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加工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加工实训总结范文1
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是模具专业学生必备的重要技能,学生通过对常见普通机床的使用,能熟悉其性能,了解各类机床的工艺特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的认识,并且初步具备使用机床加工典型机械零件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入门阶段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1.深入做好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加强安全意识;2.精选课题,学生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跨过机械加工的入门阶段,所选课题务必能够涵盖常见的机械加工手段;3.精心组织实施,做到实习各个环节有序衔接,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工位和任务。
我校在模具专业学生的机械加工实训方面进行了不懈的辛勤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下笔者就自己参与组织模具专业学生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体会来谈谈入门阶段的教学组织过程。
一、机械加工实训的前期准备
学生在参加机械加工实训之前,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这样,在进入机械加工实训阶段以后,才能迅速进入状态,不至于出现准备仓促、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理论知识的准备。
学生在进入机械加工之前,应该具备制图、金属材料、金属切削等专业基础知识,并且在进入机床操作之前,应该在专业的安全人员的指导下认真接受安全知识的教育。
(二)技能的前期准备。
学生在进入生产实训场地之前,应该先进行钳工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实训项目,初步打下动手能力的基础,并且具备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能力。学生在钳加工实训阶段已经学习了钻床等设备的操作和划线、测量等操作,灵活的手工动作将有利于学生顺利过渡到机械加工阶段。
(三)安全、文明操作技术。
在机床上工作,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穿戴衣帽。工作服要紧身,袖口要扎紧或戴套袖;女工要戴工作帽;不准戴手套作业,以免发生事故;高速切削时要戴好防护镜。
2.防止刀具切伤。装拆铣刀时,不能用手直接握住铣刀;铣刀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得用手去触摸、制动;装拆工件时必须在铣刀停转后进行,使用扳手时注意避开铣刀。
3.防止切屑伤害。清除切屑时要用毛刷,不可用手抓、用嘴吹;切削时不要站在切屑流出的方向。
4.机床保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悉机床性能和使用范围,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对机床进行一级保养。
5.场地环境。机床周围环境场地应保持清洁、无油垢;零件应妥善放于不妨碍实训正常进行的场所,使用切削液时防止外溢,并及时清理污渍。
6.工量具的保养每天进行,注意校正测量精度。
7.注意做好实训中各个过程的记录,并保管好相应的技术资料。
二、机械加工实训的入门阶段的组织
(一)熟悉将要使用的机床结构和性能。
1.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要认识每一种实训涉及的机床的结构,包括其传动机构、运动特点、电气线路,尤其要重点了解铣床的结构和性能。
铣床有多种形式,并各有特点,按照结构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卧式升降台铣床、立式升降台铣床、龙门铣床、仿形铣床、工具铣床、数控铣床等。其中,卧式升降台铣床和立式升降台铣床的通用性最强,应用也最广泛。这两类铣床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轴轴心线相对于工作台水平和垂直安置。这些特点学生务必要正确区分。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进行机床加工尤其是铣床加工的准备工作的练习。
(1)分别进行手动进给和自动进给练习,熟悉机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2)选择和安装铣刀。铣平面用的铣刀有圆柱铣刀和端铣刀两种,由于圆柱铣刀刃磨要求高,加工效率低,通常都采用端铣刀加工平面。铣刀的直径一般要大于工件宽度,尽量在一次进给中铣出整个加工表面。在铣床上加工平面时,一般都用机用虎钳,或用螺栓、压板把工件装夹在工作台上;在大批量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使用专用夹具来装夹。
用机用虎钳装夹工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装夹工件时,必须将零件的定位基准面紧贴固定钳口或导轨面;受力的钳口最好是固定钳口。②工件的待加工部分必须稍高出钳口,以防钳口和刀具损坏。③工件一般装夹在钳口中间,检查装夹是否牢固可靠。④装夹的工件为毛坯面时,应选一个相对大而平的面作粗基准,在钳口和工件之间垫铜皮,防止损伤钳口。
(3)用百分表校正铣床机用平口钳的装夹位置,练习装夹工件和调整工件安装的位置,学会对刀操作。进行刀具安装练习。刀具装好以后务必经过检验合格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3.分别进行铣、刨、磨平面的加工练习,熟悉机床操作的基本技能。
(二)练习加工V型块。
在入门实训课题的选择上,笔者通过对历年来机械加工实训课题练习情况的分析,最终选定了V型块这一典型的课题。这主要是因为V型块的加工形状比较能反映机械加工常见工艺手段的运用,且难度适宜。
1.毛坯的处理。采用翻砂铸铁件作作为毛坯件,检查尺寸合格与否,钳工简单加工去除锈迹和污渍。
2.刨床粗刨六面体52×52×37。
3.立铣加工六面体50.5×50.5×35.5。
4.平面磨削加工六面体50×50×35。
5.卧铣加工中间5mm工艺槽。
6.铣削两侧V型斜面。注意将立铣头调整为45度倾斜。
7.铣削两侧30×8沟槽。
8.铣削下方305沟槽。
9.铣削T型槽。
V型块形状如下图所示。
(三)机加工实训入门课题完成情况的总结。
对学生加工完的工件按照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评分总结,对评分方案教师应该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工艺方案中各个环节的顺序和衔接过程是否正确。
2.划线、测量是否正确。
3.工夹具的使用是否正确,工件装夹是否合理。
4.对刀调整的正确与否,有无撞刀等明显误操作现象。
5.工件图样上标注尺寸和形位公差的完成质量。
6.安全文明生产要求是否达到。
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教师应对学生完成质量作总体评估,分析其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并指导学生及时作实训总结,巩固知识。
