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学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播音学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播音学习

播音学习范文1

1把杆理论

把杆理论最早被应用于传统舞蹈学习训练之中,要完成舞蹈基本功训练必须借助把杆,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所谓把杆理论是指存在一种能够帮助完成某一事件的虚拟标准,这个标准是达成其他目标的前提,只有达到这个“把杆”标准,才能实现其它一切可能完成的目标。本文所述的新闻播音就以“把杆”标准形式出现在整个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过程之中。新闻播音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审美能力,提倡创作法则纪实化,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将规范性作为前提才能进行。加强新闻播音学习和训练能够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怎样规范吐字归因和科学勇气发声的能力,以使语言表达更具逻辑性,使有声语言传播更加精准。除此之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学会如何俯帖受众,深入理解内容以及加速思维运作等。所以,将新闻播音作为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把杆”极具可行性。

2播音主持专业新闻播音学习现存问题

2.1教学内容老套

信息全球化加速了我国的广电事业改革,“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融入”这一进程的发展便是最好体现。广大受众需求日益多样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满足广大受众需求,传媒工作者也不得不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作为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输送人才的大学也不断加强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但是大部分学校专业教材仍然选用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实用播音教程3》,书中内容大多以“理论+例稿”形式出现,虽然形式不错,但是例稿内容过于陈旧老套,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2教学模式单一

“理论大课+实践小课”已经成我现阶段我国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最主要形式。在大课教学中,老师利用多媒体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听老师讲并记笔记。这种“注入式”理论教学方式通常会让学生感觉乏味,提不起兴趣,课堂积极性不高。小课教学中,通常都是老师先示范,学生再进行模仿训练。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同样性格或是处于同一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消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2.3忽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优秀的传媒工作者应当是宽口径人才,具备采、编、播全面协调发展的能力。但是我国现阶段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所开设的课程却仍旧采用以前的标准,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能力。大多数课程设置都是以提高播音员播音能力为目标,使其能够将文字稿件巧妙地转化为有声语言。所以在教学时通常只注重培训关于有声语言的相关技能,忽略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以及培养其他能力。

3“把杆理论”在新闻播音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3.1设定“把杆”偶像

在新闻界,有很多荧幕形象非常好的播音员、主持人,播报水平极高,经常成为决定大家对一个电视台的认可度的关键性人物。这些关键性人物就相当于一个“把杆”,学生可以设定自己的“把杆”偶像,以“把杆”偶像的标准要求自己,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例如,学生将白岩松设定为自己的“把杆”偶像,通过模仿白岩松在播音过程中的吐字、发音技巧等来加强自己的专业基本功练习。同时,也可以观看他主持的《新闻周刊》《、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学习他的应变能力以及其它专业技巧,但是切莫一味照搬照抄,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这样才不会黔驴技穷。

3.2规范“把杆”标准

语言品质是衡量新闻播音员播音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对语言传播者的普通话水平要求极高。播音者在播报过程中必须吐字清晰、发音准备、声音动听圆润并富有变化等。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却需要播音学习者花很长时间去学习和训练,训练包括怎样吐字归因、运用气息、控制口腔等一系列繁琐又复杂的过程。当前,新闻播音学习标准五花八门,规范性不足,学生在学习是很难决定到底将哪一个标准作为“把杆”,因此,规范“把杆”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一个刚开始接触新闻播音学习的学生首先想要做的就是选择学习参考标准,但是五花八门的标准很难使其做出合适的选择,于是草率做了决定。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个标准好像并不适合自己,于是又放弃了这个标准,重新选择,如此循环往复,并没有达到当初预想的效果。所以,学生在一开始不应该急于做出选择,而是应该先对自己做一个全面分析评估,选择一个最适合自身特点的“把杆”标准之后才开始学习。

3.3加强“把杆”训练

上文已经谈及了设定“把杆”偶像和规范“把杆”标准,如此一来,要取得良好学习成效,加强“把杆”训练就必不可少了。如果只是设定偶像、规范标准而没有行动,学习很难取得成功。在同样的教师、教材和教学方式前提下,刻苦训练的学生一定会比一个只停留在理论上而从不加强训练,只会纸上谈兵的学生要强很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这个学生更能深刻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例如,学生在学习吐字发音技巧时,教材上的理论能够让其知道具体操作流程,如果不加以训练,就很容易忘记,更不能将其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但是,如果在学习理论之后就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就很容易理解和吸收这些知识,产生良好的效果。

