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思想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1
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一直是学校教学的死角,教师往往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没有积极性,在课堂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案的制作时仅仅是照搬硬套,不会创新。教师课堂内容的单调传授,则大大影响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度。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课或者不配合的现象非常严重,甚至连学生家长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不重要。改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法可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互统一,相互结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合理的思想觉悟。通过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增加学生思想政治课堂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提升思想觉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使思想政治课堂高效学习获得长远发展。
二、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思想政治课程虽然简单枯燥,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照本宣读,不可以仅仅针对字面意思进行陈述,而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师生对思想政治的重视程度。而且,将课堂内容联系实际,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实际,帮助学生更容易去理解课本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联系到其最熟悉的生活中,转化为自身的思想觉悟和素质水平。例如,针对当前的时事政治,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分析。如针对近期大家所关注的APEC蓝现象来讨论环保与国家的荣辱一致性;针对主席的反腐贪污行动总结当前的社会现象,以及我们需要牢记的政治思想。
(二)坚持思想政治继承与创新相互统一
学生是一群新生力量。对此,教师要不断创新,设置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多种教学元素,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添加网络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学会创新思维。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教会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肯定和自我批评,并使学生不断创新思维,将良好的思想政治继承下来并合理运用。教师必须要学会推陈出新,用于帮助学生总结和创新。教师还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在课堂教学中的及时总结和相互反思。同时,教师不能盲目否定一切旧有的思想倾向,而要善于总结、创新结论,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如若不然,走老路,走弯路,过于盲目地学习思路,就会减少课堂教学时间,达不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课堂教学手段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如可以融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视频教学、语音教学相互统一,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可以引入“微课”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微课”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打造出全新的翻转课堂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三)坚持教学改革,坚持有效“教”与有效“学”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积极独立思考,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之间展开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并要求学生针对当前各种社会现象和课本知识开展一系列讨论、质疑、观察,对社会现象进行探究,总结事物的辩证性,总结如何改善社会的不良现象。通过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积极交流的沟通机会,教师可以观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因此,教师应积极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提高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进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性的同时,教师应促进学生产生终生学习的思想理念,拓宽思想政治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从自身出发将“教”与“学”相互统一结合。思想政治课程较为抽象,但教的核心思想是学以致用,所以必须要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如可以让学生到敬老院践行爱护老年、尊老爱幼的传统思想;同学之间心连心,尽量多地举办各项团体活动;到医院、社区做志愿者义工,使学生产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
三、结语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由此可见,人文教育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完全可以把儒家思想和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传统的人文精华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课堂。
那么,儒家思想在人文教育中可以发挥什么的重要作用呢?
