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写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写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写论文范文1

很高兴能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研究工作室的一员,能有这样学习的机会很难得,自从加入到初中数学教师研究工作室以来,这学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每次活动工作室成员都积极踊跃的参加,无论是听讲座,还是准备做课,大家都非常认真,每一次听课后大家坐在一起认真地分析研讨本节课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改进更好,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很大的收获,在一次次的交流研讨中,我感受到这个集体带给我的快乐和收获,每位工作室成员那好学上进、乐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都给予了我强大的动力。

一、研讨制定计划

工作的成立之初,崔老师召集大家,商讨制定工作室计划以及研究课题学习了相关知识,要求在写教学设计以及上课时注重并注意积累经验总结,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中也从讲授慢慢过渡到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时提问点拨,追问拓展。

二、加强理论学习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工作室十分注重先进教育理念学习,老师的推荐下工作室购买了《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目标分类学》等教育理论书籍,组员们积极的进行阅读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我也从中领悟了许多启人心智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独特见解。

三、聆听专家讲座

除了学习教育理论书籍,工作室还陆续请到几位专家,给我们做专题讲座,听完后,我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我的实际工作。其中有一次讲座专家根据大家所写的论文与每位老师交流、探讨如何撰写论文并提出了写论文要有真问题,真研究,真结论的三点建议,为我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指明了方向。

四、深入课堂听课研讨促提高

初中数学写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为帮助初中数学农村骨干教师实现“两个飞跃”: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从骨干教师到学科专家型教师的飞跃。内江师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承担了为期三年的四川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农村初中数学)。在第一阶段培训初步构建了“五五”模式,即培训内容五模块,培训呈现五特点,初步获得成效,受到学员们的好评。

一、培训内容的五个模块?

培训内容是教师培训诸多因素的核心部分,事关教师培训成功与否,但是目前有些地方的培训出现涉及教育教学科研的内容较少、涉及学科前沿发展情况少,部分培训内容脱离中学数学教学实际。为此在培训前,我们专门到西华师范大学、南充五中、成都市龙泉驿区部分农村中学、内江各个区县部分初中进行调研。通过实际调研、座谈、观察等多种方式对基层教师开展需求调查,进行了学习特征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经过多方论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制订了针对农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来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设计方案更加切合农村中学教学实际,保证三年培训的一贯性。为此我们初步确定了培训的内容模块:师德素养模块,教学理论模块,教材教法模块,数学软件模块,现代教育技术模块等五部分内容。?

二、培训模式五个特点?

(一)专家引领,理念领先?

所谓的“专家学者”,既包括省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也包括来自中学一线的有独特见解、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优秀一线教师,还有来自无声的“专家”——优秀的书本以及文章,作为培训的“专家”。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避免宏观的理论虽然指导性很强,但是缺乏实践性的智慧,不能引发学员的深度反思,再先进的理念也不能内化为学员内在的智慧。有声的专家引导下的无声的专家的辅助是必备的,也是必需的。?

(二)问题驱动,经验分享?

问题作为数学的灵魂,是骨干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这里所指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培训前,主要有学科教育专家、优秀教研员和部分一线特级教师组成的培训指导教师小组根据培训对象的性质和教育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横向思维作用,列出部分问题;二是参训教师在报到时,提供的教学问题或困惑;三是在理论培训后,教师要对照专家讲座,结合自己的经验,进一步反思提出一些问题。将这些问题汇总后,从中筛选有价值和能反映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大部分教师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讲座、对话、交流。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问题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师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把问题看作是培训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培训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来生成问题,把培训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骨干教师的培训过程实质上就是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只有如此才能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走过场,形成水过地皮湿的现象。?

(三)主体参与,形式多样?

