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毕业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毕业设计总结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电路设计、原理图与PCB图设计、实物制作与调试、撰写论文以及答辩等多个环节,是对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工程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但是,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生源质量的下降,以及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导致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出现明显的下降。因此,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
我校工程实践教育中始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倾向,忽视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有的不会做方案设计;有的缺乏研究思路和方法;有的仪器操作不熟练,不会排除在实物制作与调试中遇到的故障和问题,导致实物没调试成功;这些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1.2 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严重不足
我校的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的1~16周,正是企事业单位招聘的高峰时刻,由于如今经济转型,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寻找一个好单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参加招聘会和面试,如果面试成功,用人单位希望学生马上顶岗实习,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实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当然还有极少数学生忙于补考等遗留问题的解决也牵扯了大量的精力,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1.3 学生对毕业设计认识上有误区
我校大多数学生认为毕设对寻找工作单位没有影响,同时认为毕业设计总是可以通过的,没有将毕业设计看成是大学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综合实习,是对自己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自己清晰了解设计过程的学习,是自己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对自己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尽快适应社会,影响巨大。
2 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措施和建议
2.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进行系统设计、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课程体系改革中进行了如下修改:(1)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五个模块。(2)重视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建设,对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教学内容优化,主要强调电路理论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电子器件的外部特性,突出实践运用,加强实验教学,在实验性教学中增加设计性实验。(3)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单片机,将其由专业基础课调整为选修课,考核方式为项目设计,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4)针对应用型本科的特点,调整专业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运用,将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选修课进行调整,如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调整为射频电路及CAD技术、FPGA通信设计基础、ARM原理与应用等。(5)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更加合理有序,符合认知规律,学生在一、二年级注重专业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和建立基本的系统概念,掌握基本的设计流程和动手制作实物的能力;三、四年级则是专业工程设计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独立设计一个完整电子系统的能力。(6)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立实验室开放机制,电子工艺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自主管理,其他专业实验室由学生申请,系部批准后对申请学生开放,尽可能提供实验室给学生使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7)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引入仿真工具和软件,如MATLAB,MULTISIM,PROTELL等。尤其是单片机教学采用CDIO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校企合作,与企业合建实验室,如与TI公司合建单片机实验室,将最新的电子技术引入教学中;并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鼓励大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开展科研活动。(9)开设科技讲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
2.2 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模式进行调整
(1)由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有责任心的中青年教师组成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小组和指导小组,对选题的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时效性进行评价和筛选,强调选题以设计类题目为主,要求软硬件相结合。(2)学生的选题时间可灵活调整,我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做毕业设计时可选取与学科竞赛相近的题目;参加飞思卡尔的可选取智能车的题目;还有一些学生可在第6学期单片机实践时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作为选题,如有学生在单片机实习时做的是电子抢答器,毕设时做的是无线抢答器,学生完成得非常好。(3)对学生加强教育,认真开好毕业设计动员大会,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毕业设计是一个自主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一个预演,对学生很重要,消除学生的认识误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4)严格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制度,对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中不合格的给予警告,如在毕业设计中确实不合格的要求二次答辩,二次答辩还不合格的则毕业设计判定不合格。
3 总结
近年来我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调研,借鉴其他学校的一些经验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优化突出应用型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毕设时间和组织机构,整合学校实验室教学资源,与企业合建实验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已初步扭转质量下滑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英桂.浅谈高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学高等教育,2006:89(3):65-67.
[2] 彭熙伟,郑戌华,王向南.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0(12):45-47.
[3] 刘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4):49-51.
[4] 刘兴江.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8):126-128.
