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范文1
1.前言
随着3G牌照的发放和强劲对手的加入,移动通信市场已全面进入买方市场。在产品同质化、管理标准化的新形势下,保住老客户、争夺新客户等营销服务工作都更加依赖“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有效落地。
“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数量庞大,在零和竞争态势下,该类员工的工作热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公司的业绩发展、服务质量均影响重大,成为决定公司能否在与竞争对手肉搏战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可是,现有的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逐级传递的衰减性,对该类员工约束或激励效应都不明显,员工感知较弱,生产部门工作的繁忙几乎使得对上百人的绩效指导流于形式,绩效杠杆作用难以发挥。
2.“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意识提高
2.1建立整体产品服务观
“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必须突破产品有形实体的概念范畴, 建立起整体产品的服务观念。服务经济的市场环境要求“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必须明确自己的服务身份,并为自己找到合适的服务位置,竭尽所能以良好的服务理念,独有的服务方式,高度责任感的服务举措,去给客户创造温馨的购物环境,愉悦的购物体验和难忘的购物经历,最终才能以服务营销获取自身的竞争优势。
2.2构建一体化服务: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
实践中“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应做到不拘一格,围绕着以提高客户回头率和忠诚度为中心, 不断扩展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无形部分,加大服务力度,体现服务特色,使客户能切实感受到物超所值,以赢得竞争优势。特别是在情感消费日呈主流的时代,通信运营商必须明白,服务不仅与商品使用有关,而且与客户的情感联系相通,要想把客户的一次偶然购买行为变为多次必然的购买行为,由“买谁的都可”变为“非此不买”,经营者与客户的关系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买卖层次上,而要进一步视客户为自己一生的朋友来看待,去努力培养出“自己人效应”。
2.3实施营销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
美国消协主席艾拉。 马塔拉说:“我们现在正从过去大众化的消费进入个性化消费时代,大众化消费时代即将结束”。可以预见,个性化时代的到来,与众不同将成为众多客户追逐的时尚。对此,要求“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服务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即要由“客户请注意” 的传统经营思想转变为“请注意客户”的现代服务营销理念。在个性化消费时代,“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建立起与客户之间的“一对一”关系,根据不同价值的不同需求的客户喜好设计、定制他们想要的产品和服务, 凸现专门化、个性化特征,就能推动商品很快地普及和流行,从而提高通信运营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赢得市场先机和厚利,自然也就为通信运营商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3.提高“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服务的满意度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加强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已经成为通信运营商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客户忠诚度,树立品牌形象,通信企业纷纷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特别是针对“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服务满意度的调查。
3.1“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是客户对企业和“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的综合评价,是客户对企业、产品、服务和员工的认可程度。作为测评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客户服务满意度是衡量客户对服务认可程度的有效工具。客户服务满意度是以客户的体验来衡量员工服务水准的,服务水准越高,则客户服务满意度将会越高,反之亦然。“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服务直接反映了客户对员工的售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品牌等方面的认可程度。“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客户满意度可以分为外部满意度和内部满意度。
外部满意度是由通信运营商聘请专业调查公司,设计专业的调查问卷,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完成。内部满意度是由员工的客户服务部门通过回访调查通信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跟踪并经过数学加权平均得出的,内部满意度关注的是客户体验。
3.2“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内部满意度调查方法
“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进行内部满意度调查可以及时衡量自身的服务水平,监控各个服务环节,及时发现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补救,避免造成恶劣影响并争取再次激发客户的热忱,加深客户对于员工的印象,增加机会,为此,员工需要实时监测客户对于服务的满意程度。
内部满意度调查方法有电话调查、手机短信跟踪、信件直邮、当面的问卷调查等几种方式。基于现在手机通讯的高度发达状况,以及电话调查方便、快捷、容易确认,双向沟通特点,大多数内部客户服务满意调查均采用服务后3 天之内的电话跟踪回访的调查方式。
3.3“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客户满意度指标管理与提升