一、儒家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强不息、追求不止”的坚韧品质。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这一阶段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钻研学习的内动力不足,畏难情绪严重,学习兴趣不浓,经常“决心有余,耐力不足”,缺乏吃苦的精神,遇到几次失败就灰心丧气,产生厌学、弃学的消极情绪。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易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所提倡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大学》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让学生背诵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通过这些儒家经典,学生可以领略到儒家思想所强调的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让他们在古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的鞭策下继续前行,永不退缩。
二、儒家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懂得“仁爱忠恕、惠及万物”的“大爱”精神。
现在的高中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对他人表现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淡漠态度,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对教师的教育关怀逆反对抗,对父母的关爱嗤之以鼻,不懂得关心、爱护、善待别人。在人际关系方面,趋向复杂化,一方面本身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的学生在各方面展开了暗暗较量,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为共同度过的三年“和平共处”,明争暗斗的情况使人际关系更加扑朔迷离,表面上“相亲相爱”,可是为了争优胜、争老师的宠爱等相互竞争,不择手段,甚至损人利己。
在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仁”,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就是要重视、尊重人,同情、关怀人;还有“忠恕”里面的“恕”,是不忍之心、慨隐之心、怜悯之情、慈悲之怀。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教立立人,己欲达达人。”意思就是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要给别人带来痛苦;自己想有所树立,就要让别人也有所树立;自己想明达、通达,也让别人明达、通达,推己及人,尽己为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儒家主张把这种仁爱的精神推广到字宙万物,爱自己的亲人,进而爱人类,爱自然万物,这种不分血缘和种族的“大爱”,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核,也成为今天人们尊崇儒家、学习儒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儒家思想可以培养学生“律己修身、谨言敏行”的良好修养。
在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下,大多数学生能做到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尊师重教,具备最基本的道德修养,但有的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缺乏辨别力,是非好坏界限模糊不清,对社会上的一些腐朽的东西良莠不分,个人素质低下,缺乏高中生应有的道德修养,如乱讲粗话,乱扔杂物,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人们立志于道,据守于德,倚依于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之中,陶冶与塑造完美的人格。孔子以“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取士,而“德行”列为首选。儒家强调律己修身,重视人格修持,《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养性,道德的自我完善被认为是所有人的根本。苟子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意思就是说,见到好的就要老老实实地藏之于心,见到不好的就要诚惶诚恐地进行反省;己有善行,就要毅然决然地爱护它,己有不善,就要怕玷污自己一样去痛恨它。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内省”功夫。这种内省是富有中国特色的道德修养方法,要求人们自主自律,自我超越,建立道德自我,树立道德规范。从古代这些伟人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学习用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方法来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四、儒家思想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高中历史新课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变革历史教学的有效方式。在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儒家思想大家中,孔子是愉快教学的倡导者,他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按内驱力的大小把学习的境界分成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强调学贵有恒,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还强调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并重视复习,主张温故知新。荀子也主张学思行结合,用心专一。朱熹提倡学习要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儒家教育思想关于学习品质的培养和学习策略方法的认识对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3
高中体育特长生每天都要拿出专门的时间集中训练,有时还会参加各类体育比赛,这培养了他们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但是训练和比赛的行程经常会和日常的文化课教学相冲突,这使得高中体育特长生在校学习文化课的时间相对较少,加上许多体育特长生本身基础也较差、学习习惯不好、接受能力不强,容易对文化课学习产生懈怠感。教师要针对体育特长生的这些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学。
二、对于体育特长生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学
1.和风细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任何方法、技巧都必须建立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许多体育生性格直爽、豪放、义气、不拘小节,因此和他们结成一种相互信任、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表扬,引起学生的愉悦心情和自豪感。
2.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课堂内容
