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管理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能管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能管理论文

职能管理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能否充分实现管理育人的职能,关键就在于一所高校的德育管理水平的高低。一所高校只有德育管理水平达到了较高水平,才能大兴管理育人之风,管理育人的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众所周知,管理育人是高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无论德育研究领域还是高校管理工作研究领域,对管理的德育职能都已给予一定的关注。但是,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如何最充分地实现这种育人职能,却仍值得我们作更深入地探讨。

一、高校管理育人的特殊性与重要意义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同时,要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落实。”由此看来,管理育人作为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德育的重要环节,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

然而,高校管理育人也有其特殊性。这首先表现在,与其他类型学校相比,它与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有更直接的关涉性。高校管理育人的客体主要是大学生,他们对社会已有较多的关注和评价,对管理者及其管理工作的形象十分敏感,管理中的不足常被其视为社会的阴暗面并因其思维方式方法的局限而被不适当地放大,以致形成不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另一方面,大学生即将进入职业及更广泛的社会领域,会将所接受的管理的影响带到其职业行为和社会活动中,管理者及其管理工作的思想道德影响无论积极还是消极,都会辐射到较大的范围,由此,管理育人的结果也由大学生传递至整个社会。

高校管理育人的特殊性还表现为,在高校德育工作系统中,管理育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有两层含义:一是学校德育系统工程,这是指校内的德育工作;二是社会德育系统工程,这是指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更大范围的德育工作。”在校内,管理育人会通过对德育各渠道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控制,保障其德育效能的充分发挥,还直接参与德育活动,它在学校德育工作系统中既具有统率和保证职能也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而存在。而就整个社会德育工作系统来说,管理工作在调动家庭教育、社会力量方面则有着校内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财力、人员组织与信息沟通网络等方面的优势。

高校管理育人的特殊性更集中地体现在高校管理育人的重要意义上。第一,管理育人可以保障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管理者及其管理活动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校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它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直接引导、协调、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秩序,并对专门德育工作部门及人员的工作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实施起到支持、促进和监督作用从而保证了德育的正确方向和德育在高校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管理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的个别性德育活动,则会直接促进学生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高,从而促进高校德育的全面实施和德育目标的实现。第二,管理之德育职能的充分实现可以促进管理工作的完善。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既包括管理者自身素质,也包括管理者对管理对象素质的促进。因此,育人是管理的内在要求,管理育人能使管理的职能更完整地得到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育人的实现程度是衡量一所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此外,强调管理育人,会促进管理者深人了解教育对象,更新管理观念,遵循管理道德,改进管理态度、管理方法和管理作风,提高管理质量,并为管理工作塑造起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更是对管理工作的实际促进。第三,管理育人工作的大力开展有利于高校塑造良好的办学形象,也能保证办学目标的实现。办学形象是高校办学力量、办学水平和毕业生素质的综合体现,它既会作为学生选择报考学校的重要依据影响学校的未来发展,还标志着高校培养目标也即办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学校的其他各项德育工作需要管理来保证、支持、促进和监督,舍此,德育可能会软弱无力;相反地,也不能将管理的育人职能剥离出去,进行所谓单纯的管理,因为那样并不能使管理对象自觉地接受和践履各种行为准则与规章制度,不能达到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的目的,会导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缺陷并由次影响其知识、能力等素质的发展。可见,“社会主义大学的行政管理离开了思想教育,既失去了管理的目的,也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效能”,其管理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学生也无法达到全面发展,高校自然也无法真正地实现办学目标,更不能侈谈进一步发展了。

二、高校管理育人的主要途径

关于高校管理育人的途径,通常认为是“在行政管理中育人,在教学管理中育人,在生活管理中育人”。但笔者认为,这些只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具体范围,是体现育人职能的管理工作领域,管理育人的具体途则蕴含于其中。管理育人要求每个管理者立足于本职工作,通过以下途径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

(一)制度育人。在学校管理的任一方面,都需要根据法律法规,认真制定出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确定学生应遵守的校纪校规;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细致地宣讲,使学生对其重要性及内容充分理解,并确立遵纪守法观念;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利用奖惩手段,使学生的优秀行为得到正向强化而继续保持和发扬,而不良行为则因惩罚的负强化作用而逐渐消退。只要制度的制定、宣讲与贯彻执行是适当的,定会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制度的育人作用有时是间接的,通过它对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自身的规范发挥出来。而总的来说,制度育人应当是管理育人最主要的途径。

(二)环境育人。德育工作者必须善于利用、改造环境甚至创造有利的德育环境。管理育人正是这样一个营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环境的过程。管理营造出的育人环境可分两类: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前者由校园卫生管理、建筑与绿化管理、景点规划与设置、教寝室布置的设计与管理等所营造,整洁美丽的校容校貌与清新雅致的班级陈设会因环境美直接使学生的性情受到陶冶,并养成珍惜他人劳动成果、遵守校园生活秩序和社会公德的习惯。管理育人更重要的是通过营造精神环境来实现。在物质环境中,标语牌、校园雕塑、宣传栏等会让人直接感受到美,但从本质上说,它们更是精神环境的物质载体,所蕴含或传导的是学校的教风、学风、道德风尚和整体风貌,其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努力与合作精神更是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也会促进校内各部门同心协力,创建与管理导向相一致的精神氛围。一旦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营造出来生存于其中的人们自然会受其熏陶而潜移默化,育人的职能也就体现出来了。

