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技能人才培养

高技能人才培养范文1

关键词:航天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一、航天企业技能人才发展背景

2016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概念首次出现在治国安邦的文件之中,也体现了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工作对工匠精神的需要更加迫切,现阶段,航天型号产品的生产、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都是航天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技术人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极为迫切,尤其是高素质、高水平的航天技能人才。

二、航天技能人才面临的问题

在一些航天产品的生产制造关键岗位,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1.人才评价缺乏多样性,现阶段技能人才岗位技能鉴定仍然采用社会化的坚定方式,不能准确衡量职业技能水平,无法适应高技能人才评价的需要;同时技能人才还面临职业发展体系还不健全、发展通道不够畅通的问题,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晋升难度较大,晋升空间也较小。2.高技能人才年龄结构老化,新生力量补充不够。年轻技能人员,因为工资薪酬和个人未来发展追求等原因,对企业归属感较低,造成人员流动性大,从而影响航天企业特殊工种绝技绝招的代际传承,不利于产品生产和质量保证。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为深入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1],本文主要从人才技能培训、人才评价和人才激励三个方面对航天高技能人才培养展开研究。1.加强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培训技能培训是提高员工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有效地开发,也是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便捷途径。首先,航天企业应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定位,寻求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培训模式。在不断加强内部培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积极探索同相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培训机构的交流合作,通过采用这种内部和外部培养相结合的模式[2],使企业培训成为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来源。其次,应加强高技能人才对质量方面、安全方面和岗位技能方面的培训。航天企业应围绕这些,开发编制出具有本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的培训教材,同时应逐步建立好企业内部的培训师队伍,培养出一批既懂理论又能指导生产实习的“双师型”培训师,从而形成企业自身的内训教育体系,从而增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企业应做好航天特殊行业和特殊工种的技能人员的多元化评价工作[3],解决特殊行业和工种人员技能难鉴定、技能等级晋升难等问题。不断拓宽技能人才评价渠道,在现有技能等级鉴定的基础上,一方面可组织本行业或工种的技能专家,通过采用现场考评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和认证[4],另外可以考虑对在特种工种技能竞赛或技能比武等活动中成绩优秀的人员,奖励其技能等级破格晋升。3.充分发挥激励作用,营造人才成长环境(1)为增强技能人员的归属感,建设一支稳定的技能人才队伍,航天企业应重视技能人才工资福利待遇问题[5],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一方面在吸引高技能人才的同时,也激励年轻技能人员不断努力。企业可考虑对技师人员发放技师津贴,对荣获劳模称号、技能大师或能工巧匠的高技能人才在福利待遇方面可以适当提高,同时应加大对工作中业绩突出和为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激励,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较好的激励环境,促进技能人才不断进步和技能水平提升。同时企业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设置“技能大师”、“首席技师”等职务,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技术“领头人”的作用,(2)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工作事迹的宣传,造尊重和关爱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提高技能人才的身份地位。航天企业应充分重视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崇尚提升技能水平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毕结礼.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思考[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125.

[2]郑亚平,蒋艾青;高级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技能开发,2009(11):22-25

[3]黄伟,徐国红,孙青松.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路探析[J].科技视界,2012,(27):333-335.

[4]赵宏,李莹,杨运高.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人力资源开发管理,2011,(7):19-20.