4结论

播音学习范文2

我们实习所在的部门是华语环球广播中心的广客闽潮节目部。华语广播是国际广播电台使用母语向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及其他人士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对象是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胞,中国驻各国使领馆人员,中国驻外机构人员、劳务合作人员、远洋海员、中国留学人员,新移民,以及懂汉语和正在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士。现在,华语台共有编辑、记者、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68名,设立了包括广州工作站在内的10个华语台台属机构。

根据各自使用的方言,我们几个实习生被分别分配到潮州话、客家话、广州话三个不同的节目部。实习的第一天,除了办好实习报到手续之外,便是回办公室熟悉领导、同事们的称呼和职务,并由每个节目部的负责人给我们介绍节目的制作流程,分配实习的工作任务。

我所在的潮州话节目部,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固定的对外广播节目,其中,除了每日必有的“特色新闻”之外,还有时事报道、中国周刊、世界周刊、潮汕艺苑、工夫茶座、四海潮人、听友信箱、今日侨乡、五彩周末、乡音乡韵、在中国旅游、侨讯专递、动感中国、视点、经济纵横等栏目。

实习的头几天,我每天所负责的工作便是担任潮汕每日特色新闻的编辑工作。大概步骤就是在网上链接相关的潮汕地方网,浏览并摘选两三条当天发生在潮汕地区的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新闻,进行规范地编辑,然后交给办公室主任审批,一旦符合要求,就可以直接交给播音员,在当天的节目中播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习的工作任务也由少到多,从易到难。除了每天必做的编辑新闻之外,我开始做起“四海潮人”栏目的编辑工作来。从开始的听节目、做记录、比较并研究该栏目的特点,到最后完成整期节目的策划和文稿编辑工作,这当中遇到很多困难,也动摇过、放弃过,但坚持到最后,当回头看看自己这一步步走过来的历程,觉得自己似乎一夜之间学到了很多,从开始的一个清闲的实习状态转变到富有挑战性、考验耐性与毅力的过程,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工作的热情与激情,更多的是自信心与成就感。

播音学习范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

一、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现状

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受区位、经济的限制,发展速度比较慢。

1.学校定位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设置专业,导致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中,部分学校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去发展此专业,定位不准确,这造成很多地方院校培养出的播音主持人才竞争力不足。

2.课程设置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更新的速度很慢,多年没有更新调整,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课程设置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

3.师资力量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城市吸引力不足,给人才引进带来障碍,造成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匮乏。

(1)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招生规模急速扩张,而师资并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院校为了教学的需要,培养选拔了一些非专业出身的教师从事播音主持教学,比如一些表演教师、中文教师被短期培训后,承担播音主持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但是从长远看,非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不宜过大,培养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2)有播音主持行业从业经历的教师偏少。很多教师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了学校工作,没有从业经历,缺乏第一线的实践经验。

(3)缺乏专业带头人。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起步较晚,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太合理,缺乏高职称、高素质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

1.部分院校改革意识不强,人才培养方案陈旧

很多院校的市场意识不强,没有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对传媒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能与时俱M,人才培养方案比较陈旧,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的要求。

2.实践条件不足

很多地级城市往往只有一家广播电视台,提供的实习机会比较少,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利。播音主持专业是一个投入比较大的专业,需要提供完善的实训条件,相关的录音、录像设备,一定数量的演播室都是必需的。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由于投入经费不足,实验实训条件亟待改善。

3.教学改革的能力偏弱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缜密的教学改革研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都是近几年创办的,相关的教学研究起步较晚,教学改革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加快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数量庞大的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承担着培养大批传媒人才的重任,加快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1.适应全媒体时代,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步融合,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播音主持人才。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因为所处的城市限制,在接受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案方面迟缓了一些。要适应新的媒体生态,就要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内容,加大实践类课程比重,增强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2.应对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

现在,全国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比较多,仅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就有20多所。在这些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地处非中心城市,升本时间也不是很长。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都瞄准央视和地方卫视,这也是不现实的。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找好自身定位非常重要。培养的人才一方面要瞄准中小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小型传媒公司、互联网行业等,也要拓宽培养渠道,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许多和语言传播有关的岗位,如导游、讲解员、少儿口才教师、配音演员等,都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就业方向,都是大有可为的岗位。