电子毕业设计总结范文2
关键词:网络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4-0000-02
一、前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对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探求真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强化社会意识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高校扩招导致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下降。传统的毕业生指导管理模式或很难满足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需要[1]。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普及到人们日常工作中,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文化、教育。所以,可以探索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高等教育研究课题[2]。
二、必要性与重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时代”进入“大众教育时代”[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20%,但我国的高校学生增长速度大大超过高校教师的人数增长率。每名教师所带毕业生人数大大超出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教室、图书资料等人均教学资源也显得相对紧张。计算机和网络已逐渐进入我们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成为我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以此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的及时性、便利性等优点,使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繁重教学任务变得轻松些。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系统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利于检索、交流方便等优势,在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中,更好的为广大师生及管理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其必要性及重要性可总结如下:
(一)丰富的网络资源
大学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必须要查阅详尽的资料文献及工具书。图书馆的纸质图书资料书目及数量有限,每逢毕业生进行毕业环节的高峰时节,学生不能每人均借阅到需要的工具书及资料。网络可以建立一个全文的电子资源数据库,为毕业生开辟网上图书馆、阅览室,服务平台资源共享,毕业生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信息资料的快速检索、查询、浏览和下载。
(二)便利的信息沟通
传统的毕业管理模式不利用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网络模式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双选、任务书下达、格式规范、资料递交、答辩安排、评审标准、成绩等提供了支持和帮助。通过网络可以将信息及时、快捷高效的在网络平台进行反馈,学生及时得到了指导教师的指导。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方式改变
网络指导模式使之教师在指导毕业生过程中时间及地点均不受限制,可以实现网络在线及非在线留言的方式交流与沟通,改变了传统的毕业指导模式,便于毕业生及时解答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科学化
由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对于管理毕业论文的任务十分繁重。依托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必将促进论文管理的改革,实现毕业论文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化,是提高论文管理效率的一个可行的解决思路。
三、网络管理过程研究
传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只能选择时间面对面或者使用电话等方式,因此时间和空间上均受到了限制,也不是很方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文的质量。此外在论文完成后,由于缺少统一指导与管理,毕业设计(论文)论文内容、格式、规范性差,需要使用纸张打印装订成册存档时保管,费钱、费工又费时,而且也增加了日后资料的查阅难度[4]。然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系统则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便于校内外的网络接入,可以实行多级管理,是对传统毕业管理模式的提高[5]。它不仅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更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2008年以来,常州大学尝试了通过网络实施毕业设计(论文) 的过程管理,起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比网络管理前后对毕业生的指导情况可总结如下:
(一)题目双选和任务书的下达
网络管理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很难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双选,题目的申报及选择一般以纸质文档进行,对于的题目的理解及认知度也较差,没有与指导教师及时沟通。因此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许多学生要求更改题目。题目应当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起确定,而且选题要明确目的、任务具体、难度适中,否则会给学生充分了解毕业设计(论文)任务造成很大困难。网络管理后,按照毕业设计的文件规定时间,指导教师在网络指导系统中及时申报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而且对每个题目的来源,课题背景,需要解决的问题,难易程度及解决问题的手段及方法,是否有项目经费支持,均有详细的介绍与说明,同时在任务书中对课题的毕业进度日程也做了较为详细的计划于安排。毕业生可以在选题前通过网络指导管理系统对题目进行充分详细了解之后,不清楚的地方再与指导教师的及时沟通后就可以在网络系统中进行按照志愿顺序选择自己的毕业题目,避免的选题的盲目性。最后指导教师来根据学生志愿顺序确定选择每个题目的毕业生,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双向选择。
(二)毕业生网络指导过程管理
网络管理前,学校教务等相关部门需要检查及充分了解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无法时刻跟踪监督,而且仅对其中一两次抽查就判定其毕业设计(论文)设计的质量也缺乏客观的科学依据。如果采用大面积的检查与管理,肯定会耗费巨大的财力及物力,而且其管理未必能达到其理想的效果。网络管理后,毕业生将相关的毕业资料都提交到网络管理系统中,其中包括毕业前期资料(如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毕业正文、毕业任务书、毕业过程中的周报告、阶段性小结、教师的回复及批改反馈意见等。这种毕业生指导模式无疑将毕业环节的每个过程均融入系统中去,学校有关部门可以较好的利用高级管理模式查询及检查每个学生的毕业环节进展情况及其质量,随时发现指导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构成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对毕业生指导过程管理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
(三)论文资料的管理
网络管理前,对于资料的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存放空间及纸张,电子化程度低,而且对于相关资料的归档、借阅、检查等也不方便。网络管理后,可以节省对资料管理的人力、物力与空间,同时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电子文档进行科学管理,方便论文的借阅、抽查和验收等工作。