在研讨中各位教师各抒己见,真正实现了在研讨中发现问题,互相启发,相互交流体会和看法,研究探索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个过程的收获是其他形式的培训所难以达到的。在交流对话中,注重了过程,注重了教师的体验、经历和感受,形成人人主动介绍经验、学习经验的良好局面。使得参培学员教师在研讨中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引领者,此时培训主持人起着在研讨中引导、从研讨中提炼、从研讨中综合总结的任务,以听众的身份参与小组活动比较适宜,不能以“权威者、引导者”自居,湮没了本来属于学员们自己的声音。这种互学、互促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加强新理论与旧知识(教学经验)之

间的联系,使教师们能批判地分析自己的“原有经验”,加快了对新理念的认同与接受,提高了教师们的自我效能感。?

培训形式上,采用了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专题报告与互动交流、实地考察与现场诊断等多种方式,有专题讲座、观摩示范、教学录像、考察调研、跟踪管理等,并专门设置了“互动研讨”形式,设有“与教育专家的对话”“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情况的交流”“学员论文交流”等互动讨论专题,以此促使学员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确立了“主体性参与者”的角色,使培训本身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四)反思提炼,自主研修?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将大受限制。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汲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骨干教师的反思与研究过程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无论是专家、同行还是学生都不断地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参照相关的意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剖析,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诊断,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的自我调节、自我提高的过程。培训不是为发展画句号,而是为新的发展打基础。只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解决反思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的反思能力才能提高,教师教学的自我效能感才会增强,教育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正如西方学者伯莱克说: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查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有了反思,才能找到差距,才会有进一步的自我学习,自我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成长程度。?

(五)理论提升,实践检验?

知识理论来自于经验,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以形成新的经验。研修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只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数学课堂,解决数学教学问题来提升自己。参培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点滴地记录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搜集材料,并积极地去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培训应该学到的。由于本次参培教师参加进修学习的机会比较多,他们学习和了解的是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以及数学教育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以检验,给他们提供了研究学习的新问题。通过他们具体的研究来提升其理论素养、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培训从培训单位迁移下放到基层,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众所周知,教师工作的最大魅力在于他们的创造性劳动,而创造性劳动的具体表现在于他们对于各种问题、现象以及知识(包括公共知识)的独特意义的建构。学员们需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材料,来书写论文报告。写作有助于提高教师们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效地帮助他们梳理思想,使思想更富有理性,思维丰富富又逻辑性,行为更富有目的性。教师应该自觉以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标准,对自己主体行为进行诊断、评价,发现问题,改革与新课程理念不吻合的行为,锐意创新,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说,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真正途径。?

三、培训管理严格,热情服务,效果显著,意义深远?

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内江师范学院培训中心和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制定了班主任制度、跟踪指导制度、导师联系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方面在考勤管理上,抓得相当严格,因为没有时间保证就没有质量保证。在培训班建立了班委,架起一道我们和学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我们也着力体现人文关怀,强调热情而周到的服务,了解学员所想所需。班主任经常走进学员们中间了解其思想和学习、生活状况,耐心细致的解决学员遇到的困难。四川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农村初中数学)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按需培训,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受培教师实现主动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立宝,潘超,赵思林.四川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初中数学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08,(12):111-112.?

[2]宋卫中,侯召波,刘进社.农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的实践与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08,(8):46-47. ?

初中数学写论文范文3

一、教学中的可喜变化

1.学生更喜欢数学了

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比传统教材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更喜欢数学了。

2.教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机遇,教师是新课程的开发者,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们迫切更新理念,提高整体素质,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氛围蔚然成风,新课改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1.课堂变“集市”,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此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上游乐场分组玩”、“上街买东西”,单纯用“生活化”、“活动情趣化”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新教材提倡设置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但教师不能简单化机械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2.教师由“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角色错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有些教师常讲“我们要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如果是平等的,有必要蹲下来吗?部分教师常重教案的精心设计,注重从如何教的层面考虑,照“案”宣科时,更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和当堂的教学效果,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做数学”的过程,置学习过程中的“想不到”于不顾,只是形式上的牵着学生去合作、探究,不愿放手让学生去体验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淡化探索,重模仿,教师实质上还是“解题的指导者”,走出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探索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的意境。

3.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热闹”充当新课改“标签”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笑声越多越好,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数学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课堂教学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重视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理性思考。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5.“课堂教学反思”≠“反思型教师”

