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范文1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方法;三个阶段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8-023-01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重视课本,落实三基

回顾中考特点, 试题虽新, 但很基本. 很多题目有课本原型, 或是课本改造题, 因此巩固基础, 强化技能, 提升能力就是复习的总目标. 常见方法: 第一, 关注学生.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人, 因此, 课堂中教师一个关注的眼神, 一句鼓励的话语, 都会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 光靠自己在课上说评书, 不看学生一眼,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句空话. 第二, 重复记忆. 重点知识, 经常见, 热点知识天天见, 易错知识反复见. 多利用投影仪, 简单易行, 不像多媒体, 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强度, 又加大了课堂效率. 第三, 注重反馈才能落实. 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及时反馈情况, 不能凭感觉 ,觉得学生应该会是不现实的. 第四, 形式多样类型齐全. 对基本技能训练要讲究方法, 形式多样. 选择,填空,判断, 解答, 证明等, 逐步探索规律, 使学生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到最后才能形成质的飞跃。加强重点 突破难点。对中考的重点内容不能仅做一般复习, 要有所侧重, 因为中考数学命题的重点内容不仅是单个知识点的综合题. 因此, 复习中考要打破章节, 加强联系, 把学到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形成系统。

四、 防止走偏。研读《命题细则》,了解近年中考命题趋势与特点

在中考总复习之前,一定要认真研读《考试命题实施细则》和近年中考试题,包括其中的样卷,明确中考的要求,才能有的放矢,高效复习。中考试题在几年前就已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在坚持方向、保持稳定的基础上逐年发展,实现中考命题和新课程标准的接轨。近几年数学中考,会延续这几年的命题思路,重视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灵活应用数学,重应用、重能力、重创新。在整个总复习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细则》和样卷,反思自己的复习内容,防止走偏,随时、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五、 不留隐患。梳理概念,夯实基础,形成结构

在中考总复习时,一定要归纳和梳理教材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记忆和辨析。特别是选择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教材中的概念整理出来,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有的同学恰恰在这方面不注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如2005年杭州市第13题:给出下列4个结论:①边长相等的多边形内角都相等;②等腰梯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③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外接圆是同心圆;④圆心到直线上一点的距离恰好等于圆的半径,则该直线是圆的切线。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A)0个(B)1个(C)2个(D)3个。

2004年杭州市第6题:有下列说法:①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

六、 归纳方法。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但却渗透在初中三年数学的全过程之中,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更高层次的数学。近几年嘉兴市数学中考试题非常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包括: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类比联想类比归纳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统计思想和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参数法、构造法等。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和整理,这是很多同学复习中成绩总是上不来的根本原因之一。老师们在总复习时,应该对每一种思想方法的实质,它所适用的题型,包括解题的步骤都要熟练掌握。

七、联系现实,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自身各种能力

初中数学能力层面上主要考查:数感和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以后中考可能将更重视对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考察,关注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数学交流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察,开放型、应用型、信息获取型、实际操作型、规律探索型等新问题可能出现更多,对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平时做题时应做到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加强审题能力的锻炼,适当练习热点题型,才能做到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后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范文2

在总复习中要善于查漏补缺,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将其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基本技能;归纳、总结解题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总复习中常存在哪些问题?又如何做到高效复习呢

一、总复习中常存在的问题

1.过于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每位学生手中的复习资料多,特别是本地区的中考零距离及中考模拟试题。学生课下要做老师布置的试卷,课堂上老师要讲解完手中的资料。几乎是满堂讲解。这样大运动量的复习给学生带来的是生理上的疲惫、心理上的厌烦和思维上的混乱,学生一直处于应付状态。

