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范文1

[关键词]课堂;生成;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43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程标准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的。这样的课堂不仅是教与学的过程,还是师生生命涌动和成长的过程。那么,如何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抓住“意外”的问题,引出生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的预设做出回答,一旦节外生枝,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设的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只是“演员、观众或听众”,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新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提倡生成、期待生成,新时期的教师,更要关注生成、驾驭生成,并寻找适当的策略,让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无比精彩。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中有关平年、闰年的基本知识时,通过观察、讨论和交流后,学生突然出现了一连串的“为什么”。

生1:为什么闰年的天数比平年的天数多一天?

生2:通常四年一闰,为什么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

虽然这些问题和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关系不大,但教师不能因为这不是本学科的知识而置之不理,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要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教师如果在课前能预想到各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及时建立教学资源的多元连接,形成丰富的资源库,课堂上再借助“突发”的生成顺势引导,则可以跨越科目的藩篱,将学生的问题变成提高课堂效率的桥梁。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处理:首先,教师根据事先收集的知识告诉学生,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是一年,精确测定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按一年365天(平年)计算,得到累积4年大约少算一天,再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是366天(闰年),但这样一来,每4年又多算了约45分钟,每400年就多算了约3天2小时,因此规定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最后,教师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为何有“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些较深奥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学科联系中广泛吸取丰富的营养,把握数学的精髓和群,还有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学科文化的魅力。面对课堂上的随机事件,只要教师准备充分,从学生的“问题”拓展开去,原本是影响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意外堵塞”,便可以成为激发学生活力的“天赐良机”。

二、创设别致的情境,诱发生成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是生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一节课首先要从导入开始,精彩的课堂导入像磁石,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别致的教学的情境,能迅速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学习状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小明过了12个生日,而小明的爸爸才过了9个生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大惑不解,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都跃跃欲试,迫切想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时教师板书课题“年、月、日”,并告诉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

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办公室王林教研员在《江苏省小学数学学业质量分析报告》中指出:“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我们要坚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教学内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因此,适当的情境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经历感受、理解、表达和应用的过程。当然,创设情境时,要贴近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要有新意,要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难度要适中,要富有启发性,把问题作为“引子”,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急于想知道答案的期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三、借用思维的碰撞,点击生成

课堂上有很多无法预料的精彩,面对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赏识层面,而要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通过即时评价、因势利导,带领学生走进更精彩、更宽阔的知识世界,从而拓展知识的外延,营造课堂的亮点。

例如,在教学“连续退位减法”时,教师出示题目:100-57。当大部分学生已经归纳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一位学生展示了不同的算法:100-57=(97+3)-57=97-57+3=40+3=43。这种把退位减法转换成不退位减法的独创算法,得到了全班学生的一致认可,同时又激发了其他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于是,有学生提出了新的算法:100-57=(99+1)-57=99-57+1=42+1=43;100-57=(99+1)-57=99-(57-1)=99-56=43。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闪光,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发散思维在意外的生成中得到了培养。

其实,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往往体现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及时地抓“彩”,根据学生思维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来开发学生的潜能,使突发生成的“星星之火”燃起学生创新的激情。叶澜教授说:“教育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日常教学中,只要教师细心留意,这样的“精彩”就会时常发生,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以赏识的态度,顺应学生的需要,合理利用生成,让课堂教学充满动态生成的美。

四、精心设计备课,预设生成

没有生成的课堂,一切按部就班,显得死气沉沉;没有预设的课堂,漫无目标,像航船在大海中没有灯塔。因此,关注动态生成的课堂,并非要舍弃预设,并非要教师放弃备课,盲目、被动地开展教学。恰好相反,精彩的生成基于有目的的预设。教师只有在备课时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全面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精心预设课堂点,才能保证课堂上的生成合情、合理。虽然教师无法完全预见课堂上的一切动态生成,但是生成的触点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投射,只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真实学习水平,预想学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进行有的放矢的预设,就能衍生出有效的生成点。

例如,教学“三位数退位减”时,学生完成习题“1000-537”后,教师添加了“学生自己编一道一千减三位数的题目”的环节。学生写出“1000-377=623”后,教师提问:“为什么个位、十位上都是用0减7,而结果个位得3,十位得2呢?”以此加深学生对退位减方法的理解。还有学生写出“1000-921=79”,这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讨论:“这道题和前一道题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结果会是两位数?”

