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生态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生态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行政生态环境;社会模式;自然因素;人类活动
一、里格斯行政生态学主要理论
里格斯在《行政生态学》(1961年)一书中将行政生态学定义为“自然以及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科学。他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化社会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社会三种基本社会形态,里格斯分别对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以及政治构架五种行政生态要素与公共行政的关系对三种基本社会形态的行政系统进行了“结构—功能”分析,进而提出三种行政模式:
(一)融合型行政模式。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即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功能扩散的社会”社会结构混沌未分,在这样的行政环境下,行政行为与经济、政治、立法等社会行为混杂,不存在专业化的行政机构,行政效率极为低下。
(二)衍射型行政模式。与现代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为衍射型行政模式。与传统农业社会的融合型行政模式相比,现代工业社会是“功能专一性的”社会,存在着细致、明确的社会分工,与此相适应,其行政机构也有明确细致的分工,不同机构各司其职,讲求行政效率与科学性,且通过法治而非人治来维系社会运行。
(三)棱柱型行政模式。与过渡社会相适应的是棱柱型行政模式。过渡性使其兼具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特征。在里格斯看来,在了解社会形态的基础上,利用上述三种行政模式的理论几乎可以解释所有社会中的行政行为。
二、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的局限性
丁煌教授在其著述中提到:“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在某些方面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他热衷于模式的建构,而缺乏对整个行政生态环境作系统完整的考察,进而使其理论有‘挂一漏万’之嫌;过于追求术语的新奇,而忽视了其理论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为建立一种所谓价值中立的行政生态模式理论,而不符合实际地忽略了具有明显价值取向的公共行政研究目标。”
唐蓉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总结里格斯理论局限性表现为:(1)行政生态研究法忽略了行政研究的最终价值与内涵,缺乏对政策价值以及为实现相关目标所应采取的行动的关心。(2)行政模型大都是基于直觉和先验的假设,在发展为一种解释性的理论时,受到了严重缺乏经验基础的阻碍。(3)忽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使其生态环境分析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唐兴霖教授则认为该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里格斯的行政理论模型源于西方国家,不能用作发展中国家分析;第二,里格斯的生态环境分析缺乏完整性,他只列举了五种生态因素加以分析,但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自然因素有所遗漏。
三、对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研究局限性的补充
综上所述,大部分学者认为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缺乏完整性上,即里格斯在研究中对自然因素未作任何分析。研究一个国家的行政时,由于自然因素与政府行政相互联系影响,在行政生态环境的构建中,自然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一方面,自然因素促使政府采取措施,出台政策、法律;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产生了影响。
自然因素在三种行政模式中的表现:(1)融合型行政模式。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互惠一重配”结构,在农业社会中,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同时科技水平也较为低下,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没有开发自然的条件,对于自然大多怀有敬畏之心,对于自然环境与其变化多为“顺应”的态度;相应地,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尚在自然自我调节的承受范围之内,包括自然灾害等在内的自然因素的变化也都是顺应自然规律的表现。(2)棱柱型行政模式。过渡型社会已初步实现社会的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呈现“集市—有限市场”的结构,“价格不可决”使得交换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在这种社会条件下,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呈现“矛盾”的关系。在工业迅速兴起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的诱惑促使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一旦开发过度即造成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类似“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等错误观念的盛行,更加激化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此时,自然因素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自然条件与环境愈发恶劣,自然资源的缺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3)衍射型行政模式。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呈现出一种高度分工与专业化的特征,同时,经济遵循价值规律进行运作。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均处于相对稳定、成熟的状态,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较为稳定,也能对其进行有序有度的开发;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自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渐完善,一方面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也对人为造成环境破坏的行为作出惩处,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景,人与自然地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衍射型工业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因素将呈现一种“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唐蓉.行政生态学视域下地方政府规模适度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5月.
[2] 唐兴霖.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评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3).
[3] 杨瑾.行政生态环境中的自然因素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3月.
