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心理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恋爱心理学论文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成人教育,心理,原因,对策

 

成人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是指通过业余、脱产或半脱产的途径对成年人所进行教育的社会活动,是学校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延伸。成人教育教学对象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为在职人员或离开学校以后的成人,不受文化程度和年龄的限制,来自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其组成是复杂的,他们的社会经验、学识水平、心理状况等都有别于普通大学生。面对在生理、心理、环境等诸多方面与普通大学生都存在很大差异的成人学习者,成人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应更加引起关注。因此,对成教学员的心理进行分析,对成教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成人学生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一)“学”与“混”的矛盾难以统一

成人教育学生生源来源范围较广,有的是为圆曾经的大学梦的成年人,有的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继续深造和提升学历的学生,有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技能和知识面而选择攻读第二学历的学生。其共同的特征是他们大多内心深处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都十分的渴望自己的价值可以得到社会及自己所处环境的认可。当然,不排除其中也有部分人存混文凭心理。这部分人有的是因为家长的要求不得不学习,有的是为了寻找其他出路或是为了谋求职业,才不得不选择成人教育这条出路。这部分人的学习目的和动机都不明确,行为比较自由散漫,自我约束力较差,缺课逃课现象严重,考试舞弊现象十分普遍,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总之,“学”与“混”的心理矛盾在成人大学生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二)失落感与自卑感同时存在

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心理学家柯里也指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成人学生在自我认知上总觉得不如别人,自我价值低。一是成人学生很多年龄较大,普遍认为自己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有的是在高考时失利,曾经失败的阴影一直没有抹去,接受成人教育只是因为曾经无缘普通教育之后的无奈选择;二是社会上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成人教育文凭不如正规文凭含金量高”,这种社会舆论的消极影响也容易使成教学生产生自卑感。很多高校对普通大学生和成人学生实行两种管理方式,致使用人单位对成人教育的毕业生更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很多成教学生长期处在这种观念的压抑下,“危机感”日渐强烈,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找不到归属感,容易产生偏激性格,甚至引发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

(三)成教学生角色压力大,心理问题时有发生

成教大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同时成教教学要求相对较低,入学要求门槛不高,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教育部在2007年曾文件要求各成人高校在分省计划编制过程中,要体现成人高等教育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以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尽可能减小全日制脱产学习的在校生规模。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很多成教学生用的仍然是普通本、专科生教材,学习任务繁重,学习难度较大,心理压力较大。很多成人学生肩负着更多的家庭、社会、工作三者之间的责任,工作、生活、学习的多种角色衍生出多种压力,使成教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此外,成教大学生同样面临着交友、恋爱、婚姻等人生的重大选择,有的要面临经济拮据的窘境,甚至遭遇价值观念的冲突等等,不一而足。论文参考,对策。

二、成人教育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成教学生普遍学习任务较重,且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很多学校认为其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应该尽量充实其专业知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纳入课程体系,而仅仅是以一些板报、标语的宣传替代了事,在个别高校在成教学生中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课时少得可怜,教师只能作一些基本的理论传授和简单心理测试,根本无法进行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育的活动性与可操作性特点也无从体现。

(二)心理咨询形式化

一般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成教学生很少也很难利用,因为大部分高校将成教学生的面授时间安排在寒暑假或节假日,而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在些时间不开放,各高校函授站(点)则没有条件设立心理询机构。论文参考,对策。同时,学术界对成教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研究一直处在边缘化的状态。虽然目前研究高校心理咨询的理论成果不少,但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高校普通大学生而言的,专门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几乎没有。尽管很多成人大学生与普通大学年龄相仿,但经历、阅历、学习环境不一样,甚至发展空间及前途也会很多差别,因此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套用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的方法恐怕收效甚微。

(三)日常管理程序化

当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大多实二级管理模式,即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负责招生、学籍、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站(点)审核等工作,各(系)主要负责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安排、学生的日常管理,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后勤、党团等工作,分工协作是这一管理式的最大特点。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经常碰的是分工容易协作难的尴尬局面。很多高校的教务、党、团、学工部门很少参与成人教育管理,教师往往临时聘请或者临时抽调,辅导员或者班主任都是兼职的,并且党团组织不健全,才财务部门只负责收费,后勤部门及学生寝室管理部门会因宿舍紧张而安排成教大学生时租住在校外,有的学校甚至不负责安排学生住宿,高校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当然难觅成教学生的踪影,成教大学生似乎总是高校的一个匆匆过客。这主要是因为很多高校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是主打产业,成人教育只是学校创收的一种手段;或者认为成大学生有工作单位的保障学校不应过多操心。于是,从缴费、上课、考试、毕业成了成人学生活的全部,程序化的管理非但无法抚平成教学生昔日的失落感,并且由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而催生了新的落差感,甚由于这种落差而逆反、怨恨、自暴自弃。

三、成人教育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为学生构建心理健康的平台

所谓“教书育人”,教和育应同时存在,“育人”是目的,“教书”只是手段,而要“育人”,首先必须“育心”。论文参考,对策。这样看来,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个“育心”的过程,即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对于成教学生而言,“育心”的工作显得艰巨而迫切。第一,迫切需要专门的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针对性强的教材,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举步维艰。因此,根据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学参考文献的。论文参考,对策。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各科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论文参考,对策。

