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例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例分析

课例分析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44-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下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课例逐一分析

一、切合文章主题的导入

师:同学们,初次见到吉老师吧?第一次见到吉老师,你认为吉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

生1:是温柔的人。

师:从哪儿看出来?

生1:从你的发型看出来的。

生2:和蔼可亲的人。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2:笑容。

师:外表。你说。

生3:你是一个很慈祥的老师。

师:年纪大了,慈祥。

生4:我觉得您是一个亲切的老师,从您说话的声音听出来。

师:从说话的声音听出来的。

师:是啊,我们第一次跟人见面的时候,往往关注的是他的外表,还有听他是怎么说话的。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就跟我们刚才的话题有关。

正式上课前,吉老师让学生初谈对她的印象,这不是漫无目的的聊天,而是为揭示课题服务,设计可谓独具匠心。这种亲切的沟通,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消除了紧张感和陌生感,为下一步的教学作铺垫。同时,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表、语言,很自然地引入课文内容。

吉老师让学生自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全文,用心去体会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并作批注,让同学们把形容王熙凤的词语按顺序写在黑板上,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其中。

师:你认为“凤辣子”是什么样的人?请到黑板上写下你的见解。

请学生在黑板指定位置上写:热情周到、漂亮富贵、能说会道、放诞无礼。

师:我们读着读着,初步感觉她是一个――

生(齐读):放诞无礼、能说会道、漂亮富贵、热情周到的人。

学生对小说中描写人物外貌的语言较难理解,吉老师亲自示范,孩子们对人物的穿着有了感性的认识,还找出了人物的其他特征,还原了王熙凤的特点。

二、指导学法

吉老师在这节课上,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理解“泼皮破落户”时,吉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借助书中的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师:请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用一两个词在旁边写一下“凤辣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学生读到“放诞无礼”时。

师:什么样的王熙凤呢?

生(异口同声):放诞无礼的王熙凤。

师:那我们就可以把“放诞无礼”这个词写在句子旁边。

吉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心中就有底了,自然会结合课文,用词语写下眼中的王熙凤。事实证明学生自觉找到了“模样标致”“能说会道”“关心黛玉”等词。

在品读“王熙凤美貌背后藏着什么”时,让学生细细地品味,学生说出了藏着威严。

师:你从哪儿看出“威严”?

吉老师在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背后,一方面告诉学生,读名著不仅要读字面意思,还要读出背后的深层含义;另一个方面是在告诉每一个学生,学语文不能浅尝辄止,要有不懈的探究精神。

吉老师之后还拓展了《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部分,这个拓展,不仅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王熙凤,更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读书需要广泛阅读,不能局限于书本。

三、指导作文写法

在体会王熙凤的模样标致时,吉老师有这样一句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曹雪芹写的时候先写头,再写颈,后写身上、裙边……”表面上看,吉老师帮学生梳理了内容,其实更重要的是渗透一种作文写法:写人物外貌时,要按顺序写,有条理地写。再如,通过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曹雪芹用对仗的方式写王熙凤的外貌:“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潜移默化中指导了学生一种写法:以后写人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来反映人物特点。

课例分析范文2

教材: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

内容:第二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一、教材分析

在高中教材中出现熵变及化学反应方向问题具有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及利用的价值。应首先认识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渗透这种意识,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后面似乎"枯燥"的内容受到学生的重视,去认真对待。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关于化学反应存在方向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明确提出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通过分析最常见的等温、等压条件下决定反应方向的因素,介绍判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发生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三、课程内容标准解读

新课程标准: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解读课时目标:学生能说出熵变与焓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并能根据关系式H-TS定量判断反应的方向。通过分析关系式 H-TS ,学生能够根据反应焓变的吸热或放热、反应熵变的熵增或熵减定性分析反应焓变和反应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

化学反应的方向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不在"自发反应"、"熵"等概念上纠缠,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化学反应和数据,学生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获得感性认识。

六、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七、教学环节及评析

【图片导入】

师:播放公路上成群结队汽车的图片。为了减轻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2NO+2CO=N2+2CO2来处理,这一方案是否可行?

