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习指导工作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习指导工作报告范文1
200*年在上级党政的领导下,全体师生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创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胜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获得第八届省级文明学校光荣称号,办学规模突破XX人的历史新高,实现了两个文明建设互动发展的良好办学格局。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师生,努力提升教职工的整体素质,积极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全面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这不仅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思想保证,也是确保学校办学目标实现的客观要求。为此,学校始终把加强师生的思想建设作为学校首要工作常抓不懈。 1、系统地组织师生开展政治理论的学习。一年来,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政治学习内容,通过每周二教职工学习日、业余党团校、班团活动、宣传栏、黑板报等学习阵地,采取通读原文学习、集中辅导、小组讨论、个人心得等各种形式,系统地组织师生开展十六大报告、十届人大报告、《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典范—谷文昌》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专题学习活动。 2、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以科学理论加强自身修养,指导工作实践。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通过教代会、教工座谈会、班主任研讨会、“三个工作”会、中层以上干部研讨会等形式,研讨学校改革发展重大问题,进一步把教职工思想凝聚到促进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上,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不断构建适应学校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已建立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为学校的各项管理提供了保证。但是,随着教育办学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原有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改革形势的要求,必须不断创新学校管理机制,为此,学校进行了内部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1、学校组织了中层以上干部和教职工讨论修改教师、实验人员、行政后勤人员的考核评估标准及行政后勤人员考核津贴发放方案;按照责任、职责、取酬三者相统一的原则,调整了教师课时津贴标准,确定了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岗位考核津贴系数,进一步规范了教职工考核制度和学校内部分配制度。 2、积极推行学分制改革。制定了《××卫生学校学分制管理条例》、《××卫生学校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卫生学校学分制综合活动学分评定细则》,并在XX级助产班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在XX年全面实行学分制。 3、按照岗位管理的原则,重抓了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规范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校务民主管理,完善校务民主监督机制。一是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召开了校教代会。组织教代会代表讨论审议通过了《学校工作报告》、《学校工会工作报告》、《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工作报告》、《校务公开工作报告》,讨论了《学校内部分配方案》、《教学及实验技术人员履职量化考核办法》、《行政后勤人员履职量化考核办法》、《关于论文撰写的有关规定》、《关于学科分娄的规定》,发挥教职工参政议政和民主管理监督校务的作用。二是认真落实校务公示制度,通过校务公示、校情通报会、座谈会、下发文件等有效形式,及时将校情校务向师生公示,接受教职工的监督,较好地发挥了校务民主管理职能。 三、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管与监督,重抓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遵循教学规律,规范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教与学的结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学校把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秩序与质量的管理和监督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1、严格教学管理,狠抓教学工作的落实。一是认真做好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安排、授课教师的确定、考试的实施、成绩的统计分析等日常教务工作。二是学校要成立教学督查小组,制定了工作职责,加强了对教师教案撰写、教学日志、课堂考勤、课堂教学、教学进度、考试辅导、试卷分折等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秩序,确保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三是较好地发挥了教研组组织教育教研活动的职能作用,促进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教学工作的落实。 2、加强了教学方法的学习与研究,做到因材施教。根据生源文化基础低,接受能力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寻求适应生源状况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保了教学工作能真正围绕大纲的要求,突出重点,讲透基础,帮助学生理清教材主线,归纳重点内容,引导学生领会知识要点,启发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促进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使教学质量得到巩固和提升。 3、抓好实验室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一是对化学实验室进行了改造。二是对实验楼的窗户进行了更换。三是教研组安装了空调,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和实验条件。 4、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一是召开医学教育座谈会,就如何针对临床实习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新专业实习安排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统一了落实临床实习工作的思想认识, 保证了实习计划的落实。二是加强了学校与教学医院的联系,先后共派出50人次到各教学医院,与教学医院沟通、了解实习生在医院的实习表现,召开实习生座谈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实习生的管理,确保了实习队伍的稳定,促进了实习工作的开展。二是加强外聘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学校新专业的不断开办,外聘老师不断增多,为稳定外聘老师队伍,学校加强与外聘老师单位的联系,进一步地理顺了学校与外聘老师单位的关系,取得相关单位领导对我校办学的支持,以保证外聘老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5、加强医学教育研究,推动学术活动的开展。一是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分医学基础、医学临床、文化基础三大教学模块,选定研究课题,开展了课题研究,带动教研学术活动的开展。二是认真抓好教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积极举办学术讲座,开展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学术团体举办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教师知识。三是加强论文撰写的管理,进一步规范论文的评审、推荐工作。全年教职工
