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制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事业单位改制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改制方案

事业单位改制方案范文1

一、基本概况

⒈自然状况。xx单位成立于年,为自收自支(或全额、差额拨款)全民(或集体)事业单位,隶属于,历史演变情况;主要从事,资质或特许经营权情况;注册资本(或开办费用)万元,法定代表人,有无企业法人登记。

⒉资产负债情况。经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评估,截止年月日,该改制单位资产总额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万元,流动资产万元;负债总额万元,其中银行贷款万元,拖欠社会保险费用万元,拖欠职工工资、医药费、集资等万元;净资产万元。

该改制单位经文件批准共核销不良资产万元,其中呆帐坏帐万元。有无或有负债、法律纠纷,或有负债、法律纠纷的基本情况。

⒊土地房屋状况。经事务所评估,截止年月日,该改制单位共有国有划拨土地平方米,价值万元,出让土地平方米,价值万元;拥有自有房屋栋(间)平方米,价值万元,主管部门无偿提供的办公用房栋(间)平方米,价值万元。

房产、土地是否抵押,抵押土地面积为平方米,价值万元,抵押房产面积为平方米,价值万元,抵押债权数额万元,偿债情况。

⒋经营状况。近三年经营情况概述(有无实行工效挂钩及工效挂钩的有关情况)。

近三年主要经济指标见下表:

年份营业收入实现利润上缴税收职工年均工资财政拨款的

数额和用途

⒌人员状况。改制单位共核定事业编制名(或为放开编制事业单位),截止年月日,共有离休干部人,退休人,在编在册职工人,五、六十年代退职人员人,享受遗属补贴的人。编制外人员人。

⒍下属单位及对外投资企业情况。依上述-分别进行说明(其中,下属企业的人员情况需说明离休、退休、在职职工及距法定退休年龄年内的人员情况),下属企业为公司制的,要说明各出资方、出资额及所占的股权比例。

二、改制的基本原则及拟改制形式

xx单位改制按照市政府关于事业单位改制的有关政策和程序规定,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规范处置国有资产、妥善安置单位职工、理顺劳动和社会保障关系,保证社会稳定。

按照规范操作、公正公开的原则,**单位改制拟采取整体出让、公开竞价(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由受让者组建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或因原因拟保留的国有股,改制后由**单位或企业持有,其余部分公开对外招投标或竞价拍卖),并按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公告信息和征集受让者。

三、资产及负债处置方式

xx单位改制的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按有关规定在市事改办委托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以经评估核准后的单位净资产(含出让土地亩,价值万元)(或以资产总额)为基础,合理确定转让底价。该单位国有划拨土地亩,价值万元,处置意见:。

该单位改制后,由受让者承继原单位的债权债务(如单独处理资产的,需说明债务处置方式),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该单位资产变现收益,首先用于支付本单位职工安置费用、资产审计评估费用、产权转让费用以及其他改制时必须支出的费用。如有不足,在本单位主管部门系统内统筹解决。

改制单位的资产变现情况分析:。

四、职工安置方案

经测算,xx单位改制共需支付职工安置费用万元,其中,离休人员万元,退休人员万元,提前退休(或离岗退养)人员万元(或万元-万元),自谋职业人员万元,进入改制后企业的职工万元,五、六十年代退职人员万元,遗属补助万元;改制前拖欠职工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共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万元,需在改制时计提。

该单位改制前拖欠的职工工资、集资款等其他费用万元,处理意见:。

以上各项详见《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安置方案》。

五、改制后企业的发展设想

六、改制准备情况及进度安排

根据市事业单位改革动员大会的工作部署,主管部门于年月日成立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所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的改制转企工作。年月日,召开了**单位改制转企动员大会,宣传了改革的政策精神。年月日,主管部门上报了《**单位改制转企预案》,市事改办以号行文批复该单位改制立项并相继委托审计评估中介机构对**单位进行了审计和评估。按照《连云港市市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制转企操作一般规程》(连事改办[]号)及有关规定,我单位于年月日对申报核销的不良资产及审计、评估结果进行为期天的公示,市国资办以号行文核准,市国土资源局以号文行文备案。

根据资产审计、评估的结果及该单位的实际情况,我们在事改办、指导组的指导下,多方征询意见后,形成了该单位改制转企的实施方案,并于年月日提交了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其中的职工安置方案于年月日在改制单位内部进行了为期天的公示,已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改制的步骤、时间及进度安排:。

