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网络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1

1.1设备抽象层设计

考虑到需要提供一个高效统一的管理工具,那么就需要将过去分散孤立的脚本和软件提供的功能整合在一起。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原有功能罗列在一起,而应该是有机结合,结构清晰,设计风格统一,能够便于复用。根据对当前数据中心内网络设备管理的需求分析,设备抽象层的类大体可以分为主机、交换机、存储三大类[5-6]。再具体细分,主机类又可以根据其操作系统的不同,分为Windows,Redhat,Suse,Unix等等;交换机类根据厂商产品系列的不同可以分为Brocade,Cisco,Qlogic等等;存储也可分为EMC的Symetrics,vMax,vPlex,IBM的DS8000,XIV,SVC等[7-8]。无论封装实现的是什么设备,无论底层有多么大的不同,为了便于上层集成调用,应当对上层提供一致的接口。从上层来看,无论底层封装的是什么设备,对上层无外乎两个操作,信息收集与数据录入。因此,所有的设备类都需要实现两个方法,collect与import_to_data-base[9-10]。collect方法实现从设备收集信息的逻辑,而import_to_database实现向数据库录入的逻辑。

1.2协议适配层设计

由于文中设计的是一个集中统一网络管理的工具,必须通过一些网络协议来远程操控设备。常见的网络管理协议有SSH,Telnet,Winexe等。现实中,不同设备可能共用同一种协议,同一种设备可能在不同协议之间切换的现状,也就是说,特定协议与特定类型的设备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11]。这就决定了网络协议的逻辑不能在设备抽象层内实现,而应该独立出来,单独设计一个协议适配层。设计良好的协议适配层类能够在不同设备之间轻松调换使用,提供了极大的开发灵活性[12]。对于一个网络协议,常见的用户场景就是,建立连接,发送命令并接收返回的文本,关闭连接。所以,一个协议适配层类应当实现三个方法,open,cmd,close。open方法用于建立连接;cmd方法用于发送命令并接收文本;close方法用于关闭连接。在设备抽象类的对象实例化的时候,只需要通过目标设备的对象的属性将协议对象动态传递进去即可。由于协议适配层的类具有相同的接口,更换协议对设备抽象层的类来说是完全透明的。

1.3自动识别模块设计

管理众多的设备的静态登记信息,如果只是依赖管理员的记忆力,或者是Excel表格,费时费力,结果也并不可靠[13]。首先要设计一个能够从网络当中自动抓取的活动IP,并识别出运行在该IP地址上的设备类型的模块。当活动IP地址被从一个子网中扫描出来以后,进一步识别设备的类型可以分为网络扫描和远程命令试探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网络扫描主要是为了下一步的命令试探缩小范围。无论是主机、交换机,还是存储设备,都会对外打开一些固定的网络服务,这些网络服务通常都监听特定的端口,通过扫描端口可以大致了解设备打开了哪些网络服务,进一步可以猜测设备可能对应的类型[14]。在扫描端口之后,进入第二阶段,发送前期锁定的几种可能的设备类型上支持的命令,再通过Perl语言内置的正则表达式搜索特征关键字。如果成功捕获到了响应的关键字,就成功地识别了设备类型。类型识别成功后,才能调用响应类型的设备抽象类,对设备进行信息收集与管理。

2自动识别模块的具体实现

2.1网络扫描部分

在第一阶段的网络扫描中,首先由Subnet类负责活动IP的获取,之后将活动的IP地址实例化为IP类的实例,之后IP类会扫描该IP地址上的哪些端口已经被监听了。这两个类依赖于Nmap提供底层功能的支持。Nmap是一款用于网络安全审计的工具,可以列举主机,监控网络服务运行情况。Nmap不仅可以扫描单个IP地址,还可以对整个网络进行大规模扫描。同时,Nmap也是一款遵守GNU通用公共许可协议的软件,可以免费地在文中要设计的工具中集成使用。Subnet类在获取活动IP地址的过程中需要使用Nmap提供的Ping扫描,需要执行命令如下:nmap–sn192.168.1.1/24其含义是,扫描网络IP为192.168.1.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的网络中有哪些可以Ping通的IP地址。IP类在扫描单个IP地址上被监听端口过程中需使用Nmap提供的Intense扫描,需要执行命令如下:nmap–Pn192.168.2.1其含义为,扫描IP地址192.168.2.1上所有已经被监听的端口号。命令执行完后返回结果:PORTSTATESERVICE80/tcpopenhttp1900/tcpopenupnpMACAddress:14:E6:E4:8D:2B:E2(Unknown)

