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人才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人才管理范文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原则,领导,思想
企业人才,是企业所有财富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源。现代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要对现代企业实行成功的科学管理,企业就必须开发人才,造就人才使用人才,对人才进行科学地管理,形成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实现组织高效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员专业化,不断地提高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知人善任,适才适用,人尽其才,人事相宜是每个管理者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没有庸才,只有使用不当的人才。对企业职位准确说明和对员工客观的评价是给每个员工安排恰当的前提。人是有思想、有欲望、有需求的,同时人也是具有可塑性的,有些个性特征是可以改变的。因此,管理者在接受理论的指导的同时要注意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发现人才。一个科学的管理技术,一个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定会造就一个企业的磅礴发展,一段光辉的旅程。因此,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更是有待发展与探索。
一、管理的前景分析:
1、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对人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围绕人事匹配,绩效考评,薪资报酬等问题全面系统地进行探讨,并把这种探讨与投入产出分析结合起来,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服务,对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取代传统的人事管理,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共识。
2、传统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
1) 传统的人事管理强调“管”,注重的约束与控制,把与员工相关的人工费用仅仅视为人工成本,力图加以控制和降低,而不是重视人力资源本身的开发和增值。
2) 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把人看作资源,而且具有创造力,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可以带来丰厚回报的特殊资源,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支出不仅要从成本方面理解,面且更从投资方面理解,它是强调通过人力投资增加企业的长期效益。企业人才的吸纳、配置、考核、待遇、开发等方面的系统的协调与控制实现企业效益与员工价值。当然,中国从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上来看,是并不完善的,所以努力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和规律,掌握专业方法和技术是当代管理者的共同任务。
二、企业人才管理奥秘
人才的使用是企业人才开发的目的,人才的管理是企业人才开发的必要条件。论文格式。一个企业只有抓好人才的使用和管理才能使企业人才开发工作做的卓有成效,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的发展,才能使企业欣欣向荣,经久不衷。然而一个企业的人才管理主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 人才管理的原则
二十一世纪企业的人才管理既要服从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又要服从人才的成长规律和人才的发展趋势。因此,人才管理活动不能单凭一时的主观意识来进行管理,还得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符合历史潮流的人才管理原则,使人才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现代化、制度化。其主要坚持的原则有:
1、 胜任原则。 根据现代科学化的管理“能级原理”每一个岗位都处于一定的能级水平,人才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之分。然而,就要根据胜任原则。将各类人才的德才标准知识技能的多少,放其不同相应的岗位上,职位上去使用,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能动作用。
2、 协调原则。这一原则分为二个层次:一是人才管理必须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管理相协调、相适应;二是人才胜任组合内部的协调。要有合理的层次,相互协调一致,达到工作效率最大化。
3、 宽驰原则。也就是在各类人才的工作用,要适度地给予空间。在一定的环境范围内合理交流,放宽自由度,以便人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长见识和提高创造能力,也给予一定的自由创造余地,更好地促进人才的成长。
4、 优化原则。就是指在人才管理中使各项工作达到最优化使企业获取更高的效益。主要做到:人才数量质量最优化,人才比例最优化,年龄最优化,智能最优化,工作环境最优化等。论文格式。
(二) 用人思想的变迁
目前为止在一些企业人才管理制度并不完善,还有一些陈年的条条框框存在着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使用,是企业发展的弊端。所以要想使企业人才管理走向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就必须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清除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勇于从那些老观点错误的观点中解脱出来,掌握和运用新时期的科学用人观点。因此,人才管理制度的变革,贵在用人思想的变迁。
一忌任人唯“亲”,现代人情化管理在众多的企业可谓盛行,任人论亲疏假公济私,庸人当人才任用,最终使得企业受损,其中就有“女婿亲政”的悲剧发生。韩国广大财阀之一国际集团就是因为任人唯亲“女婿亲政”,最终使得整个集团经营日益恶化,给国际集团带来了灭顶之灾。李嘉成曾说过:“唯亲是用,必损事业”。
二忌任人唯“资”。在这里的“资”就是指资格、资历,不讲求实际情况,不论所有人的能力只讲资历、资格的深浅,论资排辈,最终误人害事损企业。其实“姜还是老的辣”这并非必然的。
三忌任人唯“凭”。“凭”即是文凭。许多用人企业把文凭看得十分重要,而忽视了个人的能力,文凭成了人才的另一代名词,殊不知虽无文凭,而在长期工作实践中自学成才者有之,对未进学校取的文凭而有卓越才能者亦有之,然而,文凭并不是人才的唯一体现。
四忌任人唯“顺”。“顺”就是顺从惟命是从,自己并没有半点主见,喜欢恪守本分,循规蹈矩地看守企业,更谈不上具有敏锐的嗅觉和创新的能力了。最终也会使企业走向灭亡。
所以企业的发展,人才的管理,领导者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三) 领导魅力
领导在管理组织运行与发展中起着核心和主导的作用,他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行与发展的方向与水平,对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行为规律的掌握有助于提高领导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展示领导魅力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塑造。
1、 领导作风论