(三)活动锻炼育人。在这方面,管理育人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它既有较充足的财力,较易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能直接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的活动也较多。这类活动包括建校劳动、社会服务活动、文体活动等,公益性与集体精神是活动设计的两大主旨。通过活动的实践锻炼,学生在所习得的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反复运用所习得的社会规范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德育成果即得到巩固和强化,爱校如家、乐于助人、热爱集体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公平竞争、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也由此养成。

(四)人格育人。管理者的自我形象与道德人格是一种德育力量,管理者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甚或学习的榜样,其思想行为会对学生的德育接受与践行产生很大影响。管理者的人格育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的自律层次,要求每个管理者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认真、努力地完成本职工作,以此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与同事间密切协作;对管理对象包括学生要热情、真诚。二是提高性的先进层次,即管理者具有质量管理意识,能做到忘我工作、大公无私,并能以其优秀行为影响和带动他人共同前进。目前,要求所有管理者在人格育人都达到先进性的水平是不现实的,但广泛性上的自律层次则必须做到。

人格育人实际上不仅表现在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及日常行为中。管理者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好教材,它可以向学生传导对社会的感受、人生体验、治学态度与奋斗精神,并作为实际范例为学生提供启示和借鉴。当然,在这方面必须严防管理者人生历程的消极面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五)行为干预育人。管理育人也需要一般性教育与个别性教育相结合。这种个别性教育是偶然的、不系统的,它主要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行为,且以对其消极行为的干预为主。一旦发现学生有某种不良行为或行为倾向,管理者有责任也有权力予以制止、批评与说服教育;每当察觉学生处于道德选择的十字路口时,也就有义务给予指导和帮助。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行为干预,能及时预防或纠正错误,这种德育更具有针对性、现实性,效果也十分明显。

关于行为干预人,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必须消除以“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为借口推诱育人责任的现象,强化德育的全局观念;其二,行为干预不能是简单地制止或惩罚,而应以育人为目的,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力戒急躁行事、简单粗暴。

(六)管理方式育人。虽然受管理方式影响的主要是管理绩效,但管理方式的某些方面不仅影响学生对学校、社会的看法,而且在其行为的方式上也会烙上很深的印记。这从以下方面可以明显看出:首先,以关心人、爱护人为核心的人本管理观念已日益深人人心并被运用于实践,它会让学生较多地感受到来自学校、社会的关怀与爱,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积极,并会将人本原则接受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其次,管理的日益科学化、现代化会引导学生注重科学精神和现代意识的培养;第三,管理作风的民主化会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及其行为的民主化倾向。与此相反,管理方式中的陈旧观念、错误方法与不良作风则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产生负面影响。

三、高校管理育人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

目前,高校有不少管理者尚缺乏应有的德育意识,因此管理育人首先要求管理着的德育意识的树立与强化。德育意识是基于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的教育观,它要求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德育不只是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事,每一教职工都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责任,主动地利用各种德育时机,适时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品德养成施加积极影响。

高校管理育人更对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尤其是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管理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与执纪严明尤为重要。管理的育人职能实际上是渗透于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的组织、处理和运用的管理活动之中而得以发挥作用的。很难想象,一个业务素质不高、连本职工作都很难胜任的管理者能结合业务活动做好德育工作。更何况,其业务素质不佳本身即对学生产生负向的示范作用,怎么可能成功地担负起育人职责呢?

然而,并非一个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德育意识的管理者,就肯定能够胜任德育工作。决定他能否适当、有效地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的,是他的德育能力的高低。“德育能力包括管理者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能力与践行能力、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掌握德育规律并据此选用适当的德育方法的能力、德育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能力、了解并正确评价德育对象的心理品质和操行的能力、控制德育环境的能力、德育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方面”,且以管理者自身的道德认识能力与践行能力最为重要。这些能力是对一个管理者履行其德育职责的全方位的素质要求,要具备这种素质当然不能一域而就,只有凭借管理者在较强的管理者育人意识的基础上,长期不懈地进行品德修养、理论学习和管理实践的锻炼才能达到。

管理育人中直接的德育活动多是偶然性的,常是针对正在进行或刚刚发生的某些突然性事件的正确处理本身就会直接起德育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德育时机,运用适当的德育方法,还需要足够的德育机智。这种机智既源自个人的察赋,更需要通过长期的管理育人实践中的摸索、锻炼方可形成。

四、作为管理的特殊领域的高校德育管理

由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德育管理是高校顺利实施德育工作、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通过对高校德育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德育管理也体现出了宏观上的较强的德育功能。

(一)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为使高校的专职德育工作以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德育合力,实现以上方面的最佳组合,充分发挥各自的德育效能,高校必须以党委为领导核心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其管理机构由校长及各部门负责人尤其是分管德育工作的负责人组成,在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具体实施德育管理工作,要求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上下畅通,左右协调,指挥有力。

(二)德育目标的确立、分解与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这是高校德育管理的最重要的环节。高校德育的方向已由教育方针所既定,德育目标的确立则要由高校德育管理机构采取民主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遵循先进性、时代性、层次性等原则,具体规定大学生在政治观念、政治理论水平、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与道德品质方面应达到的水平。目标确定后,就要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将之分解为各部门、个人的子目标或具体任务,并要求各部门乃至个人制定各自为达到目标而进行德育工作的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年度计划等,由学校德育管理机构审批,加强各方面的衔接、配合,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然后交付具体工作部门实施。