(二)利用网络心理咨询,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

网络心理咨询是在吸取传统心理咨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在线即时服务、BBS论坛、E-mail邮件等形式进行的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具有开放性,成教大学生不会因为时空的限制而吃“闭门羹”;网络具有隐蔽性,来询者可以逃脱熟人的眼光,倾诉平时难以启齿的问题,释放心中的压抑、苦闷,在咨询人员的帮助下走出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碍。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网络成了成教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新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当然也应做到网上。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在所教成教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听说过网络心理咨询”的不到被调查者的15%,一些学生错误地将网络心理咨询等同于网络聊天。在了解了网络心理咨询的相关情况后,近40%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心理帮助的需要会考虑网络心理咨询”,但他们对于咨询的效果表示“没有明确把握,试试看再说”。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心理咨询而言,网络心理咨询的诸多优点使它更容易为成教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对于这一全新的事物,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宣传,避免误解;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咨询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利用网络这一平台达到“助人自助,化痛为通”的目的。

(三)实施人本化的管理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学校的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像对待普通大学生一样关心和爱护成教学生。论文参考,对策。如财务部门体谅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在当前成教大学生无法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下缓收或减免特困学生的学费;任课教师注重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学生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就业部门尝试为成教大学生构筑就业的平台,用真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学生排忧解难,抚平他们的自卑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学工部和团委既要健全成教大学生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又要吸引和组织成教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可将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发挥特长,展现自我,树立自信,克服自卑,优化心境,让成教大学生学会“用勇气去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用平静去接受一切不可以改变的,用理智去区分可以改变与不可以改变的”,成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3.高本义.叶忠海成人高等教育概论

4.杜群英.成人学习动面的培养和激发[J].成人教育,2004(6).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在社会角色的期待下,通过学习感知社会文化,接受教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独立成熟、自食其力的社会人。大学生社会化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需要,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则是大学生社会化状况最直接的体现。校园不良消费透视出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倾向,折射出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社会化行为的过度或偏离。因此,高校要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课程体系,同时大力开展人生观、消费观和恋爱观教育,引导和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不良消费;社会化教育;消费教育

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获得社会生活基本技能,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是十分复杂而全面的,其中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是大学生社会化状况最直接的体现。随着90后新生代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大学生校园的消费行为呈现多元化、多极化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社会特殊消费群体的大学生,其自身几乎没有直接的经济来源,所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别受到社会、家长、学校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出社会经济文化的演进和社会消费导向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揭示着当今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特点,也折射出大学生社会化倾向和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状况。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产品的充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作为纯消费群体的大学生,其消费需求也日趋旺盛。如今的新生代大学生,不再像过去的大学生只满足于生活学习必需的生存消费,除生活、学习消费外,交际消费、手机电话消费、网络消费、健身消费、旅游消费、美容化妆消费等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内容,反映出如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社会化的状况。

二、不良消费折射大学生过度社会化

大学生社会化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个体由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被动走向主动,并获得一定的社会角色、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的关键所在。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超出了正常的消费范围,出现高消费、盲从消费、畸形消费等不良消费问题。出现这些不良消费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消费倾向的某些误导和学校、家庭对学生消费教育的缺失,对学生消费社会化过程缺少有效的引导和监管。许多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急切地跳出中学阶段升学压力形成的封闭状态,急于释放各种抑制和束缚,把抑制的消费欲望迅速地放大,盲从地投身于社会消费的时尚和潮流中,使得大学生消费社会化的过程呈现出“快速转变”的特点,一些大学生在社会消费主义思想影响下,为了打破经济拮据的无奈和窘境,逐步形成了“借贷”、“信用”、“透支”等“负翁”消费意识。这种消费社会化速度和程度明显高于同类人群,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是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集中表现。

大学生的种种不良消费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是大学生为片面追求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行为偏差。从大学生不良消费透视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物质生活过度社会化。一些大学生追求时尚、追求品牌,推崇世俗化物质享受,互相攀比,把高消费的“潇洒”表现得淋漓尽致,吸烟、酗酒等一些与大学生身份及消费能力不相符的行为在校园里蔓延。二是感情生活过度社会化。大学校园恋爱被视为一项不谈婚姻的爱情,是一项明知没有结果的爱情。一部分大学生游离于学校生活之外,在校外过早地开始营造自己的家庭生活,不仅在饭店、茶室、肯德基出双入对,还双双出入超市、商场和菜场,提前体验了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既增加了生活支出,又严重影响学习,影响身心发展。三是处世态度过度社会化。一些学生的消费支出中,请客、送礼占了相当的比例,有些学生过分热衷“感情投资”,搞交际、拉关系,圆滑世故,有些学生为了入党、评优、“提干”,搞串联、拉选票,甚至通过各种渠道,打通关系走后门,他们以这种方式显示自己懂得人情世故,拉近与社会的距离,向社会证明自己的成熟。

因此,大学生的不良消费,不只是简单的消费行为,它反映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成熟,缺乏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自我辨别能力,在心理上表现为异常“成熟”,在行为上盲目从众,超越了大学生甚至普通社会成员的行为标准和承受程度,这种过度社会化现象,容易使其人格受到挤压而导致人格缺陷,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滑向歧途,对学生自身和社会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社会化的对策

大学生社会化的实质是大学生在社会角色的期待下,通过学习感知社会文化,接受教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独立成熟、自食其力的社会人。大学阶段学生必须完成这样一种质的转变,然而过度、过快的转变,也不利于学生社会角色形成和演变。校园不良消费反映出一部分学生社会角色的过度过快转变,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1.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课程体系

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社会角色转变的成功与否。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如何与社会相适应,如何更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他们迫切希望按照社会的要求从各方面来塑造自己,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发展自己。由于学校在学生社会化方面的教育缺失,使学生在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导致学生社会化行为的过度或偏离。因此,高校在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必须把社会化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如可以开设“家庭与婚姻”、“公民道德”、“消费常识”、“职业生涯规划”、“商品知识”、“体育文化”、“心理学”、“医学卫生常识”等社会化课程,为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增强生活技能提供有效的知识基础、理论指导和行为导向。

