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化设备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化设备管理范文1
Key words: mobile device management;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072-03
1 研究目的
现如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移动办公用户正在与日俱增,相信不久以后,企业员工终将摆脱局限在办公室的束缚,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来随时处理工作事务。
移动设备管理(Mobile Device Management),简称MDM,是一个通过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企业进行部署,保护、监控、管理和支持移动设备的软件,是针对移动数据、应用程序和设备,提供集中管理、保护和配?Z的全方位移动设备管理工具。
目前,移动设备管理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几类企业中,如产品销售业、生产制造业、教育和医疗行业等,这些企业都具备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交互访问性强等特点,而且其主要应用对象仍然是企业用户。
2 市场分析
伴随着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为代表的移动信息浪潮,越来越多的公司正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支持和利用企业及员工的移动设备,并将其有效与办公作业相结合。而同时,移动设备的发展也越来越智能化、高端化,支持多重应用功能设备终端比例也在迅速增加。
从现有的雇佣模式、通讯交流和设备使用情况推测,我们不难想象,移动设备应用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而移动计算也将是未来企业计算的核心价值。不远的将来,在移动环境中完成的工作量很可能远超过在传统环境下完成的工作量,数据交织、访问频繁、信息安全无疑是最大的问题点,这对信息化产品的实施而言也是重大的挑战。随着终端用户对移动设备使用依赖程度的变化,在线、离线数据的协调统一也会日益明显,对数据控制的级别、难度也随之增加,对数据的绝对控制权、以及绝对源自“企业”的数据等现象被打破,个人信息与企业信息的界限也将变得模糊。
可以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或者十年里,移动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全世界企业运营的方式,很可能比以往变革性的创新技术的影响力更远、更深。所以说移动设备管理市场前景潜力巨大,中国市场更为甚之。分析一个MDM应用系统,它并不是简单按功能的轻重级别划分,而是更要注重其带来的移动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应对的办法。其中两点就很明显。
①安全性:在智能移动计算设备的发展过程中,移动设备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移动终端用户更依赖网络通讯,MDM系统建设的可靠性必须依靠高强度的安全协议,以保证其正常稳定运行,用以防范不良行为和木马病毒危及底层数据。
②云计算:MDM系统中,移动终端用户的广泛性、多元化,以及移动数据计算规模的扩大化,对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云服务、云计算不仅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而且通过建立数据保护标准,使用户数据不会外泄,保证良好的合作沟通关系。
3 功能定位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意识到移动办公所能提供的好处,以及给企业客户服务创造的便利性,为业务改进带来的持续性,即提高的员工的效率同时又节省了企业成本。然而,随着移动设备、移动数据应用和服务的复杂性的不断攀升,问题也很快显现,移动端设备的病毒感染、非法入侵、被盗或遗失,都给企业数据带来安全隐患,造成了企业信息流动的障碍,加大了成本支出。
面临这种种情况,如何安全管理移动设备应用环境,如何有效将移动数据与应用平台整合,如何保障客户通信质量,已成为企业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而移动设备管理(MDM)无疑提供了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它可以使企业完全控制和管理员工的移动设备群,同时确保所有移动设备及其保存信息的安全,进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我们评价一个移动设备产品或解决方案的优劣主要有几个方面考量:
①应用性:指的是MDM对应用设备部署、维护和使用的管理。企业IT人员利用MDM能够实现企业应用的安装、升级、配置、备份、监视和删除,能够控制用户所访问的应用,当该移动设备为企业所用时,系统要能够控制用户的个人应用。
②安全性:指为企业提供认证、加密和设备擦除等安全特性。认证机制能和客户端计算机系统相对应;加密功能能和认证机制协调一致;系统能够实现设备的完全擦除,特别是能对特定目标进行擦除。
③策略性:指移动设备管理系统允许企业对相关策略进行定义、输入和监控。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群体定义不同的策略;对企业所有和员工所有的设备进行不同的管理;针对特定的硬件模型实施策略管控。
