意识上存在的现实问题。二是根据各类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对税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按照专业化岗位要求,制定一个中长期干部培训规划。要转变思路,逐渐由重学历教育转变为重技能培训,根据干部的年龄、学历、资历、所学专业、所在岗位分类实施,分批开展有针对性地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基层干部培训总结范文6

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调整和探索。本文主要是以如何建立和和打造员工激励制度为中心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这里主要从一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立良好的领导形象

领导形象在企业或者公司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形象的好坏,是影响员工积极性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不断的通过学习来加强在身能力的提升,通过自己切实行动在员工中树立好的形象和威信,充分的激发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个人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在塑造自身形象的时候,应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抓起,首先就是要时刻注重和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各种知识来加强自身的修养。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拓宽自己的视野。其次,作为领导,首先自己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这样才能感召和激励广大员工努力工作。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加强和团结周围的员工,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采用民主和专制相结合的手段。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广泛的听取和采纳广大员工的意见。把整个企业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使企业员工上下一心,同甘共苦。心甘情愿的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努力奋斗。

二、积极开展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不但需要领导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更要不断的对广大员工进行思想教育,通过理论学习,让员工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要作用和艰苦劳动的意义。这里,要从三个方面抓起。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明确的目标,崇高的理想,持久的动力,这是员工干好工作的必备思想要求。也是员工努力做好工作的最大动力。作为企业,要定期开展广大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三、从情感上对员工进行激励

从情感上对员工进行激励,本质上就是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这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从情感上进行激励,就是通过充分做好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关心员工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切实维护广大员工的自身权益。在处理员工内部关系以及利益分配时,要充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涉及员工重大利益或者员工所关切的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充分的争取每个人的支持和理解。对职工的不同意见要依据法律,本着爱护职工的原则,负责任地进行解释、和调解。

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从思想上,从情感上接受工作并且真心实意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其次,要积极的关心关注每一个员工的成长和问题,作为企业领导或者企业干部,一定要主动深入到员工家中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让他们从心眼里认可你,同时,努力营造一个家的氛围,让员工把企业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

四、建立多种手段形结合的激励机制

确立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方法来激发、引导员工的内在动力,使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和释放,从而满足他们高层次的心理和精神需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长远目标上激励员工,根据员工所在的岗位和工作实际制定出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奋斗目标,并将目标与员工的福利待遇、工资、奖金挂钩,使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感到有压力、有动力,从而激发员工的进取意识;从现有成就上激励员工,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和各项业务竞赛等活动,进行评奖或评选先进,根据成绩对具有发展潜力、绩效突出的员工予以合理表彰或晋升,这样就能在激发员工成就感的同时,激励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进自身工作;建立模范的榜样,积极宣传学习行业内外的先进人物和企业,更要着力发掘发行系统内部、书店内部工作踏实、业绩优异的先进典型,多方面地大力宣传,配合企业文化的塑造,树立企业鲜明的价值取向;从个人兴趣上激励员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当人在满足了他们的基本需求之后,他们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投向实现个人价值和获得社会承认和认可的方面中去,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工作的性质以及工作的乐趣。通过这些来判断是否能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自我价值。作为书店,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职工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鼓励和支持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发展其他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书店也应该为他们搭建良好的环境,比如,可以在书店内部为职工提供一些锻炼设施娱乐设施等。让他们尽可能的展现其多方面才能的广阔舞台,并最终把这些兴趣和专长应用到经营工作中去。书店要积极培养一专多能的图书发行人才,以适应迅速发展的市场对发行工作所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培训,要定期为基层干部提供职业培训和进修的机会,通过鼓励和支持员工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来提高员工的知识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这样既可以使员工真正的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意义。有可以通过职工素质的普遍提高来进一步推动了书店经营业绩的新增。

五、恰当的处理好员工的各种关系

员工的激励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因此,对待不同的员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层次有重点,层层推进,纵横交叉,通过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激励方式来实现员工的各种需求。既要防止出现重物质轻精神的观念,又有防止出现轻物质重精神的挂念。通过不断的探索以及和员工积极的沟通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在激励时必须将物质和精神进行科学的有机结合,在形式上做到丰富多样,这样才能保证激励效应动态化、最大化。

总结

本文主要是从对员工的激励的角度去写新华书店改革的,员工的服务态度和工作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决定了新华书店的经营好坏,如何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和方法来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是新华书店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个人认为,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要从领导自身做起,积极开展思想教育,给员工以归属感,建立良好的员工激励措施,运用多种手段来实现员工积极性的提高。(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新华书店;宁夏;灵武;750400)

参考文献

[1] 陈春花、赵曙明、赵海然编著。《领先之道》中信出版社,2004年

[2] 包晓闻、刘昆山编著。《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