2.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时期,多元文化和不同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规范、准则处于调整和变动之中,大学生的人生经历简单,面对社会多样化的复杂环境,不少大学生难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识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从而深深地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尴尬境地,甚至无所适从、迷失方向。从消费调查来看,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处世态度,反映出大学生社会化的价值偏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造成严重障碍。因此,高校要坚定不移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开展公民基本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角色期望,强化社会责任,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对待权力、地位、金钱,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抵御各种不良社会现象侵蚀的能力,顺利实现从学生到社会劳动者的角色转变。

3.加强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形成健康理性的消费行为

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是反映大学生社会化状况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一个基本没有收入的群体,其消费状况不应该超越社会人群的消费水平和范围。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消费通常被认定为私人事务或行使个人权利、满足个人需要、获取个人消费利益的行为,所以,学校对学生的消费教育往往不够重视,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意识,消费时往往比较冲动,缺少消费的理性和理财方面的能力。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消费引导,开展消费教育,拓展他们的消费知识与消费技能,鼓励他们更多关注自主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倡导发展型消费。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或消费知识讲座,使他们学会选择,学会理财。要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开展消费问题的讨论、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赏和鉴别、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护等,提高大学生对不科学消费的抵抗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消除消费攀比心理和炫耀心理,使其认识到超前消费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潜在危害,逐步克服不良消费习惯,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学校各类传播工具要进行直观形象的消费宣传,积极倡导正确的消费理念,增强消费道德,抵制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为大学生的理性消费营造良好的氛围。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当前,虽然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校园是一个世外桃源、天外净土,然而就在这一方圣土之内却隐藏着诸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是目前困扰着大学生的首要问题之一。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如辩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样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等,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性:1、大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基本介于中上智力和高智力水平之间;2、考试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问题;3、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光环效应,他们与同龄人相比,往往有更多的成功经历,也被寄托了更多的希望,因此自我评价会有偏高的可能;4、大学生的价值准则倾向于理想化,具有明显的离散特征,当他们被个体调用来进行社会行为判断时,当事者便会表现出明显的苛求现象或理想化倾向。

正是由于高校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且此年龄段是其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重要阶段,即处在心理断乳期,因此他们在这一时期内最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惑:

1、理想与现实方面。大学生对未来有自己的设想,且一般理想比较高,希望将来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有时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没有克服的信心和方法;有的学生眼高手低,不喜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想做大事而一鸣惊人,这就必然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自尊与自卑方面。大学生是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因此容易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大学里人才济济,许多高中时期的尖子优势不再明显,他们失去了往日的荣耀,易产生心理失衡。有的同学因此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产生了自卑感、挫折感和焦虑感。

3、动力心理方面。一些大学新生常常在考大学的目标已达到后,很快便失去初进大学的新鲜感,丰富多彩的

大学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却黯淡无光,他们对学习来不了兴趣,对活动提不起精神,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不能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自己,难以建立自信心,从而缺乏心理发展的动力。

4、学习和创造心理方面。目前大学生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考试焦虑。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功利化,学习动力不足,相当多同学是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而学习,面对市场人才竞争的压力,他们内心都有危机感,但真正学起来仍然没劲。加上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不少同学个人约束力差,自制力弱,学习成绩自然也差了。成绩差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创造心理的发展了。

5、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大学时代是一个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大学生们既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又害怕孤独,他们常常处在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冲突中,不少同学将人际关系不适列为仅次于考试焦虑的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少数同学甚至产生社交恐惧,部分同学则因与其他同学发生争吵或矛盾,不会处理而十分苦恼。

6、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大学生已进入性生理成熟和趋向成熟的阶段,而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生活经历导致了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后延,致使他们的性心理的成熟落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加上性知识的匮乏,他们常常在正常的性幻想、性梦、性冲动后产生罪错感,少数同学甚至因此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中的情感纠葛,或失恋后承受不了压力而轻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7、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校贫困生作为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特定的成长环境以及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缺陷,给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带来了负面影响。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1)、自卑与自尊交织;(2)、焦虑与抑郁并存;(3)、敏感与孤僻共生;(4)、无奈与愧疚交错;(5)、嫉妒与怨恨相伴;(6)、虚荣与依赖互融。

8、情绪心理和挫折心理方面。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他们容易受外界和暂时因素的影响,情绪反应很容易被激发且难于控制,因此他们对因考试失败、交友受挫、失恋、择业失败而引起的挫折情绪体验表现出承受力低的倾向。

9、择业心理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他们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择业心态。诸如:择业恐惧心态,表现在不了解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面对“自主择业”不知所措、甚至恐惧;盲目攀比心态,表现在择业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心态,表现在对职业和单位的选择上过分功利化和经济化;择业过程中的心态失衡,如择业中的自卑、嫉妒、焦虑等。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普遍现象,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约占20%~30%,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约占10%,有严重的心理异常者约占1%,且该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帮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要从学生自身出发:

1、坦然面对

出现了心理问题不必如临大敌疑神疑鬼,有些人在情绪上出现一些困扰,或者在身体上出现某些不适就如“惊弓之鸟”,担心焦虑造成“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其实心理健康也和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应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坦然面对。

2、别急于“自我诊断”,也别讳疾忌医。

心理健康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复杂,切勿盲目的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而急于对号入座。弄清问题虽然是必要的,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都是“成长中的困扰或矛盾”,不必杞人忧天,而应该认真审视自己并与同学、朋友、老师或者家长沟通。

