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1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考试,认真参加政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拥有自来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刘月霞、付艳华等老师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校内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
总之,在这一学期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三.在分管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在每周16节课的情况下,要安排好自己的条线工作,的确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在校领导指引、支持下,学校各项活动和竞赛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这。分管工作思路清晰,做到期初进行合理计划,实施过程抓落实,及时反思小结,期末总结。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的教学课程,积极和本组、本年段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我尽量抽出时间,按照计划,落实调研工作,及时与教师探讨、交流。教师教学汇报课能积极准备认真上课。学生学习也能尽自己的力量,进行辅导。作业作到面批面改。使学生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学期担任六年三班班主任,首先进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点"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惟有慎重地选择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其次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训练的内容包括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加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诸多方面。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另外,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第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由为重要。素质教育应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班主任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共2页,当前第1页1
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领导、教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工作上比较主动,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的建设献出微弱的力量。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同志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四.提高素养,努力工作
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2
本次试卷试题类型比较灵活,有些题目偏难。学生做的并不是很好,三年级460名学生参与考试,77人优秀,优秀率仅为16.74%,416人及格,及格率率是90.43%。
二、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共分七大题,下面就对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逐题作一分析:
第一题:口算。(共6分)个别同学出错。第二题:列竖式计算(13分)部分学生出错,有的忘记横式上写答案。第三题:脱式计算(6分)还有个别人出错。前三题都是基础题,计算,看得出我们的计算还不够扎实,每个班还是有几个人出错。
第四题:填空(33分)10题
出错率最高的是第7、8题。第7题100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横着摆成一排成为一个大长方形,问答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第五题:选择。(共6分)出错最多的是第2题,小宁家到学校1千米,他从家正常步行到学校要多少分钟?A.6分钟,B.15分钟,C.30分钟。这题出错的原因是孩子们对步行毫无概念,他不了解一分钟能走多远,所以选什么答案的都有。
第六题:画图(6分)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全对。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再画一个周长与之相等的长方形,并求出它的面积。
说实话者6分真不好拿,要先画出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求出正方形的周长24厘米,在画一个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还要求出长方形的面积。真的不容易,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学生早就被绕晕了。
第七题:解决实际问题(共30分)
4题,出错很多。方方看一本书,第一天看到第23页,第二天看到第60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多少页?大多数孩子对“第60”页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好多孩子当成了第二天看了60页,就错了。
6题很少同学全对,主要是不会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张大伯用篱笆靠一面墙围了一个面积是40平方米的长方形,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张大伯可能用了多少米长的篱笆?(至少写出三种答案)
这题说实话,真的不容易,先要找出面积是40的长方形,然后选择一边靠墙,再算出三面的总长:
20+2+2=24,2+20+20=42
三、通过这次测试,反映出的问题:
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欠缺,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不能很好的遵守,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很容易出错。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题目会抄错;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余数会漏掉;等等。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
四、今后教学措施注意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二)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三)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进一步做好防差转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低龄化的现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这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爱心和耐心。
期末质量分析(二)
本次测试在区教委统一组织下,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面比较广泛,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现对本试卷及学生成绩情况作如下分析,以利于今后的教育教学。
一、 试卷分析:
本次的语文试题以教材为根本立足点, 以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语言积累为目的,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考查之外,还注重了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梯度。在写字方面,采用的是看图写字词、看拼音写汉字、看拼音写同音字、形近字组词的形式,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的情况,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口语交际部分的设计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要用不同的礼貌用语,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的方向,考就是为了今后更好地教,这份试卷对我们今后的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83 人,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 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对语文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缺少质疑和创新能力,思维不够活跃开放。个别学生观察能力、审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这些学生中,有些后进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反应缓慢,学习没有自觉性,不够积极主动。其中有名 3 很难及格,使转差率上不去,直接影响年级整体成绩。这就要求在下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狠抓学困生,争取学困生转化,提高整体成绩。