共撰写论氲郴??肿雍桶嗤虐喔刹康哪7妒痉蹲饔茫??徊接?旎??蛏系挠?嘶肪场H?羌忧堪嗉兜乃枷胝?喂ぷ骱桶喾缃ㄉ瑁???嘀魅巫龊冒嗉豆ぷ骱秃蠼??陌锝套??ぷ鳎?辛Φ卮俳?税喾纭⒀Х纭⑿7缃ㄉ琛?nbsp; 3、较好地发挥生管组管理学生的作用。一是加强了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重点加强了学生遵守校纪、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保护环境、卫生保洁、两操、夜间就寝等行为规范的管理。二是加强了课外时间的学生管理,及时处理学生中发生的突发问题。三是积极发挥学生督导队的督导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四是加强学生督导队的自身建设,着重加强了督导队班干部和新督导队员的培养教育,有力地促进了督导队建设。 4、积极发挥班主任管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班主任能正确处理好学校利益、班级利益和学生利益的关系,认真履行职责,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教育、引导、说理、解惑、关心、爱护等工作落实到学生的教育中,较好地发挥了班主任应有的作用。 5、较好地发挥教工教书育人作用。全体教职工能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主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自觉地把学生管理贯穿到教书和服务工作中去。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值班工作,认真履行学生早读和晚自修的督导职责和考勤工作,做到在学习上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在思想上要鼓励学生上进,在品德培养上要引导学生自尊自爱,在生活上要给予关心帮助,对不良行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批评教育,真正用一颗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去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五、加强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有效地做好招生及就业指导工作。 1 、加强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以赴做好中职招生工作。一是组织教师分21个组,前往各县市、区主要乡镇开展招生宣传和咨询,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加大招生宣传的力度,通过新闻媒体、招生简章等形式扩大招生宣传,让更多的考生了解卫校,报考卫校。三是采取全员性、多渠道、分阶段的招生办法,确保招生任务的基本完成,共完成了582名中职招生和22名高升本护理专业远程教育的招生。2、调整思路,做好新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一是加强了就业形势及政策的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自觉服从改革大局 ,积极寻找自己的位置。二是指导学生填写就业推荐表,培养学生自我宣传,自我推荐的能力。三是建立毕业生档案和招聘信息资料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四是做好毕业生升高职的宣传、报名、资料征订和考试的组织、服务工作。 六、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加强省级文明学校的内涵建设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全体师生,引导师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师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师生在遵守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力推进“三德”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1、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再学习再实践活动。一是通过开展公民道德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撰写学习心得,深化《纲要》的学习,使全体师生加深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涵的理解。二是通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使全体师生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自觉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在从事社会工作中,自觉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
会;在家庭生活中自觉做到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促进师生“三德”建设。 2、重抓德育建设,深化德育教育内涵。一是以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市公德馆为依托,以报告会、演讲赛为载体,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二是以三月学雷锋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师生立足校园,开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勤学苦练、遵纪守法、扶贫助学、奉献爱心活动;面向社区,开展关爱社会、助人为乐、上街义诊、无偿献血活动。三是开展“德为医之本,无德不为医”的医德教育。促进医德医风建设。四是开展文明细胞创建评比活动。激励师生争创文明处室、文明教研组、文明班级、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楼院、文明教师、文明学生及十星级文明家庭的热情,进一步推进省级文明学校建设水平。 3、抓好校园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内部安全。一是加强了校园内部安全的检查与防患。严格门卫制度,严把外校人员进出校园关,确保学校治安安全。二是严格消防制度,认真查处乱拉电线、乱用电器,乱用明火,适时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切实做好“防火、防爆、防盗”工作,保证了学校消防安全。三是加强对学生防伤害、防群伤、自我防患及消防意识的教育,保证了师生的人身安全。 5、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确保师生身体健康。一是认真抓好非典型肝炎的防治,坚持晨检制度、严格控制人员外出、定期消毒检查,加强校园卫生整治,做好卫生常识、防病治病等健康教育,杜绝了传染病的发生;二是认真做好学生的门诊就医工作和定期体检工作;三是严把食品卫生监督,杜绝食物中毒。 6、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和老干部工作。一是加强了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晚婚晚育常识的宣传教育。二是抓好育龄妇女的查环查孕,杜绝政策外怀孕。三是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定期检查流动人口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杜绝使用无证人员,确保流动人口计生安全。四是积极做好离退休教工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定期召开离退休人员座谈会,通报学校的情况,倾听他们对学校建设意见;适时组织老同志开展节日活动;关心老同志身体和生活,及时做好慰问工作。 7、做好增收节支,改善教职工的生活福利。一是根据上级有关政策,积极做好增收节支工作,提高学校经济总量。二是根据经费收入情况和有关政策,调整课时津贴,提高教职工生活福利,增加教职工的收入,改善教职工的生活。三是对实验楼窗户和化学实验室进行改造,给教研组配置了空调,改善了教师工作条件。
实习指导工作报告范文2
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招生规模逐渐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景十分广阔。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的培养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2011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政府采取了自主创业、基层就业、参军入伍、从事科研、考公务员等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伴随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必须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缓解这一紧张局势。
一、政府层面
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政府承担着重要责任和使命。因为它不仅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更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
