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朗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配乐朗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配乐朗诵

配乐朗诵范文1

【关键词】朗诵;古诗词;配乐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73-01

一、古诗词配乐朗诵对于发扬古诗词文化所起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赋”、“咏”、“吟”、“诵”既包含创作的意思,又代表“朗诵”,可以看出古代诗歌的创作都是伴随着朗诵进行的。配乐诗朗诵形式将古诗词、音乐、人声结合起来,通过表达让观众体会到其中优美的意境,可以把诗歌朗诵变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变成一扇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2007年3月9日,为纪念35周年,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举办了“日中友好阳春音乐会”,会上我国艺术家朗诵了《春晓》、《送元二使安西》、《早发白帝城》等经典作品,中日艺术家选择了琵琶、萧、古琴等我国特有的民族乐器做配乐,整个会场座无虚席,让不懂汉语的日本观众从朗诵的氛围中体会到了诗歌的神韵。

二、使用不同乐器衬托诗歌内在的艺术意蕴

由于不同乐器的音色、音高不同,在做朗诵配乐时,选择合适的乐器和乐曲显得很有必要。下面以一些乐器为例作简要分析:

琵琶,音域宽广,富有表现力,被誉为“中国民乐之王”。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其声音为“大珠小珠落玉盘”,而孟浩然在《凉州词》中则写到“浑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借琵琶抒发惜别之情,表达对战争的憎恶。从《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曾听过琵琶女演奏的琵琶,情感真挚,旋律优美,采用琵琶做朗诵配乐,赋予了诗歌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琵琶不仅可以表现文曲的柔美,更可以表现武曲的刚毅和霸气;不仅可以表现古代的战争场面,还可以表现闭月羞花的柔美和哀伤忧郁的情怀。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重要代表之一。李白的《将进酒》采用古琴配乐朗诵,以情传声,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通过古琴的独特音色,表示了作者对富贵、圣贤的藐视。

钢琴是“乐器之王”,发源于欧洲,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但每一时期我国都有与之风格相配的诗歌。比如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崇尚主观感情,而抒情诗歌正好与之相对。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适合用带有抒情意味的钢琴伴奏,而中国钢琴曲《平湖秋月》,音色干净、旋律流畅、音调婉转,可让人体会到诗歌中思乡怀人之感。

三、古诗词配乐朗诵的艺术处理

(一)准确把握创作背景并与情感认知相统一。面对诗歌作品,我们不仅要探究其本身,而且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准确的把握。对作品创作背景的把握可分别从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时内心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情绪来分析,只有把握好创作背景,才能给诗歌的朗诵定好情感基调。

(二)在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配乐。根据诗歌所表达的意蕴和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合理正确地选择朗诵诗的配乐,通过音乐的对比、烘托,更有利于对古诗词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的体会。如张继笔下的《枫桥夜泊》,选择音色柔美接近人生的二胡,恰当地表现出幽暗、清冷的气氛,及作者孤孑清寥的感受。

(三)将运用语气技巧与内心情感体验相统一。朗诵时要做到用心吐字,用情归音。古代诗词是汉语言的精华,讲究声、韵、调三要素的融合,要求发音准确、咬字清晰、字声结合,力求“以字行腔、字声相谐”。在朗诵时,要准确把握诗歌风格,将诗词的的内涵和思想感情恰当地表现出来;其次要做到神情兼备,不仅要有恰当的面部表情、眼神及肢体动作,更要能通过音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从而流露出来符合诗歌内涵的的气韵神态。

(四)联想与想象并用,用感受诗歌形象突出诗歌意境美。联想和想象是体会诗歌意境的绝妙工具。在朗诵中,我们要形成形象的感受,才能表现出诗歌的意境之美,同听者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王福生.诗歌朗诵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8.

[2]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3]朱导荣.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讲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刘金龙,安全勇.叩问翻译之门,探寻内部规律――龚光明《翻译思维学》评价[J].中国翻译,2006(1).

