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调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调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调控

宏观经济调控范文1

关键词:双顺差;宏观调控目标;外汇储备

中国分类号:FO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003-02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近年来,双顺差现象呈现强化趋势,纠正国际收支失衡和妥善处理随之而来的大量外汇储备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宏观经济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及措施将可能对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以及货币政策效果等诸多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带来负面影响。

2 内外目标冲突的现状

2.1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均衡的冲突

自1994年以来,中国连续出现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呈现大量盈余。同时人民银行承担了无条件买卖外汇、平衡外汇市场日常供求义务,导致了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由此引发的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使我国的金融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冲击。一方面,外汇储备过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巨额外汇占款引发基础货币投放增大,导致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扩张,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引起的基础货币投放,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冲销手段,但这些手段不论在市场基础上还是操作技术上,都是不可持久的,其效果稳定性也将是难以预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很难实施。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两大目标的冲突加大。

2.2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均衡的冲突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双顺差的产生对充分就业带来了好处。其一,经常项目的顺差是由外贸出口导致的,而外贸出口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国内人员的就业,提高就业水平。其二,资本项目的顺差是由资本的大量流人造成的,而大量流人的资本大部分构成投资,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的加工贸易的制造环节在境内主要采取劳动密集型生产,对扩大就业的效果十分显著。如果出口急剧下降,或外商直接投资出现大幅下滑,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就业状况,不利于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可见,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一定要权衡利弊,采取适当的措施。

2.3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均衡的冲突

国民收入的构成要素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它们的增长对国民收入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当前中国消费疲软,人们偏向于储蓄,所以消费对国民收入的增长贡献有限。因此,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是投资和净出口。目前中国人们的储蓄并没有顺利地转化为国内投资,即对国民收入起到主要作用的投资来自外资的流入。这也是双顺差中资本项目顺差的功劳。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净出口一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当然这支主力军导致了双顺差中经常项目的顺差。

3 解决措施

双顺差对我国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有利也有弊。要充分利用双顺差的利同时减少它的弊需要政府充分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等多项综合措施。

3.1 减少双顺差

3.1.1 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顺差的根源就是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这部分资源国内居民消费不了,所以只能出口到国外,向国外寻求销售途径。

(1)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然后扩大内需。

当前国内出现的困境是通货膨胀和内需不足并存。这两个矛盾可以并存的原因是它们产生的原因和渠道不同。通货膨胀是结构性,它是由猪肉和石油的短期供不应求引起的,进而引起粮价和其他物品的涨价,而内需不足是由于我国国民偏爱储蓄引起的。所以,我们应该针对通货膨胀的起因采取措施控制物价上涨。而扩大内需可以通过降低储蓄率,稳定人们的支出预期,减少预防性储蓄,央行也要降低利率;也可以通过增发国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减少出口。

今年来,我国一直奉行“出口至上”的贸易战略,如出口退税等,忽视了进口和国内市场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这一措施没有及时得到修改,致使中国内需不足和外汇储备的过度增加。为了减少双顺差,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出口对经济健康平稳增长的作用。当前,政府应该实行出口、进口和内需并重的平衡贸易战略。取消过度激励出口的措施,降低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激励出口商品提高国内增值程度,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低能耗、低污染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带动了服务贸易进口、更有助于国际收支平衡。

3.1.2 资本项目

(1)稳定汇率,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

一直以来,人民币汇率未能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不利于均衡价格的形成。并且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较窄,缺乏足够的弹性。所以,外汇管理改革应重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当增加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以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具体地说,首先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币种,让更多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参与进来,使人民币汇率能真实的反映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其次要逐步放松资本外流的限制,放宽个人外汇业务、促进海外投资等,采取更加弹性的汇率制度方法,不断扩大汇率变动的区间;最后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因为有效的利率形成机制是形成有效汇率的基础。我国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从而促进汇率市场化的实现,以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2)减少外资流入,引导并合理利用外商投资。

近年来,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国内储蓄的不足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而如今,中国居民自己的储蓄率已经很高,只要合理地把它转化为投资,中国就没必要去引进外资。所以,引进外资应重在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具体来说,首先要取消地方政府把对外资的引入状况作为政绩考核标准的做法,同时取消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做到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其次要适当转变外资政策,引导外资流向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使其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节约能源。真正把利用外资和提高国内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3.2 妥善处理大量外汇储备

外汇占款的增加改变了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结构。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推动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发展。