高技能人才培养范文2

一、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

1.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导向性需加强。由于对技能型教育的政策倾斜度不够,以及普通高等教育“三限”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普通高等教育持续过热,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步履维艰。反映到现实里,就是普通高校的招生明显存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但众多的毕业生就业却十分困难;与此同时,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但招生却十分困难。两者形成鲜明的反差。职业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招生难,是高等职业院校布局和设立的必然结果。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增长过快,大量中等职业学校升格办高职,许多本科学校合并中等职业学校办高职,在生源总体下降的前提下,招生危机在所难免。二是本专科规模比例造成的必然结果。目前考生能上本科不上高职,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除了个别发达省份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高等教育招生的一半,大多数省份高职招生计划规模小于本科计划,本科院校把生源招尽了,高等职业院校招不到学生也是自然的事。三是高职院校自身竞争力和吸引力不够的必然结果。在招生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一些办得好的高职院校招生情况甚至可以与本科院校竞争,而办学缺乏特色的高职院校招不到学生也是必然结果。职业教育有职业性、社会性、终身性的特点,但在某些决策者眼里,职业教育被“放窄、放低”了。因此,本省应进步一加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一方面把高等教育的一些专业转到应用型方向来,面向生产、服务的第一线;另一方面,制定和实施更加有效的发展职业教育政策,在国际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培养大批量的高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服务。2.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管理体系需规范。虽然近年来河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图实现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规范化,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亟待完善。当前河北省的高技能人才教育依旧是计划性占主导地位,教育部门管学历证书,劳动部门管技能鉴定。职业技能院校有隶属于教育部的,也有隶属于各个行业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互不通气,从而造成供给与需求缺乏沟通,教育培养资源难以整合、管理部门只负责材料的技能鉴定工作,缺乏科学完整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企业也存在着管理滞后,优秀高技能人才流失的问题。3.“校企合作”模式的政策保障需要完善。目前本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都导致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和稳定。政府在制定本区域高技能人才的发展规划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其统筹协调校企合作的功能也有待提升。目前,河北省的职业院校办学管理体制,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属地化管理。大部分院校从行业直接管理改为属地化管理,而原政府经济部门管理职业教育的职能却基本保留了下来。这样的管理体系,其结果是职业教育管理出现了行业缺位的状况。由于行业在审批、认证、评估等管理环节上缺乏应有的话语权,导致校企之间的内涵关系严重脱节。根据《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企事业单位应当接纳职业院校师生的实习并给与适当的劳动报酬。但在落实的过程中,企业由于无法获得自身利益而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再加上政府对企业支持技能培养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不够完善,使得企业更加没有动力进行校企合作。

二、加快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初步构想

1.政府应进一步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导作用。政府应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提高政府在这其中的主导作用,促使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其中发挥其基础和主体作用。政府应该明确地看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河北省正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大力发展技能培养是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政府的职能和其特殊的地位来看,也只有政府才能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政府的主导作用具有法律的规定性,这种主导作用是政府所特有的,是任何的行业、企业和个人都不能替代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和此类人才资源的短缺这一矛盾已经越来越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建议政府可以把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政府考核的目标之一,并从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2.政府应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高技能培养的规范管理体系。发达国家实施多元化的投入政策,往往采取对高等职业院校拨款、津贴、补助等方式在资金上予以扶持;并在这些直接的财政投入之上,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和个人多元化的投入体制。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推出的免费培训计划使得技能型人才辈出,这类项目由政府提供资金、劳工部负责组织、各类社区学院具体实施,使得人人都有获得技能培养的机会。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纷纷加大政府的投入。以江苏省为例,该省率先在全国设立省市两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并率先对企业职业教育经费实行政府统筹。通过对国内外较发达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比较和借鉴,河北省的政府部门应通过对财政支出投向及结构上的引导,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倾斜力度;此外,应积极协调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政策力度,对经济实体和社会各种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形成国家、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多渠道办学的局面;三是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对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全面监控。在这个方面,应特别注意要打破“职业学校行政上归劳动部门,业务上归教育部门”的不利局面。3.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模式。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德国的“双元制”是最为典型和成功的模式。在德国,70%的学生会在大学阶段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在学习期间,有70%的时间是在企业接受培训。可以说,发达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相当重视“校企合作”模式的。其具体的做法可以归纳为:一是立法保障,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法律保障;二是出台行政法规规范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三是设置专门的机构对校企合作进行实际管理,比如美国的“高校-企业关系委员会”和法国的“教育-企业工作线”等。而在国内,各省市也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江苏省常州市建立了“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其领导下,还成立了由有关行政部门、行业协会、骨干企业和职业院校负责人参加的“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由教育部门会同行业组织牵头,共同负责本行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推进工作。