第一,加快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立法。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正常高效运作,固然离不开政府的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但这些只是权宜之计。只有从法律层面上规范约束供给方、需求方和中介机构的责任义务,才能不断完善就业市场,促进大学生就业。
第二,不断深化改革。要解决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体制,只能通过深化改革的方法。政府要逐步取消那些影响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写作,广泛拓宽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第三,采取多种渠道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各地方要及时汇总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上报到中央,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要根据信息化时代的实际情况,建立专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计算机网络市场,实现高校毕业生内部求职信息和需求信息的共享,为就业提供充分保障。
第四,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改革及办学的指导。政府要加强对高校办学工作的指导,宏观把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模、教学改革,最大限度提高人才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空间。
二、高校层面
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高校也必然要转变思想观念、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最大限度促进毕业生科学合理就业。
第一,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需要,满足用人单位对素质高、能力强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校要转变思想观念,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打造灵活多变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设立致力职业技术课程,着力开发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动和手能力,培养将所学知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要根本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采用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方法,最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第二,全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尽管高校基本都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大多是针对毕业生的,而且上课也只是泛泛而谈,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从学生甫一入学便开展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职业生涯设计,让学生们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增强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针对性;要增设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涵盖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择业方法和技巧等,使学生掌握就业必需的各种技巧;要加强同用人单位的沟通和交流,构筑良好的互动关系,紧密联系用人单位的用人实际加强学生培养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质量。
第三,深化教育改革。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知识结构。要加强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方面的教育,鼓励他们脚踏实地、坚持学习,实现自我价值;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加强就业形势教育;要努力克服毕业生们眼高手低、贪图稳定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扎根基层艰苦奋斗。
第四,全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高校要将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和教育进度;校领导、主管部门以及院系、班级要统筹协作,切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三、高校毕业生层面
第一,高校毕业生要深入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充分了解当前的就业环境和人才录用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高校毕业生必须认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客观评价自身的条件,充分把握就业机会,实现自我价值;要认识到高校教育的“精英化”时代已然结束,必须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要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全面考虑社会需要、个人能力、个人兴趣的匹配,同时注意机动灵活。
第二,高校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求职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平时用功学习但不加强其他方面锻炼的学生其实就业很难。因此,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四、用人单位层面
用人单位是高校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检验毕业生能力和水平的最终关口。在当前人才资源相对富裕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杜绝人才高消费,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求构建人才资源库;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入职后的培养教育工作,加强各方面的培训,努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总之,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十分乐观,这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只有政府、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各方面主体通力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实习指导工作报告范文3
关键词:提升就业质量;高校学生工作;改革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目前,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的逐渐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已成为整个社会面临的难题,能否实现好毕业生顺利就业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而从高校自身的角度而言,如何促进学生就业,不仅需要教学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也需要在学生工作开展层面有新的突破。
一、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发挥其思想导向作用
