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文言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相矛盾文言文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1

今天,是暑假结束的第四天,今天早上我们跟随着老师把第二课《寓言两则》学完了。

我觉得《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这两则寓言刚读时很绕嘴,可是当你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文言文很特殊,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在不同,这更说明了现代人的智慧有所提高。不过这两则寓言很搞笑,《自相矛盾》是自己和自己说的话不一致,导致后来很尴尬。《画蛇添足》是主人公明明画好了,却多此一举,最后失去了喝酒的机会。

通过这两则寓言我知道了:说话办事都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赵庄街小学六年级:张珂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2

一、兴趣激发要先行

1.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

而文言文中的许多名句,言简意赅,运用得当,尤显典雅,意蕴深厚。例如,后,在《新华日报》上奋笔疾书“相煎何急”,取自曹植《七步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屠杀同胞的残忍和制造内讧的愚蠢,悲愤之情力透纸背。

现代生活熏陶下的中学生,有其优势,但也有一些心理障碍,这可在文言文中找到治疗的良方。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将古人思想浅易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往往乐于接受。如有的学生任性,管不住自己。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古言含有深刻的哲理:要奋斗,振作精神,自强不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同样告诉我们,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勤奋可以使你获得更大的收获。

结合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使文言文贴近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益的。

2.给学生讲有趣味的文言小故事。如: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杯弓蛇影、鹬蚌相争等,文章短小,学生当堂就能够背诵。 让学生独立分析文言词语,从中找出一些窍门,感受成功的喜悦,并与同学分享。从每篇文言文中挑出几个重要的词,借助工具书从造字法的角度研究它的本义,然后推断整句话的意思,并把它讲给学生,会很好地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来。

二、朗读教学不可忽略

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课文、读注解、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他们大量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难以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成果随之日益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在平时的作文中也会信手捻来,使文章增色,添彩,其乐无穷。

再次,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三、熟读背诵,延伸阅读兴趣

可很多学生不愿背诵古文,是因为文言文读来拗口,背来易脱句,加之一些同学不理解语意,感受不到古文之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近些年来总结出几种辅导学生轻松灵活记诵的方法。

1.还原式。将文言文译成片段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如是几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便能熟记课文,又能更深一层掌握文意,还能从中领略到不同于现代文之美。

2.问答式。即教师设置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

3.连贯式。此法常用于骈文或诗句,因为其句式对偶而连贯。

4.联想式。这种方法多用于背诵复习时,能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如可出题:三分钟内默出五句古诗文中写“月”的诗句、文句。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3

一、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政治演说、企业文化,甚至日常表达,语言简洁、精练,可收到极好的效果。文言文中的许多名句,言简意赅,运用得当,尤显典雅,意蕴深厚。例如,后,在《新华日报》上奋笔疾书“相煎何急”,取自曹植《七步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屠杀同胞的残忍和制造内讧的愚蠢,悲愤之情力透纸背。

同时课堂上.给学生讲很有趣味的文言小故事。如: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杯弓蛇影、鹬蚌相争等,文章短小,学生当堂就能够背诵,融文言知识与哲理学习于一体,趣味十足,学生兴趣极高。还有.从每篇文言文中挑出几个重要的词,借助工具书从造字法的角度研究它的本义,然后推断整句话的意思,并把它讲给学生,会很好地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来。

二、朗读教学不可忽略

首先, 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感染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步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课文、读注解、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他们大量反复地朗读之后,说千道万地难以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成果随之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再次,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声音,它充满活力,跳跃着 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三、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的人格魅力和感悟文中的美好情感