3、转移注意力,调整生活规律。

心理问题往往是越关注便越觉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问题不放,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中,调整生活规律,多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让自己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高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1、要建立一种“生理-心理-伦理”三理结合的,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我们要重视心理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有机结合,要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此外,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一种面向全体大学生,旨在提高全体同学综合素质的模式,在各大学深入开展的时候,要通过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和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全体大学生中开展以下12个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1、树立人生的航标-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2、建立真实的自信-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3、塑造健康的人格-个性与心理健康。4、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学习与心理健康。5、开拓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与心理健康。6、学会与他人相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7、审视象牙塔里的“闪电”-恋爱及性心理与心理健康。8、为心灵创造一片明朗的天空-情绪与心理健康。9、锤炼不折的脊梁-挫折与心理健康。10、成功地走向社会-择业求职与心理健康。11、了解你自己-心理测验与心理保健。12、学会求助与互助-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3、要建立全方位、多类型的心理教育和服务机构,并组建一支多元化、高素质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各高校至少应有三种类型的机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各院系或各年级的心理辅导小组、学校医院或与附近医院联系建立的学生心理门诊。同时我们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要建立一支由教育专家、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及学校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学生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相结合的多元化的以兼职为主的心理教育与服务队伍,采取在职培训的方式,逐步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通过试行资格认定制度,规范上岗管理,使这支队伍从兼职为主转变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以保证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与服务更加有效地开展。

4、心理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要有机结合。我们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整个大学阶段和大学校园内外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等新技术也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被广泛采用。这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走向社会的激烈拼搏和竞争是很有益处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我们只有动员广大社会的力量才能让大学生在健康的心态下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毕业以后能够马上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雷英.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2004(4)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4

一关于自爱的概念

自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不同的学者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夏心军认为[1],自爱是指对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负有特殊的责任,根据自己的生活境遇,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满足自己的需要,关心自己的发展,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关注自己总比别人多。丁小萍认为自爱即个人对于自我的爱[2],具体的说是个人对自我的生理性存在和心理精神性存在的关切和珍惜。李桂梅的观点与其相似[3],认为自爱有两层含义:自我保存和人格维护。自我保存是为了维护人的自然个体的存在。这几乎是人的一种本能;而人格维护和人格的尊严感则是在社会中后天培养的,它是维护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在社会中的生存,没有人的感性生命,也就没有自我的一切,同时如果没有人格尊严感,人的肉体生命的意义就与动物生命相差无几,在这个意义上人格自爱有更高尚的价值。自爱的本质要求―――铸就高尚的人格[4]。还有学者肖群忠从爱肉体物质的自我和精神道德的自我两方面来阐释自爱的含义[5],并且提出自知、自主是自爱的基础,自卫、自尊是对自爱的维护,自立、自强是自爱的行动,自超、自善是自爱的目标,而自控、自由才是自爱实现的舵手、航向以及所要达到的自爱的境界。

对于自爱的内涵可谓众说纷纭,总结其中的共同点发现大都是从个体生命存在和精神存在两个角度来讲自爱。关于女大学生的自爱未见有概念解释,在自爱概念的基础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于自己生理性自我和精神性存在的关爱和维护。

二与自爱相关的研究

对于自爱的讨论多与道德相联系,“自爱是人的品德结构中最具有源发性、动力性的基础美德。”因此,高校德育,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自爱教育,以自爱为起点,从而学会爱他人,并获得社会广泛普遍的互爱。爱是平等的,“每一方都是爱着自身的善,并且以同等的愿望和快乐回报对方”[6],所以,只有懂得爱别人的人才会获得他人的爱,最终才会共同营造一个爱与被爱的美德社会。自爱成为一个人积极进取、自我完善的强大的内在动力,是推动道德进步的主体杠杆。自爱作为人的一种本能,与生俱来、与人共存,那种主张道德教育要消灭自爱仅仅强调他爱,其实就是要违背人的天性,把道德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强调它对人性的约束,以使人掩饰自爱的天性按照外在的道德规则行事。这样做不仅不可能消灭自爱,相反,因为人的合理的自爱没有得到满足,最终往往走向异化―――人格表里不一[7]。

自爱教育意含着对人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精神人格的教育。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体会生命意义和人格尊严[8]。从另一个层面讲,现今德育理念要源于生活、关注生命、观照主体人的存在和发展。生命德育主张,道德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和意义获得,道德的原则就是生命的原则,而生命的原则就是自爱,只有学会自爱才能学会道德,回归生命才能寻回失落的德育有效性[9]。自爱把德育、生命教育和人格教育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

通过对近几年的研究回顾发现,学者们对自爱都持肯定的观点,认为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是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必不可少的成分。对于中国的女性,由于几千年来的宗法伦理观念对其人格的束缚,传统女性角色的定位,另外因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外来商业文化畸形引导和侵扰,导致了女性对自身发展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审视和定位自己。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致使一部分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心理健康、就业等方面的劣势。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将影响女性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会影响人权平衡发展。只有女性自身不断提高自爱意识,才能在男女平等的大潮中获得实质性的进步,成长为既有东方传统美德又有现代开拓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韦恩・W戴埃所说:“你可能患有社会性的疾病,一种并非一针就好的疾病,你很可能染上了自我轻视的病毒,唯一治疗方法便是大剂量服用自爱药丸。”对于女大学生的自爱研究是急迫的。

三关于女大学生自爱的相关研究

1恋爱交友和性问题方面

女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变化和人格形成的青春后期,并且现代大学生的婚恋态度日趋开放,传统性道德监督的约束力下降。恋爱交友和性问题成为她们不得不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在此方面的健康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在对待婚恋问题上,女大学生要严肃慎重,形成健康的情感,与自爱关系密切。