2.重视过程积累,忽视合理分类。有些教师在复习课上只是讲题,对学生做过的卷子一题不落地讲。因为时间有限卷中内容又多,所以教师讲得很快这样学生对每部分内容就不会有太深的印象。 在这时候的课堂上教师也不顾学生的主体地位了,总认为该讲的讲到了自己就可以放心了。从学生角度讲,许多学生在考前复习时习惯多做模拟题,而不是对考试的内容做全面的梳理,对知识点的归纳。例题讲解和方法指导基本不看,丢掉了教师讲解的宝贵经验,只做习题。认为做的题越多越好。其实当大量的信息杂乱无序地输入学生的头脑中时,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类,在运用时就很难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种只重过程的积累而忽视合理分类的做法要不得。

3.过于机械模仿,忽视独立思考。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教师讲解的例题,课后做题时,一旦题目有变或进行了综合,就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了。这是因为许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习惯于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习惯于听教师的讲解。在复习中倾向于大量模仿各种类型的题目,并寄希望于在中考中出现类似的题目。长期下来学生就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这种现象还可概括为“学生跟着老师走,老师跟着题目走,题目跟着感觉走”。

4.过于拔高能力,忽视基础知识。通过解题方法训练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突击几个月就可以达到的。在数学总复习中,有些教师认为学生丢分较多的是中等以上难度的题目。所以常常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而一味地让学生做一些高难度的题目;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有明显的盲目拔高现象。在课堂上讲解大量的竞赛题和一些高难度的题目,这种讲解方法只对个别尖子生有好处,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会欲速则不达,甚至还会起到拔苗助长的不良作用。

二、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复习计划

(一)三轮复习的内容安排

第一轮复习是把初中数学分成“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图象”、“三角形与四边形”、“圆”“图形与变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板块进行复习。在这轮复习中要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课堂上老师要做的是:重要知识点的强化、重点题型的点拨、有代表性的习题的讲解、易错题的强调。学生要做的是:梳理,阅读、练习、订正。在这轮里还要过三关:记忆关: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函数求解析式;基本技能关: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第二轮复习以能力立意,以某一重要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为基准点,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问题对学生进行的集中训练。从形式上的分类――按题型专题复习;本质上的分类――按数学思想方法分类复习;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解题策略和解题方法指导。

第三轮复习通常是通过中考模拟训练,全面提高;自由复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调节心态轻轻松松迎中考。在这一轮中有四个关注点,关注点1:指导学生如何把握考试时间;关注点2:心态决定成败 试卷发放前的准备和调整,做题中的节奏调整(先慢再逐步提速),题目难易的心态调整;关注点3:查缺补漏,上好试卷评析课;关注点4:用好中考数学复习备忘录,

(二)三轮复习要时间清,任务明。

1.研习考纲考题,把握复习方向

考纲和历年考题应认真研究,确保目标合理,方向正确,深度、难度把握正确,确定复习的重心,从而加强复习的指导性、计划性、针对性

2.认真钻研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中考中考查双基内容的试题通常在90%左右,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形成,掌握常规题型的通性通法 在教学时应紧扣基本概念,不要盲目追求难题、怪题,应力求使每个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能掌握到位;教学时应关心每位同学,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有效课堂

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抓手 :先学后教,摸清学情。策略:“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强矫正”。不能简单地重复、再现知识,要重视学生参与,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在过程中展开思维,发展能力,要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切不可因时间紧而一蹴而就,起不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抓好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练习。课本中重要的例题和习题、数学活动材料等反映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通过类比、延伸、迁移、拓广,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解决,能有效地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数学能力。许多中考试题都源于课本,教学和复习时要对课本重要例题、习题,进行演变(改变题目条件、题目条件和结论互换、改变题目形式、推广结论、类比编题等),将课本内容延伸,提高,重视其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应用。防止只热衷复习资料而轻视课本现象。

4、定期检测反馈,展开针对训练

复习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通过学生练习、作业、测试等及时批改反馈,分析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抓住考点、重点、难点来组织教学,要加强教师的选题,增强复习的有效性,要加强纠错训练,增强复习的有效性,共性问题重点讲、个性问题个别辅导,提高复习效率。一轮复习的选题要有代表性,多样性,覆盖面要广,不求新题,二轮复习则要有针对性和创新性,注意查缺补漏,重点突出,教师一定要在选题上下功夫,选题要注重创新性,体现考试中考方向,切实做到“狠抓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注重创新”