作者:张宁 郑军锐

高技能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技能竞赛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能手。然而,与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占比达到30%以上相比,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道路还很漫长。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重任,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加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随着国家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化的进一步发展,培养技艺精湛的工匠和大师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提升竞争力的人才战略。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也已经成为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北京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目标是为北京市培养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学校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设计、裁判、沟通,提升了教师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每年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竞赛获奖的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得到企业的一致认可。学校不断探索以赛促培,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一、职业技能竞赛的概念和现状

1.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概念

职业技能竞赛是展示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我国的职业技能竞赛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行业企业生产与工作,考核职业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竞赛交流职业技能。

2.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现状

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具体分为国家级、省市级、区县(地市级)和系统级、企业和院校级。职业技能竞赛对获得优秀名次的选手,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比赛成绩均合格者,通过资格审核后核发职业资格证书。

以北京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为例,自2004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北京市级电子信息类工种技能竞赛,举办了五届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电子赛区的技能竞赛,举办了五届市级技工院校电子信息类技能竞赛。每届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每年有30%的选手荣获国家级、市级、系统级、企业级和院校级各类荣誉,双项成绩合格的选手同时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3.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在管理和培养方面仍存在问题

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组织与管理起步比国外晚,在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选手培养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竞赛评选上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缺少科学性。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分析

1.高技能人才的涵义

在我国,高技能人才是指在一线岗位,具有超群的技艺、精湛的技能,掌握关键技术,具有超强工艺操作水平,能解决工艺上和技术上难题的人员。以无线电装接工职业工种为例,高级工(三级)具有整机识图能力,能读懂整个工艺文件,能完成整机装配和检修能力;技师(二级)具有编制整个工艺文件的水平,有安装复杂整机和检修能力,具有质量管理能力,能够撰写培训计划并做师带徒培训;高级技师(一级)能够编制整个产品工艺和程序,对大型设备复杂整机有安装、维修和处理能力,能编写培训讲义并指导初中高级技术人员和技师,有质量管理过程控制能力,能协调生产部门、优化管理流程,具有生产管理能力。

2.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现状

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在技术工人中占比超过40%,而我国远远未达到该标准。以北京电控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例,仅占约20%,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凤毛麟角,远远不能适应高新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企业从生产经营角度出发,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还不够支持,体现在不能完全保证培训时间、先进科学技术下的新技术培训缺乏以及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不到1%。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岗前培训、企业内训、师带徒、技能竞赛等方式,其中岗前培训占整体比例的70%以上,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明显不足。

3.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高技能人才普遍短缺。以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高级技师在企业中多为个位数,且年龄偏大,40岁以下青年技师更少,难以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的技师梯队。从学历上看,技术工人中高中以下文化学历占比80%以上,自学能力和攻坚能力明显不足,导致高技能人才的紧缺。

(2)企业以职工岗前培训等短期培训为主。企业为满足生a需求,招聘大量的农民工从事简单的技术工作,岗前培训一周即能上岗。而高技能培训需要培训周期较长,企业更愿意高薪挖角,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内部培养。

(3)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各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显然还不够重视,激励机制迟迟不愿落实,人才培养激励政策还不够系统、完善,待遇不兑现又造成青年人缺乏进取心。有的单位虽然重视对首席技师的选拔,一旦选拔为北京市首席技师,就只重视首席技师创造的成果,对后期的培养和待遇却一拖再拖。

三、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通过技能竞赛,推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职责之一,职业院校多年来通过技能竞赛,不断探索,将竞赛目标与课程体系、职业标准相统一,加大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以赛促改,实现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目标。职业技能竞赛考察的是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括实际操作能力。职业技能竞赛与一体化课程教学相似,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技能竞赛来检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检验学生是否能按照工艺流程完成工作任务,达到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即实现专业知识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以赛促改,实现培养过程改革。职业技能竞赛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之一,职业院校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关键要看培养的过程。在教学形式上,既要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训设施和场地建设,还要重视加大实习实训教学的力度。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建立教学资源库和虚拟实验室,感官上给予学生全新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勤动脑多动手,自己想办法解决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3)以赛促改,促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为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机结合,把教学要求与岗位能力有机结合,把学生素质与企业职业素质有机结合。在合理设置课程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竞赛,获得荣誉的学生优先推荐就业单位,建立起学生自我评价、学校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的质量评价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

