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范文1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工程;实践教学;教学体系;平台建设

一、引 言

本科给水排水工程专业(080705)始建于1952年,2012年,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正式更名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081003),并且专业首部专业规范正式颁布。早期该专业主要依附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课程设置方面,以传授水的“给”和“排”知识为主,在水处理方面的内容相对薄弱。但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行业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行业的服务对象不再是简单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扩大到水社会循环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行业的任务从解决城市和工业用水的供给和排放,转变为以改善水质为中心、水量与水质并重,满足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的目标。相应的,作为为给排水行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的高等工程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必须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专业的科学基础已经相应地由力学转变为生物学、化学和水力学,并且不断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内涵,也相应地转变为以水质安全为核心的水的良性社会循环。这种变化促进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的改革[1]。

重庆三峡学院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本校2010年获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并于2011年开始首批本科招生,是为解决库区及周边地区水资源开发、水工程行业人才紧缺问题而开设。专业建设中,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变化,不断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根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要求,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借鉴其他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开展的经验[2-3],在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性工作。

二、构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的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知识的融合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将整个实践环节划分为5个课程教学模块和3个课外拓展模块(见图1)。课程教学模块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课外拓展模块包括:技能培训与认证、科研训练、素质拓展。在课程教学模块中要完成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对能力的发掘、培养和实现;而在课外拓展模块中的培养目标则是对知识的强化、融合和贯通,对能力的提升、综合和优化。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并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融合与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新途径。

图1 实践教学体系及知识能力培养目标示意图

三、构建“完整再现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和“全仿真”的水处理工程实践教学平台

重庆三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05年开始设置水污染控制方向,经过数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水质分析实验室”和“水动力学基础实验室”等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实验室,2010年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增设了“单元处理操作实验室”和“供水及排水管道系统实验室”,能基本满足教学实验的需求。2013年,获批中央支持地方建设项目经费400万元,用于建设“水处理实训中心”建设。该中心建设遵循两个理念。

1.以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为核心涵盖整个水的社会循环过程

给水和污水处理是水的社会循环的2个重要过程,目前实验及实训比较偏重于污水,而由于工艺的复杂、给水厂的管理严格,难以找到合适的给水水源等原因,学生给水方面的能力培训很难实现。本中心的建设将传统的给水-用水-排水的顺序反置,即污水经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后,出水作为给水处理系统水源,整个系统完全仿真了水的社会循环全过程(见图2)。

图2 水的社会循环示意图

2.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全仿真化

本中心将通过典型水处理单元构筑物构成典型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利用计算机自动监测控制实验室的建设再现水处理的实际过程。采用真实、等比缩小的给水处理、污水处理单元构筑物或处理设施,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构成不同的典型给水、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并通过在水质分析实验室将运行的结果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

该系统采用完全真实的单元处理过程,其实训过程与水厂的运行过程也完全相同,让学生既能认识水处理的各种典型工艺的组成形式和处理特点,又能通过生产实训,让学生参与系统的运行、操作、控制、监测和维护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技能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四、进一步建设思路

随着中国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给排水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地方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定位,需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搭建各级各类教学平台,将专业教育与执业注册师接轨,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使得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给排水科

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J].给

水排水,2013,39(4):1-3.

[2] 张玲.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实施与管理[J].才智,

2012,(21):254.

[3] 龚为进,段学军,陈启石,刘海芳.给排水工程专业实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范文2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科学和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环保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房地产;

3 环保;

4 新能源;

5 广告。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给排水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污水处理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给排水工程师;

2 机电工程师;

3 污水处理工程师;

4 暖通工程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范文3

关键词 PBL模式;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22-03

1 前言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地方重点高校,是广东省最早成立给排水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在国内一直名列前茅。各大建设公司、各类设计院、材料设备生产企业、水务集团等单位规模在不断扩大,效益很好,对人才的需求相当旺盛。给排水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很乐观,每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目前,95%的毕业生已经分布在各个大中小企事业单位,并发挥着骨干人才的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部分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时,动手能力、应用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仍然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随着各个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以及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深入,高校是否具有长远的目光,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的学生能更适应用人单位与社会的需求,对毕业生在社会各个相关领域是否受欢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阿尔堡大学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式教学)模式在不同国家不国高校的成功应用提供了新的人才培养思路[1-6]。