(一)就业观念的改变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首要因素。在通过对高校就业部门统计数据的总结可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就业难源于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尽管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所认识,但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的情况在当前大学毕业生中还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对于尚未走出校门的毕业班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普遍。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上要做到合理有效,既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太大的压力而对未来持过于悲观的情绪。[1]对就业形势过于乐观,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就业准备,就会出现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不尽匹配,从而失去应有的就业机会;而对就业形势过于悲观,缺乏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应有预期,就会直接的降低就业质量,从社会层面而言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因此,充分的认识自身状况,正确判断市场需要,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是落实就业指导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要帮助学生合理进行自我评价,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对于毕业生来说,在多数情况下对自身的情况缺乏客观的认识,不能够对自己做出合理的评价。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机制与过去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在专业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培养上做到了普遍性但却缺乏针对性,大部分高校学生数量庞大的现实也决定了因材施教具有相当的难度,但不能够针对个体的差异进行应有的教育,就难以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而在人才的评价机制上,也一直是用统一的评价模式来进行,从而就难以通过合理的评价模式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再加上大学生自身又缺乏科学的自我认知,这势必造成了在目前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势下不能有效的做到扬长避短,从而加重了就业困难。
(三)在改变就业观念的现实需求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不仅要在因材施教上下功夫,针对不同的个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潜能,同时还需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体系。[2]打破传统的通过考试来评价人才的单一模式,不断创新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来帮助学生正确的进行自我认识,并在择业过程中有效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就业的针对性和就业成功比例。
(四)要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就业观念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当前在校大学生从年龄层次而言,绝大多数都属于90后群体,而新一代的大学生思想较为自由,个性更为张扬,尽管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与过去相比,因为自我意识的凸显而使得责任意识有所欠缺,在对职业的考虑上多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很难从国家需要和服务社会的层面去考虑,再加上对基层就业岗位和西部偏远地区就业的抵触,从而使得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观念的引导上应当培养学生更加积极的奉献意识,让大学生能够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从长远的职业规划出发,不贪图短时间的优越条件,而能够顺应祖国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大潮,要敢于吃苦,敢于奉献,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社会的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
二、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关键作用
(一)就业矛盾的一个直接性原因在与当前就业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总体上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趋势,这一方面源于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有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影响。因此,要提高大学生择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需要立足于高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注重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和创新性。
(二)以学生工作的创新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就要求实现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性和个体性的结合。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专门提出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题,即从刚刚入学的新生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和引导,以便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某种程度而言,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决定着大学生四年的大学学习的努力目标,同时也影响着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学生的发展方向。[3]但是在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上高校的教育引导又有所欠缺,特别是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就决定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及时的跟踪引导,并根据新的形势和问题做出实时的调整。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层次的高低和就业质量好坏,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就在于在就业竞争中大学生能否发挥其核心的竞争力。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对知识的内化整合,是大学生个体所独自具有的特色,是自成风格的竞争能力,在竞争中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及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竞争力的培养,不仅要以大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特长为基础,同时也要与学校性质和专业特征相结合,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构建完善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和专业知识积累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当中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水平,学会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更要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步提升。学生工作开展从根本上讲,要以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为首要任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了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向,是其他素质得以实现和提高的基础。当前社会形势下,大学生的功利思想和自我利益的争取在高校当中中普遍存在,如果不能有效的改进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则大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也难以实现,所谓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也会落入空谈。
三、搭建多形式有实效的大学生就业平台
