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名言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名言故事范文1
Being grateful can bring us a better and more beautiful life.感恩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When we put a small piece of alum into muddy water, we can see the alum can soon make the water clear. If each of us has an attitude of being grateful, we’ll be able to get rid of impulse, upset, dissatisfaction and misfortune. Being grateful can bring us a better and more beautiful life.
把一小块明矾放入混沌的水中,我们发现,水很快就澄清了。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沉淀许多的浮躁和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和不幸。感恩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文章屋网 )
名言故事范文2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
名言故事范文3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矗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名言故事范文4
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1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1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1、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2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25、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2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2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3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31、学无止境。——荀子
32、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3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35、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6、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3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39、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40、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4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4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4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4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4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4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5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3、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5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5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5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5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6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6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6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6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64、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6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6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6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68、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70、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71、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进学解》
7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7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7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7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76、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 学
7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7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8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8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8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3、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8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8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8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8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名言故事范文5
还记得四年级下学期时,老师发了一本写字辅助本,说:“这本作业是和课本同步的,所以这本《写字》要跟随课本的进度来描写的。”一开始,我很认真,一笔一画地描写,可没有想到,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老师竟没有检查。渐渐地,我有些散漫了,心想:反正又不检查,到检查时,再补也不迟呀?这样,一天挨一天,转眼间一个月即将过去,我暗暗窃喜——老师还真忘记了这回事!
直到有一天上午第四节课快要放学时,老师笑盈盈地问:“上次发的写字本,同学们是否跟上进度,跟上的请把手举起来。”“跟上了。”“啪!”我环顾四周,同学们的手臂像丛林一般密密麻麻地举了起来,老师的目光在同学们的手臂中徘徊搜寻着,正当“搜”到我这一组时,老师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那目光仿佛在说:“你为什么没写?”我脸顿时红到了腮帮子,心想:“不管怎样,我还是赶紧补一下吧!”放学时,我找到伙伴,借他的写字本看了一会儿,密密麻麻用黑笔写得汉字像黑色小精灵一样,嘲笑着我,嘻嘻哈哈地说:“要你拖,要你拖,拖一天是一天,这就是你的后果!”我“啪”的一声合起了他的写字本,在伙伴疑惑的目光中,我跑出了教室,两腿像生了风一样的,一路狂奔,进了家门,我甩下书包,拉开拉链,抽出写字本,一看,空白。我打开铅笔盒,拔开黑笔,龙飞凤舞地写着。嘀嗒,嘀嗒,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1:15、1:30、1:45,转眼,2:00到了,我欣赏一下“杰作”,龙飞凤舞,可怜巴巴的几课字,与伙伴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十几课字比起来,简直不成对比。我失望地走进教室。下午第二节课,检查到我的写字时,老师让我站起来,她的目光有些失望。我气我自己平时为什么不写,那些闲暇的时间都干吗去了?如今……
那件事,成了我的心结,挥之不去。从那次过后,我明白今天的事今天做,不能拖到明天,明天肯定也有明天的事。
名言故事范文6
关键词:股票市场 透明度 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83-0
一、引言