2 PBL模式对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启发

阿尔堡大学PBL模式的特点 PBL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围绕精心设计与实际一致的问题情境来组织课程与教学的教育方式。学习者在认知教练的引导下,通过判断问题、归纳假设、推断研究数据、试验行动、总结问题解决的策略,直至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来发展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的技能等。PBL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相关背景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组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促进学习者形成批判性思维,获得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技能以及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在传统教学思想中,教师“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已经不适应新时代探索性学习的要求。PBL教学法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对带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带教教师的作用不再是“我讲你听,我动手你观摩”,而是放手让学生去亲自实践。为使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如何解决随时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的重任,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带教教师就要积极转变角色,适应PBL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PBL模式下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应具备的特色 结合阿尔堡大学PBL人才培养模式特点与广东经济发展特点,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加强城市水质与水务工程、建筑水科学与消防工程等各专业方向在工艺设计、施工技术、运营管理及技术咨询服务等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加专业技能训练和实习,增加专业课程设计工作量与深度,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批产学研实习基地,如各类设计研究院、净水厂、设备及管材生产厂家、建筑安装集团、技术咨询公司等,使师生与社会零距离接触,实践教学活动更系统、更深入、更具体、更实用。这样培养的学生适应了人才市场需求,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也形成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己的培养特色。

目前,中国很多大学已经引入PBL教学理念,但大多是医科院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大学教育越来越强调在加强产、学、研联合的同时,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操作能力。阿尔堡大学PBL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对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地方高校适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团队为基础展开教学,促进教学、科研和实际的互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模式宜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诚然,学习阿尔堡PBL人才培养模式时,应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吸收与消化。广东工业大学是省属重点高校,在校生规模很大,如果完全遵循阿尔堡PBL人才培养模式是不现实的,学习PBL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很重要。针对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适宜走PBL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道路。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通过选择适当的工程实例,围绕实例实行PBL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早期接触城市水科学与建筑水科学中可能存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把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以期达到既系统地教育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又通过PBL模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地涉猎专业科技前沿知识、拓展专业相关知识领域的能力。

3 PBL模式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中的思考

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如果要保障学习效率与效果,因为师资力量有限,小组不能太多,每组人数也不能太多。广东工业大学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利用PBL模式,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设置与规划。比如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课程与创新科技实践),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设置综合性的、具有创新性的实验实训项目,甚至可以跟着教师、博士生、研究生做课题。教师可以分一个局部的工作给本科生做,这种深入的学习,学校也给定学分,并适当给予奖励。这种做法有点类似科技制作,充分发挥学有余力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PBL模式的教学体系,课程不宜多,可以将某些课程合并,课时适当增加,主要是增加实践环节学时,也即PBL模式的项目设计;建议理论学时与实践环节学时按1:1分配;建议在大学一年级就设置相应的专业课,而不仅仅是基础课程的学习。增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紧密联系与结合,基础课程学时应减少。PBL模式主要是针对项目所要使用的知识进行授课,基础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应充分交流,如何找到两者的切入点而设置合适的项目很关键。

根据专业理论知识,合理、科学地设计项目与项目中的问题 广东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期有部分教学环节开始运用基于PBL的先进教学模式,但主要问题是,教师仍然采用提前将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学生只需要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研究的方式,不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根据专业理论知识,如何合理、科学地设计项目以及项目中的问题,进一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等,对运用PBL模式于教学中显得很重要。

在本专业中,基于PBL教学模式理念,建议利用课程论文的形式,给定一个具有时局性的问题,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论文到最后演讲,老师与同学一起提问;课程设计的任务不同,每个学生需要自己做;尤其是实验实训课,只给定原始条件,不给定操作条件与将达到的目的和效果,不同学生可以选用不同的条件进行实践,得出不同结论,选出最佳状况,写总结报告;实验不要太多,但要具有综合性。不限制一次做完一个系列的实验,同一个系列的实验可以多次完成,每次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在进行实验结果评估时,以体现自主性、灵活性与一定的创新性为主要评估目标。