常有教师专心课堂教学后记,把教师本人的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设计比较,描述课堂中出现的异常与教学目标的状况差异以及今后需改善之处的一些经验与教训,把课后体会混同于教学反思,其实这只是教学反思的一个方面,有专家提出“反思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认识的再认识”。可喜的是不少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尚需明确的是:真正反思,不仅要对我们采取的那些教育或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行为的潜在的教学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本次课改也是教育思想的“启蒙运动”,教师不再是“习题的讲解者”,作为课程的建设者的教师案桌上除了数学习题集,还应添置的是理念和理论。

6.评价的多样化与呈现形式与中考指向“短路”

初中数学写论文范文4

关键词:数理思维;观察;推理;体验

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活化教材: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知识的能力

数学科目有着独特的知识架构和知识体系,数理逻辑贯穿于整个体系的始终,学会观察、推理、归纳总结等方面是学好这门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讲解教材的过程中必须在遵循数理逻辑的基础之上,很好的整合文本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找到“纲”,又能掌握“目”。在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中,有关三角形这一知识板块内容相对比较集中,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较为广泛。一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把这一部分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精讲、细讲。在涉及到《多边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边》、《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等知识时,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教材文本知识和多媒体等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整合。可以以点、线、面的思路,将这一部分知识呈现于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识辨、推理、归纳等途径深入理解这部分知识。在平时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一些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教案设计的思路和顺序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些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的孩子们迷茫、无助而又渴望的眼神。这种将知识“条块化”、碎化的做法已被教学实践反复的证明,无益于授课效果的提升,无益于学生学习趣味的培养。

二、活化教法:强化知识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在甘肃全面实施已有五个年头了,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使课程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新景象。作为教师,我们明显的感觉到,学生的学习情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不断的提高,课堂授课效果也明显的优于以前,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的思路、式样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每位教师都在朝“高效课堂”、“优质课堂”的方向努力。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新鲜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这些新鲜的理念和教学模式几乎都有着共同的价值导向,即教无定法、活化教法。在全市优质课比赛中,荣获赛区一等奖的一位老师的课,生动的给我们诠释了活化教法的丰富内涵。这位老师讲的课题是《三角形的边》,整节课并没有按照课本知识按部就班的讲述,而是通过展现生活中与三角线有关的图片、事例,不断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观察三角线的各个变的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最后他在幻灯片上展示了一幅包含有很多三角线的桥梁。让孩子们数一数这栋桥梁共有多少个三角线,比较他们之间的边。这样自然而然的通过生活化的情景,将艰涩、难懂的三角形的原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孩子们融汇贯通了。通过这节课,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而且懂得了如何运用知识解读生活中的诸多现象,为他们创造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活化练习:拓展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

中学阶段,是孩子们身心成长的最为关键的时期,孩子们贪玩、好动、富有正义感、富有激情,精力充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这些生理心理方面的特征和表现决定了中学阶段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不能打体力战,更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大程度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情趣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数学科目每天都有大量的习题要做,教师每天也都要批改大量的作业。有些教师为了片面的追求分数,而给孩子们布置大量的习题作业,有些孩子到深夜了孩子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这种拔苗助长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使孩子们过早的厌倦了数学,更谈不上什么兴趣爱好了。

新课标背景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的更新观念,要重新定位课业作业的功能,不断改进考察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应活化课后练习的方式和方法。传统的课后作业仅仅让孩子们完成课本、练习册、习题册上的习题而已,不利于拓展孩子们数理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尝试让孩子们运用数学知识制作建模,让孩子们自己尝试着设计家用电器的模型。譬如: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等模型。还可以让孩子们尝试设计家居、交通工具的模型等等。通过制作模型,使孩子潜移默化的掌握了书本知识,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动手实践的能力,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其次,应活化练习的内容。数学练习题不应仅仅局限于数理的运算与推理,也可以让孩子们尝试运用数理逻辑撰写论文,让孩子们运用数理逻辑来解读社会中的诸多现象,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再次,还要把握练习的尺度。无论是书面作业,还是实践性作业,都不能过量,否则也会适得其反的。

