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实习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实习论文范文1
如果将大学毕业生所能提供的专业技能服务看作是类似于商品使用价值可供消费的服务,那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高校则可以看作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是该服务的供应方,用人的企事业单位则是市场中对这种服务的需求方,三方在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一个供求不断变化的市场。但由于高校一般是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与其他市场中的商品供应者相比,很多时候它们并不具备完全市场主体的地位,这就决定它们在市场供求关系波动的情况下,因为不能随意变动其供应量而时常处于被动的境地。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波动的因素
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从以往的供小于求到现在直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供大于求,其始终难以处于一个理想的均衡状态,究其原因,除经济大气候、就业市场机制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外,更多地是受种种微观因素的影响。
1.成本因素。学校培养成本。在供小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学校的成本收回能得到保障。但在扩招后,由于持续的供大于求的市场只给予大学毕业生们比较低廉的平均价格,与看涨的学费相比,家长们开始抱怨和质疑学校收费过高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密切影响着学校培养成本的收回,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刺激市场需求,扩充市场容量,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培养成本和学生接受教育成本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主要为受教育的)成本。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对月薪的平均预期在1200元左右,百分之二十在1000元左右。我们以一年为期限考察损益平衡下单个毕业生在校所费的全部成本,其中:单位固定成本用在校本科生一年学费的大致区间3500-6500元表示,目标利润期望值区间1000-1500元,单位变动成本用估计的生活费、书本费、其他杂费之和的区间5000-1000()元来表示,那么计算出来的单位“商品”价格区间在9800-18300元。在这个基础上乘以四,得到一个大学毕业生就读四年后就业的成本区间为39200-73200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衡损益的最低成本也难以在毕业生找到工作之后的两至三年或更长的时间里通过他们的薪酬得以回偿。
用人单位的取才成本。用人单位的取才成本指的是用人单位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获得所需人才所支出的一系列费用,其中包括获取相关人才信息的成本、招聘筛选成本、培训成本、机会成本、人才短缺成本及对方违约风险成本。理想的市场状态下,各用人单位都能从市场中各取所需,不存在人才短缺成本和违约风险成本,其他成本的支付也相对较少。在供大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似乎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其人才短缺成本和对方违约风险成本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仔细估量,用人单位要在参差不齐的大学毕业生中寻找到对口的人才,其获取人才信息的成本和招聘筛选的成本其实也并不低廉。
2.价格因素。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整体平均价格是随着供求关系的波动而变动的,虽然其价格受到市场因素的作用,但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市场最终还是会给毕业生一个量身而估的价格的,这不仅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更是市场选择的显著体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类似于商品价格的毕业生的身价(薪酬)并不能完全通过政府的干预和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还受到专业(行业)、具体单位、个人不同预期的影响,毕业生的市场平均薪酬不能灵敏地波动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状态,价格作为商品服务市场一个最明显的因素在该市场中受到约束。就目前而言,一方面,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状态决定了毕业生一跌再跌的身价。这是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的一个极端体现。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活的”具有永久增值潜力的商品,也不肯完全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
3.价值因素。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作为商品的大学生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二是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三是再发展的潜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直接为用人单位所用,是其用人的首要标准,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大学生的成绩、证书、学历与相关测试等对此加以衡量,而单个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以及再发展的潜力一时无法用面试或其他简单形式度量。排除造假的可能性之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难以全面测定每一个应聘对象的真实价值,或者说做这种测定不具有经济性。然而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整体价值却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的平均价格得以反映。理想的市场状态中,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一份工作体现其人生价值,用人单位也可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商品价值属性,市场给出的是一个与其整体价值相称的平均价格水平;在供小于求的态势下,市场会提供一个较高的平均价格,这个价格超过了大学毕业生的整体价值。就目前而言,大学就业市场的平均价格是远低于其整体价值的。
二、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主要策略
我们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供需均衡问题时要从市场的国家和市场各相关主体两个层面来加以思考。
1.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必要的制度安排。鉴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当前态势,政府应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来促进市场按其规律有效运转,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和服务者,应制定相关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提供相应的保障与服务,确保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创建平等的交易机会与就业平台。交易机会与就业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各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自由流通,使大学生这种商品能够按照自身的价值和价格顺利交易,形成一个良性的全国范围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就要求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取;适度扩大国家公务员的录用比例;给予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更多的用人自,使企业敢于用人、公平用人;改革户籍、社会保障制度,为大学生毕业生解除跨区跨省就业的后顾之忧。
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治建设,维护就业公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法律手段是政府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手段。要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各个相关者的市场行为,确保市场的秩序与效率。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要从立法的高度来保障他们公平就业的权利。
大学生就业实习论文范文2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 大学生 就业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18-01
