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三数学复习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范文1
一、编制合适的复习资料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高三复习资料琳琅满目,眼花缭乱,深浅不一,很难找到适合学生的复习资料,因此根据校情,我们努力开发校本教材,编制合适的复习资料。
1.编制试题的依据
(1)紧扣《课程标准》。江苏各市区选用的教材不完全相同,但《课程标准》一样,《课程标准》是教师活动的归宿点和依据。
(2)对比《考试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迁,数学命题与时俱进。《考试说明》每年都有微调。对比近三年的《考试说明》,了解知识点的增添与删减,增强试题编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研究近五年的江苏高考试题。江苏高考试题在“稳中有变”地发展着,研究高考试题,便于教师清楚基础知识出现的频率,题型的稳定与变化,一些知识的选择性。
(4)关注当年的江苏调研试题。当年的江苏调研试题凝聚着江苏数学前辈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对指导教师编制试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2.编制试题的原则
(1)层次性。认知规律告诉我们: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都需经过由易到难的过程。
(2)需要性。高三的学生无论在数学知识还是在数学能力上都参差不齐。为了避免出现学习优异的学生吃不好、基础薄弱的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将知识专题和题型专题编制成A、B、C、D等不同层次的试题。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试题,能满足每位同学的需要,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
(3)交错性。高三年级的练习与基础年级的练习相比要多一些,单一的知识点训练和题型训练,学生很难一次性掌握某个知识点、某种方法、某一技能,容易出现知识匮乏和精神疲倦的现象。将知识专题、问题专题、题型专题、综合试题、长题、抽题穿行,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兴趣。
(4)新颖性。试题千变万化,但实质不变。教师多阅读《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数学参考资料,命题时给试题穿上美丽的外衣,增强试题的新颖度,减少学生的审美疲劳。98%的试题编制源于老师,2%的试题编制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揣摩命题人的思维与方法的能力。
3.编制试题的流程
(1)一人主编。按照教学进度的安排,主编老师提前一个星期准备好初稿。
(2)两人审核。针对初稿,两位老师边做题边审核,找出错误之处,提出修改意见。
(3)三方议稿。备课组长聆听主编人的命题思路和审核老师的修稿意见,阐述备课组长的想法,四人商榷最佳的试题呈现顺序和呈现题型。
(4)主编定稿。主编人根据上述的议稿记录,编制完善合理的复习资料。
4.编制试题的优点
(1)适合学生的需要。再优质的复习资料也不一定恰好适合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按照高考数学考点的双项细目表,适时调查研究出学生的提高点,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套厚厚的复习资料,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感觉用得遥遥无期。时间长了,敷衍了事的学生逐渐增多,复习效率必然下降。一份练习用完才会看到下一份练习,不断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养成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3)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优秀教师,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师基本功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没有科研能力的教师,永远成不了好教师,最多只能是好教书匠。
合适的高三复习资料是赢取高考胜利的重要基石,“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牢固,方法得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
二、自主探究的激情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渗入课堂,各种高效课堂模式应运而生。我市提倡的活动单导学模式逐渐被大家采纳和运用,课堂上的一些做法让学生受益匪浅。
1.四看。看临桌同学的解题过程,看同学作业的黑板展示,看同学对黑板作业的评价,看同组同学学习的欲望。
2.四辩。合作小组同学之间辩,合作小组与老师辩,班级同学与班级同学辩,合作小组与合作小组辩。
3.四听。听合作小组同学的见解,听班级同学的解答,听老师的讲解,听班级同学的疑惑。
4.四讲。讲基础、讲重点、讲思路、讲方法。
5.四不讲。不讲怪题、不讲难题、不讲独一无二的方法,不讲班级40%以上学生不理解的试题。
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主阵地,放手不管的课堂学生掌握不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学生成绩不突出;拼命狠讲的课堂使学生疲劳,老师累,学生成绩一般较差。新课程理念下,师生齐动员,学生是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合作,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老师重在点拨、提升,少而精地讲述学生感到困惑与迷茫的题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坚持不懈的错题反思
错题反思是每一位学生的制胜法宝。一位牧师说:“若将错误及时反思,50%以上的人都是名人。”学习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会的就会了,不会的仍然不会。怎样将不会的转化为会的呢?我的成功经验告诉我:坚持不懈地错题反思。开学的第一堂课,我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好一本错题反思记录本。阐述错题反思的作用、制作方法、记录内容、使用时间。日积月累,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实,没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少,轻装上阵,高考发挥正常,从而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互相欣赏的师生情谊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范文2
基于数学这门课程的特性,高三数学复习的方法应该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入手,在此基础上,来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针对《考试说明》,研究高考的重点,结合学生的情况,重点弥补不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效果;尤其要说明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重视学生心理调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夯实基础
很多一线教师在高三数学复习的阶段就开始从初一数学讲解到初三数学,这个过程走完就算是基础知识复习完毕.学生复习过后,和之前感觉没有什么区别,知道的还是知道,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这样就没有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高考成绩也不会理想.教师应该把三年所学过的数学基础知识按照类型进行梳理、归纳,按照模块对以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在复习讲授的过程中,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通过这个体系发现所学的知识之间的关联和关系,起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注重于体系的梳理和框架的讲授,同时还要重视基本原理的完全透彻讲解.很多学生基本原理没有弄懂,只是记住了原理,就会导致在解题时出现不会应用的现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解决问题的时候方法就多,就显得更容易.