思想政治课对于高中体育特长生来说,既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任,又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科目,同时还是部分单招生的高考科目,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一方面,吃透教材,研读政治学业水平考试考纲、体育单招政治考纲,适当压缩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另一方面,根据体育生的实际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稳打稳扎,不急功近利,把握好进度,处理好难度。
3.因势利导,提高学习能力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4
一、逆向思维及其内涵
(一)逆向思维的定义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把事情颠倒过来,朝相反的方向和角度,从相反的方面或因素去思考问题或提出解决办法的一种思路。逆向思维是人类思维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对习以为常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①
(二)逆向思维的内涵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办法,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和框架,这种习惯和框架,就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可以帮助人们触类旁通、驾轻就熟地处理各种类似的问题,从而有助于较快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然而,思维定势也会成为束缚思维的框框,变为创新的障碍。尤其是在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目标的时候,思路如果仍顺着旧道走,就有可能陷入山穷水尽的死胡同。如果这时从常规办法的反面进行思索,使问题豁然开朗,迎刃而解,这便是逆向思维的运用。
二、广告中逆向思维的理论依据探析
(一)认知反应模式理论
认知反应模式理论最早由德国认知心理学家格林瓦尔德于1968年提出,后来经过怀特、佩蒂等深入研究,得到发展完善。认知反应模式论者认为,认知反应就是发生于传播活动过程之中或之后的积极思考过程或活动。广告接触导致认知和反应,认知影响态度改变,甚至成为态度改变的基础。受众在与广告的接触过程中,会积极主动地卷入信息加工过程,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态度对信息加以分析评价,产生认知和反应,最终导致态度改变。
逆向思维技巧在广告创作中最大的特点表现为广告是以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立场进行广告创作,以消费者的心态去看产品的功能和服务,使其对产品和服务产生正面的影响,形成积极的心理,最终接受产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求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活动的源泉,是推动消费者各种购买行为的最根本内在原因。因而广告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要,还要激发或唤醒消费者的潜在意识和需求。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看来,人类的需要依层级排列,由低到高。它们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②。需要层次理论要求广告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动机,不仅仅满足其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其心理动机,以正确的广告定位激动消费者感情购买动机和信任动机。
三、逆向思维在广告中的运用
广告创作是一项复杂、综合的思维活动。大多数广告都顺应正向思维进行创作,即针对产品本身提炼出一个相应的诉求点向消费者传达。在广告作为新生事物刚刚萌芽和发展的时期,这种正向思维的方法无疑非常奏效。而今广告投放铺天盖地,产品市场竞争也尤为激烈,按照一般的逻辑来思考进行广告创作已经很难达到以前的效果,产品也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逆向思维区别于正向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诉求点,使广告标新立异、出奇制胜。下面就从针对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特质、形象代言人五个方面来分析逆向思维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
(一)针对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就是衡量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尺度,这个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它体现了产品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满足用户全面需求的程度。③
多数广告都会正面尽情地说其产品是如何的高档、精致、耐用,其质量是最好的。但产品质量的好坏是要通过市场来检验的,过度地宣传鼓吹产品的优点反而容易让消费者反感。如果我们反过来将产品的“不足之处”巧妙相告,某种程度上会更容易博得消费者的好感和理解。
Patagonia是美国一线的户外品牌,不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工艺、功能,或是企业责任,都有很好的口碑,在户外界有Gucci之称。在美国黑色星期五的销售高峰期开始时,其他品牌都在大肆做营销活动。但是这个品牌却推出了一个“反黑色星期五”营销活动,鼓励他们的消费者去维修旧物而非购买新品。Patagonia也因为打出不要购买这件外套的广告而出名。
这则广告看似是鼓励消费者不要买他们的衣服,其实是Patagonia品牌想要借用“环保低碳的”概念树立品牌持久耐用的形象,从而达到更多的销售。
(二)针对产品价格
价格在市场中表现得很敏感,一般说来,在同类产品中产品的价格低,消费者的接受能力就强。但有经济实力的高端消费者却未必苟同,甚至一些高端的消费者会认为价格低的产品不符合自己作为成功人士的身份,他们会以追求豪华奢侈的消费体验来满足心理需求。这时广告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利用高价定位来宣传产品的高档以迎合特定的目标消费群。
如日本系山英太郎高尔夫球场广告运用“最”字来吸引顾客:“高尔夫球场的设备最好、服务最亲切、入会费最贵!”但是,系山英太郎实际收取入会费时,却远比广告中标榜的数额少,这样,真正吸引了高端顾客参加和入会,使其生意比别的竞争者兴旺得多。④
系山英太郎运用逆向思维技巧,巧妙地以入会费高为诉求点,将逆向思维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一是广告上注明“入会费最高”,可以满足顾客的自尊心理,显示顾客的身份之高。二是形成竞争者差异化的企业形象,宣传“入会费最高”,是与设备和服务最好相呼应。三是实际收费远远低于广告所宣传的收费标准,这又满足了人类追求实惠的普遍心理。
(三)针对产品服务
产品服务是消费者购买物品所应享受到的除了产品之外的体验。包括购买前的产品介绍、推荐等,购买时的选择权和对产品的知情权等,以及购买后的售后跟踪服务。
2013年1月3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要求加多宝立即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或与之意思相同、相近似的广告语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广药胜诉,举公司欢庆。面对如此打击,加多宝该如何处理这次危机?2013年2月4日,加多宝官方微博开始泪流满面,连发4条微博,以“对不起”体标明自己的立场。短短不到2个小时,微博总计4万余次转发,评论超过1万余次。“对不起”迅速成为热门话题微博。⑤