就业难,就“好”业更难是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最真实的心理感受,为了就“好”业,催生了诸如“考研热、公务员热”等新问题。每年都有千军万马在挤这两座独木桥,真正能够理解考研的意义和公务员的性质的人很少。这种忽视自身个性和盲从的现象既是大学生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众多的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已不单单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整个社会和就业市场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就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也被称为双重劳动力市场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和皮奥里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收人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其收人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我国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形成了特有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但大体是包括横向和纵向两大方面,纵向以劳动者的个人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来划分,横向是以劳动者之外的各种市场力量的强弱悬殊而分割。纵观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横向市场分割更为显著。
2 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下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有的学者指出,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扩招造成大学生供过于求。也有学者认为是高校提供的教育内容未能跟上市场需求,使得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还有学者认为问题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知识密集型的“服务性”的岗位供给量不足。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切入点来分析就业难的原因。
2.1 主要劳动力市场中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
主要劳动力市场大致包括国有企业、民营大公司、外资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共部门等,而这些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就业弹性很低,这些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增长比较缓慢,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职位需求。比如,政府部门等公共机构,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机构的并购裁减等造成人员一定数量的下降,尽管每年各级政府要招聘一些公务员,但这个需求的数目与每年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数目相比,仅仅是杯水车薪。
2.2 次要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缺乏吸引力
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部门主要包括小规模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这些非正规的单位除了工资低之外,重要是环境差,不规范。例如,绝大多数企业对劳动关系处理的规则、程度和组织等制度化程度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安全设备不足,劳动条件恶劣,强制加班加点,拖欠工资。众多的不规范的环境下,有着自我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大学生宁愿失业也不愿选择这样的工作岗位。
2.3 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
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所有制的市场分割使就业市场分成了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发达地区中不同的行业和所有制间的市场分割,也使得大学生们都纷纷倾向于条件好,待遇好的正规部门,但这些主要市场中所能容纳的毕业生数量是有限的。这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无序发展,主要劳动力市场“无业可就”,次要劳动力市场“有业不就”。大学生都是有自己的理性选择的,不能达到自己心里预期的条件他们宁愿选择失业,也不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所以,在这样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不可避免。
3 劳动力市场分割下解决就业难的对策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不断的完善和培育良好的就业市场,减少毕业生在就业中的迷惑和困难。
3.1 增加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承载能力
劳动力市场分割下,主要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毕业生们都倾向于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应以主要市场为依据,增加主要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提升就业机会,增强主要市场的吸纳能力。诸如:加快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适合大学生工作的就业机会;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促进更多正规企业的发展等等。
3.2 规范次要劳动力市场
次要劳动力市场有很多的就业机会,但因为次要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众多问题,大学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因此规范次要劳动力市场,改善其就业环境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方面。主要对策:健全劳动立法,提高执法和监督的力度,以法律形式保障每个员工的合法权益,严格限制非法企业和侵犯员工权益的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卫生安全标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等;政府为劳资双方谈判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工资指导线,规范次要劳动力市场工资,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
3.3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建设“无形”就业市场
在现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市场分割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的,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的培育需要多方面的长期的努力,而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大学生“无形”就业市场,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减少举办实地招聘的成本,又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避免一些盲目,同时也能解决一些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大学毕业生错过好的就业机遇,也使企业能够更好的招到适合的人才。
3.4 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
我们知道就业过程是求职者和空缺岗位匹配的过程,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相当于如何创建更多的合适的空缺岗位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岗位不能满足需求是个问题,而大学生本身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就业难是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完善就业市场也只是一个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应该从自身出发,增加自己的实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转变就业观念,不能只把眼光局限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适当的放下自己的身段,寻求长远发展。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牵动着社会的神经,解决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是实现大学生稳步就业,促进大学生高质量择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4):48-54.