评析:从学生十分熟悉的汽车尾气的治理为切入点,将学生引入化学反应的方向这一主线索,体会到研究化学反应方向的意义。

【提出问题】

师:从生活中举例:水的流向、热的传递、常温下铁生锈等。

生:思考什么是自发过程并明确概念。

师:一个化学反应在某种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在什么条件下有可能按预期方向进行,我们可以寻求一种客观的依据来判断,可以用哪些因素来判断呢?

评析:从生活中的自发现象过渡到化学反应的自发,然后延伸扩展,探究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提出问题,明确重点。

【交流研讨】

师:化学家们曾经认为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是反应热,你同意吗?

生: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形成以下观点:1.反应放热有利于反应自发进2.反应吸热也有可能自发。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评析:分析课本给出的几个化学反应,学生得到结论。

【联想质疑】

生:NH4NO3(s) 、NaOH(s)、 NaC1(s)和蔗糖的溶解性实验

师:是什么因素决定它们的溶解能自发进行?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共同特点:有序无序。

师:明确熵的定义(举例火柴盒里的火柴帮助理解)熵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影响熵的因素:①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熵不同;②同一物质,聚集状态不同熵不同S(g)>S(l)>S(s)

师:反应的熵变(S):S=S反应产物-S反应物

生:会判断熵增过程和熵减过程

师:熵增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吗?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加反应吗?

生:看课本比较归纳、回答。

评析:通过学生十分熟悉的溶解现象出发引入熵的概念。学生形成以下观点:1.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熵变。2.反应的熵变有熵增和熵减之别。3.熵增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4.熵减反应也可能自发,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概括整合】

师:焓变、熵变都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但都不是唯一因素,那么反应方向究竟与什么有关?

生:阅读课本完成问题。反应方向判据:H-TS

评析:避免数学推导,直接给出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反应方向的定量关系式。明确易错点:1.该关系式只能应用于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的反应,不能用于其它条件下的反应;2.该关系式表示的是在温度压强一定条件下,反应自动发生的趋势即可能性,不能说明在该条件下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能否实际发生。

【知识梳理】

生:思考图2-1-4

师:注意:①只能应用于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的反应,不能用于其它条件下的反应;②指出的是在温度压强一定条件下,反应自动发生的趋势即可能性,不能说明在该条件下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能否实际发生。

生:判据的应用,从数学角度对其进行推导。

评析:树状图表示,关系明了,简单易懂。构建知识体系,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

【反馈矫正】

师:已知:2NO(g)+2CO(g)=N2(g)+2CO2(g)此反应在 298k.100kPa下H= -113.0 kJ・mol-1 ,S= -145.3J・mol-1・k-1 判断该反应室温下能否自发进行?

生:定量计算,分析能否自发进行

评析:应用公式H-TS进行简单计算,练习巩固。指明反应方向判断的复杂性,强调不能滥用某一条件下的判断结论。

【阅读扩展】

生:阅读课本:追根寻源--如何认识用于汽车尾气的净化

评析: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解决本节开始提出的汽车尾气处理的问题,认识到化学反应方向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埋下伏笔。充分利用课本的资源,前后呼应,学以致用。

课例分析范文3

一、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集于一体,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刺激,如临其境,更加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杠杆的应用》时,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 阿基米德的设想:“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个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移动地球”及阿基米德的梦想“有一天他能飞到太阳上,以金星为支点将地球撬起”图片。提出问题:他的设想和梦想能实现吗?他的设想和梦想有科学依据吗?通过多媒体展示科学家的设想和梦想提出问题,让学生眼观其行,引起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非常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是本节课成功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动态性有利于多角度观察对象

由于初中生的直接经验较少,且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一些抽象的现象难以理解,这时教学中就要运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真实的背景,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在教学《杠杆的应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剪刀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其结构特征并利用杠杆知识给这些剪刀分类。多媒体展示撬石头的撬棒、缝纫机踏板、托盘天平图片。观察图片,分别画出杠杆示意图并加以分析,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或从未涉及过而听说过的实物图片,为学生直接感知观察这些实物或现象创造了条件,并且把间接知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既突出了事物的重点和本质属性,又便于学生观察形成表象,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观察能力,同时多媒体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有助于教师凭借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 利用多媒体扩充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在教学《杠杆的应用》时,教师多媒体展示并板书学生的发现