以上的教学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显然,没有高质量的备课,就不可能有有效的课堂生成。教师在进行备课时,注意不要设置太多环节,以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多向的交流互动。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范文2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经典论断道出了人的本质。回归本真的德育,就必须观照关系中的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关系中的人结成了群体,形成了社会,产生了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丰厚、优秀的文化。赋生命以文化的底色,既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的应尽之责,更是文明传承的必然要求。

让孩子心灵散发翰墨的馨香

古城里,蓝天下,几株古树的掩映中,一个三面包围,南面敞开的古色古香的院子出现在记者面前――这便是有着130余年历史的墨池小学。

楼不高,只有三层。风格也很简朴,砖的青灰构成了学校的主色调,一楼教室圆形拱门和屋顶瓦的红色,让古朴的校园平添了几分生动。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院子西边的一个大厅里,一群盛装的孩子正在诵读《弟子规》。声音稚嫩、清脆,韵味十足,让记者情不自禁地跟着念起来。

“这是学校正在开展的《弟子规》诵读展示活动。”同行的陈绚校长见状,忙向记者介绍。

“那么,学校为什么要选择《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呢?”面对记者的疑问,陈校长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起了学校的历史:

墨池小学是温州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学校,可追溯到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由英国传教士在康乐坊设立的艺文学塾。1903年10月20日,在艺文学堂新校园落成后举行的开学典礼上,创办人苏慧廉如是说:‘这所学堂的成立是本着三个可见的目标:启迪智慧、强健体魄和磨砺道德……道德品质是智慧和真理的根本,甚至比智力培养和体格锻炼更为重要,而这正是本校的主要目标。

“我们在梳理学校办学历史,明晰学校办学传统,立足学校区域文化的前提下,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做有民族根基的世界公民’。为此,我们通过构建国学启蒙教育课程体系来践行‘临池博学,见贤思齐’的校训。”

为了让身处现代社会的儿童认同古老的《弟子规》,学校进行了艰苦、耐心而富有成效的努力。

首先,是让孩子能诵读。一年级新生一入校,就收到了礼物――《弟子规》教材;每周一晨会,大队部会选取其中一段布置周行为规范达标重点,开展“我读弟子规”活动;每周二午间,广播室播放录音,全校师生听读《弟子规》;编创《弟子规》韵律操,利用大课间时间边诵读边做操,帮助孩子将《弟子规》内容熟记在心。

之后,是将《弟子规》的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引导老师以德育微课程为载体,设计以学生生活为核心的班本课程,以儿童的方式探究世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体验。如“中华礼仪最靠谱”“生日送诗”“论语故事馆”等班本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通过心灵的触动改变行为,实现了德育的无痕开展。

童蒙养正,如果只停留在诵读和课堂,是难以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的。只有打动了孩子,教育才能抵达他们的心灵世界。而活动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为此,学校每学期都会设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读经典《弟子规》,做现代文明人”系列活动,让“童蒙养正,磨砺道德”的教育如充满童趣的花朵,吸引着孩子,感染着孩子:

“火眼金睛找陋习”比赛――发放竞赛单,找出不良习惯,对照《弟子规》,写出相关文明礼仪语句。

“践行《弟子规》情景剧”展示――以年级为单位,组成侦察队,寻找身边的陋习,根据《弟子规》的相关要求,自编自演情景剧。听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好习惯壁画展――师生及家长共同完成践行《弟子规》壁画,既美化了环境又深化了教育。