[2] 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2(2):1-7.
大学生就业实习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0]李雄等.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
大学生就业实习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逐年涌入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随形势,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一、就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则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有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据有关研究预计,包括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2011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
除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这一因素之外小论文,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这些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用人单位人才需要倾向、社会就业和失业比重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就主观因素而言,大学生个体能否就业与其就业观念、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等个人因素关系密切。而高等院校应该主动承担社会大环境和个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它们能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便是就业指导。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科学、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尤为重要。就业指导一方面能通过介绍就业形势,使就业大环境能够深刻、准确地为大学生所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专门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调整就业观念。虽然就业指导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但它直接作用于大学生主体,化解或缓和了就业主体和就业客观因素之间的尖锐矛盾,相对地削弱了就业形势的严酷性,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因此,就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处困境而思有为,大力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赢得大学生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主动局面。
二、观念树立:建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人的发展,因此仅把发展当做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追问发展的目的。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更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应该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那就意味着,就业指导服务的首要对象,不是高校自身,而是在大学生的发展。
就高校而言,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到社会名气和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就业率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高校考核其责任部门工作工作到位与否的标准;此外,就业率还是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就业率评价指标单一、缺乏科学的就业评价标准,造成了高校只关注就业的“量”,而忽略了就业的“质”——而这个就业的“质”,意味着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是否匹配、工作岗位是否为毕业生所满意、能否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平台等等。换句话说,学校只重视了就业率的统计数字,忽视了就业率数字背后毕业生的前途和幸福。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忽略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目标,转而追逐高校的高就业率小论文,甚至工作的开展完全围绕着就业率来进行。就业指导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方面的指导,而是想方设法让毕业生参加工作了事,将之尽快推向工作岗位,不论其就业层次是否合理。国家大力提倡的“先就业后择业”这一口号,往往成了高校催促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借口。就业指导目标出现了偏差,指向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拉拢说合,这样的就业指导,或许称之为“就业说媒”更加合适。背离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就业指导,往往会造成毕业生违约多、跳槽勤,既有损学校形象,又不利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更让毕业生本人的未来大走弯路,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长期发展。
就业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将更多的精力注入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不能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安置,它不单纯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要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就业形势和社会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价值观,自主进行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做好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充分的就业准备,掌握一定的就业方法,实现自主择业,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发展性需要。
三、内容更新: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求职技巧,更需要侧重于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才和职位的协调匹配,并且能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受就业指导目标功利性的影响,以往的就业指导内容只注重了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指导,就业观念教育是为了让毕业生承担一定的就业压力,带着紧迫感尽快找到工作,求职技巧指导是为了让毕业生短时间内学到能让用人单位相中的“一招鲜”。这些内容并不能让毕业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更承载了过多的就业压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即可被毕业生抛至九霄云外,就业指导遂“功成身退”小论文,再无意义可言。理所当然,对大学生而言,找到工作相当重要,只有找到工作才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开始。但是对于就业指导来说,职业生涯开始阶段怎能作为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就业指导,应该包括长达四十年的整个职业生涯。
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除了求职技巧之外,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人格倾向和兴趣志向,寻求到与其人格特征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职位,并以此有目的地进行能力培养,实现大学生个体特征和职业的协调匹配,促进大学生和职业的协调发展。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职业意识、职业理念,遵守职业道德,在长远的生涯发展中保持长效竞争力,使之在职业中完成自我实现,促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创业教育也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高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实现谋生与追求人生理想相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还要实现适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与此同时,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其他因素——诸如如职场处事技巧、就业心理教育等内容,也需要给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四、形式创新:建立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
真正的教育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按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的顺序进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应该体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过程,不仅遵循课程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还得综合考虑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变化。