三、学生答题情况:
(一) 听力题
听力部分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无误的做对,个别学生听句子判断对错,全部做错。
该试题是对学生听力以及判断能力的考察,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也有少数学生答题不容乐观,只会死记硬背,并没有理解读读背背。这本是一个送分题,但情况却不尽人意,也反应出学生不能灵活掌握背诵的内容。同时为我们敲了警钟,在以后的教学中,阅读总结还需加强。
(二) 基础知识
第二,三,四,五,六道大题都属于基础知识题。大部分都是对生字词在田字格中书写的考查。其中二、三、四、六这三道大题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好,错误率较高的出现在第五道题。
第二题是看拼音,写同音字,个别后进生不明白题意,错误很多,还有几个学生书写不规范。第三题“猜一猜,写一写”考查学生对会意字的理解和识记生字的方法。少部分学生把看图会意识字的“灶”写成了“炉”,不明白“木在口中”是什么字。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会意字的构字方法;二是学生记忆生字生搬硬套,不会灵活记忆。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生字时要加强对字形的理解记忆,可以把生字编成顺口溜、谜语的形式,既生动有趣又便于识记。
第四题个别学生不认真,把“苍”、“英”写错。第六题虽说也是考查生字词,但考题在原文的基础上,把句子加以灵活改变和串通。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是个别学生不能灵活变通,书写不规范不认真导致出现一两个错误。
第五题包括 3 个小题。其中第 2 题的第 2 个连线题和第 3 小题失分率最高。第 2 小题出自课本中的练习,考查学生对天气符号认知的情况。很多学生不能区分“雾”和“霜”、“多云”和“阴”的天气符号,易弄混淆。一部分学生是因为马虎,没有认真看图;从中说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没有重视单元练习中的每个习题。第 3 小题包括 4 个填空题,学生出现的错误分散在每个题中,没有特别集中的地方。前两个题考查学生对音序的掌握,第( 3 )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数字的两种写法,第( 4 )题考“遇”的笔顺。总的来看,考点比较宽泛,涵盖课本上的各个方面和练习。原因是我在授课时没有过多讲解区分汉字大小写的两种写法,学生掌握也不牢固。在期末复习的时候只是像流水一样边说边让学生看,并没有让学生动手去写,也没有做相应的练习。第( 4 )题学生对较难生字的基本笔顺掌握不牢固,平时书写时不注意笔顺。
(三)阅读理解
( 四 ) 口语交际
第八题口语交际:“客人到我家”,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道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礼貌用语,出错率较低,个别学生会把拼音拼错。
(五)看图写话
本题是看图写话,考查比较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本题的图是课本上识字部分的原图,图意比较明确,学生都能够准确把握。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图意,发挥想象,写出通顺、连贯的几句话。有些孩子甚至能够分两段来写,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的手法描写画面的场景,接着描写图上的人物活动。比如,有些孩子写道:“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地上和房顶上都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但是,大部分学生的书写内容比较相似,没有创意,想象力发挥得不够充分。
四、 特殊学生分析
二一班的王俊伟语文成绩 59 分,是班级中唯一一个不及格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其他同学差,他的试卷上的最后口语交际和看图写话题都没做,扣掉 24 分。复习之前的平时测验中并没有发现他做不完试卷的现象,后来复习过程中出现了这种迹象。考试前做的两套模拟试卷,在规定的 60 分钟内他都没有做完,甚至反面那一张完全空白。根本没法给他打分数。王俊伟性格内向,比较乖巧,不爱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反应特别缓慢。曾经老师也跟家长沟通过,从他们那里了解到,王俊伟同学从小性格内向,反应迟钝,做作业速度很慢,每次家长都要时刻督促他快点写作业。家长表示对孩子的学习也很头疼,因此想办法给孩子报了一个跆拳道的特长班,想借此锻炼一下孩子的性格和反应能力。但是好像没有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考试前老师再三叮嘱他加快做题速度,不能三心二意,但是最后他还是没有做完试题。今后我们要给他这样的学生学习的信心,私下多与他平等地交流,打开心扉。在学习中要注重强化基础知识,加强对做题速度的训练。
五、改进措施:
综观本次语文期末质量分析,发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灵活,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在今后的教学中,经常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好好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另外,识字写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小学的教学重点。应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调起学生学词的积极性。并教给学生灵活识记生字的方法。
第二,今后应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学会根据题意来完成题目,而不是一味凭借已有的做题经验,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做到学以致用,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中掌握知识,而不是仅仅学会了一个字,或者只是记住了一个天气符号。
第三,今后在课堂上应适当去涉及一些语文知识性的内容,比如,会意字、形声字、标点符号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还应加强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要多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帮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开阔孩子视野,随之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其实,针对我们这里孩子阅读量有限和缺少阅读氛围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午读或者自习课的时间给学生读一定的篇目,相信学生也会渐渐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
第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善于挖掘教学资源,设计一些写话的拓展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思维,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第六,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学习中,要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认真思考、认真做题、认真审题的习惯。
第七,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知识储备等不尽相同,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诱导学生展现个性。特别是学困生, 5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知识储备等不尽相同,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诱导学生展现个性。特别是学困生,应多关注他们,
加大辅导和训练的力度。
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平时的教学,功夫下在平时。让学生在教学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争取下次有更大的进步!
