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阅读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阅读教案

小学阅读教案范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研究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小学生英语阅读中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的方式,证实学案导学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1. 研究主体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体为80名来自六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一班是实验班,采用学案导学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二班是控制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个班级各有40名学生。两个班级由同一个老师教了半年,学习状态稳定。两个班级使用同样的教材,每周有八节英语课,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两个班级在实验前的英语阅读水平几乎是一样的。以上条件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

本次研究的工具主要包括:前测试、后测试、调查问卷、采访和统计软件。在实验前后,在试验班里发放调查问卷,以调查学生对学案导学的态度。前测试试卷和后测试试卷都是由四篇阅读理解组成,总分为40分,要求学生在35分钟之内完成。在实验开始前,前测试试卷分别在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测试,以了解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在实验结束的时候,后测试试卷仅在实验班进行,用来测试学案导学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调查问卷一共有14个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关于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态度;二是关于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和策略;三是关于学案导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果。

2.数据收集

试验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进行,前调查问卷在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测试,80个学生均在30分钟之内完成,80名学生均完成调查问卷,所有收集上来的调查问卷都是有效的,当实验结束的时候,两个班再次做同样的调查问卷。前测试和后测试分别在新学期开始时和结束时进行,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统计分数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

3.数据分析

(1)前测试结果分析

从以上两个表格,可以看出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具有相同的英语阅读能力。

(2)后测试结果分析

对比表1和表3可以发现,采用学案导学的实验班,在试验结束后,平均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学案导学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对比表2和表4可以发现,控制班的前测试结果和后测试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这说明控制班的英语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小学阅读教案范文2

Abstract The current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the teacher's questioning behavior and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Based on Bloom Cognitive Taxonomy, question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lower-cognitive and higher-cognitive questions. Bloom pointed out that high-cognitive question can stimul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were adopted to collect the data.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teacher's questions could not improv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under the present context.

Key words teacher's questioning; critical thinking; Bloom Cognitive Taxonomy

0 引言

众所周知,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得最频繁的教学手段之一,他可以帮助教师激发更多的课堂话语(Classroom Talk)。因此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早已开展了大量的对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调查研究。总体上来说,国内对教师课堂提问的调查研究要比国外起步得晚些,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中,将教师的提问行为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本研究立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中,主要调查当前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以及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现状。

1 研究方法

1.1 理论框架

教师课堂提问属于教师话语的一种特征,不同的研究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型。本研究与以往的不同,主要采用Bloom的分类将所观察到的教师的提问进行分类。Bloom将认知领域的教学分成六个层次: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 (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其中知识和领会层次属于低一级认知领域层次(Lower-cognitive level),应用,分析和综合属于高一级认知领域层次(Higher-cognitive level)。根据Bloom等人的观点,属于知识和领会层次的问题,可以检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他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复述。相反,属于较高一级认知领域层次的问题(包括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因为学生在回答这一些类型的提问时,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

1.2 研究的问题

(1)高校英语阅读教师课堂提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在本调查中,教师的课堂提问类型有哪些,数量各是多少?

(3)在本调查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否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贵州某高校英语专业1名阅读教师。历时3个月,共20个小时。研究方法有:(1)课堂观察法;(2)访谈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及类型

在20个小时的课堂观察中,研究者共收集到288个问题。并运用Bloom的六个分类将其进行分类,结果得出,教师在课堂上一共提了190个(66.0%)知识型问题,38个(13.2%)理解型问题,11个(3.8%)应用型问题,24个(8.3%)分析型问题,5个(1.7%)综合型问题,以及20个(7%)评价型问题。在进一步从大层次上分,教师所提出低一级认知领域的问题总共228个(79.2%),而高一级认知领域的问题只有60个,占总数的20.8%。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低一级领域的问题比高一级认知领域的问题要多得多。

2.2 教师课堂提问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

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探究教师的提问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低一级认知领域问题和高一级认知领域问题。

(1)教师的低一级领域问题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根据对数据的分析,教师所提出低一级认知领域的问题总共228个(79.2%)。基于Bloom的分类理论,低一级认知领域的问题主要是要求学生简单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复述。这一类型的问题主要考查的是文章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学生对材料意思的理解。除此之外,通过对所收集到的低一级认知领域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所提的这类问题主要是针对单词,句子结构,以及文章的具体信息,学生从文章中就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过多地使用低一级认知领域问题并不能够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类问题没有用,在课堂上不用提,因为他可以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文章的基本理解能力。

