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审计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战略审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战略审计论文

战略审计论文范文1

关键词审计管理;组织发展;战略计划;启示

未来组织的一大特点是管理的灵活性,是以科学设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为前提的。未来审计组织的使命要求加强审计管理。李金华审计长在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审计管理不到位、不适应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落实‘十一五’期间审计工作目标和任务,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为此,笔者拟从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出发,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现状。对加强和改进我国政府审计管理进行一些思考。

一、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构建,应当公布《××至××年政府审计组织发展计划》(以下简称“组织发展计划”)予以确定。组织发展计划应成为政府审计组织未来几年计划编制、战略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包括明确政府审计组织发展的主要任务与目标,重点工作事项的具体发展目标和相应对策,以及为落实“组织发展计划”制定的各项战略计划。

(一)战略计划框架

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政府审计机关要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在分析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变化的基础上,制定包括部门预算、审计业务(滚动)计划、风险管理计划、舞弊控制计划和单项业务绩效协定在内的一系列战略计划,共同构成政府审计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外部环境对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法律职责的履行会产生重要而又持续的影响。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越来越多,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不断发展的由私营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趋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强化管理责任和合同计划管理的必要性与服务需求;国家持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预期;越来越复杂的信息技术持续投入使用;为保持组织核心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职业会计和审计的不断发展。如对健全的公司治理的持续关注;越来越强调风险管理和健全的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对审计方法的重新评估,包括对合法性的评估;提供的审计和咨询服务更加合理,鉴证审计更强调“可持续性”和“三重底线”(主要指企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重责任)以及其他关联需求。

根据上述变化,政府审计组织制定的战略计划主要有如下内容:

1、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每年由政府审计机关准备并向同级财政提供。主要是为实施“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各项战略计划提供资金支持。提交财政部门时,还需列示所提预算的考虑和部门绩效考核,以及预期的产出和成果。

2、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实施“组织发展计划”的重要战略计划之一,旨在明确提出如何逐步实现“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确定的审计项目和可利用的审计资源,政府审计机关在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应制定绩效计分表,以方便评估、监督和衡量自身的绩效。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以三年为周期的流动计划,但是每年都要进行更新和修订。

3、风险管理计划。审计机关各项战略计划框架的实施需要风险管理计划的有力支持。审计机关每年要对其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修改业务要求,控制环境,分析“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主要风险水平,提出解决之道,并在向政府提交年度工作报告中专门陈述。

4、舞弊控制计划。舞弊控制计划是与风险管理计划直接相关的重要战略性文件,是风险管理计划的延伸。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审计机关至少每两年要检查一次舞弊风险评估和舞弊控制计划,重点是识别和分析所有与审计业务相关的风险,所有的舞弊风险都由风险所在单位的上一级部门确定和处理。

5、单项业务绩效计划。单项业务绩效计划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单独形成文件。单项业务绩效计划主要关注如何按照“组织发展计划”和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将直接相关的各项要素(如产品、服务、单项经费预算等)细化到具体的审计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其他方面诸如战略的、管理的或具体的实施计划的支持,这些计划更侧重审计机关业务或行为的某一方面,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和外部环境管理等。

(二)“组织发展计划”的组织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绩效考核

1、组织实施。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落实,一方面,组织内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执行委员会,由审计首长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领导审计组织实现“组织发展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协助审计首长履行法定职责;另一方面,在每年向人代会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中,都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专门报告“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确保“组织发展计划”实施的保证。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既包括对审计组织事例的风险管理计划,也包括对每一工作领域的风险管理计划。

3、绩效考核。业绩考核是衡量“组织发展计划”实施效果的直接手段与方法。计分卡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根据“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和年度部门预算确定的绩效指标设立,旨在使审计组织能够随时掌握和关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绩效。

二、对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若干启示

以《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标志,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五年规划实施近四年来,审计署对强化审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先后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审计署关于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实施办法》等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的重要文件,但审计管理滞后于审计实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已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取得更大进展的重要因素。