期末质量分析(三)
根据学校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本着“横向比较找差距,纵向比较促进步”的原则,联合区域内龙头学校,组织进行了期末质量测试。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利、圆满完成了期末测试工作,现将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命题内容
1.语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1——6年;
2.数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1——6年;
3.英语:新标准课标实验教科书3——6年;
二、命题原则
1.科学性原则。命题力求贴近课程标准,切实检测学生的学业掌握情况。
2.基础性原则。以教科书为依据,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以及运用情况。
3.发展性原则。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以发展的眼光命题,考查学生能力基础。
4.层次性原则。按照6:3:1的标准,命题注重体现学生的不同层次,真实反应学生的状况。
三、命题特点
1.不唯基础,注重灵活运用的考查;
2.不唯教材,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3.不唯知识,注重生活应用的考查;
4.不唯死记,注重学段内容的考查。
四、取得成绩
(一)基础扎实,能够准确区分概念考查的内容。
从试卷检测的情况看,较好地落实了《课标》中关于“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能够做到灵活掌握,书写准确,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基础,客观上反应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变化。
(二)计算准确,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数学是基础学科,尤其是小学数学,对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训练得到了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虽然开放性更强,但是对计算能力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要求。虽然要求有所降低,但是我们的教师还十分重视计算能力的训练和计算教学的研究,学生能够比较好的解决“口算、笔算、简便运算、列式计算”等与计算有关的问题。
(三)注重积累,善于识记经典。
试卷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均专门设计了语言积累的考查,如: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四年的五年的六年的
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学生本学期的课内积累情况,既有词语积累,又有名言、名句积累,还有经典文段背诵积累。
(四)书写工整,初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教学常规工作。虽然我们的学生书写不够专业,艺术性不高,但是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基本能够做到书写工整、干净,尤其是五年一班、六年一班,学生的书写习惯正逐步形成。
(五)能力突出,能够正确分析并解决问题。
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表达能力较好地得到了提高,能够比较准确地解决遇到的问题,表达流畅、结构严谨、内容真实感人。
五、存在不足
(一)基础不牢,更多掌握的是解题技巧。
夯实基础,巩固基础,注重基础,虽然“立足双基不动摇”的思想多次植入到我们的教学工作当中,但是,仍旧存在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的现象,表现突出的是我们更加注重了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习内容的基础核心内容。如:一年级语文 考查学生的不仅仅是写成完整的音节,同时考查的是声母、韵母拼写规则;二年级数学学生填写的只是与口诀有关的内容,忽视了最大的关键;三年级语文学科的学生不会拼读音节,所以书写错误率极高;四年级语文:
出现错误的有23人,占57.5%;数学:
出现错误的有25人,占62.5%;
五年级语文学科:
六年级语文的:
上述问题中不难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能够灵活运用,只是体现在单一的解题上,与平时的学习严重脱节。
(二)方法单一,更多体现的是解题死板。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只有掌握了较好的方法,才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高效、自主的学习。通过本次测试,反应除了学生解决问题方法比较简单,不善于总结方法并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如:六年数学的学生不能根据已有的条件“四成”灵活解决问题,导致出现较多的错误;