作者简介:

庞韵叶(1988-),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工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影视类传媒专业播音创作;

纪 军(1986-),男,山西太原人,山西工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影视类传媒专业播音创作;

配乐朗诵范文2

用自己的身躯载着全家驶向温馨的港湾;

你是一座大山,用自己的双手托着夕阳把老人带进幸福的乐园;

你是一缕春风,

用自己的柔情拔动着丈夫那深沉的心弦;

你是一丝细雨,

用自己的心血滋润着儿女那干涸的心田;

事业中,你是一位多面手,

文韬武略,能攻善守。

晨曦中,当人们沉醉在晨练的乐曲中的时候,

你却在电访员的岗位上,微笑服务。

深夜里,当人们沉睡在甜蜜的梦乡里的时候,

你却在办公室里手握着鼠标为提高营销运筹帷幄。

寒冷的冬天,当人们围坐在温暖的家中欣赏着电视节目时;

炎热的夏日,当人们躲在空调室里淡笑风声时,

你却顶风冒雪、头顶烈日、四处送货。

啊!为推销品牌,你不惜晒黑了脸蛋、冻伤了双脚。

啊!为培育市场,你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奋力拼搏。

男人能做到的事,女人也能做到,

男人做不到的事,女人也敢去深求!

社会上,你是一个多角色,

生旦净丑美化生活。

老人面前,你是孝顺的儿媳,

丈夫面前,你是忠实的伴侣,

孩子面前,你是善良的母亲,

亲朋面前,你是真诚的知音,

家庭面前,你是勤劳的主妇,

事业面前,你是不屈的匹夫。

然而,有谁知道,你为演好每一个角色,

付出了多少热和光。

你品尝过成功的幸福,也享受过掌声的赞扬。

——那是你为瘫痪的老人端屎接尿时,

老人眼里闪动的泪光;

——那是你用甘甜的乳汁浦育儿女时,

孩子发出的阵阵的欢唱;

——那是你为出差的丈夫整理行囊时,

丈夫那挺拔玉立的形象;

——那是你用智慧和心血创造的事业成功时,

那一枚枚光彩夺目的奖章。

此时此刻,你是多么的骄傲,多么的自豪!

然而,在你人生的道路上,不光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的沮丧。

——当你的孝心被老人误解时,

当你的自尊被丈夫伤害时,

当你的叮嘱被孩子顶撞时,

当你的付出被亲友遗忘时,

当你的事业被困难阻挡时,

当你的名誉被小人诽谤时,

你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忧伤!

有时你觉得好累好累,真想躺在那幽静的草地上进入永久甜蜜的梦乡。

有时你觉得好闷好闷,真想大声痛哭,

面对苍天倾诉你的衷肠。

——但刚强的你没有躺下,因为你最珍贵的全家老少向你投来了期待的目光,

——但顽强的你没有痛哭,因为你最忠诚的事业,向你发出了时代的呼唤!

谁说你头发长见识短,

面对竞争的世界,你扬起了奋飞的翅膀。

谁说你性格脆弱,身单力薄,

你把学习、事业和家庭多副重担挑肩上。

啊,亲爱的姐妹们:

你们是家庭和睦的纽带,

你们是烟草成功的桥梁,

你们是天堂最美丽的使者,

你们是人间最亮丽的风光,

配乐朗诵范文3

一、参赛内容:

积极向上的诗歌、散文及古今诗词均可。

二、参赛时间:

20xx年12月30日(周三下午)

三、朗诵要求:

1、朗诵时间3-5分钟,自备配乐带,朗诵时要求脱稿。

2、朗诵形式不限,可多人合作,但不多于三人。

3、报名方式: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推荐,每年级最少两名。欢迎踊跃报名。

四、大赛筹备:

1、20xx年12月8日各年级报名。

2、20xx年12月30日(周三下午)音响设备、配乐播放;

五、评分标准:

1、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

2、衣着得体,与诗歌内容相协调;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 。

3、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音色优美,语言流畅 。

4、朗诵表演时感情充沛,能展现诗歌的意境,有较好的舞台气质,表演时轻松自然 。

5、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乐选择符合作品风格,音乐节奏与朗诵节奏协调。

六、评委及评奖方式

1、各年级组推选出一名教师担当评委。

配乐朗诵范文4

一、形象设计

朗诵者的形象要意气风发、光彩照人,仪表要端庄大方、亲切自然。男士要将头发梳理整齐,将胡须修理干净;女士要注意发型大方,化妆得体。

朗诵者的服装应整洁大方,男士一般着西装,系领带;女士可着套裙,最好穿八成新的衣鞋,以免给自己制造紧张感。服饰要和朗诵的内容、朗诵者的体貌相配合;服装和鞋子要配套,上装和下装从款式到颜色要和谐;装饰物要和服饰及人物身份统一,戴手表等应松紧适度,女性所配饰品最多不超过3件,不要配戴叮咚作响或太夸张的首饰。朗诵古典诗词可着古装,如朗诵李白的诗《将进酒》可穿古代长袍,衣袂飘飘,以展现这首诗飘逸豪放的风格。朗诵近代作品可着近代服装,如朗诵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可穿“五四”运动时期流行的学生装。

二、舞美设计

简单的道具、布景、灯光舞台等辅助手段,对朗诵也有很大好处,能更好地体现朗诵作品的意境,烘托朗诵的气氛。

朗诵的道具应简朴,如朗诵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可在蓝背景里放两个暗红的灯笼;朗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可放一辆轮椅、一张椅子;朗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片段,可垂一片晾晒的鱼网。

朗诵的布景应令人赏心悦目,图案和色彩要和朗诵的主题相匹配,或热烈如火,或沉静幽雅,或古色古香,还可用高低不同的台阶作背景。

根据朗诵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可采用不同色彩的灯光来烘托气氛。例如,朗诵朱自清的《春》,光线的主色调可用绿色;朗诵郭沫若的《雷电颂》时,可把前台的灯光熄掉,增加明暗对比度,还可根据朗诵的内容在时突然打开舞台上所有灯光,令受众产生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将作品的感染力推到最,或根据朗诵的内容需要采用追光等。

三、乐舞设计

朗诵中配以适当的音乐,有助于营造气氛,渲染人物内心的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乐曲可以是播放录音,也可以是现场伴奏。例如,2007新年新诗会《情感的花朵》,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泽群穿着浅色长袍朗诵徐志摩的诗歌《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旁边坐着一位美少女弹奏古筝。

精心选择和编配乐曲,有时甚至需要将几首曲子加以剪辑编配。配乐应选择情绪变化不大、风格稳定统一的乐曲,或选择一些主题不明朗或无主题的乐曲。这样,乐曲一旦与朗诵相配合,朗诵会自然而然地赋予它某种情绪色彩。所选乐曲还应尽量突出所朗诵作品的风格,如朗诵闻捷的《吐鲁番情歌》,可配以新疆民乐;朗诵中国古典诗词,可配以二胡、箫、笛、琵琶等;而朗诵抒情、深沉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可配以钢琴、小提琴或大提琴等。音乐常在朗诵前开始,有时也可根据需要等朗诵一段内容后再演奏或播放配乐。若是乐曲组合,应注意过渡、衔接应自然,一般应做到淡入淡出,即前一首曲子渐止,后一首曲子渐行渐起。有时,在两首曲子中也可适当留有空白。朗诵时,还可以配以哼唱、合唱或舞蹈、情景表演等辅助手段,但舞台、情景表演等要为增强朗诵的感染力为目的,不能喧宾夺主。

四、形式设计

朗诵时,配以新颖恰当的形式、富有创意的朗诵方式,往往能让受众耳目一新。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年一度的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央视的新年新诗会等朗诵活动的不断开展,朗诵的形式不断创新,更增强了朗诵的感染力。朗诵的形式分为独诵、对诵、联诵、分角色朗诵、群诵、合诵等。