为了有效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根据内部满意度调查结果,服务部门负责人应对服务部各岗位制定相应的内部满意度指标。对于内部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明细项目,需要结合外部满意度调查的劣势项目来确定。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外部满意度调查结果。对于内部满意度指标管理,服务经理应制定外部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各细分问卷的满意度指标,并落实到相应人员,应分别对前台主管、服务顾问、技术总监、客服专员等岗位制定满意度指标。对指标完成情况应定期进行分析,针对指标完成情况不好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客服主管应定期与服务负责人沟通,结合外部满意度调查结果中的劣势项目设计确定内部满意度调查的问卷。由客服人员在回访时做好记录,定期分析汇总客户反馈的意见,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编写《回访报告》。服务负责人要定期与相关人员沟通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措施,对于客户抱怨出现较多的项目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4.“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的情绪感染理论运用
情绪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且得到了营销学者的广泛重视。情绪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一种情感状态;情绪是与身体各部位变化有关的身体状态,是明显或细微的行为,它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情绪是一种多维度、多形态、多功能的复合体,是人们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由此可见,客户的情绪在其消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1 情绪感染理论
Cacioppo和Rapson(1992)最早把这一现象上升为理论高度并加以研究,认为个体在交互过程中,会自动和持续地模仿和同步于他人的面部表情、动作、声音、姿势和行为等,并倾向于时刻捕捉他人的情感。他们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情绪感染”,并进一步将情绪感染定义为一种自动的模仿和同步于他人的表情、动作、声音、姿势和行为的倾向性,其结果往往使得情绪聚合并统一。
4.2 情绪感染在服务消费中的理论解释
客户模仿“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是人类的本能,是基于大脑基础结构的一种先天性适应功能。 “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真实内在的情绪更容易被客户捕捉并模仿,僵化的职业化笑容并不能起到感染作用,只有从内心产生的真实情绪才能感染客户。另外,“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内心真实的情绪也不能被隐藏,常常会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语言、行为等表露出来,而这种情绪往往更容易被客户感知。个体间具有不同的情绪感染敏感度,而女性对他人的情绪状态更加敏感,男性更加理性,思维更具逻辑性,所以女性客户比男性客户更容易受到“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感染。
4.3 服务企业激发客户积极情绪的策略
树立管理客户情绪的意识;加强“客户第一接触点”员工管理;将情绪感染理论运用于企业内部营销管理;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
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范文2
【摘要】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到F在近10年,世界整体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我国也结束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了“经济新常态”。而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迫使企业必须转型升级,以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企业要想应对危机,就离不开人才资源。对于企业来说,提升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留住人才。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活力,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满意度 调查 统计分析 措施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大思想家孟子就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及其简明地阐释了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也就是说,如果能提高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增强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这样就能催使员工团结奋进,乐于奉献,把企业当家,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企业就能有效地抵御风险,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在现实当中,员工对企业抱怨多,工作满意度低,以至于工作效率低,离职率高,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就成为摆在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制药行业属于传统生产制造行业。因为我国化学制药产业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加上整个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全球制药产业的格局中,处于底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受土地、劳动力价格、环保等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劳动力价格增长过快,2016年传统制造行业的员工年收入的增加已达14%,远远超过GDP增加速度。加之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提高,对收入有很高的预期,而民营和私营企业主要支撑的制造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因为竞争激烈、利润下降、转型缓慢等因素的影响,却不愿、不能较大幅度增加员工收入,以至于离职率较高。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招聘企业之一――前程无忧的《2016中国企业员工离职率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整体离职率超过18%,其中民营企业离职率高达32.5%,传统制造业中的操作人员类离职率最高,达到31.5%;生产管理类其次,为27.1%。2016年医药行业的离职率总体为20.45%,本土医药企业的离职率达到四年来的高点,为17.9%,2015年这一数字是16.6%。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16的主动离职率将大幅度攀升,将达到15.1%。因此,如何提升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对于制药公司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满意度调查的背景