以前的就业指导一般都安排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或临近毕业的前一个学期,以帮助毕业生能“现学现卖”地运用“一招鲜”,顺利地找到工作。某些高校甚至安排毕业生在离校前的一段时间(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专门用来上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虽然就业指导的本意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际效果只能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就业指导往往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门课,也是一部分学生已经离校而另一部分学生仍在求职时可上可不上的课。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或升学、或找工作,其精力和心思都在课堂之外小论文,很难认真学习课程。况且学生就业技能的获得、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都应该有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提高、不断强化的过程,怎能在一朝一夕之间速成?突击的速成式就业指导根本无法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根据大学生在大学生涯的各个阶段不同心理特点和关注面,因时制宜地制定过程性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和离校阶段。在适应阶段,大学生较多地关注环境的适应和学业的规划,就业指导可以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并在职业生涯的框架内规划他们的大学生涯;在发展阶段,大学生更多地希望在各项能力方面获得提高,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方面的内容;在离校阶段,大学生开始展望毕业后的生活,则可以开设就业技巧等课程。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必须考虑到人主观的接受意愿和客观的接受能力,而通过全程性就业指导的就业模式,真正做到就业指导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全面开展。
总之,高校的就业指导应该紧随时代,牢牢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促进就业指导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秀,罗国荣.高校就业指导的偏差及其改革方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周逸梅.明年大学毕业生将增30万人660万学“抢饭碗”[N].京华时报.2010-11-27.
[3]郑虹.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7,(3).
大学生就业实习论文范文5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新常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学习能力不强,专业能力不足,实践能力低下,职业目标模糊,创新意识缺乏,应聘能力欠缺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应从以下五条途径进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习能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专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培养实践能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能力;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应聘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提升路径选择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群众议论的热点,更是高校要面对的难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涉及到大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以及家庭期望实现,还关系到国家的和谐稳定与改革发展。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在逐年上升,连续几年出现“史上最难就业年”现象,据统计,2016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765万人,对于就业而言,“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亟需得到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新常态,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很多种,但目前仍没有统一定义。就业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劳工组织(ILO)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国内的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知识学习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来获得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就业梦想、体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不是单独某一项技能,而是多种能力的集合。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步入社会后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聘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当前,就业市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企业却招不到适合其发展的人才”结构性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究其根源就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匹配,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学习能力不足。学习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无法独立自主的获取有效的新知识和新信息,主要依托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亦或者是“人云亦云”似的盲目学习。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思维方式没有转变,只会死记硬背,“为了考试而学习”,缺少独立思考、深入分析、自由探索的意识,无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导致学习能力不足。
(2)专业能力不强。经调查研究发现,专业不对口和专业能力不强等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学生普遍关注学校所需要修的学分,而忽视对专业知识深入系统的学习;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致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导致大学生专业能力普遍不强。
(3)实践能力低下。当前,实践能力和技能已成为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一方面,由于高校教学形式的局限性,一般只注重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缺乏有效地校企合作,学校缺少充足的实习基地,学生缺乏专业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从而造成了部分毕业生“只会说不会做”,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低下等缺陷。
(4)职业目标模糊。大部分学生在填高考志愿时缺乏对专业所从事职业、行业深入了解,更多的是体现家长的意志;入学后,学生会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从而失去了学习动力,进而对未来感到迷茫。此外,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不到位,缺乏有针对性和个性化职业生涯辅导和咨询,部分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知识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职业生涯方向和目标缺失。
(5)创新意识缺乏。目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缺乏。据调查分析发现,40.7%的大学生创新能力非常欠缺,17.3%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好。另外,大学生创新意识普遍薄弱,只有24.7%的大学生具有创新的想法和建议。
(6)应聘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心态不端正,应聘前准备不充分,经常抱有“试试看”的心理去参加应聘;第二,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缺位,学生缺乏应聘技巧,应聘能力低下。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有诸多方面,有大学生自身原因,也有高校、用人单位、家庭、社会以及政府等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如下:
(1)大学生自身原因。首先,大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培养意识不强。一些大学生思想观念陈旧,轻视就业要求,就业心态未调整好,就业期望值太高脱离实际,缺乏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就业能力的提升,导致就业能力不足。其次,大学生自身综合实力不强。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专业水平、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而在实际中,一些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只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基础知识;只重视书本知识,而轻视实践操作;只重视实用知识,而轻视人文素养[3];导致其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创新精神,与社会人才需求不匹配,造成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
(2)高校教育原因。首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就业市场需求脱轨。目前,大部分高校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专业课程设置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情况;培养的大学生知R结构相对单一,实践操作能力较差,基本是千遍一律同、质性严重,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其次,实践教学缺失。大部分高校虽然也把实践列入了教学计划,但实际情况并不太乐观,一些高校的实习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缺少足够数量的实习基地,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没有真正实践专业知识和技能,致使他们缺乏对社会就业形势判断、相关职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了解,毕业生在就业求职时无法适应,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往往因为缺乏与应聘职位相关的工作实践经验而被排斥。再次,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缺位。大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教育仅仅停留在较为初始的层面,没有形成涵盖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缺乏个性化咨询和针对性指导。此外,高校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师资短缺,同时缺少专业化、专家化师资力量,缺乏必要专业培训和学习,导致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普遍不高,教学或指导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路径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是否具有竞争力,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高校必须以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培养人才和毕业生就业有效结合起来,及时地调整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大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最后,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由原先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大学生获得工作的有利优势,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利用好自己独特的优势,增强就业竞争力。首先,高校课程设置应根据就业市场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基础课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基础课程的设置应以“拓宽专业口径、夯实专业基础”为原则设置,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其次,必修课也称为主干部课程即是专业的核心课程,必修课程设置应以着力“提升专业能力、培养专业素养”为原则设置,着力培养学生专业精通能力;最后,选修课设置是对专业课程体系有效的补充,选修课程设置应该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原则设置,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3)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培养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专业实践。首先,高校要增强对实践教学认识和重视,有规划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提高实践课程的地位;其次,要紧密与合作企业对接,把实践教学、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环节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实现从理论知识向实际技能运用的转化;最后,邀请企业进校授课,增强课程实践教学的直观性和操作性。组织安排专业老师带队到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教学实践和就业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和项目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和就业实习的机会,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加分项目,也是当前大学生最欠缺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可以先增强创新创业意识,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创新的含义,让创新创业的概念不再陌生。首先,高校要努力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良好的氛围,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弘扬自立自强的精神,踊跃投身到创新创业浪潮中,并通过各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激发潜能,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其次,高校要尽快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创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再次,要积极组织各类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竞赛,积极推动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借助国家政策和企业力量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大学生发挥知识优势自主创业。最后,搭建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平台,如:举办创新创业竞赛、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或企业家进校举办创新创业讲座等,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5)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应聘能力。应聘能力是大学生获得工作的最终决定因素,也是平时很难得到锻炼的一种能力,要提升应聘能力就应该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有效地指导学生撑握必要的应聘技能,让学生不再惧怕应聘。首先,高校要建立完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设立专门机构,确保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减少课程教师的流动,保持师资队伍稳定性;定期举办专业师资培训,增强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学和指导效果,为学生提供专业咨询指导服务。再次,要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面向各年级学生全覆盖分阶段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全程化指导教育,及时将最新就业创业政策、就业项目、就业形势等内容进行宣传和指导教育,帮助大学生初步确立职业目标,建立职业规划意识,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念;定期邀请专家或企业家到校开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讲座,通过真实的事例和案例增强课程指导效果。最后,设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咨询室,为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帮助毕业生放下心理包袱树立就业信心,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人到求职应聘活动中,提高应聘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自强.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2]杜毅,肖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多角度剖析及对策探讨――对重庆市1618名在校大W生的调查与分析[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4).
[3]李宪.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途径[J].教育探索,2012,(10).
[4]周静.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等研究与评估).2001(3):22.
[5]孙德彪.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EB/OL].http:///20010827/
208524.shtml.