二、提升效率
提高效率这里指的是提高复习的效率.很多一线教师提高复习效率的方法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复习资料,一天完成几套题.这些教师觉得通过反复的做题、练习,就能达到复习、理解、记忆、提高的目的.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我们知道,高三学生的压力非常大,增加复习资料的数量,增加了学生的作业量,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这些资料,那么学生大脑的状态一直处于机械完成资料的状态,效能会降低.
提升效率本意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情.那么就需要教师对复习的整体进度进行细致的规划,在选用复习的资料时,重视复习资料的品质和层次,而不是依赖于量大和反复联系.当然提升效率也不是强化不懂不会的题目题型的练习,这样也达不到提升复习效率的目的.针对性原则我们要遵循,但是不要过度,而影响到其他知识点的复习.
三、研究重点
研究重点有两个,一方面是教学大纲,另外一方面是《考试说明》.研究考试大纲可以结合历年的高考试题来进行,通过对比、比照,对考核重点进行重点复习,确保在基础层面不丢分,理解层面少丢分,应用层面多拿分.《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同时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
另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重点解决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点.这样的重点,对于学生更为实际、直接、有效.具体操作中,常规试题点到为止,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的试题要突出分析,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不怕花费时间仔细剖析,反复训练.
四、提高能力
提高能力是指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很多学生,基础知识非常扎实,但是在大题上经常失分.这是典型的解题能力不足.高三数学复习应在保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基础上,加大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在选题或编题时要向这个角度靠拢,通过训练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培养他们独立钻研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多花费心思,更多耐心,更多循循善诱.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就把答案或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悟”是不可取的.能力的提升不是教师告诉学生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的.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五、重视心理调节,增强自信心
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会不稳定,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予以充分的关注.在学生心理出现波动时,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疏导,避免淤积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要注意语言和用词,也要注意表情和肢体语言,避免不当的表现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另外,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教师需要了解并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表现,是什么导致孩子的心理波动,对于这样的心理波动如何疏导才是正确而有效的.不当的疏导反而会加剧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学生交朋友,是一种基础且有效的方式.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范文3
关键词:高考数学;复习备考;回归课本
一、回归课本能查缺补漏,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专家设置试题的源头都是以教材为蓝本而编制的,回归课本的有点主要是对课本的知识体系做一个系统的回顾与归纳,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延伸与联系,对前后知识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加深对各部分知识间的交汇,例如数列与函数之间的联系,定积分与平面几何的交汇,向量与三角函数的交汇等等,使之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要重视教材中重要定理的叙述与证明,例如正余弦定理的推导,边和角关系要对应,准确把握其实质;而在高考中,有的题目直接 取自于教材,有的是课本概念、公式、例题、习题的改编。如2017年全国 卷文科数学第17题是以等比数列为题材,给出前两项和以及前三项和的具体数值,第一问要求求出通项公式,是常规题型,只要公式能恰当熟练运用,属于送分题目,而第二问依旧是以前 项和为知识背景,看 是否满足等差数列,笔者认为这是一道中档难度的试题,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单一,实质就是运用等差中项的公式,在分别计算出 后,满足等差数列与否;而理科数学第17题是以解三角形为知识背景所拟定题目,也是常规试题,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能否熟练变换和巧妙运用是这道题得分的关键,以此这两道题所给的背景均是源于课本的公式和习题的模型,试题两问的思维量和运算量都非常小,是送分到位的题目.