5、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解题规范

(1)加强审题训练

要教会学生学会读题,善于从题目中分清已知和未知,提取有效信息;

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表达的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训练学生表达的规范性。

(2)善待错题(中考复习备忘录)

学生:错题批注 老师:错题检测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也要注意收集学生易错的习题,在资料书中做好标记在知识板块的专项测试中,可以将这些题目融进去,同时加入近几年的河北中考真题,达到学练考合一。

(3)教会学生反思归纳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只有在解题后多反思、领悟,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发挥数学能力指导解题。在复习中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同一问题总是多次失误,课堂上讲过多次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生知识掌握不不牢有关之外,还与学生不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有很大的关系。很少有同学做好解题后的反思,让他们在解题实践中,特别是失败中吸取有益的教训,及时反思解题心得,达到做一题,会一类,是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很好途径。

(4)规范解题格式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范文3

情境教学,顾名思义,是在数学课堂中把问题放到相应的情境中去。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与自身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科目。在情境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合故事创造情境

初中生年纪尚小,容易被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对枯燥乏味的题目普遍难以提起兴趣。这时,我们将故事与题目相结合,创造出一个让学生乐于思考、主动思考的情境,以此来摆脱沉闷的课堂气氛。例如,可以将时下流行的求小明的心理阴影面积与几何题目结合起来,以情境为先导,出其不意地嵌入题目,给学生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造情境

初中数学内容都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跳脱于书本上的情境,以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课本题目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更加真实可感的情境。例如,我们可以将人狗追逐等问题,迁移到体育测试的实际情况中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创造情境要结合重点

初中数学教学要分清主次,权衡轻重,创造情境更要如此,更应避免盲目教学。创造情境的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每一章节的教学中。创造情境与否,都要以是否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作为判断标准。例如,对于重中之重的解方程问题,我们要多施以情境教学,加深学生对于方程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提升。

此外,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互及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为了更本质性地提升教学效率,还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探索实践,争取最大程度发挥出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二、经常反思教学

反思教学,即在即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正如数学大师塔尔所讲: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又因为数学具有逻辑性、严谨性以及学术性等特征,必须加以反复研讨学习才能有所精进,反思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身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那么,数学课堂中反思能力该如何培养呢?

(一)教师要身体力行

教师应该身体力行,每节课都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回顾反思。并且在反思中进行引导,提示学生着重考虑本节课的重点在哪里,你的疑惑在哪里,你这节课的学习状态如何,你认为教师的教学中还有什么欠缺。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找到自己查缺补漏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吾日三省吾身

具体来说,在做作业前,先要求学生自主复习本节内容,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总结升华;在作业完成后,要求学生给自己的作业一个评价,可以提出学习态度,完成程度等指标以便于学生的自我考量;在每天的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好学习日记,日记中可以加入学习兴趣是否高涨甚至是今天心情好坏,尽量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习惯。

(三)每周写一次小结

建议学生在小结中,总结自己的优点,通过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因材施教,让教学工作充满针对性。例如,当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出现偏差,对题目的理解和认知产生错误时,教师可以及时地进行指导,避免产生遗留问题,影响日后的学习进程。

总之,反思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习惯,也能够深层次地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更是让学生主导课堂的有效方法。初中教师正处于学生们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成功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不仅对于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而且在未来的学习生活更是会具有难能可贵的优势。

三、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工作中。信息教育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多媒体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改革,起着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那么,如何更有效地、更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呢?