工业生态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规划生态学 特色课程 生态学 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39-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简称北航北海学院)于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5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该专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以生态规划为指导进行跨专业人才培养,开设有园林植物学、生态学原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等生态学基础课程。从2008年开始开设规划生态学和建筑生态学课程,是国内唯一开设这两门课程的院校。2012年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获广西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其中《规划生态学》是该立项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目前已有自编的《规划生态学》(于2009年1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该教材获广西区优秀教材立项和本校优秀教材项目立项,并且该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
1 《规划生态学》课程定位与目标
1.1 课程定位
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生态学背景,以能力为核心,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职业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服务于广西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全国各地。《规划生态学》课程涉及生态学和规划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等内容,强调以生态学理论来指导规划,是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1]
1.2 课程目标
《规划生态学》课程以实际工作中的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与城乡规划相关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剖析规划项目中存在的生态不合理性,详尽系统的介绍怎样将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城乡规划中编制符合生态学发展规律的项目规划。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规划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能够将生态学和城乡规划结合起来,制定以生态为前提和导向的科学规划。
2 《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教学内容
《规划生态学》理论课时为32学时,在城市生态学、普通生态学、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先修生态学基础课程上展开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引论、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三大部分,共16章,详见表1。
该课程的难点在于生态学的哪些理论和技术方法可用以指导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以及相关的生态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城乡规划怎样应用。课程结合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在后续的传统村落调研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村落的调研,应用规划生态学的理论对传统村落进行生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态规划的技术与方法,编制传统村落修复性规划方案,以体现专业特色,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师资队伍
该门课程的教学师资队伍由1~2名主讲教师和1~2名辅讲教师组成,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配置方面较为合理。课程教师责任感强、专业知识精通、团队协作精神好,形成较为稳定合理的专业梯队。在长期的教学中,由1名教授或者副教授担任课程的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校年度的教学安排及科研情况,选取1~2名中青年优秀教师和课程负责人一起作为主讲教师,主讲教师需涉及城乡规划和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专业基础扎实,知识渊博,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根据学校及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采用传统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自导式(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3]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安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详见表2。
2.4 教学条件
(1)教材建设。
目前已有2009年12月出版的自编教材《规划生态学》,该教材是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推荐教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计划项目。虽然已经有自编教材,但是这不能满足城乡规划学于2011年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的需要。[4~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新近案例充实教材中案例部分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新近案例的引入需征得主讲教师的同意,并讨论后选择典型案例,作为以后课程的教授内容,同时也作为教材内容的更新和充实。
(2)教学参考资料建设。
北航北海学院每个学期都会根据教师对参考书和期刊征订申请,征订教学需要的参考书和期刊。因此,课程主讲教师在每个学期都可以向学校申请购买和征订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和学术期刊,以便于教师备课丰富教学内容。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近年来,《规划生态学》作为广西区城乡规划特色专业色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开展课程建设,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为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教学资源,同时也通过相关专业和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反馈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
(4)实践平台建设。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为纯理论课程,没有专业的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在今后相关课程设计和实训中开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规划生态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其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北航北海学院在校外一些传统村落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作为学生的活体教材。教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课程应用实例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训。
学校目前已建有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设计室、专业设计室、模型实验室、生态与园林实验室,配备有相关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规划生态学课程实践提供了实验条件和场所。
2.5 考核体制
考虑到《规划生态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摒弃以往只用期末考试来进行课程考核的形式,兼顾公平、公正,重新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课程考核分为笔试、课程论文或设计两部分。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规划生态学主要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课程论文或设计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主要体现学生对课程知识应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用两方面的考查,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够更好的达到课程教学预期目标。
3 《规划生态学》课程建设成效及改革
3.1 课程建设成效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已有2006级到2010级5届城市规划专业的400多学生上过这一课程,经过5年多的实践和探索,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主要有:(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对课程教授的内容和方法都比较认可,在课程教学评价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获得广泛好评,目前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还有不少学生考上香港大学和国外一些知名院校的研究生。(3)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能力的提升。通过课程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继续学习和深造,并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交流访问,加强国际交流和学习,引进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调动了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4)提升了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影响力。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到全国各地工作的毕业生把课程的思想带到了工作中;另一方面,考研继续学习的学生也把课程的思想和科研方法带到了学习科研中,这样就把这一特色课程的思想带到全国各地。此外,课程组的教师从事城乡规划项目编制或评审,在区域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3.2 课程改革
虽然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成效。(1)聘请城乡规划专家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或者开展讲座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此外,还可以邀请专家对学生完成的设计作业进行点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2)开展校园生态规划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应用规划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设计作品,参加全国学生设计大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3)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国外交流学习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与国外高校间的学生交流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也为学生以后出国留学打下基础。(4)丰富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该课程目前在其他高校没有开设,与此相关的书籍也很少,因此,参考资料相对来说比较缺乏,需要通过国内外交流学习以及网络等资源,进一步丰富参考资料。(5)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听取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评价,不断改进,建成校精品课程,也为以后广西区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申请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鹏飞,卿贵华.规划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6.