(四)论文评阅功能
网络管理前,论文的评阅需要指导老师、评阅老师等轮流交换评阅,来回搬动大量的纸质材料,费时费力。而且评阅结果返回到学生那里又有段时间,有的学生答辩前还没有修改好。网络管理后,学生上交电子稿后,评审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同时进行评阅,及时反馈修改意见,并限时返回修改稿,为学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时空条件[6]。
四、结束语
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几年实践证明,在选题、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中的过程管理与检查、毕业论文撰写、答辩与成绩评判等各个环节中对于保证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均是有效的,也是可行的。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若能结合具体情况加以改进,会对网络管理系统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网络资源,充分利用高校网络图书馆电子资源搜集相关专业设计规范,图集,同时借助Endnote软件检索工具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文献查阅与写作;另一方面,在毕业论文(设计)网上指导交流平台中可增设语音功能,提高交流效率,配合QQ工具,飞信等免费资源。将教师的网络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变得轻松与便利,使得信息化和人性化。
当前,许多高校均不同程度尝试了采用网络管理模式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网上指导,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及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起到了强大促进的作用。所以,对于这种毕业指导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充分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1]于导华,闫达远,方萍.实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的探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z1):143-147
[2]朱正伟,刘东燕,李杰.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008):74-76
[3]王锋.毕业设计(论文)网上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5,(002):44-47
[4]代君,程霄.新形势下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指导交流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008):179-180
[5]张黎,戎红仁.工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006):44-45
[6]王天兴,杨海刚,宋桂林.注重毕业论文(设计)网络平台运用,培养不同流向学生持续发展能力[J].文教资料,2011,(003):179-181
电子毕业设计总结范文3
1、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
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专业根据电子信息领域对人才的要求,鉴于生源的特点,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是能综合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型电子信息人才。为了实现该培养目标,需实施“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需要实施合理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特别是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思路。
2、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电子信息类专业要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相关岗位技能和创造性需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就必须有合适的实践教学来支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循技术、能力培养的规律,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各类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创新的技能培训模式,使学生技能的培养依托行业、企业,靠近市场,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习掌握融入行业和市场主流的实用技术,构建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2.1电路电子实验。对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完成训练,主要掌握基本的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养成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2.2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在学生完成电路电子实验后应进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进行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某一个相关题目的设计,由教师给出课程设计题目或经教师审核的自选题目,题目确定后经电路设计、电路安装和调试、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和答辩环节,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在课程设计中一定不能采取“纸上谈兵”的办法,既只让学生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方式,如采取这种方式就不能达到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的目的。
2.3EDA软件应用培训。随着EDA软件的普及,现在的电路设计和调试可以通过各种EDA软件实现,对学生进行EDA软件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能力和提高效率。
2.4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针对当前电子信息领域应用广泛的技术进行系统培训,此项培训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专业技能培训可包括单片机应用培训、嵌入式系统培训、PLCD和FPGA培训等。毕业设计环节是整个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毕业设计必须以实际应用为选题依据,突出专业的应用特点。
2.5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既是对学生设计和应用能力提高,也是对前一阶段实践教学效果的检验,毕业设计阶段必须要求学生完成实际电路设计制作或完成电路仿真测试,不能只做理论分析,否则不能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
3、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专职教师除了承担理论教学工作之外,还参与电路电子实验、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专业技能培训和毕业设计等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专职教师要按照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积极承担实践教学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实践教学任务。在完成实践教学工作情况,自编多种实验指导书、培训教程、指导专业设计竞赛等。