(2)教师的高一级认知领域问题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数量上看:在本研究中,教师在课堂上只提出了60(20.8%)个高一级认知领域问题。根据Bloom的分类这些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关。作者以这四种类型的问题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了深度的访谈。通过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作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教师所提出的高一级认知领域的问题太少,不利于他们批判性思维的提高。Almeida在他的研究中也曾指出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高一级认知领域的问题过少,就无法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因此,从数量上来看,教师有限的高一级认知领域的问题无法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从质量上来看:通过对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的数据上来看,教师对高一级认知领域问题的使用上存在着一些误用。例如:

T: What kind of life do you prefer "eat-to-live" or "live-to-eat"?

S1: Eat-to-live.

T: Eat-to-live? En...good. Do you know what the meanings of "eat-to-live" and "live-to-eat"?

Ss:......... (Students translated it into Chinese.)

在上例中,根据Bloom的分类,教师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What kind of life do you prefer "eat-to-live" or "live-to-eat"?)属于评价问题。但从教师接下来的提问可以看到教师在使用课堂提问策略时,缺少有效的推理链条。所谓有效的推理链条,就是需要教师通过一步一步地提问慢慢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于某个问题,学生不仅要给出答案,更要解释原因。根据Fisher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他指出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内容就是有技巧地对问题进行推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中,必须注意问题中的推理链条,要保持问题间的相互联系性,一级一级递进,这样才能慢慢地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上述例子中,教师首先提出了一个评价问题让学生评价判断两种生活方式,但教师却没有紧接着让学生说明原因。相反,教师在提问策略上,转而提出了一个低一级领域的问题。

3 结论与建议

从本研究的结果得出:(1)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大量的低一级领域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用于帮助学生简单地复述文章中的具体信息以及大致中心意思,对于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没有帮助;(2)在对教师提出的少量高一级认知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教师在对此类问题进行提问时,缺乏有效的使用策略,在提问过程中没有有效的推理链条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这类问题的提出也不足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小学阅读教案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运用

学生拥有研究性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建构的自、探究目标和意图的自主决定权。作为教师应该自己设计或者研究情境脉络,不应该全部灌输给学生,而应该为学生留又一定的自主空间和情景构建,从而使教学中单向的交往实践转变成双向的、对话式的交往实践模式。以下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探究学习的意识进行具体地阐述。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一)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目的,但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创造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自由的进行解读,可以不理会文章的核心价值观,完全随心所欲的进行解读。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时候需要强调价值观,学生要通过阅读学习他人的优秀内涵,需要在现实意义下进行内容的解读。

(二)提升学生的阅读智慧,成就学生的成功喜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学了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理解、自我体验的审美方式,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智慧,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的融入到作品描绘的场景中来,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阅读的内容。因此小学阅读课堂教学应当充分的探讨语言文字的美感,深入挖掘文字背后隐含的情感,重视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行思考,使学生与作品直接能够产生一种情感的联系,或体会、或感悟,真正理解作者的爱憎,真正的理解文章的内涵,这才是阅读最好的效果。

(三)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教师比较偏重于对教案的预设,一般喜欢把教学目标分解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在教案中以几个问题解决某几个目标,几个板块解决某个目标,详尽而缜密,而对课堂中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对学生探究过程中会提出预设外的问题不作太多的思考,即使在课堂中发生了也视而不见,避实就虚,依然坚决地“将预案进行到底”。这无疑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主体学习精神相违背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学习的策略

(一)积极主动地阅读

对探究目标的自主建构强调以一定的社会协商为背景。在面临探究情境时,常常需要把学生引入共同体,引入共同体的社会协商中,引入共同体建构起的问题中。学生可以只探索自己个人生活中自然出现的问题,学习的主题可以由自己来。