王静在2005年春季对重庆市部分高校女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了问卷调查[10],最后提出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念,加强自爱意识的培养,使之能正确对待学业和恋爱,提高爱的能力和责任。尚宇红通过分析当代女大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特点[11],重点对如何正确面对恋爱,应对突发事件等进行了阐述,目的在于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塑造美好社会形象,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指出每一位女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珍惜难得的宝贵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珍惜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段信美研究总结了大学生校园行为的新趋势[12],校园从隐蔽到公开,从灵肉分离到结合,婚前增多,提出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及问题,提高女大学生的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男大学生在婚恋等方面的责任感,使两性关系健康发展。孙茜子也指出当代女大学生性观念问题日渐凸显[13],这集中反映了她们婚恋观、性道德观的变化轨迹,关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于对策和建议中强调了自爱的重要性。

2就业方面

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企业和社会传统思想的偏见,女大学生生理上的劣势等原因,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女大学生自身主观问题同样是影响她们就业难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传统“女性意识”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部分女大学生,自认为女不如男,对自己能力估计不足,从而导致心理上产生自卑、自暴自弃和弱者心态,成就意识水平较低,害怕竞争和冒险等,在择业时缺乏自信、勇气和独立意识。

胡艳芳认为与男生相比[14],女大学生的就业处于弱势,她们在就业时往往会遇到更大的障碍,影响她们顺利地择业。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法律、政策方面的保障,同时也需要女大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自强自爱,提高自身素质。同样王斌认为女大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15],实现“自救”是最终的落脚点和关键所在。立足于她们的自身实际而作一些探讨,认真作好求职准备,坚持自爱,紧跟时代的步伐,时刻塑造、调整、充实、提高自己。谢丽萍还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所产生的消极片面的社会影响[16],所占比例极少的部分学生破罐破摔、青春作赌。她们既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也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自强自立的信心,从而丧失自尊自爱。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以自己的年龄、青春游戏人生。这些人虽然所占比例小,但负面影响很大。

3心理健康方面

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大学生们面临着学习、生活以及将来就业等种种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和冲突。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挑战,也显现出更多、更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很多学者把自爱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考虑。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提出了“自知、自爱、自持、自尊、自强、自觉”的心理健康的十二字方针[17]。把自爱作为良好的自我意识的组成,悦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包括内在的、外表的,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实事求是,具有自尊心,不会因自己的缺陷而感到过分的自责和自卑。爱生命,不虚度年华;爱名誉,诚实、光明磊落[18]。

王香认为当代女大学生是中国妇女中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群体,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正确分析不利于她们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找出问题的根源,帮助她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使她们健康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张永华总结了女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9],包括依赖性和自主性的矛盾,个人“高期望”与社会“低现实”的矛盾,知识阅历的浅薄性与社会复杂性的矛盾等,学校应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经常开展一些培养气质、陶冶情操的活动,目标就是把女大学生培养为自强、自尊、自立、自爱有魅力的新一代女性。而健康心理和拥有幸福感的基础正是自强、自尊、自爱等的生活态度以及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20]。

四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对于女大学生的自爱问题,很多学者都给予了关注,相关研究涉及婚恋、交友、就业和心理健康等广泛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在研究方法上,关于女大学生自爱基本上是理论研究,鲜有单独的实证研究,在方法先进性上有待提高;在研究内容上,对于女大学生自爱没有明确的概念解释,虽然在婚恋、交友、就业等方面有所涉及,但没有对其进行过专门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只是配合这些相关的研究提出,且多在建议和对策中指出,泛泛而论。长此以往下去,既无益于该研究领域的进展,也不能够为女大学生的健康成材提供有力支持;在研究广度上,反映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译介文章很稀少,只对国内女大学生的有关领域进行了自爱讨论,未见有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在研究的深度上,多是低起点、重复性的研究,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突破、有创新的研究少。

针对目前我国女大学生自爱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改进建议:改变以理论思辩性研究为主,缺少实证研究的现状,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将调查法、访谈法或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提高研究方法的先进性,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针对研究内容停留在浅层次的局面,应在女大学生自爱的内涵、现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干预研究等方面下功夫;更多关注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可以此为借鉴,提高本土研究起点,并做到对本土研究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女大学生自爱问题研究的全面、系统和深入化,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夏心军.谦让与自爱―――德育的人性化反思及走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4(13):7-10.

[2]丁小萍.人性自私论、无私论与自爱论的比较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1995(6):70-73.

[3]李桂梅.略论女性的自爱意识[J].道德与文明,1997(1):32-34.

[4]杨丽嫡.论“人的自爱”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知识经济,2010(15).

[5]肖群忠.论自爱[J].道德与文明,2004(4):17-22.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70.

[7]沈嘉祺.论道德教育中的自爱[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2):5-12.

[8]韩传信.论青少年自爱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4):95-98.

[9]吴元.自爱:道德的源头[J].管理纵横,2005(2):54-55.

[10]王静.当代女大学生恋爱的调查与教育策略[J].青少年研究,2006(1):18-20.

[11]尚宇红.当代女大学生性心理调适及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59-60.

[12]段信美,胡培基,丁凡.大学生校园行为的趋势及干预对策[J].中国性科学,2003(4):23-25.

[13]孙茜子.当代女大学生研究[D].郑州大学,2010.

[14]胡艳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62.

[15]王斌,杨艳.关于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几点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前沿,2005(8):69-70.

[16]谢丽萍.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02(4):125-126.

[17]徐少莲,金丽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5):562-563.