3.2.1 纠正外汇管理观念

管理层对于外汇储备的管理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必然会导致管理方式产生失误,如人们普遍认为外汇储备是国家经济地位的象征。但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经常项目的顺差。产品大量出口被外国使用。对于我们这个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个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应该出口高质量、高附加值和有高新技术的产品,而不应注重顺差的“量”,更不能简单地把外汇储备看作是国家实力的显示。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本资源发展经济。我们可以用这些钱还外债,也可以去国外投资,或者购买外国物品投放到国内经济发展中等等。

宏观经济调控范文2

关键词:地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增长

引言

宏观调控,亦称国家干预。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提出,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近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往以来,地方政府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调查,对于当下我们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经济现状

1.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发展的问题,中国过去一直是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从人口的迁移和城乡空间的格局变化,一直被集权政府所制约。另外,从另外一个层面讲,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域在地理环境、人口状况、自然资源、历史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都需要严格按照计划来进行资源分配利用。

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其优势是能够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基本上保持平衡,实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计划经济存在的缺点是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等。

2.宏^经济性质及其管理局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其基本的运行模式可谓已经渐趋完善与成熟。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经济也应该是一种管理经济,管理就离不开政府。在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中,强调的是政府干预。我国实行的是以计划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宏观经济计划是对包括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活动在内的社会经济总体的计划。“管理失效”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局限,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市场机制被弱化,市场机制本身的推动力被弱化。

(2)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认识大数据时代特征方面仍处于初期阶段,使得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经济统计分析模型的构建面临重重困难。

(3)政府决策大部分的做出所依据的是一种经验式的总结,然而当信息片面失真时,将导致政府作出错误决策。

二、政府如何做好宏观调控的建议

1.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在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除了要调控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还要加快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包括煤、电价、天然气及成品油等在内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价,彻底来改变资源要素价格长期不合理的情况。

其次,要合理确定政府不同部门的权力,做到不同部门科学分工,尽量避免出现职能交叉现象,防止出现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互不负责的情况,以精简、统一为标准,协调政府组织部门,科学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最后,针对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与机遇,需要对宏观调控的政策进行一个合理的调整和判断,政府对市场全面的、系统的、适当的操纵,它承认市场的基础作用,放弃了计划主义,但又不介意对市场,主要是价格进行干预和操纵,来实现短期目标。

2.抑制地方政府经济过热投资

在财政利益和政治提升双重因素的激励以及督促作用下,地方政府往往非常热衷于进行投资,当然,也会出现一系列的不理智的、违规的投资行为。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中央的政府在监察上并未投入过多,从而更进一步深化了投资的热度,当然,持续的投资过热势必会对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宏观的经济波动有很大程度是由于地方政府的盲目投资所造成的。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状态,必须要采用一些辅的行政手段,对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进行督查和引导。

3.把握好宏观经济调控的有利时机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必须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吃穿等基本需求,还应当通过宏观调控对国民的工作进行调整,然后宏观经济调控要把握好有利时机。主动性调控建立在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准确认识、及时判断和决策的基础上;而被动性调控往往建立在调控主体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认识、判断和决策,不准确、不及时的基础上。只有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对国民经济运行做出预期的和前瞻性的调控,才能主动地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有效地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

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范文3

【关键词】社会资本 再生产理论 现实意义 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79-01

马克思创立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深刻认识的结晶。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就需要以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作为强大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概述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研究的出发点

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单个资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互为前提的单个资本构成的总和,即社会总资本。马克思说:“社会资本的运动,由社会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的运动的总和,即各个单个资本的周转的总和构成。”[1]因此,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不是单个、独立部分的再生产,而是这种相互联系的单个部分再生产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就是社会总产品,即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在一年内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如果我们考察社会在一年间提供的商品产品,那么,就会清楚地看到: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怎样进行的,……”[2]

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概括地说就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马克思说:“再生产过程必须从W?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观点加以考察。”[3]因此,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含两个内容,“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另一方面是资本家从什么地方取得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和资本家从什么地方取得消费资料。”[4]那么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实现两个层面,一是要销售掉全部产品,实现价值补偿,即该卖的都卖掉了;二是要通过购买,把所有的物质资料进行回购,实现物质补偿。只有这样,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形成不断循环的过程。

二、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现实启示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准确把握和研究马克思的思想精髓,将对于我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1.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问题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中扩大再生产占比重最大,积累基金不仅可以加快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积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反之,如果过分强调消费,积累的增长就得不到保证,就会影响生产的发展速度。