在教学时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认识作者是如何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露自己对榜样人物的赞美,从而使学生在心中树立起一座座美的丰碑。怀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报国的诸葛亮,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抱负的范仲淹,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诤诤誓言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写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等等,无不深深地震撼着每个读者的心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作品同作家的人格结合起来,从人性的角度上去领悟作品无穷的精神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此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凛然正气、不畏的唐雎,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刘备……等等这些,都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受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也就获得可喜的成功了。另外,一些文言文之所以能千古流传,是因为它与今天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着相通之处,今天读来仍然能产生共鸣。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架起一座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如教《岳阳楼记》一文时,可介绍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的情况以及他从小就立下的“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那种自强不息、从小立志的精神,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诸葛亮出师作表,表“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耿耿忠心;杜甫写就《春望》,抒“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忧国思家深情;苏轼作《水调歌头》,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祝愿;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些情感之美,无不闪烁着动人的光芒,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做好引导工作,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四、学以致用,让古诗文之花在作文中绽放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4

1.拼音:整理做过的拼音题。

语音题的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选出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一是选出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审题时要特别注意。

考查内容主要是声母、韵母、声调三者是否正确。考查声母、韵母主要是辨析形声字的读音,特别是形声字的声旁标声作用发生很大的变化,声调不要记一些生僻的声调,应该把声调辨识跟意思结合起来。 整理提示:

①整理声旁相同的形声字;

②整理形似字;

③整理多音字

2.错别字:注意别字的方法――同音别字、形近别字。 整理方法:

①整理常见的两写字或三写字

②整理常见的又容易误写的成语

③整理形似字,从意义的角度加以辨析

3.近义词:注意辨析的方法――语义轻重、范围大小、感彩(褒、贬、中)、口语色彩(书面语、口头语),语素分析法――将某个词分解,然后合并。整理方法:

①整理一些常见的近义实词,理解辨析的角度

②整理一些常见的近义虚词,辨析其意义及用法

4.成语:理解成语的意义,注意成语的色彩,注意成语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注意句子的语境与成语的意义、色彩、范围、对象是否统一。

整理方法:从容易误用的类型的角度进行整理,比如,可以分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不一、程度失衡、自相矛盾、画蛇添足、时态不分等角度来归类整理。

5.语病:语病的类形――成分残缺、搭配不当、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强拉因果、自相矛盾、主客倒置、否定不当、概念误用)。语病分析的方法――压缩主干求残缺、搭配,咏读求语感,造句求类比,逻辑分析求错误。将做过的题目,尤其是错题再分析一遍,积累经验。

解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整理方法:将每种病句类型的各种子类型列成表格,每种病句均要能举一二例说明。不要认为你手头的参考书上已经给你分好类就想偷懒不整理了,整理一遍后,你才会思路大开。

6.衔接:肯定有相应的解题方法,那么,就请你从方法入手来进行整理吧。当然,整理的时候按照由常见方法到特殊方法的次序来做,比较有效果一些。别忘记剪贴上一些例句哦。

提示:衔接的解题思路一般是:话题是否一致(如果题目上有几个句子,谈的是同一个问题,那么,省略掉的一句必然也应该以此为话题)主语是否一致(题目上就一个句子,但是有几个分句,分句的主要最好是要选保持一致的)前后句式是否一致(结构和修辞上看句式)音节是否和谐(如果题干上有“音节和谐”的字样,那一定是要用到这一方法的,请你注意压韵,短句、长句的运用,对仗等问题)感情是否统一等。

二.现代文阅读是保证,关键是方法。

总说:现代文阅读不是技巧的问题,阅读现代文是理性思考的过程,它应该遵循阅读的规律,比如说寻着文章的思路入手,然后整体了解文章的大意,再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去揣摩那些精采的句子和词语,从而对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些基本问题有所把握。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回答,这就是最基本的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比较可靠的方法。如果单纯把现代文阅读当成技巧,好象有什么灵丹妙药吃了就可以把现代文答好这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整理的时候最好还是按考纲上的考点简略整理就可以了。

1.阅读的过程中,要:

①理解题目的含义。

②抓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议论句,抒情句,描写句,首、尾句。

③分析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④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作手法(象征,拟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⑤把握注解,尽可能把握作者及时代背景的相关的有效材料,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概括中心意思。

2.解题过程中,要:

①读懂题干,按需答题。问什么,答什么。

②答在文中,答在段中。

③注意语境,注意上下文的联系,注意上下题联系(一般来说,试题的布题顺序就是文章的先后顺序。)