(一)将多媒体与情境教学相结合

运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使创造的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变静态为动态,让学生在直观、形象、具体的思维过程中,感受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从而深层次地影响学生认知状态,并为以后的深入探究打好坚实基础,为学生灵活应对多种情况创造可能。

(二)运用多媒体打造趣味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光影声色的全面感官刺激,变换自然的多媒体形式,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轻松可感的学习中去。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学生变得乐于学习,积极自信,在游戏中开发学习潜能,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思维,逐渐爱上数学,迷恋数学。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突破重点知识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范文4

【关键词】授课;培养;建议;心得

长期以来,如何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数学成绩,不仅是广大学生们,也是教师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成绩的好坏,我想既有人先天性智商遗传因素,又涉及到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改变遗传基因,那就努力在后天的学习态度上下手。在此,我仅把我对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几点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一、不同授课类型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一般来说,数学课的授课类型分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这三类课型各有特点,故听课时须注意各自要要点。

(1)“新授课”,是积极体验知识生成、发展、深化、沉淀的过程。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最关键的就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力争当场理解新授内容,与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横纵联系,能意识到这部分知识是哪一块知识的延续或能与哪块知识进行联系类比,这样我们就能从知识的生成、发展过程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习题课”,是巩固知识,升华知识,培养应用能力的过程。除了看老师做题以外,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否独立地推导一遍,并能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家听,遇到问题敢于和同学、老师请教,探讨。在听老师分析时应注意解题的思维过程,培养自己多思考、多探索并发现创造性证法及解法,体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

(3)“复习课”,是对知识的一个反思的过程。同学们在深入领会老师在复习课中给出的知识框架和经典综合例的同时,还要反思这些知识能否在你的脑海中结合先前的知识开成一个知识网络;要反思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是如何运用的,在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要反思自己的错误,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订出改正的措施。

二、注重数学学习方式中的“一”、“二”、“三”、“四”

(1)突出“一”思。数学学习根本上是一种思维训练,这与文科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文科学习要求的是思维广度,要博览群书;而数学学习要求的是思维的深度,要求探究思考。

(2)必须“二”动。一要动手,二要动脑。数学需要多实践、多做题,即为动手;但亦不能拿题就做,要有所思考,找到已知和未知想象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有所收获,此为动脑。

(3)掌握“三”遍。即上课认真听一遍,下课动手推一遍,考前认真想一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上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段时间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只能记住33%,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复习巩固,加深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4)“四”个依据——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和错题本。读好课本——它是教学、中考的主要依据;记好笔记——它是教师经验的结晶;做好作业——它能使知识得到拓展;准备错题本——它是自己内化的知识。

三、初三数学教学的心得和反思

(1)平常考试中是否需要次次闭卷。在初三阶段,每个同学。的心情其实都是很紧张的,如果考的太频太严,有时反而不利于他们有效学习,所以我在初三下学期的复习课上,会准备一套只有选择填空及几道运算题的试卷,可以开卷,或者进行讨论,但不能作弊,一节课时间,不强行要求交卷,在学生的相互探讨中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力地缓解了初三学生们的考试压力。

(2)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时候老师都低估了学生。的总结运用能力,在复习阶段我平均每个星期会拿出一节课让学生们自己来上课,当然上课之前都会和他们交流,对他们准备上课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一些意见,有些问题只有他们自己去亲身经历才会真正记住,有时我还会在孩子的课堂上发现曾经自己不曾注意的细节,所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对老师学生来说,可能是种冒险,但也许收获更多。

(3)怎么提高作业的反馈作用。平时我们的作业总是布置完让学生回家自己去做,但现在市面上的辅导资料参考答案比比皆是,我们经常发现作业本中不乏抄袭的成分,这样根本起不到布置作业的真正用意,我们并不能从这些练习中得到反馈.所以在初三课堂中,我并不会上完整的一节课,而是会留出二十分钟让孩子们现场完成作业并上交,这样既有效的排除了抄袭,又能及时看到孩子的知识接收情况,便于自己有效调整下节复习课的侧重点。