依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表明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对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起到了指导作用,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基础。若要实现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运用国家财政政策来调节积累与消费的失衡状态。例如,可以增加政府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付的支出,更有效地刺激人们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通过发行债券、增加政府投入,加强税收征管进行调整。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水平,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在经济建设中市场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引发产业发展失衡的状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5]通过提高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使市场机制在合理的调控下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社会各产业间一定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依据现实国情,我国是按照第一、二、三产业划分和组织生产的,三大产业是否均衡发展,直接导致经济发展的水平。《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0%,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达到46.1%,比第二产业比重高2.2个百分点,这是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6]可见,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时代已经到来。事实表明,要以政府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做好宏观调控,以市场为经济主体,通过不断引进技术、吸收国外投资和重点式发展继续壮大第三产业,做到在本质上优化产业结构。

3.合理分配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由于这种收入差距的拉大,引起“马太效应”,导致全体收入者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低收入者购买能力不足,便会引起社会产品的生产过剩,继而挫伤其生产积极性,社会再生产过程也将受到冲击。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则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基于此,构建合理的分配格局就更加意义重大了。

“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不仅与社会供求总量和供求结构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市场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密切相联。[7]因此,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控能够把对宏观经济变量的调节与对经济主体间利益关系的调节结合起来,通过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来影响经济运行中的总量与结构状况,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达到扩大我国国内需求的目的。

因此,政府必须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宏观调节,着重提高低收入者和农民收入,使他们的潜在消费需求愿望变为现实。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坚持效率优先,要更加强调公平原则,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90-392

[2]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5-438

[3]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6-438

[4]张家禄.《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299-301

[5]陈剑.理顺市场与政府关系,充分释放市场活力[J].红旗文摘.2013

[6]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7]张家禄.《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328-329

作者简介:

宏观经济调控范文4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经济调控

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的现象无处不在,房地产市场亦难逃厄运。人们把置地购房作为财产保值和增值的手段,会不轻易出售待价而沽,客观阻碍土地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房地产保值增值的特性,使得房地产市场成为适合投机的市场,过度投机对市场有害无利。

一、房地产价格过热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民众,国民生产总值和消费总值连年攀升,人均收入更是收获可喜。百姓投资渠道缺乏,投资手段集中于房地产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大量百姓手中富于闲钱,投资引导信息严重匮乏,股票、证券等金融衍生品市场不健全,加之传统购房置地理念深入人心,导致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未有效地得到投资利用,而是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或投资升值,或出租获利。购买房产地产成为全社会人们投资的不二之选,客观抬高房价。

从供给角度看,房地产刚性供给较大,土地的供给,后期建筑材料的跟进使开发商需要大量资金的跟进和投入。商品住宅价格在土地交易价格推动下迅速上涨。促使很多人将预期消费意向提前转化为即期消费。旺盛的总需求推动了商品住宅价格上涨。

城市化拉动了住房消费,如决定规定‘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区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仅这一项政策,对中心城市就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了巨大的住房需求。根据中国有关部门预测,即每年建15.6亿平方米才能达到人均居住面积14平方米的目标。可以估计,城市化的进程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持续下去,中国将加速扩张阶段。在这一时期,商品住宅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将推动房地产业继续发展。

住房制度改革刹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政策目标是将城市住房消费从实物分配向货币分配转移。从政策导向看,国家明确提出要把房地产培育成支柱产业、把住宅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也刺激着住房产业的增长。个人购买商品房成为推动房地产需求的决定性力量。

房地产市场是个特殊的市场很容易产生市场失灵,完全依靠市场竞争解决不了问题,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政府对他实行强制的外部监管。和股票市场一样,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也普遍存在‘典范示范偏差,和‘羊群效应”等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追涨杀跌。这种心理使得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价格操纵行为容易得逞,而这又正是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需要政府外部监管的理论依据。

二、房地产价格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

1、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福利分房体制的终结和城市化的加速,但住房政策改革的措施不到位,使房地产投机行为大行其道,主导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房地产价格过高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高房价对经济的影响之一是造成了消费需求的下降和投资需求的上升,从而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过高的房价使消费减少并使投资增加,是造成我国消费投资比例失调并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

2、房地产价格过高导致通货膨胀房地产价格上涨会从两个方面导致物价水平上升。房地产行业相关的钢铁、建筑材料等物资价格的上升会带动其它产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从而形成连锁效应,导致大量商品和服务价格升高,造成通货膨胀。企业必然将成本上涨的压力通过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向最终消费者转嫁,造成社会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并形成通货膨胀。