(一)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就业指导制度。就业指导工作在当前高校的教学任务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要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和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及时的创新就业指导制度,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来发挥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使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始终朝着正确、高效、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来真正的实现其就业指导职能,发挥就业促进作用。
(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教育管理者引导毕业生认识和理解大众化的现实,将择业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尤其是基层就业。与过去的大学生就业城镇化相比,今天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大学生就业不再仅局限于城镇市场,农村和基层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重要组成。[4]
(三)要有效地搭建全方位就业体系,还需要努力探索和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产、学、研、用相结合,形成良性的就业合作循环。在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多数采取的是职业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联合培养制度,联合培养制度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和岗位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而对于普通高校而言,要大规模的采取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合培养固然缺乏现实可操作性,但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条件下,这种联合培养模式的借鉴也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从高校层面,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努力为毕业生搭建多方位的就业平台;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个显著转变就是由促进大学生就业向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上的转变。[5]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上,要帮助创业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个人创新能力,协助创业学生调查和认识行业状况,准确定位市场需求,合理选择创业模式。要充分利用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帮助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规避大学生在创业上的资金和经验劣势,通过构建创业联盟有效的实施大学生创业援助计划。
四、以就业课程的创新为基础,丰富就业理论提高就业能力
(一)要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就业课程指导。大学生就业课程指导,不仅仅是课堂讲授式的教学,同时还应该与实践紧密结合,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建立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其中应当包括就业指导理论,实际案例分析,专业实习课程,社会资源的共享等多方面内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当贯穿在大学学习阶段的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需要进行不同内容的侧重,要通过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来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的全程渗透,以此加强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并适当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紧迫感。
(二)在就业指导课程基础上,注重学生进行个人的专业互补。在当前高校当中,文、理、工等的分科制度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状况有很大的区别,同时,因为专业对口的限制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一个矛盾:一方面,用人单位基于岗位需要对毕业生专业做了十分严格的限制;但另一方面,真正的岗位需求不仅仅要有相对独特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有相对普遍性的综合素质。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还也需要在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有所加强。毕业生的成功择业不仅取决于个体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同时也与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大学生都会因为就业期望值与就业现实差距较大而出现情绪的失落,甚至有不少毕业生要经历就业屡屡受挫的现实,若没有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承受就业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便会在就业的困难面前被打垮,逐步的失去就业欲望,甚至出现自暴自弃,放弃应有的就业机会。
五、结论
就业困难不仅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同时也是社会层面的现实问题,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状况仍然会得以持续。政府当前也将解决就业问题作为维系社会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重视,总理在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指出,要做好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更是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面对困难,我们并非无计可施,不论从教育管理者角度还是从大学生自身而言,都要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息,从现实出发,分析具体问题,发挥个体优势,改革和创新就业观念,用最积极的态度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邦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实习指导工作报告范文4
论文关键词: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应该有两个主体:一个是职业学校,另一个是相关企业。没有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没有企业参与,学校培养不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是企业应尽的社会义务,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得到较好的回报。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企业观念