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与实施给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一个新的、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开展审计管理的启示。与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相比,我国政府审计机关还缺乏从审计机关的内(内部管理)、外(外部环境)部,从审计业务的内(审计业务的自身管理)、外(审计业务支撑体系的管理)部综合开展审计管理的认识和实践。当前的审计管理在管理制度框架的系统性(主要是框架的设计与完善,以及界定框架中不同计划之间的管理定位与职能)、管理内容(主要是外部环境以及具体目标与对策)的充实性和框架实施的制度保证程度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一)建立和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

尽管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收到较好效果,但从组织发展管理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制度框架的内容比较单一,还缺乏与五年规划配套和相互支撑的具体的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单项业务绩效协定;缺乏对五年规划实施中的风险分析与可能的舞弊控制;没有将五年规划中的重点工作与部门预算建立对应关系,部分规划内容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因此,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就是要以五年规划为核心,建立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支撑计划、单项审计业务绩效协定以及风险管理计划(含舞弊控制)为内容的战略计划框架,重视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对五年规划重点工作的支持,注意各个计划之间的衔接,使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清晰划分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不同计划或制度的管理定位

1、五年规划主要是确定审计机关的指导思想、总体发展目标和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的具体目标与对策(通过具体目标支撑总体目标),明确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包括的各项计划或制度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的实施步骤和绩效分解与落实。具体地说,一是将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和对策细化为具体的、以“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的审计任务计划;二是将“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确定的审计任务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衔接起来,切实发挥计划效能;三是通过年度审计计划的选择,确定具体审计项目,并同部门预算挂勾。

3、单项绩效协定主要是结合部门预算中的项目预算、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关注具体审计业务或审计支撑业务的绩效,实现已经明确的年度审计工作具体目标的进一步分解与衔接。重点做好资金、人员等审计资源的管理,并通过审计机关与审计组织签订协定的方式将其确定下来,以便于落实与考核。为此,要通过审计成本管理,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对基本支出和外勤审计经费分别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和项目测算管理;在做好审计成本基础数据的分析和测算工作的基础上,审计项目要做到审前调查时有概算,正式审计前有预算,项目结束后有决算,实施结果有评估。

4、审计业务支撑体系主要是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业务工作之外的对业务工作起到支撑作用的其他审计工作的具体任务。我国审计业务的支撑体系就是“人、法、技”建设,是今后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审计机关可针对支撑体系的某一方面制定发展计划,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计划;关于《审计法》的宣传与落实、审计标准、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研究的发展计划等。

5、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和其他计划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它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各项审计工作,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每一个重点审计工作领域,从确定风险存在的环境、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和处理风险等五个环节,合理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定期分析和总结回顾五年规划审计工作的各个重点领域的风险水平和控制措施,修订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确保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政府审计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改进和提高政府审计管理必须高度关注其外部环境变化。在我国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下,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意味着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应该十分关注以下几个外部环境问题:

1、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对政府审计管理的影响。一方面要求政府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针对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企业审计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已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的社会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势必要求加快政府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从国际上看,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准则的技术方法上的趋同,要求政府审计机关借鉴社会审计准则体系规范和其他一些好的技术方法,建立起政府审计准则,进一步规范政府审计行为。

2、政府审计的国际潮流与我国政府的国际定位。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审计工作包括财务报表审计与效益审计两部分。各国财务报表审计多是基于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在审计准则的建立和审计方法的运用方面多趋向于国际审计准则,较为规范,但各国效益审计的方法和领域则有所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领域,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开展真正意义的、符合国际审计准则的财务报表审计。实际工作中的财务报表审计(或预算执行审计)仍停留在账户审计或交易审计的层面,很少运用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也没对单位财务报表的总体发表意见。这些方面都需要改进,以实现政府财务审计的规范发展,尽快并入国际审计潮流。在效益审计领域,我国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合法性审计纳入效益审计的范畴,赋予“经济、效率、效果”以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将是探索有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关键,也是我国政府效益审计实现与国际同步的关键。