三、机加工实训入门阶段后续环节的衔接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已有的初步加工能力,在入门实训结束以后教师应侧重安排好相应的后续综合加工课题。综合加工课题应考虑到前面已学的加工手段的运用,并且结合模具专业的特点,设计出模具加工中典型的型腔加工课题。对课题的工艺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充分综合利用前面已有的机床加工工艺,让学生在相当于实战的加工情境下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具备从事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能力,并且为后续模具设计及加工和模具制造工艺学等课程奠定工艺认识的基础。
四、结语
我校在多年的模具专业的教学中摸索出的一整套模具专业机械加工实训的组织实施方法,经过历届学生的实训效果检验,以及和兄弟学校的交流,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教学实践的丰富,我校这种模式将不断完善和巩固。
参考文献:
[1]成型模具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冲压模具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机械加工实训总结范文2
如今我们很多学生在铣床实习时候说车工件,在车床实习的时候说铣工件、卡盘扳手或者呆扳手叫不出名字、实习铣床不知道车床进给量的单位、实习车床不知道铣床进给量的单位、实习完一个项目不能完整表述出刚学的实训项目的加工方法等等,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其实我们必须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它对今后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学生不做笔记,前面学后面忘的现状必须得到改变
学生在大一学了的车床或者铣床的基本操作,到了大二基本上忘完了。针对学生刚学了机械制图和机械加工工艺之后来参加实训,对于书本上没有见过的装夹方法,新的加工方法,甚至对于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等等,都应该总结下来,这对于今后的学习,进一步的技能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现在的学生必须灌输“多总结,多思考,勤做笔记”的习惯
3、学好机械加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必须共同来加强学生机械加工工艺理念的培养
理论课上老师肯定讲了基准统一,基准先行、粗精分开这些工艺原则。但是由于没有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所以理解起来比较空洞,最重要的是,如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没有有意识的与课堂上讲的这些工艺原则相结合做强调,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这些工艺原则。所以理论课上面必须要对这些工艺原则进行讲解,让后实践环节的老师必须要有意识的针对这些工艺原则,对学生做强调讲解。例如:我们铣削六面体的时候,首先铣出一个大的平面,这就是基准先行,然后铣削其它的面均以面为基准,这就是基准统一。然后我们控制任何尺寸,均采用先粗铣余量,然后在根据余量精铣保证尺寸,这就是粗精分。所以,我们的实训老师需要借助现有的资源和条件,有意识的加强这些工艺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实训后有很大收获。
4、老师必须注意同类知识的穿插和引导,学生必须学会“对比学习”
同类知识的对比学习非常的重要,然而现在绝大多数还没有这个观念。例如:学习数控编程的时候,数控车床G90与数控铣床的G90指令意思不一样,学生必须通过对比分析,才能保证今后的使用不出错。那么,我们在带学生实习的时候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车床的时候要对比铣床,学习铣床同样要对比车床,找出他们的区别和相同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积极性,对加深学生记忆,扩展学生知识面起到很大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学生能迅速入门的基本法宝。
5、选择适合学生基础知识提高的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机械加工实训总结范文3
1概述
在我们的机械加工的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培养出一个个动手能力强的操作型人才,更要培育出一个个既能动手操作又能自行设计工艺过程的技术型人才。但在许多的机械实训教学中,我们的许多实训的指导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一个完整性的工艺知识的传授,这样,只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自行设计工艺路线和加工零件,同时,许多的学生对自己操作的每个步骤所能够达到的加工精度的要求知之甚少,只懂得“照葫芦画瓢”的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加工。所以,在实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工艺知识在实训中的渗入,让学生自己去主动的设计零件的工艺规程,加工路线和加工的方法,独立的完成一个零件的设计和加工的整个的过程。使培养出来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一个即懂操作又懂工艺的人。
2机械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和半成品的过程。在工艺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拟定一个合理的零件制造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用图表或文字的形式写成工艺文件来指导生产。工艺规程制定的具体步骤:
2.1零件的工艺的分析。
先熟悉整台产品的用途、性能和工作条件,结合装配图样了解零件在产品中的位置、作用、装配关系,以及明确其精度等技术要求对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的影响。然后从加工的角度对零件图样进行分析。检查零件图样是否完整和正确,审查零件材料的结构工艺性是否合理。
2.2选择毛坯
选择毛坯时要根据零件的材料、结构、尺寸,零件的力学性能要求,生产类型和生产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
2.3拟定工艺过程
把加工零件各表面所需的工序,按顺序作合理的安排,这是制定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首先,选择定位基准,在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中要参照选用的原则进行选择;其次,选择加工方法。根据零件每个加工面的技术要求,零件的生产类型、材料的力学性能、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毛坯的情况及现有的生产条件等,选择较合理的加工方法;再次,安排加工顺序,把加工分成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阶段四个阶段。在切削加工时,要按照“基准先行,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的原则。在划线工序时,要根据生产类型和零件的形状是否复杂来选择划线的安排,以便为加工精基准提供找正基准;在热处理时,正确的进行正火和退火处理。检验工序是确保零件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工序,在加工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检验来确保零件的质量。