2.2远程命令试探部分

这部分逻辑通过一组工厂类被实现。当设备类型被检测完成后就会实例化响应类型的对象来完成后面的信息收集与数据录入工作。考虑到设备类型较多,都在一个工厂类内实现太过繁杂,可以将具体工作分解到若干个类中完成,每个工厂负责某一大类设备的识别与实例化工作,形成一个三层的工厂树。处理具体大类的工厂类可分为处理服务器的ServerFactory,处理交换机的SwitchFactory,处理存储的StorageFactory等等。首先由顶层的基本工厂类接收一个IP地址作为参数,然后将IP地址像放上流水线一样,依次交给每一个负责具体大类的工厂类处理,当流水线上的某一个工厂类成功地处理了这个IP地址时,就用识别得到的类型为该IP地址实例化一个设备对象出来;如果当前工厂类无法处理,则交给流水线上的下一个工厂类继续处理。要发送远程命令首先涉及到选用什么网络协议的问题。网络协议一般都会监听固定的端口号,这就是所谓知名端口(见表1)。通过查找知名端口表就可以知道网络设备打开了哪些网络协议的服务。通常,打开22号端口意味着设备打开了SSH协议的服务器,这是一台Linux或者Unix系列操作系统的服务器的常见配置。这种情况下,工厂类就会调用SSH协议,发送Linux或者Unix系统上的命令,然后尝试从返回的文本捕获预期的关键字。可以看到,ServerFactory在处理的时候,首先检查22端口是否已被监听。发现22端口已被监听之后,则通过SSH协议连接目标IP地址,发送Linux和Unix系列操作系统上的uname命令,如果从返回的文本里捕获到“Linux”,表明目标服务器是一个Linux服务器,如果捕获到“AIX”,表明目标服务器已经安装了IBM的AIX操作系统。

3网络管理工具的完整运行流程

整个工具运行时的完整流程如图3所示。scan_network是整个程序的入口点,通过-n选项传递一个网络地址及其子网掩码,Subnet类会找出这个网段里的所有可用的活动的IP地址,然后为每一个IP地址调用scan_ip。在scan_ip中,BaseFactory会被调用,它会依次尝试使用StorageFactory,SwitchFactory,Server-Factory来处理这个IP地址。每个工厂类都会检查该地址上有哪些端口被打开了,然后使用命令尝试识别设备的类型。类型识别完成后,就会为该地址实例化一个设备对象,调用它的collect方法收集信息,然后调用import_into_database完成数据录入。

4结束语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2

关键词:智能化网络;运维;数据中心;对策

1. 网络运维的现状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人们对网络运维管理平台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软件开发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与用户的需求等不同,因而制约着各种平台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与服务器的安全性等,使得服务器的数量急剧增多,相应网络设备也在增加,对应用系统和网络的运维要求越来越高,不利于各种网络维护工作。基于以上各种问题,通过初步的分析和探究,我们亟需将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技术融入到网络运维管理平台,来取代人工低效率的劳动,从而科学、高效地实现网络运维管理。

2. 智能化网络运维所涉及的内容

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主要是指用于IT部门内部每天正常运营管理,它涉及到整个网络的运行与维护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设备管理,它对网络设备、操作系统与网络平台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例如:IT部门怎样依照SLA的标准向其客户提供相应的IT服务等。

(2)信息安全管理,该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当前主要是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SO17799,该标准涵盖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十大控制方面,一百二十七种控制方式和三十六个控制目标。

(3)日常管理,该部分主要用于规范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并向其提供解决措施与共享手段。