3、适应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管理的体制短期内不会改变。基于这种判断,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的核心问题就是审计工作如何适应这种管理体制的要求,寻求最佳途径,发挥更大作用。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舆论和社会监督,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宣传内容、重点和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四)重视审计管理体制框架落实的组织保证和业绩考核,从制度上保证审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战略审计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关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几点思考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2008年“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现代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企事业组织的“免疫系统”,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财务论文,积极探索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方式,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强化风险管理的重要职责。这给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定下了基调。高校审计部门作为现代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高校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的重要职责。目前,各高校审计部门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大都是“事后审计”、“秋后算账”,没有体现出审计监督所应有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高校内审工作需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审计观念,改变以往“要我审”的模式,将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理念,提升高校内审工作的前瞻性,提出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设性意见,为决策层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财务论文,为学校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监督和服务。

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内涵体系

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注重预防”要求在审计工作的具体运用,是把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审计,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理解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内涵,本文认为可以结合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剖析。

(一)从系统论角度丰富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内涵。

一个系统是由各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集合形成的整体。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前瞻性的系统工程。其一、从系统所处的环境出发,一个动态的系统必定与它所处的系统环境有着结构性的联系。刘家义审计长2008年3月提出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观点之后,全面审计系统积极响应,许多审计创新理念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种审计转型大趋势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是践行审计“免疫系统”理念,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必要途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其二、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审计人员必须从审计项目的各个侧面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进行系统化动态化研究分析财务论文,包括:审计的战略目标、影响审计项目的内外部关系、被审计部门内控制度的相互作用等。

(二)从控制论角度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监督。

控制论是信息交换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不断相互作用以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控制,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必须包括三个要素:导向器、检测器以及矫正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相当于导向器和检测器,侧重于事前、事中控制,发挥着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和揭示功能。在高校内部审计过程中,当控制主体(审计人员)将获取的控制信息(审计证据)传达给被控制对象(被审计项目或被审计部门)时,其实也就是起到了一个行为修正的作用,即相当于控制系统中的矫正器,同时也发挥着审计“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

(三)从信息论角度畅通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渠道。

为了全面清晰认识高校教育系统经济收支、专项资金管理、教育资产安全完整等情况,必须加大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在改进审计手段和提升审计效能的基础上,畅通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所必需的信息渠道财务论文,充分运用0A审计办公系统和AO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联动审查,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信息传输、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储存的动态高校内审路径。

二、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的主要制约因素

审计“关口前移”是审计方式创新的结果和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延伸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从工作实践上看,高校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取得了卓著的工作成效和良好的社会评价。但是,近年来,很多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新建项目、维修改造项目明显增多,物资设备采购规模不断扩大等等,现有的审计理念、审计独立性、审计方法、审计手段以及审计范围已经无法完全适应高校快速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关口前移”的认识不足

高校内审人员树立“关口前移”审计意识淡薄,仅仅着眼于问题的解决办法财务论文,没有立足于促进机制建设,通过与其他部门协作共同管理学校。并且高校内审工作侧重于行政监督,“事后纠弊”或“事后问责”,没有真正担负起为高校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的职责。目前,高校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和高校治理权力过分集中,客观上阻碍了高校内审工作“关口前移”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是:审计立项主观性较强,审计风险管理及质量控制不力,业务工作流程存在一定随意性,缺乏各个环节规范的文本等等。

(二)内部审计范围比较狭窄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财务论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大都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效益审计基本上没有开展,影响了我国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展。

(三)内部审计工作手段落后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经济活动记录已面向电子化、数字化和无纸化的方向发展,会计技术为了跟随市场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的步伐,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然而,在会计电算化信息开发时代,我国的审计电算化却相对滞后,许多审计人员还停留在纸质账本审计阶段,对计算机审计技术掌握不够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尤为突出。

(四)内部审计人员质量不足

随着高校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快速建设和不断引进财务论文,许多高校已经实现了校园网络一体化和,那么这就需要相配套的先进科学管理技术方法和高素质信息化管理人才。但从目前看,有很多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从传统的审计手段中解放出来,信息技术知识缺乏、跟不上高校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三、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关口前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

高校实行内部审计“关口前移”,就是要实现四个转变:在指导思想和工作定位上,实现由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由注重监督到注重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转变;在审计内容上,实现由单纯财务领域的差错防弊到注重改善经营管理的转变;在审计方式上,由单纯基建(修缮)工程结算审计到全过程跟踪审计、由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到任前或任中审计的转变;在审计手段上,实现由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审计、网络实时审计的转变。

