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与技术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科学与技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科学与技术论文

智能科学与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智能科学技术;科学研究;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结合了认知科学、信息学、控制科学、生命科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将成为21世纪信息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和信息产业价值的主要提升点。

在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并授予智能科学专业学位:世界多数知名的理工类院校都设立有人工智能研究所或实验室,进行智能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及科研工作。在国内,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起步则较晚:2003年12月5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这标志着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诞生。

厦门大学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已经有多年的研究积累和师资储备。2006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厦门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7年6月6日,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经学校批准成立,并于2007年9月迎来了第一届本科生。本文将简要介绍近几年来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

2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

厦门大学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已开展了多年。早在1988年,学校就成立了校级科研机构――“厦门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研究所”,目前,经厦门大学批准,正式更名为“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它是一个以实用智能技术研究为主、集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于一体的研究机构,是厦门大学组建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主要基础。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面向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利用人工智能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逐渐确立了语言信息处理、认知计算、智能信息检索、中医信息处理、视频图像处理、智能机器人等主要研究方向。在语言信息处理方面,现设手写汉字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翻译、语料库技术等研究领域;在认知计算方面,现设觉知计算、脑机接口、机器感觉、隐喻逻辑等研究领域;在智能信息检索方面,现设文本信息过滤、信息检索、信息提取、智能数据挖掘、Web挖掘等研究领域;在中医信息处理方面,现主要研究开发多媒体中草药智能查询系统、基于舌象中医智能体检系统;在视频图像处理方面,现设图像数据库、生物特征识别、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领域。2008年,系里引进了被称为“人工大脑之父”的著名学者Hugo de Garis教授,并以他为首组建了人工大脑研究室,该研究室的目标是,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中国首个人工大脑。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上述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我国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获得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经费的支持。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863子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项。在汉字识别、词语切分标注、语法分析、词义消歧、指代消解、语言神经基础、汉语理解策略、网上信息的选择翻译、统计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计算机音乐、计琴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特色的研究,形成了具体的算法,并且还提出了一种系统性的协动计算理论,出版专著5部,数百篇,其中近三年被EI、SCI等检索的论文达200余篇。

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智能科学与技术系还十分注重产学研结合,先后与北京德威特电力系统自动化有限公司和深圳名人电脑等公司进行合作研发,广泛开展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主要包括:手写汉字机器识别系统、汉语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机器翻译系统以及网上汉语文本分类和信息过滤系统。其中,手写汉字机器识别系统获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机器辅助汉英互翻系统获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汉语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获得2003年863中文信息处理评测第二名:机器翻译系统(包括XMMT汉英机器翻译系统、Matrix英汉机器翻译系统、Light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和Neon英汉双向机器翻译系统)在863智能接口评测中多次名列前茅,形成多项产品,技术授权国内多家单位使用。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发挥厦门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联合人文学院、外文学院和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的学术力量,于2003年成立了“厦门大学语言技术中心”,其中,汉外多语言机器翻译为主攻方向之一。2006年获批了“智能信息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目前,以人工大脑相关内容为研究核心的“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也已获批。

3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情况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现有一个本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三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专业(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个“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培养方向(智能工程及网络安全方向),一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人工智能基础)。现有在校本科生近90人,硕士研究生80多人,博士研究生25人,博士后2人。本系教职工近3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80%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博士在读,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2/3。

3.1 本科生专业建设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比较深入地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理论;培养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能够承当智能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任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毕业生适宜到科研机构、学校、技术或行政管理部门、公司、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研究、应用开发、信息管理和教学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该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遵循“宽口径、厚基础、抓关键、重实践”四项基本原则,制定了较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本科一、二年级安排公共基本课程、校通识教育课程、院系通修课程;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结束院系通修课程,转而推出部分学科通修课程,向专业化过渡,三年级开始加入方向性选修课程。其中,公共基本课程621学时、33学分;校通识教育课程262学、15学分;学科通修课程1544学时、90学分;方向性课程120学时、分;学科跨方向性课程108学时、6学分。这样的安排能真正使学生在获得扎实而宽厚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培养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和强调实践环节的训练并倡导理论与实际 相结合,已经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实验室――“仿脑认知与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可支撑仿脑认知与智能机器人两个方向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总经费预算100万元。依托该实验室,结合相关课程,高年级本科生可以进行“心理物理测试实验”、“眼动测试实验”、“面部表情与脑电对照实验”、“行为学与智能关系测试实验”、“机器人避障行走路径规划”、“机器人目标识别与跟踪”、“机器人声控实验”、“机器人智能语言翻译”、“机器人足球比赛”等众多特色实验。