3.引入项目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部分播音主持专业引入了项目课程的训练。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要求加强与工作岗位的衔接,直接与媒体和传媒公司合作,打通人才培养通道,让学生参与合作媒体的实际工作,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比如媒体和传媒公司的一些配音、主持、制作等工作,可以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来完成。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对企业来说,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制作成本。

4.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前播音主持专业在创业教育这一块的教学设计上是一片空白,就业指导类课程也很少涉及这一内容。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后,很多行业都加大了创新创业的工作力度。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高校学生创业的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也要主动适应国家的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创业教育,让一部分有创业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在学校层面,可以成立创业学院,加强创业教育,给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和设备等,引导学生合理创业。在教学环节上,也要增加创业教育板块,让学生了解创业需要的素养,比如传媒行业创业特点,微小企业的管理,财务知识的储备等,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5.加强专业教师与传媒一线的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要办好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都提供了较高的人才待遇,也看到了人才对于专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引进的同时,还要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力度,比如选派一些教师到媒体和传媒公司挂职锻炼,增强教师与传媒行业一线的联系,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提高教师队伍的媒体素养。

我们正处在媒体技术剧烈变革的时代,社会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担负着培养大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传媒人才的重任。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洁.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探讨[J].青年记者,2012(23).

[2]郑勇,张阳.浅析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3]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思考[J].新华文摘,2013(4).

播音学习范文4

【关键词】热播剧 《AA制生活》 “80后”

AA制,是指各人平均分担所需费用,通常用于饮食聚会及旅游等场合。这种分摊账单的做法解决了人际交往场上的面子和金钱两大问题。

在中国社会文化全面开放后的今天,AA制已经蔓延。受AA制的影响,许多“80后”男女将AA制进行到底:聚餐唱K,AA结账;恋爱开支,AA分账。特别是去年8月《新婚姻法》出台,其中规定夫妻离婚,房产根据出资人不同有不同的分割方法后,很多“80后”新婚夫妻结婚典礼支出,AA平摊;婚后做AA制夫妻,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五五分摊。网上,也引发了“AA制婚姻”大讨论:一部分人认为“AA制婚姻”会使男女双方在经济地位上旗鼓相当,奠定了以后婚姻自尊、自立、平等民主的基础;还有部分“AA族”们在论坛或者微博上晒起了他们夫妻生活的“AA制”账单,向反对他们的人晒起了幸福;还有一部分人坚决抵制“AA制婚姻”,他们认为夫妻不论是富有或贫穷,爱情才是一切的基础,彼此应该关注对方的习惯,达成共识,家庭生活才能朝理想中的幸福前行。

由李小璐、任重主演的《AA制生活》风靡荧屏,主要讲述两对“80后”夫妻在实行“婚后AA制”后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双方家长之间的分歧,最后问题解决并获得幸福生活的故事。

《AA制生活》为何能热播?现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从传播的信息内容和议程设置看,这个电视剧的选题瞄准当今的社会热点;二是它从传播服务受众看,它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三是从符号互动的媒介培养功能看,它的符号建构有效地实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一、议程设置——选题切中社会热点

传播信息和环境监测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首要功能,传播对社会起“瞭望哨”的作用就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实现的。所以媒介信息传播首先在内容上要切中受众要求了解社会信息内容的需要。维亚康姆公司总裁雷石东曾经提出过一个传媒界最为人熟知的从业理念之一:“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在信息社会,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依赖大众传播媒介存储、整理和传递的各种数据、资料、图片,以了解周围的环境,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确定自己的应变策略。传播能了解我们这个世界。李普曼在对新闻媒体和出版业进行研究后认为:媒介像是探照灯,灯照到哪里,人们就关照到哪里。尤其是对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们就更期盼和依赖媒介地引导和启发。一旦媒介所设置的传播议程契合社会的热点问题,自然就能更好地产生聚焦和热议的效应。

2012年“两会”调查结果显示,当今中国的五大热门话题中,“缩小贫困差距”,“房屋市场调控”位居其中第三、第四位。以“8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所承载的家庭压力及生活现状就是:物价上涨、工资下降、求职困难、对偶难觅、房价飞涨等现实问题。如何“成家立业”自然成为“80后”及其家长的一大困惑,国家政策和法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一大热点。