2.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方法。电子信息产业是北京市支柱产业之一,学校立足于电子信息相关专业,通过组织技能竞赛,加强与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师资水平,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赛促建,规范技能大赛管理。学校成立了由党委牵头,教学、培训等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竞赛组委会,承担各项技能大赛赛事。由于有连续五年的组织大赛经验,学校制度化了大赛工作流程,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竞赛工作队伍。通过大赛学校各专业建设形成竞争态势,吸引名企与学校合作办学。通过大赛,使专业教师重视实训场地的建设,重视对学生动手实操能力的训练,形成了以大赛为特色的专业班级和技能训练的新模式。

(2)以赛促建,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通过与企业交流沟通关键技术、互相合作,形成技能竞赛追求卓越的教育特色,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上的技术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得到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近几年学校发挥技能优势承办了北京电控、航天军工等多家企业的技能竞赛。承办技能大赛使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双赢互利。一方面企业积极参与,通过参赛,职工自觉学习理论知识和技术练兵,部分职工获得技术能手荣誉,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学校教师通过参与大赛执裁,学习研究企业的新技术,提升了师资水平。企业通过大赛与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通过组织大赛也得到企业的支持。

近年来京东方科技公司、航天三院下属13家企业与学校签订了战略协议,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参与企业岗前培训和技能人才培训,企业职工在历届大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

同时,学校培养的学生也得到这些企业认可,竞赛获奖学生与航天三院直接签订就业协议,获得企业的高度认可,与企业人才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

3.通过技能竞赛,促进与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体系紧密结合

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都非常重要,通过赛前训练,师生都得到锻炼,以赛代评,创新校企合作的人才评价模式,校企考评体系为学生打造出就业通道。

(1)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学校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思路。通过技能大赛,学生可以检验学习成果,检验技能水平是否能达到企业生产的要求;教师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赛、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水平,学生获奖的同时也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笔者学校裁判梁自旺老师就是第十三届经信委技能大赛无装第一名的获得者,他指导的学生在第十六届技能大赛中获奖,也被企业提前预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一举两得,使学校专业技能竞赛的效益得到最大化,也成为师生教与学的动力。

(2)以赛促培、以考代评,创新校企合作的人才评价体系。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了解掌握新技术、新产品,学校重视教学改革,才能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通过技能大赛,将教学与竞赛有机结合,以赛促改,以赛促培,形成技能训练的新模式。教师通过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探索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等新模式,提炼精髓、推进教学改革。学校通^技能大赛,为企业探索以考代评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推进企业内部考评与社会化考评有机结合。图1所示是笔者学校与京东方合作的新工种考评体系的建立过程。

新工种考评体系建立后,京东方组织了4000余人次的技能竞赛,以考代评,每个工种都有多名职工获得了二级(技师)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考代评缩短了职工的职业晋升通道,职工通过大赛直接获得了技术能手荣誉,企业也从中发现了技能型人才,使得人才可以进入企业高技能人才重点培养库。

4.通过技能竞赛,全面提升职工素质

学校承接了第十六届经信委职业技能竞赛部分企业的初赛,通过理论竞赛和实操竞赛,分别考核选手理论和实际应用水平。技能竞赛使职工在短期内全面提升素质,提升了技能水平。

高技能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一、引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并被大量引入生产,从而对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否具有一支具备现代高科技特质的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高技能人才是一种融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于一身的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发展条件下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2004年,技师和高级技师360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高级工1500万人,占17%;中级工3140万人,占36%;初级工3720万人,占43%。高技能人才占城镇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21%,远低于发达国家30%-40%的水平。在进行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进程中出现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配置与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如何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技能精湛、结构合理的技术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