3.2 研究生专业建设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研究生培养以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践教学、论文创新写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重点,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培养层次。其中,硕士研究生层次又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工程硕士两种类型,分别进行培养。

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适应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具有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级专门人才和能适应未来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之人才。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到计算机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开发研究、应用与管理等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目前包含“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专业。其中,“人工智能基础”专业包含如下培养方向:认知科学理论、认知逻辑学、计算语言学、智能计算方法、艺术认知与计算、脑高级功能成像等;“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包含如下培养方向:计算机视觉、机器翻译系统、智能中医诊断系统、机器音乐、模式识别、音频信息处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包含如下培养方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多媒体综合应用技术、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目前智能系招收“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B方向(智能工程及网络安全)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力,掌握现代智能与网络科学前沿知识,在智能工程与网络安全方向具有一定研究深度和项目研发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包括:嵌入式智能家居、视频图像处理、网络视觉监控、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网络内容监管、黑客与网络攻防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信息检索与信息过滤、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智能中医信息处理、人工大脑、虚拟现实技术等。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设有“人工智能基础”博士学位授予专业,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对某一领域有全面深入了解或对某一应用领域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科学问题或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其研究工作对科学技术或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贡献,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基础或新技术、新方法。培养方向包括:人工智能以及应用技术、艺术认知与计算、数据挖掘技术、认知神经科学、软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智能多媒体信息处理、脑功能成像技术等。

4 总结与展望

智能科学与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智能科学与技术;复合型人才;角色定位;质量监控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38-04

中图分类号:G642

本科生导师制为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从而进行因人施教、教与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是一项创新型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制度,其执行效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特别是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生在校人数逐年增多,而大学教师相对较少,使得众多的本科生得不到教师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从而使本科生导师制的积极意义不能被完全发挥。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一种切实可行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对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

1 本科生导师制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1.1本科生导师制及其发展现状

本科生导师制(Tutorial System)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爱岗敬业、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在15世纪由牛津大学发明并实行。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于1902年引进了导师制。1998年,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在“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中建议每个本科学生都要有一名导师,这种形式应该在所有研究型大学中推广开来。

就我国目前的大学教学现状来看,导师制在传统上只用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层次。而在本科生层次上,只有少数院校的培优班采用了导师制。例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北京邮电大学的叶培大学院等,在低年级实行基础课程教育,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在高年级由学业导师因人施教,进行个性化的专业教育及素质教育。由于传统教学管理方式及师生资源分配模式的影响,导师制未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意义,实施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事实上,从中学进入大学是一个跨越。在这个跨越中,中学的学习方法、生活环境等都与大学中的不同。同时,4年的大学正是大学生思维方法、学习能力、身心素质等方面趋于成熟及稳定的阶段。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本科层次施行导师制,对于丰富学生的素质教育、促使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做到因材施教,显得十分重要。

1.2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及复合型人才培养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涉及数学、生命科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前沿和制高点。我国新型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智能科技人才,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天然的良好环境。具体说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包含以下几点。

1)基础扎实,知识运用能力强。学生能通过深入学习,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同时具备领域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包括计算机、自动化、信息、通信等,学会交叉融合,贯通多学科综合知识,从而使本专业的毕业生有能力在未来知识激增的信息社会中适应知识更新和淘汰的多种挑战。

2)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强。学生通过参与专题讨论、课程或学术报告、参加学科竞赛等活动来调整、优化知识结构,提高采用智能科学技术与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面对新的快速发展的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能够适应层出不穷的新环境、新问题,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3)综合素质高。学生应当具备很强的社会及集体责任感,崇尚“真、善、美”,敢于坚持真理,具有理想与抱负,具备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心理素质。

基于此,我们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晓世界知识、具有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语言文化交流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学生仅掌握简单的课本知识,远远无法达到智能科学与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亟需探索一种能够增强师生在培养过程中的深度互动与沟通的模式。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包括学业、思想、生活等在内的全面指导,顺应了这种变化和要求。

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6年开始正式招生,至今已完成了近6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何将自身经验与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相结合,深入地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高层次人才的建设,对人才培养活动具有调控、规范和导向作用。

2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模式探索

我们以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试点,探索一种高效、可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真实可信的参考依据,从而有助于在未来形成适用范围更广、更具指导意义的本科生导师制可操作规范和导向。