2.4工序的设计
工序的设计时为每一个工序选择机床和工艺设备,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确定切削用量、工时定额及工人的技术等级。它是决定加工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机床选择时,要根据生产类型来选择,如:在单件小批生产时,应尽量选用通用的机床和工、夹、量具,以缩短生产准备的时间和减少费用。在大批大量生产时,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在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时,根据“估算法,查表法,计算法”来确定。
2.5填写工艺文件
工艺规程制定后,以表格或卡片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生产准备和施工的依据,填写的工艺文件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它是简单的列出整个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它是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整个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用于指导工人进行生产和帮助车间干部和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零件的加工过程;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它是根据每个工序制定的,包括工件的定位,装夹,工序的尺寸和公差,是具体指导工人进行生产的。
3加工实例
一个零件的生产要经过很很多的生产的步骤才能够完成,在我们的实训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工艺性知识,使其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个零件的生产过程。如,在机械实训教学中,让学生加工一个台阶轴时,首先我会给学生展示台阶轴的零件图样,我会在讲解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零件的作用和精度等级的要求,以及现有的可供选择的设备,在学生进行加工前,我让学生按照工艺的要求让每个学生自己设计整个的工艺路线,在工艺路线的制定中,要让学生亲自制定基准的选择,工件的定位装夹,走刀的次数,刀具的选择以及工件的材料等相关的要求。让学生根据工艺规程的要求来制定工艺过程。如:在基准的选择和装夹定位时是用顶尖装夹还是卡盘装夹。在工艺过程的分析中,台阶轴是否要进行的校正、车断、车端面和钻中心孔等预加工;要进行车外圆、车槽、车倒角车螺纹等粗加工工序和精加工工序;要进行洗槽、洗花键、钻孔和磨外圆等其他的工序的安排,以及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学生制定好工艺路线后,我要求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彼此的工艺路线的设计,找出各自的不合理的地方,反复的加以改正和补充。最终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制定一个或几个较合理的工艺路线。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工艺的制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按照工艺设计的工艺规程和工艺路线,让同学认真的填写每一份工艺卡片,在填写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了三个工艺卡片对零件加工的各自具体作用。然后就是让学生进行实际的零件的加工操作,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工艺规程的指导下按照工艺路线进行一步步的加工,并在加工中对学生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相应的指导。最后在加工完成后进行总结和评价,分析工艺规程和工艺路线设计的是否合理,以及改进的措施。通过对学生工艺知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了整个零件的加工的过程和每一个步骤应该实现的目的和达到的加工的精度,让学生对工艺过程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在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了学生对零件加工的掌控能力。
机械加工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专业校内实习校外实践
机械加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机械设备保有量数以亿计,机械加工业出现了“井喷”发展。预计今后我国机械加工业会持续、强劲地发展下去。随着全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机械加工行业人才吃紧,因此,机械加工业必将掀起一股新热潮。但目前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专业教育体系并不适应市场需求,专业如何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现在机械加工技术日新月异,设备更新也比较快,过去那种普通机床几十年不变的情景不可能重演,这就导致学校的实习设备很难跟上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很多学校的实习设备都是十几年前的淘汰设备,与目前的机械加工设备相差很远,实习价值大打折扣。举个例子:现在机床以数控加工为主,然而学校的实习设备中普通机床占相当大的比例,而组织学生实习,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但不实习,又达不到要求的实习时间。而更新设备又需要较大的投入,不是每个学校都能承受得起的。所以实习设备的短缺、落后就成为职业学校教育的最大问题。职业学校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所以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素质,它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与中职教学特色、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那么如何在学校实习条件不甚理想的情况下组织好实习课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尽快掌握先进的机械加工技能呢?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校内实习和校外实践两者结合起来,发挥校内的理论指导优势和校外的实践丰富优势。
一、校内实习阶段
校内实习是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在学校实习室内进行的实习。校内实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结构、原理、拆装工艺、调整和检修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校内实习阶段是机械加工实习课教学的基础阶段,为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的示范操作
