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1
小学学困生的形成,既有身心因素,又有环境因素,既有知识断层,又有智商欠缺。因此转化学困生,关键在摸准情况,对“症”下“药”。
1.明确学困生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及分析。我们认为“学困生”是指身体健康、智力正常,但在学科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不能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有以下四种典型表现:自卑型特点,懒惰型特点,虚荣型特点,被动型特点。
2.学困生归类分析研究。经对搜集信息,归纳分析出学困生的成因。(1)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孩子自卑、软弱,或感到学习知识没用。(2)教师或家长教育方法功利或生硬,导致学生厌学。(3)教师业务素质低会使学生疏远教师及所教学科。(4)家庭环境较差的学生精神上倍受压抑而引发心理障碍。
3.培养学困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之具有主动学习能力。(1)学困生往往没有预习习惯,学习缺少规律,自制力较差。在课堂上我们应预留几分钟培养预习习惯,或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优化学困生学习系统,建立帮扶联系组,建立学困生档案,在课堂上做到“四到位”(提问到位,板演到位,课堂讨论到位,课后辅导到位),在学法指导上遵循学习有趣的知识从理解整体内容着手懂了八成就往前走这三条原则。
二、探索学困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经验和方法。
1.心理健康的界定:心理健康的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小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表现在热爱学习,精力充沛,上进心强;对生活热爱,自尊自重,有强烈的责任心等等。
2.我校“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归纳出七种心理特点:消极心理、逆反心理、焦虑心理、孤独心理、埋怨心理、自卑心理、麻木心理。
3.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困生转化创造良好环境。(1)注重心理辅导方法策略,第一是心理关注,与学困生平等对话。第二是心理接纳,认同其内心体验。第三是心理支持,激发学困生的自尊和自信。(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学困生”自我教育体系。对于学困生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帮学困生树榜样、绘前景,在活动中勤参与、勇表现、敢竞争,并做到真信赖,激励他能成功。动真情,多肯定。(3)帮助学困生形成自我教育体系。即:自我对照――认识自我;制订计划――要求自我;付诸实践――重塑自我;冷静反省――评价自我。使他们认识自己,从而走出学困期。(4)创建“学困生”转困模式。首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其次制订转困方案,并落实计划,抓反复,反复抓,最后总结表彰并长期跟踪。
三、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1.本课题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个案分析法、评价法、访谈法等;主要手段有:建立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心理热线电话、校长信箱等。研究途径有:心理辅导、心育教育、学校心理教育专刊等,编制《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手册,以之为依据,确保科研工作科学有效。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1 了解学困生,沟通心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转化的基础
每个学困生的“困”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因素,了解学困生,正如医生诊断病人病情前所作的调查一样,只有搞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1.1 对学困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交往情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并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记录。
1.2 个别交流,进行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打开与学困生交流的大门,了解其数学学习差的真正诱因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对数学的恐惧,使他们能“亲其师,信其道”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转变学习的态度,变厌学为乐学。
1.3 做到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有时转化一个学困生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因此容易取得家长的支持。但在教育方法上有的家长欠妥,所以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妥当的教育方法、激励机制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利保障。
2 以优帮差、以优带差
学困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在数学教学中,要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思维转变为形象的思维,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应该注意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更应该兼顾学困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出面积公式后,让一名学习困难的学生量出课桌的长和宽,并且引导他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当他完成这个题目时,教师及时对他进行鼓励。然后教师让他带领同学们对教室的长和宽进行丈量,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与优秀的学生一起计算,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与优秀的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实现优秀学生帮助困难学生的目的。这种实地动手进行操作的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可以应用于生活当中,有利于他们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此外,教师还可将学习困难的学生平均分配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在课堂学习中,以小组的学成绩来评选“学习优胜小组”。学生都具有集体荣誉感,为了提高小组的成绩,学习优秀的同学都能主动帮助学习后进的学生,主动与学习困难的学生交流,这样就实现了“一教一、一帮一”的教学目的,有效地促进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进步。
3 讲清楚数学的学科特点?