(4)业务管理:主要是监控与管理该企业自身核心业务系统的日常运行情况,而其中有主要关注该业务系统的CSF和KPI。

3. 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平台的技术

3.1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平台的设计原则:1)管理平台的统一性原则,也就是对构成整个网络的设备,数据库与各种软件等实行统一监控和管理,同时,提供网络基础架构管理、业务服务管理、性能管理与数据报表分析管理等;2)管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原则,只有管理平台自身的安全可靠,才能确保整个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平台能够正常工作。所以,在设计网络运维管理平台时,必须将管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放在首位。例如:限制用户的登录失败次数,在组织的变化中,通过灵活地设定管理人员的权限来确保网络运维正常。此外,管理信息在各个组件之间传输必须通过SSH加密等等;3)管理体系的开放性,管理平台要遵循互联网的国际标准,务必要设计成开放的管理平台体系,并提供相应的管理接口便于实现对各种资源的统一管理与监控。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提供开放的API接口,从而支持用户应用软件的集成,为系统管理的内容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4)扩展性与模块化结构的原则,随着IT业务的不断扩展,网络运维管理规模会也将会日益增大,因此,在设计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平台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管理平台的扩展性。可在网络设备和主机的管理基础上实现管理功能的扩展,同时要具备合理的功能扩展性与扩展管理节点,才能保证以后在需要时增加管理模块。

3.2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平台的实现

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平台的实现主要通过特定的软件技术,把事件和IT流程关联起来,形成了IT自动化必备的工单从而够实现系统的自动健康检查、配置的自动变更提醒与自动生成运维周报等等各种在无需工作人员就可自动管理网络的运维状况的体系。

1)网络运维管理平台技术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①被监控层,包含了所有被监控的资源,例如设备、网络、应用软件等;②营运管理层,主要从事策略的管理等;③BSM层,主要是涉及面向业务的管理层次;④诊断层,主要是诊断信息资源是否健康运行并排除相关的故障;⑤整合层,使第三方监控软件能更好地监控整个运维管理平台,并整合相关的数据与事件;⑥接入层,支持各种浏览器软件、移动终端等各种安全的接入方式。

2)网络运维管理平台的部署框架

通过探究分析,一般有该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负责对整个网络和机房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功能,并符合ITIL标准的运维框架,同时,为数据中心的各类生产业务系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主要有下面几种层次技术,①被监控层,它将包括所有被管理的对象,可以通过相应的方式来获取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机与数据库等各种数据资源;②数据处理层,主要是负责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资源通过数据的汇总,同时将其写入数据库,最终供展现层从数据库调用现有的监控数据并可以实现相应的用户操作与设定;③展现层,提供统一的智能化管理软件,便于数据统一展现。该层通过Portal以完全B/S方式来展现各个管理模块,有意于与用户互动交流,并且可以由统一入口登录""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门户""。

4. 结语

通过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平台的各种情况的探究,并分析了我国目前实现各种网络资源的统一监控现状,发现通过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平台的实现将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并将为管理机构带来丰厚的收益,因此,加快通过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刻不容缓,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的发展步骤与用户的要求。因为,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平台可以进行对各网络管理员根据权限设定管理自己权限范围内的网络资源,还可以日夜不间断地工作免去人们低效率而繁琐的工作,同时,通过平台智能化监控分析,当运行过程中发现故障就能立即通过平台发出声、光警报,等待专门的网络管理员甚至平台自动处理故障,从而确保各类网络服务运作正常。实现全方位的网络运维,消除网络运维的断点,加速故障分析和处理,形成一套高效的网络运维体系,并能够真正实现低成本的网络管理体制,科学地提高管理效率,保障网络的安全、稳定地运行。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3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控制和通信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为重点的智能交通系统技术,一直是世界各国用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环境的最重要技术手段。上世纪90年代美国系统地提出第一个智能交通体系,在此之后,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一些大、中城市都相继开展了关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相应规划、研究及应用[1]。智能交通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使得各国政府、投资主体以及用户逐步地认识到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本文提出的智能交通一体化运维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智能交通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快速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智能交通一体化运维系统概述