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然后引导学生猜想并设计验证猜想实验方案,选出最佳方案。

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鸭梨的重G;

2.使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4倍,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鸭梨升高,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鸭梨升高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3.使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1/4倍,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鸭梨升高,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鸭梨升高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4.使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鸭梨升高,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鸭梨升高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让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多媒体模拟演示并板书

省力杠杆的特点:省了力,但费了距离

费力杠杆的特点:费了力,但省了距离

等臂杠杆的特点:既不省力 ,也不省距离

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中的每一个现象都可以通过屏幕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很轻松地从中归纳出规律,有效地培养了其创新的能力。

四、 多媒体教学的大信息量、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

在教学《杠杆的应用》时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练习

总结交流,巩固新知

1.“对比”

2.深入思考

辨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你的方法是

答案

辨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你的方法是据题意分析画出杠杆示意图,比较动力臂、阻力臂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3.“练一练”

(1) 下列杠杆省力的是()

A.起子B.吃饭用的筷子

C.镊子D.理发用的剪刀

(2) 下列哪个杠杆是省距离的()

A.用羊角锤起钉子B.钳子

C.钓鱼竿D.切纸刀

(3)图中杠杆的OA=OB处于水平位置并静止,B端绳子的拉力F与A端重力G相比()

A. F=G;B. F<G;

C. F>G;D. 无法比较。

练一练答案(1) A (2) C (3) B

拓展应用,整合提高

1.你能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吗?

2.你还能说出天平测质量的原理吗?

3.你能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结合案秤实物说出案秤的使用方法吗?

――大胆试一试

课后回味,展现自我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的学习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你学习了哪些研究方法?

3.这节课的学习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

作业

写出本节课中探究实验报告并讨论动力、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与动力臂、阻力臂的关系。

小资料 人体内的杠杆

很多机器上都有杠杆,可是你知道吗?人体中也有很多的杠杆在起作用呢。当我们拿起一件东西,弯一下腰,或者翘一下脚尖,这时都得依靠人体的杠杆才能起作用呢。

点一下头或抬一下头是靠杠杆的作用,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支点前后各有肌肉,头颅的重是阻力。支点前后的肌肉配合起来,有的收缩有的拉长,就形成低头仰头动作,从图中可以看出来低头比仰头要省力。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时候,手臂也是一个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支点左右都有肌肉。这是一种费力杠杆,举起一份的重,肌肉要化费6倍以上的力气,虽然费力,但是可以省距离。

当你把脚尖翘起来的时候,是脚跟后面的肌肉在起作用,脚尖是支点,体重落在两者之间。这实际上是一个省力杠杆,这时肌肉的拉力比体重要小。

课例分析范文4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溶液组成;溶质质量分数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3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13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以一定的“情境”为条件,通过与教师或同学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实现意义建构。本文以“溶液组成的表示”为课例,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在学习中的关键性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顺应前概念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之前,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有关体验而获得的概念,其内涵受狭隘的知识范围往往积累了一些与科学知识不尽一致甚至相悖的观念和规则,或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后续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溶液组成”的概念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脑海中已经存在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即前概念。在溶液组成的教学前,学生已经完成了“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的学习,建立了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的概念。在课堂上,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少量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入到试管中,并加水振荡溶解,得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在动手得到溶液的这个情境中,既顺应原有的概念,回顾了硫酸铜在水中分散形成了溶液的过程,又对学生了解溶液的组成,顺理成章地起到了铺垫作用。

[教学实录一:溶液的组成]

[提问]硫酸铜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硫酸铜和水。

[提问]水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水溶解了硫酸铜。

[提问]水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吗?

[回答]能,水还可以溶解氯化钠、高锰酸钾、酒精、氯化氢气体等。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既有效地利用了前面呈现的教学信息―硫酸铜溶液,又在此基础之上,顺应了以前学过的、见过的各种溶液,丰富了学生对溶液组成的理解。此刻提出水作为一种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我们称之为溶剂,而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称为溶质。学生顺应的过程就比较顺利。

在了解溶质、溶剂概念的基础之上,提出溶质只能有一种吗?只有水能做溶剂吗,从而引出后续的教学。

[教学实录二:溶质、溶剂的种类]

[学生实验]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氯化钠还能继续溶解在水中。

[结论]同一种溶剂中可以溶解不同的溶质。

[学生实验]将取少量的碘分别加入到两只试管中,一只试管中加入水,另一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酒精,振荡后,碘能溶解在酒精中,得到黄色溶液。

[结论]酒精也可以作为溶剂。

在问与答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这种真实的情境,学生既对溶质的概念得到了深化,又对溶液中溶质的种类进行丰富,溶剂也不仅限于水,酒精也是一种溶剂。实验情境对概念的认识加深了印象,又使概念的内涵得到了拓展。

[教学实录三:发生化学反应后溶质溶剂的判断]

[演示实验]在装有镁条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提问]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物质?