[2] 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30.
[3] 梁飞媛.教学方法的思变[J].教育学术月刊,2011(9):105-107.
工业生态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西安城墙;遗址公园;生态学
1 前 言
景观生态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以来,逐步融合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长,将景观与区域资源、环境经营、管理结合,形成既突出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又有特色景观和生态过程的学科。景观生态学理论主要是利用生态学基本规律,将人工与自然结合,实现景观的动态生长和能量循环。依据生态学理论,景观规划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保证景观生态的完整性,多样性和连续性,形成“斑块——廊道——基质”完善的生态格局,实现生态景观的连续化和完整化。
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在旅游区,它主要指游客的各种消费场所,如景点、宿营地、旅馆等。从景观资源上讲,指自然景观或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如森林、湖泊、草地等。廊道是两边与基质有显著区别的狭带状土地,也可以说是带状斑块。主要起的作用是景观连接和景观分隔以及生物的迁移(通道)、过滤(阻隔)、栖息地等,主要包括:条形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基质是斑块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形式。一般指区域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社会特征。
西安城墙遗址公园,是为保护明城墙遗址主体而建立的公园,其主要最本质的目的是遗址的保护,同时为市民提供一个娱乐休闲的场所,然而在西安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其这种功能定位逐渐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的需求。论文从城墙遗址公园的现状研究入手,找出其问题所在,根据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构建出城墙遗址公园设计策略。
2 城墙遗址公园现状及存在问题
西安城墙遗址公园主要指的是环绕城墙,主要包括:明代城墙、护城河、环城林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公园(如图1),总面积1224ha。主要分为四个区域:东段结合团结水库改造,主要以水景、花卉区为主;南段以大兴路改造为契机,将建仿古民居群,中间是连片绿地;西段以直城门遗址展示为中心,在环城区域建设一些汉代景观;北段主要是绿地广场。环城公园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本文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及现状调研三种方式对城墙遗址公园的东南段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公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访 谈
对象:甲;年龄:71;性别:男;时间:2013,10,23,9:48am
我:老爷爷,在锻炼呀? 甲:额
我:你家离着远不远? 甲:不远,跑到这里就十来分钟
我:你们天都来呀? 甲:恩,差不多每天来2次
我:你一天都来这呆多长时间呀? 甲:呵呵,这个不确定,差不多2,3个钟头吧
我:你认为这个公园咋样? 甲:可以呀,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了,就是这些器材有些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像靠近我们那边就少
我:你认为公园还应该增加点什么呢? 甲:增加点器材
我:那老爷爷谢谢啊,我走了,你锻炼吧 甲:额
2.2 城墙遗址公园现状研究
通过对城墙遗址公园的现状调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问卷调研。
对城墙公园调研共发放300份问卷,有效问卷289份,通过对问卷整理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游客社会人口特征
遗址公园的旅游人群以21~40岁的群体为主,约占41%(如图2),主要来着周边,其中居住在500以外的游客最多,约占43%(如图3),游客数量周末明显增长。日常周边居民居多,以锻炼为主;周末较远的居民较多,以观景游玩为主。人们在园内主要进行健身、交谈、休息、跑步、打牌等活动,中老年人自发组织进行秦腔、豫剧等传统戏曲的演奏及弹唱。