2.1实施对象

该模式实施对象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年级到4年级的全部学生,共约90人。这与此前国内高校注重本科学生精英的选择与培养模式不同,而是全面覆盖所有学生,挖掘所有学生可能的兴趣和潜力,其培养过程更加大众化、更具有公平性。本科生导师目前限定为负责本专业教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教师,包括在职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及兼职教授6人。除专业导师外,为便于观察和搜集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还应配备1名观察员,随时了解观察实施情况并给予建议。

2.2实施办法

本模式采用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的原则,结合成导师与学生组合。导师每人每年级指导2~4名学生。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实行以一位教师为主、多位教师为辅的指导模式。学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不影响初始组合的情况下,自愿申请得到多位教师的指导。导师组定期通过讲座、专题报告、谈心交流等形式与学生交流,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考虑到本科生相对于研究生知识视野和思维模式尚不是十分成熟,还不能一次性成功选择到自己最满意的导师或方向,本次试点研究首次提出导师轮换机制以及多教师辅助的模式,充分利用了各位导师的多样性,采取每年轮换的方法,让每位本科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可以得到3位不同导师的指导,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创新意愿。

2.3本科导师角色定位

本科导师的角色应该与学院和班级辅导员相辅相成,完全可以涵盖某些专业课教师对部分学生所起到的课程和学业引导作用,而且较之更加全面和完善。导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还是学生的伙伴和引路人。导师通过观察、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的表现,主要在以下方面发挥积极的帮助与激励作用。

1)课程教育:重点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在低年级侧重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了解专业方向及其应用领域;在高年级针对个体在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不同,实施个性化的专业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2)学术能力培养: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挖掘他们的学术潜力和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从事合适的科研活动、撰写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3)发展规划指导:针对学生个体给予具体指导,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完善自我,协助学生初步制订个人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督促落实,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就业及考研信息。

同时,还要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提升学生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使其在学业和为人方面变得更加成熟。

上述内容充分体现了本次导师制试点研究工作与实施过程的精细与全面,进一步发展了已有的类似培养计划的主要特点,同时将各方面的工作重点刻画得更加清晰,对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具有更具体的指导作用。

2.4学生与导师的沟通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范围包括课程学习和学术指导,以及将学生的思想、素质与知识整合,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实施方式包括导师和学生个别沟通,以及电话、电子邮件、走访等多种形式。

导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业进程、心理动态,并对每位学生至少每学期做一次书面评价。根据课程性质、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独立性等情况,决定见面讨论的频率,但不少于每月一次。

导师以严谨认真的方式对待学生呈交的研究成果,并为其进步与继续发展给予建议与帮助,提供富有启发性的反馈意见,使学生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根据其理想与现状,明确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此外,本次试点研究工作首次引入了“主题班会”形式的学生与导师集体沟通的机制,这也是本文工作的创新点之一。针对学生共同关心的一些主题,导师与学生一起展开广泛的讨论,听取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声音,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生活等多方面的热情,这从会后学生的反馈意见中得到充分的印证。同时,导师们也很认同这样的形式,普遍认为有助于解决个人指导学生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

2.5导师制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心定期通过教师例会和观察员对本科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特别是关于培养计划的落实情况、教师日常的指导情况、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负担等)及生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于导师制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导师制的实施办法;同时,也了解班主任或辅导员、学院学生党委等对于导师制的意见。在我们收集的意见中,班主任或辅导员、学院学生党委等都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充分的肯定;而学生们可能对各种细节提出自己的观点或问题,但有一点是高度统一的,就是所有学生都很支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认为与同届的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自己能接受这样的培养方式是极其自豪的。

毕业生就业后,我们分别对他们和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收集各种反馈意见,并做出相应的评估、调整或改进。目前实施时间较短,上述计划尚未得到实践的经验。

3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与思考

自2011年9月启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导师与学生之间保持至少每月一次的沟通频率。除此之外,导师组还针对学生反映的普遍问题,例如课程与课外活动的时间平衡、学业与未来规划、学风与考风等,召开集体班会,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在坚持导师与学生日常沟通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注意加强导师与导师之间的日常交流,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时间,每次都辟出一段时间沟通讨论近期导师指导学生的心得或问题,尤其是观察员充分发挥了“旁观者清”的作用,经常对各种细节提出直率而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各位导师统一思想认识和提高工作方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通过导师对学生的全程指导,我们发现有很好的效果。首先,导师能动态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等方面的变动情况,并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其次,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惑时,能直接得到导师的引导或帮助,使个性培养与专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

