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查技术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像检查技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像检查技术论文

影像检查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冠状血管造影术,支架植入术,再狭窄

 

目前,介入支架手术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通常对于单支冠状动脉狭窄,或多支冠状动脉的局限性狭窄都可进行介入支架手术。支架植入术是通过导管技术完成的,仅需要局部麻醉,创伤小、痛苦轻,可短期住院,但是,它的最大缺点是仍然无法克服完全闭塞的冠脉病变,成功率高低不一,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高,症状不能缓解者最终还需要搭桥手术。论文写作,冠状血管造影术。一直以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属有创检查,很多冠心病患者不易接受。无创性检查替代有创检查是影像学发展的趋势。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应用,开辟了冠状动脉无创检查的新方法。论文写作,冠状血管造影术。本文通过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旨在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09-2010年我院65例临床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患者进行常规冠脉造影,全部患者在两周后行16排CT冠脉成像对比。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8例,男女比例为1.28:l,平均年龄62.54岁,其中糖尿病患者37例,全部患者中行长支架植入29例,多个支架植入36例.

1.2 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

65例患者先由心血管医生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并给出支架植入术后血管显影及狭窄、钙化的分析报告。两周后行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进过VITREA分析软件,进行MIP、CPR、MPR、VRT处理,得到相应血管的全貌图,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

1.4 评价标准

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评价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得到数据行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性.

2、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获得了满意的血管图像,对65例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190支血管进行病变判断。其中174支MSCT重建血管段获得图像满足影像学评价,不可评价血管节段共16段。16层螺旋CT冠脉成检查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1、中度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39/42)和84.7%(94/111) ,阳性预测值为69.6% (39/56) ,阴性预测值为96.9%(94/97)。2、重度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8.2%(15/17)和98.9%(94/95)(见表1)。阳性预测值为93.7%(15/16),阴性预测值为97.9%(94/96)。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论文写作,冠状血管造影术。

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和冠脉造影的结果对比(65例) ,P<0.05

 

 

MSCT 中度狭窄(≥50%,小于75%) 重度狭窄(≥75%) 正常或狭窄<50% 合计

 

CAG 合计 58 17 99 174  

 

中度狭窄 重度狭窄 正常或狭窄<50% 39 2 17  

1 15 1 3 2 94

影像检查技术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与肝脓肿的鉴别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肝血管瘤和肝脓肿都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结果两例误诊延误治疗.结论:一些原发性肝癌与肝脓肿及肝血管瘤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正确鉴别二者之间关系,才能及时诊断及有效治疗。

原发性肝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且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在沿海地区乙型肝炎高发区发病率较高,早期诊断治疗者,预后亦不乐观;临床误诊误治的情况常有发生。

1临床资料

从2000-2007在新加坡医院,本组共收集10例误诊为肝血管瘤,5例误诊为肝囊肿。

1.1误诊为肝囊肿

本类为女性6个,男性4个,大都以上腹胀满不适伴发冷,发热半月到两个月,在院外科作“B”超提示“胆囊炎,多发性肝脓肿”经抗感染治疗仍无好转,转入院。一般情况较好,“T”38-39℃,无黄疸,心肺无明显异常发现,腹软、无肌紧张、右上腹及剑突下有压痛、未及包块、肝右肋下约1-2公分、脾未及、肝区叩痛较明显、肠鸣正常。WBC12-21.0×109/LN0。8-O.95。“B”超提示“肝内有多个大小不等其周围有低回声晕圈病灶”。CT检查提示“肝内有多个底密度灶,病灶外周有一密度较高,较厚的壁,增强后病灶内强化不明显,外周壁有强化,病灶内CT值为23.5-30.3Hu。决定行手术门静脉插管滴入抗生素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

1.2误诊为肝血管瘤

患者男性4人,女性1例,第一次均因左下肺大叶性肺炎住院期间行B超检查诊断为肝多发转移癌,以后由于经过多普勒超声及腹部CT检查均考虑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查甲胎蛋白为10,因而否定上述诊断,2-4个月后患者情况迅速恶化,肝脏急剧增大,B超检查肝转癌的图像均更趋典型,患者日益衰竭,迅速死亡。

2结果

一年后随防,所有病人均在3-10月内死亡,血的教训肝癌不能误诊.