企业是用人和育人的大户,企业有了适用的人才才能快速发展。如果企业参与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些人才就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也与企业更有感情,用起来更好用。反之,如果企业只考虑眼前利益,不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企业就会出现人才匮乏、用工荒等情况。自觉、主动、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义务,更是一种长效投资,为自己的发展储备人才,因此,企业应该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理解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政府鼓励、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应该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学习、研讨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广泛宣传职业教育对社会进步、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好处,组织行业协会代表、职业学校代表、企业界代表、共同研讨如何搞好职业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开展校企联谊活动,增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教育法》、《劳动法》、《高等教育法》为基础,以《职业教育法》为核心,以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文件以及各地的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方面的规定不够系统和完善,对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大多停留在“鼓励”或“倡导”的一般性号召上。例如,我国高等教育法、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都没有明确赋予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缺乏话语权,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依据这些法规,企业可以参与也可以不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对于如何办职业教育,企业的需求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可见,由于没有明确赋予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定义务,没有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应享有的权利,企业不可能有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必不可少。因此,要激励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首先必须修订已有相关法律条文,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体地位及法定义务,明确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和应享有的权利,使企业意识到: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单单是成本投入,而且是履行社会责任;不只是有义务,也有相应的权利,从而从法律上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对严格履行法定职业教育义务的企业应有具体的奖励,让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有充分的发言权,并获得相应的利益;对于不履行法定职业教育义务的企业要有具体的惩罚措施,让他们在诸多方面付出相应的代价。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已经明确了行业企业参与或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角色和任务。但是,行业和企业如何在机制、法律、社会角色包括经费投入等方面能合法合理地介入职业教育,似乎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说法,致使许多行业协会在开展这方面工作时师出无名,没有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统筹和指导,工作内容和结果不具法律效应或自律效应。我国的相关政策、法规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程度没有考核办法,没有认定标准,使得企业如何参与职业教育、参与程度如何认定、参与效果如何评价、结果如何奖惩等问题无法具体落实。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协会代表、职业学校代表、企业界代表、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研讨制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细则,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方式、内容、考核办法、奖惩办法等作出具体规定,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协调机构,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
应建立相应机构,促进和协调校企之间的合作:(1)政府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协调财政、税务、工商、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保证各项政策法规落到实处。(2)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代表、行业协会代表、企业界代表、职业院校代表组成的职业教育委员会,负责监督职业院校的教学与管理,审查职业院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专业教材的编写与审查、授课内容、学生实习实训方式、就业指导等,以保证职业教育质量提高和实用性增强,加强职业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和对企业的吸引力。(3)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促进机构,专门负责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各职业院校应当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校企合作业务量的需求设置相应的校企合作促进机构。对于校企合作相关业务量较大的学校,可以设立功能较齐全的专业化组织机构;对于校企合作业务量较少的学校,则可以设立综合性的校企合作促进机构,但也要明确职责,并随着校企合作业务的增加逐步增设相应机构来满足校企合作发展的需要。(4)在行业协会里建立相应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负责职业技术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并参与职业技能鉴定,参与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估。(5)在企业里建立相应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负责组织落实校企合作和职工培训的各项事宜。
严格考核,奖惩及时兑现
机制是基础,落实是关键。要做到考核方法确实可行,考核指标量化具体,奖惩依据明确,就必须制定一套量化考核办法和量化奖惩办法。现结合实际作如下设想。
考核内容及计分方法 (1)接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提供实习岗位按每人每天计0.01分,例如,某企业为10名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每名学生实习100天;或者接收100名学生实习,每名学生实习10天,就记10分。(2)职工培训。在职职工平均每人每年不少于1个月脱产培训,包括个人修养、企业文化、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提高,行业发展前沿技术的了解,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学习和了解,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脱产培训按每人每天记0.01分。(3)建立实习生产线。在企业建立实习生产线,按实际提供学生实习岗位和时间计算,与第一条相同的不重复计算;在职业学校建立实习生产线,根据实习工位按每年300天计算,例如,某生产线有20个工位,则每年提供6000人·天的实习岗位。(4)无偿提供实习设备。提供最先进的新设备或者企业淘汰的旧设备供教学使用,均按设备评估价值计算,标的可定为企业年产值的万分之一。按标的与实际提供设备价值计算该项得分。设备价值每万元记1分,捐赠的设备的价值由职业学校和捐赠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共同评估,新购的先进设备根据发票据实记分。(5)合作编写专业教材。根据企业人员和职业院校教师编写内容的比例和教材数量考核,一般企业人员编写的内容在30%~70%,每本教材根据企业人员编写内容比例得分,占30%得3分,占70%得7分。获得国家优秀教材的加倍记分。(6)合作开发技术改造和专项研究项目。合作开发技术改造,地市级的每项记2分,省级的每项记5分,国家级的每项记10分,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加倍记分。专项研究,地市级的每项记2分,省级的每项记5分,国家级的每项记10分,获得技术进步奖的加倍记分。(7)提供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现场顶岗实践岗位。每人每100天记1分,按专业教师现场顶岗实践协议及教师现场顶岗实践工作报告记分。(8)优秀毕业生就业,每人记1分,按就业协议据实记分。(9)企业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职业学校教学和实习指导工作,每课时记0.02分。(10)企业自主办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按实际培训人数和时间核算,每人每100天记1分。