但是,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解决。

1)导师的职责难以明确。

本科生阶段的导师制侧重由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与成长,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容易出现2个片面的方式:一是传统的以课本为基础的“传授式”,指导本科生的课程学习;二是以科研项目为中心的“任务式”,管理本科生的科研工作。前者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后者则忽略了本科生与硕士生、博士生在知识结构、独立科研能力、培养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少合理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挫败感。

2)教与育的尺度难以调节。

导师制所遵循的教育理念应是培养智慧与理性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学生探究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本科生导师制也强调人文关怀,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在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时,包括考风问题、个人感情问题、与人处事问题等,导师还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和品格影响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智能科学与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建设

智能机器人作为一个最为典型的工程系统对象,涵盖了机械、电气、信息、通讯、控制、系统等所有现代工程专业的内容,因此机器人作为一个典型的系统对象,是所有创新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理想载体,可以贯穿工程训练、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创新教育的全过程,是教学实验和研究的最理想的平台。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测、控充分结合的实验室,集各种传感与执行机构于一体,又是一个测控一体化的综合实验对象。

首都师范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是专门服务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和实践的系统平台,是高年级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等专业课程的实践创新基地。经过近10年的建设发展,我们在实验室建设、实验体系研究、目标定位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 实验室建设定位和配置

智能机器人与模式识别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其中,智能机器人重点培养学生在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开发、智能机器人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多传感器信息采集与融合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模式识别是基于信号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等技术,用机器代替人去识别和辨识客观事物,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的学科内容,其相关系统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近年来迅速发展,因此实验室的建设主要围绕这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展开。

实验室自2005年创建,占地面积约150m2。根据教学实践需要,实验室设备配置包括通用计算机系统、小型组足球机器人、轮式智能移动机器人平台、大学生创新实践中级套件、示教型教学工业机器人、各种传感器等。软件系统包括Matlab、机器人编程系统、通用编程语言环境、模式识别工具箱等,在这些设备的基础上,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实践教学。随着设备的老化,根据课程发展的需要,实验室即将购进人形机器人、灭火机器人、游历机器人以及自主设计机器人的各类配件。

2 实验室创新实验体系

2.1 通用创新实验体系

根据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特点,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提供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课程:初级课程、中级课程、高级课程,具体开课情况见表1。

(1)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系统化基础工程训练: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开发应用能力等;并能够动手组装和调试简单电路;编写控制软件;获得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基础工程训练。

(2)针对中年级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系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全局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加深入地学习并实践自动控制、电子电路、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学科知识与试验学习结合起来。

(3)针对高年级学生:利用该平台,深入研究目前前沿的学科知识,进行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语音识别、机器人自主导航、运动控制、机械设计、机械电子学、电机拖动、机器人学、自动控制、数字控制、先进控制、智能控制、传感器、传感器信息融合、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面向对象编程、软件工程、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多学科的研究验证,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2.2 智能机器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智能机器人是首都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涉及的学科范围包括力学、机器人拓扑学、机械学、电子与微电子学、控制论、计算机、生物学、人工智能、系统工程等诸多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能够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该课程授课课时为36学时,实验课时为36学时,达到了1:1的比例。

第一阶段,教师以最为典型的能力风暴机器人、示教—再现机器人为教学对象,让学生掌握基本程序的编制,掌握电机的控制方法,掌握最简系统的组装、编程、调试的方法,能够实现基本系统的各种控制,实现机器人走正方形、机器人边唱边跳等经典控制项目,从而对机构设计、软件编制以及优化有一定的认识。

第二阶段,设计和开发自己的机器人运动机构,完成机器人综合组装、调试工作,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标准传感器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对典型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碰撞开关、光电编码器等使用学习,完成机器人跟人走、避障等实验。另外,学生熟练掌握完整智能控制系统的编程与应用方法,为拓展其他各种传感器与功能模块的应用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学生可以在以上基础上增加其他各种扩展芯片、传感器、大学生创新模块套件及执行机构,熟练应用不同传感器,设计方案以及试验环境来实现不同功能,例如完成语音控制机器人小车、加工车床等试验。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深入掌握不同传感器及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阶段,面向竞赛和学生科研课题,学生独立进行自主创意或完成指定项目的设计。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对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自主导航、遗传算法等前沿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及验证,例如火星陨石标本采集概念机器人的设计、智能图书存取系统设计等。