[回答一]镁和盐酸。

[回答二]镁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成为溶质,水做溶剂。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指将原有的溶液、溶质、溶剂概念应用于新情境时所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不断调整原有概念,并加以概括,形成了一种能包容新旧概念的更高一级的关于溶液组成的概念。

二、组织协作活动,共享思考成果

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更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学习者的健康情感。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分成六个实验小组,每组成员之间协同,完成将一定量溶质(红糖)和一定量溶剂(水)配制成溶液的活动。(见表1)

每组提供两瓶纯净水,洁净的一次性手套,分装的食品级红糖。各小组成员分别完成称量、量取和溶解的实验操作。学生将称量的红糖加入到瓶中,旋紧瓶盖后振荡,得到了红糖水溶液。

学生们通过各自小组的实验,完成在组内的共同协作活动,得到了自己的红糖水溶液。但同时也很好奇其他组配制的溶液和自己组的是否一样?学生们把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与其他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溶液组成的差异所在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发现所得溶液有较多差异,例如:颜色、质量、体积,也有人猜想密度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一次性杯子做了尝试,甜度存在差异。也有同学补充,溶液颜色越深,味道越甜等等。

三、开展会话交流,撞出思想火花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由实验操作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中生成的“会话”,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有关的思维活动。会话交流既包含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又有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交流。由于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客观事物的理解存在不同,只有通过“会话”,相互沟通交流,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不同维度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成为认知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既对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有了合理的认识,又对有关溶液组成表示方法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

要了解溶液的组成,就要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两个方面入手,在溶质溶剂种类相同的情况下,影响溶液的因素主要是溶质和溶剂的量。

[教学实录四:对比实验数据]

[思考]对比第三组和第四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溶质质量不同,溶剂质量不同,两组溶液的颜色、甜度均不同。

[思考]对比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溶质质量相同,溶剂质量不同,两组溶液的颜色、甜度均不同。

[思考]对比第五组和第六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溶质质量不同,溶剂质量相同,两组溶液的颜色、甜度均不同。

[思考]对比第四组和第五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溶质质量不同,溶剂质量不同,两组溶液的颜色、甜度均相同。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以数据为媒体,提出思考的问题,小组成员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索、交流信息、发表意见。通过创设这种群体协作解决的会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潜能,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学生逐渐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学会学习其他同学的思维优点,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

四、多个角度呈现,实现意义建构

在实验中得到的溶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表示溶液浓度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通过主观臆断或者对比可以使用浓、稀溶液进行定义。但如何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溶质和溶剂都是一定质量的,那么各组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了使学生对各组数据有所了解,利用数据和EXCLE生成了如图1的六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对比的柱状图。但是仅仅对比了溶质和溶剂的量,没有发现在颜色深浅和数值之间具有一致性。那么需要对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引导学生关注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关系。利用数据和EXCLE生成了如图2的六组溶质质量和溶液的质量对比的柱状图,各组颜色的深浅、甜度和数值具有一致性。在发现这种规律之后,学生发现了溶液的浓度取决于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

那么在此基础之上,定量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一种具体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呼之欲出。如果将溶液看成一个整体,那么溶质只是溶液中的一部分,这种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相对关系,就是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利用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关系生成饼状图,如图3,更加直观。

通过实验数据、利用EXCLE处理数据,生成柱状图和饼状图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学生学会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这种方法表示溶液的组成,就是利用宏观物质的质量来计算溶质(部分)与溶液(整体)的质量比,通常以百分数的形式表征溶液的浓度。