在实习中学生对刚接触的新课题会感到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讲完操作步骤、实习要领之后,必须做好示范操作。示范操作是实习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样板。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部分要着重示范,较难的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要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普通车床上加工螺纹,教师讲完操作步骤后要亲自示范操作一遍,对于如何选择进刀量,如何退刀这些关键步骤要重点示范。教师在示范的同时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选择,为什么这样操作等内容,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中的及时指导
实习中对一些典型零件的加工,学生不可能看一遍教师示范操作就能完全模仿,有的知识点并不能完全明白,因此,教师在学生实习操作时要及时进行指导,这是实习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在学生实习操作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指导,帮助学生排除操作中的种种障碍,根据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个别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果实习指导不到位而流于形式,那么学生的动手操作就会出现蛮干和盲从,收不到应有的实习效果。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必须做到眼勤、脑勤、耳勤、口勤、手勤和腿勤,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准确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耐心地帮助学生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到因材施教。
此外,教师在批改实习报告时,要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偏差,对实习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不足和成功之处等要及时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
(三)实习中的技能考核
严格的技能考核是保障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学生进行完毕每个课题后,教师都要按照技能等级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在考核前的实习中,学生在近期达标欲望的驱动下,实习的能动性、主动性会显著提高,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主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及时找教师解决,学到的知识会更扎实。对学生严格考核,会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高,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习效果提供依据。教师还可以将技能考证与实习相结合,比如我校便将车、钳工中级证考试与实习相结合,使学生在实习中有压力、有动力,真正体现学习的主体地位,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学生不但全部通过了技能考试,还体会到了态度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相信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都会有帮助。但是学校毕竟不同于企业,设备老旧短缺无法避免,为了避免实践教学与社会的需求脱节,必须进行校外实践。
二、校外实践阶段
校外实践是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之后,在校外工厂进行的在岗实习。校外实践主要是对一些先进设备的了解、使用,缩短学生和社会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外实践阶段是机械加工实习课教学的提高阶段,它需要依托工厂才能完成,机械加工实习中的一些先进设备,学生在学校里并不能接触到,实习基本上处于纸上谈兵的模拟状态。工厂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机械设备的种类比较多,型号也不近相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性,这是提高实践技能的可靠途径。此外,将教学延伸到企业,学生能及时掌握机械加工行业的一些新技术,还可以使学生尽早适应企业的要求,按照企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从而缩短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
教师必须在实习中做好示范并及时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按照标准严格考核学生,适时到工厂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成适合时代要求的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实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通过校外企业实践这一活动,学生的身心与行业能进行零距离的接触,每个学生都会投入到一个职业角色中或准职业角色中,加强对行业的广泛认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要及时地调整专业及其方向来适应新的需求,“定单式”培养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提出的。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就是奔着相应的工种去从事专业技能工作,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校外实践”能让学生尽快地认知未来岗位(群)的基本状况,对专业需求有一个全面的分析认识,比如岗位(群)所应具备的技术特点、知识层次和实践技能素质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就会有切实、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思想定位,也就会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习质量。通过“校外实践”,学生会对在生产实践中接触到的各种规格类型的仪器、设备、材料以及生产工序、工艺流程、管理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认知和体验。因此,学生在以后的理论课堂上就不再是空洞的假想和盲目的想象,而是对各种术语、概念、定理等的理解、掌握都能建立在具有各种真切形象的“物质”基础之上。同时,形成的知识结构也会有一个牢固的“物质”基础。