二、完善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是搞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我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方面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特别是近些年来相继颁布的《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各地和各部门也依据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了实施办法和配套规章,这也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体系。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加快国际化进程改革的步伐中,过去制定的人才培养政策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使高技能人才培养缺乏法律的保障,造成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保障机制不够全面,法律的强化措施不够到位,政策的支撑出现软化等问题。建立并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公平、透明、合理的用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认为要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首先要树立技能生产力、技能竞争力的新理念。研究技能瓶颈对我国当前与未来经济的制约,研究我国人力资木投入的最优结构,并以此作为国家调整教育投入结构的重要依据。其次要加快制定详细的保障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政策和法规,这是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尽快改革现有教育培训体制,建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尤其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把学历教育转变为能力教育,把培养具有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将人才培养的制度延伸到建立终生学习。因此,国家应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主导,一系列有关政策法规相互配套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法律框架,从立法方面为职业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财政支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向高技能人才培养倾斜,设立专项资金,增加公共财政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二是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提取政策,实行职工教育经费统筹,社会举办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的,可适当减免所得税。三是收入分配政策。对作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采取长效激励措施。支持高技能人才通过参加科技攻关、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等活动获取应有报酬;支持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特殊津贴和技能参与分配等制度。四是多元投入政策。建立键全政府导向投入、企业法定投入、个人自愿投入、社会补充投入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多元投入机制。政府应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察,保证公共财政对职工教育的专项投入、企业对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使用、就业准入制度的贯彻落实。在推进方式上,要打破部门限制,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共同参加的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专项工作调度和通报制度,完善工作监督考评制度,强化工作进度的考核,以保证目标和任务的落实。同时应及时建立公益性的全国联网的行业和区域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和高技能人才供求信息系统(网上交流平台),建立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建立职业培训标准、教材库,及时有关职业标准和教材情况的信息;建立师资库,将高技能人才培训教师按地区、专业技术职务和技术等级分类登记。政府应监督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职业教育经费,可以将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情况纳入劳动监察的范围。

三、建立开放性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

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要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新思路。一是积极推进培训主体的市场化改革,重点是培训机构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培训机构适应市场需求的运作方式的调整。在知识、技能结构上,抓好核心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开展跨企业、跨省区学习、培训交流,尽可能与国际培训项目接轨。在培训格局的调整上,要使技工学校集中资源优势,发挥规模效应。二是加快职业培训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在当前形式下,要开发出有利于培养青年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复合技能的培训教材,围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开发出适应就业准入职业培训的培训教材,以及针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使用的新型培训教材,要加速开发出新职业的实用教材,特别是适合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教材,以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开发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材。三是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培训网络,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法,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搞好实验室、实习场地的建设,突出技能训练。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以学校为基地,建立区域性、行业性的校企培训联合体。做到适应产业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紧贴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政府支持、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分工协作制度。四是探索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和公共培训资源开发体系,弥补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发挥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依托行业和骨干企业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实施区域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工程。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构。有计划地组建一批高级技工学校、高职学院和技师学院,形成结构更为合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发挥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功能。五是要大力开发推广应用仿真模拟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现代远程培训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卫星数据传输技术,实施远程职业培训。六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对青年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合理分配和使用国家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国债资金,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开设专项资金科目,用于经济发展急需的青年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补贴、特殊贡献青年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等。

四、强化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对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缺乏深入的研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不足,培训手段和教材落后,教师能力存在差距,考核评价的社会化程度不够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不够广。激励、交流机制不畅。部分已有高技能从业者没有获得与专业人才同等的待遇,且尚未普遍建立起培训、考核、使用,并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技能人才配置的公共服务平台还不够完善,交流渠道不通畅。