④通用性:指能对不同的硬件和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iPhone、Android等)进行管理。能控制可移动介质的挂载,如摄像头、Wi-Fi、蓝牙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能发现并隔离使用了非标准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
⑤服务性:指系统提供移动设备的部署和维护服务。带有服务台功能,能够实现对移动设备使用情况的分析。
⑥整合性:指系统能和企业现有系统实现集成。例如能和微软Exchange ActiveSync同步软件以及企业的身份管理系统相整合;能和Lotus Notes以及移动全局通讯产品集成等。
本文MDM所能提供的关键能力如下:
①跨平台管理(Device Diversity):由于当前移动设备存在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各自的操作系统也不尽相同,所以MDM要能够提供统一、集中管理,进而实现跨多系统平台的能力。
②策略一体执行(Policy Enforcement):MDM通过事先设置针对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的控制管理策略,可以实现规范化、一体化对移动终端进行配置访问,其中包括移动设备控制策略、应用程序访问策略、通信费用管控策略、安全监控模式策略等。
③安全和保障(Security and Compliance):在MDM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机制,利用该机制可以有效地保障企业移动数据、应用数据、后台数据的安全,不会造成信息的外泄和破坏。
④存储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鉴于移动设备的灵活性,在MDM中增加了对其的控制和跟踪,当移动设备连接到企业应用系统中时,其位置等信息就已经受到了一定监管,从而客观上保证了数据可追溯。
⑤分发部署(Software Distribution):通过利用移动网络下载等手段,MDM可以分发程序包,进行系统程序的升级,这样提高了应用的便利性。
⑥多级托管模式(Delivery Model):利用企业内部分发、第三方托管、云数据服务等手段,MDM可实现多级部署,其中云部署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用户管理后台数据,这样在安装时,就能避免复杂的配置操作,简化实施过程。
4 设计思路
类似以往企业管理无线笔记本电脑一样,管理这些移动设备终端,既要保证这些移动设备(平版电脑、手机等)可以轻松的访问企业网络,同时又不会对企业资料、信息造成泄漏和损坏。基于对MDM急速发展趋势的洞察,以及对MDM市场的深入分析和预判,本文制定了开发一套自主MDM产品计划,以抓住有利时机抢占MDM市场先机。它的总体设计思想是基于云服务,面向个人、家庭、各类群组及企业用户,为用户各种类(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平台(Android、iOS、Symbian等)的所有移动设备实现无缝数据共享,同时对其设备和应用程序,提供集中管理和安全保护。
采用基于OMA设备管理(DM)标准协议V1.1.2设计开发的MDM系统,主要由设备端和服务端两部分组成,并将全部管理服务部署在云服务器上,从而节省用户成本。采用Web Application开发模式的服务端,可通过浏览器登录服务地址即可注册管理用户号,并实现网络对受管理移动设备进行远程管理。下载并安装客户端后,登录用户号即可立即加入管理。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通过Wi-Fi/3G网络进行通信。
MDM系统逻辑拓扑图如图2。
5 技术特点
针对各平台终端的fragmentation的问题,在自主的移动设备管理(MDM)中间件中设计了Anti-Fragmentation Layer。集中屏蔽OS版本的差异性;基于云服务,将全部服务部署在云端;灵活的群组管理模式。支持一号多组、分组管理模式;简捷的设备接入方式。设备自主注册并加入设备管理;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管理移动设备;服务端提供大量的接口,支持更加丰富的客户端开发;服务端实时的获得设备端的信息,不对设备上的私人信息进行保存;设备端与服务端始终保持连接,保证实时的接受管理。
MDM相对于其它移动终端管理来说有如下独特优势:①移动VPN。系统中内置了VPN客户端,从而实现无缝的VPN方案,提供其它设备管理软件无法达到的数据传输安全性需求。②免移动终端客户端安装。将MDM所需要的客户端可内置到移动设备上,因此所有的管理都不需要再终端上再安装额外的软件,极大地减少了IT人员的工作量。③统一的管理。移动终端的管理可整合在PC端的管理系统中,IT人员无须另外学习一套软件的使用,可以利用熟悉的管理工具快速掌握管理移动终端的功能。④丰富的管理选项,快速部署。⑤完全的产品化,不需要二次开发,安装配置完成就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管理需求。
服务端部分界面如图3所示。
6 应用前景
随着MDM的技术发展,相信在应用方面将有更多的前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移动自动办公:利用MDM能够为现在企业移动OA系统保驾护航,提高办公效率、降低通信费用,即可以保障设备和移动数据的安全,又可以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
②医疗保健系统:现代医疗保健行业已逐渐过渡到信息化时代,通过医疗移动设备终端可以实时记录各项医疗数据,为患者检查等服务提供了便利。利用MDM能有效管理这些医疗移动设备和数据,保护病患的隐私。
③营销系统:客户关系是进销存系统的重点信息,现代企业洽谈、商务合作、客户回访等,携带移动设备对于存储业务数据提供了便利。利用MDM的策略设置方式,可以为该方面的应用提供统一的访问标准,从而保证了数据安全。