1.1 智能交通一体化运维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深入,城市交通管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如何确保所建设的智能交通系统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如何实现对所有智能交通系统和设备的智能实时监控,如何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启动最优运维流程,调用最有力的资源快速解决问题,恢复系统运行等等问题是摆在每一个智能交通系统运作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2]。

例如某市交警支队智能交通系统涉及9大系统,设备类型有400多种,数量有几万台之多。目前由5家以上单位负责运维服务,但由于各个单位缺乏对系统、设备维护管理上的整体考虑且自成一套实施流程,导致设备流程单据格式和内容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很难实现总体的统计、评定和服务质量的评估,久而久之运维服务质量无法提升,无法满足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发展需要,运维成效较不理想。

1.2 智能交通一体化运维系统需求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存在着设备种类多、覆盖范围广、部署分散、系统功能复杂、运维方式不统一等多方面的特性。主要功能需求包括:智能交通设备设施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设备状态和视频质量等的智能监控、流程管理、财务结算管理、知识管理、服务水平管理等。

2 智能交通一体化运维系统的体系结构

2.1 设计思路与架构

根据运维管理实际需求,智能交通一体化运维管理系统的结构整合了ITIL理念,分为运维门户层、运维管理层、监控管理层、数据统一汇聚管理等四个层次,层次之间进行整合并通过安全、高效的内部接口保障各层之间数据的共享和互通。在功能上无缝集成RFID、PGIS、智能监控与分析等相关技术,并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业务数据监控、设备监控、视频质量诊断、流程管理、资产管理等功能。给用户方决策管理层和系统运维管理人员、第三方运维外包服务公司、工程运维人员等提供一个智能化、操作风格统一、交互界面友好的运行维护系统。

2.2 系统功能设计

2.2.1 运维门户层

运维门户层作为面向操作员和管理层的最终界面,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登录管理门户和报表展示窗口,拥有单点登录、多种服务视图、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个性化定制、信息、个人待办事项、部门公告、通知提醒、信息统一展现和报表管理等功能,旨在帮助各个层面的使用者更好地获得当前设备的实时状态、业务运行情况以及各流程处理进度等信息。

2.2.2 运维管理层

运维服务管理层的设计从服务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ITIL v3,ISO20000等国际标准。在层次上采用了包括数据层、控制层、服务层和展现层四层架构模式[3],功能上包括运维管理基础平台、配置及资产管理、维修维护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服务水平管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知识库管理等功能,同时结合核心管理数据库的概念[4],不仅为运维管理平台提供统一、可信的数据支持和监督管理,其开放接口更可为其他用户现有的业务系统提供配置管理数据支撑。

2.2.3 监控管理层

监控管理层主要将基础架构部件和外场设备中收集到的性能数据和各种告警事件,经过初步的过滤后,发送到运维管理平台进行处理。并通过预先设定相关的阀值,建立起一整套的性能、故障、容量等预警和报警机制。在结构上分为数据采集层、监控数据汇聚处理层、统一展现层三层,涵盖了数据抓取、数据分析、数据整合、主机监控、网络监控、存储监控、虚拟主机监控、电子大屏监控、其他设备监控等功能。

2.2.4 数据统一汇聚管理

数据统一汇聚管理主要提供核心管理数据库数据的输出与汇总管理,并可在此数据标准上输出PGIS地图、大排查系统、RFID标签、智能卡口、SCATS、诱导系统等各种应用。

3 系统的实践

智能交通一体化运维管理系统已在某市交通管理部门得到实际应用。表1是该交警支队智能交通部分系统在运维管理系统上线前后运维质量的提升情况(数据是将2011年12月和2012年12月进行比较后所得)。

4 结束语

智能交通运维管理系统的建设已成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某市交警支队智能交通一体化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为基础,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此方法已在某市交警支队智能交通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交通信息设施覆盖面广、设备多、系统复杂、运维外包服务单位多等问题,充分考虑作为运维人员的工具和助手,能有效减轻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建,崔合芳,蔡国良.面向出行者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设计[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31(2).