所谓“领导作风论”就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比较固定和使用的行为方法的总和。领导者在工作作风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当然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一套固定的作风方式,但最终还应从企业的发展中出发。在从《管理学原理》一书中把领导的作风方式分为三种:集权型领导方式、民主型领导方式和放任式领导方式。这三种领导方式都会给不同企业、不同时期的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故此,我们领导者就应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2、 沟通
在企业不管是最高层领导还是基层管理人才都必须要与下属沟通,其沟通的主要法则有:
1)交往上要主动,要对下级的一些情况要主动地去了解,并要给予相应的帮助,促其感化
2)力度要大,胸怀要宽,尤其当被下属误解时,切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尝试着去解释
3)要敢于任用那些反对过自己包括实践证明反对错了的人,要给予平等的任命,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当下属遇到困难时,要激励他,要关心他,要帮助他
3、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也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发展趋势,但一个企业如何实施人性化管理呢?其主要措施有:
1)采用灵活的工作方式,恳请员工提出建议,要倾听他们能做出什么贡献,要让他们自己决定怎样去做
2)适宜的间歇休息,因为歇息就如同磨刀,要想柴砍得快就必须舍得磨刀的时间
3)祝贺每次成功。成功时刻是令人难忘的,企业可以为这份难忘推波助澜,可以让全体员工去潇潇洒洒地或去娱乐厅放松地娱乐一下
4)祝贺员工的生日。企业可以组织小型的生日聚会,可以让员工从中体验到“家”的气氛
4、职权的运用
一个企业的组织目标的实现权力是必然的条件。论文格式。领导者运用权力的目的也就是保证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然而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职权呢?
1)要正确地分配权力,要根据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职能,任务,科学地进行分配。
2)不要越权指挥。上级不要干预下级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下级更不能对上级的决策指指点点。
3)要科学明确地制定规范的体系来保证权力的配置,要做到落到实处。
4)要在运用职权时与民主管理相结合,与思想工作相结合还要与管理者身教相结合。
5)要奖惩分明。
(四) 激励的艺术
管理学中所谓的“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奋发前进的心理过程。然而激励又是一门艺术。怎样的激励才能使员工的积极性达到最高,企业的所获取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它强调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如何使下级从工作中得到满足。管理者要善于区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两类因素,对于保健因素要给予基本的满足,以消除员工的不满,还要求管理者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不断地激励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然而这则故事出告诉我们激励是多变性的,并非一层不变,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激励才能防止激励的疲劳期出现。
其实实施激励制度无非是能使员工提高积极性。但也会另有其径如:告诉下属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解决下属不能克服的困难;乐意听取员工对重大决策的见解;对员工的能力深信不疑;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实施优胜劣汰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培训等。有段0987领导矩 2、
21世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知识经济的本质是科技,核心是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点. 其有效途径就是实现企业人才管理规范化、法制化.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秦志华,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企业人才管理范文2
根据近年来工作实践,我们通过“人才配置”、“激励”、“培养”三个方面进行现代企业人才管理。
所谓配置,最简单地说,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其对于企业的发展却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全球市场的瞬息万变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需要以更灵活的方式在企业范围内更广泛地配置人才。在一个现代化、网络化、以知识为基础的商业环境中,无形资产(如技能、声誉和关系)能够产生最高的价值。有效的资源配置意味着人才价值的释放。
配置是一个基础,在做到相对合理的配置之后,在管理中要考虑的是如何激励他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激励,就是为每个职工提供一种追求与达到目标的手段,这些目标将会满足他个人的需要。
说起激励,过去我们主要靠精神激励,而近年来,所强调的又是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激励。在这个问题上,很多管理者都会陷入一个误区:希望薪酬激励能够让员工满意。其实员工对薪酬激励永远也不会满意。因为人有四大本能,一个叫无知,一个叫贪婪,一个叫恐惧,一个叫希望,这是人的本性。薪酬的激励性,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外部竞争,一是内部公平,只要达到这两点,就是所谓的有效。所以不能以薪酬高低来衡量是否合理,也不能只听员工讲是否满意。这种形式之所以在中国目前看来很有效,是因为中国普遍的收入很低,低水平的生活决定了企业员工们对于收入的重视。但从长远看来,企业员工们总是期待着工资的上长,只有不断上长的工资水平才能维持员工的积极性。具体说,当员工第一次增加工资时,会使得员工获得极大的满足,致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同时也会使员工产生对下一次增加工资的期望,如果不能再次增加工资,将导致员工的被剥夺感,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如果能够增加工资的话,又有三种情况,或者达到员工的期望值,或者达不到,或者超过。如达不到,当然效率下降,如果达到而没有超过,将会使员工产生理所当然的心态,充其量只能维持当前工作水平,如果超过,则会使员工更加努力工作,但同时也产生了更高的期望值。这样就导致一个循环,企业陷入了只能不断扩大赢利的地步,一旦赢利降低,后果可想而知。另外,纯粹与金钱挂钩,只能使员工心中认定与企业的关系为纯契约关系,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当有其他变化时,如其他企业提供更高的薪水,职工将义无反顾地去投奔。而且,即使企业能够不断地增长工资,依然不能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当工资高到一定时候,其对员工的意义就会下降。
不论配置如何,激励怎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培养。培养企业人才首先应该清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人才对于企业如此需要,那么企业所渴求的人才,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概括起来有十二条建议:
1.反应能力。思路敏捷是处理事情成功必备的要素,一个能将事务处理成功的人必须反应敏捷。一件事情的处理往往需要洞察先机,在时机的掌握上必须快人一步,如此才能促使事情成功,因为时机一过就无法挽回。
2.谈吐应对。谈吐应对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好的知识和修养,得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不间断地自我充实,才能获得水到渠成的功效。
3.身体状况。身体健康的人做起事来精神焕发、活力充沛,对前途乐观进取,并能负担起较重的责任,而不致因体力不济而功败垂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在一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越是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才越是有机会成功的人。
4.团队精神。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决不能一意孤行,更不能以个人利益为前提,而必须经过不断地协调、沟通、商议、集合众志成城的力量,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才能做出为大众所接受并进一步支持的决定。
5.领导才能。企业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为其工作,但在选择干部人才时,必须要求其具备领导组织能力。
6.敬业乐群。一个有抱负的人必定具有高度敬业乐群的精神,对工作的意愿是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并愿意花费较多时间在工作上,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恒心。一般而言,人与人的智慧相差无几,其差别取决于对事情的负责态度和勇于将事情做好的精神,尤其是遇到挫折时能不屈不挠继续奋斗,不到成功绝不罢休的决心。
7.创新观念。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主要在于不断地创新。科技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商场的竞争更是瞬息万变,停留现状就是落伍。一切事物的推动必以人为主体,人的新颖观念才是制胜之道,而只有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潮才能促成进一步的发展。
8.求知欲望。为学之道不进则退,企业的成员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力求突破,了解更新、更现代化的知识,而不能自满,墨守成规,不再作进一步发展,因而阻碍企业成长的脚步。
9.对人的态度。一件事情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办事者待人处事的态度。对人态度必须诚恳、和蔼可亲,运用循循善诱的高度说服能力,以赢得别人的共鸣,才较容易促使事情成功。
10.操守把持。一个人再有学识,再有能力,倘若在品行操守上不能把持住分寸,则极有可能会对企业造成莫大的损害。所以,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必须格外谨慎,避免任用那些利用个人权利营私贪污者,以免假公济私的贪赃枉法者危害到企业的成长,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11.生活习惯。从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可以初步了解其个人未来的发展,因为生活习惯正常而有规律,才是一个有原则、有抱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所以从一个人生活习惯的点点滴滴,可以观察到他未来的发展。
企业人才管理范文3
(一)科学人才观的缺位
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很多企业都引入了人才培养计划,对人才的管理采用了很多方法和手段,并积极参与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但是由于长期的体制原因,受到以往国有企业的影响,很多企业虽然积极响应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但难见成效。原因在于没有科学的对人才进行选拔和考核以及评价等。
(二)人才结构有待优化
在我国,很多企业拥有不少人才,但是却会出现才不受用的现状。原因在于人才的工作规划不合理。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但是人才并没有安置在相应的岗位上,那么将会导致人才的工作难以发挥作用,浪费了很多人力资源,这种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企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
(三)人才机制有待完善
企业为保障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有效性,必须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考核工作,有利于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考核和评估必须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考核,必须遵循科学的考评制度,才能吸纳和保留人才。目前,很多企业的考评制度不完善,对人才的激励政策不全面有效,导致人才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四)优秀人才的流失率过高
随着市场价经济开发程度的加强,企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对自身产品、企业自身文化上,更多的是对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所以这样也出现了很多猎头公司为企业选择人才。但是很多企业在对人才管理的引进和培养不重视,导致企业的人才大量流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人才的流失也为企业的商业机密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制度
科学的引进人才和选拔人才,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才的引进是公司开展业务并顺利进展的前提条件。所以企业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引进观,确保人才的公平竞争。企业必须做到:
(一)针对不同岗位,引用恰当人才。
(二)在人力资源引进人才的时候,必须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并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重视人才的岗前培训工作,以便引进员工能更快的适应岗位需要。
三、企业人才管理创新机制分析
(一)建立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
根据不同的企业情况,分析岗位的不同特点,并引进相应德才兼备的人才,使他们发挥潜力和治理,必须建立合理的人力管理机制。首先,需要分析不同员工的特性,并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帮助员工尽快适应岗位并充分发挥作用,使员工有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其次,建立企业的内部竞争制度。在企业内部竞争下,每一个员工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尽力完成任务,促进了人才的自我发展。最后,提供给人才发挥的舞台,管理制度并不约束人才大胆创新的能力,让员工能更好的发挥其个人所长。
(二)培养机制
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机制,能促使企业发掘人才,针对岗位培养适合的人才,并为将来工作的合理调控和运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培养机制,能让员工对相关的知识技能掌握更加全面,同时能端正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做好企业的培养机制,最终能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三)激励约束机制