争取更多的PBL模式主导人员 广东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在校生规模大,每年招收100学生,但在职教师才12人。因此,争取更多的PBL模式主导人员很重要。研究生或博士生可以发展成为教师的助手,共同对本科生对设计的问题进行指导、监督与跟踪,开通专业知识论坛、举办专业问题讨论会等。另外,对实验室教师和实训课教师进行PBL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培训,让他们也参与到PBL教学方法中来。

学校应该从PBL新模式的角度进一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并加大配套设施与教学条件的建设 PBL教学方法对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适应新的教育思想并具有新的知识结构,还应掌握讨论气氛的调动、引导等技巧。而造就这样的教师队伍并非易事,教师要切实从传统的教学角色中抽离出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推进PBL教学法的实施。另外,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需要较多的配套设施与教学条件。

4 结论

阿尔堡大学PBL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上影响很大,其模式在不同学科中的运用也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各个学科的性质不同,决定了该模式在教学中将运用不同的教育原理。因此,模式在不同学科或专业教育运用中的具体形式既有共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教学主题的定义、项目作业的选择、问题的定义、课程和项目作业的联系形式、导师职责以及学生小组规模等。将PBL模式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教学理念相结合,根据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有目的地、合理地吸收该模式的精髓,有效地将该理念应用到专业教学中,促使本科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获得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技能以及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世金,潘少兵,操ZZ.谈PBL模式教学中生态学主题选择与问题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81-282.

[2]崔莹.基于PBL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块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5):129-132.

[3]何毛毛,张晓薇,孙红.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9):93-94.

[4]殷丽天,杨小荣,赵欣,等.构建基于生理学特点的多元化PBL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114-115.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范文4

【关键词】给水排水 实践教学 工程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中原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名称: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42-01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除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当前的本科教学中,存在诸多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对工程的领导和决策、控制能力,为社会输送出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关系着能否培养出合格本科毕业生的关键[1-2]。

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为主,该教学方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好。此外,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这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一大障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2.实践教学体系不合理,实践能力培养弱化

本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并未形成一定的体系,存在着诸多不足和问题,直接导致实践环节形式化,并未实现真正意义的实践目标,具体表现如下:

(1)实习单位与学生就业单位存在偏差。学生的就业涉及城镇给水处理、污水处理、工业给排水管道及市政管道、小区中水回用、建筑给水排水等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而当前的实习基地却主要集中在城市给水处理厂与污水处理厂,这与学生的就业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部分学生就业后对工作岗位比较陌生,融入工作环境较慢。

(2)实习方式单一,部分学生实习积极性不够。受高校扩招及实习资源的限制,当前的实习组织方式多以参观为主。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使学生对生产环节的了解不够深入,很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也缺乏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此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实习场所重复也会造成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不足。

(3)与实习单位交流有待加强。近年城市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的改制过程伴随着大量的人化,这使得学校与实习单位的交流不足,实习单位参与实习指导的技术人员讲解与实纲要求内容存在偏差。

(4)设计与工程实际脱离。毕业设计题目主要涉及建筑给水排水和管道及污水处理,内容比较单一,且系统性较差。其次,设计要求与实际工程要求相去甚远,图纸绘制不规范,使得设计的工程参考价值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

3.实践考核环节把关不严

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评价标准相对比较宽松,主观因素很强。在毕业设计环节中,这种表现更加明显。如果严格按照毕业设计要求,可能有小部分学生达不到毕业要求,不能顺利毕业。而这部分学生可能已经找好工作或考取了硕士研究生,负责答辩的教师往往出于为学生考虑的目的,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答辩适当降低要求,把关不严,致使学生在实践考核环节没达到真正的拔高作用。

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1.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操作技能,引导、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其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以实验及设计训练为主,突出对其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3]。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还要正确定位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确定新的教学目标。