④教育教学系统:电子产品在学校不仅是重要学习工具,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组成,利用MDM可以搭建知识平台,便于学生自发形成学习小组,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同时老师也可以布置和辅导学习计划、学习任务。同时调用跟踪和远程监管,可以实时获取定位信息,从而给家长一个安全的提醒。
⑤媒介服务:网络化的时代,信息的传递是快捷的,利用MDM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推送的广告和活动,提供快速购买渠道,方便用户知晓产品销售信息,及时通过移动网络订购,同时挖掘潜在的用户群。
⑥机载娱乐: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在商用飞机和公务机上机载娱乐系统可以利用WIFI环境为乘客提供更为优质的娱乐终端服务。利用MDM的即时通信以及互动服务,可以让乘客体验更加人性化服务,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另外由于MDM对终端进行了统一管理,所以不会对飞行造成安全影响。
智能化设备管理范文2
【关键词】医院后勤;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系统
1.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1.1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
建设符合医院运行需求的智能化后勤管理系统,要求可以与医院其他部门的管理系统形成完美对接,彼此之间紧密相联,从而使医院得到更好地发展。所以,医院后勤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是:
(1)实现后勤管理系统的智能化;
(2)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效融合进后勤管理系统;
(3)运用信息化手段,保证医院后勤系统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
(4)实现对医院所用资源的合理调配,高效利用;
(5)提升后勤管理的管理水平,提高职工工作效率;
(6)全面提高对病人住院期间的服务质量。
1.2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原则
(1)标准化原则
详细分析医院后勤部门中具体组织框架以及部门运行的流程步骤,并根据医院对于后勤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详细规章要求,系统统一地制定后勤管理工作的各项规范,做出前后统一的标准,规范业务流程。
(2)兼容性原则
兼容性原则要求新建设的医院后勤智能化管理系统必须要能够和目前使用的医院信息的管理系统属于同一架构,能够做到相互之间兼容并存。如果条件能够满足的基础上,最好是结合当前使用的各个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能够集成所有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后勤管理系统,这样,可以以最小的投资实现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共享信息、协调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医院的最高管理层掌握到最全面、最系统的详细资料。
(3)操作简单性原则
管理系统的构建最终目的是能够操作使用,太过复杂的操作程序无疑对后勤职工的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会增加医院的员工薪酬成本以及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的成本,不利于医院更好的发展。因此,建设后勤智能化管理系统最好满足操作简单性的原则,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可以节省医院的许多费用,获得更大的收益。
(4)创新性原则
现代社会处于高度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国家对各个领域都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所以,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也必须依据创新性的原则,过于落后的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后勤管理对技术的需求。对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优化后勤管理的业务流程,在各个环节都要勇于开拓创新,摒弃落后的、不能与时俱进的部分。
2.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2.1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优势分析
(1)目前,医院各管理系统中所运用的计算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高以及对计算机的操作流程比较熟练,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
(2)医院内部局域网全面覆盖,当前使用的后勤设备都相对较为先进,便于对信息的收集记录,为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提供了数据支撑;
(3)国家对医院提出的绿色环保要求使得医院更加重视能源的高效利用、节能减排工作,这无疑对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智能化的管理系统符合我国甚至世界对后勤管理操作系统的需求,十分有利于对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系统的成功建设将带来巨大的收益和发展前景。