3、泡沫经济是指由金融投机所导致的经济状态,表现为大量资产价格飙升到远远脱离其内在价值的程度,其中隐藏着资产价格狂跌并引起市场崩溃和经济萧条的可能性。房地产价格过高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过高的房价会产生房地产泡沫,这种泡沫经济将带来极大的金融风险。当泡沫破灭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金融系统的严重灾难和经济的萧条。

三、经济调控建议

1、税收调控政策,是对房地产保有环节实行累进课税,从而抑制房地产投资性需求,平稳或降低房价。对拥有一套房产的家庭,视为该家庭未进行房地产投资,不征收物业税;对拥有两套及两套以上房产的家庭,视为该家庭进行了房地产投资,除第一套房免征物业税外,对第二套房征收税率较轻的物业税,如有第三套房则对第三套房征收税率高于第二套房的物业税,以此类推。征收物业税不但可以通过额度较高的保有税率来避免房地产被业主低效率使用的情形,还有效刺激了土地的供给,增大了流通中的不动产数量,进一步刺激交易。再次是增加大户型商品房的税收。尽管国家政策对小户型商品房进行了导向性倾斜,但由于大户型商品房的利润空间过大,对利益的天然追求使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大户型商品房的热度难以减退,致使小户型商品房供给严重不足。减缓大众的心里预期,防止盲目跟风,抑制房地产的价格。

2、土地政策及法律调控,严格防止土地“储备闲置”。对价格实行上限管理,防止地方政府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推高土地的成本。对住房建设土地的审批到开发动工时间进行详细的规定,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监管,防止开发商通过囤积土地,推高土地成本的行为。同时要对违法违规开发商,进行严厉惩处,遏制投机行为,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稳定房地产价格。适当调剂土地供给量,影响房地产的供给,从而遏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3、金融法律调控,首先是要完善相关金融法规体系。其次是强化相关法律责任。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的信息披露制度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各金融主体收集房地产信息、市场信息,通过分析整理和运用,提高监控能力,进而实现各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从而防止投机行为,减少金融风险,稳定房地产市场及房价。

宏观经济调控范文5

【关键词】资本形成率;宏观资本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此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例达到了创记录的70%①。而按世界银行的计算方法,中国2009年的资本形成率为48%,2001年至2009年平均值为41.2%。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10年泰国和韩国的平均资本形成率分别为39.0%和36.6%。日本80年代的平均资本形成率则只有30.2%。更需指出的是,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前10年的资本形成率只有不到26%②。说明在中国经济驱动力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已到了一个罕见的高水平。

我们知道在国际经济和区域经济竞争中,一个合理的宏观资本结构一定是能最有效地将货币资源分配到最有利于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培育新兴企业和具有抗风险能力的一种金融安排。从中国现实情况看,无论商业银行体系还是现有的股票市场不具备这种良性资本结构的特征。合理而适中的宏观资本结构是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必要前提。通过上述数字对比,我们有理由担忧中国经济的走向。

目前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担忧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中国经济存在巨大的风险,可能出现与美国1929年同等破坏力的经济危机。另一种观点是中国象1970年代石油危机时的日本,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经济调整,然后会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中国过去10年、日本1965年至1973年和美国1920年代的经济指标,探究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中美日三国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对比

我们从经济增长情况、资本形成率、货币供应状况、房地产市场状况、物价情况、股市表现和汇率等方面,整理了中国2001年至2009年,日本1965年至1973年和美国1921年至1929年的相关资料,列举如下:

项 目 中国2001年至2009年 日本1965年至1973年 美国1921年至1929年

经济增长 GDP年均实际增长率10.1%③ GNP年均实际增长率9.1%④ 由于当时GNP统计系统尚未建立,如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替代,这个数字为6%⑤

资本形成率 年均41.2%⑥ 年均接近35%⑦ 不超过26%⑧

货币供应 1999年至2009年年均增长17.90%⑨ 1968年至1973年年均增长18.96%⑩ 1921年至1923年均增长5.4%,1923年至1929年均增长4.0%⑾

房地产市场 2000年至2010年全国土地价格增长约1倍⑿,2001年至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平均数2.14万亿元,比1995年至2000年年平均数增长5.19倍⒀ 日本城市地价指数年均增长14.60%⒁ 1921年-1930年年均房地产投资比1911-1920年增长2.39倍⒂。期间发生过佛罗里达地产泡沫破灭事件