建立高能力高薪酬的激励机制,以经济为杠杆,以奖优淘劣为主轴,使能者上、不能者下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规则,有助于技能人才通过经验积累和技能积累上升为高级技术人员。通过鼓励发挥个人才能和成就的机制,而并非通过世袭的背景而晋升,突破了城乡的界限和地区的界限,把竞争的机会平等地给予每一个技能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政府和社会应大力宣传与表彰,扩大技能人才在社会中的影响,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引入终生学习的理念,传统的职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技能技术之后送入就业市场,而新型的职业教育则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意愿、兴趣和创造力。从终生教育的观点出发,教育不再仅仅是为经济发展服务,而转化为以个人的发展和成长为己任。确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高端带动”战略。它对于转变人们的观念,形成社会尊重和重视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引导各种社会资源投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技能人才的培养涉及到国家、企业、个人、学校等各方面的主体,这些主体在职业教育上的权利、义务需要有法律法规的规范,如对国家在技能人才的培养方面应该承担的管理、经费投入,企业如何参与培训,个人如何获得职业教育的机会,学校的职业教育职能规范等都应该明确规定。尤其是要使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企业和行业在高技能人才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主体,在高技能人才成长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一个社会会出现什么样的高技能人才,首要取决于企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取决于企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需求。企业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产训结合的场所,企业也应该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大受益者。

五、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高技能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存在马太效应,从整个社会来说,只有解决好技能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问题,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不愿做技术工人的问题。社会的价值导向影响着社会成员个体的价值观,约束着个体的行为选择。面对目前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低、职业认同感缺乏的状况,政府应下大力气转变社会的价值导向。

首先,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鼓励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方针政策,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引导人们摒弃鄙薄职业教育、轻视技能劳动的旧观念,树立技能型人才是宝贵财富的理念,像尊重、重视、关心高层次人才那样尊重、重视、关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其次,要完善高技能人才社会评价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定期评选高技能人才先进典型,对做出杰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并实行重奖;通过实施首席技师制度、开展技术能手评比等方式,完善评选表彰制度,并给予政府津贴等与高层次人才同等的政策待遇,使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地位和经济价值得到外在直观的体现。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晋升通道,提供高技能人才流动的便捷服务,搭建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真正高技能人才想干事有机会、能干事有平台、干成事有回报、干好事有发展,努力造就宽松和谐、催人奋进的社会环境。

再次,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是高技能人才辈出的重要保证。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有必要建立分专业的、社会化的技师考评委员会。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政策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逐步形成以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为主体,以企业业绩评定和学校课程考核为补允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格局,培育科学规范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重点骨干企业在特定职业工种资格标准制定和鉴定评价方面的作用。在企业逐步推行与工作业绩相联系,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鉴定方式;在学校推广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推广技师考评社会化管理工作,构建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参考文献:

1、李宝元.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杨和茂.高效激励[M].中国铁通出版社,2007.

3、曾维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文化管理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高技能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社会需求;培养方法和途径

一、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在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按技能类型一般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种。高技能人才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者,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目前,中国高级技工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远远跟不上时展的需要,这已成为近年来中国人才结构的一大薄弱环节。中国的高级技师约50%进人中老年,在制造业中所占比例不到4%,只是发达国家的1/8左右。中国每年有600万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但参加高级考试的不足10%。在企业,一些特殊工种高级技工已经断档,身怀绝技或高级技能的技术工人跳槽、技术骨干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现在的状况是技术工人与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失调,高级技术工人与初、中级技术工人的比例失调,高学历人员与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失调,这些比例失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高技能人才队伍基础薄弱

1.高级技术工人占比较低,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而且年龄构成偏高,技师、高级技师青黄不接。

2.技术工人的技能等级偏低,技术素质堪优。

3.技术工人流动比例逐年上升,国有企业技术工人流失严重。

(二)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很多地区没有真正的市场化、社会化培训机制,对迅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缺乏灵敏的反映;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跟不上企业人才需求的步伐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政策不配套,培训与就业衔接得不紧,就业准入落实不到位,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通行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变成一种形式化;“职业技能鉴定”基础工作薄弱,创新意识不够强,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高。

