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六稳六保工作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六稳六保工作意见范文1
1.项目名称: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责任单位:党政办、各村(社区)
配合单位:中心初中、民政办、人保所、建管所、卫生所等部门
项目内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服务型基层人民政府。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公共服务方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倾斜,建立符合镇情、覆盖农村、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便民服务中心、村居公共服务中心和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项目保障:完善机构建设,强化管理考评。
项目要求:着力构建覆盖全面、及时有效、群众满意的服务平台。
2.项目名称:推进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机制建设
责任单位:民政办、人保所、各村(社区)
配合单位:司法所、财管所、建管所、卫生所等
项目内容:不断巩固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成果。建立与农民可支配收入直接挂钩、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同步的保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
项目保障:镇财政加大投入力度。
项目要求:全面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为基本内容的救助体系,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助帮扶。
3.项目名称:推进医药卫生所体制改革
责任单位:卫生所、各村(社区)
配合单位:财管所、人保所等
项目内容: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所服务均等化,健全人人享有的医疗卫生所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公共卫生所体系建设,建立疾病预防控制联防联控机制,完善重大疾病预防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所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项目保障:镇财政加大投入力度。
项目要求:确保每个社区群众都能享受大病补助、合作医疗服务,确保重大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有效预防控制。确保镇区办好一所合格的医院,确保各个社区都有一所示范化卫生室。
二、创新发展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
4.项目名称:加强大调解体系建设
责任单位:综治办、司法所、调处中心,各村(社区)
配合单位:机关各相关部门
项目内容:
(1)加强镇村两级大调解领导体制建设。镇调处中心主任由党政分管领导担任,配备1-2名专职副主任;村(社区)调解主任由村主要领导担任,配备1名专职副主任。
(2)成立村级调处工作站,实行机构专设、人员专职。
(3)相关职能部门明确专门人员与中心对接,实行联动联调,推进镇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建设。
(4)镇调处中心、村(社区)调处工作站和公调对接站队伍,按“3个2”的要求落实专职调解员。
(5)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发挥镇调处中心的骨干作用和村(社区)调委会的基础作用。
(6)镇调处中心、村(社区)调处工作站有专门调处场所,办公设施配备到位。
项目保障:出台相关文件,按要求配强配齐人员,硬件保障按南通要求到位。
项目要求:2014年4月全部达到要求。
5.项目名称:深化大调解专业调处机制建设
责任单位:农经站、综治办、中心初中、派出所、民政办、司法所(调处中心)、人保所、卫生所、环保、工会等
配合单位:镇相关部门
项目内容:
(1)深化“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援调对接”、“访调对接”、“消调对接”六大对接调处机制。
(2)从整合内部资源入手,强化对接专门机构和人员建设,实行管理规范化、工作信息化、人员专职化,实现体制管理新突破。
(3)依托相关职能部门,全面建立完善医患、劳资、环保、拆迁、交通事故、物价、教育、婚姻、土地流转等涉及民生类矛盾纠纷的专业化调处机制(包括办事机构、办公场所和相关制度),及时有效化解行业性矛盾纠纷。
(4)在矛盾纠纷多发领域不断拓展专业化调处机制建设,做到哪个行业矛盾纠纷突出,专业调解组织就建到哪里。重点加强镇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调处中心建设,探索建立保险介入调解、提前支付、委托评残、结果确认等调处工作新机制。
项目保障: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深化对接调处机制实施办法和深化专业调处实施办法,以及相关工作规范。
项目要求:2014年,运用“公调对接”机制调处纠纷占110接处警民事纠纷类40%以上,通过“检调对接”、“诉调对接”、“援调对接”促成和解结案率、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调处矛盾纠纷的成功率达到市要求标准。全镇民生类矛盾纠纷的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6.项目名称:全面实施大调解工作信息化管理
责任单位:司法所(调处中心)
配合单位:综治办、各村(社区)
项目内容:镇、村大调解工作探索建立网上运作机制,重点突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零报告、纠纷调处、责任追究等重点工作环节,定期分析矛盾纠纷走势,提出阶段性工作意见和建议。
项目保障:严格落实综治办转发的《南通大调解网站维护管理工作规范》、《全市大调解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规定及《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零报告”和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等文件。
项目要求:2014年6月底前,实现矛盾纠纷信息网上传输、纠纷移送网上流转、调解文书网上生成、调处结果网上反馈、调解档案网上保存、调解过程网上监督等信息化管理新机制,调解服务一键通全面覆盖到村(社区)。探索建立网络QQ调处及QQ视频调处工作机制。
三、创新发展现代防控体系
7.项目名称:构筑覆盖全镇的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
责任单位:综治办、派出所、财管所、各村(社区)
配合单位:机关各部门
项目内容:
(1)以现代信息化为引领,在充分整合现有技防资源的基础上,按照“高点规划、高质建设、高效运用、高标管理”原则,构建“防范技术融合应用、防控时空无缝衔接、防控目标全网追踪、防控区域全面覆盖”的现代信息化技防镇。
(2)加强镇巡防中队建设,全面整合专业巡防和义务巡防力量等资源,形成两级专职巡防新体系。对镇技防监控中心人员定位、制度建设、监控值守形成规范管理。
(3)加强治安志愿者队伍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探索实践群防群治新模式。
项目保障:制定出台全镇技防工作规划,将现代技防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力争2014年全面完成技防建设全覆盖,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长安建设目标考核,全面落实南通市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巡防工作的意见》,建立完善巡防队员考核奖惩机制。