《AA制生活》切中大家关注的这些现实问题,通过电视剧这个艺术手段揭示这些问题产生的矛盾冲突。它的背景是现代大城市,选择的人物是两对刚刚大学毕业的80后大学生,何琪(李小璐饰)和韩心(任重饰)是出生于城市中产阶级的青梅竹马,蔡娟(马苏饰)和张林(曹炳坤饰)是一对,蔡娟是城市富豪千金,而张林确实农村来的穷小子。该剧反映了不同经济条件的人群的不同生活状态。

该剧的主题就是当下热论的“AA制婚姻”,反映了人们对待“AA制”的不同观念意识。何琪渴望在婚后有独立自主的经济权利,认为“AA”的方式可以让两个人过得更加快乐幸福。韩心认为AA制生活“有理无情”。张林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和很强的自尊心使他认为在婚后生活中执行“AA制”是保护他们婚姻的有力措施。而蔡娟制定了“为爱减压——让我们AA吧”。

“受众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行为体现在自由地选择使用何种媒介及对何种信息上,其中对内容的选择更重要。”①电视剧《AA制生活》的选题内容虽然主要反映的是“80后”的年轻人婚后面临的社会现实,但是由于这些问题同时关涉到不同的家庭和各种社会关系,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社会观念问题,也必然要触动具有不同类型的价值观、婚姻观和审美观的人,从而也就引发了社会上的关注、热议和思想的交锋。

二、服务受众——适应其多元心理需求

作为个体的受众对媒体接触的选择性决定了他们需求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但是作为整体的受众,其社会心理特征也具有许多的共同性,如自尊心理、崇名心理、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求实心理等。

首先,电视剧《AA制生活》满足了受众的求实心理。受众希望通过大众传播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80后”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试图从何琪、韩心身上寻找现实抉择的依据和答案;“80后”的父母希望从剧中看到传统和新潮在年轻家庭中的和谐共存;大学生在为自己的恋爱价值观寻求支持。在这个意义上,每位受众对于“AA制婚姻”有着不同的疑惑,他们渴望在电视剧中找到解惑的答案。《AA制生活》正是把握住了观众的心理,尽可能地在剧中给予观众心理的支持。

播音学习范文5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一、前言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荟萃之地,是文物收藏中心和展览中心,涉及历史、自然、艺术、科技等多门类的学科知识,是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中国博物馆协会曾指出:博物馆是以实物的验证而作教育工作的组织,是探讨学问的场所[1]。博物馆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优秀历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参观学习。近年的一项博物馆观众基本情况统计分析数据表明[2],在某博物馆一年的参观观众中,学生参观人数占总参观人数的34.4%,比例较大。在这些学生参观群体中,以小学生为主,而中学生所占比例却不高。博物馆是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因此如何更加广泛的发挥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博物馆在青少年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与学校一样,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基地,在对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教育理论中,教学三维目标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博物馆是青少年德育实践基地,馆藏的每一件文物都代表了一段历史。透过他们,不仅可以让学生听到其蕴含的那一段历史故事,了解它从出土到博物馆所经过的历程,切实加强学生的现实感、生活感和亲近感,而且通过这种“故事性”的课堂教学,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有利于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提升。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愉快学习,主动探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博物馆的环境是宽松自由和开放的,正有利于他们的主动学习。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更能学的进去,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供巩固课堂所学,从而真正发挥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功能。现在大部分博物馆在展览方面都在积极利用多种多媒体展览技术和手段以营造更加逼真和形象的展览效果,这种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陈列方式颇受青少年喜爱。另外,多种模拟场景如模拟考古现场和文物修复场景的展示,以及大型实景的展览方式,能够使展览更加的生动,从而吸引学生们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和追寻。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和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例如,古色古香的青铜器、千姿百态的陶俑、清幽秀美的青花瓷、行笔潇洒的书法作品、精美的古玉等各类文物,能够带领学生领略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感受浓浓的古韵国风。另外,从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展览环境等方面也都能欣赏到艺术之美。因此学生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通过发现美和体验美,能够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现今在我国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几千座,包括各类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天文博物馆、军事博物馆、铁路博物馆、工业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所提供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涉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方方面面,不仅涵盖历史艺术等人文知识,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知识。博物馆作为科普机构,要充分利用自身科普资源,促进青少年学生去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提高各种科学文化素养。