3讨论

3.1本组第一类肝癌病例均以发热、肝区疼痛等为首发症状,与肝脓肿症状相类似,尤其当癌肿内出血,继发感染或合并胆道感染时更加难以区别。

影像学检查作为肝脏疾病诊断的一项重要方法,其准确性受多方面影响。当肝脓肿还未液化之前,在影像学上与肝癌不易区分;当肝癌瘤内出血尤其继发感染时与肝脓肿相似。另外影像医师的经验对诊断起到关键作用。本例凭B超或CT检查误诊为肝脓肿,但如能仔细观察B超或CT所示,肝癌与肝脓肿仍存在差异。AFP测定对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相对的专一性。本例进行AFP检测,且只测1次,如能反复多次检测可能提高阳性检出率。文献报道肝癌患者AFP阳性率为70%[4],故有一定比例阴性病例存在,对于AFP阴性病例,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HbsAg检测阳性,B超或CT证实肝内孤立或多发性肿块要考虑肝癌的可能。.

3.2第二类患者采用普通B超,对肝癌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常不易确切。此时可行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因为在三维成像中,肝血管瘤的轮廓最为清晰,立体感较强。有些作者指出,因为肝血管瘤回声较肝组织回声稍增强,由于灰阶差异较大,所重建的三维图像效果较佳,相反,原发性肝癌多为浸润性生长,其轮廓与周围邻近组织的灰阶差异较小,所重建的三维图像则逊于血管瘤,而某些回声的转移瘤征象的三维显示效果欠佳[1].

据文献报道,磁共振对鉴别肝癌与肝血管瘤有肯定价值,特别是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超过所有其它影像诊断片[2],童华山认为无论原发性肝癌还是继发性肝癌多为多发病灶,在磁共振图像中,T1W时多为较高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楚,占位表现最常见;而肝血管瘤多为单发病灶,在T1W时一半为低信号,T2W时多呈很高强度信号,信号均匀,边缘清楚[3]。

4.1在本例的诊断过程中,我们认为应吸取以下经验教训:①本类CEA15.50-18μg/L(超过了正常参考值上限10μg/L),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有学者提出怀疑为肝癌的患者如AFP阴性,则应联合检测CEA、FT和βz-MG,只有当三者均呈阴性时,才可能排除肝癌;③在第1次行囊肿穿刺活检,可避免第2次穿刺。并使确诊日期提前;④该类患者既往无胆道及门静脉引流区感染的病史,穿刺抽出液培养阴性.

4.2全面检查可防止漏诊并提高正确诊断率。血清学检查主要是转氨酶(ALT)及甲胎蛋白(AFP)检测,检测ALT是为排除非肝癌原因所致的AFP升高;B超检查主要是明确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和肝脏有无硬化。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诊断某一疾病时,不要一叶障目,对可能导致相同症状的不同疾病均应考虑到,逐一加以排除,以免误诊,从而延误治疗,甚至造成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曹辉,等,三维超声成像对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探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6;11(6);250.

[2]程红岩.肝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2:8(3):55.

影像检查技术论文范文3

[参考文献]

[1]夏邦红,李兵.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27(4):395-398.

[2]夏永辉,除克.快速交换法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6):428-430.

[3]康春博,刘金洪,李旭斌,等.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麻痹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4):2470-2474.

[4]陈小丽,季峰,林琪,等.胃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9):522-524.

[5]郑波.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不同类型肠梗阻的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9):14-15.

[6]侯郑生,刘京山,赵期康,等.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难治性肠梗阻10例体会[J].海南医学,2012,23(3):60-62.

[7]王惠儿.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患者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108-109.

[8]夏永辉,除克.快速交换法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6):428-430.

[参考文献]

[1]陈康.超声检查在肠梗阻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6):189-190.

[2]潘春球,武钢,周望梅,等.超声、腹部X线平片、双源CT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2(8):1221-1224.

[3]李兴锋.小儿急腹症患儿的鉴别诊断[J].临床医学,2013,6(8):201-203.

[4]马其彬.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283-284.

[5]徐敏.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鉴别诊断及治疗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5(16):72-74.

[6]钱卫学,谈瑞生,王鼎,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5(17):242-243.

[7]余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梗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6(1):304-306.

[8]陆建东,茅旭平,徐向荣,等.多排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16-418.

参考文献:

[1]王红岩.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09:98-01.

[2]邵建富.经鼻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应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04:35-36.

[3]秦小昌.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70-271.