二、课本是高考试题的源头,要着眼于提高
课本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又是教学的依据,理应成为高考数学试题的源头,因此高考命题注重课本在命题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课本作为试题的根本来源的功能,通过对高考数学试题命题的研究可以发现,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试题是以课本习题为素材的变式题,通过变形、延伸与拓展来命制高考数学试题,从分值统计文、理科试卷中约有90分左右的试题都源自课本例习题的再现、整合、迁移和演变,有的是选编原题,仿制题,改动原题。有的题目直接取自于教材,在原型不动的情况下,改变问题的问法或者将多方面知识结合一块,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有的试题采用串联的方式,综合习题,即有的题目是教材中几个题目或几种方法的串联,综合与拓展。如2017年山东卷理科数学第17题选用的三角函数的应用背景,直接来自课本例题的改编,2017年全国 理科数学第18题立体几何的立体模型是课本习题的简单演变,因此考生只要直接连通教材例题,考生作答时只要以教材内容为支撑,就能顺利解答到位。
还有一类试题是增加层次,添加参数。即通过增加题目的层次、设置隐含条件、引进讨论的的参数,改变提问的方向等,提高题目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如2017年全国 理科数学第5题对函数单调性的巧妙考察、第11题对指数和幂的运算的模型都是课本例习题的迁移,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考生能联系教材相关素材,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就能够快速作出正确判断。这些根植于课本的试题,适当结合复习资料,避免“题海战术”的干扰,深化了“依纲靠本”的备考导向。
在新的《考试说明》中对数学能力的要求,有“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7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新《考试说明》能力要求方面最核心的体现,数据处理能力是新《考试说明》提出的一个新的能力要求。
三、专项训练与模拟训练相结合,强调答题的规范化和运算的准确度
对于学生来说,笔者建议他们把总复习以来练过的试卷和考题重新整理归类,把容易错的题目重新过目一遍,甚至有的题目还应该重新做一遍,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印记,一方面针对于高考的大题(如函数、数列、向量和三角函数、导数的应用、概率和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设计专项训练,选题时应注意题目的量不宜过多,难度不宜过难,注重题型的多样性,要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巩固与掌握,有利于加强综合知识的沟通,精选精炼,答题时,要求学生表达规范,运算准确;另一方面是设计模拟试卷,设计试卷时不宜把外地的模拟试卷照搬照抄,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精挑细选,避免重复性,减少学生的负担.答题时,要求学生科学安排时间,特别是选择题的时间安排要限时限量,在方法方面,解选择题除了通解通法(直接法)之外,还应利用数形结合法、特殊化法、逐一验证法、排除法等等,提高做选择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正所谓的“精化模练”.
四、教师如何提高课本例习题的复习价值
高三数学复习课既要忠实于课本,又要拔高课本的内容,课本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本源”,高考选拔人才必然要以此为依据,那么高三复习肯定要忠实于课本,以课本为基础,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要做的应该在归纳课本上的思想方法的基础上“拔高”课本,使课本上的思想方法得到高效的“升华”,可以多题一组,编拟问题链,形成“合力”,加强题与题之间的横向联合,将例习题“变化”,巩固“双基”;将例习题“类化”,展现通性通法;将例习题解法“一般化”,培养思维的概括能力;将例习题“深化”,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对于学生基础较好的班级,在复习课教学时,应将例习题“深化”,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高考数学试题对此也有体现。
总结语:在高三备考阶段,我们强调复习课应回归教材,并不是要否认其他复习资料的作用,高考题中有一些创新问题,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还是需要我们多见题型,需要我们老师手中有多 本复习资料参考,同时复习课回归教材,不是简单地把教材例习题又从新炒一遍,而是需要我们老师,特别是备课组精诚团结,共同研究和分析教材中典型的例习题所体现 的数学思想方法,把它串成线,形成链,变式拔高,把散乱的珍珠串成精美的项链,这样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范文4
高中数学课堂有不同的课型,不同课型中学生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数学课型上运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深度体验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在概念公式课中设计探究类核心问题
(一)概念公式课的基本认识
数学概念和公式是数学学科的基石,是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结构、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数学能力和素养的基础。
传统数学概念公式课通常重结论、轻过程,其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先由教师通过课件或讲解得出概念公式教师指出应用这一概念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时应注意的要点教师分析、讲解典型例题学生完成练习对所学概念公式加以巩固。这种教学方式中前三个环节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只有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相对主动地思考,因此学生往往在前三个教学环节中处于被动地位,如果教师讲得够明晰,则学生能听得懂,但到了最后自己完成练习的环节时,往往会因前面环节的体验不深而导致下笔困难,出现听得懂而做不起题的情况。