由于数学是在总结前人无数直接经验后抽象、概括出来的一门系统学科,编成教材后,学生接触到的是经概括、提炼的间接经验知识,学好它,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正逐渐发展,而且现在数学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日新月异的学生实际生活存在一定距离,有的缺少学生鲜活的生活素材,学生学起数学,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提取素材,把生活中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观察生活,搜集信息,教给学生认知问题的方法,建立起数学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有机联系,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快乐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学生才能真正生成一些思想。学习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学困生各方面表现欠佳,很容易被老师、同学忽视,很少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多数缺少自信心,缺少成功的体验。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审时度势,帮助他们,关注他们,创造机会排除困难使他们走向成功。
5 锻炼学困生的意志,使其保持持久的学习愿望
学困生大都意志薄弱,学习愿望上难以持之以恒。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困生意志以达到转化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5.1 借助数学家、科学家的故坎坷经历提高学困生对于挫折的正确认识。如:数学家欧拉凭着坚韧的毅力和意志,克服了失明、住房和手稿被烧的挫折和困难,写出了几十本专著,400多篇论文的故事;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小时候都被认为是智力不好的儿童,但他们有远超过别的儿童的意志力,做事持之以恒的故事。
5.2 设置困境,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为学困生设置学习困境,在习题设计上,使他们“跳一跳,能摘桃。”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克服困难增强信心,使他们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困难面前要知难而进,才能获得成功。
6 对学困生进行课外辅导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3
关键词: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
任何先天性缺陷,加之教育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小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行为习惯较差,学习上有障碍,进步较慢,学习成绩较低地数学学困生,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感到困难,计算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弱,成绩低的学生。因此,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老师应尽的职责。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方面原因,而是由多方面原因综合形成的,大体上来说,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形成的。
(一)学习兴趣匮乏
一些小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科的内容抽象,有的题目计算量比较大或者脱离现实生活,使学生觉得枯燥,感受不到数学的乐趣。课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数学知识环环相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知识的断层,渐渐失去兴趣。还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坚持学习,成绩一旦滑坡就容易产生自弃的念头。
(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在学习中一般缺乏积极性,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很少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如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做课前预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认真复习等,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仅限于课堂时间,必然成绩落后,造成恶性循环。
(三)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困生往往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常死记硬背。例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法则,他们仅记住了公式,却不精通公式原理,因此在运用公式时,常会出现忘记除以2,或者使用错误公式的行为。另外,数学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若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么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会造成更多问题积压,形成恶性循环,必然会影响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学困生对数学抵触,厌倦,毫无兴趣。这种消极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我们教师需要耐住性子,对学生进行辅导、科学诱导,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困生的转化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老师,我们一定不能急躁,要平心静气,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完成他们自己比较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比较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状的知识。这样就能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是把学生分成三类:尖子生、中间生和学困生,每次的作业也设为三个层次,让尖子生做难题,中间生做较难题,学困生做浅显的题。学困生在完成容易完成的作业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兴趣。因此,批改作业时,先不把错题打“×”,而是标出来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之后,让他们重新改错,一遍又一遍直到理解并完全做对,再画上一个大大的“√”。在我们细心引导下,课堂上多提供一些让他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实,让他们也品尝到果实的甜蜜,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学习上有了进步,从而也就培养了兴趣,使学习数学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数学学困生中的大多数依赖心理严重,他们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在解题时碰到较复杂的运算或思考性的问题不愿动脑,而是等教师给出公式或答案,有的甚至为了应付教师而抄袭同学的作业。因此要转化学困生,教师必须积极指导学法,训练学困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我首先强化学困生的每一学习环节,从预习到课堂听讲再到课后作业,努力做到课前提出要求,课中适时提问,课后安排具体内容并及时检查,完成好的给予鼓励、表扬,逐步激发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我很重视指导学困生学会总结、归纳、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上抓不住重点,在大脑中没有完整的知识网络,思维松散,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数学概括分析能力,逻辑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困生学会总结归纳,学会把学过的知识分类概括,使之知识系统化、规律化,并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三)激励评价,区别对待