七、需要说明或协调解决的问题

附件

(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安置方案

政府关于市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制转企的实施意见》(连政发[]号)、《连云港市市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制转企提留项目及计算标准》连事改办[]号文件精神及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制转企的有关政策规定,制订结合改制单位的实际情况,现制订**单位职工安置方案如下:

改制单位共核定事业编制名(或为放开编制事业单位),截止年月日,共有离休干部人,退休人,在编在册职工人,五、六十年代退职人员人,享受遗属补贴的人。编制外人员人。

一、人员安置及费用发放

⒈离退休人员的安置。离休人,需计提离休费、医疗统筹金、七项非统筹费用共计万元;改制前已退休(到××年月日)人,需计提待遇差、住房补贴、取暖费、社会化管理费共计万元,撤销单位医疗费用万元。改制后,已离退休人员的住房补贴由发放,离退休金及其他有关费用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发放。

⒉提前退休(离岗退养)人员的安置。符合连政发[]号文件中提前退休条件并申请提前退休的共有人,需计提的至法定退休年龄前的退休费、养老、医疗保险费、社会化管理费用万元。改制后提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由社会保障部门发放。

如改制单位资产变现后不足支付本单位职工安置成本,经改制单位主管部门系统内调剂仍不足的,此类职工应按规定办理离岗退养,离岗退养期间根据本单位的资产变现情况,由按月发给不低于市区最低工资标准(经测算共需万元)的生活费,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由为其到社会保障部门办理正式退休手续。

⒊自谋职业人员的安置。该单位改制时申请自谋职业人,需计提经济补偿金、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补贴共计万元。改制时与改制单位解除用人关系,为其办理劳动人事关系转移手续。

⒋进入改制后企业职工的安置。改制后企业原则上接收全部在职职工,改制时自愿进入改制后企业的职工人,需计提职工安置备付金、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补贴共计万元。单位改制时职工与原单位的用人关系自动解除,改制后企业与职工根据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重新签订不少于三年的劳动合同。单位改制时,需计算每位职工的经济补偿金数额并与其签订经济补偿协议,今后改制后企业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其在原改制单位工作的年限可按协议约定的内容到原改制单位主管部门领取经济补偿金。

⒌其他需安置人员。人数、标准及所需费用,改制后的管理等。

二、有关问题的处理

⒈单位改制前拖欠职工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共万元,改制时需补足,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⒉单位改制前拖欠的职工工资、集资款等其他费用万元,处理意见。

附件:

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主持人姓名:职务:

会议人数:实际到会人,占职工总数的。

会议内容:

⒈讨论审议《x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实施方案》

⒉对《x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安置方案》

进行审议表决。

会议过程:(简述)

对《x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安置方案》表决情况:

在经过大会讨论后,职工(代表)们对《x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安置方案》进行了表决,赞成的人,占与会人员的,表决结果有效。通过《xxx(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安置方案》。

监票人签名:

事业单位改制方案范文2

简单的说,企业改制就是指企业所有制的改变,通常我们所提到的企业改制是指国有企业的改制,但广义上也包括其他性质企业的改制,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确定。而私有企业的改制则应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通过。企业改制必然存在目标的,这种目标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够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创作并运行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公司制,公司制改造的实行有一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并能够给产权结构带来多元化的发展形式。在公司制企业当中,自然人或法人单独或组合建立是公司制存在的关键。公司具有法人性、营利性等特点,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拥有独立的财产权利,独立承担责任。

二、企业改制的方式及改制形式

从总体上看,各类企业的改制主要分为整体改制和部分改制。所谓整体改制,是指以企业全部资产为基础,通过资产重组,整体改建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规范的企业。就我国目前的市场形式而言,整体改制主要都集中应用在中、小型企业改制,可以说,整体改制是中、小型企业改制的良策。而部分改制是企业以部分资产进行重组,通过吸收其他股东的投资或转让部分股权设立新的企业,原企业继续保留。部分改制比较适合于大型企业的改制,尤其是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多采用部分改制的方式。企业改制的形式在目前的我国主要以公司制居多,并且伴随着其他形式的改制也正在悄然兴起,而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一)公司制