(2)游客对公园的建议
在对公园的满意程度调研中,认为公园现有设施已经足够的游客约占13%(如表1)。同时大部分游客也反映出:公园设施欠缺,需增加且应形成体系。吸引游客来公园的主要原因是公园的环境宜人、景观优美,南段健身设施较多,适合人们锻炼身体。
2.3 主要存在的问题
2.3.1 规 划
遗址公园规划存在一系列问题:城墙遗址公园基于西安明城墙文化设计的,然而整个公园中城墙文化主题不够鲜明,缺乏对城墙文化的深层挖掘,没有文化氛围;特色不明显,与一般性的公园差别较小;遗址公园不同分区的识别度差,公园东南段可分为广场区、健身区、休闲区以及园林绿化区,但每个分区缺乏差异性;遗址公园的重要节点设置在城市主要道路旁边,造成交通不便和人们使用的不安全,有些区域的交通缺乏标志指示,路面崎岖不平;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如商店,安全设施不到位造成老人和小孩的使用不便。
2.3.2 环 境
遗址公园的环境较差:附近的污水随便向护城河排放,造成护城河脏物乱漂,气味难闻而且无人治理;河道全部被渠化(如图4),而且离河岸太高,没有任何亲水空间;公园内的锻炼设施分布过于集中,造成部分居民的使用不便,缺少居民的林下锻炼场所。
2.3.3 管 理
遗址公园管理不合理,遗址公园不同的区段分属不同的行政单位管理,造成各行政单位各自为政,缺少统一协调。
3 西安城墙遗址公园设计原则
3.1 原则之一: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遗产,主要有三种改造方式:保护,重建,改建。保护方式主要包括:完全保护,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目前主要采用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方式,最主要的途径是建立遗址公园,使遗产能够传承,避免静态的保护。
西安城墙遗址同样是通过建立城墙遗址公园,一方面保护古代的城墙,另一方面为周围的人们提供一个休闲,锻炼的场所。然而当今遗址的保护方法很多仍然只停留在物质实体的层面,缺乏对城墙脚下的居民生活氛围的保护欲营造,使城墙文化没有自身的归属感。因此城墙文化不仅包括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实体空间,还包括当地的自然面貌,民风民俗,社会生活等。从而真正实现西安城墙遗址的保护与传承。
3.2 原则之二:规划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规划不仅是一项技术手段,也是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其必然体现出管理的属性,对于遗址的保护,规划与管理同样重要。建立西安城墙遗址公园是城墙遗址传承的手段,而管理则是传承的保障。如果只重视规划,而无管理,则规划必然是空中楼阁。因此如果希望实现规划的目标,必须将规划与管理结合,对于西安城墙遗址公园应该是将管理与规划相结合,分区规划,统一管理,形成统一的有序的整体。
3.3 原则之三:生态性原则
在当今生态性规划设计越来越被人们接受,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西安城墙遗址公园生态性,不仅表现为景观的生态性,更应该包括文化的生态性,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古代遗址与当代利用融合,构建出生态性的遗址公园。论文参考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的构建手段,主要从构建廊道、斑块、基质三个方面入手。廊道一般呈现为线性通道,主要结合西安城墙遗址公园的文化、生态、休闲生活等方面构建复合型廊道;斑块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调控点和关键点,主要结合公园的不同场所空间进行设置,形成以城墙遗址为基础,城墙文化为主题,具有复合功能的生态性公园的基质。
4 西安城墙遗址公园设计策略
4.1 构建复合型廊道
西安城墙遗址公园作为遗址性质的公园,其应体现出多样的功能属性。通过构建复合型生态性廊道,将公园的不同功能属性整合于公园廊道之中,主要包括休闲廊道、文化廊道、生态廊道。
4.1.1 建立休闲廊道
西安城墙,长达13912m,呈线性空间,将公园的游玩、娱乐、健身等空间均质的融合于廊道之中,形成休闲廊道空间。这样便于城墙脚下的居民就近选择休闲空间,有效的减少交通空间,缓解交通问题。休闲廊道上设置不同休闲空间,同时结合其他廊道空间设计,其宽度不应小于7m。
4.1.2 建立文化廊道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古代军事构筑物,构成严密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这些体现城墙军事文化。利用这些遗址要素,确定文化主题,结合文化设施,融合城墙文化展示,教育等功能,形成具有特色的西安古城墙文化廊道。文化廊道有机结合其他廊道空间,其宽度不应小于7m。
4.1.3 建立生态廊道