2.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大教学实践环节的合理设置,从社会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就业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来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1)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可以借助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师承担的重大科研课题, 把相关科研成果转化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与用人单位及校友的良好关系,协商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商谈实习基地的长期合作。

(2)工程设计能力。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手册等技术资料,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或进行必要的实验测试和数据处理,开展创新性的工作,独立解决问题,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其次,可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同专业教师一起,结合工程实践推陈出新,精选设计题目,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选择自己感兴趣及就业相关方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就业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做好自我学业生涯设计, 积极选修或自学一些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课程, 毕业后可以根据工作单位需要和个人兴趣参与多种职业资格考试。创业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积极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培养工程建造、运行和管理的能力, 为今后创业积累经验。

3.严把实践考核关

对实验、课程设计与实习、毕业设计与实习的考核目标细化,成绩更加客观化,加大实践环节学分比重,提高实践环节成绩在学生评优中所占比重。同时,在单独的实践考核中,不能仅以文本或图纸来进行考核,要逐步增加学生的答辩或面试环节,使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合理。

三、结语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针对性的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找出合适的应对策略,强化学生实践环节,不仅是培养合格毕业生的保证,而且是学生将来能尽早适应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S].2002.

[2]聂春燕.提高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0,20(4) :80-82.

[3]秦桂娟,徐铭东,于国俊.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27-128.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范文5

【关键词】市政设施;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匀、人均占有水平低,特别是北方地区城市水资源比较紧缺且季节降雨分布不均衡,雨季排水存在困难,而旱季供水存在一定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规模及人口分布等情况,科学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提升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使用水平,更好地保障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工业及居民的用水需求。

一、我国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现状

1、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市政给排水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整个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城市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三个子系统。具体而言,供水系统就是通过高压消防给水管、生产给水管、生活给水管和泡沫消防管等设施进行工业、生活和消防供水;排水系统就是通过生活污水管、生产污水排水管和雨水排水管等进行雨水和各类污水的排放;循环水系统是通过循环冷却水回水管、循环冷却水给水管等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回收和利用。在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中,主要是科学确定给排水范围、水量以及管网系统分布,科学确定排水系统污水水量、处理方式及程度,科学确定各类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规模。

2、市政给排水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水量确定方式不科学。科学确定给排水系统水量是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对给排水工程建设规模、标准和管网系统的分布设计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一般是采用城市规模确定法,即通过城市的规模确定人均综合用水和生活用水指标,对各类用水指标进行预测,通过历史用水数据进行回归外推,该预测方法比较笼统,一般情况下预测数据过高,造成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的浪费。

二是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水平较低。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多是采取分片、分区建设模式,造成规划设计跟不上建设速度,影响了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特别是当前城市排水系统根据排水性质不同,由市政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等不同部门承担,相互之间有时缺乏有效沟通,缺乏联席会议制度等沟通联系机制,导致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只是简单强调通过分流制排水尽快排出雨水、污水,忽视了排水系统对地表径流和与水资源的科学利用。

二、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1、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可持续原则。要坚持在不破坏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以生态环境和规划设计的协调统一为原则,充分利用城市的地势和原有给排水设施,科学合理进行设计,增加节水、治污和回用系统设计。二是分阶段进行规划设计。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涉及到水源确定、调度及管网分布设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复杂系统设计,必须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分阶段确定规划设计的区域、规模等,并对不同阶段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三是杜绝出现新增污染源和排污口。随着城市规模的日渐扩大,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而当前的给排水系统无法有效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同时水污染形势也日益严峻,需要在治理污染的同时防止新的污染源出现,减少水污染。

2、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一是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要坚持科学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对一个城市而言,水资源也存在地域上的不均匀,水质也存在差异,需要在规划设计中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目标,设置相应的储水设施,对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资源进行调节径流、蓄丰补枯,通过管网和系统的设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二是管网的规划设计。要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现状进行管网布线,在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的基础上修订完善管网设计,一般情况下,改造工程中新旧管网的距离要在1.5米左右。要考虑管网的负荷承受能力,科学合理进行覆土设计,确保管道不被压坏;要设计相应的低温防冻措施,防止低温时管道冻结。要尽量细化管径、标高、预留预埋件及各类管道基础的标注与说明,提供详细的施工标准图,对管道所用管材质量和类型进行把握。要运用优化算法,优化管道管径,根据地势特点优化供水区域分布,实现水力参数和管径的优化组合,对中小型管径可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设计,综合考虑各区域用水情况;对雨季水量和短期用水量较大的区域,可选择直接式管网进行叠压供水,防止瞬时供水压力加大造成管道超压;对管网供水充足、压力稳定的区域,可采用无负压式管网增压稳流设备进行供水。