公司制主要分为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根据《公司法》设立,由股东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依据《公司法》设立,不同的是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在目前的我国,一些较为先进、资金实力庞大、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都在试图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便能够通过上市来募集更多发展资金。

(二)股份合作制

首先,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的一些做法,其次则是实行以企业职工的劳动联合与资本为主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很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当中,诸如餐饮、旅店等中小型商业企业适合于股份合作制,职工之间的劳动合作是创造财富的基础,所以在效益跟资本之间没有明显的结合,因此就使得该种改制形式显得较为灵活。

(三)企业合伙

合伙企业是指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组织形式。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有二个以上承担无限责任的自然人作为合伙人,签署局面合伙协议,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有企业名称,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即可。

三、企业改制方案的资质审批处理

关于企业改制方案的资质审批处理,其过程必须要保证严谨与公正,对于改制的内容必须要逐字逐句的进行审查,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和基础,将事业单位的改制变得清晰和透彻。四、事业单位的改制方案、相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一)事业单位改制所要遵循的原则

事业单位在转制、改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公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还要要依法维护国家、集体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不受侵犯,因此,清产核资的操作程序就必须要按照规范进行。首先,关于事业单位有一个十分敏感而又引人关注的话题,那就是事业单位自身的资产产权界定以及资产评估,尤其是有些历史瓜葛的事业单位,他们由于历史的缘故,可能会拥有一笔数额极为庞大的资产,因而也就显得这个问题就更加的突出,于是便衍生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能够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避免某些“有心人”借改制、转制之机,用尽各种非法手段来侵吞公有资产去满足个人的利益。目前来说,这是一个摆在各级领导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建立最新的人才启用制度

很多的事业单位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原有的人事制度并不能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企业的改制也应当将内部的用人制度纳入其中。众所周知,单位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都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原则,在自愿、平等、洽谈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合同的签订,进而明确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样做,有利于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成熟,加快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从而也就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采取多元的人事启用侧率,诸如实行岗位管理制度、按岗聘用、竞争上岗等行动。

(三)结合单位自身情况,决定企业的改制形式

由于事业单位本身就有着分布较广、类型复杂等负面因素,因此也就决定了其在转制、改制过程当中,不能对其所现有的形态进行整齐划一的改制作业,反之则是要根据每个事业单位特点来决定其改制的形式;比如从改制单位的股权设置角度来看,切不可单方面的强调国有资本要全部退出,而是应该在鼓励经营者持大股的背景下,对国有股份应采取适当的保留措施。

(四)建立完善的管理整治结构

大多数事业单位改制的目标都是为了建立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企业法人实体,因此,事业单位在改制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依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去完善自身企业的治理结构,从而保证企业在未来的运行和发展当中,可以正常的运转。

事业单位改制方案范文3

    一、做好了XX年年我县国有企业决算布置、汇总、上报工作。市国资委XX年成立后,要求各县单独报送国有企业年终决算,本年共汇编工业3户、流通企业11户、粮食企业27户、建筑企业2户、农牧企业7户,历时一个月,完成了汇总及上报工作,受到市国资委的肯定。

    按时完成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总结及扫尾工作。

    XX年按省市财政部门的要求,完成了义务教育绩效评价数据采集、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本年一月份,我们召集教育局、人大、校方代表组成专家组,对我县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价及总结,并形成专题材料,上报市局及县有关领导和部门,为下一步提高我县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必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此项工作作为我股本年的中心工作,全股同志全力以赴,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精心准备。在省市没有做出明确布置之前,我们认真学习了资产清查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调查了解我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状况、单位数量,设计了自查所需要的手工表;

   (二)精心设计方案。市政府4月18日召开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布置大会,我们在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的前提下,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工作方案》,征求审计、纪检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后,上报县委、政府同意并成立了清查工作领导小组,为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精心布置。4月28日召开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布置大会,传达此次清查工作的要求和分阶段任务,县领导又从提高行政效能和反腐败的高度进行了强调,从思想为清查工作扫清了障碍。

   (四)做好业务培训。4月30日我们组织县镇相关单位的200余名财会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对如何自查做出指导并以投影方式对资产清查网络填报进行了系统讲解。

   (五)做好单位自查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工作。我们耐心解答各单位在自查工作中提出的问题,做到有问必有答,对于部分单位网络上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多次上门现场指导,;对于没有按清查方案要求时间完成的,我们不厌其烦多次督促,保证了自查及上报工作的顺利进行。至6月20日单位上报率为90%。