在建立这种学科思想之后,即便到高中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仍然可以用“部分与整体的相对关系”的思想认识另一种表征方法,只不过所采用的物理量不同而已。并且这种用相对关系表示物质含量的思想不仅适用于溶液,还适用于一切混合物体系。通过帮助学生建构定量表示混合物体系的一般思路,促使学生建构定性与定量的学科思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借助于真实的溶液形成过程,进行积极的协作和会话交流,主动建构起溶液组成的概念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特别是借助于数学工具的使用,形象且多角度地获得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不仅仅建构了知识,而且成为知识与意义的诠释者和创新者,我们更鼓励他们成为知识的发明者。

参考文献

课例分析范文5

笔者旁听了广西恭城县一所农村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并对该课例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为提高广西农村学前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 学前教育 课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 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后,学前教育更是受到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就目前而言,学前教育仍是整个国民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在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尤为突出,其原因复杂多样,总体而言,农村学前教育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比较薄弱,再加上师资水平整体不高,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2010 年笔者跟随课题组到广西恭城县一个乡级中心幼儿园调研,旁听了中班一堂语言活动——《如果我是一片雪花》,笔者根据已有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该课例做出简要的分析。

        一 语言活动全程

        活动名称:《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活动目标:(1)幼儿对雪花有一定的认识并会朗诵诗歌;(2)

        幼儿喜欢冬天,进而热爱大自然;(3)幼儿能够创编诗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并制作纸质雪花。活动过程:(1)导入:调动幼儿原有经验,请幼儿说说冬天的特征。(2)教授诗歌:①教师反复教读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诗歌内容为:“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飘到什么地方去呢?

        飘到河里变成一滴水珠和小鱼小虾游戏?飘到广场上去堆雪人,望着你微笑?我飘落在妈妈的脸上,亲亲她,然后就快乐地融化。”幼儿反复跟读。②教师和幼儿一起理解诗句的意思。③教师请幼儿发挥想象,“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到哪里去?”并把想到的画到画纸上。④教师请个别幼儿交流并展示成果。⑤教师给幼儿分发纸质雪花,让幼儿到户外游戏,进行课堂延伸。

        (3)活动结束:幼儿拿着老师分发的雪花到户外游戏结束活动。

        二 课例中存在的问题

        整体而言,组织该活动时教师做了详细的准备工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有需要改进的部分。

        1.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该课例的活动名称为《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但是恭城很少下雪,大部分幼儿只能靠教师所提供的挂图和教具来认识雪花,因而教学内容脱离幼儿实际生活。当教师问幼儿“雪花有几片花瓣?”时,幼儿一脸茫然,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我们知道中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这一时期幼儿认知的主要特征是认识事物需要有具体的实物为参照,当教学在幼儿完全没有见过雪花的情况下进行时,幼儿不能调动原有经验,所获得关于雪花的认识是片面的、不系统的,因而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2.教具利用不充分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已准备了纸质的雪花,每个幼儿有一片,但是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该教具体现为利用不充分。 

教师在开始活动时所呈现的是准备好的教学挂图,挂图涉及的是诗歌的内容,当教师让幼儿想象雪花是什么样子时,应该给幼儿出示雪花教具以帮助幼儿加深对雪花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出示教具是在活动结束时作为活动延伸来使用的。教具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3.教师语言素质不高

        农村幼儿教师一般都是中专或专科学历,没有接受过严格的语言训练,加之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农村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幼儿具有有吸收力的心理,幼儿能对他周围的事物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同时幼儿期的幼儿存在语言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幼儿语言习得的速度和质量是惊人的。农村地区的幼儿长期生活在以当地方言为主的语言环境中,在幼儿园所接触到的是非标准的普通话,因此当地幼儿所习得的普通话也常常带有生涩的方言音。

 4.教学目标实现不全面

        语言教育的目标有认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行为目标。该课例中的认知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初步建立了对雪花的认识,也会朗诵诗歌,但在行为目标上,由于幼儿自身发展和活动时间所限,幼儿基本没有达到创编诗歌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幼儿想象“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飞到哪里去?”并把自己想到的画到画纸上,有的幼儿画了房屋,有的幼儿画了大海,有的画了森林,但在口头表达上存在困难,由于时间限制,教师只能给幼儿充分的提示,这使幼儿达不到创编的要求。