(三)德育过程的组织、协调与控制。这是高校德育管理的主要部分,持续作用于整个德育过程。其工作包括:为计划的实施配备人员,确定组织系统,并适应情况变化调整安排;加强关系协调与信息沟通,以保证各自系统的协同性;进行人员的指导与培训,增强其德育意识,提高其德育能力;了解和掌握德育进展状况及学生对其德育效果的反馈信息,对照目标进行检查,针对出现的问题设计应急方案,及时纠正错误、弥补缺陷,修正计划与实施方案;促进德育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德育效益的提高;根据各部门、人员的努力程度与德育绩效分别给予表扬、奖励或批评、处分;等等。以上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直接决定德育目标能否实现,也直接决定着高校德育管理之育人职能的实现程度。

职能管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智能建筑医院建设应用

引言

医疗改革必然加剧医疗市场的竞争,为了更好地适应医院从“以病人为中心”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再到如今的“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转变。医疗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都知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道理。因此,医疗建筑就更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SD)和人性化。

1.门急诊楼的特点和任务

医院门急诊楼是医院的窗口和门面,是患者最先接触医院的地方。门诊人流复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易形成健康人与患者混杂的局面,造成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1]。因此、合理的空间布局,现代化的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AS)、快捷的通讯网络、智能化门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人性化的候诊大厅,必将成为医院门急诊楼建筑智能化的全新理念。

2.门急诊楼智能化设计原则和目标

2.1设计原则每个时代的建筑无不打上时展的烙印。在智能化门急诊楼的设计上,将技术先进、符合主流标准、满足实用要求和便于系统维护作为出发点[2]。由于智能化建筑有很好的投资汇报率,经济效益显著,给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提供了良机,综观国内外医院建筑设计主流思想和设计理论,突破了以功能为主的设计理念,“以人为中心”成为医院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因此,在进行医院门急诊楼的智能化设计时,既要做到功能的叠加,又要防止设备的堆积[3]。避免以“A”的多少来评价智能建筑水平的高低。将建筑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以及设计、施工与管理作为门急诊楼的设计原则。防止“病态建筑[4](sickbuilding)”或“室内空气质量(1ndoorAirQuality,IAQ)恶劣”的建筑出现。以结构化布线为基础,架构智能化门急诊楼的信息高速公路,给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集人性化、信息化、专科化和商业化于一体的新型智能化门急诊楼。

2.2设计目标广大患者渴望有一个温馨、舒适、方便、和谐的就医环境,渴望医院提供高水平、快捷周到的医疗服务。而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患者的要求[5],是建设智能化、现代化门急诊楼的宗旨和努力方向。门急诊楼在软环境的设计上除应具备完善的数据、语音、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综合服务功能外;在硬环境上也应将门诊医生诊室设计成“一医一患一室一床”,以便保护就诊患者的私密。

3.门急诊楼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内容

3.1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作为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神经中枢——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CablingSystem,SCS)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6]。门急诊楼的智能化设计,必须充分重视SCS。从技术的角度讲,应根据SCS技术的发展适度超前,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光纤到桌面(FiberToTheDesk,FTTD)的布线方案,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等的投入运行,以及电子商务(EC)、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在医院的应用等都离不开SCS。而且随着医院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在未来的5-10年内,门诊医生工作站必将全面投入使用,更是离不开SCS的支持。

3.2BAS的设计广义的BAS不但包括建筑物楼宇设备的监控,还包括安全保卫系统

(如电视监控、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等)、管理服务系统(如各类报表编制、计量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此外,用于消防的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FA)也属于该范畴,因其要求更高,国内近年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的BAS,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空调系统对空气流通有特殊要求的医院门急诊楼建筑,应以提高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和节约能源为目的,同时综合考虑中央空调的类型、辅助设备、末端设备,气流、风量等因素。以外,在医疗建筑中将医疗环境检测系统纳入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建筑的不同区域和空调系统的排风口等处安装相关传感器(如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进行必要的环境检测,同时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上参考防治“非典”的空调设计要求。

3.2.2停车场管理系统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加快,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就诊患者车辆的停放及管理将成为门急诊楼建设又一重要课题。采用先进的停车场管理系统既能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保持良好的医疗环境,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3.2.3建筑医疗设备的设计和传统的楼宇建筑设备如电力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相比,建筑医疗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与建筑环境结合紧密,如集中供氧、负压吸引、压缩空气以及笑气供应和回收等子系统都必须结合医疗环境需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第二,各子系统前没有国家规范,医院在进行三气系统的设计时,必须结合医院需求,量身定做。同时在管理上,应将三气系统纳入BAS系统进行统一监控,实现普通楼宇设备与建筑医疗设备的统一管理。

3.2.4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往往与BAS分开考虑,但是,在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子系统与BAS分开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模式,是与今天的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不利于BAS的系统集成(systemintegrated,SI),不能达到节约人员,节省维护费,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设目的。在施工期间,强调隐蔽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杜绝消防隐患,同时在建筑设备的选择上,严把质量关,因为建筑产品有使用后不可逆的特性,即建筑安装完毕后,很难通过“修改”的方式弥补缺陷、完善其功能。智能化建筑尤其如此[7]。

3.3门急诊背景环境调节系统的设计用于对门诊大厅、候诊厅等公共场所的软环境进行调节。从就诊患者的心态来讲,都想尽快就医,离开医院。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