四、活化教学设计:营造课堂气氛提升授课效果

初中数学写论文范文5

    [内容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本文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试图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择和实施途径两个方面入手,阐述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实施途径。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说明,今后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探究作为主要方式。因此,研究性学习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学实践表明,它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研究科学的积极态度、掌握探究知识的基本方法以及提高探究能力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它与接受性学习在构建整个知识体系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挖掘好课本的潜在价值,恰当地选取一定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让学生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尝试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择以及实施途径等方面谈点肤浅的体会。

1、如何恰当地选定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首要问题是学习内容的选择,内容选择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影响数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内容选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1  从教材中选择内容

最新出版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几乎在每章都安排了阅读材料或实习作业或研究性课题(课题学习),其中阅读材料往往是对本章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作简要的介绍,并且给出了资料的来源,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作出一个详细的报告;实习作业往往是给一种思路,要求学生根据思路,自己提一个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调查收集数据,分析解决问题;而研究性课题只给出了研究内容,要求学生展开研究并得出结论,这些都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很好的内容。

1·2  从习题中选择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开放性,数学习题中不乏缺少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如:举出一些无理数的例子;在方格纸中画出互相垂直的线段等等;另外有一部分习题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只要稍作变化,就可以改编为开放型的问题,比如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只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或改造成要求多个结论(或多种解法)的题目;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还可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展、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的问题。因此,课本中的习题是研究性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培养其进取心和创新精神。

1·3  从数学实际应用中选择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要求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数学应用中选择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同时,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学应用的问题值得研究,应鼓励学生多留心身边的问题。如:

问题1:假设没有量角器、三角板,只有刻度尺、圆规,如何判定一个角是直角?

问题2:不过河,设计一个测量河两岸的两棵树之间距离的方案(假设河两岸为平坦的地面)。

问题3:调查出租车的车价与公里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1)10元钱、20元钱能乘坐公里数;(2)乘车到某公里数所需的钱数。

可见同学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很多,只是缺少发现,只要有心就不愁没问题,这些问题大都不具体,是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需要同学们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查询资料,设计实验,最后求解问题。这样,学生不仅体会到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体验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功感,从而培养了创新意识。

2、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具体来说,我们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从以下途径着手。

2·1  创设新颖情境,将教的过程设计成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

当今数学教学必须从“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促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发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使其有自主发现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时间、空间。如:

问题4: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2,第三边长为x,求x的取值范围。

在解完本题后,可逐次作如下变式:

(1)若此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求x;

(2)若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求x;

(3)若此三角形分别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试确定x的范围。

通过变式,由一般到特殊,由局部到全面,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开放性问题所唤醒,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概括等手段去探索,最后在小组或全班中交流、总结,讲教训,谈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的情况和成长的历程,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2·2  成立数学讨论小组,对教学中出现的典型疑难问题,组织学生多讨论,形成讨论合作之学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研究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它们都有其自身的重点、难点、疑点,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应在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扣住疑点上多下功夫,组织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可将全班事先分成若干小组,对教学中出现的典型疑难问题,先由小组成员思考,提出质疑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在小组内讨论、辨析,集思广益,让他们通过辨论,加深理解,引深思维,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在学完“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后,作为一个小知识段落,老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可把复习内容设计成以下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切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判定问题有几类?如何解决?举例说明。(2)切线的性质有哪些?举例说明。(3)切线的性质定理及推论能否用一个定理概括?(4)本节课涉及到的问题在解决中,常用的辅助线有哪些?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完毕,本节小结也解决了,学生记忆深刻。长期坚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思考与讨论方法后,教师应尝试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自己或小组内组织讨论后解决问题,这样学习就变得主动,同时亦可将课本中的各相关知识加以系统化,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3  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用”数学、“做”数学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

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因此,教师应重视数学活动课的开展,多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信息,处理信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可取材于课本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例如,在“四边形”这一章的教学中,我们曾经开展了一次小制作课外活动,题目是:“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测量工具或作图仪器。”这一活动的开展,引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他们的小制作令人满意。其中一个学生的作品,设计思路简单且具备多功能,他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菱形对角线的性质,制作一个作图仪器——菱形框架,其功能为:1、作角的平分线;2、作任意直线的垂线;3、作一定范围内线段(该线段小于该菱形的边长的2倍)的中垂线。作品制作虽简单,但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从对现象的观察、分析、联想等自然地过渡到创造的思维与想象。