④扣紧语句,分析选项,对比文中相关语句,仔细辨析,看是否存在偷换概念、缺少依据、随意拔高、说法绝对等毛病。

三.文言文是提高,一分也不能少。

1.一读,划出难字,疏通文意。

2.二读,理解全文,了解全文写了什么人,写了多少件事,说明了什么性格、什么思想、什么精神。

3.答实词、虚词,注意联系课文已学的字词,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古――单音解析,今――双音解析),并将选项的解析套入原文,检验解析是否正确。

4.答10题必须联系原文,逐句逐句翻译、对比分析,选出正确的答案。

5.翻译题采用直译(逐字逐字解析的方法),保持原句的句式,做到信、达、雅。

四.古诗赏析,有点难。

1.注意标题,明了意思;注意注解,明了背景(人物的心情,写作的缘由);注意景物、品味语言,明了意境(景物+感情);注意作者,明了风格流派;注意流派,明了写作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意象(人、物、景的把握,它们都指向“情”)

2.山水田园诗派:自然风光喜悦,恬静表达隐居,逃避现实借景抒情、拟人、烘托对比、反衬、托物言志。

边塞诗派――边塞奇特风光、艰苦生活、战争立功报国的乐观豪迈的精神、思乡、思归、思亲情景交融、夸张、比喻、引用典故、以古喻今、对偶。

婉约派――男女恋情离愁别绪、婉转缠绵、深沉幽怨、凄凉寂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虚实相生。

豪放派――立功报国豪情壮志、爱国热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直抒胸臆、以古喻今、引用典故、虚实相生。

3.弄清题干,明了问题。问什么,答什么。答法――用什么方法(技巧)写了什么内容(景物)抒发什么感情表达什么思想、刻画了什么形象。要注意,如果存在让你选取“一种说法有没有理由”,那你尽量说“有理由”,因为标准答案一般不从“无理由”的角度设评卷分的。

五.默写是送分,千万别手软。

1.以课文中规定要背诵的相关内容为主。

2.注意书写清晰、规范、准确,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六.语言运用,压扩换仿改。

1.压缩题。新闻一定要压缩主要事件,说明性文段要把握话题的各方面进行压缩。议论性文段要压缩观点。把所给的字数要充分利用起来,不超字。

2.扩句题。看清扩展要求,明确扩展方向。推敲提供情景,把握基点。合理推断想象,选好表述方式。保留原题词句,核对修改润色。

3.变换句式,重新组织语句。

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散句变整句。要读懂题干要求,不要将原句改变太大,只允许调整、增加、删改个别词语,保持语气一致,结构一致,中心一致。不要将实在的信息遗漏了!

4.仿句题。仿内容,仿形式。重点是要弄清例句的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手法是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根据例句的结构仿写句子,保持结构一致,手法一致,语气一致。

5.语病修改,应用文修改。

①看清题目要求整体辨析检查(表述主体是否一致 上下文意是否照应衔接过渡是否紧密 有无重复矛盾之处)注意横向比较(合乎题意要求合乎语病类型 选择最佳表述 修改效果明显)

②要注意应用文的格式,用语要得体――语境,地点,对象,上下级关系。用词要正确――时间,地点要交代清楚。

七.作文是大头,千万别放手。要做到:

1.不离题(审清题目要求);

2.不抄袭;

3.有中心(一个中心);

4.有内容;

5.有条理(思路清晰);

6.合逻辑(论据能证明观点,记叙文符合生活逻辑、令人信服,幻想要符合生活真实);

7.能拟题(记叙文的题目――要素式、顺序式、线索式、象征式、修辞式;议论文的题目――观点式、范围式、告诫式、感想式、引用式、延伸式、选择式);

8.能写完800字;

9.符合文体要求(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记叙文――时、地、人、事,记叙、描写、抒情;散文――感情真挚);

10.表达通顺;

11.卷面整洁;