候诊是必然的。在候诊期间,患者及陪护者如何度过这段时间,是医院在建设门急诊楼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背景环境设计是门急诊楼家庭化设计的体现,优美的轻音乐,舒缓的旋律萦绕在门急诊楼内外,使患者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背景灯光通过计算机来调节照度、色度,如在夏季以冷色调为主,冬季以暖色调为主,系统对改善门急诊楼的就医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论述,虽然文献报道了许多有关智能建筑的最新技术,但对于医疗建筑智能化方面的报道较少,作者就医疗建筑智能化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和归纳,期望为国内医院门急诊楼智能化建设与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医院建设应用

引言

医疗改革必然加剧医疗市场的竞争,为了更好地适应医院从“以病人为中心”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再到如今的“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转变。医疗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都知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道理。因此,医疗建筑就更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SD)和人性化。

1.门急诊楼的特点和任务

医院门急诊楼是医院的窗口和门面,是患者最先接触医院的地方。门诊人流复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易形成健康人与患者混杂的局面,造成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1]。因此、合理的空间布局,现代化的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AS)、快捷的通讯网络、智能化门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人性化的候诊大厅,必将成为医院门急诊楼建筑智能化的全新理念。

2.门急诊楼智能化设计原则和目标

2.1设计原则每个时代的建筑无不打上时展的烙印。在智能化门急诊楼的设计上,将技术先进、符合主流标准、满足实用要求和便于系统维护作为出发点[2]。由于智能化建筑有很好的投资汇报率,经济效益显著,给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提供了良机,综观国内外医院建筑设计主流思想和设计理论,突破了以功能为主的设计理念,“以人为中心”成为医院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因此,在进行医院门急诊楼的智能化设计时,既要做到功能的叠加,又要防止设备的堆积[3]。避免以“A”的多少来评价智能建筑水平的高低。将建筑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以及设计、施工与管理作为门急诊楼的设计原则。防止“病态建筑[4](sickbuilding)”或“室内空气质量(1ndoorAirQuality,IAQ)恶劣”的建筑出现。以结构化布线为基础,架构智能化门急诊楼的信息高速公路,给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集人性化、信息化、专科化和商业化于一体的新型智能化门急诊楼。

2.2设计目标广大患者渴望有一个温馨、舒适、方便、和谐的就医环境,渴望医院提供高水平、快捷周到的医疗服务。而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患者的要求[5],是建设智能化、现代化门急诊楼的宗旨和努力方向。门急诊楼在软环境的设计上除应具备完善的数据、语音、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综合服务功能外;在硬环境上也应将门诊医生诊室设计成“一医一患一室一床”,以便保护就诊患者的私密。

3.门急诊楼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内容

3.1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作为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神经中枢——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CablingSystem,SCS)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6]。门急诊楼的智能化设计,必须充分重视SCS。从技术的角度讲,应根据SCS技术的发展适度超前,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光纤到桌面(FiberToTheDesk,FTTD)的布线方案,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等的投入运行,以及电子商务(EC)、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在医院的应用等都离不开SCS。而且随着医院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在未来的5-10年内,门诊医生工作站必将全面投入使用,更是离不开SCS的支持。

3.2BAS的设计广义的BAS不但包括建筑物楼宇设备的监控,还包括安全保卫系统

(如电视监控、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等)、管理服务系统(如各类报表编制、计量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此外,用于消防的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FA)也属于该范畴,因其要求更高,国内近年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的BAS,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空调系统对空气流通有特殊要求的医院门急诊楼建筑,应以提高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和节约能源为目的,同时综合考虑中央空调的类型、辅助设备、末端设备,气流、风量等因素。以外,在医疗建筑中将医疗环境检测系统纳入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建筑的不同区域和空调系统的排风口等处安装相关传感器(如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进行必要的环境检测,同时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上参考防治“非典”的空调设计要求。

3.2.2停车场管理系统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加快,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就诊患者车辆的停放及管理将成为门急诊楼建设又一重要课题。采用先进的停车场管理系统既能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保持良好的医疗环境,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3.2.3建筑医疗设备的设计和传统的楼宇建筑设备如电力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相比,建筑医疗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与建筑环境结合紧密,如集中供氧、负压吸引、压缩空气以及笑气供应和回收等子系统都必须结合医疗环境需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第二,各子系统前没有国家规范,医院在进行三气系统的设计时,必须结合医院需求,量身定做。同时在管理上,应将三气系统纳入BAS系统进行统一监控,实现普通楼宇设备与建筑医疗设备的统一管理。

3.2.4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往往与BAS分开考虑,但是,在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子系统与BAS分开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模式,是与今天的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不利于BAS的系统集成(systemintegrated,SI),不能达到节约人员,节省维护费,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设目的。在施工期间,强调隐蔽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杜绝消防隐患,同时在建筑设备的选择上,严把质量关,因为建筑产品有使用后不可逆的特性,即建筑安装完毕后,很难通过“修改”的方式弥补缺陷、完善其功能。智能化建筑尤其如此[7]。

3.3门急诊背景环境调节系统的设计用于对门诊大厅、候诊厅等公共场所的软环境进行调节。从就诊患者的心态来讲,都想尽快就医,离开医院。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