在企业中,在主要的约束条件下,合理激励员工,能培养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的激励主要从员工的两方面着手,第一、员工的奖励报酬,第二、员工的精神奖励。企业通过合理的考核制度以及平时的考评制度,对员工进行考评,在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下,对优秀人才进行奖励,将会培养员工在工作中更有积极主动性,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企业人才管理范文4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才管理管理方法
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人才流动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客观环境,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才流动将有更大的自由度。对企业来说,一方面,人才流动是好事。整个社会的人才流动起来后,企业可以到更广阔的人才市场去挑选人才;另一方面,人才流动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优秀人才的流出无疑会给企业带来能量的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如何留住人才,也就是企业如何实施科学的人才管理战略。
一、持股计划—让人才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同步发展
霍金斯·道奇指出“充满变数的环境当然会对企业成员产生各种诱惑和影响,人员的流动在所难免。只有一个理由能够让有用的人才留住,即把企业的利益与他个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企业要注重把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提供人才发展所必须的物质基础,让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
从目前来讲,大部分企业的人才收入是以工资、福利、奖金为主。企业效益好了,人才的薪水也随之“水涨船高”,但实际上,这种薪酬制度提供的是一种非常弱的短期激励。因为工资、福利只是才能和努力的历史指标,弹性不足刚性有余,同时差距有限,基本上对人的工作没有激励效果,而奖金是对本期贡献的报酬,但与企业未来没有关系。企业要想让员工跟你一起奋斗,必须找到一个纽带,把员工和企业连起来,这个纽带就是持股计划。让员工持有企业的股份就是让员工在企业内也能当老板,沟通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员工和企业之间找到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桥梁。
二、优化环境——让人才拥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高薪是防止人才流失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对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薪金确实很重要,但与发展机会和工作成就感相比,实际在很多人眼里,它已开始处于次要地位,而对员工的不重视是最根本的原因。真正的人才最害怕的还不是生活的清贫,而是环境对自己才华和意志的消磨。一个人再有能力,如果被一些客观不可能实现的重要条件束缚手脚,那么只能是无能为力了。
人都是想干一番事业的,都希望寻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干,寻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潜力的发挥。当人才在公司感到压抑,自身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时,往往容易产生寻求一种更能使自身价值和潜力得到发挥的工作空间。由此可见,有了人才并不意味着有了一切,如果没有适于人才发展的环境,人才自然会流失。企业要优化人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为人才搭建一座能够取得学术成果的桥梁,在他有能力跳跃起舞时,为他铺设一块尽情施展的大舞台。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视野空间和成长舞台,这是企业留住人才的法宝,也是防止人才流失的积极做法。重视人才,合理晋升可以避免人才外流,从而维持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只有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培育一片适于人才生长的土壤,人才才能深深植根于企业这片沃土上,才能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企业文化——让人才“为了快乐而工作”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每个个体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特别是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后,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更加突出,而要留住人才的关键是留住人心。
留住人心就要知道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满足他的想法。企业留住人心就是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建设“以人为本”的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不仅留不住人才,而且很难长久。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人才不再“为了生存而工作”,而是“为了快乐而工作”。当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时,当他“为了快乐而工作”时,他就会心甘情愿地为这个企业而效力了。海尔公司注重企业文化,人人都感到有奔头,他们自觉自愿的工作。员工之间都有良好的沟通,彼此信任。海尔的企业文化给员工提供了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可见,企业文化是给与员工的待遇,这种无形的文化待遇是促使人才增值的资本。
四、职业发展—让人才与企业同步成长
人才需要培训,不仅是因为可以学到新的工作技能,还因为他们能够更新已掌握的工作技能,扩展人才的价值,提高绩效,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有了生存的条件和壮大的资本。因此,企业要留住人才,不是把人才绑在椅子腿上,而是要为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靠职业发展留人。
企业人才管理范文5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特殊资源。随着新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日益成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命脉和源泉,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透析当下有关国企出路的种种争论,有必要从战略上进一步变革和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产经营绩效。