这4条“对不起”文案以事实为依据,以情感为催泪弹,迅速扭转了因官司失败造成的负面影响,再次直击广药的软肋,获得了消费者的同情和认同。
(四)针对产品的特质
产品的特质是产品本身所特有的内在的独特销售点。针对产品特质进行逆向分析是指在广告创作中发掘产品与众不同的特征和性质。当今市场上商品同质化严重,同类产品的功能几乎相似,不一样的是产品的包装和诉求方式。在广告宣传时,如果能利用逆向思维,推出与主流不同的概念,寻找新的卖点,发掘出产品区别于同类产品的特征,利于产品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获得有利地位。
如“泰宁诺”止痛药面临的困境是阿斯匹林止痛药的一统天下,如果正面竞争去宣传产品的功效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于是“泰宁诺”利用逆向思维使出一个绝妙的“招式”,将产品定位于“非阿斯匹林的止痛药”。这就独显出产品的特质,从而区别于同类产品中其他的止痛药产品,在止痛药的产品中独树一帜。
(五)针对产品的形象代言人
Mowen&Brown(1980)提出了产品形象代言人定义,产品形象代言人是指出现在产品的广告中,并通过广告来表达自己对产品和品牌的认同感,从而使消费者建立或重建对广告态度的人。⑥产品形象代言人作用是引起品牌形象联想、体现品牌个性、造成品牌识别、增加品牌权益。男性用品用男性模特,女性用品用女性模特作广告,这是常人的思维习惯。但有时反其道而行之,却可收到意外的效果。
现在男明星代言女士化妆品已有先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近年来纷纷刮起了这股风潮:木村拓哉为Kanebo唇膏拍摄广告,迈出了“男星代言彩妆”的第一步;长腿欧巴李敏镐是悦诗风吟的形象代言人;台湾花美男周渝民曾经受邀为兰蔻代言……
这样的代言行为,乍看起来因为性别的不同而显得不符合逻辑,但其实也具有合理的一面。帅气的男明星一般都有庞大的女粉丝群体,并且女粉丝群体一旦喜欢了某位男星后基本上就成为死忠党。看着男明星的皮肤都可以保养得光洁细腻,那女性消费者就更加相信这些产品了。
四、对广告中的逆向思维技巧运用的批判性解读
(一)逆向思维的有效运用
1.有利于巩固产品和企业形象定位
当大多数广告都朝着正常的方向去诉求和推广产品的时候,正确运用逆向思维来创作广告,进行反方向的定位和诉说,使广告独显个性,让广告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记忆,最终维护企业形象,从而巩固产品和企业形象定位。
2.有利于说服消费者
众所周知,广告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产品的销售,但普遍的事实是,广告在诉说过程中常常忽略消费者的存在。广告创作者对动态产品市场的不了解,对目标消费群体的不了解,对各类竞争对手信息掌握的不充分,对市场研究的不深入等等,这些综合因素只要有一个方面不到位,都可能使广告诉说的方式与实际消费需求脱节。逆向思维的运用使广告从单方面的推销和诉说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来创作广告,从消费者的角度诉说产品,为消费者着想,这样有助于增加广告的说服性,是说服消费者的关键。
3.有利于化危机为良机
当人们接触一个陌生的新事物时,一开始总是习惯地循着常规的思路,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去认识它,判断它,寻找答案和解决办法。如果此路不通陷入困境时,才转换思维角度,另辟蹊径,从反面入手,诉诸逆向思维。当处于“劣势”“困境”“逆境”和“危机”的状态时,逆向思维可以解燃眉之急,转危为安,变“危机”为“良机”。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5
高校思想政治 教学 人文主义精神 培养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从文理科分科开始之后就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重文轻理,而思想政治课主要还是为文科生开设的课程,理工科在分科之后是没有这一学科的课程的,这种现象不只是高中,一直到步入大学都只这样,这也是为什么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精神认识不足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我国与其他一些国家经济逐渐一体化,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国家之间从表现上看是经济和政治的竞争,实则却越来越成为人文主义之间的竞争。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主要是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而现在的高校对于这一课程的开设并没有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是根据各专业的性质独立设置的一门学科,而人文主义精神主要是融入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当中的,所以这也是大学生缺乏人文主义精神的关键所在,如何培养大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人文培养也成为了当务之急。
1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精神的存在不是单方面的,它与科学精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人文精神强调的是对人自身精神的培养,而科学精神强调的则是人对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培养,如果大学生不注重对自身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就很难培养对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学校中大学生培养人文主义精神的关键来源就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当大学生接受了一定的人文知识之后,就会形成一种精神成果,日积月累之后,逐渐会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进而能够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各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2.1忽视学生自由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主角,以学生为扮演者的角色在持续着,而真正的教育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育只是帮助被教育的人,而不是把教育的人改造成一种学习的机器,为了某种目的才会去学习。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与历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教育一直都有“尊师重教”这一说法,这说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也是不可替代的,而当代大学生手现代社会和家庭的影响,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相对都较弱,社会责任感也有所欠缺,在加上从接触学校教育开始就形成了一种接受观念,比如说学生认为讲课就是老师的事,听才是自己的事,这种观念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不敢追求“事实”,不敢追求“真理”,不敢挑战“权威”,他们觉得这都不是自已一个学生该做的事,从而选择了顺从与妥协,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在学习时候就很难会有自主意识,更制约了学生自由发挥空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2.2功利思想过于普遍功利一般来讲是用来形容一些商人的,对于形容学生有点不太适合,其实不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上的功利思想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逐渐的感染到了大学校园学生的思想。