例如小学教师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预设的目标内容有三条:①了解内容,感受小兴安岭景色的美丽。②体会用词的准确,积累优美词句。③复述课文。我就着重抓住第一、二条紧密结合进行教学。在目标实施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写春天的这一部分,让学生不但理解内容,而且掌握学习方法,接着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夏、秋、冬三个部分。这样的目标拟定较为科学,且具有操作性,更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紧密结合。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兴趣是读书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阅读的最佳方式,兴趣是要学生有主动阅读的想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就是要让学生面对课文时有主动阅读的想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需教授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激励。但是,这个过程不应当话费太多时间,通常情况下文章中的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吸引学生的关键,主要能够恰当的选择,并加以生动的描述就能实现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这一环节中有两点技巧:一是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的方式,当遇到不理解或需要加以探讨的问题时提出来,之后再带着提出的问题返回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结论,这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式;另外一个技巧是将课本中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对重要问题深入的研读课本,细细的品味作者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情绪变化,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之后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的见解。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学习自我阅读的过程,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掌握自我阅读的方法,并积累了相关的阅读经验。

(三)教学预设,推敲中演绎个性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能“焕发生命活力”的沃土。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被禁锢,教师教学的灵活创造精神难以形成”。在新课标角度下,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进行课前预设。这个预设应当是心中有人,过去一种固定的预设方案改变为多种假设方案,且假设方案应当包括教案、学生、情景、生活以及自己,此外还需要对与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加以准备,推敲中演绎个性,增加教案的宽度、深度以及广度,多样的预设演绎课堂才能使教学更加的精彩。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这篇文章目标内容有三条分别是: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气、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激发学生感受课文的文字美和领略迷人景色,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和陶冶情操;充分感知总分结构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作。这三点内容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第三条,写景作文是本册课本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先总起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可以较为有效地为写景作文的教学打好基础。而许多学生对此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窍不通,写出来的文章结构混乱、记流水账,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透彻的讲解。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教学是从学生的整体发展着想,创造了和谐的师生研讨氛围,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促使他们在生动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自主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使教与学呈现出高度协调、和谐的特点,这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贾玲:《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第27期.

小学阅读教案范文4

关键词:备课;实效;误区

我认为,教师要从教学的具体环境出发,要在“备课写教案、教学用方法、训练养能力”等环节中,突出一个“实”字,走出过去一直存在的备课的误区,教师要在语文课教学中“讲实用、重实效、做实功”上做文章,下工夫,这也是我们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最重要的备课写教案,要注重实用性。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要在备好课上下足工夫。可是,过去在备课时一直存在许多不正确的做法:

误区一:只管备课,不管其他,只是一味地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特别是在一些落后的地区,这种现象特别严重。多数教师备课,习惯只写讲读、阅读、独立阅读、习作例文、读写例话等课文教案,而所写有多侧重于课文内容的分析部分,其他如作文、基础训练、课后思考练习的处理,随文进行的小片段、小练笔的设置,课堂上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形式以及学情等,则极少顾及或干脆只字不提。为的是应付了事,得过且过。

误区二:在备课时,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假思索,全篇照抄,也就是抄袭。如今,现成的备课教案、什么教案汇编、什么教案精选等名目繁多的资料可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可谓是“异彩纷呈”。许多老师也不选择,拿过来就抄,把它当成宝贝,不吝惜时间,不惜笔墨,不怕费纸张,一字不落全篇抄录,有的甚至连原本中因疏漏造成的个别失误,也照抄无误。而且是你抄、我抄、大家抄,都雷同,都一样。你好、我好、大家好,负责检查的领导,检查备课教案时,只管检查数量,够数就扣检查合格的大印。就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大家就这样过,谁也不去想,这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一个词:糊弄。

小学阅读教案范文5

一、逐步抓实了常规教学的过程管理

一是落实了教育组提出的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十项工作内容与要求,建立健全了教师每学期一侧的工作留踪记录手册。每位教师把自己一年来按工作任务、教学进度,把自己完成的各项任务,逐项几时归档留踪,是自己工作的每一环节都留下了踏实的脚印。

二是学校检查及时,做到了至少每月落实常规检查一次。包括备课、课堂教学、单元考试情况、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练习、作业和预习情况。

三是定期组织各年级的阅读活动,促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做到了两周搞一次合班阅读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有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展示热情。