4、完善实验实训室建设
电子信息实验实训室能够承担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实验实训,专业培训,并为其他相关专业的电子专业技术实验实训。此外注重自制实验实训设备研制与应用,可以节约实验设备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维护。
5、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
5.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责任分明。实验室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实验教师岗位责任、学生实验守则、实验操作规程、实验室安全防范条例等。同时按仪器设备的档次价格,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相关的帐、卡、册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登记簿。
5.2做好实验教学安排。在实验教学中,为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针对每门课程的进度做好实验的安排,最大程度保证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同步进行。每门实验实训课都有一到两名教学负责该项课程的课程表安排和实验内容的制定,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
5.3做好实验考核。学生通过各种教学实验而获得实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要掌握仪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实验的操作和测定,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又要能独立操作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而后者更为重要。每次实验都要求有原始实验数据,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基础。因此,教学实验的考核应当与理论课的考核有所区别。在教学实验课中,要对学生实行全面考核,做到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
5.4做好实践教学的总结。为总结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实验教学效果应进行调查和研究,着重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调查。每次实验结束,由实验实训负责教师和上课教师对实验进行总结,针对实验实训内容、教师讲授情况和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使实验教师在改进实验教学时有较准确的依据,并能使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改进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6、通过参加专业竞赛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在应用型院校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专业竞赛具有良好的导向性,注意基础理论知识与综合能力的结合、设计计算与制作测试的结合,技术基础与多专业内容的结合,传统器件与新型器件的结合。
7、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的思考
7.1如何把电子类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程进一步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电子毕业设计总结范文4
关键词:毕业设计作品;科学管理
毕业设计作品是学生大学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检验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另一方面考查了学生踏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成熟度。每到毕业季,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集聚一堂,犹如创意街市,琳琅满目,精彩纷呈。一件件创意无限的设计作品流露出设计者创作的激情,让人震撼,引人关注。但毕业设计展过后,这些作品的去向及现实意义值得思考。
一、毕业设计作品的多样性
高职院校艺术院系一般设立建筑设计、纺织服装、包装印刷、艺术设计、广播影视五大类专业,涵盖了传统装饰艺术和现代设计艺术,专业方向多达50余个。从毕业设计作品的呈现方式看,其可分为静态作品和动态作品。静态作品包括绘画作品、平面设计作品、摄影作品、雕塑作品、建筑模型、产品及其包装等;动态作品包括视频动画作品、多媒体广告作品、服装现场展示作品、影视剪辑作品等。从毕业设计作品的制作手法看,可分为传统手工制作类和现代技术设计类。传统手工制作类包括雕塑彩绘作品、绘画书法作品、首饰雕刻作品、纺织服装作品等;现代技术设计类包括数字媒体作品、雕版印刷作品、模具制造作品、三维打印作品等。由此可见,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呈现多样化特点,对作品进行管理的难度较大,运用科学的管理途径尤为重要。
二、毕业设计作品的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种类繁多,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作品的管理效果远远跟不上每年作品的更替速度。管理人员、管理场地、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的缺乏成为一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院系的通病。在信息化时代,对于毕业设计作品的保存和管理,多数院校采用了电子存储的方式,简洁便利,开源节流。但从作品综合价值考虑,则忽视了作品的制作手段、工艺流程所带给人的直观感受,尤其是新材料、传统手工类设计作品,单纯用电子照片或电子效果图形式储存体现不了作品的触感和立体美感。单一的电子存储管理形式缩短了作品的精神寿命,作品的自身内涵和再利用价值得不到更好的演绎。
三、毕业设计作品的科学化管理途径
毕业设计作品的保存和管理并不是单纯对作品进行搜集并存放在档案室或直接置放在无人问津的某个角落,而应进行科学管理与规划,赋予作品二次生命,发挥作品的能量和余热,使其有益于后生。
1.以整理代管理,赐予作品新内涵
毕业设计作品是反映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从教学管理和教学建设角度出发,教学管理部门或教学团队应对学生毕业设计作品进行搜集整理并汇编成册,长此以往,一本本作品集就直观反映出每年的教学重心和教学设计。将众多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可直接判断作品的竞争力,有些作品如昙花一现,很快不再耀眼,有些作品如常青树经久不衰。将作品整理成册是一种归纳、管理、分析、总结的过程,从不同角度给予作品新的定位,赐予了作品新的内涵。
2.以宣传促管理,维系作品新鲜度
毕业作品展是多数院校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作品交流、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有条件的学校会将这种展览搬到校外美术馆、展览馆等重要公共场合,以达到宣传自我、扩大影响的目的,但多数学校只能将毕业作品展放在校内展览馆或临时展厅进行展览、交流,这远远达不到体现作品价值、展现作品魅力的目标。每一年的毕业设计作品都流露出不一样的设计风向,作品的即时性反映出一个时期的社会动向和流行趋势。作品要保持新鲜度,就需要校方与学生一道借助新媒体、网站、报纸杂志、论坛等多种途径对毕业设计作品进行深入报道和诠释,将学生作品进行合理推介和有效推广。适时适地的宣传是体现作品张力、保持作品新鲜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对作品进行科学管理的有效尝试。
3.以收藏推管理,赋予作品传承性
毕业设计作品是学生学习智慧的结晶。对于优秀的、创意独特的作品,校方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选取部分作品留校收藏,为今后的教学树立典型、提供示范。设计类作品形式多样、大小不一,收藏方法不应拘泥于长期陈列在展览馆或资料室内,可将其直接投放到教学工作室、实训室或课堂一线,供教学实时参考与研讨。然而,这些作品毕竟不是教具,而是一种设计成果,应进行科学管理。作品被确定为收藏对象后应及时登记在册,谁用谁管。这种管理模式最终的目标是让优秀作品的创意构思、设计思维、制作方法得到传承和发扬。