项目要求:2014年,确保镇财政用于技防监控建设的投入达50万元以上,全镇25个村新增探头至少100只,通过技防设施现场抓获和提供线索破案量占破案总数的40%以上。确保巡防力量不少于50名,群防群治队伍常量达到辖区人口1%以上,建成一定规模的治安防范、应急反应、社会救助等不同类别的志愿者服务体系。
四、创新发展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体系
8.项目名称:创新建立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机制
责任单位:司法所、各村(社区)
配合单位:610办、派出所、民政办、人保所等
项目内容:
(1)按照“党政主导、政法综治牵头、职能部门参与、实体化运作”的原则,建立以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涉毒涉邪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社会弱势群体、重点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的,融帮助教育、管理控制、劳动就业、法律服务、社会救助、心里矫治“六位一体”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中心。
(2)强化镇级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帮扶、教育、心理矫治和转化工作,同时对其实行24小时管理服务。
(3)加强镇社工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特殊人群管理水平。
(4)扎实推进防范处理“回归社会工程”,全面启动“三年教育转化整体战”。
项目保障:按照南通市关于《县级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中心、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过渡安置基地、镇(区、园)社工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落实到位。
项目要求:2014年,全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达96%,衔接管控率达100%,无重新犯罪、又犯罪。
五、创新发展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9.项目名称:加强外来人员服务管理组织网络机构建设
责任单位:综治办、派出所、村(社区)
配合单位:机关相关部门
项目内容:
(1)整合部门资源,建立集信息采集、劳动就业、子女入学、法律服务、社会救助、矛盾化解等职能于一体的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
(2)在派出所建立外来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站和外来人员犯罪管控中心,设立专门办公场所,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建立外来人口流入地、流出地双向管理协作机制。
(3)不断完善外来人口信息化采集和管理机制。进一步细化信息采集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部门协作、社会单位信息交换、信息核查反馈工作机制,提高信息采集的完整率和准确率。
项目保障:将外来人口服务管理改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落实管理工作经费。
项目要求:2014年3月底前,按照要求全部配备到位,硬件建设达到标准。确保外来人口在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享有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营造公平均等的发展环境。
六、创新发展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10.项目名称:“诚信江安、和谐邻里”主题教育
责任单位: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广电站、文化站,各村(社区)
配合单位:相关部门
项目内容:
以“净化社会空气、打造一流民风”为目标,全面提升江安镇经济建设软环境。
项目保障:制定出台《江安镇“诚信江安、和谐邻里”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项目要求:全面提高江安镇干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活动真正让江安镇社会风气得到净化,人民群众的法治理念得到提升,促进江安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七、创新发展基层基础建设管理体系
11.项目名称:强化基层政法综治工作综合平台建设
责任单位:综治办、各村(社区)
配合单位:610办、派出所、司法所(调处中心)办、维稳办等
项目内容:
(1)大力度推进镇政法综治工作中心示范级创建活动,办公场所不少于300平方米,专职政法副书记直接负责、主持全面工作,综治办专职工作人员达到3人以上,专职调解员达4人以上,落实执行联动机制。村(社区)建立标准化综治警务室,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人员、制度、经费落实到位。
(2)全面实施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法治联创、社会管理联管等“六联”工作机制。
项目保障:按照要求严格实施考评,列入综治工作考核重要内容。
项目要求:2014年3月底,村综治警务室标准化建设到位,2014年9月底,镇政法综治工作中心示范级建设到位。
八、创新发展政法综治队伍管理服务体系
12.项目名称: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责任单位:综治办、610办、派出所、司法所(调处中心)、维稳办
配合单位:纪委、组织、人保所
项目内容:大力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市委政法委领导下开展“大练兵、大轮岗、大督察、大监督”活动,制定实施方案。
项目保障:健全和完善政法队伍建设制度体系。
项目要求:确保全年政法干警无违法违纪和错案责任追究现象,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满意率居全市前列。
13.项目名称:政法综治新型专业队伍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责任单位: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调处中心)、各村(社区)
配合单位:人保所、财管所等
项目内容:
1、培育壮大专职调解、专职社工(心理矫治)、专职保安、专职监控、专职巡防、专职外口协管等专业队伍;群防群治队伍保持不少于100人。
2、全面建立江安镇“综治长安服务队”,在人员、制度、经费保障、考核上规范运行管理。
项目保障:制定完善专业队伍招录、培训、管理、使用、评价和奖励等实施办法。
项目要求:科学设置岗位标准,严格考核管理,提升工作效能,推动江安镇综治长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九、创新发展组织领导体系
14.项目名称:建立完善维稳考评奖惩机制
责任单位:纪委、组织、综治办、依治办、人保所
项目内容: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法、安“七位一体”考评体系,用足用好综治法治考核奖惩手段。
项目保障:制定完善《江安镇社会管理创新(综治长安建设)考评表彰活动实施办法》。
项目要求: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列入党政机关重要议事日程,使全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长安创建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较大提高。