2.2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劣势分析
(1)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正处于开发研究的初期阶段,并没有现成的系统软件等,也没有相近的参考平台,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研究,开发的成本难以估计,所需消耗的精力也十分巨大;
(2)医院现在所拥有的后勤部门的职工的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文化素质不高,对后勤管理的专业技能也不太熟悉;
(3)建设的后勤智能化系统所采用的都是先进的、精细化的技术手段,其操作流程对员工的要求较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有关计算机操作的技能;
(4)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对医院的信息化要求较高,并需要占用计算机通道,这便对与医院现有信息软件系统的兼容性提出了相对高的要求。
3.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构思
3.1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
对于此平台的搭建,具体要求为:融合现代社会几大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具体行业技术以及智能的操作技术等,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医院的正常运行对后勤管理系统的要求,包括了医院内部各部门保障措施和部门工作的信息收集、记录、归纳,以及对医院内各种资源的监督控制,对工作流程的管理、对高层决策的系统支持等。
3.2后勤服务检修一体化平台
由于医院内各个部门的所有设备故障问题均由后勤部门检修,单靠人工往返报修或者电话报修很容易遗漏,因此,可以在后勤管理系统中设置后勤服务检修一体化平台,当医院设备出现问题时,统一通过计算机报修,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信息自动收集汇总,后勤工作人员一目了然,进行修理后,再通过计算机进行确认,双方操作简单,信息传达及时,为检修工作提供了便利。
3.3医院设备全程跟踪管理平台
医院设备全程跟踪管理平台主要负责对医院购进的设备进行统一的信息记录管理,从设备的采购开始,对采购设备的厂家、型号、日期、规格等信息详细的录入数据平台,包括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检修的时间次数,一直到设备被淘汰的整个生命中的数据,统一的在这一个平台中管理,有利于医院建立明晰的账务及设备管理体系。
3.4医院资产管理平台
此平台与上述的医院设备全程跟踪管理平台属于统一类型,主要负责对医院内各项资产的统一调度、具体管理,包括医院建筑、基础设施、器械设备等。
3.5医院病患服务平台
医院主要是为病人服务的,因此,对病人住院期间的所有需求都应做好统一的规划,其中最重要的是餐饮的服务,对此,可以设置简便的点餐系统,使用一卡通服务,以HIS网络为基础,提供详细的餐饮服务内容。
4.结束语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医院的后勤管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所在,它可以提高医院后勤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以信息化、精细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以满足医院内各项工作、服务对现代化技术的要求,这不仅仅标志医院这一领域的发展,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向前迈进的象征。
参考文献:
[1] 张玉彬,黄如春.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11):83-86.
智能化设备管理范文3
【关键词】 电磁兼容;控制管理;
前言
计算机的正式普及要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算起,电磁干扰问题由此发现。比如,一些正在工作的中的计算机会莫名其妙的发出错误指令,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危害,但是问题发生的原因却无从探究。而在1996年的日本,三基电子公司开发出模拟脉冲的高频噪声模拟器,将它发出的脉冲信号接入到测试设备的电源内后,发现当计算机接入100-220v的脉冲信号时就会导致错误的动作,当在现场使用时,较强的电磁干扰信号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步入21世纪以来,智能化电器已经成为现实,并逐渐走进的各家各户,而智能化电器设备中的智能控制单元采用的微电子元件却有一点的缺点,工作电压低、信号弱、耐压力低,非常容易受到电磁干扰而使其失去控制,严重时控制元件也会被损毁。
电磁干扰,通俗的来讲即无线电通讯装置受到的干扰,当通讯装置受到外部信号的干扰时,它同时也在对外界事物造成着伤害,这种通讯装置即为干扰源。装置的干扰和扰问题是一个密不可分的问题,要同时研究同时解决,保持装置内部的相容性。强电系统和弱点系统共同组成了智能化电器的系统,电器开关盒电子电器在同一个设备内,开关电路和数字电路也在同一个环境中使用,强磁场和强电场共同作用在它们的工作环境中,因此难以避免的造成各种电磁污染,故现在的智能化电器使用的元件在这种环境中使用时必须要考虑电磁的兼容问题。电磁的兼容问题最先在国外被提出,在军事设备的研究中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随后在民用设备像飞机、轮船、汽车到家电等渐渐得到了解决,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标准规范及控制管理系统,并在材料制造业和设备安装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问题得到了国家建设部的重视,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电磁兼容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引进实验设备,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规范标准,下大力气研究应用电磁兼容。