总之,合理地利用校外实践,将其与校内实习相结合,可以弥补学校设备落后的缺点,还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纠正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惯性,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物质”基础,促进教与学的进行,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观念,培植企业素质,等等。校外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根据专业具体情况设计好该计划实施的运作程序,让其科学、系统、规范地开展;要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第一;要切实搞好学校与企业的关系,企业要树立全方位服务的思想意识,做好学生的各项接待工作。
参考文献:
[1]孙连栋,李晓敏.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07).
[2]郭家星,屈有安.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机械加工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 钳工实训教学 增强效果 改变思想 更新理念 改革评价制度
据上学期对本校机械专业的学生调查统计发现有30%的同学不愿意学钳工,50%的同学认为可学可不学,只有20%的同学觉得有必要学。大部分学生认为随着先进的机械设备的不断涌现,现代化机械加工技术冲击着钳工的手工操作,机械加工则可以完成钳工某些基本操作,靠手工作业不但花费时间,而且消耗体力,又脏又累,钳工的前途受到质疑,因而在科技不断发展,钳工技能要求精益求精的时代,势必要加强钳工实训教学,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下就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提几点看法。
一、改变思想认识
机械设备的半自动化、自动化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误以为钳工操作是落后的手工加工方法,将会被现代化技术取代,学了也没有用武之地, 对钳工专业片面认识从而产生消极心理,造成思想偏见。所以钳工实训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先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
首先,明确地告诉学生虽然先进制造设备及工艺在不断改进,钳工的某些基本操作确实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完成,但是目前市场对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那些不适合机械加工,或者采用机械加工不能提高效益的操作,更应该依靠钳工完成,而且对钳工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钳工的各项操作技能非但不能取消,反而应该加强、提高。
其次,在新技术不断更新,要制造出更先进的机械设备时,就凸显了钳工技能操作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机械设备测量、装配、修理都必须用到画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套螺纹、刮削、研磨、测量等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机械设备制造离不开从事先进的工、量、模具等工艺装备制造的技术工人;离不开高技能的装配工人;也离不开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的机械维修人员,即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
最后,让学生深入了解钳工,在思想上有充分的认识。在钳工实训刚开始教学时,指导教师不要急于进行项目教学,多花一些精力和时间讲好入门知识,向学生阐述学习钳工的目的、意义、社会价值,组织学生参观本专业的设备、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及所制造的产品等,使学生理解钳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钳工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钳工的过去与未来的发展,引导学生进入钳工的大门,看到钳工的面貌,看到钳工的劳动价值,逐步加深对钳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从事钳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学习钳工技能产生兴趣和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是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程度,激发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更新教学理念
现有的教学理念虽然是将课堂与车间一体化进行实际的教学,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的状况,且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三大模块:第一模块为基本功训练模块。第二模块为综合训练模块,第三模块为考证强化训练模块。教师顺着固定模式,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却忽略了学生在固定模式教学中会产生疲劳、厌倦的心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而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现有的教学理念。
首先,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实训教学的实效。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全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训活动中。一是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用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操作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为学生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质疑,达到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二是留有充分合理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根据实训内容的需要,确定参与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二;同时要防止教师唱主角、满堂灌,尽可能多挤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多看、多想、多操练、多实践。三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全程参与实训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根据学生年龄与性别、兴趣与爱好、知识与技能、设施与工位的状况,组建若干学习小组,在引导每个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操作的基础上,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广泛交流,引导学生向对方学习,向优秀学生学习,收到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在观摩中长见识、在讨论中增长技能的良好效果。四是巧设任务,使学生都参与。根据实训内容及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实训任务,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只要求完成基础的、单一的、带有模仿性的实训任务;中等生要求完成略为综合的、略有变化的实训任务;优等生可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训任务。这样,既让中等生、学困生“吃好”,又让优等生“吃饱”,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实训过程,都有任务可做,有新技能可学。