———必须赋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更加战略性的地位和职能,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管理的核心领域和战略管理层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及其战略性研究并非自今日始。在过去 20 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相当多的企业都在努力将更具战略性的职能植入它们的人力资源部门,许多企业人事部门早已翻牌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遗憾的是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赋予人力以资源的地位,没有真正树立起战略管理的理念,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仍屈属非主流的功能性部门。在制定企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并没有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与其相匹配,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局限于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多以解决事务性问题和执行上级交办的事项为主,而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缺乏从开发人力资源的角度,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战略性管理。摩托罗拉有一句名言: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绩效管理。而据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34%的受访高级主管将人力资源视为“战略伙伴”。由英国人事发展特许协会展开的一项类似研究发现,56%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希望成为“战略伙伴”,而实际上真正扮演这一角色的只有33%。当前的现实要求企业必须树立人力资本价值化的理念、人力资本比货币资本更重要的理念等,促使企业管理从过去的经验管理时代、科学管理时代转向“以人为本”的人性管理时代,从既往的维持和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使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相应地也必须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企业战略管理层的重要合作伙伴,参与甚至主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决策过程,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实践,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以此提高人力资源在公司中的战略价值,保证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匹配。换言之,在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部门相比应处于中心的地位,像一个机器中的轴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它应该是每个部门经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领域,人力资源管理仅仅关注招聘、培训、考核、工资分配、人员档案管理等事务性、技术性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研究如何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功效,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包括必须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强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站在战略高度设计人力资源规划、培训、绩效管理及薪酬管理方案,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比如从企业和员工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着眼,进行统筹规划,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劳动力需求、内部劳动力供给和外部劳动力供给等,促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受益,得到共同发展。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将企业目标和策略转化为对人力的需求,有效达成质和量、长期和短期的人力供求平衡,包括企业宏观、微观、长期、短期的人力资源招聘、使用、培训、晋升、调迁等计划,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科学利用。
———坚持制度创新,加快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体系。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制度是提升企业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优势的保证,而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制度创新是解决国企改革矛盾和难点的根本出路。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离不开制度创新。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先进性、有效性、实施效果等的综合竞争。因此,建立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企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现行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多的以规章制度为主,不外是就员工考勤、奖惩制度、工资分配、工作规则等方面对员工加以限制,而不是从“以人为中心”、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发来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以求得员工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企业管理者要善于根据企业经营目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通过不断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方法,使人与事配合,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从而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其一,要建立完善人力资源规划制度。一个企业想要留住人才,不但需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还要让他们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员工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能力状况和自己的愿景,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为他们制定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计划,使员工在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能实现个人的梦想,让事业来留住人才。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对中高层人员的招聘,如果他的职业道德有问题,无论他有多大的能力和智慧,都不能让这种人到公司来,否则造成企业内部的混乱而带来经济损失。其二,要建立完善岗位绩效与薪酬体系。用人之道在于激励机制。