古代护城河作为城市的防御,如今其防御功能逐渐消失,其渠化的堤岸和护坡,不仅需要定期的维护加固,还阻隔生物群落间的交流。公园设计时将水岸做成生态驳岸,结合景观节点.拓宽部分水面,采用“编笼装石”的护岸技术,打破,生硬的混凝土驳岸,并沿河分层种植水生植物,使护城河沿线形成生态廊道。生态廊道有机结合其他廊道空间进行设计,其宽度不应小于7m。
4.2 构建生态型斑块
斑块作为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构建生态型的斑块,主要是通过设计广场、公园节点、特色建筑以及绿化区实现人与自然,现代与传统间的交流,人与自然能量的闭合循环。对于广场应该注重广场的主题文化,一方面反映出广场的周边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根据城墙脚下土著民的生活特点,行为特征营造出地域性的广场空间。公园节点的设计注重节点的主题与联系;每个节点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以雕塑为设计元素,还是以建筑为主要形象,以及以现存遗址的保护形式等。对于绿化斑块要特别注意植物的配置,应该尽可能的利用本地的乡土植物,避免大量使用外来植物,一方面可以减少造价,另一方面体现本地的特色。
在遗址公园生态型斑块设计时,应该注意不同斑块的属性与形式,不同的斑块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斑块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设计手法和构建方法。
4.3 构建特色型基质
构建特色型基质指的主要是通过廊道、斑块的建设,构建出区别于其他的特色区域,对于构建西安城墙遗址公园特色基质,除了构建复合型廊道和生态型斑块,还需要从城墙脚下居民生活、社区风貌等人文环境方面入手。居民生活是特色形成的基因,需要传承与延续,西安城墙遗址公园需要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以培育和传承特色人文基因,构建出特色基质。
5 管理与教育
规划与管理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规划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规划管理的好坏。因此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为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机制设置的同时需要对人们进行教育,加大保护遗产,爱护环境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爱护遗产保护环境的认识。将规划,管理,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遗产保护保障系统。只有这样,规划的理念与目标才能得到实现。
6 结 语
西安城墙遗址公园的设立对城墙遗址的保护有很好的作用,同时为城市市民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锻炼休闲的场所。论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遗址公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引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廊道、斑块、基质三个方面提出遗址公园设计策略的建议,以期望真正实现遗址公园建设的目标,将城墙文化真正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俞孔坚.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东段)国际竞赛获奖方案介绍[J].中国园林,2003(19):11.
[2]李海燕,权东计.国内外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J].西北工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3]李海燕.大遗址价值评价体系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
[4]郑育林.遗址公园:大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的有效结合川[J].中国文化遗产,2009(4):35.
[5]魏科.皇城根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J].城市规划,2003,27(09).
工业生态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3]任海,周国逸,夏汉平等.广东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生态规划[J].生态科学,2002.21.1.