价格指数 2001年至2010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年均增长2.52%,其中2001至2002年年均增长-1.3%,2002年至2008年年均增长4.38%,2009年增长-5.6%,2010年增长5.5%⒃ 批发价格指数1970年至1973年年均增长4.70%⒄ 批发物价指数1921-1923年均增长1.5%,1923-1929年均增长-0.9%。1921-1929年均增长约-0.3%⒅

股市表现 2000年底2073点,2009年底3218点 1968年底1714点,1973年底3817点⒆ 1921年75点,1929年最高点363点,年均增长超过30%⒇

汇率 2005年汇改时8.28元兑1美元,2010年底为6.62元兑1美元(21)。期间中国对美国国债持有量由2005年底的3109亿美元(22)增长至2010年底的约1.12万亿美元(23) 1971年将固定21年的360日元兑1美元的汇率调整为308日元兑1美元(24),1973年后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日元继续保持温和升值 总体上存在美元升值压力,但美联储通过为英格兰等欧洲央行提供贷款的方式压制了美元升值

注:表中平均数均为简均数,主要由笔者根据基础数据计算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日本和美国在可比时期均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兴旺、股价指数上涨、本币升值的情况,但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相对温和、批发物价指数甚至为负数。资本形成率方面,中国遥遥领先,日本也比较高,美国则低很多。这些数据基本可以说明中国目前经济状况与日本1970年代相似。进入2010年后,中国经济越来越表现出与日本可比时期的相似性。

首先,中日两国可比时期经济基础相似。日本1965年至1973年和中国2001年至2009年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都是固定资产投资,两国的资本形成率很高,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物价基本上呈上涨态势,汇率则从固定汇率转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本币出现了20%左右的升值。而美国1921年至1929年资本形成率远低于中国过去10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相对温和,也不存在物价上涨问题;

其次,中日两国可比时期人均GDP及GDP增速相当。1973年日本人均GDP3486美元(25)。之后日本继续保持较高的名义增长率,1974年日本名义增长率达到了19.3%(26)。2009年中国人均GDP3519美元(27),2010年中国GDP增速为16.89%(28)。而根据陈志武《泡沫破裂引发经济衰退--重温1929年美国股灾》中工业增加值数据和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中批发价格指数数据推算,美国1920年代经济的名义增长率不到7%;

第三,中日两国可比时期均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特别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1973年和1974年,受石油危机影响,日本通胀压力非常大,1973年批发价格指数达到15.8%(29),1974年更是高达31.4%(30)。2010年中国PPI指数为5.5%(31),增幅仅略小于2008年和2004年的6.9%和6.1%(32),居过去10年第3位。进入2011年,受国际粮食和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影响,PPI继续上行,2011年2月份的PPI同比涨幅达到了7.2%(33),而美国1920年代则出现了批发价格指数下降的情况;

第四,中日两国可比时期的财政状况都比较好,日本1965年至1974年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政府财力,对国债的依赖度比较低,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很低,1975年仅为9.8%(34)。中国政府目前的财政状况也比较好,2009年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仅约17.96%(35),而美国1920年代的财政能力则比较弱。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与1970年代的日本比较相似。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近10年的资本形成率远高于日本1970年代。当前,我们必须运用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适当调整经济增速,完成经济结构调整,从而为未来十几年我国经济仍能以较高速度增长奠定良好的资本结构和经济结构基础。

三、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一)政策建议的基础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固定资产投资,其中房地产投资又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仍然维持目前超过2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今后几年年资本形成率将超过50%。再加上多年名为稳健实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货币超发的作用,中国面临空前的通货膨胀压力。

过去,我国通过大规模投资支持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依据是中国适龄人口的就业压力很大,只有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才能解决就业问题。但从这几年的情况看,中国就业问题已经从总量矛盾转为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超过了供给,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人口则出现了就业困难的情况。这种结构性矛盾与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相关。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造成近10年中国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有利于教育程度偏低的普通劳动力的就业。民工荒反映出低端就业人口已经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程度。维持高投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对解决就业问题的意义已经不大。

目前中国人均GDP不高,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经济发展阶段与1970年代的日本比较接近,这些有利因素使得我们能够承受低一些的经济增速。

(二)具体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建议在今后几年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适宜的宏观环境。