功利思想是指一些注重眼前利益、忽视精神需求和太过看重对物质的追求,大学生一旦被这些思想所感染,在学习中就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比如说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就只是为了毕业之后能够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份较高的收入,并没有深入去想要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拜金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这些人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认识很是模糊,这也是造成功利思想较为普遍的现象。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对策高校教育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佳充电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关键,在校期间如何树立学生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1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应该多关注学生学习的氛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做的就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更好理解。大学生的生活大多是以校园生活为主,每天都会在学校不同的角落出出进进,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力,校园文化是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培养的载体,所以说,把人文精神有效地与校园环境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校园内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存在,这也是思想政治课中达不到的效果,也是最间接、最隐蔽的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一些校园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以最积极的状态去迎接新的事物,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3.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要着眼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和学生间多互动、多交流,让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所经历、有所体验、有所思考,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感悟与理解,这对于学生切身体验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4结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更好的培养高校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就要应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和谐的人文学习氛围,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更好的培养并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聂培亮.谈论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心理问题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线,而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可度普遍不高,学习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的心理因素影响最大,尤其是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分析
1.1 厌学心理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失去兴趣,不愿意接受教学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学生对课程教学感到厌烦,总想逃避,即使人在课堂也无心听老师的讲解,或是在课堂上做其他事情。如问题调查中,有65.1%的学生认为“学习这些课程常常提不起精神”,60.4%的学生“觉得枯燥”,32.8%的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50.1%的同学“课后学习的时间很少”。
造成大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急功近利思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现实,使90后的大学生养成了急于求成和独立自我的个性,更关注个人经济和名誉绩效,在意的是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自我需要的满足,对思想境界、精神食粮、崇高理想的追求往往放在其次。(2)教学改革不得力。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改革的进程较慢,力度还很不够,如仍存在内容陈旧过于理论化,方法呆板过于形式化,途径狭窄过于保守化,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仍处于主导地位,对不了学生的口味,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难以受到学生的爱戴。
1.2 逆反心理
这是学生不接受教师的观点和意见,漠视或是公然反对教师的言论和行为的心理表现。主要反映在学生对教学中正确的思想观点及教师所肯定赞美的事物,不仅不能理智冷静地去分析和接受,反而非常固执地加以否定和抵制。调查发现,有65.1%的学生不赞同“大学开设这些课程很有必要”,61.3%的学生不觉得“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感到受益匪浅”,48.2%的学生不认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很有用处”,66.2%的学生承认“我不逃课、旷课但不一定在听课”。