1、发展电磁兼容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
设备或者使用系统在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同时可以适应当前环境中的任何使用设备的电磁干扰,这种能力即成为电磁兼容性。由此可见,符合电磁兼容性的电器设备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指设备在当前环境中正常工作时,对其他设备造成的电磁干扰必须低于一定的范围;另一方面指电器设备对工作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有一定的排斥性,即电磁抗性。
当智能化电器中敏感的工作元件在高强电磁场中运行时,增强这些智能化电器设备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当开关这些设备时,当很容易产生高强度的电磁脉冲,对这些电器工作元件产生极强的电磁干扰,导致设备失灵操作失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电力设备工作压力大、设备集中的系统,如铁路系统、大型商业中心、地铁系统等等,这些系统中电力强度集中,在开关的过程中通断频繁,电磁干扰强,所以对这些大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的要求比普通工业用电器设备的要高很多。
由电磁兼容性的定义可知,电磁干扰能力和电磁耐受能力是组成电磁兼容性的两个方面,所有的电子设备包括智能化电器必须符合电磁兼容的一般规定。当前的社会中,各类新颖使用的电子产品品种繁多,像电脑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更要保证抗电磁干扰能力和电磁耐受能力,各国政府也在不断完善相关的规范制度来控制管理电磁兼容。例如,欧洲各国已经加强多进口电子产品进行使用检测,发现很多电子产品不符合使用规范,更显示出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迫切性。
2、智能化电器设备系统控制管理电磁兼容的几点措施
智能化电器设备系统控制管理必须要解决电磁污染,只有找出电磁污染的污染源,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电磁污染问题,然后准确判断污染入侵的途径,包括传导和辐射两种,最后确定干扰量。要想控制管理电磁兼容,必须从智能化电器设备系统的研发开始,并贯穿于整个产品或系统的开发,生产全过程。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智能化电器产品的研制过程中解决电磁兼容问题,才能更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电磁兼容控制管理的的关键技术是研究电磁干扰源,要从根本上控制电磁干扰的产生要找到电磁干扰源,一般方法有降低电磁噪声、对干扰源进行屏蔽、滤波和进行接地。
电磁噪声传播途径主要有空间的静电耦合、感应耦合和交流电磁场耦合,因此屏蔽干扰源要用各种导电材料,制成导电壳接地,切断传播途径。在频域上进行电磁噪声的处理的技术,称为滤波。这种技术为电磁噪声提供了一种低阻抗的通路,从而抑制电磁干扰。接地主要包括电源接地和信号接地。如何设计接地体,布置地线、接地线在各种不同频率下的阻抗等不仅关系着智能化电器的电气安全,更与电磁兼容有着重要的联系。
要控制管理智能化电器设备系统的电磁兼容要采取几点措施:
(1)必须要根据智能化电器的使用环境、资源、运行的要求, 开发研制智能化电器和系统,从而制定满足相应电磁兼容性要求的技术任务书。根据已有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和电磁兼容性评估的技术要求制定技术任务书。
(2)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人员和执行电磁兼容性技术任务书的组织机构,做出正确的电磁兼容性评估、检查、控制、测试及咨询。
(3)电磁兼容工作必须从智能化电器设备系统的研发开始,到生产制作,最后保证用户按照电磁兼容的规范标准来执行。
结语
电磁兼容性控制管理作为系统全面的工程,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智能化电器设备和系统的设计、研制、生产、使用与维护的各个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想对智能化电器设备系统的电磁兼容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电磁兼容才刚刚起步,仍然有很多的规范标准需要完善,所以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电磁兼容控制管理的正确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尔平、陈德桂,智能化电器设备及系统的EMC控制和管理.智能化电器及应用文集四,2000.
[2] 幻陈绍魁,网络技术对产品发展的影响.智能化电器及应用文集四,2000.
[3] 张林昌、满慧文、刘学智,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磁兼容访美考察团技术报告,2000.
[4] Vanguard Catalogue,2000.