2.3 模式识别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模式识别课程是首都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年级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对模式识别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自动识别问题,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实验课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模式识别基本分类方法的算法设计及其验证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授课课时36学时,实验课时时。

第一类实验是安装并使用模式识别工具箱。本次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模式识别软件的具体形态、基本设置以及运行流程,了解基本识别方法的工作过程。

第二类实验使用常用分类算法进行实验,例如,贝叶斯分类算法的原理和使用、最近邻算法的分析试验。

第三类实验为课程设计,例如用支持向量机进行人脸识别。本次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支持向量机的运行机理、参数选择与快速算法等,了解在实际分类中学习样本库的重要性。

3 实验室发展成果

3.1 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实验室良性发展

实践证明,科研项目的研究对改善学科软硬件条件作用重大。在带动实验室建设上,科研课题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地,购置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构建起坚实的实验条件,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转化为学科教学、科研发展的基础设施,为培养高水平本科人才提供物质支撑。首都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先后申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近20项,校级项目若干,发表包括SCI、EI检索在内的学术论文一百多篇,从而极大促进了智能机器人的实验室建设,为实验室的长期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持续的科研动力。

3.2 开展学生科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坚持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为依托,鼓励学生申报、开展各级各类学生科研项目,进行专业实习、完成毕业设计,并按照本科生的学习发展阶段,为学生规划科研申报体系,如图1所示。

近四年来,我们积极组织学生申请全国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6项,参与学生近30人。申请校级各类学生科研项目近20项,参与学生近百人。通过有组织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学生科研,学生极大地发挥了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3.3 通过学科竞赛,调动学生实践积极性

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学科竞赛富有挑战性、探索性和趣味性,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参赛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的过程。近年来,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竞赛,先后获得2012年全国大学生仿真比赛一等奖、2011年全国大学生仿真比赛二等奖2项、历年全国Scilab竞赛二等奖以上奖项;学生设计的“火星陨石碎片采集概念机器人”“智能图书归还平台”分别获得2011年全国首届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二等奖;学生设计的智能小车获得2012年北京市挑战杯二等奖。

智能科学与技术论文范文4

(河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130)

摘要: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得到广泛的认可与重视。文章分析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形式与实践效果评价等关键问题,通过对组织体系理论的研究和具体实践,提出基于群体动力的组织构建形式以及有效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 :群体动力;创新实践;组织形式;实效评价

基金项目:河北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立项(校政字[2013]168号)。

第一作者简介:宣伯凯,男,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智能康复辅具,xuanbokai@126.com。

0 引 言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归结为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大学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现阶段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不能满足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在总结、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的基础型本科专业,是集电子、信息处理、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综合性学科。智能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技术成果和研究动向更新得很快。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必须更加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1 创新实践教育现状分析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非常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各具特色。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英国几所著名的大学在创新能力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牛津和剑桥都采用精英化的教育方式并且是最早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注重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强调教育的实践目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在研究型大学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才教育是美国大学教育最突出的特征,通过跨学科专业和课程培养适应现代高端技术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本科阶段,小团体的实验室和研讨会是重要的教学模式。亚洲地区,日本的高等教育水平较高,注重教育资源整合与人才培养;高校和企业建立联合研究、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中,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性的科研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重视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和教育体制的差异,国内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把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定为改革目标,提出全面落实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让更多本科生参加大学生研究训练,令拔尖人才不断涌现。北京大学实行元培计划,提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也提出了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综观上述高校的改革方案,主要的特点是注重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设立大学生研究计划,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目标

探索加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不仅是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迫切要求。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及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致力形成系统的、高效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通过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专业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功能,通过实践明确目标,将兴趣爱好发展为专业努力方向,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培养创新意识。

(2)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融会专业课程内容,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学生不再是课堂内被动吸收知识的服从者,而成为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实践活动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课内外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3)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知识和技术更新日趋加快,市场对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较高的知识迁移、解决问题、动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科技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应用于实践。

(4)课外科技活动对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具有推动作用。创新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学科最新技术成果,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与科学方法,积累科研经历和体验。对创新素质、探索精神、科学实验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和造就高尖端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3 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3.1 构建学生团队,激发群体学习动力

20世纪30年代末,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提出“群体动力理论”。根据群体动力理论,积极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产生良性影响。群体开展实践学习比个体独自学习的效率更高、凝聚力更强、吸引力更大。创新实践教育必须建立在个体内在需求与环境外力推动的共同作用下,以群体动力理论为指导,构建以团队为基础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