造成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1)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固化。因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解读不够,又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缺乏有效的心理体验。(2)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不够。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有些教师没有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特点,仍然一厢情愿地坚持灌输,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致、表达观点的欲望很难得到满足,从而滋生对课程教学和教师的对立情绪。(3)社会消极因素的感染。市场经济改革所引起的负面效应,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特别是社会中少数群体的个别现象,极易使大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偏激的思想,以致对所学的理论产生质疑,对教师学科化教学产生逆反。
1.3 轻视心理
这是学生认为课程学习不重要或自以为能够把握而不认真对待的一种心理。往往表现为不重视的应付状况,如敷衍老师布置的作业、应付考试等。在调查中,有70.3%的学生认为课程学习不太重要,不会认真去学;52.8%的学生坚持课程学习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74.6%的学生只关注课程考试的内容。
大学生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原因有两点值得关注:(1)实用主义思想。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使部分学生陷入了读书就是为了就业的误区,用人单位重视什么就准备什么,放松了作为人才最本质的东西——德性的培养,所以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没用的课程或没必要开设的课程。(2)学科认识上的误区。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大学生否认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习惯性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成是专业课以外的可有可无的说教,认为可以从生活中得以学习和锻炼,没必要作为课程设置,甚至有的学生把人生指导课看作是对他们的不信任和对其能力的否定。
1.4 依赖心理
主要是指有的大学生甘愿把自己置身于从属地位,听从或指望着教师安排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没有主动钻研和创造的精神,缺乏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总是期望老师分门别类地讲述,有时连总结和问题的答案也希望老师表达出来。调查中,有81.2%的学生认为思政课的学习就是认真听老师讲解;75.0%的学生觉得老师课讲得好思政课的学习就有意义。
产生大学生依赖心理的因素主要有:(1)应试教育的后遗症。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观念在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中依然存在,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主,学生以教师讲解为主,评价学生以考试成绩为主,以致一些大学生养成了“你讲我听,你说我做,你安排我服从”的学习方式。(2)传统教育理念的固着。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通常认为教育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应听从于教师的教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种教育理念在当前的一些教师和大学生的潜意识里仍然存在,以至于教学中教师经常将学生置于从属地位,一些大学生也习惯被安排和被支配。
2 学生心理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发挥产生极大的影响。
2.1 影响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果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兴趣,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显现。但因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存在厌学等心理,注意力没用在教学上,对老师讲授的原理、观点产生不了感悟,学习成了一种形式,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应对考试。如果学生对课程教学不感兴趣,再丰富的教学内容、再新颖的教学方法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影响学生对课程价值的认同
尽管国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各高校也确保了课程体系的实施,但仍有不少大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课程学习的意义,把课程学习当作是外在的政治任务,不能将其与个人的成长成才联系起来,以致对课程的学习存在着逆反、轻视等心理问题,根本听不进去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也难以从学习中体会到课程的价值和益处,更不用说提升其素养,教学的实效性自然难以实现。
2.3 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接受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掌握问题,关键是要产生思想上的熏陶和影响,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能力和人格魅力等因素的影响外,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厌学、轻视、逆反的心理,所以对教学内容缺乏专注力,或是一知半解,或不能融会贯通,没有在思想和情感上引起共鸣、产生感悟,也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4 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投入
“态度决定一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是教学实效性发挥的前提。然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不能深刻认识到课程学习的意义,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为了考试,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和重视课程的学习,更没能在行为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思想和品德。没有了学生主动学习、刻苦钻研和努力创新的精神,即使国家发再多的文件、学校再开设多的课堂、教师再怎么努力,教学效果也是不会提高的。
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心理问题研究[2012Z026],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
参考文献
[1] 石云霞.“两课”教学法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