智能化设备管理范文4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8-6785-02
1 概述
医疗改革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家投入了大量社会资源推进其发展,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医疗制度、医疗设备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以更好的服务于群众民生。这其中,医疗设备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医疗服务带来的质的飞跃,许多高精先的技术设备层出不穷,攻克了许多医学难题,减轻了患者痛苦。伴随着医疗设备的多样化,传统的通过人工记录管理设备的方式逐渐显露出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设备记录效率低。传统的设备管理主要以人工录入为主,录入时需输入大量数据,除了名称、编号、生产商、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外,还应有设备功能、使用环境、安全事项等描述性信息,管理员录入这些数据会耗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当设备出现超出使用年限等隐性故障时,管理员很难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造成医疗隐患。
2) 设备使用情况无科学评估。医疗设备是医院工作的主要载体,其使用情况直接与医疗质量关联,主要有使用率、故障率、效果评估等指标。现行的管理方法对设备使用情况的获取主要通过医生记录和患者回访,这样的获取的信息主观性较强,缺乏科学性。
3) 设备安全性有漏洞。医院的主要功能是救死扶伤,医疗过程中医生就是战士,医疗设备就是武器,在提高医生业务能力同时,也要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稳定。现行的设备安全保障主要依靠例行检查,设备本身缺乏报警机制。
4) 设备淘汰产生资源浪费。随着科技进步,医疗设备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特别是一些重点医院的设备更新,这样就会造成一些相对“落后”而并未报废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
医疗设备是“物”,而物联网正是基于“物”本身的一种自我信息的表达和管理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用物联网的思想来解决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2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并且跨越了信息技术本身,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几乎所有行业的“集大成者”。顾名思义,物联网即“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这里的“物”是指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终端。
2.1 物联网原理
物联网实现主要依据以下原理,一是网络终端扩展到任何有型的实体或者无形的信息载体上,通过感应设备获取数据,然后接入网络,实现信息管理中以“物”为主体,二是物联网的核心仍然是互联网,只有通过互联网和数据平台,收集和管理数据,再根据需要传递到相应的应用程序或者终端,最终实现智能管理。
从平台架构上,物联网由三层结构组成,底层为设备层,即“物”所在层,该层通过射频识别设备、温度气压海拔探测仪、全球定位设备等技术,将“物”由概念性的对象转化为数据化的信息。中间层为网络层,依据现有的各类网络,实现信息的传输。上层为应用层,“物”的信息最终传输到该层并提供给各类应用程序,完成系统功能。在物联网中,设备层就像人的感官系统,包含触觉、听觉、嗅觉等一切感知能力,传输层就是神经系统,传输感知到的一切信息,应用层就是大脑,所有信息汇总到大脑,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2.2 物联网的优势
因为物联网是以互联网思路为基础,融合了各行业技术,应此,以物联网的思路解决行业内问题,也是现今科技发展的热点。在各行业应用中,物联网具有以下优势。
1) 理念优势。智能化是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将“物”作为主体对象,是智能化的重要一步,物联网正是实现了万物联网,为行业智能化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2) 技术优势。通过物联网,使若干行业内小范围应用得到广泛的关注,如RFID标签、各种感知探测仪、无线网状网等,这些技术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且从业人员众多,出现技术瓶颈可能性较小。
3) 政策优势。美国在2008年由IBM提出“智慧地球”,后来被奥巴马政府作为战略性国策,欧盟也成立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组,并提出了详细的发展规划,我们周边的国家,如日本、韩国都确立了以物联网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核心推动力,我国2008年由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为物联网在我国发展做出政策性指导。
3 物联网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引入物联网概念,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而实现过程中,可以利用医院现有的网络设备,只需在设备层加装RFID类的信息感知载体,和应用层实现信息集中处理。
3.1 系统结构
基于物联网理念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其基础还是建立在物联网三层结构模型上,在每一层具体到医疗设备的管理应用上,其系统结构如3.2 系统优势
物联网的核心即物物相联的互联网,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管理将传统的人工管理设备转变为设备的自我管理,从管理效果上来说更加高效,也更加可靠,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设备记录高效高质。将设备信息存储在RFID芯片上,可以方便读取和更新,并且不受环境限制,当设备出现故障或超过使用范围时,设备可以实现预警功能,提示信息将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递给医护人员,保证设备使用安全性。
2) 能科学评估设备使用状况。通过应用平台,设备的使用率、使用效果和故障率等数据,可以很方便的集中到数据平台,获得科学的设备使用评估。
3) 设备再利用,节约资源。对于因设备更新而闲置的可用医疗设备,通过设备管理平台向外,转让给一些有设备需求的机构,实现资源再利用。
4 结论