数学学科:学生没有较好地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只是凭借简单的概念对比做出判断。
五年数学科:
既有测量知识的考查,又有面积计算的检测。学生测量方法单一,不能够准确取近似数,计算面积忘记梯形面积要除以2,错误率达到54.3%;错误率97.8%;
四年数学:
出现错误的有27人,占67.5%;
三年数学:
三年语文:
二年语文:
一年数学:
(三)计算不准,更多体现的是方法混淆。
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数学教育的法宝。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我们虽然一直没有放松,但是在实际抽测中仍旧存在:
三年数学:
四年数学:
出现错误的达到82.5%,有33人。
五年数学:
六年数学:
六年数学:
(四)积累不够,更多体现的是范围过小。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积累,学会运用,最基础的是应该能够做到读得上口,写得上手才行。然而,学生的积累面窄、量少、会说不会写等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六年语文:
出现错误的分别达到16、34人,占35.6%、75.6%;
五年语文:
四年语文:
错误的达到33人,占82.5%。
三年语文:
二年语文:
(五)操作薄弱,更多体现的是是似而非。
动手能力的考查,主要是检测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是否经历了这样的训练,是检测学生动手、动脑,检测过程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本次测试,学生的动手操作还存在着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
二年数学:
三年数学:
(六)能力不强,更多体现的是套用公式。
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靠长期积累和训练的。简单套用公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有百害而无一利。如:
一年数学:
三年数学:
五年级数学:
出现错误的有27人,占58.7%;
六年数学:
出现错误的占44.4%。
(七)表达简单,更多体现的是言之无物。
新课程强调的是“说心里话,讲真话”,其体现了一个主旨——以我笔写我心。既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平时表达培养,又可以看出学生的习作能力的程度。通过测试,看到了学生们的表达还不够丰富,审题还不够准确,内容具有感染力的不多。
(八)书写潦草,更多体现的是态度不端。
学生试卷书写整体上有所重视,但也真实地反应了他们平时养成的不良书写习惯。字迹模糊不清,大肆涂抹,随意勾画,卷面褶皱,污渍油渍各年都有所体现。一年级的数字书写开始,到高年级的连线、书写都不容乐观,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六、改进建议
(一)从我做起,不断反思不足。
(二)找准问题,深入剖析根源。
(三)加强备课,培养学生预习。
(四)重视研究,针对不同学情。
(五)强化训练,工作有的放失。
(六)关注细节,拓宽发展渠道。
(七)坚守信念,师生形成合力。
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3
1 楚河汉界,各自为政――中小学衔接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小学课本内容还存在着一些脱节现象,中小学教师对相互间的教学内容又缺乏了解,因而出现“楚河汉界”、“各自为政”,或低效重复翻炒,或自相矛盾.需要教师予以认真整合,有机衔接.
“从确定位置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是中小学衔接教学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案例是在课程专家论坛中展示的一个教学片段,此节教学展示课时间为40分钟,分别由小学和中学老师执教,各上20分钟.对象则为六年级与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分别是:《确定位置》(人教版六年级上)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浙教版八年级上62节).开课的目的旨在探索如何高效地进行中小学衔接.
在本节课的备课过程中,我们深入分析了小学与初中教材,发现二者在对方向的认识与位置的描述与确定上,目标大致相同,只是小学的学习仅局限在第一象限,如何引导学生自然地由小学的第一象限坐标向初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衔接过渡,是这堂课的关键.我们大胆地运用“肯德基店搬迁”与“韩信点兵”两个例子,让学生在”玩”中自然进入初中的学习.
2 “肯德基店搬迁”与“韩信点兵”――在“玩”中实现无缝对接
(课前)教师在门口迎接学生,并发给学生座位号,让学生对号入座.(音乐在群星闪烁的背景中缓缓响起……)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激活已具备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更好地与坐标系知识有效地对接(背景群星闪烁暗喻学生,只要通过努力,你也是群星中的一颗,并与结尾遥相呼应).
