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经济发展的活力主要表现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广大人民的创造力,促进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政治上的活力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引导和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文化上的活力是:培育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①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②一些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把发展放在首位,打破旧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出现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应当把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要消除产生分配不公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非法的因素。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序的社会。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政治领域的有序表现为,权力授受和权力运行代表人民的意愿,符合民主程序,权力监督制约完备有效。经济领域的有序表现为,企业、市场、政府的功能定位正确,行为方式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思想文化领域的有序表现为,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思想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形成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生活领域的有序表现为,坚持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前提下的个人自由。有序还体现在实现社会成员的各得其所,努力使每个成员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享其成。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的社会。社会安定就是社会平安、稳定,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又包括个人心理的平和。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就是人与人之间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的平等,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能够得到保障的社会,是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机会并遵循同样的规则充分发挥其能力的社会。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艰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社会历史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也一致。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与发展,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它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和实践基础上更加完整和系统。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统一于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实践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而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化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公正、有序和安定等,都需要深化改革。改革是化解并最终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当前,我们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难题,是前进中的、发展中的,能够通过改革与发展来解决的矛盾和难题。如果不坚持发展,不坚持改革,就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在改革上畏首畏尾,甚至走回头路,不仅使我们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而且还会引发新的社会不和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还有待于完善。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应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减震器、安全阀功能。

4.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面临的艰巨使命。历史方位的变化要求我们党不断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既要使党的领导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又不使自身处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心,要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本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阶层和社会思想出现了多样化趋势。这就给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带来了严峻挑战。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发展,党的理论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我们既不能游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去追求理论创新,也绝不能关起门来,盲目地排斥那些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2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完善企业裁员机制,避免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国有企业要尽可能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措施安置富余人员。适应劳动力供求结构的新变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等有关优惠政策,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加强文物保护。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办好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3

浙江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新阶段,不仅在发展市场经济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推动民营经济快速成长的同时国有经济也重新焕发活力,而且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发展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大大加快了社会建设的步伐,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在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浙江经验来看中国发展,我觉得处理好一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至关重要。

一是要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浙江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处于全国的前列,与此同时,浙江的社会事业的发展也走在全国前面。2004年,浙江成为全国各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省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流动人口适龄子女的入学率也达到了96%。浙江从2004年起就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实行教育和补助政策,2006年还在全省城乡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通过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启动“农民健康”工程,浙江70%以上的农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另外,通过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的体制机制,平安浙江建设成效显著。依据国家制定的评价标准,2005年浙江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64%,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浙江的经验告诉我们,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发展对提升人力资本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大意义。

二是要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关系。从全国来看,我国存在着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化的问题,而浙江的特点是在经济结构快速变化的同时,保证了社会结构的同步发展。从就业结构看,1999年至2005年,浙江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40.6%下降到约20%,大大快于全国的下降速度,全国目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为约45%。从城乡结构看,浙江省城市化率从1999年的36%提高为2005年的56%,同期全国城市化率从35%提高到43%。从阶层结构来看,浙江省农民阶层规模缩小幅度较大,整个结构呈现出社会底层人口显著减少、中间阶层快速扩张的趋势。从2000年到2005年,浙江全省城镇人均收入8000~20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所占比重从52.2%上升到55.4%,而人均收入20000元以上的较高收入家庭比重从3.4%增至30.5%;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4000~8000元的农户比重增至40.3%,人均纯收入8000元以上的农户比重增至31.1%。

三是要处理好增强发展活力和形成相对合理的利益格局的关系。浙江的“老百姓经济”调动起人民群众普遍的积极性,发展活力和创业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现在浙江经济已经从区域内经济发展成省内浙江、省外浙江和海外浙江三个“浙江”。可贵的是,在保持这种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浙江还逐步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利益格局。从城乡差距看,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全国城乡收入差距同期水平;从区域差距看,浙江省各地市发展相对均衡,全省有106个欠发达乡镇与沿海106个发达乡镇“结对”共谋发展,2004年浙江省最高和最低之间的地区人均GDP差距是3.7倍,不仅小于全国省际之间的差距,也明显小于一些发达省份的内部地区差距。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发达,劳资关系是一种普遍的劳动关系。2002年以前,浙江省每亿元GDP劳资争议案件受理件数一直呈增长趋势,2002年以后开始下降,目前每亿元GDP劳资争议案件受理件数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左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4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伦理;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经济伦理的构建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秩序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经济伦理有赖于体现了公平与正义的和谐社会秩序的支撑;另一方面,经济伦理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前提。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和谐和幸福,要控制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获得和谐社会秩序,只能是通过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共同的道德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

一、经济伦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经济伦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经济秩序