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大队部在寒暑假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发动学生设计、记录《低碳生活实践表》,征集、评选“低碳生活”标语,通过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不仅是一种学习领域的扩展,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学校“艺文节”――以“小眼睛大搜索”为主题开展摄影比赛,拍摄春游活动中的好行为、好习惯、好人好事等。

……

学校坚持“长跑式”循环往复的教育,允许孩子犯错误,抓小事,养“大德”。从衣食住行这些身边的小事开始,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变急功近利的“有为”学习为看似“无为”的习惯养成。在这样的德育理念下,许多让人感动的德育故事发生了:

宽转弯,勿触棱,缓揭帘,勿有声

孩子活泼好动,他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就是“瞎跑”,尤其是喜欢在教室和过道之间来回乱跑,教室的门总是被重重地关上之后,便迎来一阵急促的撞门声。我于是做了两张卡片,一张上写着“缓揭帘,勿有声”,贴在教室的门上;另一张上写着“宽转弯,勿触棱”,贴在教室的拐角处。然后,我带着孩子们,走到贴着“缓揭帘,勿有声”卡片的门前,让孩子大声地读,并记在心里,“孩子们,记住了吗?”“记住了!”孩子们大声地回答我。“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弟子规》里读到过的,它告诉我们开门、关门的时候都要轻轻的,记住了吗?”“记住了!”这次他们喊得更响了。接着我又带着他们走到贴着“宽转弯,勿触棱”卡片的拐角处,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们记住这句话,并向孩子们演示了怎样走路转弯才是安全的。那一天,我发现孩子们个个都瞪着眼睛认真地听着,记着,学着。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中生活、生长,是多么畅快的一件事啊!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有效地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一直是广大德育工作者孜孜求解的难题。用喜闻乐见的故事、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引导孩子,无疑是一条有效的路径。在中华文“墨”的浸润下,墨池小学孩子身上散发出文化的馨香,让人久久回味。

新时代的“三味”乡土德育

双屿小学位于古城温州西郊,校园面积不算大,楼层不高,房舍也不鲜艳。步入校园,脚下是写着温州俚语的小径,一侧的墙上是温州传统儿童戏的线条画,眼前的一切让人顿生亲切感。

对于为什么要选择乡土文化作为学校德育特色,徐立臻校长的话语有些沉重:

“温州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中属于孩子的风土人情更是多姿多彩、独具特色。但随着温州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原本存在于生活中的乡土乐趣被封存于博物馆,化为了乡愁。我们的孩子不会讲温州方言,不知童戏为何物,了解的只是一些瓯越文化碎片,温州乡土文化的代际传承已经断裂。因此,让孩子从小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与情感,成为富有文化自尊和民族自信的人,已经成为学校德育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双屿地处鹿城区城郊结合部,经济发达,外来人口众多,既是温州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衔接地,也是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汇地。在学校920名学生中,本地生占45%,外地生占55%。学校在调查中发现,温州本地的孩子希望传承父辈的文化传统,而新温州居民更希望子女享受到一样的本土文化教育,以便于自己的第二代能更好地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中。

基于历史的使命与现实的考量,实施乡土文化校本德育便成为双屿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不管是外来孩子还是本土孩子,曾经的乡音、乡韵、乡情离他们都已经很远很远了。如何让今天的孩子认识、认同并爱上传统乡土文化呢?双屿实验小学开出了“三味”药方:童味、土味、情味。

所谓“童味”,是指课程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与组织形式富有童趣,是儿童乐于参与的。为此,他们筛选与孩子最接近的乡土文化,挖掘其中蕴含的童趣元素,回归童年的本真,力图让每一个儿童的生命都得到关注,让每一个儿童的天性都得到尊重。

所谓“土味”,是指课程的内容源于乡土,突出质朴。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引入身边带有泥土气息的人、事、物,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让乡土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课程之中。

所谓“情味”,是指课程价值与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突出学习共同体的情感色彩。针对学校外来孩子占多数的学情,学校致力于传承乡土文化、传递人文情怀,消除因地域差异、生活经历及家庭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隔阂,最终实现各类学生的融合和健康成长。