教师示意学生看大屏幕(图1),说出肯德基的位置.学生看着大屏幕上的
一个红点,露出一脸的疑惑.教师点击鼠标,动态生成两条坐标
轴,在学生的脑子中建构出第一象限.具备两个维度后,有一学生马上回答道:“可用(5,3)来表示”,另一学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也可以用(3,5)来表示它”.在两种不同表示方法的争执下,教师引出:“为了统一起见,数学上规定:列在前,排在后.”学生即时修改得出肯德基的准确位置(5,3).
当学生在脑中形成第一象限的印象,并学会准确表示数对的技能后,教师又提出一疑问:“由于城市规划,肯德基店要进行搬迁(红点运动到第二
象限(图2)),现在你还能用一对数来表示现在的位置吗?”
由于没有了坐标轴,学生在认知上形成了冲突,到底该如何表示呢?于是,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描述平面内点的位置.小组1汇报:“也是用(5,3)来表示.”小组2马上反驳道:“A点为(5,3),B点也为(5,3)怎么区别?”
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应该用相反意思的量来表示,将数轴向相反方向延长,用负数来表示(图3).多有数学思维的学生!这不正是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吗?不仅如此,坐标系也在认知冲突中逐渐生成了.教师趁势直观地引出横轴的概念.
在做好铺垫后,教师顺势推进:“如果肯德基店搬迁到这
里(点再运动到第三象限),你还能表示吗?”学生通过类比,
顺利地表示出了该点的位置.并且顺理成章地得出了横轴、纵轴、象限等概念.而且由于学生亲历肯德基店的三次搬迁过程,因而对四个象限的符号就有了比较直观的印象,可以避免坐标表示上的差错.
在不断地探索中,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不失时机地请学生观察:x轴和y轴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互相垂直,有共同原点.”只用八个字就点明了坐标的构成规则.通过自我探究生成的知识,学生更能准确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并且通过肯德基店的三次不同搬迁,学生初步学会了由点定数的方法,与此同时对称点的坐标特征也初步形成.
为了体现“学校即社会,生活即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师将坐标系从肯德基搬回到教室:“怎样在教室中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呢?”学生一下子沸腾起来,学生1说:“一定要确定一个原点.”学生2补充说:“还要确定x轴与y轴.”由学生确定了一个原点同学和x轴与y轴的同学后,教师分别给他们戴上了帽子,为接下来将要进行的“韩信点兵”游戏在教室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师发令:“士兵就位!”每个士兵根据刚才建立的坐标系找到自己的坐标,让学生巩固由点定数的方法.
教师发令:“第一令,点兵接龙,(4,6)兵出列!”这时每位士兵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被点到的士兵马上立正,核查准确无误后,由该士兵发令:“(2,1)兵出列!”接龙在有序地进行着,每位士兵的大脑思维在“由点定数”和 “由数找点”的两种方法中不停地转换.课堂在小韩信的发令声和士兵的立正中持续了两分钟.此时,学生们的神情是如此的专注和严肃,仿佛他们便是那战场上那一个个神勇的士兵.
教师第二次发令:“第二令,(1,15)兵出列!”全神贯注的士兵们都傻了眼,(1,15)
在哪里呀?这时他们顾不上这里是不是战场,纷纷叫了起来“错了!错了!”“没有!没有!”教师一脸的惊讶:“这个士兵今天请假了吗?”学生们大声叫了起来:“没有!根本没有这个点!”教师假装没听见:“他没来,那他的位置应该是在哪两个士兵之间呢?”大家的目光迅速移到了(1,1)和(1,2)两个士兵之间,这两个士兵显得非常的兴奋,赶紧让出了个位置.教师见了这一幕,会意地笑了:“以后如果被点到的士兵没来,请相邻的两个士兵给他留个位置.”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教师的目的不是想点这个没来的士兵,而是让他们明白坐标系中的每一个点的坐标可以是分数.