针对国有企业人浮于事的现象,要加强开展经常性的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并与考核制度相衔接,建立起基于全面薪酬策略的激励机制。结合当前实际,可采取定制化的薪酬,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用弹性薪酬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员工的需求。其三,要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效益评价制度。现行体制下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利益并不紧密相关,大多数经营者由行政任命,且轻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职业经营者的理性。而人力资源管理实质上是一种经营性管理,效益天然包含在其中。研究设计一套科学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指标体系,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进行评价,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管理工作,促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将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为企业发展创造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1 世纪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可否认,人力资源在我国相当多的国企中尚处于理念传播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只是简单地嫁接一些技术工具和工作程序,局限于模仿抄搬西方经验的水平,没有与民族文化、行业特征及企业具体情况很好地相结合,表现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内容陈旧,范围狭窄,对员工的凝聚力较弱,难以有力吸引企业外部的优秀人才。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就是人”。在企业,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实际上早已成为一种职业的选择,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发展和实现自我的机会和条件,而各个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也各不相同,既不能将人力资源等同于其他资源管理,也不能复制和移植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任何企业里,管理制度总有管不到位的时候和地方,而企业文化则无孔不入,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不但可以有效地引导员工的工作行为,还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作为管理者必须树立全新的视野,坚持以人为本,大胆改革创新,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企业文化内涵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并将其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具有的动力、导向、凝聚、融合、约束功能,构建一种有利于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带有激励色彩,兼具宽容失败和竞争适当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个人的技能和经验得以整合成为健全完善的企业人格。建设学习型企业,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健全完善培养、使用和待遇一体化的新机制。要特别注意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实践中要优中选优,择其优秀分子从事企业的管理。职工教育与培训要把人品培养放在第一位,讲求做事要尽职尽责,为人要心态平和。注重适用性培训,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体现和谐、融洽、协作的柔性化管理理念,最终引导广大员工遵循并努力为实现管理层制定的战略计划及目标努力工作,让员工能够分享企业的成果,也使人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
企业人才管理范文6
一、调研方案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使财务人员更加符合张家口市企业的需求,以便企业在选择财务人才时能够最大化的满足企业利益。问卷调查开展的时间为2016年5月20日,地点主要为河北省张家口市,调查对象主要是张家口市从事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在调研方法上面,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现场采访法等。其中,在问卷调查方面,这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97份。调查男女比例为2:3,调查人员包含企业管理人员、财务部门管理人员、普通财务工作人员、人力管理人员及其他,比例为4:1:1:2:2。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国有、私营、外商投资等不同性质的企业,其中包括制造业40份、金融业40份、服务业78份、建筑业40份、其他2份。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张家口市各行各业的调查,找出现阶段不同行业对于财务人员的新要求,这样在培养的过程中才能够有所针对性,更好的适应企业,为企业谋求发展。
二、调研数据分析
(一)对财务管理人员学历和“质能”方面新的要求
1.财务管理人员学历方面。经过调查得出,在现阶段只有10%不到的企事业单位认为学历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所要求的学历是必须达到研究生之上;由于现阶段本科比较普及,不少企业认为财务人员应该是本科以上的学历,这样的比重占到了43.74%;此外有47.25%的企事业单位认为学历不是最重要的,主要要看能力,他们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的最高学历是专科就可以。
2.财务管理人员“质能”方面。本次调查从素质和能力两方面分别进行。其中,从素质方面来看,共分为两项素质调查,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首先,从基本素质来看,本次调查共涉及到5方面,包括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其他,其中道德操守和业务素质是最关键的。调查表现出,80%的单位很看重财务管理人员的这两项指标;排在第二的是心理素质,将近70%的单位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文化素质的企业和要求其他素质的用人单位数量居于大致相当,均占了近42%。其次,从专业素质来看,调查也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系统的专业知识理论、灵活的财务软件运用、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和其他。企业中将近90%的企业都要求财务人员一定要有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当然,系统的专业知识理论,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和灵活的财务软件运用能力所占的比例也相当大,均为70%多。