以科学发展的趋势,物联网将会成为科技行业的领跑者,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对各行业的“集大成者”,也会为各行业带来新的理念和冲击,基于物联网的医疗设备管理,就很好的体现了物联网思想在医疗行业的重要应用,并且从实际上实现了设备管理智能化,为国家倡导的智慧医疗贡献了力量。
参考文献:
[1] 游战清.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 高飞.物联网核心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智能化设备管理范文5
关键词:智能设备;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HART协议研发的总线技术能够发挥设备管理系统的控制作用,但是这种状态下的管理控制只能处于人工操作背景下,并不能实现现场各类仪表的智能控制与管理。本文主要进行了智能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针对当前仪表设备管理系统的智能向发展进行分析,并且设计出具备多种功能的系统软件。
1HART协议简介
1983年HART协议面向全社会开放,为仪表控制管理领域提供了大力支持。以往,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基于HART协议基础的具备通讯能力的现场仪表使用量并不大,而随着自动化学科的发展,人们研究出更多可与HART协议通讯配套的软件产品,这样才促进了仪表设备自动化发展,并为智能设备管理系统的完善提供了支持。如今,HART协议为用户提供了充足的集成途径,为智能仪表设备管理系统的研发提供了保障,因此在设计智能设备管理系统时要遵守HART协议[1]。
2智能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运用B/S结构软件系统对所研究的设备管理系统进行系统改进,本设备管理系统主要的运行场所包括主机和现场PC机,于主机上能够分管其他子系统,并可在现场PC机上实现便捷管理,而二者均通过WEB服务远程对现场仪表设备进行管理。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系统管理功能,增加除控制功能外的其余功能,因此按照单进程方式对系统内部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开发多项功能模块,包括系统主框架、调度模块、标定管理模块、工作票管理模块等。
3针对智能设备管理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要点
(1)主框架程序功能模块主框架程序功能模块是设备管理系统智能化设计的骨骼,支撑起中央处理功能与各个部分功能。主框架程序中要建立起主窗体,将设备管理系统中涉及的功能列表显示出来,通过连接不同管理功能模块,在主窗体上进行操作,实现对系统整体的控制[2]。在窗口中显示的各项功能列表,可以显示出设备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操作人员可通过窗口执行不同的命令,如设备在线、设备离线、上载参数等,一旦在窗口进行了操作就会有命令通过主窗体传达到调度与控制模块,形成连通作用,进而进行智能交互工作,促进各个功能模块的工作。(2)调度与控制功能模块本设备管理系统是基于HART协议基础下生成的,在进行智能化设计过程中,采用界面与逻辑分离的设计形式,在主框架功能中接受用户的各项操作,一旦操作生成命令就会到达调度与控制功能模块,因此这部分起到逻辑控制与组织的作用。调度与控制功能模块接收命令信息后,开始进行工作分配,其在系统储存内部中筛选组态信息,选定管理对象,实行管控的创建与恢复工作。该模块负责程序从起始到运行再到结束后的处理工作,当运行程序开始后,调度与控制功能模块负责保全程序内部信息安全,当程序运行终止后,又要进行数据的销毁。并且,调度与控制模块作为接通主框架功能模块的部分,其是将主窗体命令信息发送到其他功能模块的载体,为所有功能模块的交互工作架设了沟通桥梁。(3)标定管理功能模块标定管理功能模块主要任务是利用系统功能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资格进行权限判断。标定管理功能模块可以直接与设备系统的信息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进行交互工作,分享这些功能模块中的数据和信息。为实现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可将标定管理功能模块作为可以接收数据信息的部分,创建用户数据库口指针、用户管理接口指针,实时将接口处获得的数据与信息反馈到调度与控制功能模块[3]。在标定管理模块处建立的接口对象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数据与信息管理模块和报表管理模块等。按照标定管理模块要求的软件功能、界面的需求分类,以及处理逻辑和流程上设计的需要,设计成界面控制与显示子模块和数据处理子模块两部分。(4)工作票管理功能模块工作票管理功能模块的作用是获取工作票信息。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工作票管理功能模块属于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在运行过程中会同时与多个功能模块进行交互工作,因此在设计中可创建工作票线程、工作票界面、工作票资源释放等程序,通过设立与其他功能模块连接的接口,获取网络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工作,同时利用与用户管理模块连接的接口进行工作票操作权限的控制。
4结论
综上,HART协议基础下的智能设备管理系统设计应重视各项功能模块的功能开发,利用正确的创建方法,提升不同功能模块的工作能力,划定设备系统各功能模块的结构和组成,推动智能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王松林.基于EDDL的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2]黄晗.基于HART协议的智能温度变送器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智能化设备管理范文6
【关键词】综合办公大厦;智能化;工程设计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得到了人们普遍地关注和广泛地运用,而最能体现智能化建筑的要数综合办公大楼。当今社会已跨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及智能化的时代,为了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办事效率,因此,为综合办公大楼里的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生活和办公空间是完全必要的。虽然目前由于信息技术与建筑本身完美的结合使综合办公环境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但是,我国智能化建筑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达到完美的程度,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本文针对综合办公大楼的智能化设计的构成、功能和主要特点,主要介绍了综合办公大楼的智能化的概念与在实际中的应用与发展。