“小成功”带给小学生的愉悦感能提高其自信,促进师生关系,同时能激起学生更浓烈的学习兴趣。给学习困难学生多一点关爱,用心去打开他们智慧的闸门。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善于对学困生进行提问,多挖掘闪光点,对其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耐心激励他们上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促进学习上的良性循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多鼓励,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心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下要做有亲和力的老师,多接触学生,融入学生群体中,舍得感情投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主动找学生谈心,关心其学习、生活情况,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有适当的宽容态度,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及时帮助他们纠正缺点改正错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点燃学习的热情。教育也是一种 “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使学困生 “亲其师,信其道”,迸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叶惠敏.谈如何解决小学数学学习困难问题[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11).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4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困生;现状;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是每位数学老师经常遇到、关注和交流的问题,也是让数学老师头疼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与学困生沟通,从根本上转化学困生,使他们摆脱“学困”的境遇呢?笔者通过课题研究,分析学困生的现状,结合数学教学,采取一些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
1.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习困难的学生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把学习当作完成父母教师交给的差事。他们一般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较随便,上课不听讲,练习不完成,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甚至抄袭作业,拖拉作业常有发生,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很少请教他人。他们不能用正常的逻辑思维和合理的推理分析来对待学习,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单纯为应付老师家长,学习并没有变成他们内在的需要。
2.志向性因素
这些学生胸无大志、学习无目的性、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自己的日常学习抱自暴自弃的态度,把接受在校教育看作是套在自己身上的精神枷锁。
3.情感性因素
这些学生经常是精神萎靡,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成天无精打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欠帐日益增加,成绩每况愈下。上课有自卑心理,不敢举手发言,课上不敢正视教师的目光,班集体生活中存有恐慌感,久而久之成为学困生。
4.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因素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突出因素。一些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较低,期望水平低,大多缺乏辅导能力。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有的家长对子女缺乏教育,缺少关心,放纵孩子,认为读书无所谓;有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孩子在家无人管束。家庭的文化氛围差,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了影响,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学困生,教师如不注意教育方法,学困生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理解学困生的心理。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否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教育的影响进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清除心理障碍,心情舒畅,树立信心。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建立信心
学困生在一些方面往往表现出不尽人意的地方,他们或是信心不足,学习不求上进;或是经常调皮捣蛋,不受纪律约束;或是惰性十足,自暴自弃。然而,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出学困生的闪光点,然后扬其所长,给予更多的表扬与鼓励,使他们明白自己并非“朽木”,而是“可雕”的,从而产生自信向上的力量。有了自信心,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成功才有保障。
对于数学学习综合性不强、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可以采取如下方法:首先,与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找出数学学习吃力的原因,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动机,消除畏难情绪。其次,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高年级数学对学生的抽象、逻辑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时一定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要求学生确立与学习过程必要环节相一致的六项学习规范―预习、听讲、思考、作业、问疑和反思。同时要求利用好课本上的空白区域,摘录知识要点或者存有疑问的知识点。另外要求学生专门准备一个数学改错本。要求学生改错前先对错题进行分析,按题型或知识点分类,分门别类地将错题先摘录下来,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错因分析,但不马上改正,而是过几天后再来做一遍。再次,进行个别辅导。课后经常询问学生课堂掌握的情况,解答疑点,并出变式训练或选择一些相关问题来练习,使学困生做到触类旁通,提高应用能力。最后是适时鼓励和表扬。不论学生取得哪方面的进步,都应及时进行表扬。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学困生会逐渐适应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爱心浇灌
一般来说,学困生往往不被人关心,不被人重视,得不到尊重,有着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教师的爱是一种催化剂,能滋润学困生干枯的心田。教师应对学困生处处关心,时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让他们从自卑的心理中走出来。
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受到歧视。每个老师都能做到喜爱成绩优秀、能力强的学生,喜欢一个学困生却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的。心中有爱是当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积极自愿地去辅导他们的功课,才有希望把学困生转化为优秀生。教师应在生活和学习中关心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学困生几乎是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对学困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这种爱不是故作特殊的偏爱,而是自然而然的和其他学生一样平等的爱,不然他们会觉得老师对他们是另一种形式的“另眼相看”。同时,这种爱不仅仅来自教师,还应该来自学生集体,要让学困生感觉到教师不但没有歧视他,而且同学们也在真诚地尊重他,进而唤起他们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上进心。
3.激趣转困