15.项目名称: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责任单位:综治办、维稳办,各村(社区)
配合单位:中心初中、派出所、人保所、国土所、建管所、卫生所、环保、安监、办、法制工作室等
项目内容: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审批、重大工程立项、重大举措出台前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项目保障:加强维稳办机构建设,配齐人员,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化标准体系和考评办法。
项目要求:按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意见》要求,做到应评尽评。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审批、重大工程立项、重大举措评估率达100%。
16.项目名称:建立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对话机制
责任单位:法制工作室、司法所、各村(社区)
配合单位:派出所、维稳办、办
项目内容: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对话机制,对涉及民生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进行听证对话。
项目保障:严格执行《市听证程序规定》。
项目要求:重大决策、重大项目举行听证对话率达100%。
十、创新发展社会管理新的手段体系
17.项目名称:建立社会管理法治保障机制
责任单位:依治办、司法所、法制工作室
配合单位:相关部门
项目内容:
1、“公民法治驿站”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实行标准化运作。
2、全面打造“法治文化一条街”。
3、深化依法行政,推动公正司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努力形成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浓厚法治氛围,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项目保障:出台实施意见,扎实开展法治创建活动。
项目要求:基本建成法治理念深入、规章制度健全、权力行使规范、公民权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法治乡镇,形成社会管理法制化保障体系。
18.项目名称:建立社会管理舆论宣传机制
责任单位:宣传、文化站,广电站
配合单位:综治办
项目内容:强化社会管理舆论宣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社情民意,理顺社会情绪。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对外宣传、文艺宣传等形式,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宣传、成果宣传等形成社会管理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社会基础。
六稳六保工作意见范文2
一、认真履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责。
元旦、春节期间对辖区内粮油重点经营大户及部分乡(镇)粮食市场进行监督检查,1根据市粮食局及区食品平安委员会办公室文件通知要求。总体上是规范的按有关粮食法规、规章要求,对八户办理了粮食收购许可证》企业进行年检;完成省市粮食局、区政府粮油信息监测、供需平衡、粮油统计上报等工作。
做好市场调控。认真开展粮油经营工作,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及时准确掌握区内粮食市场行情,适时组织调运适销对路、符合质量的合格放心粮油满足市场,确保春节期间粮食市场稳定;年13月粮食销售量万公斤,收购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万元,亏损万元。
二、加强贮藏粮油管理和保证军粮供应
进一步规范仓储工作,积极推广应用各种科学保粮新技术。严格依照“一符四无”要求进行管理,粮食仓储工作效果明显;3月10日市粮食局对年新增市级贮藏油万公斤组织验收合格,3月17日受市粮食局委托,区粮食局牵头对年市级惯例贮藏菜油万公斤进行验收合格,对新增区级贮藏油万公斤进行验收合格;认真落实军供政策,完善军粮供应管理方法,把好质量关,做好军供大米新旧供应标准的衔接工作,向部队做好宣传工作,广泛听取部队意见和建议,不时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做好军粮供应工作;主动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旱情期间救灾救济粮供应,共计发放救灾粮万公斤。
三、加强内部管理。
坚持每周五上午为集中学习时间;创新工作方法,区粮食局同区粮油贮藏购销公司签订《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书》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综合平安工作责任书》加强学习。将年主要工作分解到科室,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努力抓好社会维稳和平安生产工作,确保平安生产无事故,加强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和安全工作;修订完善企业职工收入分配制度,认真落实企业资金管理方法。
四、下步工作意见
(一)强化粮食行政监管。
1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管理
2强化库存粮食质量管理
3加强粮食市场监管。
4完善和巩固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制度
5做好粮食法规政策宣传
(二)加强各级贮藏粮油管理。
要严格执行各级贮藏粮管理规定,区粮油贮藏购销公司承担着省、市、区三级贮藏粮油。确保贮藏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贮存平安,规定时间内完成轮换任务;继续巩固和保持“仓储管理示范库”荣誉称号。
(三)转换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1积极做好粮食购销经营工作;
2做好军粮和救灾、救济等政策性粮食供应;
3建立粮食产销衔接关系;
4继续实施激励和约束的分配机制;
(四)强化企业管理。
1加强国有粮食企业内部监管;
2加强财富物资的综合管理;
正确核算盈亏;3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企业财务制度。
4抓好综合平安生产工作;
(五)搞好粮食经营基础设施建设。
1搞好粮食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2做好怀远街军供站综合商业楼招商工作;
(六)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2搞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促进粮食工作健康发展,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把上级党委决策布置与粮食系统实际结合起来,把久远目标与抓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发明性地开展好新形势下的粮食工作。
六稳六保工作意见范文3
一、深化学习教育,推动干部能力提升。
(一)统筹谋划学,将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育、“精神”教育纳入实施方案,制定了常态化学习课程安排,细化分解学习任务,紧紧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使全体干警牢固树立“学用结合”理念,着力解决“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