在我国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定义的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以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与它们的最优化组合。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由此可见,对智能化办公大楼概念的诠释也就顺理成章了。目前全国上下积极开展“节约型综合”的活动,笔者认为加上“节能”这一概念,才算是对综合办公大楼智能化概念的真正意义上的完整解释。
笔者参与完成的智能化工程案例中,综合智能化办公大楼是在建筑平台上,主要由三大系统构成:一是楼宇自动化系统,二是通信自动化系统,三是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三大系统和建筑物本身构成了整个智能化办公大楼。当然,智能化办公大楼不仅仅是包括这三大系统,它还包含许多其他系统,如安防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设备管理化系统等。
这三大系统的构成庞大而复杂。办公自动化系统被用来管理信息,帮助工作人员通过办公自动化工具有效地处理与信息有关的工作。办公大楼的通信自动化是楼内和楼外的通信枢纽,也是提高办公效率的关键之一。主要包括: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无线信号中继系统等,各系统能确保通讯的快速、准确、及时、安全、保密等。而真正体现智能决策的是楼宇自动化系统,它是通过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软件来实现的。
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系统软件是面向楼宇自动化、采用子系统集成模式的、集监控与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平台开发软件。具有使用简单、性能可靠、速度快、系统开放等特点。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软件为智能化办公大楼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将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安保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一卡通系统、电子会议室系统,机房系统等传统弱电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与数据汇集到中心数据库,集中统一管理,从而能够实现整个弱电系统信息资源的合理共享与分配。
以往为了实现各子系统的功能,往往需要增加许多硬件和设备,所增加的设备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又增加了投资。现在集成系统用软件功能代替硬件设备,集成系统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不仅节约了投资,方便了管理,而且可以减少管理者的人数,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降低了运行成本。
实际使用情况表明,智能化办公大楼确实给综合工作人员带来了好处,使综合工作人员在舒适、方便、高效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目前倡导节约型综合办公的呼声下,智能化技术改造势在必行,一方面要积极进行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设备保养计划;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以适应今后智能化办公大楼的维护和发展的要求。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今后综合办公大楼智能化的设计更趋合理和人性化,在管理上也应逐步走向完善和科学化。
坚持设计原则及建设目标。首先是智能化系统设计与综合办公大厦相匹配;智能化系统设计应该是完整的、先进的、实用的、经济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工程项目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智能化系统选用设备品牌是主流的、成熟的、安全的、可靠的;要按智能建筑甲级标准设计。
根据实际需要,综合办公大厦宜设置以下智能化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由强电工种设计);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经营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一卡通系统;电子门锁管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机房工程;防雷接地系统等。
严格把握各子系统设计要点。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中,由于综合办公大厦一般均设置中央空调,为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及节能,应该配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机电设备尽可能要求带通信接口,然后纳入相关系统管理。给水泵一般为变频泵,自带通信接口,纳入相关系统监控。排水设备自带液位控制器,由强电专业实施自成控制系统,电梯设备要求订货时自带电梯监测装置,公共通道、地下停车库、会议厅、多功能厅等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必须设置好综合办公的子系统。一般行政中心有内外网,且物理隔离,即有两套独立系统。对综合办公来说一般为一套系统,局部单位(如财务等)组建内网,则采用软件隔离,但要注意安全可靠。要注意办公与公共场所计算机网络系统分开。无线局域网可以设置在会议厅、多功能厅等公共场所设置无线接入点,还可考虑在综合办公楼高级管理层办公室、豪华商务套房、商务楼层设置。
综合布线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的物理支撑,是信息系统的物理通道,在现代建筑中是必需的。布线系统是隐蔽工程,埋入楼板、墙内,不易检修及更换,为使较长期使用不落后,应采用现阶段可预见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布线系统在公建项目中普遍采用,对于办公楼,每层楼面信息点数较多的建筑物一般每层设一个配线间,布线品牌应采用主流产品。对综合办公大厦来说保证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综合办公大厦安全防范系统是全方位的。
一卡通系统用于门禁、停车场管理、考勤等。
综合办公大厦智能化技术改造势在必行,一方面要积极进行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设备保养计划;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以适应今后智能化办公大楼的维护和发展。
(下图系笔者参与完成的智能化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