12.内容深刻,有启发性;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5

[关键词]《朱子语类》 词汇史 语法史 价值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52-02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以及教育家。宋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顥、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体系,成为程朱学派的创始人。作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其著作甚多。《朱子语类》是南宋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是朱熹门人弟子记载的朱熹讲学语录。

《朱子语类》是研究南宋时期汉语语法的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这一时期是中古汉语与近代汉语的交叉阶段,有的虚词刚刚出现,有的虚词逐渐消失,这就使得《朱子语类》的研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朱子语类》的成书背景

《朱子语类》是黎靖德于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编订出版的,凡140卷。这也是今本《朱子语类》之初版。咸淳本《朱子语类》采自97家语录记载,汇集了朱熹辞世后七十多年间所保存的语录,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哲学、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治学态度等多个领域,是研究朱熹思想和程朱理学的一部著作。

朱熹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授业弟子也多达数百人。其所处的南宋时代,正是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的主导地位逐渐衰弱,白话文由不占书面语的主要地位而开始在历史舞台上与文言文相抗争的阶段。斯大林曾说过:“语言从一种质过渡到另一种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一下子消灭旧的和建立新的那种方法,而是经过逐渐的长期的语言新质和新结构的要素的积累,经过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朱子语类》的成书时代正处于上古汉语到近代汉语的转折时期,属于近代汉语逐渐成形和成熟的重要阶段。正因为如此,使得《朱子语类》处于这样一个汉语发展史的交叉阶段。

唐宋时期的汉语词汇发展处于一个过渡阶段,主要呈现由单音节词过渡到双音节词的特点。双音节词逐渐占据主要地位,而这些双音节词多出现于当时的口语当中。《朱子语类》作为经过加工的宋代口语,糅合了当时的口语和书面语。正好是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成分的均衡混合,处于周代的上古汉语和以话本为代表的近代汉语的中间状态。如: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卷一百一)其中单音词“忧”有“忧愁,烦恼”的意思。又有“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卷第十)其中“忧”和“愁”组成复音词,和单音词“忧”意思相同。

又如单音词“病”字可以解释为“过错,失误”。如:

“志不足以有为,此学者之大病。”(卷第八)

“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于义理之正。”(卷八十三)

双音节词“病痛”也可指“过错,失误”。如:

“似此支离,病痛愈多,更不曾做得工夫,只了得安排杜撰也。”(卷十二)

“且说道为人谋而不忠后,这里是几多病痛!此便是慎独底道理。”(卷二十一)

二、《朱子语类》的语言特色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

《朱子语类》是朱熹门人弟子记载的朱熹讲学语录,呈现出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的特点。南宋时期正处于白话文普遍用于当时日常生活的特殊时期,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白话文和口语化词汇的应用日趋广泛。因此,在长达两百多万字的篇幅的《朱子语类》中,虽然仍保存着一定的文言文或者书面语色彩,但是其口语程度相对较高,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南宋时期人文风貌及语言特点。

《朱子语类》是朱熹在讲学过程中,他的门人弟子一边听一边做笔录,从而记录成书的。由于朱熹所使用的是当时使用较广泛的口语化交际语言,其弟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对其笔记加以书面化,但是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其弟子可能更多的是直接记录了朱熹的原话,这就使得《朱子语类》保存了大量的口语化成分。因而,《朱子语类》记载的实际上是书面形式的口语,既有书面语成分,又有口语成分,从整体上充分地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口语面貌和语言实际,能够代表当时的文人口语风貌。

(二)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相结合

《朱子语类》是朱熹的门人弟子所记录的朱熹讲学语录汇编,书中的词语充分体现出宋儒讲学语录运用词语的鲜明多彩与灵活多变,语气随修辞的语境而变,单位的大小没有规定,呈现出单复相合,短长相配的特点。往往采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固定词组同时并用。如:

①“某见人将官钱胡使,为之痛心!”(卷一百零六)

②“如今人全不曾理会,才见一庸人胡说,便从他去。”(卷第五)