(二)创新举措学,认真整理必学及选学篇目,印制、征订并发放学习参考资料共计104余份。坚持局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引导干部职工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等各种学习形式,抓实书本学习的同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川观新闻、锦官驿站等新媒体平台,将学习教育贯穿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始终。
(三)政治轮训学,组织干部100余人次参加政治轮训,对因工作原因未能及时参加政治轮训的干部及时组织集中“补课”。干部围绕学习内容撰写心得体会90余篇,并组织心得体会交流,确保政治轮训不走过场、不搞形式。
二、践行服务宗旨,强化为民服务能力。
(一)推进“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15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与7个乡镇82个村(社区)签约,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法律服务工作者成为基层群众的“随身法律顾问”,大力开展法律志愿活动。今年以来,律师团队共进村入户提供法律服务400余人次。
(二)组建律师团队,认真落实《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见》,遴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棒、风险意识强、有一定刑事案件办理经验的律师组成服务团队,根据需求随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截至目前,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434人次,其中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5件,办理其他法律服务事项(代书、咨询等服务)379件。
(三)以市(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为切入点,打造“法治文化阵地+休闲娱乐场地+区域特色+红色文化”四维一体的特色法治文化实体阵地,完成烹坝镇固包村、泸桥镇咱里村、泸桥镇海子环环村、冷碛镇杵坭村、兴隆镇和平村法治文化实体阵地建设。
(四)我局指导岚安司法所组建县第一支由群众组成的“县红色法治文化宣传队”。法治文化宣传队主要由政治素质较高,且具有一定表演能力和热心普法公益事业的群众组成,通过用本土话、俗话、俚语等自主创作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在县、乡、村的舞台上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歌舞串联、山歌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使群众都成为“我要学法、我能守法、我会用法、我来普法”的新人。自宣传队成立以来,已在岚安乡、泸桥镇等乡镇开展“学党史,颂党恩,法治宣传进乡村”系列宣传活动5场次,受众1000余人次,网络宣传阅览人数19万余人次,其中推送至“之声”的《法治宣传进老区、唱响红歌颂党恩》法治宣传新闻广受好评,播放次数达16万余次。
(五)从特殊对象权益保护入手,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六稳六保”工作精神为指导,创建“两类人员”“管理+帮扶”“三大机制”,创建职能部门与协作单位联动机制,以司法行政部门为主,联动人社、卫生等部门,就“两类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心理抚慰矫治等方面进行合作联动;创建跨区域协同机制,与石棉县司法局建立《社区矫正跨区域执法协作协议》;创建政府部门与企业再就业衔接互动机制,确定山盛水泥厂作为“县刑释回归人员安置帮扶基地”,提升“两类人员”管理帮扶成效。
(六)进一步提升乡(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员业务水平、调解技能和法律知识,依法依规调处好民间纠纷,始终发挥好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层基础,培育基层法律明白人,5月20日,县司法在县政务中心五楼会议室召开人民调解、法律明白人培训会,县基层调解组织107名人民调解、法律明白人参加了培训。
三、加强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我局充分认清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重要性,把握年轻干部的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正确看待年轻干部在发展县司法行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打牢年轻干部培养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着力改善全县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结构,按照“高度重视、重点培养、统筹选配”的工作思路,把培养年轻干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四、2022年工作打算
六稳六保工作意见范文4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1、宝华水库工程进展情况
宝华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利工程,水库坝高54m,总库容168.0万m3,工程概算总投资为3281.61万元。工程于2007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工期为24个月。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100万元,大坝心墙开挖单元工程通过验收,已完成灌浆砼盖板浇筑工程和隧洞开挖工程。并计划于今年7月底完成帷幕灌浆工程,11月开始大坝填筑,各项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顺利开展,预计2010年6月将完成施工任务。
2、永兴二级电站工程进展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准,*县永兴二级电站列入全国以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000kw,总投资为2479万元,(其中:代燃料装机为2000kw,投资1246.13万元,16个自然村,2270户),工程于2007年12月22日开工。电站内主体工程(主副厂房、压力钢管道和前池泄水工程)已全部完工,5月份已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待交付使用。
3、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220号文件精神,*县2009年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0.5903万人,计划总投资297.4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7.89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515号文件精神,下达*县2009年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1.1000万人,计划总投资554.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43.3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发改委和州水利局共下达我县2009年饮水安全工程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资金851.6万元,解决人口16903人。截止2009年6月20日,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已到位资金237.89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尚未到位;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尚未到位。于2009年6月23日在蒙自做饮水安全工程管材招投标工作,目前工程正在准备动工。