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学习兴趣浓厚,而学习落后的学生则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愿动脑,害怕困难,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做出违纪的事情。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如果喜欢你,他也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教师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平时多关心爱护他们,蹲下身来与他们交朋友,做“学困生”的家长,让学生愿意把他们的心里话告诉我们。在日常学习中,不能太苛求,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对他们提出难度低一点,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喜悦。虽然“学困生”鲜有让教师可以表扬的地方,但只要细心观察,用心灵放大镜去放大他们的优点,“学困生”还是有不少值得表扬的地方。另外,教师可以创造条件让“学困生”有机会感受成功。凡是“学困生”能回答的问题优先让他们来回答,为“学困生”布置与他们水平和能力相适应的作业。
(2)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组织他们参加有益的趣味活动,使学困生在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体验自身的价值。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困生学习底子薄,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而其身上的毛病会时常重犯,这就要求教师持之以恒,花大功夫,下大力气。只有不折不扣的付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会有成效。
4.耐心克制
教师的耐心和克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自觉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善于约束自己的言行,克制自己消极情绪的一种意志品质,它是教师转化学困生成功与否的重要品质。对于顽皮淘气、不守纪律且学习基础差,又总是赶不上队的学生和对学生中间产生的有损班集体荣誉、而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因素误入歧途的学生,如果教师没有教育的耐心和克制,在这些现象面前就会无法自觉地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教育行为,并会显得冲动,甚至予以严重的体罚。这就会激怒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抗心理,使学生对教师形成鄙视态度,不接受批评意见。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便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应给学生创造和提供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而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盛气凌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给学生以亲近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并在各项活动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困生犹如一株株稚嫩的小草,需要教师用心去呵护。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讲究方式方法,还要坚持不懈做好学困生的心理工作,我坚信“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参考文献:
[1]徐营虎.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6).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5
策略一:明确复习目标,制订总复习计划
合理的总复习计划能保证总复习的顺利进行, 让学生通过复习更好地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制定计划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 合理安排。以基础知识为复习重点, 从易到难。例如: 基础差的学生, 我让他们概念知识入手, 弄清法则、记熟公式, 会进行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会根据关系式、性质解方程,解比例, 会解简单的应用题和一般的复合应用题,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几何面积、体积的计算, 在掌握好基础知识后再复习难度稍大的知识。而基础好的学生, 在基础性的概念、 简单的计算及简单的应用题可少花时间, 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稍有难度的知识上, 比如: 稍复杂的应用题, 有关几何体表面积、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及有关应用题等。
策略二: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复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对学生来说,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学生数学学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何应对这种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认为采取分层复习是解决这种差异的最有效方法。
1、学生分层:就拿现任教班级来说,我把全班学生相对分成优、中、差三个组。优等生每天坚持完成两道拓展练习,中等生完成数学文字作业本上的作业,而后进生则每天完成一些基础性练习。当然学生的分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随时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合理进行调整,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目标分层:复习时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达到目标的学生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3、方法分层: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复习方法上,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如:优等生的复习教师的点拨;中等生的复习教师的讲解;学困生则是以教师的辅导或学生辅导回忆复习知识。
策略三:精心设计复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复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的内容再现,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对学生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知识枯燥,难免产生厌烦心理。为此,在课堂中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内容,注意以母题考察为主,不出偏题怪题,题量也应适中,进行查漏补缺。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易错、常错以及容易混淆的问题多变题型,让学生反复练习,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掌握和巩固。切忌面面具到。为此,上每一堂课时我们要精心设计复习题,使每一道题要立竿见影,具有代表性,避免重复性、机械性练习。
策略四:特别关注学困生,促进全面发展
在复习中,我们要特别关怀学困生,就好像人们呵护弱树一样,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促进其成长。如,我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用“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通过“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来帮助后进生,当学困生取得了一丁点进步,我给予“小老师”和“徒弟”表扬与奖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进步的喜悦。
小学学困生辅导总结范文6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对策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88-03