四是抓实了单元过关考试,使教师在教学、辅导上有的放矢。通过单元过关测试和过关分析,教师能够很好的把握学生对本单元学习情况,对哪些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哪些学生能勉强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哪些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底码清楚,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落实辅导,减少掉队学生。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五是抓实了课堂后记,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执教能力。通过教师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和教师评课交流,让教师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优缺点,写出自己的课堂教学后记,从而达到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不断提高。

二、抓实了教研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

1、本学年我校听课实行了听、评、教学面对面。也就是在教师讲完课的同时,听课人就在课堂上与被听课教师,在课堂现场,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直面交流,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课堂用语、教态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加深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认识的进一步提升,使教师的受益得到提高,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得到了提高。

2、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空课、网上优秀课实现有机对接。本学期我校除及时收看县空中课堂播放外,学校从网上下载名师名课,统一存放学校名课库,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随时观看,同时也解决了小学校教师同时听课难于解决的问题。学校要求教师看后学习其精华,应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并且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自己满意的与空课对接的模仿课,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能力与素质。

3、学校要求五年以下教龄的新教师,要参考成教案、网上优秀教案,写出自己的教学教案和教学后记,促使教师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和运用教材。学校检查教案的同时还要教师说说某一课教案设计的理由,这样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材的开发、运用能力。

4、新老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共同提高。本学年,骨干教师分别与新教师结为教学对子。做到了定期和随时听课,这样也解决教师听课前的有意准备,突出了常态课的特点,也更有利于解决常态课的问题。

5、中老年教师着重解决了,备课希勒糊涂的现象。对中老年教师使用的成教案、网上优秀教案进行月检查,均做到了“圈、点、勾、画,加批注、加修改。是老教师的老牛干山的做法得到了遏制。

三、养成教育效果显著,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一是加强了阅读课和课外阅读的活动,学校每两周组织一次一至六年级穿插合班阅读展示。通过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是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围绕教材内容,以教材为中心,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是加强了课堂常规教育。学校统一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各年级的课堂常规,各科教师严格按课堂常规要求学生,促习惯的养成,为学习习惯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四、抓实了学校、班级的文化氛围的不知,改善了教师、学生的办公、学习环境,同时也发挥了隐性教育的功能,是学生处处能见到行为的提醒、警示。本年度,布置了橱窗,展板,楼道和教室,增强了育人功能。

五、落实了两课、两操、一活动,培养了学生做事有条理,讲效率的精神。一年来,我校的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和课外活动从不间断,只要能做就坚持做。并定期组织广播体操、眼保健操比赛,是学生在得到锻炼的同时,增强了集体主义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加强了音、体素质的培养,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打出了学校的知名度。

小篮球和艺术队坚持常年训练,学校小篮球连续几年在全县篮球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艺术汇演连续几年获得县级奖励。实现了学校有歌声、天天操场有运动,使学生在学校生活,有规律、有秩序。

七、存在的不足

1、在美术学科上由于师资缺少。学生的美术素质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只是学生在此方面的欠缺。

2、学校的各项检查工作有时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存在抓得不实、不透的现象。

3、后进生的辅导还欠力度,辅导措施有不到位的现象。

4、个别班级还有不管理不到位现象,学校检查就搞,不检查就拖。在一些教师中还存在懒惰思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使各项工作抓实、抓深入,把工作做好,是Xx小学的各项工作再创佳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小学阅读教案范文6

备课前首先得摸清学生情况、吃透教材的情况下,才开始备课。备课顾名思义,以“课”为主线,重在“备”。

一、备课基本方法

1、标: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

2、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

3、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4、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

5、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二、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

1、设计质疑课题小问号,带着问题读课文。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例如《怀素写字》一课,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再由课题质疑,“怀素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他为什么要写字?他的字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有成就感,阅读的兴趣会高一些,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把课文读通。

2、由预习导入,引导学生初读解惑。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应从开始养成。第一课时教学时需要对预习进行检查、反馈。在预习中学生会有一些疑难,例如《江南》一课,学生在预习时发现一些词语很难理解“可采莲,何田田!戏”。于是引导学生带着它们一起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在集体的讨论中解决容易些,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尽量通过读课文内容来找到答案,在阅读中发现新问题,他们会有成就感,阅读的兴趣也相应得到提高。接着再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难理解的词,学生就读得很有兴趣,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铺垫,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