X制药公司最早成立于90年代的市属小型国企,2003年重新,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销售现代中药制剂、生物制剂、功能性保健食品。产品涵盖骨科、儿科、妇科、心血管科、内科、肿瘤科临床用药。
现有国家准字号药品29个,研发完成等待批文的药品17个,保健食品3个,正在研发的新药3个。至今已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总资产超3亿元,且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发展模式,保证了企业产品的优良品质和确切疗效,发展前景广阔。目前企业在职员工400余人。从长远看,居安思危,才得长久。企业也须不断地改造和提升,增强自身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现行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已跟不上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企业做诊断并进行变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而员工满意度调查体系,就是一个诊断组织管理现状最为重要的“温度计”和“晴雨表”。员工满意度调查是企业和员工进行正式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针对全员的满意度调查,能够使企业与员工进行正式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想法和建议,帮助企业发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改进,为企业制订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利润提升可持续性发展。
二、员工满意度概念及其影响路径分析
员工满意度(Employee Satisfaction Degree),是指员工在企业中的经历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员工在企业中的经历越能满足员工的需要,员工越满意。这种经历不仅是员工的一种职业经历,还包括员工在企业中所有的生活经历,这种需要也包括获得报酬、得到成就和价值、得到认同等各个方面的需要。
利润链理论认为,企业的客户可以分为两种: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外部客户即客户或消费者,是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内部客户即企业员工。一般的企业往往非常关注外部客户的满意度,却忽视了内部客户――员工的满意度。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兢兢业业地工作,做到对企业忠诚,只有敬业和忠诚的员工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更好地服务客户,使企业拥有忠诚的外部客户群,从而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其核心思想为:利润、增长、顾客忠诚度、顾客满意度、顾客获得的产品及服务的价值、员工的能力、满意度、忠诚度、人均劳效之间存在着直接、牢固的关系。客户忠诚度是源于客户满意度,企业提供的服务价值决定了客户的满意度,而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决定了企业服务的价值。从这个角度而言,员工满意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客户满意度,进而决定了企业获取利润的多寡与持续增长速度。
三、X制药企业员工满意度现状
按照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对工作背景的满意度、对工作群体的满意度、对企业管理的满意度和对企业经营的满意度等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五个维度的因素进行设计调查问卷。[5]本次调查过程,接受调查的员工涉及X制药公司总部及两个生产厂区,发放问卷394份,回收问卷365份,其中总部厂区218份,两个生产厂区147份,有效样本为361份。
本次问卷统计采用电子表格形式全盘录入,在分析中有部分关键性数据进行了交叉分析。并对该公司员工的一些开放式问题做了相应记录。
具体数据展示及分析如图:
从上图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在对工作的满意度方面,该公司员工对目前所从事工作的喜好比较明确,要么满意,要么不满意,仅有1%左右的员工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态度。94.52%的员工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不满意的只占3.29%,该公司每个系统的员工对工作满意度均在90%以上,属于强指标。这说明绝大多数员工对自己工作的问题认识比较清晰和成熟。
在对该公司的满意度方面,总体而言,有95.07%的员工对公司感到满意,每个系统的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也均在90%以上,从该数据我们看到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情况很好。
经过对该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后,可以看出,员工对该公司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员工自身工作岗位、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也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某些关键性指标之间不能相互验证,甚至背离。管理层管理技能、管理艺术和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员工对公司制度缺乏敬畏之心。
四、满意度提升方案与改进措施
1.建立完善透明公正的管理制度
这一问题主要针对开放式记录中员工提到的管理公平性问题。根据公平理论,当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缺乏公平性时,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努力工作的员工倾向于减少工作投入,以减轻内心的不平衡感。因此,缺乏公平性的管理制度将无法保障企业的员工敬业度与忠诚度,从而无法保证企业的整体绩效。