[2] 李家然.浅谈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8.11.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4

信息时代的网络构成非常复杂,不同系统架构,不同设备,甚至无线网路,WIFI等新型网络的出现,都造成了网络接入设备的复杂性,同时这些不同的网路设备其可靠性也不可能是百分百,会出现不同的兼容性问题,所以这就需要一个可靠的网络管理系统来对这些不同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而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多种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系统产品,这些网络管理系统产品根据面向对象和性能可以分成3种:

(1)相对简单的系统,这类网络管理系统往往只会针对网络中某一个独立的功能进行管理,如实现对网络上网权限的控制等,所以这类网络管理系统的研发成本相对较低;

(2)基于局域网的管理系统,这是针对整个局域网的系统性的管理,所以范围相当广泛,一般会包括网络管理和系统管理2种,同时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相对集成和多问题管理和监测功能;

(3)企业级的管理系统,这种系统一般是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实现网络、数据库、协同办公、ERP等管理,因此这种类型的企业级管理系统的开发成本相对较高。

从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的角度上进行分析的话,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自我识别,实现网络流量的自动分流和监控,能够对故障进行检测,一般具有多层次级别的监控和多类型设备的支持,丰富的接口便于二次开发。而从网络管理结构上来进行分类的话,一般会分为分布式管理系统和集中式的管理系统,这2种结构都有明显的优缺点,其中集中式管理结构的优点主要为管理简单、易于操作和使用。而缺点则体现在作为集中式管理的顶层,工作任务太大,特别是企业的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的今天,仅使用一个网络管理人员显然不能够完成所有的网络管理任务。所以现在对于大型的网络管理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分布式网络管理结构,也就是说,网络的管理功能分散到不同的网络节点里,由不同的管理者共同管理,且这个管理系统还是层次化的,就是管理者之上还有管理者,所以对管理的权限还可以进行灵活的设置。

2网络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

通常情况下,网络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故障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

(1)故障管理主要包括故障检测、故障机或者网段隔离以及软故障的软维修,故障的检测依据主要依靠网络设备的状态,一般不影响到网络应用的小故障会记录在网络管理系统中,不会做出特别处理,而一些严重的故障通过检测后会第一时间通知给管理员,通常会采用报警的方式通知,如果故障情况比较复杂,那么网络管理系统就会执行一些诊断进程来测试网络故障的原因,从而给解决故障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2)网络计费管理系统主要记录的是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能够对网络行为进行一定的控制,特别是在网吧等行业,计费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配置管理指的是对网络系统整个初始化的配置,这一点非常重要,配置管理往往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网络控制功能或者让网络的性能进行优化,提升网络运行的稳定性。而网络的性能管理则是对网络资源及通信效率的整体管理,检测网络资源使用情况,以及网络系统提供的服务能力是否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性能管理通过手机网络当前的数据信息来进行性能的优化。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块则是网络管理非常重要的模块,同时也是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因为目前网络安全技术相对病毒和黑客技术而言,都是落后于这2个主动攻击式技术,不具备主动防御能力,更多的是采用了被动防御的方法,所以网络安全危机时刻会爆发。目前网络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数据泄密,控制权被接管,所以针对这些,网络安全管理模块通过权限设置,加密设置等方法来给网络应用添置安全锁,从而提升网络的安全属性。

3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发展前景研究

网络管理技术的不断革新,再加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应用。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管理技术模式,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及易操作等诸多优势,得到了业内不少专家的青睐,同时也深受很多企业用户的喜欢,认为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系统具有彻底的颠覆性和革命性。一般而言,在局域网中都有专门的服务器设备,主要是为企业或者其他单位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比如数据库服务器、文件共享服务、打印服务等等,不同的服务器都可以通过运行TCP/IP协议和互联网进行连接,但是在连接之前还会使用防火墙对内网和外网进行隔离,目前防火墙一般分为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不同类型的防火墙的基本功能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对网络信息的传播进行控制。使用WEB技术的优势就在于能够降低网络资源的使用,同时有利于网络扩展和降低维护费用,因为使用WEB技术对于网络管理系统的硬件几乎没有什么要求,所以网络管理员就能够把很多的计算和存贮的作业转移到WEB服务器上,作为管理员也能够通过其他的低廉的WEB平台去访问和管理,因此能够给管理人员提供比传统工具更具竞争力的能力,而且用户只需要通过其他的计算机,再配置一下WEB服务,就能够获得网络管理和配置及控制的能力。