以上两个例子当中单音节词“胡”有“胡乱,随便乱来”的意思。“胡”与“乱”可以组成同义复词。如:

③“虽是朝廷甚么大典礼,也胡乱信手捻合出来使,不知一撞百碎。”(卷第十)

文中也有“胡A乱B”的四字格固定格式,如:

④“若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贺孙。知止、定、静、安、虑。”(卷十四)

又有“胡A乱A”,如:

⑤“只缘不曾求圣人之意,才拈得些小,便把自意硬入放里面,胡说乱说。”(卷十九)

另外也有“胡A胡B”的四字格固定格式,表示“胡乱的A和B”,如:

⑥“他却是实见得个道理恁地,所以不怕天,不怕地,一向胡叫胡喊。”(卷一百二十四,)

(三)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朱子语类》中蕴含了丰富的词汇,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词语,同时又记载了不少出现于当时的新词新义和新的用法,体现出了其语言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这就为汉语词汇和汉语词史的研究提供了较丰富的参考材料。

《朱子语类》中一些词汇承袭和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用法,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些词汇也产生了新的语义和用法,如:早在《唐代墓志汇编》中就有“公门唯将相,器谐文武,安排乐道,造次必仁,高尚福谦,遂安卑位”。其中“安排”一词有“顺从天意之安排”的意思。而《朱子语类》中也出现类似的表达,卷三十:“而今行简,须是心里安排后去行,岂有不是心做出来!”卷九十三:“敬则有一念之肃,便已改容更貌,不费安排,事事上见得此意。如何?”例中“安排”一词在南宋这一时期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可以表示“谓以人心思人力”的意思,即“依靠人力的作用,与单纯任自然发展,不加干预相对而言。”

又如“扬眉瞬目”有“一举眉、一眨眼”的意思,喻指短暂的片刻。卷一百二十六:“禅家又有以扬眉瞬目知觉运动为弄精魂而可斥之者,何也?”意思是短暂思索的知觉运动。同是也有“沾沾自喜”的意思,如卷六十三:“言实未会得,扬眉瞬目,自以为会也。”而另外,《朱子语类》中也使用了许多成语,有的是承袭和继承了上古而沿用,如“自暴自弃”“自相矛盾”等,有的是在中古产生,如“抖擞精神”“脚轻手快”等。

《朱子语类》中,通过运用各种造词方法,产生了许多的新词。如:《朱子语类》卷五十三:“盖知言是那后面合尖末梢头处,合当留在后面问,如《大学》所论,自修身正心。”又如卷一百二十六:“他那妙处,离这知觉运动不得;无这个,便说不行。只是被他作弄得来精,所以横渠有‘释氏两末’之论。只说得两边末梢头,中间真实道理却不曾识。”其中,“末梢头”表示“末尾、最后”的意思。

又如:“扑实头”一词代表“质朴,实在”的意思。在《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中,“向来前辈虽是作时文,亦是朴实头铺事实,朴实头引援,扑实头道理。看着虽不入眼,却又骨气。”又卷二十一:“众人有众人底忠。学者有学者底忠,贤者有贤者底忠,圣人有圣人底忠。众人只是扑实头不欺瞒人,亦谓之忠。”

三、《朱子语类》的汉语词汇史研究价值

朱熹作为一学名家,著作甚多。在语言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主要著作《四书集注》《诗集传》等在训诂学领域都属于较高水平的著作。因此也被殷孟伦先生称为宋代训诂学第一人。《朱子语类》中保存了朱熹对一些词语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在研究汉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史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

先生问诸友:“‘诚、敬’二字如何分?”各举程子之说以对。先生曰:“敬是不放肆底意思,诚是不欺妄底意思。”过。以下诚敬。(卷第六)

例中就“诚、敬”这两个近义词字做出了辨析。

①问“上帝降衷”。曰“衷,只是中也。”又曰:“是恰好处。如折衷,是折两者之半而取中之义。”(卷一百三十八)

②问“折衷”之“衷”。曰:“是无过些子,无不及些子,正中间。”又曰:“是恰好底。”(卷一百三十八)