建立奖励体系及年度奖励计划,比如重大贡献奖,超额利润分享计划。奖励应与晋升制度、考核结果相结合。薪酬制度的结构应公开化,说明薪资的结构,以消除员工的疑虑和不满情绪。明确薪资管理办法、考核办法、晋升及奖励办法。发挥薪酬体系和考核工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奖惩需及时、公开、公正,避免人情包袱,才能建立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管理环境。
2.设置结果导向的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体系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股东和员工的利润分成;二是员工队伍稳定及激励问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薪酬问题属于满足第一层次生理需求的范畴,当员工对自己的薪酬不满意时,将会严重挫伤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并倾向到企业外部寻找职业机会。而在本次调查中,相当一部分人对公司薪酬不满意,该公司应慎重考虑薪酬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内部比较时,薪酬设计要公平合理,包括横向平等性和纵向的级差。与外界比较时,要明确公司的薪酬水平在行业中或地位相似的企业中处于什么地位,与其它企业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该公司在进行薪酬设计时,进行必要的位分析、职位胜任模型构建,设立职务贡献高低的统一标准和有说服力的度量模板,增加制定标准的透明度,使员工从心里认同内部分配是公平的,并为他们所广泛接受。可以实现灵活的薪酬和福利设计体系,使员工在对自己的薪酬和福利结构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这样不但能够更有效地针对员工个性和需求向他们提供适合自己的薪酬方案,也能减少他们的比较意识及不公平感。
3.让员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企业运行机制的核心是人的激励与约束,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与发展机制,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可能得不到极大发挥。管理者首先应当明确员工的职位升迁不应是企业对员工的酬谢或赏赐,而是双方共同的目标,是员工追求职业发展的必然。新一代的人力资本最大的特点为“人才化”和“员工觉醒化”,员工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平等、健康、和谐的契约关系。人才需要成长,企业应为优秀人才提供足够的晋升空间,并制定人性化与理性化相结合的职业提升方案,让其拥有向前发展的希望。比如针对技术或管理方面的高潜质人才,千万别吝啬职位名称,比如技术人员,公司可以直接聘用其作为终身成就技术专家。
可以考虑对该公司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盘点,根据现有人员结构、人才需求及机构编制模型。启动人才梯队建设和管理培训生计划,培养计划可以包含两条路径:一条管理型人才,一条是技术型人才。这样做可以解决两个问个问题:第一,解决基层关键岗位人才队伍建设及骨干员工储备问题。第二,解决有职业追求、有潜力人员的职业发展问题,给他们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奋斗目标。同时引进咨询机构,对公司进行职级体系再造,从机构编制的高度为员工晋升打开上升空间。
4.对员工工作成果进行积极地反馈,增加其精神回报
该公司应对各部门管理干部进行管理能力培训,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对下属的工作成果进行及时正强化,给予他们及时的评价、建议和肯定,提高员工在工作方面的自信心、积极性,增加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使他们真正融入企业中去。另外,该公司还可以制定相应措施,从公司层次对下属的工作成果进行正强化,如公司开展评选月度、季度、年度优秀工作人员,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精神或适当物质奖励等等。并在整个企业中建设一种浓厚的勤奋、上进、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无形之中使员工形成对勤奋、敬业、上进的自我要求。
5.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该公司要提高员工组织认同感,首先应建立独有的特色企业文化,并大力加以宣传,形成特色企业文化,让员工充分感受到企业的前景和活力,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其次,还应将企业的战略与人性化管理思想与企业文化充分融合,使员工明确知晓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感情,提高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从而最终提高其满意度。优秀企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要尊重员工,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更加从内心认同企业,愿意和企业结为共同体,把企业的目标视为个人的目标,把个人命运与企业的将来放在一起,提升对企业的满意度,强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前程无忧《2016中国企业员工离职率调查报告》
[2]翰威特统计数据
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范文3
一、维修质量满意度控制的意义
维修质量的重要性,其实无需说些大道理,只需引出一个不争的事实来证明——维修质量不过关,售后服务的所有努力都将变得徒劳。同理,维修质量满意度自然也就成为客户满意度的“主打歌”。
客户满意度,通常是建立在客户所获得感受的基础上分级考量的。例如,体现在客服报告中的即是若干体验点的满意度分值,划分为极为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4个等级。客户体验的感受主体可分为3个层面:基本要求、客户期望和愉悦感受,愉悦感受是建立在基本要求和客户期望基础上的。如图1所示,客户体验的基本要求三要素为质量、价格和时间,而维修质量又间接影响着价格和时间。如果维修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或者维修预案制定存在问题,都会引起价格的质疑和时间的延长,继而间接导致客户的抱怨。
与此对应,当前的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运营要求已从“产品及流程导向”转向“客户体验导向”;想要赢得最佳客户体验,需要赢得维修质量满意度。由此,我们所想和所做的,就是使全体员工形成统一的观点;从管理上真正实现维修质量满意度的提升。