    四、积极做好企事业单位改制工作。

    当前我县企事业单位正在进行大面积破产或改制,根据政府要求,我们要全面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去。一是要把好破产企业国有资产退出立项关,二是要监督改制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退出过程中的公开、公正关。本年我们共审查了四家国有企业立项破产,并明确提出资产处置要公开、按程序办理。为此,我股有二名同志抽调到清算组全面参与粮油贸易公司破产、政府招待所改制,全过程参与,在保证职工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努力实现国有资产退出的利益最大化。

事业单位改制方案范文4

一、情况复杂

1、政策依据不足。全省是从1996年元月起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依据是湘政发[1996]3号文件,只明确机关事业单位的国家干部、全民固定工、劳动合同制工人和人事、工资关系挂靠在机关、事业单位或在人才交流机构的人员为参保对象,而农林渔工不属于此参保范围。但这四家单位的农林渔工相继进入被冠以事业单位性质帽子的事业单位工作,因而不属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致使这些人一直被排斥在两个养老保险之外。他们强烈要求比照同单位职工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但政策依据不足,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国没有统一的政策,全省仍处于试点阶段。

2、改革方向不明。当前,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尚未出台,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职能性、社会公益性和生产经营性三大类的改革方向尚未确定。市农科所是我市唯一正处级差额拨款的农业科研机构,改革走势不甚明确。市林科所也是我市唯一科级差额拨款林业科研机构,市政府已于2003年将**林场、**林场确定为公益性林场,拟由市林业局主管转交市建设局主管,市政府已委托市建设局拟定接收方案。

3、身份参差不齐。这些农林渔工中既有建场初期的老资格,可以追溯到50年代,又有自然增长的;既有棉科所、旱科所和农科所合并而来的,又有从外地移民而来的;既有下放知青,又有从外省区调入的;既有编制部门签发编制计划、劳动部门批准招收的,又有主管部门批准招收的;既有按事业单位固定职工管理的,又有分配给土地按农民对待的。若按资历深浅、年龄大小、进场时间长短确认其身份,无法做到公正、公平,相关职能部门也不好操作。

二、问题突出

1、参保无门。在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之初,农林渔工的问题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由于国家、省均无明确政策,一直被耽搁下来。近几年,这部分农林渔工一直向市政府、相关部门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处反映,希望能按湘政发[1996]3号文件精神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处也积极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汇报,至今未能很好解决。

2、生活无助。这些农林渔工虽然高高兴兴地在人事部门领回了退休证,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退休待遇;虽然按时,却不能足额领取退休费,仅为正常退休费的57%左右,**林场和河洑林场农林渔工人平退休费分别为450元、600元,市农科所最低,仅为200元,该单位移民农工到退休年龄,只能享受一次性补助300元;**林场在职不在岗的农林工,单位仅仅发给每月50元生活费,远远低于城镇低保水平。

三、积极应对

事业单位改制方案范文5

关键词:组织转型;法人治理;战略转型;管理转型

根据国家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要求,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大势所趋!许多地勘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地勘单位),都要面临转企改制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地勘单位充分发扬“三光荣”、“四特别”优良传统,积极探索“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实践“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趟出了“三改一加强”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地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社会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地勘单位存在事企不分、机制不活、质量和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在地勘单位企业化进程中,出资人缺位、决策人错位、监管人无位、执行人越位等乱象,五花八门、层出不穷。面对老问题、新形势,地勘生产经营单位须做好准备,切实增强转企改制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坚定不移推进组织转型、战略转型和管理转型。

一、地勘单位转企改制之组织转型

所谓地勘生产经营单位转企改制,实质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所在,就是做好组织转型工作。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事)企分开、管理科学。需要转企改制的地勘单位,也不可能例外。

1.产权清晰

遵循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依法理顺国家投资、社会投资与地勘企业的产权关系。地勘单位首先要周密制定转企改制方案,按照规定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

2.权责明确

通过转换经营管理机制,使地勘生产经营单位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投资主体对地勘企业,享受保值增值和所有者权益并承担有限责任。

3.事企分开

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资金、技术、设备、物资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进入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政府部门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而由经济杠杆调控市场,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保持市场经济平衡发展。中发(2011)5号文件强调:转制单位要按规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逐步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