1.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多年的货币超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微观经济体的经营环境,使得实业投资相比金融投资的收益呈现不断下降的局面,催生了资产泡沫,削弱了我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建议逐步将一年期存款利率提高到显著高于CPI的水平,将一年期贷款利率提高到显著高于PPI的水平。改变居民储蓄利率长期低于物价上涨的局面,改变由于资本价格过低而带来的投资过度的局面,改变流动性泛滥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化的局面。淘汰效益不高的投资,释放投资需求引致的资产价格压力,淘汰依靠廉价资本发展壮大的企业,为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虽然我国国债余额占GDP比例较低,但是,如果综合考虑地方投融资平台和铁道部债务情况,整体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国政府在当前情况下如果继续不注重财力的维护,不控制财政支出,到经济下行时,可能会出现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那时,中国经济的转型将更加困难。在当前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较快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的时候,我们应该正视过度依赖低效率投资对微观经济主体竞争力带来的不良后果,减少不合理的财政支出对微观经济体业已面对的畸形市场的加强作用。

建议改变奉行多年的赤字财政政策,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追求平衡财政目标。通过财政支持逐步退出,为微观经济主体释放出准确的市场信号,使微观主体决策由看政府政策转为看市场需求。从而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本品部门的依赖,推动消费品部门的发展壮大。

3.推动财产税的发展,将各级政府逐渐从土地财政的框框中解放出来

我国资本形成率过高与各级政府的土地财政不无关系,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给地方政府找到一个可以替代土地出让金的新财源。应该积极推动财产税的发展,通过房产税试点区域和范围的扩大,提高住房保有环节征税占地方总体财政收入的比重。同时应该尽快推出遗产税,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财力。使财产税成为地方政府主要财源,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4.增大对创新型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在财政支出方面,应该逐步减少对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建投资)的投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增加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变依靠投入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为依靠技术进步的集约的经济增长模式。

保持适当的资本形成率是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个合理的宏观资本结构是维持经济体内部基本平衡的前提。从与美日两国在经济发展相类似阶段的比较可知,如果坚持适当的宏观政策,积极调整宏观资本结构,我们将能够象日本可比时期一样顺利地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并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在更高的经济发展质量上,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否则,如果过度强调我国社会主义体制在处理宏观经济问题方面的独特优势,放任宏观资本结构的扭曲,其结果将可能是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未雨绸缪,是我们写作本文的根本目的。

注释:

①③(13)(16)(28)(31)(32)(33)(35)中国国家统计局。

②林勇明,《美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结构分析》,转引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网站。

④日本统计局,转引自北海居博客省略/notheal/article/2568.html。

⑤陈志武,熊鹏,泡沫破裂引发经济衰退--重温1929年美国股灾,转引自通达教学资源网。

⑥世界银行。

⑦高善文,中国经济周期、隐忧与对策,转引自中国证券网。

⑧林勇明,《美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结构分析》,转引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网站。

⑨中国人民银行。

⑩刘瑞,通货膨胀与金融政策―以日本两次石油危机时期为中心,《日本学刊》2009年第1期。

(11)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中文版)P139,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国土资源部下属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转引自爱房网。

(14)陈共 宋兴义,《日本财政政策》P318-31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5)林勇明,《美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结构分析》,转引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网站。

(17)刘瑞,通货膨胀与金融政策―以日本两次石油危机时期为中心,《日本学刊》2009年第1期。

(18)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中文版)P139,北京大学出版社。

(19)CEIC,中信建投证券,转引自魏凤春等《大泡沫来临之前的日本经济》。

(20)陈志武、熊鹏,《泡沫破裂引发经济衰退--重温1929年美国股灾》,转引自通达教学资源网。

(21)中国银行。

(22)美国财政部,转引自新华网。

(23)美国财政部,转引自金融界网。

(24)忠,《汇率改革案例探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网站。

(25)日本统计局,中信建投证券,转引自魏凤春等《大泡沫来临之前的日本经济》。

(26)日本统计局,转引自北海居博客省略/notheal/article/2568.html。

(27)中信建投证券,转引自魏凤春等《大泡沫来临之前的日本经济》。

(29)(30)刘瑞,通货膨胀与金融政策―以日本两次石油危机时期为中心。

(34)陈共 宋兴义,《日本财政政策》P16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参考文献:

[1](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J•施瓦茨著.巴曙松,王劲松等译.美国货币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美)默里•罗斯巴德著,谢育华译.美国大萧条[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3]高善文.中国经济周期、隐忧与对策[J].中国经济,2010,7.