四、结语

当然,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想要学好它,也不仅仅是三言两语就能实现的,它还需要我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完善对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好的学习方法去发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乐趣,化被动为主动,而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能让学生们真正找到开启数学高分大门的钥匙,走进神奇的数学世界,这便是我们最大、最快乐的成就。

参考文献: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范文5

一、解决学生学习的“瓶颈”问题

进入初三阶段的学习,通过月考和小测试的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比以前更加努力了。上课、下课都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学习,进行预习、复习,但是成绩仍然徘徊不前,没有提高,这就是遇到了学习上的瓶颈。原因有多种,我们要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我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很普遍,特别是有些在初一、初二阶段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初三后,他们的成绩就是提不上去。部分学生学习困难是因为对考试产生恐惧感,看见试卷就蒙了,老师讲卷子就恍然大悟;部分学生是心理焦虑,因为一次没考好没调整好心理状态,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对学习有了恐惧感;还有部分学生是由于初三的课程作业多,有些应接不暇,不能及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学习了。总结起来,初三学生学生成绩提不高的原因:1.心理素质不强。2.思想松懈。3.学不得法。4.不重视基础。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在教学中,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改进。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多读书、制定学习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学完一节知识后进行系统小结。其中最重要的是预习和复习。每次做课后作业时要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和知识点,在下一次课前再做好课程和内容的预习,这样坚持下来对学习很有帮助。

2.重在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4.洞悉命题规律,把握考点,分析高考趋势,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二、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一般思维方法以外,还要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归纳、集合、对应等。这些思想方法隐含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期备课时,要统览教材,分析教材中隐含的教学思想方法,看它们分别体现在哪些知识及练习题中,从而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序列。

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的形成过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探索概括过程。因为数学思想方法通常隐含在知识里,体现在形成、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因此,只有突出过程教学,才能使学生逐渐地体会、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同时,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中多次出现的那些数学思想方法,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专门的介绍和概括,以便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并自觉地应用到以后有关知识的学习中。

三、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初中生的思维属于感性思维,单纯地依靠教师的理论讲解,感到枯燥乏味,也不能准确深入理解。我们不妨让数学学习与生活挂钩,从感性的生活中寻找数学的踪影。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是数学的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的内容就更丰富,更贴近学生生活,使教与学和谐统一。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数学生活化的意识。

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离不开思维,思维的过程是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必须加强以下方面的训练。

1.课上会听。怎样听教师讲课,怎样才算是把这堂课听懂了?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维,看教师是怎样从已知推出结论,已知条件到底有什么用。

2.多动脑想。学源于思,思考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没有思考就没有探究,要多想教师讲的分析过程。如当看到概念、定理、公理时,应仔细理解它们的含义(分清条件和结论,不能死记硬背)。当看到例题时,应自己先做后,再对照答案,如果做对了,就继续看下去。如果做错了,就找出错在什么地方,及时纠正,每看完一节时,应随意做几道练习题,以检验看书的成果。

3.自己动手练习。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也就是常说的知识过手。有的学生在做几何时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只看题,不打草稿,不画草图,这样做根本不能学好几何,因此在做几何题时,一定要画图分析,不怕失败。

4.勤问。问老师、问同学,要鼓励学生不懂多问,不要让困难成为学习的障碍,及时解决不懂的问题。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范文6

一、课本要“预、做、复”

每堂新课之前,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定理、公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二、上课要“听、记、练”

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练来减少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三、作业要“思、问、集”

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数学解题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

四、重视构建知识网络———宏观把握数学框架

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五、重视夯实数学双基———微观掌握知识技能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出最佳组合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六、重视强化题组训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七、重视建立“病例档案”———做到万无一失

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八、重视常用公式技巧———做到思维敏捷准确

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九、重视中考动向要求———勤练解题规范速度

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动向,特别是近年来上海的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在此特别指出的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会做而不得分。

十、重视掌握应试规律———提高考试成绩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