评定 政府搭建校企合作的网络平台,根据企业规模(职工人数或年产值)设定具体指标,按职工人数每10人1分,或按年产值每100万元1分,用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得分与标的分的比值衡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等级,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参与度0.9以上为优秀,0.6至0.9为合格,0.6以下为不合格。例如,某企业的年产值为1亿元,则标的分为100分,以上各项得分相加为105分,该企业的职业教育参与度为1.05,则将该企业评定为参与职业教育优秀企业。参与情况由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根据实际参与项目和数据通过政府搭建的校企合作网络平台向政府协调机构报送信息,由政府协调机构组织专人核查后,将评定结果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做到公平、公开、透明,避免弄虚作假。
奖惩 (1)对参与职业教育优秀企业免征教育附加费,在企业评先、升级、企业领导提拔任用、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配备等方面优先考虑。(2)对参与职业教育合格企业教育附加费减半征收,在企业评先、升级,企业领导提拔任用,企业专业人才配备等方面适当考虑。(3)对参与职业教育不合格企业,要求限期整改,教育附加费全额征收,并处一定罚金,在企业评先、升级,企业领导提拔任用,企业专业人才配备等方面谨慎考虑。(4)对在职业学校建立生产线的企业,学生实习生产的产品产值免税。(5)允许企业付给实习学生的工资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以提高企业接纳实习学生的积极性。(6)对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授予荣誉称号。(7)对基本不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招收专业技术人员时需要交纳学徒税。(8)对职业教育优秀企业在扩建用地方面给予优先保证。(9)对职业学校解决合作企业技术革新改造的课题优先立项、优先给予资金保证。(10)对参与职业教育优秀企业由国家优先投放科研经费。(11)优先保证合作企业用人需求。(12)加大教育附加费征收比例。
探索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职业学校试行董事会制度
职业学校办学管理实行董事会制。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董事会成员一般为8~20人,由企业界代表、行业协会代表、教师代表、地方社团代表、职业学院院长、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组成。学院董事会确定学院的办学方针并监督其实行;通过学院收支预算,任免学院高级职员、确立其工资及工作职责。
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
实习指导工作报告范文5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教师队伍 教育周期 课程设置 职业素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化,职业技术教育在全国获得了快速发展。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内容,以此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的重要地位。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是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它以就业教育为目标,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数以亿计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劳动力的重任。其主要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生命线,以诚信求支持,以质量谋发展,以理论、技能学习为教学目的,以中等职业学校为载体。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中职学校作为直接向生产一线提供生产、服务、管理等各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其发展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输送到一线的劳动力的素质,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经营收益的好坏。事实上,从最近的十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见图1),中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学生人数还是学校的机构数量上都是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处于教育与就业的结合部,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不仅通过培养生产建设所需的高素质的劳动力,为生产建设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为发展生产、提供就业机会创造条件,而且通过延长教育时间来延缓就业,将就业压力逐年分散。
在我们肯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价值时,我们又不得不注意到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的问题:比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匮乏;中职培养周期的不合理设置;教学方法落后;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和理论结合不紧密;对中职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等。因此在提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问题,笔者对如何应对和处理关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1、加强政策导向,建立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
政府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引导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条件、优势来选择教育发展途径,帮助人们改变观念,认识人才的层次性,认识中等职教的优势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师资力量。从经济角度讲,职业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职业教育除受教育者本人外,最大的受益者是社会。从投入角度讲,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应该实行学生受益,学生缴费;企业受益,企业出资;社会受益,政府投入的政策,而其中政府应该是主要的投资方。从近十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见图2),虽然中职师资力量整体上有好转,但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中职教育需求,专任教师与招生数比例仍然较高。因此在师资规模上政府仍然要加大投入。
同时,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施教主体——教师,不仅仅在数量上规模上要满足需求,同时要注重师资队伍的质量建设。因为其专业师资队伍的阵容结构、智能水平和社会影响将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和发展潜力,所以要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建设,除了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也应该加强内部环境的建设。一方面学校应采取措施,稳定专业教师队伍,防止专业教师流失,对招生有困难的专业,不能随意安排专业教师待岗或转岗,应有长远目光,积极创造条件,让专业教师进行脱产进修或转岗培训。另一方面,应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真正地掌握操作技术,同时完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出一支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除了充分挖掘现有职教师资潜力,还可打破身份与行业界限,使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和企业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有专长的人员到中职学校任教。