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概念公式课的教学中尝试运用以核心问题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模式,希望以恰当的核心问题促进学生在概念形成、公式推出的过程中获得体验。考虑到学生获取数学概念、数学公式不应是单纯地记住与获取结果,而是要在体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应体验。因此,必须在概念公式的学习中关注它们形成的背景,一定程度上经历它们形成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数学概念公式课的核心问题应多以“学科问题+学生活动”组成的探究类核心问题呈现。
(二)教学实践与反思
下面是以核心问题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模式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节课的实践与思考。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高中平面解析几何的入门课。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直接给出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然后板演斜率公式的推导,给出公式的几点注意事项;接下来就对公式进行简单或变式应用。这样传授,首先,学生对解析几何的产生、具有的历史地位很模糊,不理解为什么非要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核心问题;其次,学生对为什么要采用教科书上的定义方式来定义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一无所知;第三,不了解用直线上的点坐标计算斜率的真正意义,对公式只会模仿使用,不能进行灵活的运用;第四,学生在后续学习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时,使用坐标法的意识和能力都非常薄弱。最终致使解析几何问题成为学生最棘手、最难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规律、习得方法,本节课设计了核心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并用代数方法表示它们。”在这一核心问题的激发下,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相关知识分析确定直线位置的要素,发现有两个方案:一是两个定点(点已数化);二是一个定点和倾斜角,教师就可借助几何画板让学生理解倾斜角的定义;并发现倾斜角的范围。学生进一步就可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探究直线上两点坐标与倾斜角的关系,此后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发现可以通过借助直角三角形,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解,或者借助向量利用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求解这两条途径来探究,接下来探究完成后,多个小组的学生先后自愿上台展示其小组探究的结果,并以小组活动表的形式记录下来;台下的学生对台上演示的学生的方案进行适时的提示与评价;得到直线上两点坐标与倾斜角的关系式tan ?琢=■,然后教师再水到渠成地给出斜率的定义k=tan ?琢(?琢≠90°)。
由于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两个概念及“斜率公式”建立有了较深入的学习体验过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就比较自然而到位,不会感觉十分困难了。不仅如此,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很准确地感受到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由于有了前述体验及聚集点,在下一课时请同学们解决典型的相关问题时,就很容易了,学生确实真正地获得了较为深刻的体验。
二、在习题课中设计方法类核心问题
(一)习题课的基本认识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完成适当的习题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体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习题课教学也就成为必需的教学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发挥习题课教学的功效,我也尝试在习题课教学中运用以核心问题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模式,加深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的理解,逐渐形成数学学科素养。考虑到高中数学有选择、填空、计算三种题型,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感到困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要在每节习题课前首先分析教学内容与学情,确定本节习题课主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学生在复习课体验中应习得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再确立相应的激发学生活动体验的核心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应多以“解题方法+学生活动”的方法类核心问题呈现。
(二)教学实践与反思
下面是我在进行高三复习教学中针对学生审题能力较弱这一现状,以核心问题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模式进行《高中数学试题的审题要点》习题课的实践与思考。
一方面,通过学情分析发现,高三学生觉得数学题难、不易下手、易错等是由于解题的最初环节——审题不清造成的;以往的高三复习教学中,这一问题通常是在知识、方法的复习中就所遇到的题目较为零散地加以讲解,这样做的结果是,某些学习主动,反思、总结能力强的同学能将分散在各部分复习中出现的审题关键加以关注、进行反思、总结,但更多的同学对此不够重视,没有进行反思、总结。另一方面,高三阶段的复习应对所学知识、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加以复习、总结,也应对解题方法、技巧予以关注,加以总结。
为让更多的同学能对审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关注,主动反思,总结出与自身认知结构相适应的审题方法加以内化,因此设计了核心问题:“审下列数学题组,归纳审题要点”,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激起同学们对审题的足够重视,能在后续复习中对审题环节主动关注、总结,有效、甚至高效地减少解题最初环节——审题造成的障碍。所给数学题组由下列三道题目构成:
(1)若3sin2 ?琢+2sin2 ?茁=2sin2 ?琢,求cos2 ?琢+cos2 ?茁的范围。
(2)道路旁有一条河,河对岸有塔ab高15米,只有测角器和皮尺作测量工具,能否求出道路与塔顶之间的距离?