工业生态学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城市滨水区的独特地位正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世界各地掀起了滨水区开发与再开发的运动。我国滨水城的开发建设起步不久,很多项目由于建设周期短和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指导,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滨水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远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机会。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人们的关注。
借鉴总结国内外滨水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原则:
一、整体优化原则
从滨水区自身来看,滨水区的设计在整体上应具有和谐感和整体感。虽然因各地块属性、自然环境的不同,滨水区内各部分在使用性质上会有所差异,但是整体来看,各地块之间的设计风格、绿化形式应该统一。城市的滨水区与市区之间要加强联系,防止将滨水地区孤立地规划成一个独立体。规划滨水区时要时时想到整个城市,把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以开敞的绿化系统、便捷的公交系统把市区和滨水区连接起来,保持原有的城市肌理的延续。另外,还要求设计者研究滨水空间对城市的影响,要从城市整体和区域空间来考虑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形态和涵盖功能,以促进城市的整体活力和繁荣。
二、景观异质性原则
景观异质性是指景观内各要素之间或景观要素内的差异性,是景观复杂性的表现形式。异质性是景观的最重要特性之一,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应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维持良好的景观异质性,能够提高景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有利于景观的持续发展。
三、景观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它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准则,又是景观管理的结果。由于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系统少,应适当补充自然成分,协调城市景观结构。在补充自然成分中要注意物种的多样化,避免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的状况廊道、嵌块体形式多样,大小嵌块体相结合,宽窄廊道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景观配置,提高景观异质性。
四、景观针对性原则即地域特色原则
每一景观都有与其他景观不同的个体特征,这些个体特征的差异又反映在景观的结构与功能上。不论从生态还是地理、历史、气候、文化差异等角度看,每个城市的滨水空间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点,这些地域差别形成了纷繁多彩的风格与特色。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应该强调利用城市所在地域的区域环境特征,保持和维护特定区域环境及生态位的独特性,因势利导,选用地方材料,造就各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自然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不一样的,滨水空间要有特色,最根本的是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和当地的条件仁。
五、遗留地保护原则
即对原始自然保留的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要实行绝对的保护。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景观规划设计,要求人类对自然的介入应约束在环境容量以内,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的基本通道,创造既服务于人,又与自然环境相融洽的最佳场所。城市往往是沿河、沿江发展起来的,因此城市滨水区往往是城市中历史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和建设也越来越注重这种文化的挖掘和继承,形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成为一个具有“记忆”的地区。
当今地球上绝大多数自然景观都已经或多或少受到人类的干扰与影响,并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真正原始的自然保留的己经极为稀少,有着极为珍贵的生态、科研、人文等方面的价值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记录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具有不可补偿、不可替代的多方面的价值。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应对这样的区域加以绝对的保护。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尤其是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对不得不破坏的自然景观应加以补偿或修复。对水源地、名胜古迹、重要的城市森林绿地加以格外的保护。
六、人性化原则
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注意一切设计都联系人的生活与尺度。只有建立在对现代人的心理、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才会使滨水景观设计的内涵得到更大的延伸,遗失了这一点,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就失去了它的灵魂,成为与城市环境良性循环相抵触的消极因素,成为“为设计而设计”、与现代人需要相抵触的东西。在城市滨水空间的营造上,一定要考虑人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同需要,以达到空间环境与人行为活动的有机统一。
七、安全性原则
确保城市堤防的稳固,防止因绿化植被或其他景观设施破坏大堤结构,防止堤防在洪水来临时发生管涌、溃堤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命和物质财产不受水灾的侵扰是城市堤岸的首要职责,是综合开发城市堤岸、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美化城市环境、创造多重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新晨
八、亲水性原则
所谓亲水性是指人能够触摸到水的一种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很容易就能达到的物理现象,也可以说是手能触及到的心理现象。滨水区设计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满足人们亲水的愿望,亲水性几乎是滨水区规划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九、综合性原则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对滨水区的分析不是某单一学科所能解决,也不是某一专业人员所能完全理解并作出合理的决策。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景观规划者、土地和水资源规划者、景观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生态学家、地理学家等。
参考文献:
[1]余新晓、牛健植、关文彬等,景观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工业生态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序列;道路线形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框架是研究公路景观问题的基石,因此在研究公路景观相关问题之前,必须构建合理而且尽可能完整的理论框架,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公路景观的细节具有重要意义。
1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基本含义