在网络管理系统发展的过程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对企业网络的管理产生巨大的冲击,这些变化对网络管理的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甚至对原有的集中式管理进行了巨大的冲击,随着局域网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互联网应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端对端及系统级的网络管理模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给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的应用铺垫了道路,而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和WEB技术的结合又能够进一步降低网络管理的硬件平台,同时也方便了用户的网络管理,甚至还能够让远在异地的网络管理员通过WEB服务来控制局域网。所以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对于大型的网络应用的管理作用更加明显。

分布式管理经过发展现在又进一步向智能化分布式演变,通过智能化技术能够让网络管理变得更加自由,同时也变得更加简单。很多网络的管理如监控技术,流量监测,故障监测等工作,通过智能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只有那些严重的故障及需要人工进行修复的故障和其他的应用,才会通过提醒的方式让管理员来尽快解决。智能化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将整个局域网,甚至是基于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将网络内部的信息整合起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而不必须要考虑这个网络架构怎么样,智能化分布管理系统能够为管理员提供更加广泛的企业网络应用架构,能够实现自适应的策略管理,智能过滤及动态轮询等功能,让管理的作用变得更加简单,所见即所得更是降低了使用难度。更为关键的是随着智能化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引入,对于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也上升到一个新台阶,通过和防火墙的安全策略进行综合使用,再加上网络管理系统的智能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对一些未知的病毒和一些不常见的黑客攻击手段及时发现,并且摒弃在网络环境内,有效的提升网络的安全属性。因此智能化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安全检测和防范病毒入侵能力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

4结语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5

摘要:智能控制网络管理(即公共设施群体和民用设施群体的网络建设)是现代建设公共设施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应用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发展的必然需求。智能控制网络管理在国外的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智能网络管理技术。但由于智能网络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几年才有了较大的发展。智能网络管理技术在住宅及其公共建设中的运用正处于发展的阶段。

LON(LocalOperatingNetworks)网络是美国Echelon公司1991年推出的局部操作网络。为支持LON总线,Echelon公司开发了LonWorks技术,它为LON总线设计和成品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平台。目前采用LonWorks技术的产品广泛应用在工业、家庭、公用能源、交通等自动化领域,LON总线已成为当前最为流行的现场总线之一。中国计算机协会工程控制委会成立了LonWorks控制网络协作网。国家大型民用业过程控制系统已逐渐推广现场总线系统。

目前,建设部正在全力推动以“智能控制网络管理”为切入点的整个行业的信息化,使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开发,服务于公共设施的建设,以提高公共设施的质量与功能,并将多学科性、多技术综合运用的智能化公共设施定为民用建设的发展方向。

但由于智能化公共设施在我国起步较晚,智能化公共设施技术在民用及其社区中的运用正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国外相比,智能化公共设施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不是很高,相关技术产品功能单一,与系统的规划设计尚不适应市场的需求,理论研究与管理滞后的矛盾(如工程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市场行为的规范)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一旦要实现其他公共设施智能功能,必须重新安装新系统。远程抄表系统则分别由各输入量、输出量、计费量、等供应公司进行设计安装,各自独立运行,互不相关。因此造成公共设施管理部门工作难度大,各系统之间的总体协调性能差,系统运行、维护复杂,升级扩容不便,用户对自己费用支出的智能功能选择余地小。

我们在国内进行智能化公共设施网络建设的系统设计时,应该遵循几个原则:造价低,可靠性高;便于扩充升级,分步实现智能化功能;单一控制网络完成智能化住宅应有的全部控制功能以及该小区的所有控制功能;网络结构简单,性能优异。为此,我们在智能化公共设施网络的建设中采用LonWorks分布式控制网络技术。