4.以入市强管理,给予作品生命力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一般情况下均可直接对接到行业、企业的实操案例,具有创意性、实用性、可开发性等多重特点。学校应借助校企合作平台,积极为学生的作品市场化找出路。对于有研究价值、市场潜力巨大的设计作品,应寻求企业帮助,进行二次设计,最终达到投放市场、走向社会的目标。作品在市场上、社会服务中大放异彩、各展其能,这是对作品的最佳管理方式,也是给予作品生命力的最佳手段。结语毕业设计作品是师生经过多次创意思维上的碰撞和摩擦,反复推敲修改而形成的智慧结晶,意义非凡。作品的华丽现身不仅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句点,更是学生求职创业的起点。对作品的科学管理关乎学生的发展、专业的建设和社会的关注,因此,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的科学化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电子毕业设计总结范文5
关键词:LED;校企结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293-0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委在普通高校专业调整中设置的新专业,是由十多个专业重新调整后的宽口径专业,其主干学科为:信息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培养在电子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显示和控制等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知识面的人才[1]。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急需一批实践能力强、应用技术水平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工程型信息技术人才。作为民办高校,要想求得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必须紧紧围绕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核心,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师资队伍,加强与相关单位、企业的产学研合作[2],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特色。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85%以上的照明光源来自于LED(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少、使用寿命长、安全性好等优点。毋庸置疑,LED已被认为是取代现有照明的第四代光源。随着国内外资本在半导体LED产业的大量投入和社会对LED电子产品需求的急骤增加,LED电子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需求的热点。我国当前高等院校中没有关于LED研发、生产的相关专业,如何通过高等教育尽快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掌握LED专业技术高素质人才是当务之急。我校采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既给企业输送适合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解决了电子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教师与企业进行课题研究,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大大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扩大了创新机遇。通过校企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目前已与河南生茂光电科技公司和光维新科技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一、电子工程技术专业校企结合实践体系构建
1.加强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为校企结合奠定实践能力基础
我校在校企结合LED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对象是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该专业于2001年秋正式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近几年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不断完善电子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不但形成了满足本科生培养目标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还增添了大量符合电子工程技术专业发展所需的新设备。在电子实验中心,学生可以动手完成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现代电视机、计算机绘图与CAD、单片机应用、现代电子测量、EDA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等实验课。担任理论课主讲教师一定要参与实验课的指导,并且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开展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与制作竞赛,提高学生设计与制作新产品的学习与开发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平。
2.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为校企结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积极组织各科学科竞赛是挖潜式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一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刻体会得以实际应用,而且还会开阔视野、提高应用能力。各种学科电子竞赛活动,既要有理论计算、方案论证,又有实际制作、整机调试,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紧密结合,可以全面检验和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2]。各种电子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表达能力、培养应变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方式。我校2007届、2008届和2009届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中,很多同学在校期间就积极参加各种电子竞赛,很快就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3.以就业为目的,校企双方共同拟定毕业生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四年所学的知识进行电子工程设计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检验,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电子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提高本科生研发素质至关重要。老师在拟定毕业设计题目上,结合企业研发生产实际,以揭示有关LED电子工程技术规律、解决现有或潜在的具有该学科领域前瞻性问题为目标,并与企业技术总工程师互相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
例如,我校2009届10位毕业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课题相近但又不同。第一组为LED驱动电路设计与研究,四位同学毕业设计题目分别为:LED路灯驱动电路设计、LED隧道灯驱动电路设计、LED室内照明驱动电路设计和基于PT4017的LED日光灯设计;第二组为LED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四位同学毕业设计题目分别为:光电互补LED路灯控制器的设计、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的设计、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LED路灯控制器的设计和基于无线通信的LED路灯控制器的设计;第三组为LED照明技术的参数研究,两位题目分别为:LED驱动开关电源技术参数与测试方法研究、LED照明技术参数的测试及可靠性探讨。