三是防洪防涝系统规划设计。北方地区夏季瞬时降雨量多,排水不畅会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要以本地多年平均降雨量和排洪面积等因素为基础,综合确定泄洪点、下水道口、排水管网等防洪防涝设施。防洪防涝设计标准要在10年一遇的标准以上,对山区城市可采用全抬高方案设计防洪防涝系统,并在局部设置抽排设施。

四是城市污水计算与处理。排污系统是给排水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排污设计要以污水管网和排水面积为基础,科学确定排污管网坡度和管径,管网要与污水井连接。要合理应用排污处理新技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要科学确定排水点,地下排污干道是在城市建筑形成前确定的,要科学确定排水点,将排水干线、支管与地表排污需求结合起来,实现经济高效的排污设计。

三、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要在明确我国城市给排水工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管网布局、科学设置防洪防涝系统和排污系统为重点,科学高效的进行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提高给排水系统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玲萍,邵敏.城市中水系统纳入给排水系统综合规划的优化研究[J].节水灌溉,2006(2).

[2]聂亮坡,梁瑛琦.多层住宅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探讨[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08(06).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范文6

[关键词]市政工程 给排水 管道施工 质量控制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130-02

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是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好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才能确保一个城市的给排水功能的正常运行。城市的给排水功能与人们的日常用水和城市的排水效率都有很大的关系。为了避免人们生活中出现用水短缺以及城市由于排水不畅导致水灾等问题,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水平就必须有所提高。

一、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市政排水工程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则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所以,保证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在施工技术上和质量控制上科学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阻碍,制约了排水工程的发展。正因如此,近几年,在我国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对市政的排水管网进行了改造。由于排水管网系统分布广泛,所以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当今,因为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不断完善和加强,所以不论是在城市的各个设施处几乎都设有排污管道。但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以及在施工中受管理和操作的失误影响,再加上从事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所以,达不到工程的要求;同时,在选择市政排水管的材料时由于选择低质量的排水管材料,以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由于施工管理力量薄弱,在建设过程中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所以就大量的使用农民工,因而形成了施工质量不好、粗糙,由于质量的问题导致管道断裂泄露、排水不畅、水倒流的现象,使管道周围不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路面上都有沉陷或变形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质量没有得到保证。

二、市政给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1、施工质量控制意识不强

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资金基本都是由国家或者地方财政调拨,因此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只重视自身的利益,一味赶工程进度,而将质量抛在脑后,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擅自修改线路等现象时有发生。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道德意识浅薄,责任心不高,致使施工质量降低。这些都会给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2、排水管道线路选择不合理

在建设城市排水工程时,对于排水管道的线路选择一定要具有科学性、严谨性。虽然通过以往的市政给工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线路选择经验,但是仍旧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有些施工单位贪图利益而选择了一些节约成本但是地势等因素不符合线路需要,而导致了后期的排水工程存在着不稳定性与安全隐患。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具备科学性的线路选择眼光,因此也无法完全选择最合适的线路。只有科学合理的管道线路才可以保证排水工程的稳定性并有效配合城市其他工程建设。

3、排水管道部件老化问题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排水管道对于人们正常生活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重要作用。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时间已久,部分排水管道出现了配件老化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更换就会严重的浪费城市水资源,再加上阀门质量不过关,给危急的水资源短缺现状雪上加霜。城市居民不断增加,城市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用水量的增加也给水阀带来的压力,“超压出流”现象大规模爆发,不利于排水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进行。