[4]HayangaAJ,Bass-WilkinsK,BulkleeyGB.Currentmanagementofsmall-bowelobstruction[J].AdvSurg,2005,03.1-33.

[5]李瑞红.X线下经鼻肠导管小肠排列治疗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09:537-544.

[6]KannoY,HirasawaD,FujitaN,etal.Longintestinaltubeinsertionwiththeropewaymethodfacilitatedbyaguidewireplacebytransnasalultrathinendoscopyforbowelobstruction[J],DigEndosc,2009,21:96-200.

[7]宣恩胜.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10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3:42-44.

[8]徐骐.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60例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研究[J].新医学,2012,12:65-67.

[9]牟东.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恶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4

[10]刘火城.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3.

[11]苏冀.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在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03:58-60.

[12]徐斌.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03:26-29.

[13]汪景锋,马伟琳.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4,09:12-13.

[14]王冬梅,李蕾,陆丹.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8:110.

[15]王忠.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1,09:54-56.

[16]吴彦超.加味大承气汤治疗老年性肠梗阻48例[J].陕西中医,2014,09:140-141.

[17]金殷植.肠梗阻导管在小肠排列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14:740-741.

影像检查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NiosII,嵌入式,高清,视觉,单片机

 

总体结构

系统硬件分为:高清图像采集板、NiosII核心板、单片机接口板三部分。软件由NiosII和单片机软件组成。考虑到程序的标准化、可移植性,NiosII程序和单片机程序都使用标准C编写。

高清图像采集

方案一用工业用高清镜头采集影像,再对模拟视频解码,得到高清视频数据。解码芯片可选AD的ADV7181C,10位集成多格式标清高清视频解码器,四个10位ADC采样速率最高110MHz,支持720p/1080i高清分量,最高对1024x768、70Hz(XGA)RGB图形进行数字化处理。科技论文。或TI TVP5150AM1,超低功耗优化架构,工作状态下功耗仅为113mW,只需一个晶振就能支持所有标准,可通过I2C对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调、锐度等控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或飞利浦SAA7114H,该芯片最多允许6个复合视频输入,显示比例调整分辨率调整,解码精度高支持视频窗口缩放。科技论文。此方案成本高体积大。

方案二用高清图像传感器采集,直接输出高清图像数据。从芯片的性能指标、价格供货、技术支持、开发难易程度等方面考虑,Omni公司的OV9712芯片较为合适。该传感器为1/4”标清高清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尺寸3.0um,内置OmniPixel3-HS技术,可提供WXGA(1280X800)分辨率、640x480、HD720p三种格式图像,10bit彩色rawRGB并行图像数据输出,PLL锁相环,高信噪比图像质量,镜头校正,画面缺陷补偿。该方案成本百元左右,硬件简单性能稳定,符合实际要求。

设计OV9712采集电路时,要使用独立电源,电路板上尽量减小信号线长度及避免上下层平行布线,电源芯片放在板子外侧。外围器件尽量以OV9712要求参数一致,电路中模拟地与数字地分开走线最后汇集一点。OV9712有效图像传感区域不在芯片中间位置,而是偏右偏上,为了使目标图像能处于画面中心,绘制电路板时要注意调整芯片位置,具体尺寸参见OV9712器件手册。

Nios核心板

FPGA芯片选型比较如下:

 

 

影像检查技术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总结了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的授课及教学改革的切身体验,提出了对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测试方式进行改革的措施,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角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专业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在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

一、当前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全国大学英语实行四、六级考试,就业单位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高校对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语言基础明显扎实了。但是,基础英语后续的专业英语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多数水产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两年教学计划内英语学完后即放松了英语的继续学习,思想上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远远不如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的探索明显少于基础英语阶段。首先,由于没有材,导致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缺乏合理、科学的安排。目前使用的教材一般是任课教师从专业文献中选编的材料,内容更新不及时,缺乏专业知识特点和连贯性。学生使用这些教材犹如随意阅读专业文献一般,很难达到提高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3]其次,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一味输入。教师的教学一般仅停留在简单的科技文章翻译阶段,认为专业英语的教学就是“阅读+翻译”,仅仅讲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词汇就足够了。课程缺乏对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存在“重基础、轻应用”的倾向。这样就造成学生无法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相关专业知识,对他们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具有严重的抑制性和长期的不良影响。[4]