大学生就业实习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就业市场不完善,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非市场化,大学生就业观落后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从三方面人手: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
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截至2000年6月,各层次高校都有数量不等的毕业生还在待业,总人数在30万人左右。2001年,待业毕业生已超过34. 5万,占全国毕业生总量的30%。据预测,毕业生待业增长不可避免,具体待业人数,2003年约为52万,2004年约为70万,2005年约为75万。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这项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一、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难点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迅猛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已经大大增加,这就使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下降,就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最烦恼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过去大学毕业生每年仅数十万人,基本由国家“统、包、管”,由各级政府下达分配方案来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在把毕业生推向了市场,而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上还处于启动阶段,在市场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一是缺乏统一的市场信息平台。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在构建毕业生供求信息的“畅通工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举办专业性、区域性就业市场进行供需信息交流,网络、媒体、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渠道在沟通毕业生供求信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还存在着信息封闭,缺乏全面性、准确性、权威性。二是就业市场条块分割。现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人事部门办、教育部门办、劳动部门也办,省里办、市里办、高校也办,各种市场条块分割、各自为站,就业市场的多而杂,也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忙于奔波赶场,效果却不理想。三是就业市场规则不健全。哪些单位可以举办供需见面会、供需双方应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违约行为应承担什么职责、出现纠纷由什么部门仲裁等,还缺乏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政策法规。
(二)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当前,大学生进人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并没有实现市场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盲目扩招,即搞一刀切,不管什么专业,不管社会对这种专业人才需要多少,一律扩招,有的专业本来就业形势较好,因盲目扩招,使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难。二是办学层次定位不准。社会劳动分工的多样化要求人才层次多样化。在多层次的人才需求面前,有的高校既招研究生、本科生,也招专科生,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高大全”,有些低学历层次的人才就业市场已经很小或基本没有市场,高校仍在坚持招生,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等问题,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
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进人人才市场,由人才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但很多大学生不是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不能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而是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学毕业到不发达地区去就业的方式,发达国家有,不发达国家也有,我国大学生也应该转变择业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教育水平必然普遍提高,大学生业不应“特殊”和过分强调要政府优先解决就业问题,应该像普通劳动者一样,凭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则就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今后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就业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大学毕业生是全社会的财富,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大学生就业。中央强调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三方面人手: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
(一)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条件、民族生活习惯等的差异很大。在这样的国度内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市场机制,必须使国家的宏观政策法规与地区性的政策法规相结合,共同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指导。否则就难以实现整个国家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真正协调,不利于人才的整体调配,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首先可建立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库,实行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建立用人信息登记制度,所有需要接受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要按规定到指定的主管部门登记需求信息,由生管部门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提供给高校和毕业生。其次要解决好信息的交流问题。鉴于高校毕业生跨地区、跨省就业的比较多,要发挥互联网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作用,建立统一的毕业生就业信息交流渠道。可将各省市收集的用人信息和毕业生源信息输人到全国的就业信息网,将各部门、各地区举办的供需见面会通过信息网络的沟通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最广阔、最实用的信息平台。
(二)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各类大学要从本地及全国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定教育规划、培养模式、人才规格,按照岗位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不能仅从本校情况出发而不顾市场需求。为此,学校要经常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去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规格、学生素质等的要求,瞄准市场培养人才。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人就业市场,为就业做准备。大学适应就业市场包括应该把“推销毕业生”作为办学的重要环节。高校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委员会,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就业教育,帮助大学毕业生成功走向市场。就业指导要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即在学生人学之初,就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加强职业选择教育。学校可以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系统地规划。实践证明。仅仅在面临毕业的最后一年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可以从强化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方式和手段人手,努力为毕业生就业广辟渠道。首先可以通过整理归类,确定热点地区和行业,由学校出面与人才管理部门以及用人单位直接联系,实行集体推荐;其次,可以在学校就业办专门设立与校园网相链接的毕业生网络就业信息中心,配备服务器、终端设备,为毕业生提供安全可靠的用人单位信息及与用人单位联系的平台。
(三)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国家“统、包、管”一条龙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大学生要认清形势,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目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需要塑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