③“衷是三折而处其中者。”(卷一百三十八)

④“折衷”者,折转来取中。衷,只是个中。(卷一百三十八)

这四个例子对“衷”和“折衷”都做出了解释。

《朱子语类》中有大量十分口语化的词汇,这其中俗语词并不少见,作为当地常用的俗语词,能够较好地体现当时的口语风貌。这也为词汇史的研究弥补了空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如:“仁之为器重,为道远,举莫能胜,行莫能至。若果以此自任,是大小大事!”(卷一百十八)其中“大小大”表示“重大、紧要”和“多么、多么大”的意思。

其中也有出现一词多意的口语词,如:

①及元佑间议废之,复词赋,争辨一上,临了又却只是说经义难考,词赋可以见人之工拙易考。(卷一百三十八)

②先生问寿昌:“子好说禅,何不试说一上?”寿昌曰:“明眼人难谩。”先生曰:“我则异于是,越明眼底,越当面谩他。”(卷一百十八)

例一和例二当中“一上”有“一番”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争辩一番”,“试说一番”。

③“恰似月弦望,便见阴剥阳生,逐旋如此。阴不会一土剥,阳不会一上长也。”(卷七十一)

例中“一上”表示的是“一直”的意思。

④问“游气”、“阴阳”。曰:“游是散殊,比如一个水车,一上一下,两边只管滚转,这便是‘循环不已,立天地之大义’底;”(卷九十八)

例中“一上”是口语中一直沿用至今的词汇,表示“方位”。多构成“一A一B”的四字格固定格式。如例中的“一上一下”,这一四字格表达方式也多见于现代汉语口语化表达方式当中,如“一朝一夕”。

四、《朱子语类》的汉语语法史研究价值

在语法研究方面,《朱子语类》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在研究语法学史上的过程中,从《朱子语类》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材料,语言的时代过渡性以及口语化,使得众多学者针对《朱子语类》做出了详尽的研究。其中出现了一些在上古时期汉语没有出现过的句式,比如把字句式、和字句式、不成字句式等。这些结构和句式提供了考察近代汉语语法的大量用例,揭示了一些新出现的语法现象的脉络。它不仅是描述语言发展规律的一部重要文献,也是研究宋代语言的一座丰富宝库,在汉语演变发展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M].长沙:湖南人名出版社,2004.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6

其实,要是单讲雪,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并不困难: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孕育着春天的消息;朔方的雪蓬勃奋飞,跟严酷的黑暗现实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以此阐明鲁迅写作本文的思想感情,也显得合乎情理。难就难在:既然是写雪,为什么开头结尾却都写了雨?怎样理解“暖国的雨”和“雨的精魂”?它们对表达主题思想起什么作用?在通篇结构安排上又有什么用意?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全文的主题就不鲜明,脉络就不清晰。遗憾的是,教材后面的“探究·练习”虽然有所涉及却又似乎有意回避而未能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解答,一般的参考资料或者有意回避,或者牵强附会,或者自相矛盾。

首先,“暖国的雨”中的“暖国”指哪里?

按照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编者的理解:暖国似乎就是江南!理由有三。1.从教材提供的“感悟·品味·欣赏”中对文本的辅诠释中不难看到这一点:“一切对雪景的渲染都是对‘暖国’和‘江南’局部生活经验的描述与回忆,是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烈赞美。”“淡淡的哀愁中的回忆,是对‘暖国’‘江南’的雪的依恋和回味。”这两句话编者分别放在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的边上。2.教材第220页文下的注释:“鲁迅在本文中以丰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3.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与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配套的《语文教学参考·九年级下册》在该文的“重、难点集释”中也特别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对南国的雪和北方的雪分别是什么样的态度?作者在文中到底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从这三处不难看出,在编者看来“暖国”即“江南”,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只提到“江南的雪”(也可以叫“南国的雪”)与“朔方的雪”两个对象,表现的也就是两种情感。

“暖国”真的就是“南国”,就是“江南”?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暖国”这个词条。按照百度中的解释:“暖国: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把“暖国”就看作是“江南”也未尝不可!遗憾的是百度为这个词语所提供的词语出处就是鲁迅的《雪》,这么说来,这个解释不具有说服力!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就扣住作者自己的语言、扣住文本本身来分析。既然“暖国”即“江南”,“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作者为什么要将“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并列分提?更何况中间的关联词“可是”更显示二者是有所区别的两个不同的对象;而且“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中的“向来”一词也表明“暖国的雨”就是“雨”而不是“雪”!