三、高技能人才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政府、教育部门等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技能教学型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所谓“一线”、“应用”、“高素质”、“高级技术人才”都是强调就业能力这一个核心。从培养目标出发,技能教学型院校必须致力于专业与企业岗位需要的紧密结合,必须致力于专业职业技能基本性和专业性的结合,必须致力于把握今后几年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必须致力于研发市场所要求的专业群,必须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引入和掌握,必须致力于“高技”、“绝技”的传承与创新。

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以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培养体制,必须打破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比如校企联合式,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

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一)坚持面向社会需求

任何高素质人的人才都是市场需要而产生的,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就需要有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但高质量的实训基地,需要高投入,这在目前技职型院校办学经费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想办法创新。而解决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困难,提高实训基地建设质量,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最好的方法就是校企资源共享、共建办学。打开校门,走出去,请进来,建立起较为紧密地校企合作平台,真正实行近距离办学。

实训基地建设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职业能力提高的有效保障。目前,校企资源共享、共建办学的类型大致有:一是引入企业资源,在校内建立校企共用的实训基地,既引入企业资源又节约了学校的办学资金;二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空间。

(二)坚持复合型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相结合

在强调共性技能达标的同时,也要创造条件使个人绝技得到创新和发展。为此,对职业资格鉴定也应由单一工种逐步向复合工种转变,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发展,在用人上既越来越细化,又越来越强调综合能力了。职业资格鉴定必须以产业界的需要、生产和技术实际设置为考核目标。以铣、磨、刨、钳工种为例,都有完整的考核系列,这些规范性考核虽能以标准来考核个人的单一操作水平,却往往很难考核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经常发生数控车床操作工专业和车工专业的毕业生不会磨车刀,钳工专业的毕业生不会磨麻花钻等问题。所以,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教法上进行改革。

(三)坚持产教研一体化的办学方针

实现职业产教研一体化,一是加强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师资、先进设备与技术的投入,改善和改进实习条件与手段,强制淘汰传统的、落后的实习设备;二是给予实习训练以足够时间的投入,切实保证技能实习课课时。不盲目追求百分之百的“毕业率”和“就业率”,应保持适度淘汰,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增加责任意识;三是加强在教学改革上的投入,重视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让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参与生产或技术改造活动,让学生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受到职业的熏陶。产教研三者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和影响。根据市场需要设置科研课题,使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高技能人才培养范文6

在纺织产业升级转型背景下,通过对纺织行业协会、区域纺织企业进行调查问卷统计、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区域纺织企业升级转型特点,分析企业对复合型技能人才需求的特点,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区域纺织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合理设置和调整纺织类专业及其方向,探索纺织类专业“工商融和”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建设[6]。

2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实施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在纺织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需依据纺织行业的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一线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和建设“工商融和”的课程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课程标准[7]。如对于纺织品跟单岗位,根据“必需、够用、适度”的原则设置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外,还应开设纺织品跟单、纺织商务实训、报关知识与商检等相关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职能的实施者、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建设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核心和关键。为了优化师资队伍,积极鼓励教师继续深造,鼓励教师跨专业学习,考取商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在访问工程挂职锻炼期间,注重学习纺织企业的生产管理、工艺管理以及企业文化,提升自身的“工商融和”素养;鼓励纺织类专业教师在师资培训时,考取商贸类专业的双师技能证书;积极引进具有“工”“商”科学历背景的教师,这些鼓励措施,将为实践基于“工商融和”的纺织类专业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相应的保障[8]。

4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工商融和”的育人氛围,积极利用参加校内外实训项目实践活动以及企业生产一线的顶岗实习,在努力提高纺织专业知识外,积极学习“商”科类专业技能,并达到“工”“商”复合型技能的融会贯通。与企业合作共建工学结合的生产实训基地,形成“工学结合”、“工商融和”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职业资格认证,鼓励学生参加报关、报检、贸易跟单员等资格证书考试,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工商融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5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应以培养人才为根本,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结合我院“二院”建设,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区,创建具有我院特色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的人才训练基地;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注重工商文化融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品行、能力和知识三方面的培养,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工商融和”的综合素质[9]。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