以上这些毕业设计题目都是在充分了解LED产业国内外基本发展情况后,尽可能选择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可行性,与企业实际正在开发的产品项目相结合。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目前所有出版的LED、太阳能、风能、开关电源等有关书籍和资料,和学生一起制定设计方案,开展毕业设计。指导老师风雨无阻,每周至少两天到河南省生茂光电公司去指导学生解决各阶段毕业设计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商讨解决方法。通过四个多月在企业一线的实践和实际课题的设计,他们都获得良好的成绩,全部被生茂光电公司转为正式职工,并且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有三位同学破格提拔为助理工程师。
二 、电子工程技术专业校企结合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钱伟长院士提出:一个大学不管如何定位,教学必须与科研结合。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不出研究成果,只教好书就不是合格的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而科研的主要目的是创造知识。教学与科研最终目的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两者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科研创新使教学内容更新和深入。教学对科研有促进作用,提高教学水平。如何提高电子工程技术专业教师科研水平,必须将教学、企业研发相结合。
在校领导和院系领导的支持下,目前,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专业先后申请的项目中,主要来源于企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功率LED专用电源的设计
该项目既是河南生茂光电公司大功率LED路灯的关键技术问题,也是目前影响LED路灯推广的瓶颈之一。电源设计对转换效率、功率因数、可靠性等指标要求比较高,针对该领域所申报的黄河科技学院校级项目,已于2009年5月底完成,很多设计思想、方法和措施都是和我校2008届毕业分配到生茂光电公司的学生共同完成的。
2.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的设计
该项目为河南省教育厅计划项目,也是河南省生茂光电急于开发研制的项目,同时,也是我校2009届毕业生王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中。为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该项目由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负责人主持。
3.大功率LED路灯驱动电路设计
该项目为河南省教育厅计划项目,也是河南省生茂光电公司急于开发研制的项目,是LED大功率路灯不能批量生产的瓶颈问题。2009届毕业生孙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就是结合本课题进行的,该项目目前由青年骨干教师负责。
4.LED大功率驱动器的设计
该项目为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该课题是LED大功率应用难题之一,由资深LED工程技术专家、多年从事LED照明技术研究的老教授主持。
5.过去申报和正在申报的项目
(1)光电互补独立家用控制器的研制
(2)太阳光能、热能互补控制器研制
(3)智能车载充电控制器的研制(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电子工程技术专业进行校企结合,使教师走向企业、了解企业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创新了学科建设思路,更新了人才培养观念,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素质提高都是有益的。
结语
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校企结合,利用社会资源给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给学生的就业和学校教学科研的创新都提供了新的出路。相信校企之间基于“精诚合作、互惠双赢”的合作模式,必将有力提高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加快相关课程建设。同时,我们已经开设“太阳能LED技术”选修课程,所培养的学生中,仅光维新电子有限公司年底就向我们选用30名,生茂光电公司也向我们发出订单“直通车”,要选用我们的毕业生。我们相信,随着整个社会“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我们所培养的太阳能LED技术应用人才将会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阔学生视野,为高校和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进行探索。今后,我校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校企结合操作模式,使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朝着健康道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电子毕业设计总结范文6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根据企业和社会劳动力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的教育理念,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构建以技能突出、专业特色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采用模块教学、案例分析、分段实践、真实测评等环节,要形成适合子学生学习、创业和上岗前“零距离”训练等模式的电子商务实践平台,重点针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一、专业方向――“一个专业,两个方向有机的结合”
根据上述电子商务专业的岗位群细分调研结果,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有两大方向。其一是计算机网络方面人才,其二是利用计算机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的人才。于是有人说: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两不像”,计算机方面的工作能力比不上纯计算机专业学生,商务方面工作能力又不如纯商务专业学生。而我们则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正是上述两种观点的结合,复合型的人才具有更加广泛的职业空间和长远的发展潜力,更符合电子商务人才市场的需要。关键是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呈现出“1加1大于2”的功效。
二、课程体系结构――“一个体系、四个模块、两个调整”
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为了能培养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能胜任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充分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同时,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二是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电子商务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宽度。
