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舞蹈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舞蹈教育

舞蹈教育范文1

关键词:舞蹈 素质 能力 作用

一、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备的教育。

体育、美育自身的特性,通过体育、美育不仅可强健学生体魄、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在培养健康心理,良好的协作精神,激发创新、审美能力、想象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当今竞争之激烈,这些素质的重要性无疑很突现。

艺术教育对人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但过去认识非常有限。舞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好形式,然而,在青少年与人的交往中,情感激动时表达都不大一样。

我们在考察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关系时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显然,舞蹈教育一是在于提高个人对艺术的欣赏与参与能力,提高青少年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满足对美的高层次追求;舞蹈训练达到强身健体与自信心;二是增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交流。尽管现今青少年的交流方式多样,但舞蹈以其独特美传达着人类共同享受与追求的情感。因此,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意义在狭义上是个人身心艺术修养的教育,在广义上意味着人类境界的完善与升华。

二、舞蹈教学促进艺术素质提高

抓好学校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等都有常规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

少儿舞蹈音乐节奏明快、行动活泼,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这个无声的语言中,通过动作、节奏、娱乐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反过来孩子们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二)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的养成

作为整体艺术的舞蹈,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手脑并用,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

少儿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等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开阔眼界,增强自信心,克服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心理。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因此有些比较娇弱的孩子,经过刻苦训练,毅力得到磨练。

(三)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审美感,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少儿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孩子们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故,少儿舞蹈教育在培养健全的新一代的外形美与内质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学中,有些孩子原来曾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习惯,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提醒他们自觉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良习惯能被有效地纠正。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都有仪表、举止端庄得体的特点,这会使他们充满自信、乐观,为以后得体地待人接物打下积极基础。

三、舞蹈教学中学员表现力的培养

在民族民间舞的少年儿童为对象的舞蹈教学中,怎样使学员充分理解舞蹈丰富的内容,表现优美韵律的能力,是舞蹈教师教学的难点。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成长期,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和个性差异,使得孩子性格差别多样。同时,每个孩子对舞蹈的感受与表现力也不同。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不仅要学习优美和谐的动作,要把握舞蹈所表现的情感基调,还须了解其民族情感特征,这对少年儿童来说,无疑难度巨大。教学别关注此方面能力的培养,做了些有益探索。

(一) 重视把握舞蹈感情基调

舞蹈是人的形体艺术,常被人们称为“心灵的直接语言”。舞蹈活泼、生动,特别能激起学员们情感的共鸣。教师只单纯教动作,动作中缺乏一种情的魅力,就不能称之为艺术。理解舞蹈的内涵是跳好舞蹈的关键,也是高雅艺术的基础。排练新舞蹈前,先把内容、情绪、情境等编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讲给学员听,让她们喜欢和理解所要学的舞蹈。在理解作品的前提下,才能奠定学员充分表现作品情感的思想基础。如在排练蒙古族舞蹈时,理解和把握蒙古族粗犷、彪悍的性格和情感,充分表现舞蹈中骏马奔驰的形象;排练鄂伦春族舞蹈时,只有理解鄂伦春族人欢聚歌舞的习俗,舞蹈才能潇洒、开朗;藏族舞蹈既有舞姿流畅优美一类,又有激烈奔放、热情洋溢的一类,认识藏民族的性格特征就不难理解。我国各个民族有着不同文化传统、风情习俗,决定着各民族舞蹈中情感表现的不同,让学员理解作品,把握这些情感基调加以表现,是学好民间舞蹈的前提。

(二)重视丰富舞蹈艺术情感

舞蹈的艺术美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把现实中的美集中化、典型化,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引导学员善于将在舞蹈中感受的美外化,发展学员的观察能力,这对儿童理解和表现舞蹈作品的情感非常有益。在排练鄂伦春族舞蹈《戏鹿》时,除向学员介绍鄂伦春族人喜爱鹿,以鹿为幸福、吉祥的象征外,还带学员去动物园观察鹿的动态,使学员入微细致的把握鹿的优美形态,以舞蹈的艺术方式体现出其独特的狩猎民族性格。人类与动物相处的过程,在从未间断索取的同时,我们又与它们依依为友,与它们嬉戏,情不自禁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小要热爱自然,热爱动物,更热爱生命!