(一)加快审计理念转变速度

在审计中,既注意对结果的审计,更注重对过程的审计财务论文,实现由注重治标向重在治本的转变、由查错纠弊向风险型审计转变;以加强控制、防范风险为目标,重点关注内部控制能力及其有效性的审计和评价,查找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建设性作用。

(二)拓宽内部审计覆盖领域

除了开展基建(修缮)工程审计、财务收支和预决算审计,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外,每年可以按照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效益审计。同时,要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将高校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范围,特别要注意从未审计或长期未审计的单位,做到不留死角。

(三)实施审计方式创新工作

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并重转变财务论文,建立以“事前审计为基础、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方式,实现对审计项目的动态管理和监督,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积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比如,基建(修缮)工程领域推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实现工程项目全程审计与建设工程同步,对工程建设的立项、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结算等全过程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和监督;针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建立起“以任前、任中审计为主,兼顾离任审计”的审计模式,坚持有离必有审,先审后离,先审后任财务论文,把审计评价作为任免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加强审计手段创新能力

在审计手段上,广泛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多形式、全方位地发挥监督和服务作用。第一,实现由传统手工操作向信息化、科学化的审计手段转变,构建起集联网审计、实时审计、在线审计为一体的现代化审计平台,实现对重点项目资金实时的、动态的监控,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二,探索建立“两书、两报告”制度(“两书”即《管理建议书》和《审计建议书》,“两报告”即《审计专项调查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年度或半年度)》),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管理、服务领导决策方面的作用。第三,充分发挥审计专项调查作用财务论文,针对热点、重点问题积极开展审计调查,如开展教育收费专项审计调查、“小金库”清理、工程领域专项治理等工作,摸清家底,化解矛盾。

战略审计论文范文3

程新生,管理学(会计方向)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加拿大Alberta大学访问学者。现担任《南开管理评论》常务副主编;Nankai Business Review International常务副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研究室主任等职。

程新生教授长期从事财会实践,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程新生教授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在《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会计研究》、《审计研究》、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等有影响的学术刊物连续多年,出版《公司治理与战略控制》、《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研究》等著作五部。主持、参与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战略的适应性企业控制系统研究、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股东行为效应与评价指数研究、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的交互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题。

程新生教授以控制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权变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为指导,研究企业战略控制。战略控制系统涉及企业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以及战略调整的每一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的控制失效就会导致整个战略全局的失败。在战略制定阶段缺乏有效地控制就会使企业的战略目标偏离正确的轨道,如内部人或控制性股东滥用权力就很难基于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建立正确的战略目标。在战略实施阶段缺乏有效地控制,管理者就不能了解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就有可能偏离既定战略目标。程新生教授通过细致的理论分析、系统的文献回顾、实证研究和深入的案例剖析,对战略控制的关键问题进行解答。从控制层面上将内部控制分为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管理控制两个层次;从控制程序来看,战略控制包括战略预算管理、战略绩效计量;从控制方法来看,战略控制包括诊断式控制、交互式控制、三阶段模型、四维度控制系统等;从控制绩效来看,包括战略控制评价、战略审计等,战略控制评价又包括公司治理层面的内部控制评价和管理控制评价。

程新生教授针对企业会计组织进行研究,从企业治理和经营管理两个层面对企业会计组织的功能、会计组织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会计组织设计、会计组织模式、会计组织绩效、会计组织运行以及会计组织变革等进行研究。程新生教授从组织角度出发,研究企业治理层次会计组织与经营管理层次的会计组织协同、会计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协同、控制关系等问题,并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从会计组织内部和会计组织外部进行研究,从企业治理和经营管理两个层面研究会计组织;二是对会计组织的功能予以系统化,系统分析了会计组织的各种功能;三是引入物理学的“场”论,对会计组织进行研究,指出了会计组织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动态性特征,会计组织是一种“权变组织”;四是既对会计组织内部关系进行研究,又从企业整体上研究和设计会计组织;五是考察会计组织所开展的会计信息处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业务,提出业务导向会计观点,将会计组织模式划分为六类:信息导向、成本导向、资金导向、控制导向、风险导向、多重导向;六是对会计组织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提出了会计组织模式理论,并以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这些理论加以论证;七是提出集权式、分权式、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会计组织模式,并结合企业规模、经营环境等对不同环境下会计组织模式做出选择;八是研究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和组织变革对会计组织的影响,认识当前会计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环境影响;九是提出了会计组织监控模式,并加以分析比较。