二、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水产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教材建设突出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我国的水产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尚处于落后的水平,因此必须让学生及时了解国际上的科学发展动态,与国外专家进行交流,尽快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样,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教材是决定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好坏的因素之一,专业英语教材编写要考虑到语言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在大量搜集和检索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具有较强系统性、科学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的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材,将一般科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强调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及趣味性。结合专业特点,收集各种不同文体的期刊论文、专著节选、文摘索引、单证图表等等,同时也应包含常用的科技词汇和一定的专业术语。[1]

2.建设与教材内容基本对应的英文影像资料库

传统教学课堂气氛不活跃,形式死板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形象、生动、有趣的影像资料。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我们的改革建立了与教材内容基本对应的英文影像资料库。通过观看影像资料,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可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的效果。

3.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转变传统的课堂角色,教师做指导,学生当主角。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改革,重点是学习角色的转变。过去是学生被动地学,是配角,现在要求学生主动去学,当主角。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课程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授课中,避免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要综合加强听、说、读、写、译的训练。教师主导集中学习后,让学生分组分别对课程的不同专题进行扩展学习,并以答辩的形式向其他同学讲解和接受提问。最终达到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当中。具体步骤为:

(1)教师按专题讲述教材中专业知识,播放相关英文科教片,让学生用英文对所学内容发表个人见解。

(2)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对课本中的一个专题进行扩展学习,通过查阅英文文献资料,撰写小论文。

(3)在课上小组成员以论文答辩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首先以论文内容汇报的方式对材料作介绍,然后听讲者提出问题由小组成员回答。以上过程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表达。

4.丰富专业英语课程考核的形式

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搞好专业英语课的测试是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我们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将考核学生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专业信息的能力作为专业英语考核的主要标准之一。口试在班级统一笔试前进行,重点测试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信息交流能力,一组学生与教师就某一专业问题进行类似seminar形式的讨论,教师依据每个学生的发言情况对其分别打分。口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

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对水产学科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改革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对教材、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学有所用,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成为专业英语课程中的主角,使其在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得到锻炼。我们根据专业英语的改革措施,针对改革效果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水产类专业在读本科生以及毕业生中做了问卷调查。

影像检查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影像学诊断;诊断准确率

DOI:10.3969/j.issn.1001-5930.2016.04.012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30(2016)04-0561-03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发病率日趋上升。临床就诊的肺癌患者,大多已属于中晚期,肺癌早期隐匿无明显症状,缺乏特异性表现,容易被漏诊。一旦出现明显症状,病情则已程度加重或发生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存活率[1]。本文对近几年我院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的8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误诊病例的影像学资料特征以及其临床特征进行讨论,加深对肺癌临床影像特点的认识,并结合病例临床特征,以降低影像诊断误诊率。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经病理诊断证实为支气管肺癌患者80例,其临床病例资料及影像资料保存完整。80例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21例;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57.4岁。按照WHO年龄划分标准[2],所有患者年龄分组为:青年患者(44岁以下)23例;中年患者(45~59岁)36例;老年患者(60岁以上)21例。根据后期病理诊断或手术确诊,所有患者肺癌分组为:鳞癌34例;腺癌27例;小细胞癌15例;大细胞癌2例;腺鳞癌2例。

1.2临床表现

如表1所示,肺癌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气短等。所有患者就诊时,临床资料分组为:咳嗽患者68例,咳痰患者47例,痰中带血患者25例,胸痛患者24例,刺激性干咳22例,胸闷患者18例,气短患者15例;无症状患者10例,仅在体检时发现肺部肿物或病灶。对不同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除各病理共同的主要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外,鳞癌患者多以痰中带血为主(14例),腺癌胸痛症状较为常见(8例),小细胞癌多出现刺激性干咳(10例)。无症状患者中鳞癌患者5例,腺癌患者2例,小细胞癌患者3例。

1.3临床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胸部平片检查,63例进行了CT横断扫描,10例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6例进行了断层检查,21例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医师根据患者具体状况灵活设计检查条件。

2结果

2.1影像诊断

经影像诊断为周围型肺癌患者32例,其中毛刺征28例,肿块边缘可见分叶征30例,11例肿块内部可见裂隙或空洞,8例结节征,16例胸膜凹陷征;诊断为中央型肺癌患者37例,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狭窄或阻断、肺门区可见肿块;4例患者影像诊断为弥漫性肺癌,以肺野内弥漫分布粟粒状结节性病灶为主要表现;影像诊断7例为其他疾病。