LonWorks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控制领域中最热门的通用控制总线技术之一,得到世界各大著名工控产品生产厂家支持,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目前它在国内已被成功应用于工业控制和公共设施网络自控中。我们选择LonWorks技术开发智能公共设施网络系统,主要基于它的如下特点:

智能网络拓扑结构灵活多变,可根据公共设施的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布线系统的复杂性和工作量,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LonWorks网络是无主站点对点网络,其任一点的故障不会造成系统瘫痪。一处公共设施节点的损坏或关闭不影响其他公共设施节点正常运行,降低了维护难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度,网络响应得到充分的保障。

Neuron芯片内置现成的I/0对象,LonTalk协议,并使用高级语言编程,大大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质量,能在短时间内开发出稳定可靠的系统。

LonWorks网络节点之间使用逻辑连接,这使得系统中节点的增加、修改很容易,便于系统调整和扩充升级。

在智能公共设施建设中应用LonWorks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智能化公共设施的所有功能,整个网络结构相对简单,网络布线相当容易。对于使用公共设施用户各种不同的功能要求,只需选用不同的控制节点,编写相应的程序,直接连接到公共设施的控制网络上就完成了,在物理上不必对网络结构作任何修改。而且LonWorks网络可扩充性极好,在扩充子系统,增加功能,连接两个公共设施控制网等都很简便。LonWorks技术提供的高效开发平台让我们在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时,对网络通讯不再需要花费时间,可以把精力集中到具体的系统功能实现上,使得我们能在较短时间内针对具体任务设计出成熟稳定的系统。

随着今后住公共设施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总线网络结构在速度与效率上开始显得不足,因特网则显现其优势。而目前就构筑专用IP网络还存在着成本高及维护难等一些问题。通过LonWorks与因特网的接口装置,可以将己经自成体系的LonWorks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作为子网络,通过因特网接入因特网,充分利用因特网的资源,将控制网络的实现由现场扩展到因特网的广阔空间,从而可以实现公共设施更大范围的控制联网。此种方案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开放和互操作是Lon控制网络的精髓,通过LonMark国际互操作协会制定的标准来保证。这意味着来自不同厂商的不同装置可以直接集成在单一的控制网络中完成应用功能,奠定了应用系统集成的基石。

LON控制网络由现场控制节点、网络设备、通信介质和通信协议构成。LON网络中的每个控制点我们称之为LON节点或LonWorks智能设备,它通过嵌入了LonTalk固件的神经元芯片或智能网络收发器来实现。所谓智能收发器是将神经元芯片和收发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集成度,另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可靠性。一个LON节点一般可以用神经元芯片、传感器和控制设备、收发器和电源组成。如果神经元芯片不能满足数据处理的要求,可以采用主处理器加神经元芯片的方式,在这里神经元芯片作为通信协处理器来使用。主处理器和神经元芯片之间可以通过并口、串口、双端口RAM等方式实现数据的交换。LON总线用收发器来建立神经元芯片与传输之间的物理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的公共设施现场环境选择不同的收发器和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电力线、红外线、光纤、射频等等。LON控制网络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一,网络节点数量从几个到几万个不等,同时支持各种网络拓扑结构。所有这些节点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LonTalk实对等的通信。LonTalk协议提供一整套的通信服务,这使得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能够在网络上同其它设备发送和接收报文而无需知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者网络的名称、地址或其它设备的功能。LonWorks协议能够有选择地提供端到端的报文确认、报文证实和优先级发送以便设定有界事务的处理时间。对智能网络管理服务的支持使得远程网络管理工具能够通过网络和其它设备相互作用,这包括网络地址和参数的重新配置二下载应用程序、报告网络问题和启动/停止/复位设备的应用程序。Lonworks具有很强的互操作性,使用Lonworks技术开发的产品,均可以与其非常容易地集成在一起。Lonworks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将不同媒体的网段连接起来,还可以通过网关将各种不同的现场总线连接起来。