其次, 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可以在钳工实训教学中,适当穿插讲述本工种的前景、老一辈钳工的先进事迹,介绍本校历届钳工毕业生在生产岗位上发挥的骨干作用、在生产中的发明创新及锻炼成长的情况,等等,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事例,从正面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对钳工工种的热爱,鼓舞学生奋发努力,刻苦训练。在教学中,教师不怕苦和累的精神,文明生产,热心帮助学生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操作姿势,娴熟、优美的錾、锯、锉等动作演示,以及以物说理的生动讲解和广博的文化素养,在学生的心目中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自觉由欣赏到模仿至对钳工的热爱。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通过优化实训内容,精心设计实训课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训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掌握技巧的进程出发,结合项目课题计划,逐步实施。只有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感到学有所得,才能使学生对钳工产生追求心理。最终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
三、改革评价制度
学校对教学效果的评判通常采用结果评价方式,对技能教学的评价大多采用专业技能等级证的获取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比例来作为评价的参数。这种重理论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制度造成教师过于注重技能等级证书的通过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训课质量的提高。同时实训课堂评价制度不健全,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实训课特点不相符合,学校以理论课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所上实训课的好坏,误导了实训教学。改革实训教学评价办法完善实训教学评价办法是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促进学生技能提高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实训教学过程优化,提高实训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师生平时怎么想、怎么学、怎么教、怎么练的导向问题。一是建立实训课评价制度。从实训教学的目标、内容、结构、教法、效果等方面入手,制定实训课量化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采取推门听课、随机听课、片段式听课等方法,对实训课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评价,促使教师上好每一节实训课。二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以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为重点的考试改革。强调考试内容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操作技能,还要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考核。考试形式应随着考试内容的改革发生相应的变化,采取笔试、动手实操、产品制作、作品设计、综合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问题等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建立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课程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开卷考试与半开卷考试、闭卷考试相结合,课堂考试与现场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答辩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考试评价制度,引导师生重视实训教学,提高实训质量。
总之,提高实训课教学质量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职业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需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从影响教学质量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的教学理念、实训课管理与评价等因素入手,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与探索,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书第,刘圣德.技工教育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2]杨彩虹.实习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内江科技,2006.02.
[3]于万成,王桂莲.深化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训,2007.02.
机械加工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破解 实训 难题
一 实训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车工技能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训练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做准备。通过实训,使学生具有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熟练操作车床;具有产品检测及分析零件加工质量的能力;具有对一般加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通过多年来的教学,本人认为传统的实训模式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1.普车实训师资短缺