(二)项目的前期工作
1、阿扎河水库前期工作
(1)阿扎河水库工程前期阶段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工作已完成;(2)阿扎河水库库区淹没耕地达到50%以上的有1310人,287户。移民生活区安置点选择在县城旁红土坡移民点和莲花大道延长线以处,普所龙村以东,小多科以西片区,水、电路、通信、场地平整建设已完成,现已安置到红土坡移民点有73户,计划剩于部分农户在2009年内安置完成;生产区安置点选择在迤萨镇大黑公村委会土锅石缸国有荒山和石头寨乡困岭梁子片区,荒山面积3750亩,已开垦荒地2200亩,未开垦荒地1550亩,*至*油路经过生产区,生产区交通便利;(3)下发《*县人民政府关于阿扎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的决定》,明确阿扎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4)与州水勘院签订编制《初步设计报告》的协议,目前正在抓紧编制,预计2009年下半年完成初步设计审批工作;(5)20*年11月26日至29日,阿扎河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评审;(6)20*年12月18日由水利部珠委审核评审,并已经拿到项目建议书的评审意见;(7)2009年4月29日,阿扎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发改委评审;(8)2009年5月13日,阿扎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水利厅评审。
2、大黑公电站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大黑公电站工程,由*广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做坝址地质钻探等前期工作,现已完成坝址钻探13个孔,进尺1000多米,该电站预可研于20*年3月24日在蒙自评审,但预可研审查没有过,根据有关专家人士分析,大黑公电站大坝很可能往下移。
2、南昏河和藤条江梯级电站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截止2009年6月,南昏河梯级电站《规划报告》已通过省水利厅评审;藤条江在我县境内可开发的主要有五级电站,但是经过专家论证,由于单位投资过大,指标高,原来准备投资建设的开发商已放弃,所以目前正向社会招商中。
(三)农田水利建设进展情况
*县20*—2009年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1257万元,投入工日70万个,出动机械台班180万个,修复水毁工程960处,疏浚河道10公里,清淤渠道400公里,完成土石方80万方,新增防渗渠道18公里,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0.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15万亩。新增除涝0.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15万亩,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87万人。
(四)防汛抗旱工作
1、旱情及抗旱工作。旱情:作物受旱面积0.406千公顷,其中轻旱0.21千公顷,重旱0.186千公顷,干枯0.01千公顷;水田缺水面积0.21千公顷,旱地缺墒面积0.23千公顷;因旱人畜饮水困难0.29万人、大牲畜0.34万头。抗旱工作:抗旱投入人数0.56万人;投入机动运水车辆4辆;投入抗旱资金10万元,其中地县级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抗旱用油1.5吨;抗旱浇灌面积0.24千公顷、0.3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0.2万人、大牲畜0.15万头。
2、防汛工作。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强化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乡镇、各水库的防汛责任人,不定期组织人员到水库到各乡镇进行汛期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防汛工作。
3、库塘蓄水工作。全县16座水库、86座小坝塘,上半年蓄水总量达0.2583亿立方米,多年同期0.2379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增加7.89%。
4、水毁修复工作。修复堤防7处、7公里,修复闸涵1座,河道清障8处、5公里,引水渠63条55公里。
(五)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1、水土保持法宣传情况。共出动宣传车辆2辆,宣传人员8人次,在县城跑马路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1800份,在法律法规咨询台工作人员还对群讲解有关法律法规。
2、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今年1—3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县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4月份定稿并上报州发改局和州水利局,5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云南省西南诸河流域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工程迤萨镇项目区(*县)勐龙河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
3、对二oo八年审批的架车乡阿扒铅锌矿水土保持方案和迤萨镇曼车石膏矿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作了检查,并要求这些个体企业在不够到位的地方继续做。
(六)水政工作情况
1、开展“五五”普法和水法规宣传情况。我局结合今年全县综治维稳法制宣传月活动和“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开展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州水利局举办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宝华乡俄垤水库、迤萨镇勐龙一带以重点宣传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水行政监督检查工作,对重点监督的各取水大户、工矿企事业单位、矿山、砖厂、采石、河采砂点等开展了水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使他们对水法律法规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活动共出动宣传车20辆次,召开座谈会10次,发放宣传材料7000余份。宣传布标10(条),粘贴宣传标语7000余条,受宣传人数达22万余人,宣传面达85%以上,共投入宣传资金0.8万元。从而保障了水法宣传工作的开展。
2、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情况。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征收水资源费219735.13元.