[18]郭谊.关爱我们的心灵[J].家庭健康,2003(1):24.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心理压力 压力源 压力调适

大学阶段是个体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和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是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他们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安全稳定等重要任务,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教育工作者之一,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过大的危害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造成了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强、工作压力大、成就感低、社会认可度低等职业焦虑,损害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平常谈论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并不乐观。在第一届全国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培训班上,清华大学李焰教授说道:“辅导员就像一个垃圾桶,谁有不顺心的事情都往里倒。很多时候,在开导学生的同时,辅导员的心里更渴望有人对其进行开导,因为辅导员的压力真的有点大,辅导员有时是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

心理压力已对高校辅导员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一项对全国72所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有94.6%的教师感到有心理压力,其中35.6%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压力使高校教师有81.7%感到身心劳累不堪。高校应重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遵循心理健康的服务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预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否则,辅导员很有可能和心理工作者一样,应验了网上盛行的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成为心理高危人群。

二、压力

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压力是指在动态的环境中,个体受到压力源长期的、持续的作用,在个体特征的影响下,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源(stressor)是指引起压力反应的因素,包括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生物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包括躯体创伤、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感染、噪声、气温变化等。精神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易受暗示、多疑、嫉妒、处责、悔恨、怨恨等)。社会性压力源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包括纯社会性的(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等)和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社会交往不良)。

三、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源

1.事务性工作。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使辅导员实际承担的工作职责远超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涉及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党团员发展,班集体建设,各种评优推优、奖助学金的评比与发放,院系行政工作,以及各种临时性突发事件。

辅导员工作在实际中界定不明确造成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不被认可。从国务院教育部第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文件精神来看,辅导员的工作应该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但在实践中辅导员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繁重的学生日常管理事务性工作中,几乎就是学校各部门与学生之间的传声筒,学校相关部门还常常将以上工作作为辅导员考评的依据。学生出现问题,辅导员要永远保持微笑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但责任只能自己承担,委屈只能放在心里。工作的繁琐,工作成绩没有被有效肯定等方面使辅导员身心疲惫。

2.在高压工作中辅导员的心理问题没有受重视。

教育部规定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不超过1∶200,但事实上,随着高校的扩招,几乎每个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比都超过这个比例,有的甚至远远超过这个比例,严重影响到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高学历的群体,总体上看,是心理健康的群体,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正是由于大学生属于高智商和思维活跃型的群体,他们争强好胜,追求完美,思想活跃,但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心理素质较脆弱,自制力缺乏,在学习竞争、择业竞争、恋爱苦恼、经济条件限制、人际关系难处、家长期望值过高,以及因社会变革加快而带来的多方面压力冲击下,忧患意识强烈,心理负荷过重,因此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何一个辅导员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认真学习、平安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但突发事件不是辅导员能预料到的。一旦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意外突发事件,第一责任人就是辅导员,学生家长会怨恨辅导员工作不负责,学校方面也会顾及学生家长而非辅导员。家庭与学校支持的缺失,加大了辅导员的心理压力。

3.个人职业发展的局限使辅导员心理失衡。

高校辅导员虽然是高校教师的重要成员,但在各项优惠政策都向教学倾斜的高校,辅导员属于教师中不被重视的群体,待遇普遍比不上专任教师。另外,随着辅导员工作职责的不断拓宽,无论在责任风险,还是个人素质能力方面都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辅导员队伍日趋年轻化,但辅导员的工作却日益艰巨。由于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没有进行有效、准确的定位,年轻的辅导员为了让自己在工作上更优秀,要克服工作经验不足的劣势,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自身成长方面,辅导员不仅要搞科研发论文,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考取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在工作中,辅导员既要搞科研发论文来晋升职称,又要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既要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学生活动,这无形中给辅导员带来了压力。

4.缺乏专业的心理培训致使辅导员心理承受能力不高。

高校辅导员普遍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抗打击能力差,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容易加重心理负荷。调查反映,有53.2%的辅导员认为工作压力过大,无法排释的原因是缺乏专家或有经验人士的指导。目前高校未建立有效的辅导员心理互助机制,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指导工作还处在创建论证阶段,大部分辅导员自身也未接受过专业的心理技能培训,缺乏专业的心理自救能力,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时只能靠“自我消化”。

综上,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因其工作职能、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们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2005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位居第3位。

四、当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的主要表现

1.工作热情逐渐下降。

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辅导员出现情绪衰竭、个性化缺乏、成就感降低等,对本职工作缺乏兴趣,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缺乏宽容,这样就容易出现过激反应;对工作精力投入不足、讨厌甚至排斥工作,责任心不强甚至缺失,缺乏创新意识,出现职业倦怠。

2.人际关系失调。

辅导员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不佳的情况: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小技巧,不能很好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易与同事发生争执,与学生产生对立,与领导关系紧张,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无助、偏激、焦虑、消沉等不良情绪,进而引发自卑、嫉妒、埋怨等不良心理。

3.个人心理失衡。

有些辅导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容易心理失衡,诱发不良情绪,形成嫉妒、愤懑、抑郁、焦虑等消极、恶性情绪,有的甚至出现思维迟滞、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性失调现象,长期处于紧张、忧郁的状态,不能控制自己的基本情绪,性格反复无常,令学生无法适应。

4.生理健康失衡。

辅导员面对压力事件或者压力情境时,神经系统和腺体会进行一系列活动来对抗或者逃避,如呼吸加速、血压上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增多等,身体各器官进入应激状态。如果压力过大或持续过久,个体难以承受,就容易导致身心俱疲,如精力缺乏、身体虚弱、抵抗力低,容易出现头痛、胃肠不适、失眠、幻听等身心疾病。