维修质量的满意度控制可从2个维度来导入分析。一是客户体验的感知,二是客户体验的量化标准。客户体验的感知可以用专业化程度来衡量,专业程度涉及专业的技能、专业的形象及专业的态度,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客户所感知的“专业化”(图2)。
维修质量满意度的量化标准,在客服满意度调查报告中会体现为很多客户体验关注点,如服务响应速度、服务友好度、一次性修复率、正确维修率及修车等待时间等。其中和维修质量满意度相关联的量化指标为正确维修率和一次性修复率,当然,如果再考虑到时间因素,还有维修效率。对维修质量满意度的管控,其实质正是如何运用多种有效策略把量化指标做得更好。
二、维修质量满意度控制策略
笔者结合多年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个控制策略模型(图3)。这个维修质量满意度控制策略模型在结构上分为4个环节:预防保障、现场管控、反馈修正和绩效评估。
1.预防保障
如果说控制策略的实施方式是“对标与问责”,那么预防保障环节就像是确保我们做到“对标与问责”的系统安装光盘,如果这个光盘的版本过低或者安装失误,应用软件一定会错误频发。
(1)高效的组织架构
①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实施维修质量满意度控制的重要基础,要保证控制流程的每个结点都有相应岗位人员去匹配。然而,架构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大而全,也要与当前公司的发展阶段和团队的工作能力相适应。例如,为开发新的技术项目而设立的培训及监督岗位可能会造成岗位的空设现象。笔者建议的售后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如图4所示。
②岗位职责和评价体系
在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中,每名员工都要能胜任其岗位职责,这样组织才会高效进取。为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对组织架构内的管理者及员工设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日常检查评价体系。岗位职责大家都比较清楚,所谓日常检查评价体系,是让团队的每名员工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每天应完成的工作(岗位职责与日清日结任务表会进行双向沟通,并签订责任状),同时上一级负责人每天可以据此检查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
③人才招聘和培训管理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管理体系中的关键人物——技术经理和技术内训师,在前期人才招聘时,一定要严格按照重点岗位的结构化面试流程进行,以保证此类管理架构中的重要岗位达到“人才匹配”。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即使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也很难做到立即胜任该岗位的工作,因此还需要有岗位培训(岗位技能测评)和持续提升体系(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作为重要补充。
(2)岗位技能测评体系
进行岗位实习前,必须通过相应岗位的技能基础测评,技能测评分为服务顾问、维修技师和综合岗位人员3大类别进行。就维修技师的技能测评而言,可以将其分为7个阶梯等级,分别为新入厂员工(学徒)、一级助理技师(保养工)、二级助理技师(操作工)、三级助理技师(初级诊断工)、中级技师、高级技师和专家技师(图5)。每个等级申请(实习)上岗前都要进行公开的测评,测评的主要形式为实操或情景演练,即针对考核的项目进行公开操作和实操问答,由技能测评小组评分最终决定是否通过技能等级测评。
所谓测评动态性,是指岗位技能基础测评的内容是不断更新的,如新车型的相关技术等。在培训完成后会将考核结果录入到员工岗位技能测评表中,如果定期补测的岗位技能项目不能通过,也要暂停上岗,直至补测合格后才能上岗。
(3)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体系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培训实现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共享,保证人员胜任岗位要求,从而最终提升维修质量满意度和品牌竞争力。
培训内容是基于保证员工胜任岗位要求而设计的,可分为技术类培训、非技术类培训和公共课程3大类(图6)。3类培训课程相互作用与影响,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员工岗位符合度方面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就提升维修质量而言,核心当然是技术类培训。技术类培训课程要在基础性文件资料(如维修手册、实操指导手册及厂方技术通报等)的基础上,由技术经理和内训师组织开发出一系列原创性的培训课程(如新车型各总成培训、电控系统专项培训)。由于整车厂商培训的重要性,原创性的培训课程也应包括此类厂商培训的转训。除了以上自行开发的专项技能提升课程,技术培训课程还应包括内部技术交流通报、故障一点通等,这些内容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业务交流研讨或报纸杂志发表的相关内容。总之,要更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意义。
技术经理和内训师是培训项目的主要组织者和负责人,但为了增强全员的参与意识,也可以吸纳有一定技术专长和操作规范仔细的维修人员做示范性讲解(图7)。技术经理和内训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培训中不要只教授理论知识,还要注意培训方法和实施策略。如图8所示的培训实施策略中,首先要在需求分析环节针对员工不同的岗位、入职时间及技能水平等进行充分地调研。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再进行互动式培训,现场实训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便会大大增强。
培训测评也是培训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培训效果的好坏。很多培训流于形式,就是因为在这一环节中出现了“得过且过”的现象,而良好的测评体系是和岗位评级、月度绩效评估高度关联的。如前所述,要把每次培训内容列入相应的岗位等级测评中,不能完成就意味着暂时不能从事相应等级的工作。
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范文4
(一)商业银行传统网点柜面服务痛点
1.排队。根据中国质量协会2016年《银行业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银行客户总体满意度较去年相比下降2.2分,其中最主要因素为“排队等候时间长”。
2.填单。银行柜面除排队外,办理银行业务需要填写繁琐的单据也时常为客户所诟病。同时,“填写繁琐的表单”也严重影响银行柜面业务办理效率,进一步加剧网点排队现象。
(二)商业银行传统网点柜面风控要点