4、市政给排水工程缺乏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的排水工程也是目前排水工程质量无法有效提高的一个重大因素。在工程施工的运行过程中,有些单位为图省事,并不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导致项目法人、项目监理、合同管理等的缺失。此外,合同意识的缺乏也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施工前不办理相关手续与合同等,当有上级部门展开检查是才慌张补办,以及一味追求效益而压缩工期等行为,都会在基础上影响市政给排水工程水平的提高与质量的控制。

三、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的控制措施

1、注重设计图纸的审核与技术交底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前期.施工单位要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进行设计图纸的审核,尤其是要对于其中存在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最终形成科学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另外,根据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施工单位要对于给排水管道的构造、位置、类型、管材直径、走向、长度、坡度、尺寸、埋深及井位数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为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保障。

2、加强沟槽开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沟槽开挖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基本施工环节,为了加强该环节的施工质量管理,在开挖沟槽前,施工人员应当严格安装给排水管道工程图纸与标准技术,以建筑标准关键测量放线。根据实地土壤的具体情况,确定管沟基槽的开挖计划,开挖沟槽时必须安排适当的施工人员进行清理活动,当气候发生变化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开挖深度,(不超过30cm),一旦出现底下水位过高的情况,应当及时排水,以避免沟槽因长期积水而发生浮管现象。

3、严格地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

建筑工程中的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建筑的质量,所以说要想提高土建工程的质量就一定要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要想保证建筑工程中的原材料的质量,首先要从采购抓起。工程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原料的采购,施工单位要选择认真负责、工作经验丰富的采购人员去采购原材料。采购人员要做到采购原材料之前要做好详细的市场调查、掌握各种原材料的信息,最终选择最合适的、最可靠的供货商。即使采购人员选择了合适的供货商,材料检验员也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只有原材料的各种质量指标都达到建筑使用要求才可以使用到工程中。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各方面都比较混乱的今天,各种伪劣的原材料在建材市场中广泛流通,这给建筑质量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各施工单位要坚决的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要做到不符合建筑要求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入施工场地。在原材料质量的把关方面必须严格,但是也要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所以说在做好原材料检验以后,就要合理地、迅速地组织原材料的运输工作,确保原材料的准时供应,进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加强市政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加强市政给排水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城市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总承包单位应该在施工开始的时候,同建筑单位以及各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质量检验、工程实施日期、施工地点等事项进行记录和管理。同时,相关市政施工管理单位应该对各施工单位施工进度统一进行协调指导,保证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管道施工测量,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施工测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要有专门的人员来对施工进行测量。这样一来,就能更好的提高管道施工的准确度,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的提高。

(3)对给排水管道进行相关实验。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要对管道进行闭水试验。对排水管道做闭水试验,应该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节约用水,同时也能够保证市政给排水管道的稳定运行。

5、逐步建立统一的施工质量监理标准

国内现阶段的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的专业工作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尚未形成统一的施工质量监理标准。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监理人员要在对不同项目的施工监理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并积极与同行进行沟通、交流,大家共同进行研究、讨论,最终制定出适用于国内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监理的统一行业标准.并积极推广到各家给排水工程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中,以实现引导全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

6、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前的检查工作非常重要,要做好管道及井外观质量合格检查,要保证管道未回填且沟槽内无积水。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全部预留的孔洞都需要做到封堵且不渗水的标准。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适宜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这样能够节约用水。在遇有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能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米计,如超过管顶内壁则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米计。

7、回填沟槽与恢复路面

在隐蔽工作验收合格之后需要进行沟槽回填,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两侧同时进行对称回填,以保障平衡性。在管顶上方0.5m左右的地方运用机械进行回填,要处、胸腔部分及检查井周围采用人工回填,之后再进行大面积机械回填,并要注意监测沟内是否有积水,如果有积水要先将其排空。避免使用砖头、垃圾土、钢材、淤泥、腐填土等回填材料。

总之,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属隐蔽工程,其在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质量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从细节入手,把握每个工艺环节中的重点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进行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其最终质量,实现其最终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恒,王铁军.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工艺[J].江西建材,2014,(9).

[2] 崔香玉.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工艺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