所谓数学学困生就是指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差,不能进行独立思考,作业常常完不成或出错较多,数学测验成绩经常处于落后地位的智力正常的学生。在初中阶段,他们表现在数学学习能力不足、找不到得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对数学缺乏兴趣和信心等,因此数学学习效率低下。并且这些数学学困生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学习数学的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缺乏学好数学的自信,行为上懒惰(包括懒于学习和懒于改变学习数学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中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呢?转化这些数学学困生的策略有哪些呢?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可以从以下学生主观原因、教师和学校客观原因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给予考虑。
1.学科方面的原因[1]。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高的概括性与抽象性,具有严谨的逻辑。对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求比较高。学生要想学好数学,一定要善于思考,勤于总结。但大多数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懒于动脑,不善于思考,只是依靠一味地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时便束手无策,普遍认为数学学习很枯燥和乏味。
2.小学数学基础差。部分学生自上小学起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缺乏学习毅力和上进心,满足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主动地去学习消化当天学习的知识,时间长了,欠账就会越来越多,在小学就成了数学学困生,升入初中后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而学校未能处理好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因而造成这些学生学习困难。
3.学校原因。新教改以来,初中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学习情绪受到严重打击。并且学校为了升学率,利用检测结果对老师、家长大做文章,如发奖金、评先进、训话、开家长会等,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有些学校分“优班”和“差班”,使学困生产生不平的心理,而且这些心理很快转化为气馁、愤怒、退却,造成心理障碍,不利于学困生的进步。
4.班级原因。现在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摹仿性和依赖性,他们互相干扰,互相影响,再加上个别教师对学困生的不重视,讽刺挖苦,学生之间的排挤和瞧不起,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他们逐渐从老师的视野中消失,脱离群体,拉帮结伙,打击、挖苦其他同学,跟老师对着干,严重干扰老师的正常教学,加剧了学困生的形成。
5.教师的原因[2]。(1)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后,教师们试图改变在课堂中的地位,但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沿袭传统,课堂单调、乏味,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权力。学生的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态,致使学生缺少创新的活力和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能。(2)教师不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一样。如教师不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把所有的内容强加给学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法的指导,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部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抗拒,导致学困生的出现。(3)教师偏爱优生,缺乏对学困生的关怀、辅导和照顾,对他们采取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课堂提问只提问优生,课堂练习只关注优生,对练习、作业,没做到分层分类。对他们的练习、作业出现的错误,没给予及时的剖析和矫正,日积月累问题多多,从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学困生必然产生。
6.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1)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信心。数学学困生对学习数学普遍缺乏兴趣,并且求知欲低,意志薄弱。当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情感不强烈,意志薄弱时,就难以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学习就进入不了状态。(2)数学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性差,依赖性强。有些学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差事,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只是为了免受教师及家长的责备,学习数学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和形成自觉索求的信念。并且他们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主动,上课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更不可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学习态度比较被动。(3)数学学习方法不科学,听课效率极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会动脑筋,只会死记公式、定理,机械模仿,照葫芦画瓢,久而久之,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学习内容的知识性、逻辑性越来越强,其数学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地就慢慢走了下坡路。很多数学学困生不会举一反三,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探究,也不善于比较、归纳、总结,不能对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尽管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数学成绩依然不尽人意。
7.家庭原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特别是青春期的家庭教育,在促使孩子获得全面发展上,起着学校和社会都难以起到的奠基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强,并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心切,过分溺爱,部分学生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性。一些家长素质低,缺少文化,不懂得教育方法,与子女缺少交流沟通,对学生漠不关心,出现问题后轻则抱怨、责怪,重则打骂,赶出家门,更有甚者,认为教育子女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不主动和老师配合。并且随着外出务工者增多,这些家庭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无家长监督管理,家长将孩子交给学校,寄希望于老师,而因学生多,老师又照顾不周,这些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在课后得不到应有的消化,时间长了,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困难越来越多。