公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功能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路的需求从运人载物转变到保证安全条件下的出行,而目前正向追求满足设施与自然和谐情况下的乘车舒适方向发展。正是这一功能需求的改变,公路景观设计才日益被重视起来。这里界定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含义: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是在公路可视范围内,研究公路景观规律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如何保持与自然更好的协调,如何更好的服务用路者,以减少交通事故、增加司乘人员舒适性的理论。
2 理论的基本框架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它是以视觉原理、色彩学、美学等学科为基础的,主体包括公路线形、公路景观的表现手法、景观地域分异规律、公路景观构成、公路景观序列和公路景观评价等内容,其中待研究的可以量化的指标有多个,除了公路合理的线形外,其他基本的还有顺直路段(所谓顺直路段指直线路段和平曲线半径大于某临界值后的大半径平曲线路段)单一景观最佳长度、路侧结构物距路边的合理距离、立交桥空间尺度,对于路用绿化植物,例如中央分隔带,植物的高度、冠径、间距等都可以而且需要进一步量化。
3 高等级公路景观的涵义和构成
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C.Troll将景观定义为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现在一般定义为:景观是指由地貌和各种干扰作用,特别是人为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系统。在认识上人们通过视觉、感觉(知觉)对景观产生印象、生理及心理反映,其形成的综合效应是“舒适性”。不同的建设(建筑)类型对景观的要求或研究有所侧重,道路景观侧重在道路上以一定速度运动时,视野中的道路及视线所及的空间四维景象。公路景观是道路使用者的视觉所能看到的各种自然景观与公路、交通要素的综合体,是公路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和人的视觉、心理感受等形成的综合环境效应,即道路使用者在乘坐交通工具运动过程中对公路及公路环境的印象。
图3-1 公路景观包含的内容
4 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原则
百科全书对公路景观设计给出的原则是:因地制宜、风格鲜明、环境保护、兼顾效益。
4.1 功能性原则
公路首先是供车辆行驶的,进行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始终要把公路的功能性原则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公路的特点,以满足公路的交通功能为首要宗旨。
4.2 自然优先原则
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尊重自然,正视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原始自然保留地、历史文化遗迹、植被、湖泊等,他们对保持区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及保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进行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必须考虑自然景观资源。
4.3 可持续原则
景观的可持续性可认为是人——景观关系的协调性在时间上的扩展,这种协调性应建立在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和维系景观生态整合性之上,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粮食、水、健康、房屋和能源;景观生态整合性包括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土壤和水源。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也要遵循可持续的原则,把道路景观这个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进行多层次设计,使整个道路系统的结构、格局和比例与本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谋求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4.4 地域性原则
高等级公路少则几十公里,多则几千公里,故穿越的地区较多,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有不同的结构、格局和生态特征,因此修建高等级公路要统筹规划,分段设计,因地制宜,景观协调,注重特色,尽可能保持特殊地区尤其穿越少数民族地区时,要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4.5 综合性原则
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研究工作,其综合性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分析不是某一学科能解决的,也不是某一专业人员能完全理解景观内在的复杂关系并作出明智规划决策的。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多学科的专业队伍协同合作进行不懈的努力,这些人员包括道路工作者、景观规划者、景观建筑师、园艺师、地质工作者、生态学者等。其二,要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要在分析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客观的进行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增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 高等级公路的线形与环境的协调
线形与地形配合是公路与环境协调的主要内容。线形与地形配合首先取决于合适的技术标准,从总体上看,公路路线线形的要求是随着公路等级的升高而升高的,一般来讲,公路等级越高几何线形越流畅越美观,而地形特征是影响选择设计速度的主要因素。公路建设要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在所处环境中不但不刺目,不支配环境,而且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与周边的生物共生。公路要有合适的视觉比例,如视野中公路所占比例过大,也必然显得生硬单调。与地形不协调的路线极难形成优美的景观,因此公路与环境协调最重要的工作是抓住地形特征,避免对地形的任意分割,使路线与地形有机结合起来。
6 总结
现代的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事物的用途,还要求感受事物的美,这样人们总是尽可能使事物的功能与美融合起来。能吸引人并能给人以乐趣的各种事物与美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创造性的产物,同样交通也不能忽视功能与美的和谐统一。人们进行交通活动时,首先要求的是安全顺利的完成空间位置的变更,同时也要求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和良好的道路视觉环境。这些就是人们对道路美学方面的需求,也是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张阳.公路景观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3-48
[2] 张玉芬.道路交通环境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0-26
[3] 于胜男.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与评价.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5
[4] 彭巍.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与评价.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硕士论文,1998.5:3-62
[5] 黄笑锋.公路绿化与公路交通问题的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0.4:40-54
[6] 张秀丽.道路建设与景观协调性研究.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2.5:11-36
[7] 尹吉光.高速公路绿化初探.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6
[8] 崔文波.高速公路景观研究初探.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6: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