(3)某超市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做了一番实验:若将进货单价为8元的商品按10元/件的价格出售时,每天可销售60件,现在采用提高销售价格、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涨1元,其销售量就要减少10件,问该商品售价定为多少时才能赚得最大利润?并求出最大利润。
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教师的及时指导,同学们还真就三道题目归纳出了一些审题的要点,例如:审题时速度要慢,争取二次审题,明确问题的条件与结论,善于挖掘隐含条件,能进行文字、符号、图形三者之间的转换等要点。
在教学实施中,由于这样的课对执教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虽然教师随着研讨过程的不断深化,观念有所转变,但学生观念的转变不到位,对这种方式的习题课不太适应,加上教师对这种方式的习题课引导经验还不够多,因此课堂实施中进入到“审题要点归纳环节”时,学生虽然有一些收获,但主动参与还显得不够。这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平时的习题课教学中对通用方法的教学不够,另一方面更提醒我们在今后的习题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体验基础上更多关注处理习题时对通用有效方法的反思、小结、归纳、提升,以此来实现数学学习中自觉地对处理核心问题的方法加以反思、归类、总结,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在复习课中设计能力类核心问题
(一)复习课的基本认识
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方法的习得,都需要适时复习巩固,温故知新,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复习课是必不可少的,到了高三总复习阶段更是如此。
为了更好地发挥复习课教学的功效,我还尝试在复习课教学中运用以核心问题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模式,希望能以恰当的核心问题达成学生在课堂上更为深度的体验,在复习旧知、强化方法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逐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复习课学习中不应仅仅停留在新课学习阶段的要求上,而应在温故基础上知新,要在巩固知识、强化方法的基础上使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在不断加深的体验中逐步增强。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认为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核心问题应多以“复习方法+学生活动”的能力类核心问题呈现。
(二)教学实践与反思
下面是我在进行高三复习教学中,以核心问题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模式进行《概率与统计》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概率与统计》内容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知识,与高等数学联系非常密切,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内容。就学生学习情况来看,有两方面的因素:有利因素是这部分内容与其他章节联系不是很大,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掌握,甚至还有一些学困生也能够对章节知识有一些了解,故每次考试、练习中学生对完成《概率与统计》章节的试题有充分的信心。不利因素是这部分知识非连贯知识,因此有部分学生对各种概率事件的类型及概率的意义的理解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方法掌握不熟练、迁移能力差,在试卷答题阶段,忽略试题的文字表述,所以在考试中常有答案正确但缺乏规范导致丢分。
为了让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深层次的体验(包括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方法、知识与学科能力关联的体验),从而更好地调动自己主动、自主复习的积极性,所以本节课设计了核心问题:改正《概率与统计》中已完成的练习,完善章节知识、方法并形成有“个性”的复习资料。课上按照以下四个环节展开:(1)参与试题评讲活动,改正答案、记录要点;(2)反思已改正的试题;(3)发现老师评讲归类的方式,小结解决每类问题的方法、关键;(4)形成有“个性”的复习资料。课后,学生根据自己在本节评讲课前后的强烈对比体验,自主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梳理,进行了适合自己现阶段学习情况的补充、整理,完成并上交了自己个性化的复习资料。
对按要求上交的41份作业统计的情况如下:仅对《概率与统计》中典型问题进行了补缺梳理的同学有13人,占上交人数的31.7%;仅对《概率与统计》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补缺梳理的同学有8人,占上交人数的19.5%;仅将《概率与统计》这部分知识形成结构的同学有10人,占上交人数的24.4%;对《概率与统计》中涉及的概念、规律以及典型问题均进行了补缺梳理的同学有5人,占上交人数的12.2%;既将《概率与统计》这部分知识形成了结构,又对涉及的典型问题(包括解题方法)进行了补缺梳理的同学也有5人,占上交人数的12.2%。
从以上反馈信息看,一方面,同学们在较长时间的自主复习体验中,逐步认识到“个性化复习资料的功用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复习、提升,而非为了交给老师、应付老师检查”。因此,上交的复习资料均能做到不照搬资料、不照抄老师的笔记,针对自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完成。这也反应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已初步形成,在三轮复习教学中应进一步巩固、强化。另一方面,虽然在对主干知识进行的单元复习中,老师均在本节的第一节课展示了自己对本单元相关知识的结构化认识以及本节知识与排列、组合知识的关联,但同学们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还显得不够。这反映出同学们在分析核心问题时的关联意识不够,还没习惯于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自己存在的核心问题,相信通过我们在教学中的不断反思、改进,和学生一道共同努力,同学们定会在不断加强知识掌握的同时,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奠基。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范文5