8.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商品经济的更加活跃,各种不良社会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在校学生,特别是网吧、游戏厅的无序发展和管理上的混乱,加之学生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使网络吸引住了不少学生的心。有些网吧老板为了赢利,误导学生,为学生上网提供食宿方便。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培养数学学习兴趣。(1)情景导入。在情景教学中应该遵循“教师引导、设疑,学生思考、讨论、解疑”的原则[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参与思考、讨论,进行情景操练和自主活动,得到相应的结论。在具体选择要创设的情景时要注意以下原则:一是导入目的要明确,由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导入的形式。二是导入形式要多样化,不能每次导入都一样。三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采取合理的情景导入模式。最后,在情景教学中要注意设疑的技巧和方法。适当的设疑、提问,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思考问题、解决的能力。创设视觉情景的手段很多,有图片(包括导入图形)、实物、动作、表演等等,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对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2)建立讨论小组。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是现如今很多教师都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组互动学习之前和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对程度较弱的小组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帮助,让所有的同学都投入到小组学习中去,达到全体学习的目标。再次,教师在进行小组学习时要讲究民主,耐心协调各组内的不同意见及各组提出的不同见解,让互动讨论有序。最后,教师要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力,对各组的结论要从正面积极地加以鼓励,给予积极的评价。特别是较弱的小组,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小组互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加以运用,具体的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分为探究式、体验感悟式和实践式三种。并且小组内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师生换位的方式,是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学生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有专长的学生得以发挥,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同学处得到比在老师那里更大更及时的帮助,并有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不仅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心理策略[4]。从心理上给数学学困生树立可以学好数学的信念,使学生感受到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学困生数学成绩虽然不好,可他们同样渴望数学进步。数学教师应真诚地与数学学困生沟通,用一双慧眼,去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赏识,甚至将他们的一些错误也转化为一些鼓励的语言,让他们体会到赞扬和肯定的喜悦,体会到数学老师是一视同仁的,在数学老师那里得到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宽容,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是真诚的。数学学困生最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呵护,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放下心中的成见,真诚帮助数学学困生,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重反馈。课堂上学生的表情、回答问题的状况、练习中的表现,给教师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我们要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地调节教学。而且着重抓好课堂知识达标练习和精批学困生作业,针对练习和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针对性辅导。另外,当学困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后,必须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要求他们做好预习,通过教师提前下发的新课讲学稿,阅读课本,进行力所能及的教材处理。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作业,这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好机会,它对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等各种能力很有帮助。制定学习计划,尽量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
4.其他策略。①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我们教师要和家长做朋友,经常联系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了解学困生的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帮助家长用积极的心态、赏识的目光来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并不断放大。给家长介绍科学的家教方法,引导家长帮助学困生战胜学习上的困难,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成绩。②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和引导,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5],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数学成绩不佳的学生中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原因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帮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一定的数学知识,因材施教,对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的学生多给予及时指导,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学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使每个学生在个人原有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潜力。③借助优秀学生的力量,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同学之间兴趣爱好相仿,易相互沟通。在课余时间要有目的地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让他们多在一起玩耍,为学困生辅导作业和练习,帮助其学会一些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逐步树立起学困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很多,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而应该给予帮助。他们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应该同家长、社会、学校共同努力,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让他们有信心去面对学习中的难题。教师们在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对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的学生多给予指导,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学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使每个学生在个人原有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潜力,想方设法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一定的数学知识,发挥出数学学习的潜能,学会学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肖礼顿.考试周刊[J].2011,(22).
[2]艾阳辉.四川文理学院学报[J].2007,(z1).
[3]张行淘.新世纪教师素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章飞.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