3、集中力量,强化水行政执法。根据州水利局红水办[2006]40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政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成立由局领导为组长,水政、水保、防汛、水政监察大队等人员组成的*县水政监察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重点监管河道、采沙、采石、采矿、取水户、砖厂等进行监管检查,发现违法案件及时查处。使*县水事管理步入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县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和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县第六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紧密结合水利工作特点和党员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同时我们总结了第一阶段工作经验,认真听取了县委实践办、第六指导组和群众意见建议,改进和提高了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确定目标,明确任务,精心组织,按照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进展,从5月9日开始转入“分析检查”阶段,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宣传动员。3月25日,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于3月27日,我们水利局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县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事项。会上,李正云同志作了动员报告,要求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展好各阶段活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2、多种措施,强化学习。为了达到“真学、真懂”的要求,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学习,巩固学习成果。
3、围绕主题,深入调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加快水利科学发展,服务*奋力崛起”这个主题,结合本职工作,都深入到各自的学习实践活动的调研点和基层一线,确定调研课题,开展调研工作。分别围绕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关建设、人饮工程等工作,形成了有现状、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副科以上领导撰写了4篇专题调研报告,全体党员每人提交了一份学习心得体会。
4、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4月20日,我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水资源管理上做好水文章”主题开展了大讨论,每人都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谋划,通过深入讨论,就如何做好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2009年水利工作,最终提出并形成了我局2009年的工作计划。
5、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活动。局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到扶贫挂钩联系点架车乡牛威(州水利局挂钩),河莫(县水利局挂钩)和新农村建设指导点三村乡,一是征求群众意见;二是宣讲惠农政策;三是努力为群众办事实;四是走访困难群众;五是跟农民交朋友。通过这样听意见、解难题、办事实,基本实现了“进万家门,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目标。
6、及时召开“分析检查”阶级动员大会。5月12日下午,全局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及时传达了县委动员大会的精神,研究水利局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安排,5月18日下午,我局召开了全体党员干部会议,李局长首先回顾总结了水利局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传达了全县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精神,就县水利局如何切实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7、扎实抓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二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材料;三是组织群众评议。6月22日,我局组织了群众评议,参评人员有水利局(含水勘队)的全体党员、退休干部代表。评议内容主要是水利局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的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提出的举措行不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实不实。评议大会上,由李光发副局长解读《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然后由参评人员进行讨论,填写评议表,提出评议意见,开展评议后,我们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研究评议的意见,修改完善《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目前正在做转段准备工作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宝华水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隧洞地质条件和20*年雨水偏多的原因,在隧洞开挖中(6月—11月)洞内多次出现坍塌,隧洞进出口处出现较大的滑坡面,地质松软、破碎,塌方严重,地下出水量大,所以,隧洞工程施工难度大,投资增加,进度缓慢,工期延长,导致了不能按原计划完成隧洞导流任务;二是宝华水库工程概算投资为3281.61万元。目前,除州级一次性补助1200万元和省级补助700万元,秦光荣省长到*调研期间安排500万元外,尚缺口资金有881万元。
2、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根据国家水利等三部委联发的发改农经〔2007〕第1752号文件通知规定,“在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中管材必须采用pe管材,不得采用钢管”,但我县部分自然村水源途经石崖、农田、村内道路硬化、河流、滑坡地段等不可预见因素而导致不能下埋pe管的部份而不能采用钢管,加之群众对采用pe管材认识不足,不受欢迎等,致使实施难度非常大;二是我县大部份自然村较为贫困,按比例要求集资部分难以足额完成,给工程顺利开展带来了诸多困难;三是水源纠纷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畜饮水解困推进工作。
(二)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阿扎河水库前期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由于我县财政困难,财政自给率仅6.7%,导致水库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
2、小水电站(主要为:大黑公、南昏河、藤条江)开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境内乡村公路不畅通,影响了水电开发工作进度;二是电力管理体制不顺,电站和电网建设协调配合不够;三是缺少水电开发前期工作经费,影响水电开发前期工作进展步伐。
(三)水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领导对依法管理水资源,依法缴纳水资源费的认识不够,给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四)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防汛抗旱经费困难,办公设备简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汛抗旱工作正常开展。
2、水库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防御工作较难。
(五)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六稳六保工作意见范文5
关键词:矛盾;纠纷;排查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01-02
当前我国在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速、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矛盾纠纷发生率和激化率也在急剧地上升。如在乡镇地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贫富悬殊逐步加大,城镇化中农村征地数量增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等带来的社会矛盾越发多样化。如何妥善地解决纠纷和化解矛盾,平衡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任何社会都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对江西省于都、新余、抚州三个地区的调研,提出了对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思考。
一、当前主要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
(一)矛盾类型涉及广泛
纠纷类型由过去以家庭矛盾、邻里矛盾为主发展到如今十多类,其中,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权属争议、环境污染及安全事故、医患、交通、意外等正常伤亡赔偿纠纷和涉法涉诉问题、涉军群体问题成了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民间借贷纠纷、经济合同纠纷、企地纠纷应运而生,不容忽视。
(二)调处成功率逐步提升