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是最重要的企业监督制度安排之一。程新生教授对审计机制的基本要素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路径、审计信息与传递等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公司治理结构变迁为主线,分别总结并探讨了以股东、经营者、董事会和监事会为中心的审计模式及其变革,把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审计信息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程新生教授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创新性,对于提高审计机制运行效率,改进公司治理,促进公司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科学决策和效率经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战略审计论文范文4

谢获宝教授长期致力于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准则制定、人力资源价值和人力资本定价、价值创造和预算管理等领域问题的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市场营销审计研究》、《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营与管理》等个人编著、主编或与他人合著的著作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企业资本的充实性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银行债务契约、财务报告质量与公司投资效率》、《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基于跨国和中国的对比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谢获宝教授2003年出版的专著《市场营销审计研究》明确阐述了市场营销审计的本质,认为市场营销审计是受企业经营者的授权或委托,为了改进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管理绩效,以市场营销战略、计划、预算、制度、本企业的历史指标值、竞争对手的指标值、同行业中优秀企业的指标值、行业平均的第二标值等为标准,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证据,对整个企业或业务单位的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组织、市场营销制度、市场营销生产率、市场营销的功能领域等所作的全面、系统、独立、定期的评价与控制活动。该书全面系统分析了市场营销审计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了市场营销审计的特点及程序,并对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审计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当时学术界提供了全新的审计研究视角,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为管理审计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会计准则制定方面,谢获宝教授提出了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权变观,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该以会计目标为指引,考虑会计系统内外各种环境因素,平衡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的关系,最大化会计系统的总收益,从而实现会计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会计目标是基础,一个起指导作用的、完善的、内在一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前提,现实中的各种环境构成了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权变因子。谢获宝教授系统研究了权变观的定义、特征,以及权变观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适用性。以此为基础,谢获宝教授的系列论文从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权变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各种环境权变因素对会计准则导向权变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各种环境权变因素对会计准则制定导向选择的作用机理。

战略审计论文范文5

一是征文范围广。这次论坛突出了审计机关成立30周年这个主题,研究内容不限于审计实务,也可以畅谈审计精神和工作感受,这与往届相比是一个突破。

二是参与热情高。各市、县审计局一如既往支持青年审计论坛,层层发动组织人员参加,有的市所属县区全部参加,有的县区参加了10多人,有的同志连续参加了多届,本届论坛共收到征文130多篇,为历届之最。

三是研究内容深。这次提交的论文涉及领域广泛,从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途径、审计促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践行审计核心价值观、“三公”经费治理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比较强,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准。

四是联系实际紧。论文紧密联系审计实务和自身工作,涉及保障房审计、审计质量控制、审计信息化、审计沟通交流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见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是组织形式活。这次论坛,除延续以前的大会发言、专家点评的形式外,还对获奖的论文,以及因受奖项限制虽没获奖但质量也不错的论文进行了整理汇编,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和提高。

总之,我感到,本届青年审计论坛达到了预期目的,比较成功。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勤奋学习,增长才干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勤奋是成功的源泉。青年人处在成长时期,思维敏捷,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阶段,抓住了这一阶段,将会终生受益。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青年时代的宝贵时光,紧跟时展的节奏、审计发展的步伐,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学习上。

一是要有学习规划。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中长期学习规划,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包括理论学习、业务学习、职称考试等方面。

二是要有学习韧劲。学习是一件很辛苦也很枯燥的事情,没有韧劲就会半途而废,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劲头,不论学习上有多少困难、有多么单调,都不要放弃,始终相信,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

三是要有学习技巧。不注意学习方法,虽然自己费力不小,学习效果却不明显,我们要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坚持从理论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努力适应工作需要和岗位要求,在审计工作中学习审计,使我们青年人尽快成为审计机关的业务骨干、审计事业的有用之才。