候诊是必然的。在候诊期间,患者及陪护者如何度过这段时间,是医院在建设门急诊楼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背景环境设计是门急诊楼家庭化设计的体现,优美的轻音乐,舒缓的旋律萦绕在门急诊楼内外,使患者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背景灯光通过计算机来调节照度、色度,如在夏季以冷色调为主,冬季以暖色调为主,系统对改善门急诊楼的就医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

4.门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系统以患者信息为依托,通信网络为基础,智能化导医为核心,计算机为工具,从而完成门诊各项服务性任务。该系统借助系统集成技术,将硬件(含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等)、网络、数据库及相应的应用软件组合成为有效实用的,具有良好交互界面的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查询系统,消除长期困扰医院门急诊楼“三长一短”现象。

4.1门急诊大屏显示系统采用大屏显示系统,可对医院概况、科室设置、出诊专家、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等及时提供给患者,方便患者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从而实现诊间医令、划价、取药等快捷准确的计算机管理。

4.2智能化导医系统为避免患者就诊时的顺序混乱和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在门诊管理系统的挂号预约子系统基础上,增设患者就诊科室的相关信息,设计安装小型电子屏幕,导向标志,指示患者就诊去向。导医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应充分展现计算机技术,发光二极管(LED)、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电视(PNP)等显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优势,并结合医院HIS系统,将门急诊叫号和导医系统进行柔性设计。患者挂号后即生成患者就医的相关信息,提示就诊科室的去向,门诊管理系统将挂号患者的信息传递给门诊智能化导医系统。该系统完全以患者就医为中心,以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为目的,以提高医院门急诊楼的使用效率为目标,来提高门急诊楼的整体功能。克服目前医院门诊患者就医由专人负责维持秩序和增设导医人员的诸多不利因素。

4.3增设计算机查询系统系统采用条码识别技术或密码确认技术,在门急诊楼的不同功能区域配置计算机触摸屏,方便患者查询在医院内的所有消费及患者所需要的各类医学信息资料,加强医院宣传力度,提高对患者的吸引力。

4.4构建全信息化门诊专用视频会诊系统根据科技的发展和21世纪就医模式的需要,智能化门急诊楼建设应设有电话预约挂号、医疗咨询、远程门诊视频会诊系统等,从而实施交互式多媒体有偿服务,解答患者常识性的医疗问题,指导就医,方便那些只需询问相关症状即可解决病痛的患者[8]。也为被距离和时间分割开的医、患之间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在智能化门急诊楼的建设中,构建一个集多媒体教学、远程门诊视频会诊系统于一体的全信息化门诊医师平台,通过门诊专用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远程专家门诊。系统联结成功后,异地协作医院只需将患者安排在有门诊视频会诊系统的门诊办公室或其他适合的场所,患者与远端的医学专家即可进行异地门诊。该系统将充分利用我国宝贵的医疗资源,同时可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开支。这种异地门诊的就医方式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将很快得以推广。

6门急诊楼智能化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6.1注意协调各工种的关系在建筑上,各工种工程师所面对和处理的对象不同,智能建筑工程师由于掌握着最新知识,对技术的追求可能走在其他建筑工种的前面,而其他工种的工程师由于对“智能建筑”认识的偏差,于是便有了“智能建筑”无非是“一套综合布线,少些墙,多些孔”而已的观点。其实在国内有关“智能建筑”的文献中,“智能建筑≠建筑十智能”几乎是一致的说法(张瑞武,1996;李博贤,1997;林贤光,1997)。当然智能建筑技术的合理性不等于建筑的最终成功。各工种要相互合作、理解和沟通,才能完善“智能化建筑”。

6.2强调建筑施工与楼宇物业管理同步设计传统建筑物物业管理的内容较为单纯,智能建筑具有许多新的内容和特点,因此管理和维护相对复杂。建筑智能化系统所使用的设备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对操作和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高。同时智能建筑建成后,其维护和保养将成为正常运行的关键。基于以上因素,门诊楼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应包含物业管理的内容。

6.3注重工程与科研的关系信息社会的特点是知识、技术更新快,医疗建筑有公共建筑的特点,即为共性:但更多地是其他建筑所不具备的个性。比如门急诊大屏显示系统、智能化导医系统、建筑医疗设备系统、全信息化的门急诊视频会诊系统、门急诊患者输液管理系统等都是其特有的。有些系统是成熟的,也有些系统是不成熟的或没有的,医院必须结合具体的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前期的论证、规划和开发,从而使工程和科研紧密结合,建设符合时代特征的医疗建筑。

7.结论

21世纪医院门急诊的就医环境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医院门急诊楼的建筑品位。让患者是“上帝”这一理念在医院得以充分体现,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使患者感受人生价值的升华[9]。同时,将门诊楼建设成为具有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标志性建筑,为医院实现医疗建筑跨越式发展铺平道路,也为今后实现医院数字化管理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新明.[C].2000上海医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2000:193—194

[2]刘国林.建筑物自动化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33-434

[3]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编.智能建筑技术与应用[M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92—195

[4]李先庭.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与发展.暖通空调[J],2000,30(3):36-40

[5]郭锡斌,张岚,张群,病人为中心,建设温馨家庭式服务窗口[J]医院管理杂志,2003,7:35-37

[6]吴达金编著.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4.6-10

[7]金磊.建筑科学与文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0

职能管理论文范文3

产品的设计策略要根据需求与发展战略来确定。在设计时,主要涉及两类策略:扩展策略和复用策略。其中扩展策略主要偏重于业务上的延伸,而复用策略来自于底层技术实现的接口复用。