“乡土德育‘三味’,是我们对课程目标、教育使命和核心价值进行的深入考量。”徐校长用一句话作了总结。

为了有效实施“三味”乡土德育,学校开发了三类课程:

专题式课程:按照童趣、恒久、实用的原则,构建了方言序列、民俗序列、童戏序列的序列式课程,分别安排在三、四、五年级实施。其中,《学讲温州话》编排了12个专题,《温州童戏》编排了19种童戏活动,《温州民俗节庆》编排了6个节庆专题。

大单元式课程:设计了整个大单元的教学形式,将“三味”乡土校本课程融入国家课程。即:将一个乡土专题的内容,渗透、延展、补充进语文、数学、科学、艺体等国家基础课程中,以突破三级课程的鸿沟,跨越学科界限,构建出相对稳定、综合的课程体系。

探究式课程:借助“三味”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德育课程、社团课程的整合研究,开展乡土文化节、七彩大舞台、童戏大赛等一系列开放式大型乡土活动,成立屿露文学社等12个乡土文化社团,创设东瓯王庙等12个乡土实践基地,助推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课程实施上,学校设计了生动活泼且富有创意的形式与载体:

口袋书:创编三本原创教材――“口袋书”,其尺寸仅为10cm×15cm,精致小巧、富有童味,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方便灵活,让课程顺理成章地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

课程实践包:创编与原创教材配套的《校本课程实践包》,其中《温州话》侧重于语言表达、交流互动的活动设计,《温州童戏》侧重于玩乐体验、协作互助的活动设计,《温州民俗节庆》则侧重于采风考察、探究实践的活动设计。

七彩月系列活动:给予每一个节庆不同的色彩和定义,让节日既富有童趣,又彰显特色。

三课联排:将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在一个半天的连续三节课中进行,突出活动课程的连续性、交叉性和整合性。

乡土空间“活化”: 以师生共同设计、学生自己创造等方式,共建有活力、可活动、能活用的“活化”空间,包括:乡土教学空间――俚语小径、童戏墙绘;生活文化空间――民俗文化墙、乡音角;课外活动空间――童趣林、乡土美术坊。

如此富有特色的乡土德育实践创新,让记者深为叹服。

乡土是一条纽带,连接了教室中的你和我,连接了过去的精彩和今天的鲜活。双屿小学的孩子在精心设计的乡土课程文化中认识自我,快乐发展,逐渐成长为真正的温州人。

历史如一条长河,流淌的是千百年来民族的文化记忆。只有经过文化的浸润,个体的人才会变得丰盈、强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但是,这种浸润,必须是基于孩子,为了孩子的,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的。墨池小学实施的“童蒙养正”系列活动,讲述的感人德育故事,让孩子的道德根基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润泽下,更加强健;双屿小学的“三味”校本乡土德育,让孩子在参与中感动、感悟,自觉地吮吸温州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不断茁壮成长。两所学校的探索,让中华传统文化与温州地域文化的花朵在鹿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相互辉映,争奇斗艳。

超越人:促生命走向自觉自由

超越是人的根本特性。在不断地追逐理想,化理想为现实,然后在新的现实基础上追逐更高的理想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超越着自己。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在于唤醒、激励和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生物的自我与俗常的自我,走向生命的自觉自由。

以价值建构成就自觉生命

“有利于学生的成功与发展”是温州市十七中德育人的孜孜追求。在杨成风校长看来,“学生的成功与发展,是我们办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只有学生的成功与发展,我们的素质教育、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才能有机地整合统一”。

如何让孩子取得成功与发展,不断超越自己?十七中的德育工作者认为,价值建构是关键。陪同记者采访的刘燕副校长深有感触地说:“人是主体性的存在。而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生动展现,既需要责任内驱、规则约束,也需要爱心行动。”