基于群体动力的团队运作模式在认知能力、信息加工决策、目标执行过程等方面存在优势。教师应积极组织鼓励学生全体参与,在群体模式下组建活动基本单元——学生课题组,并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将课题组制与导师制相结合,合理调配智力资源,提升学与教的效果;充分发挥团队运作模式的优势,结合导师在理论深度和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增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创新培养体系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进取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

3.2 课外创新实践的组织建设

1)学生课题组的形成。

教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促进学习的深入。团队成员之间知识结构的互补、及时有效的互动交流都会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Vaneijl和Pilot( 2005)在研究中指出小组规模很重要,因为学生在学习步骤、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实践表明3~4人比更大的组有效。选定4人制小组为学生团队的基本单元,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个人能力,又能实现一定程度的互动协作并且具有应对成员变化的弹性。在我们对智能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在最初形成的课题组中,因关系亲近而形成团队的占63%,因指派、学号、位置等因素随机组成的占24%,考虑到成员知识能力互补等因素的占13%。在确定课题组成员时,应遵循有利于沟通交流和情感培养的原则,以能力全面、综合素质高为目标,提高团队的绩效。

2)学生课题组的结构优化。

团队结构与任务完成效果有直接关系。笔者以智能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组成的课题小组属于平行结构。在没有其他专业知识背景成员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对课题组成员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在全面提高学生个人能力的基础上,将课题组结构优化与个性化发展培养相结合;在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明确学生个人的能力和特点,制订适合的个性化培养计划,使每个成员各有专长,都具有独立解决某方面专业问题的能力。

3)课题组的重组与大团队培养。

任务的内容和规模与团队的规模、结构紧密相关,应对不同规模、性质的任务时,教师需要对已有的课题组进行调整或重组。课题组的重组不是盲目将成员从一个课题组转到另一组,而是在原课题小组的活动中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个人的专长和能力有更明确的认识,能够在新团队中进行协作。教师在进行课题组小团队培养的同时,可将有共同目标(参加同一比赛)的课题组组织成大团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搭建更大的交流合作平台;在大团队氛围下,逐步形成良性竞争的关系,激发学生最大的潜力。

4)课题组导师的系统化指导。

课题组导师在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起着主导作用,承担对学生课题组研究内容连续性和继承性的管理。对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以某项竞赛活动临时组成的课题小组对研究没有长期的目标和规划,无后续活动或者研究内容空洞缺少锻炼价值,而通过课题组导师的引导,可以确定长期稳定的学习、研究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成熟的科技竞赛项目具有完善的赛事规定且面向群体,学生参与的过程也有较强的连续性,可以在不同年级之间形成继承关系,避免走弯路,提高作品质量;发挥高年级学生榜样带动作用,指导低年级学生汲取更多经验,构建阶梯队伍,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4 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实效评价

指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课题组制的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与传统课堂教学考试不同的实效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都希望通过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其中近50%的学生明确表明在意是否获得奖励激励。创新实践活动管理和运行机制应与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物质精神奖励等因素密切结合,通过导师评价、竞赛成绩评价和成果评价对参与活动的学生给予综合评价和适当激励,并跟踪学生的长期发展状况,评估活动的整体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对创新实践活动的科学评价是对创新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完善,能够促进组织模式的改进,调动学生、老师、学校更大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导师评价。导师评价与学生科技创新学分关联。课题组导师是学生科研活动的管理者,了解和掌握学生在科研、竞赛中的表现。导师可根据创新实践活动的特点制订相关的考核标准,依据实际情况参照标准要求,决定学生是否获得相应学分。

(2)竞赛成绩评价。科技竞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同时也提供了积极竞争的平台,具有完整的评价体系。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级别和获得成绩的级别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尤其竞赛的宣传展示和现场答辩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考察。依据学生在竞赛体系中的成绩给予奖励,也是对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一种激励。

(3)成果评价。创新实践活动的评价可以借鉴科研项目的评价标准,以学生参与发表的论文、专利、参与的实际项目等指标作为评价依据。除了这些评价标准外,教师可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实践活动对学生考取研究生、就业情况等的影响,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成果作综合性评估。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对创新实践活动的科学评价是对创新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完善,可以促进活动组织模式的改进,调动学生、老师、学校更大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 结语

创新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调动大学生群体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既要注意科技创新教育的普遍性,又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学生,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实践表明,基于群体理论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与科学的实践效果评价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指导本科智能专业学生在多项科技活动和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人均获奖一次以上,达到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邓化,李雪菲,庞关飒,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15): 117-119.