2系统总体结构

移动终端信息管理系统在整体设计架构上,分为四部分:服务应用部分、基础接口部分、基础软件部分和硬件环境部分。

(1)硬件环境部分。硬件环境部分指的系统运行所需的硬件服务器和网络环境。

(2)基础软件部分。基础软件部分是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外部软件支撑环境。

(3)基础接口部分。基础接口部分是系统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可复用的公共技术资源。

(4)应用服务部分。应用服务部分是系统对用户提供业务操作功能的层次。

3程序系统结构

移动终端信息管理系统主可以便于公司职员对自己当前任务的了解,并将当前工作展现给领导,这样更方便与公司对职员的统筹安排,更有效的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4菜单主题设计

移动终端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的功能:通知公告、工作动态、国内外视野、专题和设置。通知公告模块包含了2个小的功能模块:通知和公告;工作动态模块包含了4个小的功能模块:司动态,省市,预算和成果;国内外视野模块包含了7个小的功能模块:媒体报道,行业动态,部委信息,地方之窗,专家视点,国外动向和论文文摘;专题模块包含了15个小的功能模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总费用专题预算管理专题,十二五专题,资金与项目监管专题,内部审计专题,财会制度研究与实践专题,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专题支付制度改革专题,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专题,扶贫开发与对口支援专题,卫生计生财务信息专题,节能减排专题,基建财务管理专题,区域卫生计生与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设置模块包含了2个小的功能模块:关于和注销。

5总结

职能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楼宇智能管理系统中国科技会堂控制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原有的自动化理念已逐步变为现实,并渗透在各个工程技术领域。楼宇智能管理系统正是在这个大前提下日臻成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建筑物工程管理自动化的首选技术。

1楼宇智能管理系统的概述

1.1楼字智能管理系统的组成

该系统可应用于各专业系统:强电系统(照明、变配电)、弱电系统(电视电话与音响)、水力系统(给排水、热力采暖)、空调制冷系统(冷冻水、新风、空调)、电梯系统、保安与环境控制系统(消防、监控、报警)。它可以对建筑物内的所有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帮助管理人员分析系统运行的信息,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以便对各种参数及时的调整,保证全部设备都运行在最佳状态,使建筑物既得到最佳的节能效果,又保证环境的舒适。

系统由一中央控制室的智能网络控制器与分布在各现场的区域控制器组成集散式监控网络。网络控制器与区域控制之间由高速通讯总线联接。既可通讯又能数据共享。网络控制器可连接多台区域控制器,每台区域控制器又具备独立监控设备和修改设定参数的功能。当网络中某一控制器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区域控制器种类很多,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和组合。

系统可增加网络控制器与区域控制器数量进行扩容。网络使用标准的调制解调器,通过普通电话线即可对系统进行遥控与遥测。楼宇智能管理系统操作站可配置打印机,根据要求打印各种资料与报警信息。

系统还可以配置手提终端。它能够从任何一台与之相连的控制器上直接了解各种信息,同时又能够对控制设备进行操作与修改参数。

系统在监控设备上安装了各种传感器和执行装置。通过信号线和控制线与安装在附近的区域控制相连,传感器将采集的参数送给控制器,执行装置按照控制器的指令动作。

1.2楼字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

系统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温度、浸度、压力、差压、状态、报警等)按照其分布区域或功能自动编排成各种表格。在中央控制室操作站的显示屏上可随意显示,供操作员分析,进行在线修改设定参数或启停控制。若系统报警,则优先显示其信息并随机打印。对于某些重要部位的参数,可显示其趋势图,以供观察分析且可按需要选择其采样频率。该系统可绘制彩色动态图形,直观形象地反映实际的参数与状态。

1.3楼字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软件

系统是一二级控制系统。网络控制器为一级,区域控制器为二级。每级控制器均有微处理器和存贮器。主程序放在一级,子程序放二级。二级控制器将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对控制对象进行调节与控制,同时将信息送回网络控制器。较复杂的程序(时间自动开关、最佳节能等)存贮在一级控制器内,处理后送回二级控制器进行调节与控制。

系统软件简单易学,可由用户修改,并且还具备绘图功能,中文显示。

1.4楼宇智能管理系统的特点

(1)系统可实现远距离传输。如距离过大时可安装中继器来增加传输距离。通过互联网即可将系统信息传到地球各个角落。

(2)系统具有无限扩展能力。如需扩展时,只需增加一些控制器,由电缆与原系统连接,即可进行通讯,且他们之间可实现数据共享。

.(3)各类控制器的输入端皆为万能,无论数字量或模拟量。这样硬件得以充分利用,方便用户。

(4)系统使用Windows软件和鼠标驱动图形控制,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5)网络的高速通道可使数据通讯瞬间完成。

楼宇智能管理系统可提供多个操作者密码,满足多人使用的要求。

2科技会堂楼宇智能管理系统的现状

科技会堂开业时共有三大工程自控系统:空调自控系统(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加湿功能);消防自控系统(区域报警、联动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和电梯自控系统(群控)。这三大系统分别归属于不同的专业维修班组,。独立行动,互不交叉。

:近年又将空调自控系统升级(制冷机、冷冻、冷却循坏泵、冷却塔、定压罐),并扩大了自控系统,增加了I照明自控功能(室外、变配电)、给排水自控功能(补水、I{|污、循坏泵)以及热水循环自控功能(采暖、生活)。扩大后的系统为自控与现场运行维修保养并行使用,部分交叉。