1.独诵

朗诵材料的绝大部分适合独诵,有关个人情感的内容则更要通过独诵来实现。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那段经典的独白片断,非独诵不可。

2.对诵

两人朗诵,一般为男女对诵。在朗诵时,男女交替,有的地方也需要男女合诵。对诵适合于较长的作品,特别是内容带有两极化色彩的作品。例如,2008新年新诗会,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修平和王世林朗诵的《我在一棵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就是对诵。对诵的关键是搭档配合要协调默契,表现出来的风格要统一,形式与内容要一致,双方的音色、音质、身高体态、气质风度等条件最好比较接近,以利于整体的协调。有时,根据作品内容的特殊要求,也可以有较大的反差。

3.联诵

联诵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若干个朗诵者分别担当一个朗诵材料中的不同部分的朗读,如诗的节或文章的段落,以组合成朗诵的整体,这种联诵适合较长的诗文;第二种是指若干个朗诵者各诵一首独立的短诗,连缀在一起组成系列式的单元,如朗诵唐诗绝句组合。联诵的实质仍是独诵,但比独诵有着更丰富的表现力。

分角色朗诵比较适合于童话、寓言、叙事散文、剧本等作品,或生动活泼,或绘声绘色,或锋芒毕露,或异彩纷呈,富有艺术感染力。

4.群诵

这是集体朗诵的一种形式,适合气势磅礴的作品,可安排一人或数人担任领诵,部分由大家齐声朗诵。例如,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可先由一人领诵,朗诵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时,改为群诵,中间“旭日初升,其道大光……”部分又由领朗诵,结尾再次群诵。这样表现作品富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具有很强的鼓舞性。

5.合诵

它是指作品的一部分由一人或几人领诵,其余部分由大家齐声朗诵,其实质是独诵、对诵与群诵的结合,要求领诵和齐声朗诵配置得当。合诵变化多样、气势恢弘,给人强烈的震撼,在大型演出中分量较重。

在对诵、合诵、群诵中,还可以采用压字朗读、重复朗读等富有变化的形式,以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感染力。例如,2010年新年新诗会《囚歌》的朗诵,就多处运用了压字、重复的技巧。当朗诵者读到“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时,背景音乐中依次出现了“自由”、“自由”的和声,产生了回声般的效果,显得非常有厚重感。

朗诵时,形象设计、舞美设计、乐舞设计和形式设计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往往能将受众带入优美的意境,获得愉悦的享受。2007新年新诗会《情感的花朵》,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和梦桐朗诵穆旦的诗歌《在寒冷腊月的夜里》,其道具是一张旧桌子、一把旧椅子,桌上放着一叠发黄的信纸和一支笔,朱军身着蓝色粗布长衫,围着灰色的长围巾,梦桐身穿深色的旗袍。深蓝的灯光、飘雪的背景,让受众回到了20世纪40年代。钢琴曲响起,朱军坐在桌前,拿着笔,轻轻朗诵,时而搓手,时而呵手,时而写字,表现出气候的严寒。至尾声时,他站起来,走到梦桐身边并肩站着,合诵结束全诗。这一节目将道具、布景、朗诵、态势语言、配乐、灯光等和谐完美地统一起来,既符合诗歌的具体情境(天气寒冷),又符合诗歌的时代历史背景,向受众很好地诠释了诗的内容,感染力极强,令人回味无穷。

配乐朗诵范文5

可见动手进行操作,动口进行诵读对于学生发挥创造力,想象力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如何在语言课堂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一、因课制宜.转变学习方式,有选择地进行指导。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不同需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探究性学习的较高境界。