当前智能公共设施系统建设只能满足一部分需求,但由于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系统是一个多学科、多技术综合应用的系统工程,在短时期内不可能作的很具体,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智能节点功能设计重点放在LonWorks现场总线接入以太网和wC/OS-II操作系统的引入。公共设施很多别的复杂的功能如无线可视化对讲功能,公共设施管理中要求的输入、输出、计费等仪表集中抄表功能的实现、一卡通管理系统等等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由于设备和环境的局限,对网络的组建还只是理论上的研究。不能进行大的网络集成应用。

智能化网络管理范文6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技术在部队的广泛应用,随着业务拓展以及与社会宣传需要,政府单位在网络方面的应用越来越重要,网络管理也凸显其重要地位。本文从网管技术网管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技术在部队的广泛应用。随着业务拓展以及与社会宣 

传需要,消防部队在网络方面的应用越来越重要,网络管理也凸显其重要地位。下面,我就网络管理技术进行一些表述和探讨。 

 网络的作用在于实现信息的传播与共享。为了确保正确、高效和安全的通信,我们必须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这里就提出了网络管理的概念。 

 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网络管理包含两个任务,一是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二是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当前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瓶颈和潜在的危机;通过控制可以对网络状态进行合理调节或配置,提高性能,保证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的发展,企业和政府部门开始大规模的建立网络来推动电子商务和政务的发展,伴随着网络的业务和应用的丰富,对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也就变得至关重要。人们普遍认为,网络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尤其在大型计算机网络中更是如此。网络管理就是指监督、组织和控制网络通信服务以及信息处理所必需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其目标是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持续正常运行,并在计算机网络运行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响应和排除故障。 

 在网络管理中,一般采用管理者-的管理模型,在网管工作站上的管理者(也称为管理系统)向位于被管理设备内部的发送管理操作的指令,收到后,将发来的命令或信息请求转换为该设备的内部指令,完成管理操作,并返回结果信息。同时,也可以主动向管理系统发送通知信息,将被管理设备上的事件信息或故障信息告诉管理者。一个管理者可以域多个相连进行通信;而一个也可以接受多个管理者发来的管理操作,但必须协调好多个操作。 

 

 一、网络管理的发展趋势 

 

 网络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满足运营商及用户对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随着网络互连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管理技术自身也在不断发展。目前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管理集成化:允许用户从单一平台管理各种协议的多种网络,通过一个操作平台实现对多个互连的异构网络的管理。 

 (二)网络管理的智能化: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维护、诊断、排除故障以及维持网络运行在最佳状态,如处理不确定问题、协同工作、适应系统变化并能通过解释和推理对网络实施管理和控制。 

 (三)网络管理的实时性:提供实时的动态资源管理和控制。 

 (四)分布式网络管理是网络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二、网管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管理web化。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融合了web功能和网络管理技术,允许网络管理人员通过与www同样形式去监视网络系统,通过使用web浏览器,管理人员在网络的任何节点上都可以方便配置、控制及访问网络,这种新的网络管理模式同时还可以解决异构平台产生的互操作问题。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提供比传统网管界面更直接,更易于使用的界面,降低了对网络管理操作和维护人员的要求。 

 (二)网络管理层次化。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snmp管理机制的弱点被充分暴露出来。snmp是一种平面型网管架构,管理者容易成为瓶颈。传输大量的原始数据既浪费带宽,又消耗管理者大量的cpu时间,使网管效率降低。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管理者与之间增加中间管理者,实现分层管理,将集中式的网管架构改变为层次化的网管架构。 

 (三)网络管理智能化。随着网络结构和规模的日趋复杂,网络管理员不仅要有坚实的网络技术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网管经验和应变能力。现代网络管理正朝着网管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网络有能力综合解释底层信息,对网络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智能化网管能够根据已有的不很完全、不很精确的信息对网络的状态做出判断。 

 (四)集成系统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管理和系统管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把它们集成在一起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很多网络管理系统厂商正努力实现的。事实上,sun已经将其网络管理产品solstice定义为“基于企业管理的策略”,包含了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的产品。这样的方案将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欢迎,把网络管理和系统管理结合在一起,最终将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