《戏鹿》作品曾获得2000年,在全国第二界“小荷风采“少儿舞蹈评比,荣获铜奖;全国城区少年宫舞蹈展演中获银奖;2001年,在呼伦贝尔市第三界文学艺术创作政府奖(骏马奖);2004年,在《‘校园之春’第四界全国春节联欢会》节目评选活动中,获得创作编导三等奖。

(三)重视增强舞蹈的艺术修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发挥想象力对舞蹈也有着特殊的作用,舞蹈中的许多动作是抽象概括的,学员们难以直接感知。这就需要通过音乐、动作、联系平时的经验借助想象去补充、认识凝练的美,这也就扩充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让舞蹈艺术活起来。当看到随风飘拂的柳条,就启发这柳条多象仙女在翩翩起舞啊!那牵牛花多象小军号在嘀哒地吹啊!春雨蒙蒙地下,落进田野呼唤小草快快露出嫩芽等,让孩子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地奔放出来,表现在舞蹈作品上,好比太阳在水面上折射出奇异的光彩。

(四)重视提高舞蹈艺术水平

表现不仅是能模仿,更重要在于创造。这种创造力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去实现,一是凭借日常的生活经验和行为来实现创造美。二是通过身临其境的艺术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表现和创造艺术的基本技能。提高学员的舞蹈表现力,精髓在于理解,基础在于提高她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舞蹈教学的难点、重点存于此、困于此,教学效果的好坏系于斯,成于斯。

参考文献:

1、《大连青少年教育网》主页

舞蹈教育范文2

关键词:舞蹈教育;美育教育;功能表现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86-02

随着我国社会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美有了更高的追求。舞蹈艺术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人体文化形式,表现了特殊的社会艺术形态,不仅能够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还具备独特的审美价值,它可以将生活中美的一切集中地体现出来,给观看的人们传达美的讯号,帮助人们提升认识和领悟美的品位。因此,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舞蹈是最有效的载体形式之一,如果美育中缺乏了对于舞蹈的教育,那么美育也就变得不再完整。由此可以说明,舞蹈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其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一、美育的概念

吕艺生先生是著名的舞蹈教育学家,它曾经给美育定义为:“美育还可称作美的教育和审美教育及美感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美学概念,以及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项教育活动。”随后,张念宏又在出版的《教育百科辞典》对美育的概念作了进一步地阐明,其认为在美育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审美教育来树立审美观,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具有美学价值的元素,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是要让学生通过美学教育,来培养辨别美与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热情。最后是通过美学教育来培养学生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总而言之,美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基础,从而提高对美的创造能力并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全息视角上的教育观念。此外,美育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泛,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包括对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的认知和教育;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指的是艺术方面的教育,比如音乐、舞蹈和戏剧等。现如今,我国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舞蹈也被列为美育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生可以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艺术的真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塑造了完美的体型,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培养了学生辨别美与丑的能力,从而在思想和感情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审美观。

二、舞蹈教育所表现的美育功能

1.培养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所谓真正的舞蹈艺术,其最终需要的就是舞者能够为其全身心投入自己整个肢体,由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舞者真挚的情感。这和传统中常讲到的舞蹈形象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再代表着所谓的“头脑简单和四肢发达”,而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是艺术手段,可以将舞者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得以充分地表达。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舞蹈的这个过程中,动作可以带着他们很好地去感知这个世界,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大多数的舞蹈都是用抒情的方式进行演绎,这样可以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内容和情感用最真实的方式表现出来,其舞蹈形象的塑造过程主要是依靠一些概况程度较高的手法,由此也就赋予了舞蹈具备特殊的审美属性。因此,将舞蹈艺术看做是一种别样的生命情调也不为过。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同的舞蹈动作来感知整个世界,从而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