银行柜面业务办理以“风险控制”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要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客户至银行办理业务,柜面风险控制核心要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核实客户身份;二是确保客户真实意愿。
1.核实客户身份。传统商业银行柜面“核实客户身份”方式主要为:客户携带证件至网点,柜员对证件进行联网核查,并且柜员人工核对客户证件和本人是否一致。
2.确保客户真实意愿。传统商业银行柜面“确保客户真实意愿”方式主要为:简单对话确认客户需求,业务办理完毕客户签字或者指纹,确保客户真实意愿。
二、先进银行网点柜面业务调研及未来网点转型方向
(一)先进银行柜面业务调研
1.民生银行。
(1)办理业务。
开卡+签约手机银行+Apple Pay。
(2)风险控制。
通过“移动智能柜员机”读取身份信息,并且进行联网核查,核实客户身份;进行脸部识别,并拍照留存客户图像,同时进行人工审核,确保客户真实意愿。
(3)业务流程。
第一步,全流程均无需客户填表、签字。银行大堂经理指导客户通过“移动智能柜员机”采集身份信息(读取身份证)、脸部识别、输入手机号码、输入短信验证码、选择职业、采集指纹、设置密码等流程办理借记卡开卡,同时签约手机银行。
第二步,通过PAD终端登?手机银行(登录密码默认借记卡取款密码),登录手机银行后,大堂经理指导客户修改登录密码、加挂借记卡,并开通“跨行通”(即为网银互联“资金归集”)。
第三步,开通Apple Pay。
客户经理简单推荐Apple Pay“云闪付”业务,询问客户是否有意愿。如客户有意愿开通Apple Pay,银行客户经理直接使用客户手机直接帮助客户开通。期间客户无需任何填单或者签字流程。
2.招商银行。
(1)办理业务。
手机银行登录密码修改(已拥有招行银行借记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
(2)风险控制。
客户需要提交身份证、借记卡,高柜柜员按照传统方式通过“联网核查+人工核验”方式核实客户身份;客户通过柜台电子显示屏核对信息,并签名确认,确保客户真实意愿。
(3)业务流程。
客户排号机取号后,被引导至高柜柜台,提交身份证、借记卡,柜员核实客户身份后,为客户办理手机银行登录密码修改业务,并提示客户通过柜台电子签名液晶屏确认客户信息及业务办理项目,客户通过电子屏进行签名确认。整个业务办理过程无需客户填写表单,但需要客户通过电子屏签字确认,无纸质签字。
(二)未来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方向
1.无纸化流程。客户至银行办理业务,传统流程第一步即为填写纸质表单。纸质表单的作用只是方便柜员按照客户填写表单进行操作,对柜面“核实客户身份”和“确保真实意愿”均无实际意义。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竞争进入“客户体验”时代,因此,多数银行为提升客户体验,正在逐步实现柜面业务“签单”或“免填单”。如工行近八成个人业务已实现签单或者免填单服务,只是针对汇款、业务等高风险业务,为降低柜员错误率和操作风险,要求客户电子填单或者自助操作。
2.业务智能化。网点业务智能化升级的目的不是取代物理网点和银行工作人员,而是提升客户体验和优化业务流程。网点业务智能化主要是通过自助设备、电子银行等方式对柜面业务流程优化,如指纹签单替代纸质签单、系统脸部识别部分替代人工识别等。网点智能化不仅可以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和客户体验,解决网点排队问题,还可以解放柜面宝贵的人工资源,转变柜面员工角色,由冰冷的“操作型”柜员转变为亲切的“营销服务型”人员,在银行网点大堂营销服务人员指导客户自助办理业务的同时,可以创造更多营销机会。
三、中小银行传统网点转型建议
(一)简化客户填单,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当前中小银行基本所有零售业务均需要客户填写繁琐表单,除个人开户外,大多客户填写表单客户信息均可从系统直接刷卡获取,因此,建议中小银行取消可以直接从系统获取客户信息零售表单,如零售业务服务申请表或电子银行服务申请表,另因中小银行无电子签单或者指纹签单、脸部识别系统,需要暂时保留客户纸质签字确认单回执、联网核查、人工核身等传统风控流程。
(二)加快网点智能化改造,提升客户体验
当前网点移动智能柜员机、柜面清、IPAD终端等智能设备正在逐步替代高柜柜台。网点智能化推动柜面业务办理模式由传统“复杂繁琐”式向“简单快捷”式转变,大幅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和客户体验。中小银行目前还处于传统商业银行网点经营阶段,网点智能化较为落后,客户至网点办理业务依然是传统的填单、高柜柜台办理、签字确认等繁琐流程。建议中小银行加快网点智能化改造,推进智慧网点、轻型网点建设,优化网点业务办理流程(客户免填单、指纹确认等),提升客户体验。
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范文5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企业总数99.8%的中小企业贡献了生产总值的60%,创造了75%以上的城镇岗位、53%的税收收入[1]。推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但竞争情报的缺位已经成为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竞争情报的有效运用,有利于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准确把握市场信息,获得核心竞争力。竞争情报是企业运作中继资金、技术、人才之后的第四大资源。据工业发达国家统计,一项科技成果的研究费用为1,发展推广费用为10,生产费用就高达100,而情报费用只要0.05。搜集一份情报可能花不上10美元,可这份情报的价值却能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2]。竞争情报需求调研与研究在企业的竞争情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情报分析人员明确用户已满足、未满足和潜在的情报需求,是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基础[3]。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是指一定范围的市场中,能满足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的各类竞争情报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其中的“竞争情报产品和服务”也包括人力资源和培训服务,在研究过程中将其统称为竞争情报产品。通过对国内竞争情报供给主体的研究,有助于解决谁来供给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竞争情报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动力。
1研究方法