温州市十七中把责任教育、规则教育和爱心教育作为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

他们借助责任培养,养育“内驱力”。学校要求学生对生命负责:安全第一,身心健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有所成;对家人负责:成熟稳重,能够担当家庭的责任,赡养父母;对社会负责:不危害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们借助规则教育,培育“约束力”。规则教育的内容包括:交通规则、生命安全;班规、校规;家规家训;社会公约、制度、法律等。

他们以爱心教育,培育“行动力”。“没有爱,也就没有真理”。这里的爱,内容从自我到社会、自然,具体为:关爱小自己: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学业有成,品行端正;关爱小社会:孝敬父母,团结同学,热爱班级,维护学校荣誉;关心大社会:关心社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爱护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探索地球和宇宙奥妙。

价值观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行动、再认知、再行动”的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此,十七中的德育工作者有着清醒的认识。实践中,他们把七年级作为规则教育的主要时间段,适当延伸至八、九年级,通过课堂学习、主题晨会、主题班会、家长学校、宣传橱窗、电子屏,开展初中三年“安全、行规、礼仪、学习、活动”等五大规则序列的认知教育,养育学生尊重规则、富有责任的意识。在校园“四节”、运动会、春游、劳技考试、消防安全演习、心育活动、志愿者公益活动、寒暑假社区实践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富有责任与爱心的品质志向。借助现代化技术,建立网络化的《校园快讯》、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等平台,开展学生行为的实时评价,将学校的责任、规则和爱心教育落到实处。

2013年12月18日下午3点15分,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之“心连心 梦促梦”贸易活动准时开始。

只见宽敞的活动大厅里人潮涌动,人声鼎沸。有卖家热情的叫卖声,有买家略显青涩的砍价声,有好奇心驱使的询问声,有分享购买经验的讨论声。走近一看,才发现各个摊位正犹如选美的美女在争奇斗艳。各班的同学都把自己班的摊位打扮得异常引人注目,有走婉约路线的,有走豪放路线的,有走卡通路线的,可谓美不胜收。再看摊位上的商品,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二手的闲置物品,有手工制作的食品、挂件,还有艺术作品等。这些商品在主人精心的摆放下、在卖家用力的推销下、在涌动人潮的映衬下,显得特别吸引人。在两节课的时间里,这些东西几乎被购买殆尽。

下午5点多,天差不多黑下来了,心理辅导站负责人不得不宣布活动结束。最后,每个摊位将自己辛苦赚到的钱(所卖东西总额的30%)上交心理辅导站,作为“心灵善款”。加上心灵捕手社团的爱心摊位所得,本次的“心灵善款”共计2543.5元,这些“心灵善款”将全部用于帮助那些有梦的人去实现梦想。

富有创意的爱心活动温暖了寻梦者,也让圆梦人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

在温州市第十七中,记者还听到了一件新鲜事。每年6月的7、8、9日,校园里都会挤满了学生。那些比教室里孩子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会钻进教室,听原来的老师上课;会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会坐在大树下,和学弟学妹们聊聊天……

这些人不是别人,全是近两年来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趁高三的同学高考的三天时间,回到原来就读的初中,重温美好时光。

好的教育,不是让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多少知识,而是所有的知识都去除后,剩下的东西。十七中的毕业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学校开展价值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效。不管是已经毕业的校友,还是在校的学生,只要有了价值的根基,对成功和发展的追求就会成为一种行动自觉。价值观教育,让十七中的孩子完成了人生的一大超越。

超高人气的儿童哲学课

说起“哲学”二字,大家往往会将其与神秘、高深、晦涩等词语联系到一起,认为是专家教授才能做的事。但在温州市瓦市小学,哲学却来到了小学生的课堂,而且这一来就没有再离开,迄今已是15年。今天,瓦市小学的儿童哲学课,孩子们喜欢,专家们赞叹。“孩子们在提问、思考、讨论、辩论中,口头表达与思辨能力不断提高,心灵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启迪、得到熏陶,思想与精神更加丰富。”说起儿童哲学课的实施效果,杨素琴校长脱口而出。