2.提高学生审美艺术的能力。如前文所述,舞蹈要求舞者将整个肢体投入其中,那么舞蹈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方面的教育,在教授过程中,主要是对肢体语言进行训练,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律动感,增加对乐曲中节拍的敏感性,通过舞蹈学习,不仅能够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健,还能使自己具备更好的形态美。那么为了迎合舞蹈教育的教学宗旨,只要是舞蹈学习者,不论专业与否,都必须在学习之前进行一些有关形体方面的训练,其训练目的就是希望舞者可以很好地协调肌肉和力量之间的杠杆关系,从而使自身的协调力与耐力达到统一。舞者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舞蹈最内在的美感。所以,舞蹈教育不仅可以使人的美感得到良好的培养,还能使学生对艺术所产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3.激发学生创造艺术的能力。在舞蹈教育过程中,要求舞者将自己的思维以及情绪得到充分地放松,让人脑与舞蹈动作的表现实现近乎完美的配合和统一,舞者可以将自己的心灵通过舞蹈动作来释放。学生通过接受这种舞蹈教育,使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得到激发,从而形成良好的艺术创新思维。因为在舞蹈的教育过程中,舞者必须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发挥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从而发挥想象力,用相应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在这个创作过程中,舞者必须放松心态,用“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来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而使艺术思维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得到相应地提高,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由于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它更能够实现将人们内而外的全面素养得到提升的功能。

4.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舞蹈艺术是一门培养人们综合素质的艺术,它紧紧围绕着情感活动,在教育过程和形式等方面还具有一种可以培养人们健全的人格的美育功能。所谓健全人格,其主要包括三个点:一是要客观地认识自我,并拥有积极的自我态度;二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协调好自己与世界或者是他人之间的关系。在舞蹈的基础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的身体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爆发力,还要求学生能够有合适的速度和控制能力,然而这种能力的训练是日积月累的,比如说学生在进行柔韧性训练时,需要采取压腿和耗腰等一些较为枯燥的训练方法。而对于舞蹈初学者来说,这个训练过程常常会伴随疼痛,这都需要学生具备超乎寻常的耐力。此外,当需要培养学生的个人吃苦精神以及坚定顽强的意志力的时候,舞蹈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否在同班级学生中客观地认识自我,以及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伤痛的时候如何将自我态度调整为积极的。

三、如何发挥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

1.逐步完善舞蹈教育的课程体系。针对舞蹈教育来说,在西方国家很早就拥有了比较成熟的相关课程体系,其中有一些国家还对舞蹈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立了一些标准,此外还对舞蹈教育提出了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法和实施路径。在西方的很多国家的高等院校内,已经将舞蹈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当中,将其设置成为一门必修课程或者是选修课程,从而向着艺术教育中的现代化潮流逐步迈进。因此,我国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当今舞蹈教育的发展,寻找我国舞蹈教育现存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现在的发展现状,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来为舞蹈教育制定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在高等院校中将其设为必修课程或者是选修课程,或者开设一些相关的舞蹈课程,使我国的舞蹈教育课程体系能够逐步完善起来。

2.为学生多举办一些与舞蹈教育相关的知识讲座。要想让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还需要给舞蹈学习者提供一些与舞蹈相关知识讲座和培训。要想真正的融入到舞蹈的世界,如果只是具备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以及舞蹈基础功底,那还差得很远。最重要的还是要形成自己良好的审美观和较高的舞蹈意识修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与舞蹈相关的教育过程中,应该丰富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增加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比如可以通过举办舞蹈知识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传播舞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检视自己,从而培养学生自身的舞蹈意识修养。

3.为学生提供舞蹈艺术的实践机会。在舞蹈教育过程中,不仅应该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美,还应该为学生多多提供一些舞蹈的实践机会。比如可以举办一些与舞蹈教育相关的大型文艺晚会,如“舞林大会”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与舞蹈有关的各种艺术资源有效地整合到一起,善于使用各种教育平台,主动承担起培养综合素养全面提高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除此之外,作为舞蹈教育的相关教学工作者来说,就更应该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职责,对舞蹈教育在美育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引起高度的重视,从而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为他们的审美素质教育提供最为坚实的物质和精神保障。