二、潜心钻研,多出成果

新的形势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领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青年人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热情饱满,对新鲜事物接受快、悟性高,我们一定要发挥好这一优势。

一方面要多思考。要关注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给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和需求,思考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水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钻研审计前沿理论和审计业务技能,探索现代审计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剖析审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既要弄清是什么,又要弄清为什么,更要弄清怎么办。

另一方面要多总结。每一项工作尤其是大项工作完成之后,每一个工作阶段结束之后,我们都要静下心来,进行认真回顾和总结,找出成功做法,分析存在不足,通过理性思考形成研究成果,推出优秀审计报告、优秀审计项目等实践成果。只有这样,我们个人才会有收获、有进步,审计工作才会有发展、有成效。

三、积极创新,不断进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些年,我省审计工作加大改进创新力度,在审计理论、实务、管理、队伍、信息化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举措,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年轻人有干劲、有闯劲,有创造力,这是我们审计事业赖以发展进步的基础和财富。

实际当中,年轻同志不要认为创新工作是领导的事情,与己无关,其实创新需要人人参与,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每个人创新一点点,汇集一起就是一个面。希望年轻同志以敢为人先的豪气、超越前人的勇气和革故鼎新的锐气,发挥聪明才智,大胆解放思想,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不照搬照抄,坚持求实求新求变,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

四、严以律己,励志成才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恶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名言警句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蕴涵着催人奋进的人生哲理。每一位青年朋友都想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事业,但我们知道,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坎坷的,不经一番寒霜苦,哪来梅花放清香。

成就一番事业要从职业生涯的发展开始,职业生涯的发展要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做好本职工作要从对工作结果负责开始,对工作结果负责要从查找自己的缺点不足开始。审计机关的一些青年朋友,或许感到审计的舞台不够大,自己的职务不够高,实现美好愿望的距离比较远。有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不能因为现实多样而迷惑,不能因为道路坎坷而放弃,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大家立足本职,志存高远,坚持不懈地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在平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淡的事业。

五、踏实肯干,乐于奉献

奉献是美好的人生追求,是成就事业的根本所在。审计机关清苦,审计工作辛苦,青年朋友如果不及早树立吃苦的思想、培养奉献的精神,将来就难以取得骄人的成绩。

一要正确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不怕苦,不怕累,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年轻人在思想上要树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不坏事的思想;树立自觉干事的思想。上级和单位安排的工作,要干好;上级和单位未安排但属于应当干的工作,更要自觉干好,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二要正确对待困难。信念坚定,迎难而上,不回避,不退缩,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完成好急难险重任务。

战略审计论文范文6

河南大学是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12个学科门类的百年名校。会计学专业是改革开放之后河南大学最早开设的管理类专业之一,1986年招收本科生,2003年获批会计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授权点,2012年获批审计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河南大学会计学专业是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主干专业之一。近年来,学院坚持以“质量立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规范管理、跨越发展”作为发展战略。会计学专业在学院发展战略指导下,紧密联系国家尤其是河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抓手,质量建设为核心,服务社会为动力,全力打造中原地区高层次会计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集聚高地,努力建设成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专业。

为了加快会计学专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学院现设有会计系、会计研究所、内控与审计研究所、财务与成本研究中心、会计专业学位(MPAcc)教育中心、会计实验中心和会计培训中心等与会计学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机构。河南大学会计系1995年成为中国会计学会会员单位,2002年成为世界会计教育与研究联盟(IAAER)会员。

会计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郭道扬、何顺文、王立彦、于增彪、魏明海、王光远、干胜道等著名专家被聘任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近年来已经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专业教材和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多篇。

近30年来,会计学专业坚持开放式办学的思想,与国内外20多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集团深度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第一要务,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校生专业理论素养好,应用分析和创新能力强,在CIMA 2014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中,由会计学专业在校生组成的团队,荣获华北赛区总决赛二等奖。会计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社会欢迎和好评,一大批校友已成为国内会计行业的领军人才和理论实务界的骨干。河南大学开办会计学专业至今,已经培养了普通本科生4 800多人,培养会计学、审计学学术型研究生200多人,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220多人,为河南乃至全国会计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