4.管理科学

地勘生产经营单位转企改制后,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深化内部改革,转变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要强化科学管理,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作为现代企业的制度核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体现了现代企业的本质属性。以融入法治理念和原则为基础,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四个部分组成:

1.股东会是公司权力机构,体现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

2.董事会是公司决策机构,代表出资人维护公司法人权益;

3.监事会是公司监督机构,监督公司财务、董事和经理行为;

4.经理是公司经营者、执行者,对董事会负责、受监事会监督。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系到投资者、决策者、监督者和经营者,乃至债权人及社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地勘生产经营单位转企改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组成部分,应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在有机制衡中协调配合,实现转企改制高效运作。

(三)地勘单位转企改制中的组织转型

从非事非企“四不象”事业法人,蜕变成现代公司制企业法人,即组织转型。这几十年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地勘单位转企改制,走过了一道道难迈却非迈不可的硬坎儿!

在国家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策指导下,我们地勘单位要紧抓组织转型,主动尝试事企分体运行、事企共同发展;同时通过现代企业法人的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形成全新整套的责权利规则,融合个人才能变成企业力量;通过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分立制衡又协调配合,确保地勘单位成功转企改制。

二、地勘单位转企改制之战略转型

地勘生产经营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从事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而地勘企业则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地勘生产经营单位要理清思路、明确使命,推动转企改制的战略转型。

(一)从政府导向到市场导向的战略转型

地勘单位是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公益事业的社会服务组织,长期依附政府部门、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例来奉行政府导向原则。转型改制后的地勘企业,既下海又上山,彻底融入市场经济。随着事业经费性收入的逐减、断奶,地勘经济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分开运作公益地质、商业地质和勘查服务,促成地勘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二)从服务计划到服务社会的战略转型

地勘单位长期为计划服务,围绕计划转、缠着领导转,养成了“弱、散、小、差、软”的老病根。这次改“劫”难逃,地勘企业变作服务社会的市场主体后,就得围绕社会转、缠着客户转,又实实在在面临“生、老、病、残、死”严峻考验。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

(三)从项目竞争到产业竞争的战略转型

地勘单位生产经营,由一个个短期化、季节性项目构成,出队--收队、再出队--再收队,一直处于不连续、跳跃式的发展状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勘企业,要凝聚人财物力和技术装备,努力凸现主业优势、形成产业规模,完成从项目竞争到产业竞争的战略转型。

(四)从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的战略转型

地勘单位生产经营指标的设计与考核,向来只重视货币工作量,从上到下都眼盯预算任务、财政拨款。今后地勘企业指标的设计与考核肯定重视经济效益,自下而上、由里向外都紧抓收入利润、成本费用、保值增值和现金流量等。

地勘生产经营单位推进转企改制,力争形成持续、稳健的战略性营利模式。而战略性营利模式,可以为地勘企业获取持续、稳健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地勘企业的财富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追求永续性发展。

三、地勘单位转企改制之管理转型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主要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活动,结合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资源,以高效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地勘单位的主要管理弊端:重生产轻管理,管理方式粗放,管理体制松散,管理制度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工作管理行政化等。

(一)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管理转型

受工作性质和环境因素影响,地勘单位人治因素较多。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管理转型,需要建立健全地勘企业的制度体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原则层

对地勘企业责权利的基本原则的界定;

2.操作层

对地勘企业事与物的操作标准的界定;

3.是非层

对地勘企业行为人的是非规范的界定。

(二)实现从粗放到集约的管理转型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提升效率和效益、效能和效果的总体趋势。地勘企业要集合资本、技术与人财物力等生产要素,在统一配置过程中,以节支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凝聚生产经营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和成果。

(三)实现从系统到文化的管理转型

事业单位与现代企业的系统和文化,截然不同。改变系统和文化,可以改变人们的作为;而改变人们的作为,却不能改变系统和文化。地勘生产经营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要在整体性、结构化和过程中,实现从系统到文化的管理转型。

(四)实现从职工到员工的管理转型

职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员和工人,员工是指公司企业的职员和工人。

1.实现从职工到员工的管理转型,有助于抛弃“国家干部”和“单位职工”,真正解决事企分开问题;

2.实现从职工到员工的管理转型,有助于打破“干部”与“职工”的身份界限,在地勘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3.实现从职工到员工的管理转型,有助于解放思想,甚至化解地勘单位转企改制引发的一些无端矛盾和纠纷。