教师继续点兵:“(2,-2)兵出列!”在认知的不断冲突中,学生的坐标系概念在不断地完善:原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不仅可以是分数还可以是无理数.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坐标系中的每一个点与每一对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师第四次发令:“第四令,横坐标为0的士兵出列!”学生在迟疑了一下后三三两两地站了起来,还有一些横轴上的士兵站起来,坐下,又站起来,一边还在小声地嘀咕:“怎么会这么多人?”“快起来,是你呀!”“错了,快坐下!”“……”教师一言不发,学生的思维在互相碰撞……“原来横坐标为0的点都是在纵轴上呀!”――学生终于恍然大悟.
教师又发令:“(a,-1)兵出列!”士兵们都在紧张地核对着自己的坐标,心里在暗暗思考自己是否符合条件.点(a,-1)的出现既让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又让学生体会到纵坐标为-1的点即为与x轴平行的直线.
教师发第六令:“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为负数的士兵出列!”有了前面两次的训练,学生们的思维变得灵活了.四分之一的士兵都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如此地整齐和庄严,等待着“首长”的检阅.听课的教师不禁鼓起掌来.
在教师的不断发令声中,出列士兵的队形在不断地变化着.一会儿他们是坐标系中两个对称的点,一会儿他们又变成坐标系中一条笔直的直线,没过一分钟,他们又是一条优美的曲线.在知识的不断渗透下,学生充分体会到坐标轴以及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特征,坐标系的这棵知识大树越来越硕果累累.在队形的变化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独特的美.有一个学生不惊感叹:“这个坐标系真是太有用了!太神了!”
教师笑着问大家:“你们知道第一个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位置的人是谁吗?他是笛卡尔,坐标系还是他在做梦的时候想出来的呢……”“哇!”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感叹.
此时,音乐缓缓响起,课堂在周天亮的题为《我看见了笛卡儿》赞美诗中结束:
我在直角坐标系里寻觅,他的数学思想象河流,
随着流动的坐标飞驰!奔流出充满色彩的历史,
P点、Q点、A点、B点……他把代数与几何间的大桥架起,
象星星闪亮又多又密!于是双曲线、抛物线彩虹绚丽!
坐标系里坐着笛卡尔,呵,我看见了笛卡尔,
双眼射出智慧和魅力!令我如痴如醉――
在数学天地里!
3 玩中求知,玩出快乐――案例评析与反思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标志着数学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飞跃.它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数学建模意识.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的传承上,还是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的设计,最大的成功是将“玩”植入到了中小学衔接教学之中.
3.1 承先启后,无缝对接
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当学生拿着座位号,对照多媒体演示进行对号入座时,我们已在无意识中,利用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经验,直接激活了学生在小学学习的有关确定位置的方法.并且唯美的群星闪烁画面中的星星也预示着每一个生机勃勃的孩子,在这个平面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为最后的总结埋下了伏笔.
3.2 数形转化,丰富内涵
为达到“由点定数,由数找点”的教学目的,我们在搬迁的过程中,都用已经“铺设”好的网格线,帮助学生找到相对应的数对.利用“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的思维定势,确定出在x轴、y轴上垂足的唯一位置,进而得到由点引发的坐标概念,完成由“形”到“数”的思维过程.在得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之后,为完善第四象限的点的坐标特征,教师和学生一起找点(6 ,-4)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完成了由“数”到“形”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过程,从两个侧面渗透了数形之间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丰富了数学活动的内涵.
3.3 创设情境,玩中求知
创设情境,玩出兴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过程中,肯德基搬迁的情境,形象地完成了从小学到中学的衔接,使新知识的产生显得那么的自然.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发了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觉得数学有趣有用,从而兴致高涨.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运用知识的同时,探索得出新知识.在此过程中,也使本课容易出现的易混淆概念(横坐标、纵坐标、坐标原点、四个象限)得以澄清.
全员参与,玩出广度.我们巧妙地利用韩信点兵这一历史故事,与学生共同从外景回归到教室,在教室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首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坐标,旨在让学生练习
由点定数;接着让学生检查同桌同学找的坐标是否正确,以便让学生学会
由数找点,其中贯穿着点的平移与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试着报出几个相对简单的整数坐标点,让被点到的同学起立,这样的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参与其中,从而玩出广度.