1.1调查对象选择和问卷设计本次调研以江苏省中小企业为调研对象,采取随机抽样,以邮寄及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为确保问卷的填写和回收质量,问卷发放之前都与被调研企业事先电话取得联系。2011年9月份,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向江苏省内的200家企业发放了问卷,回收135份,其中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为63%。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就近企业实地考察、边远企业电话直接访问、约见竞争情报研究领域有关专家面谈的方式,获取了相关人员对竞争情报需求调研问卷设计的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设计了该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包括三部分: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对情报的认知,企业竞争情报需求与利用,企业竞争情报的供给主体与供给方式。
1.2数据采集与处理采用Excel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深入分析,展示了江苏省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和供给现状。
2江苏省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从企业所属行业来看,此次调查的企业中,工业性企业占83.3%,商贸性企业占1.6%,服务性企业占15.1%,说明此次调研的企业以生产制造型企业为主。从企业的销售来看,其中销售额1000-2000万元的企业占27.8%,销售额2001-3000万元的企业占9.5%,销售额3001万元以上的企业占62.7%。
2.1企业竞争情报开展情况2.1.1企业对竞争情报概念的认识。在回收的126份有效问卷中,其中85.7%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是在法律道德规范内开展的信息活动,是企业知己知彼的必要工作”,11.1%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是传统的图书情报与信息工作的另一种说法”,3.2%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基本等同于工业间谍”。竞争情报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国外引入我国的[4]。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竞争情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本次调研可知,受调研企业对竞争情报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
2.1.2企业对竞争情报重视程度。McKenna关于企业家个人特质的研究表明,企业领导者对系统收集信息并不关心[5]。对“贵企业的竞争情报负责人是否是高层领导”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这次受访的企业中,企业高层是竞争情报负责人的占39.5%,不是的占60.5%,表明竞争情报没有得到企业决策层的重视,这说明受调研的江苏省中小企业也普遍存在领导者对竞争情报重视不够的问题。决策者情报意识是影响企业竞争情报发展的关键因素。缺乏管理层的投入,往往是情报工作没有成效的重要原因。“贵企业是否设置了情报部门”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明企业对情报的重视程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仅有16%的企业设置了情报部门,84%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情报部门,说明受访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大部分处于荒芜状态。
2.1.3企业竞争情报的开展情况。企业竞争情报的开展情况也反映了竞争情报的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企业没有正式的竞争情报人员及竞争情报工作,同时高层管理人员参与的程度较低,竞争情报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小,这类企业占此次调研企业总量的51.2%。第二阶段企业建立企业档案,但没有建立正式规范的竞争情报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参与的程度仍然较低,竞争情报对企业决策的影响较小,该类企业占此次调研企业总量的31.2%。在第三阶段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处于发展过程中,正在建立正式的竞争情报组织、流程或网络,高层人员的参与主要限制在特定的领域,竞争情报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联系较少,占总量的16.0%。发展到第四阶段,企业竞争情报部门已经建立了高度正规化的工作流程及情报网络,高层管理人员清楚地认识到竞争情报的价值并将其直接纳入企业的决策制定过程中,这类企业只有1家。当企业的竞争情报发展到第五阶段的时候,企业竞争情报流程已制度化,拥有世界范围网络,同时具有快速协同反应能力,此时绝大多数的企业雇员都认识到竞争情报的价值并积极参与情报及反情报活动,情报活动的开展直接与战略决策相结合,高层人员将竞争情报视为能影响组织未来发展的工作之一,这类企业也只有1家。
2.2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情况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发展中心或者方向。从表1中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企业竞争情报的需求程度很强的是客户情报(占50%),从这类数据可以看出,企业为了赢得客户的肯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对客户的需求非常重视。企业竞争情报需求程度较强按照比例排序依次是政策法规(50.8%)、行业情报(46%),这说明企业非常关注与企业长远发展有关的战略信息,关注自身的竞争环境。市场情报(44.4%)、技术情报(39.7%)、消费者情报(38.7%),说明企业也密切关注与自身发展相关的战术型情报,企业希望及时掌握市场需求,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改进产品以开拓新市场,谋求更大的发展。
2.3企业对竞争情报的利用
2.3.1企业常用的信息源。表2显示了企业的竞争情报常用信息源分布情况,其中超过半数的企业选择网络作为最常使用的竞争情报获取来源,但同为电子型文献源的数据库以较常使用为主,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以开放性、免费性、易获取性成为企业展开竞争情报收集的最主要的来源之一。数据库由于受使用费用的原因,限制了其广泛使用,同时说明针对中小企业竞争情报的网络服务还需进一步提高。在文献型信息源中较常使用的是报刊、杂志、政府文件、产品样本手册、展览会资料,较少使用的是协会出版物、工商企业名录、企业招聘广告,说明传统的文献型信息源依然是企业获取竞争情报的主要途径。实地调查、供销商、供货商为口头信息源,结果显示这类情报源企业较少使用,说明企业获取竞争情报的技能还比较低,对隐性情报获取不足。65%的企业较少使用第三方咨询机构,56.3%的企业不使用竞争情报软件,说明企业对竞争情报的投入较少,企业没有资金用于竞争情报的硬件和软件投入。