(五)实现从方式到模式的管理转型

地勘单位管理方式粗放,朴素性强、随意性大、效果性差;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优良的方式方法方案的升华,解决企业问题事半功倍。地勘单位转企改制,要实现从方式到模式的管理转型。

四、地勘单位转企改制将胜券在握

事业单位改制方案范文6

改制后的西安秦腔剧院贯彻坚持“出人出戏出效益”的发展思路,艺术成就和经营管理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精心创排的《柳河湾的新娘》《秦腔》《大明宫》《七步诗》等大型剧目屡获国家级大奖,受到观众热捧,连续两届梅花奖榜上有名,公司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2011年又荣膺曲江文化领军企业。

在改制初期,西安秦腔剧院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改革内在动力不足;改革政策不配套,具体操作难把握;分配制度不活,激励机制缺乏等诸多具体问题。2009年7月,《文化部关于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出台,曲江新区更是针对改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资源配置、资金筹集、人员安置方面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2003年6月,西安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城市,曲江新区作为西安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担当起市属文化院团改革的艰巨任务。2009年5月,曲江新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制定了《西安秦腔剧院事转企改制方案》和《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薪酬方案》,全面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工作,公司仅用短短18天,全面完成了事转企改制工作。

短短几年,西安秦腔剧院已经从一个难管理、难经营的传统院团,发展成为全国知名、成长性良好的现代企业。回顾西安秦腔剧院转企改制和市属8个文化企业整体移交曲江新区的具体工作实践,对于改制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不成熟想法逐渐浮出水面,希望能抛砖引玉,交流研讨。

一、充分认识转企改制中存在的思想观念问题

在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过程中,体制的转变、观念的碰撞、利益的调整,必然会带来演职员思想上的困惑、观念上的不适应、心理上的不平衡,容易诱发各种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油和催化剂的作用,减轻改革带来的阵痛,缩短转型期的不适应,确保改革稳定、和谐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课题。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其经济体制、组织结构、各种机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演职员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现状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

1.理解不深。有些职工对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目的和意义认识、理解不够深。我们现在不是挺好吗?改什么呀?有些演职员安于现状,缺少忧患意识,“把文艺推向市场,就是推向坟场”;有些演职员对转企改制面向市场缺乏理性认识,转企改制是上面的事,我们该怎么干还怎么干;有些演职员“等、观、望”,存在侥幸心理;有些演职员由于自己的能力,担心被解聘失去工作岗位,在思想上产生害怕消极心理;也有些演职员对改制政策不理解,暴露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思想;还有不少老职工担心改制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带来工作节奏、工作强度增加而无法适应,产生了要求提前退休的心理。

2.准备不够。有些演职员的观念形态、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仍有许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对院团改制心理上、能力上准备不足。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演职员们面临着身份的转换、收入分配的重新调整和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劳动合同制,依据合同实行解聘和辞聘,这一人事制度改革,对一些能力强的职工,能够正确看待,调整、适应较快,部分能力不强的职工就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对前途感到担忧,产生心理负担和恐慌。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降低固定部分工资,拉大职工的收入差距,这使得部分职工产生心理失衡,甚至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

3.信心不足。主要是对演艺业改制后的发展担忧、对自己的未来担忧。建国以来,国有院团一直定性为事业单位,由国家统包统管的事业单位改组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由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面向市场自筹经费,由原来的“吃皇粮”转变为到市场上自己“找饭吃”。面对这样的变化,有些演职员对转企改制后的演艺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信心不足,对院团转企改制后的发展前景担忧,担心企业效益降低,个人收入减少,因而对体制改革产生怀疑和恐惧心理。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转企改制后的重要举措

1.更新观念,提高对转企改制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认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浓厚的氛围,提高职工对转企改制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以观念突破带动工作突破,统一“深化改革是事业发展唯一出路”的思想认识,使绝大多数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正确对待改革、积极参与改革、主动支持改革。

2.完善政策,推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一是要尽快明确养老保险等相关政策,解决转企改制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瓶颈”问题,畅通出口。二是要完善人事制度,拓展人事范围,对新进人员实行人事,办理社会保险,使单位人真正变成社会人。三是要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处理好人事争议仲裁,维护原事业单位人员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