由浅入深,玩出梯度.从由教师当“韩信”到由学生担当“韩信”;从坐标为
整数的点到坐标含有
小学六年数学总结范文4
【关键词】年级教师;教师走班教学;教学方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3-0043-03
【作者简介】李加庆,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中心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0)。
班级授课制以公平、经济、高效的育人模式,为社会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至今仍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关注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书本知识学习,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关注教的共性,忽视学的个性等等。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下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班级教师”应向“年级教师”转变,并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展了一些尝试――教师走班教学,即学生、教室不变,教师到同一年级其他班轮流教学。教师的教学对象从单一的相对固定的班级,扩展到整个年级,而学生面对的教师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
一、“年级教师”走班上课的价值
1.有利于发挥每个教师的专长
教师在教学生涯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及特点,以数学教师为例,有的教师数感特别好,擅长计算教学;有的教师空间观念强,有助于图形与几何教学;有的教师逻辑思维能力不一般,教学解决问题得心应手。“年级教师”走班教学能够使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并在教师团队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不仅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且促进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2.有利于提升教师能力
“年级教师”走班教学,使教师有相对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做教学研究。教师选择一个研究专题,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节课入手展开研究,前一节课留下的遗憾与不足,可以在后一节课弥补。由点及面,教学研究不断深入下去。再者,教师实行走班教学,学生不同,课堂教学的生成就可能不同,这对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学策略的选择能力等,又是一次极好的锻炼,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3.有利于全面地培养学生
教师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教师是相对固定的,他的教学特点、思维方式也是相对不变的,势必会造成学生固定、单一的思维方式。“年级教师”走班教学使学生接受不同教师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同时,“年级教师”走班教学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教师,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学风格、教学策略,从而保持对课堂的新鲜感,激发学习的热情,增强适应能力。
二、“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的实施路径
我校数学学科在各个年级逐步开展了“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的尝试,主要通过以下三条路径来具体实施。
1.小组实验课
“以课代训”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每学期要求教师在校内上一节有质量的小组实验课。“年级教师”走班教学借助小组实验课这一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走班教学的实践中来,促进专业化成长。
(1)制订方案。“年级教师”走班教学是在分管校长领导下,在教务部门统一安排下进行。学期初,教务处制订出相应的校内小组实验课实施方案,方案中对整个活动的目的意义、策略方法、活动安排等做出详细说明。各年级教研组根据教务处实施方案,在教研组长带领下,制订本级部校内小组实验课活动计划,注意与其他年级时间上的协调,避免撞车。
(2)精心选课。选课以教师自己的发展规划为指导,在教研组内讨论进行。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可以确定一个研究专题,以确保研究的专一性、实效性,还要注意参照本学期教学进度,协调好各自的上课时间。最终形成学期实验课安排表(如下表)。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实验课安排表
(3)组内研课。研课时间由各年级组自主确定,每周教备活动时间、课间、周末、节假日都可进行。研课时,先由上课教师进行说课,重点阐述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等。组内教师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教学经验,谈一谈各自的想法。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4)轮班执教。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选课靠前的教师先行在本年级各班依次执教,每次执教,本年级教研组其他成员均须参与,执教完后大家及时提出意见与建议,肯定优点,提出不足。在一轮又一轮的试教中研讨产生问题,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中改进教学设计,最终达到全组成员共同提高的目的。
例如,五年级(3)班老师在(1)班执教《公顷的认识》一课时,由于课前没有做学情调查,孩子们对学校操场的整体认知还显得欠缺,造成对“1公顷”实际大小的理解达不到预期效果。接下来其他班的教学中,这位老师特意安排学生课前注意观察学校操场,实际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校内展示。校内展示即对全校教师上展示课。校内展示时间可以根据执教内容的教学进度确定。经过多轮的试教、研讨修改、再试教、再研讨修改,教师对本节课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重难点的把握、课堂生成的掌控、教学策略的选择等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此基础上安排校内展示,既是展示教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新认识,又是对团队阶段性工作的一次汇报。