2、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合理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周期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普遍为三年,学生来源为初中毕业生,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近一年的文化课,课程内容相当于普通高中。由于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知识掌握得并不好,很难在职业学校中将高中水平的文化课学好。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学生对于文化学习的厌倦,增长了厌学情绪,以至于出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理论不精,技能不强的现状。另外,在三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会出现许多新的工艺、技术和规范。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本来就滞后了,毕业后还要对其进行二次培训才能上岗,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一线的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要围绕这个中心任务而进行。因此,一定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服务市场,找准自己的定位,要与企业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定单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不同的专业根据专业的性质进行灵活的调整学制,以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学生的培养任务,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各科教学要以实际应用为培养目标进行,根据所学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理论课的学习,缩短理论课教学时间,理论课的学习要以适用、够用为度,紧密结合实际,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及时更新专业课程设置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重理论、重课堂,轻实践、轻操作的观念根深蒂固,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而对于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而言,多数是因为无法适应传统的应试教育而选择了中职教育,在思维方式上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相对于抽象的理论学习而言,在教学方法上,老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应先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实践,然后进行理论教学,这样,理论课教学内容就能够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得教学更加丰富和生动。大力提倡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自制一些多媒体课件,利用声、光、电、动画及鲜艳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经常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多动手,在动手操作中动脑思考。各科教学要协调好,都要从学习操作技能出发,围绕操作技能进行整体教学。可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掌握操作技能是教学的核心,充分体现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操作技能服务的目的。
除了教学方法和观念的转变之外,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也至关重要。要依据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和趋势,优化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整体效益,立足地方支柱和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办好长线骨干专业和别具一格的特色专业。对新设专业,反复论证;对特殊专业,大力扶持;对弱势专业,及时停办。在课程设置上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促进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转变,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4、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是为市场提供合适的劳动力,因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要大力倡导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一是要积极探索和建立根据市场、企业“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找准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市场、企业量身定做。要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企业根据所需人才的要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使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和技能培养更加贴近生产一线需要。二是要通过主动让利于企业、让企业优先选用毕业生,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继续教育和技术服务等调动企业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三是学校要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在企业的生产车间开展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四是要学校与企业要共同安排好教学实习,选派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从而缩短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更好的达到定向培养的目标,最终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当前由于职业指导工作的滞后,使得许多学生的职业概念模糊,职业观念陈旧,职业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求职中表现为“求高、求城、求名、求权、求逸”。因此通过校企合作从而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我,进行科学的自我职业生涯设计,调整就业预期,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需求吻合。同时,要通过职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改变传统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求稳怕变、终身固守一职”的就业观,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自主择业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因此,要抓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前景,利用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断深化办学模式、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专业设置等改革,及时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出大量职业素养好,技能应用水平高,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填补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唯有如此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只有“外研市场,苦练内功”,经过深化变革和增强自身竞争力,培育自己的品牌,扩展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水平,才能在与普通高中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陈波.当前就业形势下的我国职业教育[J].职业技师教育,2002,(04).
[2]张志斌.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的思考[J].宁夏教育,2012,(01).
实习指导工作报告范文6
论文关键词: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