在财务人员的能力方面,本次调查将能力细致的分为7类,包含分析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其他。当然,在这方面企业最看重的是财务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另外应变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以及执行能力也凸显出重要的地位,比重高达86%多,排在后三位的是财务人员的合作和公关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他们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9%、54%、54%。
(二)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入职后素质要求
现阶段,多部分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已经不止于“记账”“登账”“算账”,而是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企业对于培训机构在培养人员上面提出新的要求:
1.注重财务人员工作经验。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工作经验,调查显示,50%多的企业将个人能力作为财务招聘的一个重要条件,并且要求入职后随着对工作的了解,掌握的技能也要越来越多。
2.职业道德和自学能力素质。在入职后财务人员要提高道德和自学能力。从调查中显示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自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分别为54%和80%多,对两者要求越来越高。
3.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素质。企业认为在当下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学会运用。所以财务人员的培训就要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根据调查,超过70%的单位认为计算机财务应用以及一些通用的财务软件包括用友、金蝶应该被现代财务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企事业单位建议将理论应用于现实,增加大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4.团队协作能力素质。高达86%%的用人单位会选择能够具有应变能力的财务人员,对于分析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公关能力。合作能力等要求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建议培养各项技能,多方面发展的财务人员。
三、促进财务管理人才素质提升的路径
应通过社会和自身两方面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一)相关培训机构,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可否认,师资队伍在培养财务人员中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社会培训机构应该建立出一支师资强队,并且做到定期组织培训。此外可以安排财务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进行调研;变革教学方式方法,适应新的企业需求。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提高教师的各项能力,从而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满足企事业发展的财务人员。
2.树立专业教育新理念。通过调查看出,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不但应该拥有一定的学历和财务相关的资格证书,还应该注重工作经验和自身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提升。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应树立专业教育新理念,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做到根据现实情况安排课程,紧紧围绕企业的需求条件等内容,安排出实用可行的课程。另外,对于一些课程还应该整合归纳,做到“浓缩”,并且依靠这些安排培训出一批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素质相对较高,富有创新型与实用型兼备的财务人员。
3.准确进行学科定位,各项财务技能分明,全方位授课。培训机构应该准确定位每一门课程的作用,做到没门专业课涵盖不同的技能,专项细致的传授课程,并且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在理论课传授完毕,寻找实践的契机,给财务人员提供实践消化的机会。
(二)作为财务管理人员,也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学历。无疑,学历是一块敲门砖。问卷显示40%的企业还是很重视财务人员的学历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学历。
2.资格证书。财务人员要找准自己的工作基础和着力点,那就是要精于自己的专业。作为财务人员,首先就是要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做好本职。其中企业对于财务人员一项考核指标就是专业证书的拥有情况。财务人员不仅仅要满足于从业,更加要努力初级。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中级职称考试也可以在有经验后准备起来,对于社会财务人员,更应该努力,当然,每个财务都应该向着CPA出发。
3.专业技能。从调查问卷来看,专业技能十分重要。财务人员在拥有学历和一定证书之后,就要考虑如何培养自己的技能。我认为,财务人员可以增强四个基本技能:计算机技能、做账能力、业务能力、沟通技巧。现今,河北省已经普遍使用电脑做账,所以财务人员要熟悉OFFICE软件、EXCEL、PPT制作等;此外财务不是独立开来的,要学会财务和业务有机结合。财务管理工作是与企事业各项活动有密切关系,可以实现企事业利润最大化的工作,财务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做到与企事业活动相结合。因此在本次调查中财务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的重要程度也显现出来,所以财务人员要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有条件还可以上一些培训课。
4.工作经验。从调查表显示,从有无工作经验的角度,不难发现现在企业更加倾向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在社会中,对于财务人员的招聘分为应届学生招聘和社会招聘。作为应届毕业生,调查企业表示对人员的可挖掘性和塑造性是很看重的。相对而言,社会人员更看重资历和经验。在两者兼有的情况下,就业最容易,不少企业提出建议,要求财务人员应该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以,作为在校财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做与财务相关的工作,达到积累经验、学习技能的目的。作为刚刚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来说,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些培训机构和关于财务工作的素质拓展活动,增加经验。
5.职业道德和素质。此次调查还反应出,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品行。财务工作具有特殊性,需要和“钱财,物品,资产”打交道,这也就对于稳重、细致,有耐心这些性格特征要求更高。因此,作为财务管理人员这些性格特质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当然也是在从事会计岗位的时候所被要求的。在这次调查中,一些企业要求财务人员应该做到忠诚,做事有原则,公平、正直、公正,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得起自己的道德素质,这不仅是一项要求,也是自觉形成的一种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