2.名师引领
名师是一所学校的珍贵资源,他们有着丰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对教育教学有着独到的理解,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有效开发并充分利用好这一优质资源,发挥名师的辐射功效,有助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青蓝结对”一对一。学期初,我校就根据计划搞好名师与青年教师的“青蓝结对”签字仪式,对师傅和徒弟的职责做出明确要求。师傅除了在教学业务上给徒弟做出指导与示范,还要进一步引领徒弟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使徒弟的成长目标化、规范化。实行“年级教师”走班教学后,师傅要以徒弟的个人发展规划为依据,指导徒弟确定课题、设计教学、试讲、磨课;徒弟则须结合本学期的设定目标以及目标的达成度,做一个清晰的总结与反思。
(2)“研讨沙龙”传帮带。利用每周的教研组活动时间,名师牵头组织研讨沙龙活动。可以邀请校级领导参加,也可以邀请其他年级的骨干教师参加。每次研讨沙龙都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围绕教师确定的研究专题以及当前教育教学热点问题来定。
(3)“课堂会诊”找问题。成立名师磨课团队,在校小组实验课活动中,磨课团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听课把脉课堂,分析课堂;通过评课诊断病因,对症下药。通过不断的试讲、研讨、再试讲的过程,逐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4)“教学展示”促提高。执教示范课、展示课是发挥名师辐射作用的重要形式。名师的课堂往往充满着智慧,蕴含着思想,是他们才华的结晶、素养的体现。名师既可以在本年级执教,也可以跨年级引领,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自己已有的教学资源,在做好引领的同时,也使学生受益。
3.教学竞赛
教学竞赛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与水平的关键场合。竞赛磨炼人的意志与品质,磨炼人的气质与秉性。就赛课而言,赛前准备阶段,也是推行“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的重要时机。
以我校教师参加2013年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的过程为例:
参赛教师是一位具有多年数学教学经验的老师,推理能力与空间观念强,基本技能扎实,才思敏捷,对课堂细节的处理比较细致。针对个人教学风格与特点,选定课题――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接下来,参赛教师充分熟悉教材,撰写教学设计,精心制作课件和教学具,进行试讲;磨课团队全程参与,及时组织研讨,肯定优点,找出不足。试讲中发现的问题在下节课进行改进,直至在本校六年级所有班级依次执教完毕。为进一步提升教学品质,在区教研室的协调下,参赛教师分别在区内其他学校通过“同课异构”“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等活动,进一步进行打磨;在市教研室的组织下,又参加了市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同课异构活动。
不断地打磨、研讨,不仅使执教者本人,也使得参与其中的其他教师对这节课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学生也受益匪浅,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资源。同时,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特质传扬到了全区、全市乃至全省,从这个角度来讲,“年级教师”的影响又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三、实践成果及反思
“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的实践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校现有数学学科教师36人,其中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2人,市“333”工程名师5人,市小学数学基本技能比赛一等奖7人,市首届教师“教研写”大赛一等奖5人。我校数学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核心期刊、主流期刊发表文章100多篇,在省“教海探航”“师陶杯”论文比赛中屡获殊荣。
学生对数学学科教学中“年级教师”的出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五年级孩子的调查问卷显示:96%的孩子表示乐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95.2%的孩子表示希望这种教学方式以后能够延续下去,92.3%的孩子认为课堂教学品质与效果得到了提升,98.5%的孩子表示对数学课堂产生了兴趣。他们思维活跃,实践操作能力强,在历次期末质量检测中成绩均居全区之首。我校毕业班小学数学学科综合评估总分连续三年全区第一。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结合新时期要求,我校提出“做完整教育,促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我们通过“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的实施,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走方式,引导教师思考、实践、再思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以及办学品质。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认定为省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基地学校、省教科院教科研基地学校、省心理健康教育联盟学校。
关于“年级教师”走班教学的研究时间短,可参考文献不多,能够借鉴的实例更少,所以目前仅停留在实践操作阶段,相关的制度建设还不到位,理论指导还较欠缺,很多细节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如教学进度协调问题,作业批改、评讲问题,后进生转化问题等。我们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和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张万祥,万玮.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