[2]周延泉,张博,“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新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1): 78-80.

[3]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85-87.

[4]姚聪莉,任保平.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08(9): 91-94.

智能科学与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太极拳 平衡 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6-01

1.前言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也出现了老龄化倾向。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规定,我国60岁以上的为老年人,45到59岁为初老期,60到79岁为老年期。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压力也越来越大。

平衡能力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机能,不仅在日常行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在体育项目完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平衡功能也是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平衡能力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退行性变化。平衡能力与年龄密切相关,视觉、前庭、本体等平衡感觉功能在20―50岁之间最为稳定,随后逐渐降低,到60岁以后降低明显,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较中青年有着明显的降低。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衰退和健康程度的每况愈下,各系统器官的机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国很早就有“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的说法,由于下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柔韧性的降低平衡能力的严重下降所导致的老年人易跌倒,以及由于失去平衡跌倒而导致股骨、颈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故,更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重要敌人。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特点,就需要选择充分适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体育运动形式来提高老年人的平衡机能。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选取石家庄市区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锻炼的老年人30人,年龄最小60岁最大70岁(年龄均值:64.57±3.08),身体健康,长期坚持从事太极拳锻炼3年及以上,每周从事太极拳练习3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为1小时,并自愿完成所有实验,对其进行研究。另外选取石家庄市退休职工没有从事过或很少系统性从事体育锻炼的老年人30人,年龄最小60岁最大70岁(年龄均值:64.12±3.52),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练习太极拳锻炼组和健身秧歌锻炼组参加测试的人群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以确保其练习的时间、频率和强度。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

2.2.1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和中国博硕士学位以及国家核心期刊和各类相关期刊资料的查询并从中经分析汇总出相关内容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为本人撰写论文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对本论文实验研究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起了重要的作用。

2.2.2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的实验数据用EXCEL软件包和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2.2.3实验法

使用由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科学研究所生产的平衡测力台对被测者进行静力性平衡能力的综合测定,测试在室内进行。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平衡测力台是反映综合静态平衡能力指标

由于平衡测力台实验主要反映了人体的静力性综合平衡能力,实验数据表明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静力性综合平衡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从图1、2可以分别观察)。

3.2 强化Romberg征是评价人体静态平衡指标

强化Romberg征的测试主要是与老年肌力下降有关的平衡能力测试,主要与伸髋以及髋外展扭力呈正相关。从实验结果来看,太极拳锻炼组的强化Romberg征的实验数据与无锻炼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经t检验P

3.3闭目单足站立是人体静态、立位平衡能力的评价指标

从太极拳锻炼组的闭目单足站立实验数据与无锻炼组数据结果经t检验P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太极拳、健身秧歌、无锻炼组分组研究后结果显示:在平衡测力台、强化Romberg征、闭目单足站立实验中太极拳锻炼组实验结果明显优于其他组别。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出太极拳在对老年人静态平衡综合能力上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在动态平衡综合能力上与健身秧歌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4.2 建议

4.2.1建议有关部门、协会以及太极拳教授站点对太极拳的技术风格和特点结合现代的科学量化指标以及实验对练习者进行科学的宣传、引导。

4.2.2 加快把太极拳运动作为改善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康复手段。加大政府对太极拳理论科学体系的研究,使太极拳所蕴涵的理论知识体系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发扬,更好的为世人所知。

4.2.3老年人在改善静态综合平衡能力时可以选择效果显著的太极拳运动,在改善动态综合平衡能力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目的、合理的选择如健身秧歌等运动与太极拳相结合的锻炼形式。

智能科学与技术论文范文6

中南大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已有25年历史,2003年该课程更是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首批精品课程。此后,在国家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和学校的支持与指导下,以蔡自兴教授为首的教学队伍一直继续坚持精品课程的建设。在5年多的建设过程中,一直坚持求新求变的思想,使得本精品课程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通过建设取得了一些新的经验和体会。

1 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是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生命线。经验告诉我们,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不能固步自封,吃老本,而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力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 搞好精品课程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把人工智能国家级精品课程放在优先建设的位置,讲究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是本课程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首届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时,还很少有其他课程采用网络教学,而我们的课程就已经建设了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并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网络课程,这有助于充分发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在此后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每年都对网络课程和教学课件进行改进和更新,在国内发挥了应有的示范作用。