任何一个国家,要促进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程中,由于人们趋利心切,往往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在经济秩序不够规范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许多丑恶的现象,如欺行霸市、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假冒伪劣、行贿受贿等不正当经济行为。这些不正当经济行为与人们的道德水准、价值追求是直接相关的。而新古典经济学推崇的“看不见的手”又无法克服之。这时,加强道德教育,利用伦理道德的来进行协调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措施。因为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一种混合经济。这一方面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更需要伦理道德发挥调节作用。比如微观经济层面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即存在超出政府调节范围的空间,这只能由伦理道德加以协调。这就正如一些学者所认同的,道德调节是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调节。这就要求我们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通过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教育作用,通过经济行为人的内省修养,实现合乎道德的理性选择,促使不当经济行为的不断消除,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1]。

2、经济伦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其和谐的根本在于经济的和谐发展,而经济的和谐发展又是以经济伦理的伦理支持为保障[2]。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率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是构成经济发展的内生的变量。由此我们也可以判定,与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的伦理道德,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并对经济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西方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近代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得益于新教伦理的推动,新教伦理构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人类行为具有寻求合理性依据的偏好,经济伦理的激励就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合乎市场经济需求的经济伦理可以为人们的经济努力提供合理性辩护,使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从事各种创造性的经济活动,它也可以唤起人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人们的热情和信心,推动人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只有经济发展了,和谐社会才有了最有力的物质保障。

3、经济伦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利益分配

什么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简单地说,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的生产关系和利益关系,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并最终实现利益均衡。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利益和谐,而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最本质追求。从经济伦理的角度上讲,伦理与利益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义利关系。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下,人们对利益追逐的热情在不断地增长,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本能的只顾及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市场竞争性容易助长尔虞我诈和不择手段,对利润的追求容易诱发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等价交换容易被扭曲和利用从事各种不正当交易等等。这样利益不均衡的现象日益凸显。经济伦理的重要作用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关系的不均衡现象[3]。在中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经济行为不仅要有“利”,而且要合“义”。人的行为要合乎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法则才是正当可行的。只有考虑到道德因素的经济意义,人们的经济行为才会变得更合理更持久。在市场经济中,只有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观,用正确积极的道德伦理指导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经济正常、有序、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伦理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各种机制的缺陷以及市场规则的不健全,引起了市场经济秩序上的诸多混乱。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一个健全的市场规则,还需要一种伦理道德,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事实上,现代经济的发展也证明了要取得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应该而且必须要有这种伦理道德的支撑点。构建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伦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实现政府、经营者、消费者三方面相互推动,才能培育具有高度伦理水准的市场经济氛围。

1、经营者的诚实守信是构建经济伦理的关键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事求是、不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表里如一;守信就是信守契约信用,不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这就要求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即单个个体的人或作为个体的集合体的企业或公司,要能够做到“诚以待人,信以律已”[4]。“诚信”是一种社会资本,是市场经济繁荣、扩展和秩序的伦理基础,也是建立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是商品增多,行为主体增多,交换、流通量增大。在交往活动中,交往双方的诚信不仅有利于行为主体的利益,而且有利于行为他方的利益,这是正常经济秩序和伦理秩序的前提条件。诚信是经济行为的主导和核心的伦理要求,假若社会交往没有诚信,一切道德都将无从谈起。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过程中,诚信作为经济主体自己为自己“立法”的自律约束,不仅是行为个体做人之本,也是企业主体的无形资产和持续发展的立命之基。尤其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离开诚信,产品就没有市场,经营就没有效益,企业就没有出路。

2、消费者的维护是基础

消费者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消费者在市场上享有各种权利,也承担着各种伦理责任。消费者伦理的前提是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选择不同;消费者选择在其他类型的经济如计划经济中也存在,但消费者则不然。消费者所显示的是:产品品种和规模取决于消费者需求,而不是某个中央计划当局的决策结果。因此,消费者通常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才能产生的。其次,消费者应具有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我正当权利和监督政府成员、经济人的意识和习惯。如果消费者不能以公正、平等、正当、信用等道德标准自律,并以此审视和评价政府成员和经营者行为,就可能对自己正当权益受损的状况默认,对政府和经营者违反法律、违反道德的行为熟视无睹,从而客观上助长违德违规的行为,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消费者能够普遍以消费者伦理的统一标准自我约束,对自己正当权益的维护,对政府和经营者行为的监督,都成了理所当然、自觉履行的行为,自然会有力促进经济伦理的建设[5]。所以,消费者伦理自身的建设的在经济伦理的构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政府的宏观引导是保证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同样要按照一定的经济伦理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官倒、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了用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约束政府及其官员市场行为的重要性。在经济伦理建设方面,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宏观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监督。政府应努力创造适宜的社会氛围和制度条件,培育行为主体自觉的经济伦理意识,并在实践中体现出对道德行为主体给予的道义或物质补偿。同制度相比,政策具有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性质,有较大的变动性和时效性。毫无疑问,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显著的经济特征,而且这种调控必然影响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就必然对社会秩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就使得政府的宏观控制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于是政府在制订宏观调控政策时,不能不考虑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因素,不能不考虑调控政策的社会基础、伦理基础问题,不能不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等一系列的相互关系问题。这就是说,政府在利用伦理道德去规范各种经济主体行为的时候,同样必须利用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宏观调控行为和宏观调控政策[6]。政府只有切实加强伦理建设,重视发挥伦理道德的引导和规约作用,才能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京政,李占霞.浅谈伦理道德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8(14).