英国的培根在其《论说文集》中曾提到:“至上之美是由内在美和外在美结合而成的――把美的形象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由此可见,只有内在和外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为此,相关舞蹈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当今社会教育的时代潮流,通过舞蹈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这对学生提高欣赏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钟诚诚,罗美霞.浅谈大学美育中的舞蹈教育[J].大众文艺,2012,(23):232-233.

[2]柳文杰.浅谈舞蹈的美育功能[J].大众文艺,2013,(18):146-148.

[3]林碧芸.浅谈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B),2013,(4):17-18.

[4]吴跞尧,侯珏.浅谈舞蹈教育与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J].才智,2013,(24):59-59.

[5]陈炯伶.试论大学生美育背景下的舞蹈教育[J].音乐大观,2014,(7):176-176.

[6]李磊.试论高校舞蹈教育的三个基础[J].科教文汇,2014,(13):130-131.

舞蹈教育范文3

关键词:舞蹈教育;功能;艺术

当今时代,经济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已不满足于单一模式,而是要具备创造思维能力的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一直倡导对高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才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优秀素质,美育不可偏废,艺术教育是必为的。”(《李岚清音乐笔谈》)。随着人们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视,舞蹈教育不断发展,成为今天学校素质教育里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舞蹈是与生俱来的。从出生时的手舞足蹈开始,生命就有了他的活力。身体的本身是不能与情感、知识、社会所分离的,舞蹈教育正好把这些都结合起来,构成人的完整性。中国当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在《说舞》中谈到:“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热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生命的机能是动,而舞便是节奏的动,或更准确点,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所以它只是生命机能的表演。”

一.舞蹈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形象美

舞蹈表现的是人的肢体。经常进行舞蹈锻炼,有效力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和谐的发展,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儒家认为人的内在精神状况是通过外部的形体表现出来的,而强健的身体,优美的动作,更能影响人的心灵世界。古希腊人通过舞蹈训练人的力量素质和健美人的肢体。大学生经常学习缺乏锻炼,通过进入舞蹈团训练,能使其心脏、肺脏及身体肌肉强化,使肌肉富有弹性。它还能使人的关节柔软,更加灵活、协调,使人的神智及身体活泼起来。舞蹈还对身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有很大的益处。

美国自20世纪初以来最早提倡和发展普及舞蹈教育,他们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普遍设立了舞蹈课,美国的这一做法基于他们对舞蹈艺术的基本认识。因为舞蹈是一种运动,是一种比体操更完备的体育课程,初期将其列入体育范畴,无疑与体育课相结合。认为舞蹈活动可以强身健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是动作更加准确。现在从我国高校舞蹈社团的课程教学设置的目的来讲对学生可谓强健身躯、塑造体形、注重协调、开发气质。例如另外,采用芭蕾基训能够科学塑身,拉长肌肉线条,使大学生更挺拔直立,伴随着美妙的钢琴音乐去健身塑形时更加开发了学生对美的享受与表现。气质也是一种形象美的表现,即内在的气质通过外在形体表现出来,同时内在气质也支持外在形体表现更加完美。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因素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气质的消极方面是可以控制和调节的,它具有可塑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手段,锻炼出优美的形体,高雅的气质使真正的形体美达到内在的高雅气质与外在的健美形体结合起来的完美的境界。

二.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舞蹈可以使身体器官灵活敏锐,舞蹈的节奏性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感节奏感,感受事物的有序性,增强学习的能力。舞蹈社团的课程不仅是技能训练,更注重以感官认识世界,提升大学生的智能。即以人为本,十分重视人的感官和感觉的下意识训练,通过人体运动作为教育手段去不断完善大学生的感官并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升人体的知识智能,为迎接未来的知识更替准备好智能载体。舞蹈训练中,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必然会精力集中,提高注意力,做到训练有素动作敏捷。通过身体语言来描述和模仿大自然中诸如白云、流水、动物等事物和现象更加培养了大学生的想象思维。当跳舞时身心得到释放,创造性思维奇想就会产生于这种愉悦自由自信的心灵空间。