为开拓学生眼界,追踪国际前沿研究,这几年我们加强了对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采用多种方式坚持汉英双语教学。经过实践我们体会到,英语教学比例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英语水平而定,其检验标准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学习效果,并根据这一点来适时调整双语教学中英语对汉语的比例。

(2) 编著立体配套教材,为教学改革服务

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发展及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不断更新人工智能课程教材内容,使其具有系统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等特色,所编优秀教材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过去5年建设过程中,在原有的信息类本科生教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研究生教材、网络课程教材和管理类通用教材,形成了多层次、多专业、多平台的立体配套教材共4个版本,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层次要求。这些教材已为高水平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教学

近年来,我们学习和推广了教学名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以趣导课、以疑启思、以法解惑、以律求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不断摸索和实践,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包括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网络教学、智能系统物理实体演示、课堂讨论会、论点辩论会、学术研讨会以及网上实验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在课程讲授中尽力做到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从而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多方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何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多次开展辩论会、讨论会等活动,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所学课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在课程中我们还经常请来在科研工作中担任主要任务的教师和博士生给本科生介绍最前沿的科学动态,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更进一步,我们在研究生教学方面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让学生接触学科前沿,自己查阅资料和动手写科技论文,并在研讨会上宣读讨论,培养独立研究能力,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讨论会上有十分突出的表现。这种课堂学术研讨活动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4) 教学与科研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教学与科研始终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我们认识到,要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就必须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进教学。通过科研实践,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起点。教师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看得远,才能明确方向和目标。本精品课程立项后,我们每年都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向他们介绍最新的科研进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研素质;同时吸收部分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也直接与科研工作挂钩,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支持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和各种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教学科研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2 构建立体式教学平台,实现教学相长

(1) 建设前沿交叉学科的多类型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多年的积累和长期努力,我们已拥有大量立体配套式的教学资源,除了针对计算机、智能科学与技术和自动化专业的系列教材外,还有面向军队的智能决策的教材,面向人工智能初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工具书《人工智能辞典》。大量教参、教研论文、科研论文、多媒体课件、双语课件、网络课件、视频录像、习题库、试题库、虚拟实验室等都包含在我们的教学资源中。

(2) 开发富有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个性化教学

网络教学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不受地域和环境限制的情况下主动学习和继续学习。我们的《人工智能网络课程》上网使用已经7年了。该网络课程具备向导学习、交互式和情景化学习、多媒体支持、学习评价、智能答疑、全文搜索、虚拟算法实验等功能。特别是在向导学习、个性化以及算法实验上,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来实现人工智能网络课程,具有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等显著的特色和先进性,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和肯定。如今我们的网络教学平台已不断得到更新和扩展,学习内容不断完善,学生们不仅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实验,并能通过网络提交作业和报告,与老师进行交流。网络课程的使用,促进了本课程教学改革,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深受学生欢迎。

(3) 建立开放式的网络实验平台

理论联系实际永远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学以致用,从而加深对课堂接受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是我们开发实验平台的目的。为此,我们在2005年开发了一个网络虚拟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中,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课堂上讲到的多种算法和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和运行结果,还能够自己动手,创建新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数据,建立自己的实验。网络实验平台中对每个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报告的形式内容都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和要求,网络的开放环境使得学生可以在寝室、家里、机房,甚至在机场、车站、码头随时进行实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在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实验项目的开设,经过了严格的考虑,使之具备研究性和综合性。其次,实验目标有明确的设计探讨要求,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进行实验。再者,充分采用虚拟实验方式进行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分析和探讨智能算法的很好平台。

直观生动的实验演示和个性化的实验设置增加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构建富于创新的教学队伍

教学人才资源是教学的第一资源。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不断创新的教学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 名师牵头,结构合理

自精品课程立项以来,在多年的建设实践中,我们逐步建立了一支由国家级教学名师牵头,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学历、学位、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以保证教学和教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任课教师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成才为目标,讨论并设定了明确、可行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2) 抓好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建立一支爱岗敬业、富有战斗力的高素质教学队伍是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的教学队伍中,从带头人到成员,都坚持在教育第一线亲自执教,传道、授业、解惑,做好本职教学工作,都秉承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教学骨干和主讲教授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他教师也有较好的教学功底和较强的教学能力,他们团结协作, 精益求精地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教学工作。

(3) 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保证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