在讲述八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三单元时,由于本单元所选课文内容是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单元提示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因此,我采取了“综合课本口口查阅资料口口动手写作”的方式,分组进行了自主合作探究,并动手创作作品,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这一主题。学生表现出了空前的积极性。于是,组内的四个同学分头行动,有上网找资料的,有跑图书馆的,有执笔写作的,有编排形式的。。。。。。忙得不亦乐乎,气氛非常活跃。等到规定的八课题过去之后,第九课时交流分享的时间里,他们拿出了超出我想象力之外的作品,虽然有个别组的作品有些肤浅,但大多数同学还是获得了很大的收益。于是“科学幻想小说”“水球的自述”“地球就诊记”“恐龙口口地球的足迹”“人类走向孤独”“拯救地球”……等集学生的集体思想于一身的作品在课堂上引起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有的小组还自编了话剧,用他们喜爱的形式演绎他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体现了“关注自然,保护自然”这一主题。

二、让美术、音乐走进“寻常”课堂。

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但多年来,语言课堂上枯燥的字词句段,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进而对这一学科产生厌倦,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于枯燥的语文课堂产生兴趣?我大胆引进了美术和音乐,可以为散文和诗歌配画,可以为文章配乐,那么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又有几个学生甘于寂寞呢?到那里,你就会发现,学生的手亦能妙笔生花!学生的口亦能出语不凡!

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一课时,我利用了多媒体。在讲课之前,先交待学生预习内容:可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准备时间:一周。等到讲课时,学生作品再次让我惊叹:

作品一:配画配乐诗朗诵《钗头凤》。一个学生用电子琴弹奏《梁祝》,一个学生朗诵,一个学生即兴作画,一个学生将诗词用流畅自如的书法写出:

作品二:小品《游唐宋诗人词人故地》。黑板上悬挂学生自己画的唐宋诗人词人画像,并由一个学生做导游,其他学生做游客,把古诗人的生平及其他自然信息介绍得井井有条。

作品三:《住校生的一天》。学生绘声绘色地用诗词的形式把一天的学习生活表现得生动活泼,引起了阵阵掌声;

作品四:诗词朗诵《西湖诗咏》,学生把查找到的关于西湖的诗词配乐朗诵,情文并茂;

作品五:唱《关雎》。学生用《欢乐颂》的音乐配乐配唱,表现了对古诗的独到理解。

配乐朗诵范文6

【关键词】散文教学;创设情景;鉴赏语言;配乐朗诵

Discussed shallowly lets the student in the prose study obtain the esthetic experience the way

Chen Yizhi

【Abstract】Esthetic is person’s high-level spiritual needs. The prose teaching must stimulate student’s esthetic appeal, uses in the prose fully esthetics factor, raises student’s appreciation ability, the power of thought that the esthetic ability and creation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may use the establishment situation, the connoisseurship language, to dub in music recites and so on methods to carry on the esthetic teaching.

【Key words】Prose teaching; Establishment scene; Connoisseurship language; Dubs in music recites

审美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新大纲强调语文学科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散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新教材所选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缜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从审美的需要出发,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使散文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归属。因此,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

如何在散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呢?笔者认为,在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分析其景物特点、写作方法和技巧外,还应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中,可采用创设情境、品析词语、配乐朗读等方法进行审美教学。

1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审美需求

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

一段好的新课导入,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是课堂教学的“定调”,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特别是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要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朱自清的《绿》可以这样开讲:“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蕴藏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从而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2 鉴赏语言,拓展审美联想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与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其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就需要逐词品析、体味这种美感的产生过程。该段重点是河塘的月色,文中先用一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光似水的真切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则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进入梦境一般。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了听觉上的美的感受。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 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荷塘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 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学生在比较分析中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3 配乐朗诵,提升审美情操

一些经典散文作品,光靠赏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生动地再现出来,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是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直叩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情景交融、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完美境界,可预先剪辑三段经典民乐(《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梁祝》)作为该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景物特点后,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要求学生闭目用心聆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来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当学生聆听完教师准备好的配乐朗读后,为了保持和强化这一审美体验,立即让学生参与进来,伴随优美的旋律,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进行朗诵表演。这一活动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调动其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上一篇教案分析

下一篇重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