2·4  指导学生写数学小论文或数学学习心得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应用、引申,开展指导学生写数学小论文或学习心得的活动,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向学生介绍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研究能力。

例如:在每一章或单元教学结束时,指导学生写单元小结,使其理清知识结构,把握重点难点;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归纳习题类型,探求解题规律,并注意指导学生尝试编拟单元测试试卷,相互交流。

又如:许多数学典型题的解决可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得到多种解法。因此,一题多解(证)是比较容易找到的小论文课题,在文中可阐述做题时如何全面分析问题,寻找多种解法的思维过程和途径。

由此可见,通过撰写小论文或学习心得,可反映出学生个人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总之,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恰当地选定内容,适时地从不同途径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初中数学写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校;模块化教学

一、模块化教学界定

模块化教学模式以“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流派为代表,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侧重职业基础通用能力的培养.模块化教学模式是将课程分为多个知识点,再根据其内在逻辑结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将相关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创建和调整,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数学模块是在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概括,使学生按块状结构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并释放该模块.数学模块的建立应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模块不能太大,也不能太沉闷,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基础.

模块化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其主要特点是:培训目标明确,直接应用;提高内容的灵活性,可以相对容易满足专业学习的要求;使用集成模块,促进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联系;每个模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提高,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中职学校数学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提出中职数学模块化教学,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1)学生学情需要.中职学生数学知识基础整体不扎实,学习热情不高.他们普遍存在对所学的文化基础课往往由听不懂到听不进,以至反感而厌学.(2)教学内容的需求.当前中职数学教材内容难度大,知识不结合时代特征,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影响学习效果.职业学校数学老师虽然有很强的数学理论知识,但不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与专业内容的有机结合,不能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3)教学理念的需要.许多中职数学教师强调课程体系,忽视学生主体系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模块化教学势在必行.

三、中职学校数学模块化教学的实践

1.中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设计思路

一是基于职业需要的原则.中职数学教材应以职业实用为准则,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有自身特色的改革.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设计思路,力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二是基于专业需要的原则.中学数学课程必须提供必要的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同时,考虑到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突出工作任务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是基于发展需要的原则.基础课尽管要以职业岗位必需、够用为度,但也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结合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考虑到满足部分优秀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具备必要的数学知识,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中职数学课程的模块设置

中职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力求突出职业特点,结合学生的专业,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分成四大模块比较合理,即:预修模块、必修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

预修模块含有三个子模块: 方程与不等式、数与式、函数及其图像.本模块的作用是复习部分初中数学内容,主要针对部分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为他们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必修模块含有十个子模块: 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直线与圆的方程、立体几何、概率统计.本模块的作用是让学生学习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实际应用,并且了解数学与技术进步,数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最基本的科学素养,为他们接受继续教育以及从事未来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职业模块含有若干个专业模块,本模块主要是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联系,通过设计一些数学与专业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到专业课中包含数学问题,从而体会数学的重要性.每个模块设计结合专业特点和需求,既有一定的关联又相互独立,可根据专业技能教学要求进行取舍,也可对相应模块内容进行更新,并且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带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例如课外社会调查、自制模型和教具等等,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技巧.如电工技术应用专业的数学课程,其教学模块可以分为:1.科学计数法.2.坐标系的应用:包括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和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知识.3.正弦函数的应用:包括弧度制的相关知识、正弦函数的图像、峰值、相位、周期.4.向量的应用:包括向量的基本知识和运算.5.复数的应用:复数的基本知识和运算、复数的几何意义几大子模块.

拓展模块是为了帮助优秀学生升入高职、参加成考、自考的中职学生继续深造而设计的,教学内容包含“拓展知识”和“综合复习”两大板块.“拓展知识”板块包含 “三角公式及应用”“圆锥曲线”“排列与组合”三个章节,可根据情况补充一点微积初步、概率论初步知识.