五、缓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的主要方法——自我心理调适

调适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维持正常秩序的一种社会互动方式,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的过程。经过调适,彼此之间产生和谐关系。对辅导员心理压力的解决方法,除要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外,调查发现,84.8%的高校辅导员认为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应内求——通过对自我心态的调整,排解内心压力,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1.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辅导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全面了解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肯定并接纳自我,对事业发展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减少和避免与他人比较所产生的心理失衡。同时要承认自己在压力情境中存在的消极、冲突、痛苦反应,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可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宣泄,如忘却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在情绪激动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减心理压力;学会适当地倾诉、释放心里的积郁,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通过正当的消遣娱乐、旅游、体育运动和音乐欣赏、阅读等方式,达到排解不良情绪的目的。

2.改变角色认知,增强事业归属感。

要让辅导员在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向上、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工作中,就应改变辅导员的角色认知,让辅导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虽有不利的一面,但也有许多有利的方面。正确的角色认知能让辅导员恰当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从而愉快地接受相应的职业角色。只有愉快地接受职业角色,辅导员才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才会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对辅导员这个职业有认同感和事业归属感,正确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3.提高心理素养,增强抗压能力。

首先辅导员要接受一定的专业心理学培训,参照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本职工作的要求,也是自我心理教育的需要;其次,辅导员要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三,辅导员要注重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懒惰、恐惧、紧张、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扰;第四,辅导员要增强自我适应能力,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主动适应学生特点的变化,接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第五,辅导员应树立正确的压力观,辩证地看待压力,努力控制和减少压力,勇敢面对和有效应对压力。

4.改变对挫折情境的认知,调整为适度的期望水平。

真正认知客观现实并非易事,因为客观现实并不一定符合人的主观愿望和想法,有的时候甚至事与愿违。所以,辅导员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现实,在现实的基础上明确自我期望。当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发生时,要学会面对它,不能回避。另外,确立自我期望不能片面地从自我出发。辅导员要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要适当,要看清主观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差别,这样才容易把握自己。要摆脱压力的重负,辅导员就要正视压力、接受事实,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工作环境,反省自己的失误,及时处理问题,必要时寻求他人的帮助等。

六、结语

高校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对个体和群体成长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调适应从源头抓起,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坚定信念,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百折不挠,并掌握和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方法,这样,才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的健康成长。

在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心理压力的形成不是单方面原因引起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新形势下,只有通过社会、高校和辅导员自身各方面协调发挥作用,辅导员才能缓解心理压力,才能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权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及调适[J].新闻爱好者,2010,(14).

[2]周源源.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分析及其调适[J].江苏高教,2010,(04).

[3]肖晓哲.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调适[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03).

[4]陈静,黄月胜.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统计分析[J].高教探索,2010,(03).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学困生 教育 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56-02

综艺真人秀节目中,嘉宾或导师在选手上台后,会问选手来这个舞台的梦想是什么。同样的问题我也多次问过我的学生,你来到学校这个舞台,要追逐一个什么样的梦想,出乎意料的是,一部分学生的回答竟然是,“老师我没有梦想”,更有甚者当问他为什么要来上学时,竟有学生好不在乎又颇为无奈地说“父母让来的,我没办法”。这就是大部分学困生令人堪忧的真实状态。面对这样的教学群体,我们教师要何去何从?作为一个有过多年学困生教学经历的老师,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1 重视学生的理想教育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有很多典型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究其原因,学困生大都来自农村,他们的很多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与子女的思想沟通更谈不上理想教育。不少家庭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在家,每到放假的时候,学生就孤零零一个人在家。更有甚者,一些家长还会认为读书无用,“不会读书会赚钱就可以了”,“考得好不如嫁得好”,混个毕业证就行;各种说法充斥其中,这些错误的教育行为的存在导致一些学生尤其那些学困生思想上的错误认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很多孩子缺乏远见,胸无大志的缘由了。

平心而论,有这种心态的学生,不在少数。心中没有追求的理想与目标,自然不会努力前行。因此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更感受到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1 讲道理,树模范

讲道理,举荐模范人物,帮助他们树立起理想与目标。托尔斯泰说:“一个人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我坚信,学生的心中必须有理想人格的形象,有成功的企盼,有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才能竭尽全力、不畏艰险。一个人只有眺望远方,才不怕泥泞。

1.2 谈理想,说未来

可是,现在的学生内心浮躁,对未来充满恐惧。有学生直言不讳地问我,“老师,就我现在这种状况,哪还有什么梦想可以实现啊。”我就告诉他俞敏洪在励志演讲中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奔向大海。长江、黄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样。长江劈山开路,黄河迂回曲折,轨迹不一样。但都有一种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过程中,如果沉淀于泥沙,就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对于那些聪明但漫无目标的学生,我会告诉他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早晚都要交到他们的手里,具备振兴这个民族的能力,保证它不受欺侮、不被侵略,你们责无旁贷;对于孤单的留守学生,我会告诉他,如果你不想将来你的孩子品尝到同样的滋味,就要努力地考一个好大学。对于不用心学习,怀着嫁入豪门想法的女同学,我会告诉她,豪门更需要一个不仅有美貌、还有学历、有见识、有修养、有能力、有品味的女主角,王子喜欢的是有水晶鞋的灰姑娘。

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有了追求的目标,才可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在学习上才能刻苦攻读。一旦理想在他们心中扎下根,就能重拾信心,不畏困难,为达成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止。