三.舞蹈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功能

首先,大学生在象牙塔与社会接触较少,随着舞蹈社团与社会的接触,大学生的单一个体通过了解社会逐渐发现自身不足。他们开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补充课堂同时提高了生活技能。而适当的受挫,也利于大学生明确方向,积极奋进,获得真正参与社会所必需的思想观念,形成与社会相适的思想模式、行为模式。

其次,通过对民风、道德、法律等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系统灌输,大学生自主接受,学会遵守各种制度,了解风俗习惯,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监督做到社会的基本规范,利于将来成功进入社会。再者,社会角色是社会结构中具置的表现,一个社会就是由一系列相关的社会角色结合而成的。一个大学生的社会化就是要培养社会角色,使他们明白在社会担任很多角色。在社会化过程中认知角色、预演角色、实践角色最终实现角色的成功转化。

舞蹈教育范文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各地纷纷形成了小学学校和幼儿园重视、学生家长全力支持、小朋友踊跃参加的少儿舞蹈教育的火红局面,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培训学校在举办,各种不同级别的比赛在开展,还有各种各样满怀热情的人们在参与。可以说现在正是一个广泛开展舞蹈基础教育的大好时机。可是现在面临的状况是机遇多、问题也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学缺乏方法、缺乏规范、缺乏科学。

比如大多数少儿舞蹈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仿,形成教一个、知一个、教三个、知三个的填鸭式教学状况。

二、少儿舞蹈教学的本质及原理

少儿舞蹈教学训练的本质是训练良好的形体和气质,掌握一些基本舞蹈技能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和表演能力。少儿舞蹈包括技能基础、韵律基础及表演基础。技能基础训练以能够完成各种规定动作的身体潜能训练为主。韵律基础训练以动作的形态和节奏的协调作为基本要素,因此,要符合舞蹈动作形成当中的时空要素的结合规律。动作基础训练关系到律动进行过程中如何体现音乐性的问题,因此,要符合节奏和旋律的形成规律。表演基础训练主要以用舞蹈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为主。

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少儿舞蹈教师的任务是唤醒学舞者的潜力,促使其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内在灵性与可能性得到最佳发展。比如新的学生来了,跟大家一起跳“手拉手拍拍手”的舞蹈游戏。事先不告诉怎么跳,只是跟着感觉一起跳,跳完了,所有的新生都很激动,觉得很好玩,而且非常自信:我能行。又比如跳中国舞,让学生跟着老师跳,并比划着用右手“写”出一个“我”字来,撇、横、竖钩、提、斜钩、撇、点,“我”字“写”完时学生兴趣大增,马上感悟到点与线的关系,从而举一反三,写出别的字,继而让她们按照节奏随意地作出大的造型,变化到小的造型,左边的、右边的、高的、低的等动作变化,使她们懂得这种造型之间的变化过程,就是舞的过程,也就是对舞蹈的初步认知与兴趣的培养,促使学生们动脑筋,主动学习。并且通过动作连接的训练,打好即兴表演的基础。