3.中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教材编写

通过对新生进行入学检测,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与专业课教师交流,研究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探寻其中的数学结构,提取专业课教材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与专业课教研室进行沟通,对提取的数学知识点结合内在的逻辑联系和专业教学进度的需要,进行筛选、分类、整合,建立数学课程的模块;将构建的数学教学模块提供给专业课教师,让他们审核所做模块是否符合专业教学的要求,重新构建适用的数学教学模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走进相关专业课的课堂听课,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一步改编模块内容;每个模块都用专业实例提出课题,提供思维方法,进行课题分析,最后解决问题.在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教材编写中,内容上一定要摆脱以前学术课程体系的束缚,设立一条主线,可以是主题、项目、任务,所有的教学围绕主线把相关的知识点串通起来,让学生明白学这些知识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对学了就能用,就能解决问题的东西是最感兴趣的.在形式方面,要图文并茂,体例新颖,版式活泼,有新的面貌和形象,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实施

(1)以问题教学为主,使数学教学任务模块化

构建数学教学任务模块,以问题为线索开展研究性教学.一方面,问题概括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认识能力得到深化,从而又会提出新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就反映了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什么,教师把这些问题进行开发、设计、创新,形成适合本班教学的新的目标.问题教学既能够使学生清楚地明确课程的要求,又能帮助教师挖掘出有价值的教学任务,完善数学教学任务模块.

(2)以合作学习为主,使教学过程模块化

合作学习在课堂内的主要形式是分组教学,分组不是把教学任务平均分配,把教学内容分裂.它是每小组在对本节知识点基本掌握的情况下对老师分配的任务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得出正确的数学结论,培养他们的相互协作和创新思维.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共同参与学习的关系.

(3)以讨论为主,整合信息,使教学内容模块化

教师除了落实课前设计的基本教学内容之外,还要根据上课过程中学生反馈出来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全班进行讨论,它能再一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落实好基础知识,帮助教师发现新问题.教学内容的设计任务交给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大家进行积极的讨论,发挥集体优势,在思维碰撞的学习环境中,老师和学生的知识面都会得到扩大,老师在同学生的交流中能准确把握学生迫切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从而对教学内容设计进行准确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讨论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数学课程教研模块化

打破当前以学科小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组织形式,改为以专业模块为单位进行.数学教师根据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介入各专业模块的教研活动,使模块化数学课程成为专业模块课程的有机组成!改变专业理论教研与数学教研各自为营的现状.在共同的模块化教学目标中,专业理论课教师和数学教师充分沟通,使各科教学在专业模块下形成最大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课程的功能.

6.中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学业评价方式

在数学模块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考核方式:

(1)闭卷考试:主要考察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淡化技巧,数学中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应是考试的重点.

(2)撰写论文:在学期初,教师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给定论文题目,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通过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所需数据、数学知识,结合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完成所给的题目.这种考试形式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共同合作精神.

(3)过程性评价:可采用一个子模块对每名学生配一张学习工作页,内容包括本次数学教学的课题、知识点、学习任务、问题解决的方法、巩固练习、拓展思考、归纳总结等.老师对学生课前准备、上课中的表现、回答问题情况、学习内容的记录、能力状况等给学生打出这一子模块的学习成绩,一学期根据所有子模块的成绩情况得出每名学生的学期综合成绩.

四、职业学校实施数学模块教学的意义

由于数学模块教学融入了思维、知识、方法、能力等诸多数学因素,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过长期锻炼,数学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所选课程.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学生在模块教学中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克服了消极的一面,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模块的设计是通过仔细调查、认真分析社会现有的职业和岗位,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职业和新岗位的需要,认真筛选确定的,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可以最大限度地服务社会.模块式教学既保证了学生学习到实用知识和技能,又满足了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的需要.此外,在模块式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强调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庆志.数学教育功能与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9).

[2]陈志强.模块化教学与职业教育[J].考试周刊.2009(34).

[3]陈高路.模块化教学中学生学业的评价[J].交通职业教育.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