2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2.1 正视变化,坦然面对

无可否认,这个世界的急剧裂变不仅让我们应接不暇,更让孩子们无所适从。吹来的风不仅带来清爽也裹挟着沙粒,孩子们看到了不劳而获、养尊处优就不再相信艰苦朴素、个人奋斗;孩子们看到了道德沦丧、腐败滋生就不再相信公平竞争、德以立身;孩子们看到了物欲横流、人心不古就不再相信纯洁善良、美梦成真。曾有个孩子义愤填膺地对我说,老师,我上了大学又能怎样?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越是出身农村的孩子,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越激烈,他们内心的自卑感就越强烈,那种无原则的反抗就更猛烈。这些孩子上网、打游戏、谈恋爱的行为就越多,对于他们的这些行为,我们无须过分指责,他们自暴自弃是因为看不到未来,他们暴力对抗是因为不相信未来。我们对这些孩子不可敌视,其实,他们是可怜的。因为越是在学校里表现的桀骜不驯、讲究吃穿的孩子,在犯了错误后,我们看到他的家长就越是穿着破旧,这恰恰是一种掩饰自卑的方式。因此,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必须也应该围绕着人的生命,以提升生命价值,让生命得以舒展,让生命活力得以焕发为目标。”[1]

2.2 品德重于学业

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的品德远远重要于他的学业,我们可以只把学生培养成一名技术工人,但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复旦大学马加爵、林森浩。因此,我会告诉学生,一个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一样可以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借用一句话告诉学生,“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2.3 家的关爱

这些孩子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中,金钱似乎成了他们与父母唯一的维系,父母远在他乡,辛苦奔波,只想着不让孩子受苦,因此,钱总是多给;孩子独自一人,寂寞地在校园里游逛,不知父母的血汗,只知道花钱。记得一个专门跟踪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学家说过,长期独自一人留守的孩子,长大以后,伴随他的个性特征或者是崇尚暴力或者是自卑胆怯无法与人正常沟通。而这些孩子在现阶段的表现就是在最能学习的时候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因此,我组建了一个学生之家,和很多孩子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与孩子们真心沟通,倾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时候孩子们也会到我的家里,他们都叫我姐姐。冬至日时一起包饺子,每个学生生日时送上祝福,我们成为微信好友,时刻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拥有爱心,就能受到学生的尊重。[2]渐渐地,我发现,上课时,会有学生真诚地对你笑;下课时会有学生偷偷地捏掉你粘在衣服上的头发;我坚信,只要感受到爱,就会懂得爱,就会去爱,就会去传递爱。当我们真正去亲近这些孩子时,会发现,桀骜不驯的孩子最脆弱,高傲无礼的孩子最自卑,不善沟通的孩子最热忱。

3 为学生创设“有趣”加“有效”的课堂

学困生的在学习方面的突出表现是:不感兴趣、不会学、学不会。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方面比较侧重“有趣”和“有效”这两点。有趣,就是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如沐春风,如浴春雨,对下一节课充满期待。有效,就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学有成果――无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总之有收获。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如果只是有趣而没有效,课堂就成了看小沈阳,搞笑而已。但如果课堂没趣,只追求所谓的有效,一味地灌输,这样的课学生不爱听也很难达到真正的有效。如何为学生创设出“有趣”加“有效”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3.1 精彩从晨读开始

长期从事语文和英语教学的老师普遍认为,学困生的早晨都白白浪费了。老师在就“哇哇”读两声,老师一离开,就鸦雀无声了。我想为了打破早读无声、沉闷的状态,就需要有人带头读书。首先挑选出一个发音较准、有胆量、责任心强的学生来担任英语科代表,让她做“小老师”进行领读。在老师的参与、指导和帮助下,有这些基础好的的学生的带动,早读课的读书气氛就慢慢形成了。待早读正常开展起来后,“小老师”就让学生轮流来当,尤其是学困生来担当,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和表现自我。并且及时反馈,评出“早读之星”。

3.2 用激情感染学生

学困生的特点是对知识本身没有浓厚的兴趣,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作为老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他们,每天,我都饱含激情的走入课堂。

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这句话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高效的课堂需要激情。激情是一种激昂的情绪,没有激情的课堂就显得平平淡淡,没有激情的课堂是无从谈高效的。有了激情的教学,教学活动就能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教师也自然具有了亲和力,而深受学生喜爱与追随,知识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已嵌入孩子的思维与脑海中。

3.3 鼓励学生问问题

自习课上,我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问问题。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来说,高分是可以“问”出来的。首先,在提出问题时,自己必须先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听老师的启发或讲解,印象就特别深刻。当一个问题解决后,又要准备一个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是处于主动状态的,所以主动求知的意识就特别强,效果也就特别好。问问题,才会解决问题,当问题越来越少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进步的开始了。由此看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一定要鼓励他们主动向老师或同学求助。而求助的最佳方式就是主动开口问问题。要让学生坚信:有问必有得。

3.4 教学形式多样化

为了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感兴趣并且有所获得,我在平时授课时尽量讲些诙谐风趣的语言,让课堂妙趣横生;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觉得学知识其实就是学生活,告诉学生an apple of love译为西红柿而不是爱情之果;bring down the house不是推倒房子而是博得全场喝彩;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比如像综艺节目的“一站到底”和单词接龙游戏,引导课堂讨论甚至争鸣,让学生的思想碰撞,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互相讲解知识。在课堂上我还尽量鼓励好学生、优等生去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互帮互学,消除学困生的畏惧情绪;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讲解,又便于学困生及时提问;学生互教互学,有利于取长补短,增进友谊……那种“将课堂成‘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3]的情况在我的课堂上一定不会出现。这样做让学生感到课堂有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进而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

其实,学困生也是一些特别聪明的孩子,由于他们没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导致厌学,成绩差。但是,只要给他们时间,耐心地帮助,热情地鼓励,细致地关怀,再加上科学的教育,就一定会使学困生的队伍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让我们相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我们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让我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走近最理想的教育[M].离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