瓦市小学的儿童哲学课走到今天,经历了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2000年9月,学校仿照昆明市铁路南站小学编写的《中国儿童哲学》,在几个实验班中尝试开展教学。他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朗读课文、发现矛盾、提出问题、辩论讨论,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初步得出问题解决的方式和步骤,让儿童在自由的思想碰撞中受到哲学的启蒙。

2003年,鹿城区全面进入新课改,学校拥有了从未有过的课程开发权――可以堂而皇之地开发校本课程了。经过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儿童哲学”是最佳选择。于是,学校决定在高年级开设儿童哲学课程。但是,任教老师觉得这套教材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编写零乱,入编故事哲学味不浓。于是,学校决定开发适合自己的儿童哲学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累积大量案例的基础上,编写出校本化的《儿童哲学》教材(上下两册)。

2005年暑假开始,学校对《儿童哲学》校本教材进行了修正,通过有关专家审核正式定稿,并于2007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不断规范和完善儿童哲学的评价体系。学校还组织广大教师撰写教案,编写教案集,以便资源共享。这一时期,积极探究儿童哲学的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对教学内容的探索也逐渐深入,许多老师不再依赖学校提供的教材,而是发动学生共同寻找更为贴近学生生活、更富时代意义的典型事件或故事开展学习活动。

儿童哲学成了瓦市小学孩子最喜欢的一门课。

“我感觉越来越聪明了。”

“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能说会道了。”

“我觉得哲学课是一门很好的课程。它给了我们很大的发言权,让我们有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还能让同学们展开想象,斗一斗智力。”

“我觉得儿童哲学课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提高了我们分辨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等能力,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喜欢儿童哲学,每次上课前遇见老师,我们都会说,快点,老师,我们等不及了!”

……

调查显示,97%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上儿童哲学课。这足以说明了儿童哲学课的超高人气,那么,数字背后的理由是什么呢?

“儿童哲学课不是竞赛性的,排他性的,它在启示孩子独立思考的同时,还追求一种民主的氛围,孩子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互相尊重。同时,由于我们经常设计一些有关社会问题的探讨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既促进了孩子们社会化进程,也让学生来关注时事,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杨校长道出了问题的答案。

2013年,浙江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健敏博士观摩了学校“一场球赛”儿童哲学课后,动情地说:“瓦市小学儿童哲学课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15年,实属不易。人的品德不是灌输出来的,如果靠讲,是感动不了人,感染不了人的。儿童哲学课让孩子在辩论中构建现代观念。当今社会,很具挑战性,许多现象需要思辨,需要观点交锋,需要心灵对话。德育在细微处,在于点滴积累。感动一次容易,但只有让孩子感动百次甚至更多次,才能变成善良的人。儿童哲学课是本真课堂,它让百年老校充满生机活力。真正的教育不应是只让孩子接受知识,而应是启迪思维,润泽心灵的教育。真正的办学特色在课程,希望儿童哲学课作为瓦小的办学特色能坚持下去!”

校长的感悟、孩子的心声、专家的感言,道出了儿童哲学独有的魅力。

课程有魅力,是因为孩子喜欢。孩子喜欢,那一定是因为他们很快乐。他们为什么在课程开设长达15年的时间里都这么快乐?我想那一定是因为他们很自由。在民主的氛围中,经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我反思而获得的道德观念,他们当然会乐于接受并付诸实践。如此,纪律、规范、道德要求,对孩子来说,就不再是外在的约束,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孩子完成了自我的超越,品尝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心灵自由的快乐。

超越,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使命。也只有超越,人才能向自由王国靠近。温州十七中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助推孩子自觉发展;瓦市小学通过儿童哲学课程,让孩子品尝心灵自由的快乐。他们的探索给人的启示是深远的。

八所学校,八枝鲜花。她们虽然风格各异,却同样精彩迷人。在鹿城德育这个百花园里,盛开的不只八枝鲜花,所有的鲜花都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