三、少儿舞蹈教育主要任务

1、外部形态动作的培养。舞蹈艺术是以形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之一而存在的。少儿舞蹈表演,首先要有一个灵活、协调、匀称的外部形体。通过基本功和形体训练,充分开发孩子们蕴藏的运动潜力,最大限度地延长孩子肢体线条,增强孩子们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扩展他们的舞蹈范围,为以后有丰富的舞蹈表现力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一个简单的擦地动作,该怎么站,怎么擦,使什么劲,到哪压着收回等,教师都应交代清楚。同时通过动作示范,加深孩子们的感知印象,严格按训练步骤去做,准确地掌握好每一个动作。但其过程单调而又艰苦,少儿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学中,教师亲切的教态,形象的语言,温和而关注的目光,都会给他们带来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在外部形态动作的培养中,除了有灵活自如的形体之外,还必须具备掌握各种不同风格、动律的舞蹈的能力,这是舞蹈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然而,业余的舞蹈学习,孩子不可能掌握很多舞蹈内容。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其在短期内尽快地掌握到更多风格各异的舞蹈动律,以适应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表演,是我们每一个舞蹈老师所面临的难题。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先从一个个民间舞的“开法儿”(即启蒙)教起,然后再进行单一动作组合的教学。我认为,可以打破这种传统的单一舞种教学活动模式,从众多的舞姿中提取那些动律特征最明显、舞蹈性最强的精华部分,重新组合起来教给孩子们,这样孩子们不但能很快适应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表现,而且还能在舞蹈中深化其动律特点,加快提高其外部形态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内部情态的培养。唐朝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先者,莫先于情”。教师要启发孩子的情感,首先自己要被舞蹈所感动,然后,再用有情感的语言和动作去启发、打动孩子们。舞蹈教师应该培养自己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之情和对孩子们的耐心。感染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当孩子们开始学舞蹈的时候,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他们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喜欢才可能做到最好,教师对舞蹈的热情无论在课上或课下都会有不经意的流露,这能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向往和喜爱,使他们在充满希望、充满乐趣的环境中汲取舞蹈的知识,诱导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为他们在舞蹈方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为此,教师要开阔视野、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师生沟通能力。在教学中,不能机械地一味以练为主,应该注意对孩子们的启发和讲解,有效地保护孩子们练功的积极性。

舞蹈教育范文5

一、舞蹈教育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审美意识的提高。

舞蹈本身在塑造形象,抒感的同时,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审美意识的提高。在塑造舞蹈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聆听音乐,再分析音乐与肢体结合所表达出意境。学习中首先让学生了解藏族民间舞蹈的特色与藏族风情,松胯、弓腰、曲背等舞蹈体态,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使动态形象带有明显的宗教心理因素;其次,感受音乐与肢体的交融,藏族舞蹈音乐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曲调悠扬,让学生藏族风味的乐曲中,感受康定情歌的舞蹈情感,感受肢体语言丰富、流畅与挥洒自如。直观、形象地学习美、认识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审美意识的提高。

二、舞蹈教育能够促进个人气质的塑造。

一个人的气质是内部修养,外在的行为谈吐、待人接物的方式态度等的总和。面对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侧重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营造,一方面,能够促进高水平专业素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以学院各类主题月教育为契机,以优质校园文化品牌的打造为目的,以各类文艺演出为载体,以学生参与为主题,以舞蹈教育为基础,实现高职教育院校人才德才兼备培养的新趋势,舞蹈教育对促进个人气质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舞蹈教育能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

修养指的是一个人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通常也是一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具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大学生舞蹈表演往往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学生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在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中,学生们通过一遍一遍不停的练习,锻炼学生们的耐性和合作的精神最终达到整齐统一的表演效果,这就促进学生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即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舞蹈比赛中产生的荣誉感经常是同学们在比赛中预感到优势或胜利受到威胁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他们感到要捍卫所代表的集体利益,并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时而产生的情感。荣誉感是同学们克服困难、振奋自信的情绪状态,而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能够促进、动员一切力量去战胜困难,夺取胜利,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

四、舞蹈教育能够促进社会行为能力的提高。

舞蹈教育范文6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4大古老文明之1,中华民族5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1的中国传统舞蹈文化是民族文化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文化传承与舞蹈教育是1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舞蹈文化传承离不开舞蹈教育,舞蹈文化传承又可促进舞蹈教育的普及,而舞蹈教育的普及又可使舞蹈传承最大化。

关键词:舞蹈;舞蹈教育;文化传承;意义;关系

ABSTRACT

上一篇软文撰写

下一篇历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