        三 对策和建议

        1.因地制宜,编制园本教材

        在课程设置上,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开发园本课程,选取幼儿能实际看到、接触到的教学内容,发挥民族特色,对那些幼儿不常见到和接触到的事物应该创造条件让幼儿认识,可借助图像、声音、教具等。教师只有以幼儿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2.幼儿园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随着20 世纪法国朗格朗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传遍全球,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幼儿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吸收借鉴优秀的教育思想,以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建立科学的幼儿观和教育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而作为幼儿教师的管理者,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职后培训或者组织教师相互观摩,促使幼儿教师取长补短,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3.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投资

        农村学前教育之所以薄弱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要保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固定经费做保障,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最好是把学前教育纳入国家强制义务教育范围,虽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指出到2020 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但在实现之前必须保证农村幼儿园经费来源通畅。国家应在农村、贫困地区运用以直接拨款为主、地方政府管理和筹集资金的投资方式,确保农村幼儿平等地共享教育公共资源。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儿童的心理发展(傅统先译)[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2]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殷艳娟.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0(5)

[4]骆小燕.规范农村学前教育管理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j].管理论坛,2009(1)

课例分析范文6

“茎的输导功能”实验――验证性实验。

一、教材版本

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二、目标确立

本节内容是有关植物茎的功能的,这是结论性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导管结构微观,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纯理论的内容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就是如何让学生兴趣满满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一般教学流程

教师预先布置学生“将黄杨枝条浸泡在红墨水中一昼夜”,上课时用于观察。但事实上学生预习实验的情况参差不齐,而且在冬天很难实现“叶脉染红”的效果。如果教师忽略了这些问题,实验教学的效果势必难以保证。

四、改进

教师要准备染色的黄杨枝条若干(多些)和已染红叶脉的天竺葵枝条(或者凤仙花枝条)。

五、创新之处

1.教师多准备些黄杨枝条,提供给没做预习实验或实验效果不佳的同学,否则会有一部分学生课堂无事可做,影响整体学习效果,同时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这样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展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

2.用黄杨和凤仙花两种实验材料,实现了优势互补。黄杨枝条易获得,茎比较粗易于观察,但不易着色;凤仙花在初冬比较少见,但茎几乎透明,着色容易,观察清楚。以黄杨做分组实验的材料,而凤仙花做演示实验的材料,用实物投影展示,一目了然。二者互为替代,教学效果显著。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性实验。

一、教材版本

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五章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二、目标确立

本节实验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性实验,他们初步了解了探究的一般过程,但是控制变量和独立设计对照实验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还是有难度的。如何既降低难度又不影响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过程参与,是该节课的难点。

三、一般教学流程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重点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证明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按照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按部就班仅仅是“带”着学生走形式,更有甚者从头到尾教师包讲包说,这样的探究实验就失去了意义。

四、改进

1.设置情境,形成假设。教师可提出:种子可以随时随地萌发吗?一般我们这里什么季节播种?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外界条件?学生由此联想到:春季温暖、潮湿,翻土可以使土壤疏松透气。

2.引导点拨,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这一环节是难点。将学生分成三大组:“空气”组、“水”组以及“温度”组,每组承担不同的因素进行探究。如果学生基础不好,教师以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为例,让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完成方案设计。“空气”组的对照实验设置难度大,教师可以结合语言、小实验等方式引导,如“用什么把空气挤出来”,为学生拓展思维。在科学的、确定的实验设计方案指导下开展实验,水到渠成。

3.实施实验,及时记录。科学实验不仅仅是“做实验”,也需要对实验现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此为依据得出实验结论。为此,我设计了《实验记录》,学生在观察与交流的基础上认真填写,养成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法与态度,避免实验课流于形式,确保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五、创新之处

1.针对初一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弱,将所探究的多种因素分解成多个单一因素,让学生通过单个因素考虑与种子萌发的关系,符合认知规律,可操作性强。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作出假设。结合对照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取证、逻辑思维判断、汇报交流、归纳总结等步骤,旨在让学生体验一个探究知识的完整过程,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3.通过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交流,得出实验结论,总结探究过程,分析成败原因。交流中学生学会了与别人合作和分享,既发展了个性,又培养了集体精神,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理念。

上一篇落花有意

下一篇水杉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