近年来,各地政府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高度重视,不断创新完善工作机制,调处成功率逐渐提升。如新余渝水区近半年来矛盾纠纷95%以上得到成功调处,突出矛盾纠纷调处率达85%以上,连续多年没有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没有发生重大,没有发生进京非访事件,赴省进京上访大幅下降。新余罗坊镇2011年共发生各种民间矛盾纠纷344起,调处成功332起,调处成功率96.5%。于都县2012年1-7月,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67起,调处966起,调处率达91%。
(三)矛盾纠纷显现基层化
基层单位直接面对群众,工作很难十全十美;又因利益驱动、自身素质、知识水平等问题,在处理一些矛盾纠纷时如果不做到客观公正公平就会使问题积少成多,日益复杂,容易造成。
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方式方法各地具体实践
(一)创新目标管理责任机制,健全排调网络
一是各地均制定了有关社会矛盾排查的相关目标管理规定。如新余制定了《罗坊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方案》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意见。镇党委与全镇36个行政村和驻镇各企事业单位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将综治维稳工作纳入全镇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对村一级单位进行目标管理,对于年底考核成绩较差的村,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评优评先资格。二是各地形成了基层综治网络。如罗坊镇成立综治、公安、司法、等为一体的和谐平安联动中心,村级成立治保、调解、巡逻、安置帮教等维稳综治工作队伍,全镇276个村小组都成立了平安和谐理事会,通过镇村组三级基层综治组织建设,编织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治网络。于都县建立健全了村(居)民事纠纷调解中心、组(社区)民事纠纷调解站。在全县356个行政村、30个居委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有委员2702名,人民调解员3860名,夯实了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
(二)抓主要矛盾,讲究调处方法方式
在有效处理各类问题和矛盾纠纷工作中,各地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以下几种方法:(1)因势利导法。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抓好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积极引导其依法维权。(2)重点突破法。对可能酿成较大规模的苗头隐患,采取“隔离现场”的方法,或抓住关键人物,有的放矢,各个“击破”;或请上访群众推选代表,与县领导面对面谈话,协调解决问题。(3)敲山震虎法。很多因纠纷导致的是因为少数人情绪激动,挑起事端。因此在发生之时,稳定百姓情绪、抓住少数“带头人”成为思想工作的突破口。
(三)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基层力量在矛盾调处中的积极作用
指出,乡土社会的社会流动不构成这个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仍旧是血缘大于地缘,“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力量,搭建桥梁,可以起到更好的沟通与引导作用。如抚州六家桥乡于2012年2月开始“三老工作室”项目,从各村选拔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老长辈”,担任民事兼职调解员、政策宣传员、事务监督员、矛盾信息员,成立“三老工作室”,协助村委会处理各种村级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他们信息来源早、到达现场快、调处方法有效的特点,“抓早、抓小、抓苗头”,更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四)以强化服务为重点,积极帮扶与稳控化解相结合
欠发达地区很多矛盾纠纷的产生源于经济问题,从做好服务入手,帮助困难群体走合法程序解决矛盾问题;从完善弱势群体保障工作入手,解决就业脱贫等相关问题,是化解矛盾纠纷的一大突破口。如于都县大力开展帮扶解困工作,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各类弱势群体因生产生活困难而上访、因请不起律师而采取极端维权事件的发生。新余市渝水区还率先在全省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在全省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4778人;建立涉法涉诉专项救助基金,区财政每年都安排了20万元资金用于解决涉法涉诉困难人员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其次,解决了急弱势群体之所盼,投资2000余万元新改扩建了全区所有农村敬老院;投资1800余万新建了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渝水区儿童福利院,让所有孤残儿童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成立渝水慈善总会,使一大批因大病或天灾受困的群众得到应急之用。此外,渝水区重点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不断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同时加大小额贷款力度,为失地农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帮助。据统计,近四年来,全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万人,下岗失业再就业8400人;累计共为1815人发放小额贷款5685万元,小额贷款担保工作名列全省第一。
(五)建立维稳应急调度中心,完善应急服务管理体系
当前矛盾凸显时期,有些因矛盾而起的突发性事件始料不及。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和综合协调、组织、指挥能力,有必要建设应急服务管理体系。2009年,新余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区维稳应急调度中心,区委书记担任调度中心总指挥长,区长任副总指挥长,区委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总指挥长,结合区领导分工和各部门职能,中心下设8个维稳应急领导小组,每个小组由1~2名副县级领导、若干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应对处置教育卫生、农林水利、企业改制、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征地拆迁安置等8个方面的突出矛盾纠纷,实行对口受理、权威解释、高效处置,有力提高了全区维稳与应急的整体水平。至目前,全区连续多年没有发生一例在全市有影响的。
三、思考与建议
(一)整合资源,完善多元化的社会管理和教育机制
有效解决目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需要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对国情省情的介绍,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利益分配问题的根源所在,意识到目前我国阶层差异存在的必然性,使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处理个人利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制观及守法意识,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认真履行义务,树立和维护法制权威。
(二)重视社会精英,增强调解的基层力量
社会转型时期,基层矛盾纠纷多,调处工作量大,如果单纯依靠基层干部处理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例如村庄中的致富能手、高学历者、老书记、老党员等精英在村民中有较高威望,他们大多有知识、懂政策,有发展眼光、讲信义。对于这类社会精英,如党政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和道德精英,政府应加强他们的权威的引导,充分发挥其在农民心目中的力量,使其在新型矛盾纠纷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疏通作用。其次,基层组织的公共权威,如村委会、居委会的权威等也要通过自身的建设得以提高,以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民心目中的权威力量。要加强基层的法制宣传,还要长期不懈地坚持建设基层社会健康和诚信的社会氛围。
(三)大力发展经济,构建合理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
贫富差距过大、利益分配不公而导致的经济矛盾是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影响、制约各类矛盾发生的主导性矛盾。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是正确处理我省社会矛盾纠纷的关键,是解决一切社会矛盾纠纷的前提所在。目前,我省应该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优生态、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特别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要推进保障房的建设,重视困难群体的就业扶持;全面推进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确保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只有增强我省的综合实力,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才能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我省社会稳定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畅通渠道,建立健全表达与反应机制