证券市场透明度是指市场对委托成交信息的披露程度,包括买卖委托报价与数量、成交价格与数量、交易者身份等信息的披露深度等。证券市场透明度对于市场行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人为的操纵现象比较严重,使得股票价格的中的经济信息含量较少、噪音含量增大,从而失去了正确引导投资的作用。2003年12月,上海股票市场信息披露规则发生变化,买卖盘揭示范围由三个最优报价扩大为五个,市场透明度显著提高。实证分析考察透明度提高对上海股票市场质量带来的影响,并根据证券市场特点提出如何设计合理的市场透明度提高市场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很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证券市场透明度改革的效果、改革前后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变化等进行研究。但对于证券市场透明度提高所造成的影响效果,不同学者间却存在较大的分歧。从透明度对证券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两方面看,研究观点可以分为三类:(1)市场透明度增加可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与效率性并降低波动性。Pagano(1996)从理论上证明增加透明度能够使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委托信息、有利于投资者准确预期证券真实价值从而降低交易成本;Glosten(1999)认为,市场中相关信息的传递速度会相应加快,因此降低不同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不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积极性便会得到提高,对市场流动性产生正面的影响;(2)市场透明增加反而致使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及效率性降低。Madhavan(2000)认为,透明度提高导致交易信息披露加快,知情交易者的私人信息会更快地反映到价格中去,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积极性会降低,从而对市场流动性造成负面影响。另外,透明度提高后,由于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当证券市场上中出现新的投资信息时,股票价格会迅速地趋向其内在价值,从而导致市场的波动性加大;Madhavan、Weaver(2000)研究了多伦多股票交易所的市场透明度后认为:完全透明的市场会导致市场操纵的可能性,且显著提高证券交易成本和市场波动;(3)证券市场透明度增加对市场流动性及效率性的影响效果不确定。Bloomfield研究发现,交易前透明度增加对交易成本和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Baruch(2003)认为,透明度对不同类型的交易者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无一定的结论。
国内学者对2003年12月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制度改革进行了研究。王茂斌、孔东民(2007)认为,交易制度改革会对交易者的交易行为产生影响,交易前透明度的增加降低了交易者交易指令的激进程度;董峰、韩立岩(2006)认为,交易制度改革增加了市场流动性,降低了市场波动、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通过上述研究可知,不同学者关于证券市场透明度效应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加上中国证券市场的结构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存在较大差异。
二、上海股票市场透明度变化的实证模型检验
1.检验的理论假设。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12月份股票报价信息透明度提高后市场效率显著提高。在透明度提高之后,市场的信息传递效率有所上升,意味着市场质量可能得到改善。假设在考察期内,上海证券交易所除了透明度提高之外,并没有发生其他的制度变化,所以把导致市场信息传递效率提高原因归结为透明度的提高,在逻辑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上海证券交易所透明度的提高通过对流动性、波动性等指标的影响,最终可能影响了证券市场的质量。
2.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规则的变化发生在2003年12月8日,因此,本文将事件前窗口期定为2003年11月份,然后检验此前和以后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用换手率表示)和波动率的变化情况。如果在事件后窗口期市场换手率和波动率确实发生了变化,那么这种变化肯定是由透明度提高而造成的。
波动率与其他常见的关于市场的指标相比,一个主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无法从市场中直接观测到的变量,与此同时波动率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有大量学者对波动率的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选择AM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指数的周振幅,用来衡量上证指数的波动率;用TR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样本股票的换手率,样本股选择涉及钢铁、金融、房地产、商业、能源、信息产业、有色金属、化工、电器行业、农业、旅游、纺织十二个行业,按照股本排名分别选取了行业前五位股票的日换手率并求其平均数来衡量整个行业的周换手率,再求平均数近似得到上证指数的周换手率。上证指数和样本股换手率原始数据均来自于海通证券网。
3.上证指数波动率分析。上海证券交易所每周股票价格收盘指数的方差也可以来衡量它的波动性。接下来我们用更为准确的数理模型来检验股票交易报价方式的改变是否影响上证指数的波动。我们采取2003年12月8日前后各15周,共31周的上证周收盘指数(szzs)作为样本序列,为减少误差,在估计时对szzs进行自然对数处理,即将序列lnszzs作为因变量进行估计。由于股票价格指数序列常用一种特殊的单位根过程――带漂移的随机游走模型描述,所以对上证周收盘指数估计的基本形式为:
lnszzs=α+β×lnszzs(-1)+ut(1)
对式(1)进行条件异方差检验,得到了在滞后阶数p=1时的ARCH LM检验结果:
表1 ARCH效应检验表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lnszzs模型的残差序列存在ARCH效应。因此我们利用ARCH(1)模型对式(1)进行重新估计,结果如下:
均值方程:lnszzs=-0.109+1.016×lnszzs(-1)+■t
方差方程:■t=0.000256-0.216■ t-1-0.517■t-1-0.0000379DP
其中,DP为虚拟变量,在2003年12月8日的前15周,DP设置为0;在2003年12月8日当周及以后的15周,DP设置为1。在方差方程当中,DP系数的t值为-0.257,说明了虚拟变量DP对上证指数波动■t没有显著性影响,这也验证了前面分析的上证指数的波动性没有因为股票交易报价方式的改变而出现大的改变。
4.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分析。TR(上交所样本股票换手率)是从钢铁、金融、房地产、商业、能源、信息产业、有色金属、化工、电器行业、农业、旅游、纺织十二个行业中按照股本排名选取的样本股的周换手率,再求平均数近似得到上证指数的周换手率。检验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考虑到一般的时间序列都存在p阶序列相关,因此ADF检验是检验时间序列单位根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以2003年12月8日所在的当周为转折点,对前15周的周换手率TRB和后15周换手率TRA分别进行ADF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2):
实证检验结果显示,TRB序列接受原假设,即TRB是一个非平稳的序列。而TRA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即我们可以认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RA是一个平稳序列。通过对前后15周两段序列分别进行的单位根检验和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股票交易报价方式的改变使得换手率前后发生了变化。当股票交易从三级报价方式改成五级报价方式之后,由于信息透明度的加强以及市场流动性的提高,成交量较之前表现的更加平稳。
三、结论与建议
1.透明度提高对上海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在上海股票市场,透明度提高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是综合的。一方面,透明度提高能够缓解由于暂时性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的股票价格的噪声波动,改善了市场的质量。另一方面,透明度提高增加了股票价格的有效波动率,意味着透明度提高会使股票市场对影响价格的信息做出更剧烈的反应,提高了股票市场对信息的反应程度。
2.信息透明度的加强提高了上海股票市场的质量。根据检验结论可知,信息透明度的加强提高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成交量较之前表现的更加平稳。因此,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待成交委托信息的披露范围,增加交易前信息透明度。根据市场微观结构的特点,对不同的市场采用不同的交易前透明度。
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透明度对股票价格波动率的影响是一个较新兴的领域。本文仍然留下了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进行深入探讨,如本文的研究只是交易前信息透明度对股票波动率的影响,那么交易后信息透明度是否对股票价格波动率具有怎样的影响还不得而知。
参考文献:
[1]董峰,韩立岩.中国股市透明度提高对市场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5):87-96.
[2]屈文洲,吴世农.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2,(1):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