1.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其主要表现在对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不够,教学中教师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以便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然而恰恰相反,因为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学中没有充分表现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
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使思维水平处于较低的层次。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从而造成失误。我们一直强调抓基础,但总是抓得不实,总是对其不放心。其实近几年来高考命题趋势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高三的复习,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强化三基,不要在知识的非本质的细枝末节上纠缠,避免过分关注偏题、怪题。
事实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已达整份试卷的80%左右,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知R的积累和基本运算能力,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择题往往具有迷惑性,有的选择题就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失误。事实上,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因此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对题目做出正确地判断。另一方面,由于试题量数大,因此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又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
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落实的同时也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追求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因为基本的教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会有知识网络的融会贯通,思想方法的丰富多彩,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2.抓纲务本,落实教材
考前复习,由于任务重,时间紧,但绝不可因此而脱离教材。相反,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多年来,一些学校在总复习中抛开课本,在大量的复习资料中钻来钻去,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来达到“覆盖”高考考点的目的,因此高三学生都要做大量的习题,教师和学生都埋没在题海中,以期高考有个好成绩,课本似乎成了多余的东西,并将其弃之高搁。
结果是极大地加重了师生的负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减轻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组做了大量艰苦的导向性工作,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通过合理组合作为高考题的。如果说偶然从教材中找1-2道题作为高考试题可视为猎奇,不足为道的话,那么连续多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每年都有许多题目源于教材,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已再清楚不过了!最近几年,高考打破了以往的格局,真正展现了课本的魅力,也为今后复习指明了方向,只有讲好、用好课本,发挥教材优势,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切忌不刻意追求复习资料中的偏题、怪题和一些解题技巧过强的难题。高考的首轮复习必须真正回到课本中去,回到基础中去,引导学生理清知识发生的本原,帮助学生构建起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网络,并且在复习中必须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不好高骛远,在毫不吝惜地删除某些复习资料中的偏题、怪题的同时,以课本中的问题为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或适当变形,形成典型例题,借助于启发式教学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基础知识。
通过纵向挖掘,横向延伸,达到优化认知,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前苏联数学教育家奥加涅相说过:“必须重视很多习题潜在着进一步扩展其数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可行性?从解本题到转向独立提出类似问题和解答这些问题,这个过程显然再扩大解题的'武器库'。学生利用类比和概括的能力在形成,辨证思维的独立型以及创造性的素质能力也在发展。”今年的高考再次提醒我们:重视回归课本,在平淡中练能力,这是我们今后复习的方向。
3.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高三数学复习资料范文6
化学老师工作总结1
本学年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化学作业、讲评化学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本学科的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学中,我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体会:
一、化学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三、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本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总之,本年度,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力争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化学老师工作总结2