所谓表达机制,就是使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有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正常渠道,重点解决好易诱发的矛盾和问题。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政府官员要与公众对话,不同的利益诉求要公开表达和相互对话,对话后的共识,要影响政策及其实施。人们在对话和参与中会获得新视角,获得成就感,从而成长为积极的、负责任的公民。享有充分权利保障和充分自由的公民,才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1]要健全完善机制,建立问题复查复核终结制度,规范工作秩序,落实工作责任,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渠道能够得到有力解决。要加强党政领导直接了解社情民意的通道建设。在互联网和政务公开网建立并公布专门的电子信箱,并在网上就有关问题向有关部门直接进行批复,畅通民意反馈落实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依法、及时、合理的反应。
六稳六保工作意见范文6
一、明年农业工作面临的形势
**年的农业工作仍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主要是土地资源急剧减少,完成粮食生产任务难度较大,农业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农业结构调整的空间较小,农业劳动力就业困难,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等。因此,各单位要面对现实,深入调研,切实制订好明年农业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社会化服务,规范土地流转,促进“三个集中”建设,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三年中变样”的工作目标。
三、调改原则
按照“保粮、减菜、控林、稳果、减猪、稳奶”的原则,全力提升农产品档次,积极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着力推进异地种养业。
四、目标任务
全年要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万亩,其中:夏粮2万亩,秋粮5万亩,粮食总产3.21万吨;油菜1.6万亩;林果面积6.8万亩,其中:果树4.5万亩,林木2.3万亩,水果总产6-6.5万吨;常年蔬菜2.7万亩,上市蔬菜15万吨;小宗经济作物面积0.7万亩;蟹塘0.8万亩。
生猪出栏10万头,家禽上市8万羽,鲜蛋上市100万公斤,鲜奶上市3000万公斤,水产品上市6100吨,食用菌面积10万平方米。
麦子机收率100%,水稻机收率95%。
五、种养业区域布局
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两岛和罗泾地区;
果树:柑桔集中在两岛地区;小水果主要集中在罗店、月浦地区;
蔬菜:主要集中在外环线北侧地区;
苗木:加强管理、组织销售、控制发展;
西甜瓜、青饲玉米:主要集中在月浦、罗店、罗泾地区。
畜牧生产:郊环线以南为禁止养殖区,郊环线以北及长兴、横沙两岛为控制养殖区。禁止养殖区内现有的养殖场要限期关闭。控制养殖区内不得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逐步关闭小型畜禽场,集约化畜禽场控制在38个以内,异地养殖场新增6—11个;
水产生产:水产养殖以长兴、横沙和罗泾北部沿江地区为重点区域,其余地区的淡水养殖将逐步退出;长江、海洋捕捞业规模逐步压缩,保留部分传统作业;稳定以河蟹养殖为主的市外养殖基地。
食用菌生产: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努力提高品种质量,逐步拓展国外市场。
六、主要工作
(一)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
一是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挖潜种足,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全面落实、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二是要认真落实市政府制定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中低产田改造,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要依靠科技,全面推广优质品种,建立优质高产生产示范基地,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健全病虫测报体系,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二)规范土地流转,保护农民利益
**年全区农业规模经营面积力争达到10.5万亩,比上年增加2万亩,占农业用地的65.5%。重点在粮田和果树上扩大规模经营面积。根据《土地承包法》的规定,结合**的实际,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切实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加快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乡、镇人民政府要依法履行职责,注重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及合同管理。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动态,指导和监督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订立、农民权益的保障;化解土地承包和流转中产生的矛盾,加强管理,使土地承包和流转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一要巩固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培育、扶持、发展,目前,已建成了有一定规模的五大农业龙头企业,对全区的农业生产,特别是规模经营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年五大龙头企业的种养业规模要达到5.5万亩,销售产值力争达到4亿元。
二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年,准备成立4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营销,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四)实施标准化建设,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
要建立一整套粮食、蔬菜、花卉、苗木、林果、畜禽、水产等各类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加工)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标准、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着重对本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承包大户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形成一批经过认证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形成一批经过认证认定的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同时,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建立健全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综合执法监管和网络化农产品监测等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和监控,使本区生产的农产品逐步达到国家质量卫生标准,全面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测检验、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渔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重点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中低产田改造,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六)推进“三个集中”,增加农民收入
结合本区“三个集中”的推进,在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宅基地置换中,要以土地换保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征用的程序和农民安置、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七)加强农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结合本区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的实际,优化农机结构,加大现代农业装备建设力度,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提高农机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机服务功能。
(八)加强疫病防治,搞好服务工作
要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清理整顿不规范养殖场(点),抓好畜粪综合治理工作。努力提高食用菌的品种质量,逐步拓展国外市场。
(九)发展渔港经济,逐步实施渔民转产专业
在抓好长江禁鱼期制度和海洋伏季休鱼工作的同时,着手筹备横沙国家一级渔港建设,组织、引导一部分渔民开拓海外渔场,切实做好渔业、渔民的转产安置工作,确保渔区社会稳定。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搞好**年农业工作,是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及市郊区工作会议精神、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是实现“三年中变样”工作目标的关键。各乡、镇要领导挂帅,组织专门人员,深入细致、科学合理地制定好农业规划。
(二)因地制宜,搞好秋播规划
各乡、镇要对农业用地作一次认真梳理,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掌握主动。要面对现实,深入调查研究,在服从大规划和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确立各乡、镇农业新的定位,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布局结构、生产组织结构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今年的秋播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