普车实训课一般都由一个老师带领几十个学生在一个车间里,学生流动大,很难有效进行组织、管理,顾了东顾不了西,整个车间成了“放牛场”,导致教师身心疲惫。
2.车间存在安全隐患
一般车间里的车床有几台到几十台不等,实训时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全靠老师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老师忙于应付,时常导致事故的发生。
3.错误难以及时纠正
普车实训要让学生亲自操作车床,操作时出现的错误动作,特别是错误动作的瞬时性,老师很难及时把握和纠正。这样很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个别学生缺乏主动性
有个别学生在车间里感觉枯燥乏味,好像只是来看看热闹,实训过程中从不动手,对车间实训望而生畏。
5.纪律很难维持
虽然课堂搬进了车间,不再是“纸上谈兵”,老师在做示范动作时,所有同学一拥而上围拢过来,往往也只是有三四个同学看的清楚,其他同学很茫然,很难顾及全班同学,无法维持纪律。
6.教学效果缺乏过程评价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都是在实习结束后,根据所做的工件质量,给出成绩,几乎没有过程评价。
7.耗材管理混乱
实训所需耗材,学生缺什么随意拿什么,拿多少教师全然不知,往往一轰而上,一抢而空。
二 解决实训课面临难题的策略
针对实训中遇到的困难,对多年普车实训进行经验总结。采用教学工厂模式进行教学,能取得较好的实训效果。教学工厂就是将工厂的工作环境、先进技术尽可能多地模仿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就能体验到未来的工作氛围,学到先进、实用的技能。采用“先会后懂”的教学方法。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先进行实践,再带着问题学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有较大提高。实现了以实践为中心,专业理论课程主动服务于实践课程的新型教学理念。
课堂即工厂,学校即社会,教师是项目负责人,学生是技术工人。
在学生中建立健全企业组织,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技术指导、工件检测等各项工作,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解决了师资少,设备、耗材不好管理,安全、纪律难以控制和实习效果不好等诸多难题。
1.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机械加工车间,是最需要强调安全的地方,不可麻痹大意。如何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呢?(1)安全教育。每次技能课,必须强调规范操作,工具如何摆放,车床操作程序;设备检查,故障排除等都要养成习惯,做到相互提醒、相互监督。(2)视频警示。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放安全教育的视频,告诉学生事故是如何发生的,让警钟长鸣。(3)危险的地方张贴警示牌,车间要求穿工作服,机械加工、焊接时注意“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电源处要张贴高压危险等字样。(4)易燃易爆物品注意安全存放。液化气、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要提醒学生远离火种,保持安全距离。通过反复教育,规范操作,消除安全隐患。
2.实训班级采取实习周制度车工技能实训面临难题的破解
实习周就是让学生连续实习一周,停止其他的理论课。这是模仿企业的三班工作制,即大夜班、小夜班和白天班,我们要求学生上的是白天班,让学生感受就业,使技能训练具有连续性,为今后适应企业的三班工作制做准备。
3.指导教师是企业负责人
指导教师是生产部、人事部的经理,安全科的科长;学生是技术工人。实训前对参加实训班级的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分析,然后分组,建立企业组织,首先是安全科的组建,抽调3~4名敢于纠正别人错误的学生作为安全科的成员,佩戴“安全员”字样的红袖章,明确责任,赋予一定的权利,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每时每刻要有1~2名安全员在车间巡查值日,负责督查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和各种安全隐患,做到“三及时”,即及时纠正、及时记录和及时汇报,不讲人情,不留面子;其次是生产部的组建,这里的“生产”主要是练习,生产部的成员主要负责刀具、量具、耗材的发放、记录和维护,技术测量、评分、反馈和回收等管理工作,还负责技术指导,负责技术指导的同学一定是兴趣小组的成员,在课前要给予其多练习、多指导,让其成为同学们信得过的技术能手,能胜任技术指导的工作;最后是人事部的组建,一般由班长和纪律委员担任其工作,主要负责考勤和实习纪律,让学生真正成为实习实训的主体,参与全程自治和管理。
4.构建三级技能指导模式
上技能课时,一个教师要指导几十个学生,如果有几个学生同时提出不同问题,教师该怎么办?有的学生在等待,甚至会出现学生讲话或走动情况。一个教师确实忙不过来,不可能每节课都安排两个教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教师首先备好要上的技能内容,先讲给兴趣小组的同学听,让他们反复操练、熟练掌握,然后根据要上班级的实际情况,精选3~5个学生组成辅导团,要上班级的技能要领讲完后,把辅导团的成员分配到相应的同学中去,让他们分别指导一部分学生,解决大家提出的实际问题,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针对共性的问题再作强调。这样,通过教师——学生技能辅导团——全班的学生三级技能指导模式,使实训教师分身有术,从无序中解脱出来,更好地驾驭全局。
5.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
“一体化”并不是把课堂搬到车间那么简单,而是要把黑板搬到机床旁,边讲边演示,机床前要做好课桌凳的安排,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听到。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好纪律,才能有教学效果,切实解决“放牛场”的问题。
6.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个专业,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位学生,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位教师,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所学校。”技能竞赛既能起到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作用,也能激发学生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每学期将举办技能比赛、操作表演、作品展示为一体的技能节,确定技能竞赛周或竞赛月,形成浓厚的技能教学氛围,切实推动班级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在车工实训中,能够借鉴以上的做法,转换角色,通过模块化、项目化、理实一体化,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兴趣,愉快教学,定能让学生乐意、老师容易、学校满意,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