2.2手术/病理确诊

35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病检证实为肺癌;经皮肺穿刺活检证实肺癌患者2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证实肺癌患者10例;胸腔积液、痰涂片等确诊为肺癌患者14例。2.3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对比影像诊断为肺癌患者73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相比,其符合率达91.3%;误诊患者7例,误诊病例主要为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误诊率为8.7%。

3误诊病例分析

3.1误诊病例1

男性,36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及发热等症状;X线检测胸部可见炎性片状阴影,经过抗炎治疗半个月后病灶缩小并出现空洞,初步诊断为肺炎;随后患者同一部位反复发生炎症,伴阻塞性肺不张,经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中央型肺癌。手术中可见左肺上叶不张,有包块,行左肺切除。病理:鳞癌。案例分析:该患者存在咳嗽、咳痰、胸痛及发热等症状,经抗炎治疗后病灶缩小并出现空洞,初步诊断为肺炎。但回顾分析其胸片则发现,左肺门上出现可疑小结节,局部存在肺气肿征,因此,应考虑肺癌情况。

3.2误诊病例2

男性,45岁,无明显症状,有结核病史,X线检查左肺上叶前段存在3cm×4cm左右大小的包块,包块上部可见纤维条阴影和钙化点阴影,影像初步诊断为结核球。手术发现左肺上叶前段存在包块,质硬,行左肺上叶切除术。病理:黏液腺癌。案例分析:在影像学方面,对于结核球与上叶孤立肿块的区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回顾性分析其胸片,其肿块较大,位于肺癌高发部位的上叶前段,同时肿块之下存在轻微的脐状切迹,应考虑为肺癌。

3.3误诊病例3

男性,55岁,存在咳嗽、咳痰等症状,X线胸片双肺可见粟粒状小结节,初步诊断为粟粒型肺结核,经相应治疗后无好转,4周后症状严重住院,入院4天后死亡。解剖确定为肺泡癌并全身淋巴结转移。案例分析:粟粒型肺结核具有大小相同、分布均匀、密度一致、边缘清晰等特点。回顾性分析胸片,节点间存在网状结构分布,双上肺病灶较少,初步可考虑为肺泡癌。

4讨论

肺癌是当前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按照病理类型,肺癌一般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年来,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各自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比例均有所不同[3]。临床肺癌发现较晚的因素很多,但是对高危人群的筛选、随访和早期诊断方法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的关键[4]。本文主要对临床就诊时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病史进行综合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单纯的影像学诊断由于各种因素可能导致误诊、漏诊。X线胸片及平片操作简单,且费用较低,是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有效地反映病灶的情况,但X线胸片由于密度分辨率较低[5]等局限性,易于对亚临床小肺癌产生漏诊,胸部平片由于肋骨重叠及肺门血管影等因素的影响,可导致较高的误诊率。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影响结构无重叠,能够充分显示病灶情况,如支气管腔狭窄与阻断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征象[6],对肺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但受检者接受辐射剂量大[7],不适合对大规模人群特别是青壮年人群的普查,因此经X线诊断怀疑为肺癌患者,特别是在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应尽早进行CT检查或其它病理检查。本文63例患者进行了CT扫描。为了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痛苦,诊断方法应先易后繁,影像诊断作为经济且无创的技术,提高其诊断率将具有深远的临床价值。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确诊为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特征以及其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加深了对肺癌临床影像表现的认识,并对误诊病例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除了仔细分析病灶的征象之外,还应对容易被混淆为其他疾病的临床征象进行仔细观察,并结合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初步确定肺癌类型,尽早采用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确诊。综上所述,X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医生常被伴随症或并发症所干扰,或因对征象认识不足、观察不仔细等原因导致出现误诊漏诊,以致延误病情。因此,在临床中,应摒除干扰,寻找有助于诊断的征象,并结合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有效降低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余顺强,彭俊辉.早期肺癌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3):205-206.

[2]袁立志.1657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特点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3]王志瑾.肺癌流行病学〔J〕.肿瘤防治杂志,2002,9(1):1-5.

[4]叶剑定.正确认识影像学检查在早期支气管肺癌筛查中的作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2):120-123.

[5]BachPB,KelleyMJ,TateRC,etal.Screeningforlungcanc-er;areviewofthecurrentliterature〔J〕.Chest,2003,123(1):72S-82S.

[6]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