由此可见:“暖国的雨”中的“暖国”并不就是江南!“暖国的雨”更不能和“江南的雪”画等号!

在笔者看来,正如“朔方的雪”和“江南的雪”是两个不同对象一样,“暖国的雨”和“江南的雪”也是两个不同的对象。如果硬要区分三者在地理位置上的区别,那么,毋庸置疑,朔方,就是鲁迅写作本文时所处的北平这样的北方大地;江南,自然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江浙一带地区;而暖国,应该是比江南更南的地区。

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头写“暖国的雨”?它和结尾“死掉的雨”“雨的精魂”之间是什么关系?

《鲁迅日记》,1924年12月30日记着:“雨雪,……下午霁,夜复雪。”次日又记:“晴,大风吹雪盈空际。”这也许是鲁迅先生写作这篇散文诗的契机。正如黄蓓佳《灵魂的柔软和坚硬》中开头想象的一般,上个世纪20年代的这个雪夜,“透过带窗格的玻璃,凝望半空中那些如粉如沙的朔方雪花”,先生的目光应该能“越过千里万里冰封的世界,穿过几十年漫长的时间隧道,回到童年的故乡”,想到雪的前世今生。鲁迅先生超越时空,任心灵自由驰骋,以其独特的体验和对生命的感悟,发掘出“雪”与“雨”相通的内在意蕴。

所以,是眼前的雪引发了先生的文思,但先生还是在开头以淡淡一笔写到:“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的确,相比于眼前如粉如沙、冰冷而坚硬的“朔方的雪”,暖国的雨温暖、柔和而不够灿烂,“博识”的人们可能会觉得它单调,但是,“博识者的话浅”,那毕竟是别人的看法,它自己是不是觉得“不幸”,不得而知!所以,先生用了一个未置可否的问句。如果说“江南的雪”寄托着鲁迅对童年故乡生活的回忆,“朔方的雪”象征着先生凛然难犯、顽强奋战的抗争精神,那么,“暖国的雨”可不可以理解为平静世界中的一种平淡生活?

是的,和“江南的雪”相比,它少了一份“滋润美艳”;和“朔方的雪”相比,它又不能“蓬勃地奋飞”“旋转而且升腾”。它“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它也许如水一般温和、柔顺、平静,它也许就是这种如水般平淡、宁静生活的折射,但是谁能说这种平淡、宁静的生活不是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所喜欢而向往的生活?尤其是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

眼前冰冷纷飞的“朔方的雪”,让先生思绪万千。如果说花雪相映、蜜蜂嗡闹、孩子和大人童心荡漾的江南雪景是一部乐曲中悠扬、舒缓而略有忧伤的部分,让人感到孤独寂寞;气势磅礴、声威浩大的朔方雪景是这部乐曲中粗犷急促、高亢激越的;那么,开头“暖国的雨”水一般温和、柔顺、平静则恰如这部乐曲的前奏。由平静到舒缓再到激越的安排既符合一般乐曲和文章的思路,也符合鲁迅先生写作本文时那个雪夜的心路历程——平静世界的平淡生活无所谓“幸否”,童年时期的温馨固然美好却稍纵即逝让人难免惆怅,而眼前面对的寒冷和风雪则只有抗争才能改变!这样的话,结尾那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也就好理解了——当外界的寒冷和风雪打破平淡生活中的一切的时候,那些死掉的雨,是会化作精魂,即便孤独也会无所畏惧、永不妥协地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