[4]魏凤春,胡艳妮,王洋,刘之意义.大泡沫来临之前的日本经济[R].中信建投证券宏观经济研究报告.

[5]陈志武,熊鹏.泡沫破裂引发经济衰退――重温1929年美国股灾[M].非理性亢奋,中信出版社.

[6]陈共,宋兴义.日本财政政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7]林勇明.美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结构分析[J].中国经济导刊,2008(14).

[8]刘瑞.通货膨胀与金融政策――以日本两次石油危机时期为中心[J].日本学刊,2009(1).

[9]刘戈.“就业难”比预计的更棘手[J].环球时报.

[10]转型之殇――东兴期货2010年宏观策略年报[R].东兴期货研发中心.

[11]保罗克鲁格曼,张曦译.亚洲奇迹的神话[J].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学刊,2000(1),美国《外交》杂志,1994,11/12.

[12]经济学人:中国经济的未来不会重蹈日本覆辙,原文为:China's economy:Not just another fake,the Economist,Jan 14th 2010.

作者简介:

宏观经济调控范文6

从去年至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猛、耕地占用过滥等问题,呈现出中国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反映了深层次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

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

■ 从投资和消费的结构看,一季度投资增长43%,消费仅增长10%,投资与消费的结构严重失衡(图1);

■ 从中央和地方的角度看,中央项目投资增长4.8%,地方项目投资增长60.2%,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十分强烈(图2);

■ 从区域经济看,东部地区同比增长加快9.8个百分点,占全国投资比重达62.4%,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仅占30%左右(图3);

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107.2%、101.4%、101%和41%,加剧了煤炭、电力、油料和运输的紧张状况。尤其是电力,17个省份拉闸限电,不少地方出现停三开四的情况。

从贷款动态看,贷款规模仍然偏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9.2%,通货膨胀压力剧增;

■ 从流通环节价格走势看,生产资料上涨14.8%,消费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2.8%。

上述种种问题中,最根本的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特别是一些行业增长过快,大大超出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其结果是:势必刺激信贷规模扩张,反过来又推动投资的更快增长;势必加剧煤、电、油、运的紧张,使经济运行绷的更紧;势必拉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势必占用大量耕地,削弱粮食生产的能力。

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使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加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造成重大比例关系失调,引发通货膨胀,也就会出现大量生产能力过剩。而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企业停产和倒闭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其结果都会造成银行呆坏账增多,最终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影响社会稳定。

经济运行状况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这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场新的考验。在经济运行中,热中有冷、冷中有热的结构性矛盾,暴露出体制性的深层次问题,体现了关键时期经济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如果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准确、及时、有力,对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坚决加以抑制,就可以确保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2.宏观调控――适时适度的松紧政策组合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使得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始得到缓解,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6%,比一季度回落14.4个百分点,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

■ 钢铁、水泥、电解铝投资增幅分别回落52.2、44.9和29.5个百分点;

■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8.2%,比一季度回落12.4个百分点;

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势头得到控制,同比增长16.2%,比一季度回落3个百分点;

■ 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得到抑制,农业生产出现“拐点”,部分过热行业增速明显回落;

努力缓解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上半年发电量、煤炭、柴油产量分别增长15.8%、14.9%和22.1%;铁路日均装车量逐月上升,6月份突破10万车,煤炭运量增长17.7%。

上述经济运行数据表明,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国家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是及时、正确和富有成效的。

第一,调整结构,没有搞“一刀切”和“急刹车”。这次宏观调控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重点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等,根据经济发展形势,松紧有度,区别对待,对症下药,收到了较好效果。

第二,调控动手早,措施适时适度。这次宏观调控,实际上始于去年下半年,是在局部问题有所显露、还没有演化为全局性问题时采取措施的。由于是一种事前的预防性调节,调控的回旋余地较大。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情况,调控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多次微调、适时适度,较好地把握了调控的时机、力度和分寸,使宏观经济平稳发展,没有引起大起大落。

第三,控热促冷,冷热兼治。这次调控采取控热促冷、冷热兼治的双向调整措施。为了抑制那些生产过剩、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提高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并严格控制对过热行业的信贷投放和建设用地审批。与此同时,加大对“三农”和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和西部开发等的支持力度,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供给措施。

总的来看,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进一步显现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当前整个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3.市场经济――经济体制与环境的变化

与前几次宏观调控相比,这次宏观调控具有新的特点。正确认识当前宏观调控的新特点,对于我们分析经济形势,制定宏观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 从经济体制看:

前几次宏观调控是在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型过程中的调控(如1987年~1988年;1995年~1996年);这次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调控。

前几次宏观调控,主要采用的是行政手段,如行政性财政政策,强制控制财政支出;行政性货币政策,强制控制信贷投放;对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停止财政补贴,停止银行贷款;对落后的小企业进行整顿和关、停、并、转等。

在1995年~1996年的调控中,开始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如运用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等市场化货币政策进行调控。这次宏观调控中,主要采用的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宏观调控中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等市场化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提高过热行业准入门槛、提高资本金比例、整顿土地审批和加强监管等),对症施策,确保宏观调控取得预期效果。

■ 从利益主体看:

民营投资和外资迅猛增长,加大了调控的难度。今年前5个月,在全国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同比增长33.3%,而民营企业投资增速高达70%。民营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由1994年的31%上升至目前的50%以上。外商在我国的实际直接投资额由1992年的100亿美元左右扩大到500多亿美元,增加了4倍。因此,这次调控中,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受到影响较大,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中断,不但会形成银行新的呆坏账,而且有可能增加社会的潜在风险,企业的退出要付出代价和成本。这都使各种不确定因素加大。

■ 从开放程度看:

前几次宏观调控,外贸影响的因素要少一些,也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次宏观调控,我们加入了WTO,国际国内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必须从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考虑调控手段的选择及其相应影响。

例如,1984年进出口总额为1201.2亿美元,1994年进出口总额为2367亿美元,2003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512亿美元,比20年前扩大了7倍,比10年前增加了4倍。我国的国家外汇储备由不到200亿美元,扩大到4300多亿美元,增加了19倍。200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从总量看,我国的进口额只占世界总额的3.4%;但从增量看,我国的进口增量约占全球进口增量的1/3

以上。海外有关机构、投资者和新闻媒体,对中国经济是否过热,怎样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这次宏观调控的效果将会如何,也予以了广泛重视。因此,这次宏观调控同时要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统筹协调。

■ 从经济总量看:

前几次调控经济规模小,这次调控经济总量规模大。如1995年和1996年时,GDP分别只有58478亿元和67885亿元,而2003年GDP达到116694亿元,经济总量增加了一倍。大船的转舵、转向和小船的转舵、转向的调整是不一样的。原来调控一个小船很容易,现在调控这样一艘大军舰是很不容易的,增加了许多复杂性。

■ 从经济运行态势看:

在前几次宏观调控中,针对的都是经济已经出现超过11%的经济增长率(1978年:11.7%;1984年:15.2%;1988年:11.3%;1992年:达14.2%),都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表现为全面过热或总量过热,而且都要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这次宏观调控,针对的是部分行业和部分地区投资的局部过热,针对的是物价有上升的苗头和压力。

这次宏观经济总体并没有过热,但局部经济投资过热,引起了煤、电、油、运等生产资料供应紧张。因此,这次宏观调控对于过热的部分行业来说,是及时的调控;而对于宏观经济全局来说,则是见势快、动手早、防患于未然的主动调整。所以采取的方式是由冷静观察、温和预警,到逐步加大力度,准确地把握了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通过适当的控速降温,促短降热,在保持适当高位运行的同时,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4.中国经济――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的方向

从结构上看,一方面,一些行业和部门扩张过快、投资过大,导致经济运行绷得过紧;另一方面,还有相当多的地区、部门和行业偏冷,比如农业、西部地区以及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的投资还很不够,发展仍比较滞后。这就决定了宏观调控要区别对待,有抑制也有发展。

从体制上看,不能否认,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房地产的过快增长,有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消费升级,住宅、汽车等行业快速发展带动的因素,但其根源在于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仍在起作用,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还远未到位。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建立起调整和改革的互动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增长方式上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完全转变,一些企业粗放经营、管理落后;一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技术、落后设备和落后企业没有退出市场。因此,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从经济运行上看,投资偏热,消费偏冷,两者的结构和比例极不平衡。在没有消费需求支撑的情况下,如果再扩大投资规模,那么今天的投资一两年后就是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将导致物价下降、通货紧缩,将会产生企业停产、倒闭和职工下岗,以及大量的银行呆坏账,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

因此,要综合运用多种宏观调控工具,注重政策的松紧搭配和协调,注意把握好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不搞“急刹车”,不搞“一刀切”;要在总量控制的同时,着力调整结构;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发展,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