三、 目前博物馆对学生开展教育的一般方式

1. 学生到博物馆参观。

学校或者家庭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各种常设展览、专题展览特别是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展览,是开展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场所。例如,为了让广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山东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当地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发挥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窗口的宣传教育功能,在山东济南很多中小学校定期开展“走进博物馆”集体参观活动,每次参观之前学校都会制定详细的参观博物馆活动方案,确保了参观活动的顺利举行。

2. 博物馆定期开展各种活动。

目前,很多博物馆会定期开展各种针对青少年的活动,包括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科普讲座,举办科普小讲堂、DIY活动等,既能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又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到学校举办各种校园宣讲活动,例如科普知识图片展览活动等。另外,有的博物馆在寒暑假也会举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夏令营活动,小小讲解员活动等。

四、存在不足

博物馆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早在2006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即为“博物馆与青少年”,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发挥博物馆更好的教育效果,已成为博物馆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虽然各个博物馆针对青少年开展了多种展览和活动,但是仍有很多中小学生认为博物馆一些展览枯燥看不懂等各种问题,经过调查总结出以下不足。

1. 藏品展览陈列模式单一。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灵魂,也是服务青少年的核心手段。目前大多数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模式是“藏品加说明牌加展柜”的静态陈列模式,这种模式的趣味性不强,拉大了展览与青少年的距离。

2. 讲解词深奥难懂。

博物馆一般只有一套讲解词,大多是一些学术的、深奥的概念,对于文化知识储备较低的中小学生来说,现在很多讲解词太晦涩难懂了。

3. 博物馆教学资源开发力度不强。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偏重于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的文化课教育。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校外教学资源,博物馆课程涉及品行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体育、生活技能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美育教育等,而目前博物馆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还不够。

五、建议

同志曾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激活了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积极推进文物合理利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提出以下建议:

1. 丰富展览内容,运用新型展览技术,创新服务模式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博物馆应该进一步创新展览手段,将内涵丰富的文物藏品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让学生们在参观时感受到文化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例如,山东博物馆的《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以大型实景的方式生动再现了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这一生物界的壮丽史诗,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非洲大陆的狂野之美。该展览借助多媒体光影技术,生动的演绎了动物迁徙的壮观场景;质地细腻、逼真、多样化的展美呈现出了非洲大陆的草原、雨林、沙漠、湿地等形态各异的自然风貌和地理环境;该展览还融入了多种非洲元素,进一步刻画了非洲形象,令整个迁徙故事饱满而立体,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

另外,讲解员是联系博物馆与观众的纽带,根据观众的不同类型和需要,应该安排不同的讲解员,创新服务模式。建议博物馆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专门设计编写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讲解词,对于初中生和小学生的讲解,主要还是以讲故事的形式为好,讲述历史知识以高中生、大学生为对象。同时建议增加互动体验活动,在周末和假期多为青少年举办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

2. 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博物馆

博物馆使用新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更大范围地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互联网+”能帮助博物馆延伸基本的社会职能,通过利用信息、网络等新技术,建立即时共享平台,能拉近文物与社会大众的距离。针对青少年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建立数字化博物馆,能有效实施面向青少年的在线教育。例如,山东博物馆开设了数字展厅,利用三维影像制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观众足不出户,只要轻松点击鼠标就可以参观山东博物馆。数字展厅采用全实景拍摄,观众可以360度虚拟漫游,走遍展厅的每一个角落,观赏展厅中的各种展品,甚至连室内的装潢与布置等细节都能尽收眼底。展厅中展品图片均可点击放大,甚至器物上的纹饰也清晰可见。集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让观众能从中收获新的体验和感悟。

3. 大力开发和利用博物馆的教学资源

对教育资源的认识和挖掘是博物馆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3]。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以及藏品附带的文化和历史信息是博物馆教育不竭的源泉,合理地开发这些教育资源,设计适合本馆的教育项目,能够更好地为青少年服务。

例如,国家博物馆与学校密切合作,建立了“历史与艺术的体验”公共教育课程体系,开发课程90余项,课程内容涉及美术、音乐、戏剧、科学4大门类。这一系列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结论

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博物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具有着独特的作用。要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学生走进博物馆,就必须引进新理念、尝试新模式、运用新技术,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细致的服务,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席丽,山东博物馆新馆观众调查研究,齐鲁文物,2012,273-279.

播音学习范文6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系都考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等。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各种信息传播现象的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

艺术学通常意义上是指研究艺术整体的科学,即艺术学是指系统性的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科学。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品德故事

下一篇调任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