由于自控功能的扩大使用,各系统工程设备的基本运行情况已得到实时掌握,总体能源消耗逐步降低,管理效率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3科技会堂楼宇智能管理系统的发展设想

虽然科技会堂的楼宇智能管理系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原有系统还未能控制科技会堂所有主要设备,其综合利用设备的功能未能实现。这对于一个即将改扩建、全面升级的酒店服务功能的科技会堂来说,其使用远远未达到高标准、高水平,还存在巨大的潜能可以挖掘。

要想完善和提高现有系统,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高度重视。无论是决策层、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都要了解楼宇智能管理系统的概念,要认识到它的使用是建筑物设备现代化管理一个质的飞跃,是大势所趋,是取得管理高效、全面节能效果的科学方法。

(2)留出发展余地和空间,在工程建设统筹安排时,要结合其他系统的建设,预留自控系统的布线,既提高了楼宇工程的整体效果,又为自控系统的升级和扩展工程实施提供便利。

(3)技术交底。在扩大自控功能时,必须将所在系统的工作环境、技术环境由资深工作人员进行全面介绍,与自控设计人员充分探讨,提出具体细节要求,使自控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使用。

(4)采样点与控制精度。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系统几年来时运行状况,反复考证,选取自控系统最佳采样点的个数与位置,以求全面、真实地反映设备运行状态,减少偏差。精度的设定代表对设备运行状态掌握的深度。控制系统的精度愈高,愈能满足人们更高的要求。

(5)设备与日俱增。应将原有设备逐步更新换代,以提高效率。但需注意的是,不可盲目追求最新最好,应综合考虑选取功能匹配的设备。既节省财力,又保证功能。

(6)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在自控系统全面使用情况下,设备维修保养意义重大。一台正常运行的机器才能提供真实的数据,而自身就有种种故障和问题的机器,只能导致误报而大大削弱了自控效果。

(7)中控室与操作员。楼宇智能管理系统的概念是一个综合管理的概念,是对所有设备的自动控制网络,而中控室作为建筑物设备的管理中心,如同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一样重要。中控室应设在工程总监处,保证随时掌握整个建筑物所有设备的实时状态。中控室值班员可远程操作所有设备,所以必须具备对各专业设备全面了解的能力。应选择较高技术素质与高度责任心的人员担任。

(8)人性化设计。考虑到科技会堂是提供服务为主的建筑物,其酒店功能特点需从各专业系统的参数设置予以体现,尤其是直接面客的设备设施。例如,将空调功能细分,使宾客在自己的客房内便可精调本房间的温度、湿度等。这些功能的需要由酒店的软件服务部门根据其特点与自控系统设计人员协调而定。

(9)优先权设置。应根据管理级别的不同,设置阶梯型的优先权,保证权责的一致。设备管理要面向高层。总经理、副总经理、工程总监均应设置为第一级,以便随时掌握大楼硬件的状况,统筹安排经营活动。

(10)建立重要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自控系统采集的参数,自动生成不同范围的数据库(设备台账、故障率、能耗指标、节能指标等),便于分析统计。

全面应用楼宇智能管理系统的科技会堂将实现以下功能:

(1)变配电系统:对供电设备及运行状态(高压进线、变压器、低压)进行监视,并可通过电力负荷控制程序,对用电负荷进行合理分配,控制最高用电量(瞬时值与峰值期累计值)。

(2)照明系统:可根据预先编制的时间、日期,自动控制多功能厅、餐厅、走廊、办公室照明以及节日灯、广告霓虹灯的开关。部分区域还可根据照度(自然光与人工光混合后的数值)的强弱自动进行调整控制,节能效果较好。

(3)弱电系统:计算机网络接口遍布大楼的主要部位(会议室、办公室、客房、前厅等)。网络的使用采取即开即通,自动收费。宾客在客房内可自由使用电视点播、电话、音响系统,自动记费。

(4)给排水系统:实现所有水泵的启停自动控制、故障报警、水箱的水位报警。

(5)热交换器:热水泵的启停、自动控制、故障报警、二次供水温度的自动测量。

(6)冷冻水系统、新风机组、空调机组:实现制冷机的启停自动控制、故障报警;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的启停自动控制、故障报警;自动测量冷却水供水温度、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回水流量、冷负荷;风机的启停、自动控制、故障报警;送风温度与湿度控制、盘管防冻报警、过滤网堵塞报警。

(7)电梯系统:群控与自动选层功能;直梯、滚梯无负荷时减速节能功能。

(8)保安与环境控制系统:重要部位门禁控制;火灾自动报警与疏散广播、自动启停排风排烟、自动灭火系统。

职能管理论文范文5

1、职业教育能力

教师应该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掌握最新的职业教育理念,选择更好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构建适合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实习实训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考核制定较好的评价机制。同时,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种失落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旅游管理专业是社会服务型较强的行业,需要学生能够从基础做起,不断丰富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教师能够因材施教,结合旅游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高职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旅游专业的特点,不断强化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的未来发展潜力。

2、职业教学能力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实际,设计更多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学生不仅要掌握地理历史知识,还应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人文知识、心理学知识。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具备全局观念,理清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注重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的提升。还应该具备教学的设计组织、课堂的控制以及对学生综合考核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习和实训,提高自己课堂驾驭能力。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策略,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适合旅游业行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高级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还应该具备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能力,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精心制作各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同时根据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运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励学生,比如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等,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和驾驭能力。