一、德方面
一年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中,顾全大局,以提高五峰教育质量为己任,把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五峰教育的发展始终的联系在一起。同时,认真学习《xx日报》科教版、《xx教育》等教育报刊杂志,力求使自己的教育思想不落后,不守旧。在今年的助残日中,用实际行动帮助一名残疾人。能带病坚持工作,不渲染,不烘托,低调处事,尽量少麻烦别人和单位。
二、能方面
我始终坚信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自我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为此在一年里我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1、注重教学引导、示范,重视自我理论素质的提高。化学教师队伍相对比较稳定,本学年度就红渔坪中学的化学老师是一名新手,我按照教研工作要点的要求,采用一课两讲的方式成长该教师,在视导期间上研究课一节,对该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予以规范,同时积极争取该校领导的支持,外派该教师到市参加教研培训学习。我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喜耕耘字里行间,从中感受快乐。
先后起草了春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草拟了全县中考复习备考等通知,制定了全县才艺竞赛“三优”评比细则,撰写了xx年常规视导综述等文字工作。有感于我县化学教师xx在省创新实验大赛上的优异表现,撰写的〈谈粉尘爆炸演示仪的改进制作〉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根据自己在x市举行的化学精品课大赛上任评委组长在大会上做的点评,撰写的〈谈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一文,也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在对实小英语课题指导后,在单位网站上发表了《课题中期指导都为实》一文、在组织优质课竞赛后在单位网站上发表了《由观课看化学精品课的打造》、在孟祥海老师获省创新实验大奖后在单位网站上发表了《孟祥海老师获省化学创新实验一等奖》等数篇通讯文章。
2、注重课题管理和指导,提升服务品位。先后配合小学思品教研员、小学语文教研员、小学英语教研员、小学数学教研员、中学语文教研员等对课题实验进行中期检查指导或开题指导。统计了全县在研的五级课题,较好的完成了由x市科规办组织x市‘十一五’的五峰四个重点课题的中期检查陪检任务,xx中学被评为课题检查先进学校,xx中学的数学课题和渔关中学的化学课题在市教研中心的课题检查的综述中得到通报表扬。协助教育局完成了上报x市教育局“教育工作创新”两课题的申报工作的文字工作。协调完成了渔关小学语文课题市通讯结题的前期工作。
3、注重学习,正视自我差距。本学年度我外出学习三次,我能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把每一次学习机会都当成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我所从事的是化学、生物的教研,虽然自己在这个专业上有着十年的一线教学经历,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自己需要学习,更新,纠正的东西很多,与一线教师是在同一水平上的。要在理论上让别人信服,在指导上有实际意义,自我感觉有很大的压力。这就需要自己不断的外出加强学习,从书本上学,从所指导的同事那里共同学。在今年x市召开的化学中考备考会上,有十二名化学教师参会,是近几年来五峰市级化学教研会最多的一次,老师和自己收获很多,为整体的提高感到高兴。只有化学老师们水平都高了,自己才会站的更高。今年的全县化学中考成绩比较理想,有几个学校打电话说及格率在80%以上,这当然这要归功于辛勤战斗在一线的老师们。
4、注重成果运用和推广,努力为师生搭建成功的舞台。采花中学孟祥海、汪应柏老师在去年10月底举行的xx省化学“实验创新大赛”中表现优异,荣获xx省一等奖。该创新实验曾于xx年9月在当阳举行的x市化学创新实验的选拔赛中获一等奖。这是五峰化学教育史上的突破,也是在开展的理化生创新月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在xx年开展化学、生物学生学科竞赛中,有一人次获国家一等奖,数人次获省级一等奖,二等奖。
5、注重常规,顾全大局。按教研工作重点和相关规定完成了相关工作。联系下乡学校十二所,收齐了视导的相关教研资料。
三、勤方面
按单位管理制度办事。严格上、下班时间,即使是在身体不方便的情况下,仍能坚守工作岗位。感谢汪文军老师在化学阅卷期间,替我完成的工作;感谢所有的老师在我遇到困难时,通过不同方式对我的理解、鼓励和认同。我感谢大家。
四、绩方面
距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距学校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有很多的事要做。
化学老师工作总结3
本期我担任高三A1、A4、A5三个班化学教学工作,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储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我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因此我与其他高三化学教师仔细分析了近几年来课改区的高考试题,结合历年来湖南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如对比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因此在我校暑期举行的教师业务考试当中我与其他同备课组的化学老师全部获得优异成绩。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大纲。
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因此在12月我省考试大纲公布之后,我与备课组老师仔细研究,并准备在今后教学中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我校以《名师导学》)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
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因此我与同备课组老师基本每周都精心准备了一张周练卷;每单元准备了单元过关测试卷。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开动脑筋,多思善想。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尤其适合中等以下的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积极沟通,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