[2]郭君.论经济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5).

[3]陈博.论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1).

[4]朱亚玲.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内在需求[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5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和谐校园;作用;影响;现状分析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作为基础性工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流,需要全社会各个领域配合与支持。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直接性地影响。高校既承担着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研发的重要任务,又是人才的摇篮,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栋梁的阵地。社会所需的大量为祖国贡献自己的聪明和才智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和领导者,几乎都需要高校培养的人才来担当重任,脱离了高校,一个社会要建设成和谐的社会是不可能的[1]。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描绘了蓝图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高校和谐校园应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高校建设的和谐校园,应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标准作为蓝图,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位了高校和谐校园的功能和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然要由和谐的人才来规划、建设、管理。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为培养和谐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校园就充分接受和谐思想的熏陶,培养和锻炼自身的和谐思维、和谐行为,塑造和谐人格,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活,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在和谐环境里,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智能优势,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

2 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要求和现状分析

构建和谐校园,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紧迫的实践课题。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要素应当包括: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和谐发展;建立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公平正义的师生利益和矛盾调处机制;形成风清气正的和谐人际关系;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氛围;建设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学校园。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和现状,以使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路和举措更加具有针对性[2]。当前建设和谐校园的工作基础和机遇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想和信念支撑。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级党委和政府自觉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这为大学的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是在大学内部,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高校各级领导班子都深刻认识到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高校已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广大师生职工积极参与的和谐校园建设格局。

但是,我们还必须冷静地看到当前和谐校园建设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和谐校园建设中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特别是中国高教体制改革以来,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正在崛起。但是,中国大学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差距还十分明显。

二是大学制度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计划经济时代的办学思维和传统在大学体制机制上留下了较深的烙印,使得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显得尤为艰巨。

三是人事分配制度上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人财物、责权利的配置还不科学和合理,在不小的程度上扼制了发展的活力和各方面积极性的发挥。

四是大学民生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大学民生建设中,有一个相对突出和特殊的问题就是贫困生问题。

五是大学精神有待进一步弘扬。由于物质利益刚性原则的影响,以及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思想多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消极的世俗文化、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急功近利等思想有所蔓延,大学精神正受到新的挑战与考验[3]。

3 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思路和工作举措

第一,努力实现学校发展的和谐,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经济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但并不等同于任何形式的发展都能促进社会和谐。片面的、畸形的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以牺牲多数人利益为代价的发展,不但不能促进和谐,反而只能是破坏和谐。

第二,不断深化改革,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不竭动力。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就在于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切实消除与科学发展观和和谐校园建设不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促进和改善校园民生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从根本上化解不和谐的体制因素,从而有力地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4]。

第三,努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维系全校师生共同理想和共同信念的基本价值准则。

第四,紧紧抓住和谐校园建设的着力点,努力改善校园民生。在实践中,必须把和谐校园建设的首要着力点定位在校园民生的不断改善上,定位在努力维护和实现师生职工根本利益上,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使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个师生职工。

第五,加强制度创新,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我们要不断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本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在公平正义的原则下构建师生职工利益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师生职工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

参考文献

[1] 刘国建,陈年强,高丁元.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理性进路[J].高教探索,2005,(05).

[2] 于晓光.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5,(09).

[3] 孙立军.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提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05).

[4] 刘向信,马静玉.构建和谐校园 增强学校软实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

[5] 崔东云.对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0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6

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实的道德基础,是现代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同志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这说明,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诚信要求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并按这些规范行事。如果一个社会有了合理的、统一的社会规则,而社会成员又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这些社会规则,这就有了诚信,也就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氛围。在现代诚信体系中,政府诚信是关键,企业诚信是核心,个人诚信是基础。友爱就是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全社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环境。在这种状态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种自觉行动有助于达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系统的和谐,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社会。诚信友爱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即道德建设状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就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共处。这不仅要依靠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要通过道德建设来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法治是他律,道德约束是自律。和谐社会需要他律,也需要所有社会成员通过道德的作用实现自律。在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有助于构筑良好的人际环境,消除矛盾激化的潜在因素;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进而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如果说社会是一个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系统,那么,诚信友爱就是这个系统内部各个构件之间的纽带或剂。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的诚信友爱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但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把竞争推向极端,惟利是图,不择手段,就会造成道德的沦丧。因此,应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社会和谐要求社会成员以诚相待、相互包容、尊重个性。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诚信友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健全制度、发展教育、繁荣文化、强化道德规范、培育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入手,引导人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需要以诚信友爱为道德基础。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诚信友爱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