二、科研能力

教师不仅仅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应该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围绕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开展学术研究,努力成就高素质研究型教师。将学校的理论教学与旅游行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针对当前旅游业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既能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能力,又能够针对当前旅游业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和同类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出更多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教材,开展有针对性教学,。

三、沟通交流协调能力

高职旅游管理教育必须紧跟社会和时展步伐,围绕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立足旅游行业特点,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掌握市场的最新发展动向,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这方面的综合素质,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还能够逐步培养学生从事旅游管理行业所需要的沟通协调能力。因此,作为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多参加一些专家交流会,多参加一些学术性会议,尤其是多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实习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

四、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能管理论文范文6

近年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层经理也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但是,在很多企业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无法说清人力资源部门到底是干什么的,无法说清“人事管理”(PersonnelManagement)与“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sManagement)有何区别。这种混沌看法对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来说既是一种伤害,又是一种警示。它提醒我们思考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价值到底是什么?

“人事管理”之所以演变成“人力资源管理”,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事实上存在着两种职能,分别是行政职能和战略职能。

从行政职能的角度上看,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属于战术性和行政性的工作,例如组织招聘员工、新员工培训、基本技能的培训、工资的计算与发放、考勤管理、组织文体活动、人事档案管理等等。这些大量的日常工作通常被称之为“人事工作”。由于这部分工作几乎无法从本质上对企业的核心价值产生影响,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些公司已经将这部分职能转交给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或顾问人员。

从战略职能的角度上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之一,是将企业中的员工视为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企业价值的重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将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推动力。其常规工作包括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协助企业进行改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提供公司合并和收购方面的建议、参与提供业务信息与企业竞争、制订人才保留计划、帮助业务人员提升解决难题的能力等等。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力资源管理者仅限于履行其行政职能,而忽略了战略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价值,是通过提升员工的效率和组织的效率来实现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有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并将日常工作融合到业务中去,才能创造自身工作的价值。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为企业的增值服务,为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努力创造达成目标的条件,才能赢得相应的尊敬。下面我把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儿体会与大家分享。

我所服务的公司尚洋电子是一家以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为主体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在保险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业务方面,它的策略是“以软件为主、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强化优质服务”。但是,在快速成长过程中,像许多高科技企业一样,尚洋公司曾经被人才流失、顶尖人才难以成林、新任主管重业务轻管理等问题所困扰,也曾出现过员工不满、客户抱怨的情况。分析过去几年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公司管理层在去年的总结会上达成共识:“客户的需求决定着公司人才的需求,组织与队伍的稳定是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增值的基本保障,良好的人才机制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力资本的增值必须高于财务资本的增值”。于是我们确立了尚洋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战略职能——让客户、股东、员工三方共赢,即“3W原则”(Win-Win-Win)。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则主要围绕着“三个增值,三个满意”这一核心思想进行变革,即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要能使客户增值,使公司增值,使员工增值,目的是要让客户满意,让股东满意,让员工满意。

为实现上述职能和目标,公司加大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并在人力资源部的人员配备、培训经费、咨询费用、员工薪资福利调整方面予以保证。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开始从发工资、收集简历、选择培训课程等传统的人事管理,重点转移到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公司业务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上。人力资源部的员工也从日常办公室工作中,体验到了工作中所蕴藏着的高弹性、高含量的业务增值潜力。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员工个人的优化工作和组织团队的优化工作,来改善人员和组织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

所谓员工个人的优化,是指通过吸引、保留、激励、发展员工,提升其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使其个人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使业绩不断提高。这被视为人力资源部的日常行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选择(Staffing,人员招聘和调配)、使用(PerformanceManagement,PositionEvaluation&CompetencyAnalysis,绩效管理、职位分析与评估、个人能力分析)、培育(TrainingandDevelopment,培训培养与职业发展)、保留(CompensationandBenefit,报酬和奖励)、行为管理(PolicyandHRIS,员工行为规范与员工信息系统)、企业文化建设(EmployeeRelationandMotivation,员工关系和员工激励)。

而组织团队的优化,是指通过参与企业的业务决策、组织决策,企业文化设计和变革,使企业总体组织高度优化,从组织效率方面促进公司节约成本、增加产出。这是人力效率的组织体现,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层职能。相应的工作内容为:人力资源方针制订(HRDirectionSetting)、高绩效组织建设(High-PerformingOrganization)、工作流程改进(WorkProcessChange)、企业文化建设与变革(CultureBuildingandChange)。人力资源部在寻找业务伙伴、提供市场信息、建立行业规则、提供建议和外脑咨询方面,扮演穿针引线、相互呼应的角色。例如,人力资源部作为牵头人,组织了两次电子商务行业人事经理联谊会,许多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踊跃参加,不仅为规避行业风险、促进有序竞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有效地防止了软件开发人员盲目跳槽。

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客户、股东、员工都感到尚洋电子发生了很大变化。尚洋电子的一位销售人员,在给西北的一位保险公司总经理谈起尚洋的发展变化时,这位很有事业心的老总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得到尚洋在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培训内容。人力资源部立即将相关材料整理给这位老总,并就他所提的问题给予帮助。事后,我们的销售经理很有感慨:“想不到良好的管理不仅作用于内部,还可以赢得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