2.3.2企业常用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竞争情报人员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反映出其从业水平的高低[6]。从表3统计的数据可以发现,江苏省中小企业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客户满意度调查法,较常使用的方法是核心竞争力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财务报表分析法。在本次受调研企业中的情报工作人员不使用战略层次的竞争情报方法,这一方面和企业的规模、竞争情报工作者所处的管理层级有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受调研企业从事竞争情报的工作人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收集层面,并没有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去处理信息,故而不能发挥竞争情报为企业提供信息预警,为技术提供研发支持,为企业制定竞争策略提供依据的作用。说明其竞争情报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4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情况
2.4.1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提供的主体。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中小企业的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提供的主体具有多样性,为了调查中小企业更加倾向于使用何种主体为其提供服务,本调研使用的是不定项选择的方式。从图1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也选择了多个竞争情报服务提供主体,其中调研企业很重视企业内部情报供给,同时认为科技情报机构、公共科研机构这两个第三方完全能满足其竞争情报需求。政府部门、专业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基本可以提供企业需求的情报服务。即企业、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主体和推动力量。
2.4.2企业希望获取的竞争情报服务类型。探求企业希望获取的竞争情报服务类型,可以明确以何种方式提供给企业所需要的竞争情报产品。图2显示了企业对不同竞争情报服务需求的类型,其中企业希望情报机构提供的服务首先是行业分析报告,然后是有关竞争对手的情报服务:竞争公司综合调研报告、竞争对手跟踪报告、竞争品牌跟踪报告,再次是产品规划专项调研报告,最后是价格体系专项调查报告。说明企业首先关心的是行业大环境,然后就逐渐细化关心竞争对手情报、产品和价格等市场信息。
2.4.3企业对竞争情报的资金投入。在调研的企业中,有71.4%的企业愿意为第三方机构所提供的竞争情报服务适当付费。进一步调研发现,62.7%的企业只选择小于1%的总投资额用于获取竞争情报,其次是34.1%的企业愿意用1%-5%的总投资额用于获取竞争情报,说明企业有竞争情报需求,愿意投入一定的资金获得所需的服务,但是投入的力度相对较低。
2.4.4政府在竞争情报服务中的作用。调研表明,65家企业希望政府提供竞争情报开展的政策支持,58家企业希望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公共竞争情报服务平台或网站和竞争情报人员培训由第三方提供,50家企业希望政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
3对策及建议
从此次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中小企业竞争情报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a.竞争情报工作没有得到企业高层应有的重视;b.竞争情报工作组织不健全,工作层次比较低,对企业的发展支持不够;c.竞争情报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d.企业对竞争情报投入较少;e.服务提供主体多样化,但真正能满足企业需求的少。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强化企业管理层竞争情报意识,提高其对竞争情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市场竞争发展到今天,竞争情报已经成为继资金、技术、人才之后,企业竞争制胜的第四要素[7]。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是竞争情报工作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中小企业对外界的依赖性较强,谁先掌握了市场的变化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实力及其策略,就可以借此做出正确的决策,成为市场的赢家。必须要使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竞争情报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政府部门可以组织“企业领导竞争情报培训”专项工程,邀请竞争情报专家设计培训课程,分批次、地区培训企业领导。同时在各个地方科技部门如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开展竞争情报交流会或座谈会,邀请做得好的企业做主题演讲或带领其他企业领导实地考察,通过互动的方式提高企业领导对竞争情报的认识。
第二,加强对企业竞争情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竞争情报服务水平。人才是企业之本,竞争情报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情报工作的关键。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对竞争情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增强竞争情报人员收集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要增强其对信息的分析能力。为了调动员工自主学习竞争情报技能的积极性,企业内部可以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如:升职、加薪、外培、奖金等,鼓励竞争情报人员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情报服务。企业内部制订竞争情报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以参加外部培训与邀请竞争情报专家到企业内部培训相结合。把参加技术培训,提高专业素质作为职工考核的指标。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选择或培育一些中介机构,根据企业的需求制订培训计划和课程,培训合格人员颁发职业技能证书。对相关培训机构,政府每年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地方性科技机构或公益性单位在科技园区、高新园区举办免费的竞争情报培训课程,减轻企业的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