根据以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原则,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可以考虑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教学模块。其一,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基础能力;其二,计算机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在网络中应用商务的支撑技术能力;其三,商务基本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一般的经济管理和商务贸易能力;其四,商务实践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商务交流与沟通能力和商务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在专业教学安排上,应循序渐进,突出中、高职教学上的不同侧重点。首先,在中职的教学阶段中,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营销及商务基本知识、电子商务基本岗位上的职业技能。然后,在高职的教学阶段上除了深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外,更要为扩展学生的就业范围,宽口径地培养学生相关知识。就是既要关心学生的长远发展,又要顾及他们的毕业就业。前者要求学生知识面广,而后者则要求精通在企业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在教学和实践的安排上就应体现兼顾的原则。所以高职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教学安排上是网页制作、财务基础、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综合模拟、网站建设管理和数据库简单应用开发等,要使学生在进入相关工作岗位就业时,能得心应手。而另一方面,要补充其他辅助课程的教学,教学的知识面较宽、程度较浅,这样就能顾及到学生的长远发展。
在教学上,还要注意两个可调整性:
第一,教学培养的重点,导向市场化。例如在教学设计2007年或是2008年时,专业培养侧重点就应以市场需求以及学科发展动态进行调整,紧扣社会经济发展脉搏,按照国内外最新的教育观念,教育全程导入创新意识与策划思维,设计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第二,学生多功能培训个性化。即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同时,还可以根据就业的方向和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及技能培训。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开设多种的技能培训考核课程(如:公共英语的等级考核、动漫就业培训等),供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
总之,在几年的综合性教学实践中,应体现“宽知识,突技能,强特色”的特点,以强化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培养出基础扎实、特长鲜明、个人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人才,以增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人才培养教学具体措施
一、调整理论教学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是处于计算机类和商贸类之间的综合专业,我国通过几年的办学经验,结合本专业的目标和要求,正确处理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比例,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体系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淘汰与专业关系不太紧密的少数文化和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地整合了计算机和商贸类专业关系密切的课程。在知识的传授上,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如:《电子商务概论》中涵盖了《网络营销》的相关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合理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造成一成不变的重复讲授,教学效果并不好。经改革,我们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另外,还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适时、及时地增加部分新知识、新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如我国早期的一些高级技工学校2004年在讲授PhotoShop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图像的艺术处理技巧,2006年又加入了图像的动漫元素,而网页就更采用最新的技术软件进行教学,这样使得我国的学生能紧跟科技发展的动态,就业方向更广。
在中职教学上,增强对职业岗位素养的培养,开设商务礼仪课。围绕电子商务专业的几个职业岗位,开设数门主要专业课,并增加了相关的辅助课程;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加大实验实训课的内容及课程比例,增加了网页制作的课时。在数据库的教学上,因现时中职生源的基本知识层较低,故取消了难度较高的数据库编程教学课程,而改为重点加强Access的教学,使学生能透切的理解、掌握数据库相关的知识,为后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高职教学上,针对就业的岗位特点,加强学生各知识层和多种技能的培训。将网络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加大,并要求采取多种实践方式,如网络营销课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广告的设计制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调研,了解贸易合同的要素及签订过程。市场调研课则从过去传统的“理论为主,辅以案例”,改为“案例教学引发理论,从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各环节中去认证理论的概念”。另我们还加入了会计、高级网页设计、项目策划技巧等技术主导课程教学,在辅助课程上还有高级图像处理、消费心理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等。这样的专业课设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教学的认证,教学效果获得良好的改变。
二、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
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合理安排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课,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增加高职学生的商务课程设计实训环节及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
商务类的教学有别于一般技术类的教学,更需要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训练商务运作管理的环境来认证理论,而平时的
教学都是在一个模拟的环境下进行,环境的不真实性,令学生不能很清晰的理解相关的理论。电子商务更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和现代物流手段的一种商务营销方式,没有真实的实践,学生难以理解自己专业定位,出现学不好、就业难的现象。因而我国一些做得好的学校特别为高职的商务学生策划了一个商务课程实践项目的考核环节――校园商务促销及电子商务项目策划毕业设计环节。就是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商务环境及商务平台,让学生能走出课堂,在真实的商务竞争环境中发挥自我和团队的智慧,使商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升华,为自己今后的就业积累经验,赢得优先的筹码!
(一)商务课程设计实训环节
1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商务中成本、组织、管理、促销策略等知识点的全面理解。
2 商务课程实践项目:校园商务促销活动
把所有参与该项目的班级学生分成几个独立的小组,各自成立一个小型的店铺管理。分别有总经理、调查数据分析部、广告设计部、促销策划部、财务部、物流部等。组内每个成员有具体的分工,更有相互的结合。
3 课程实践的具体环节:
①资料收集和市场调研;②投资成本集资;②商铺投标;④宣传广告策划;⑤寻找货源及商品加工;⑥促销策划;①财务管理;⑧投资总结;⑨课程实践论文报告
4 课程实践情况的考核评分:
实践评分(占总成绩的60%):
课程论文评分(占总成绩的40%)
为了提高学生在整个课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各环节设立奖项。如:最优秀经理人、最佳销售员、最优秀财务员、最有创意LOGO设计、最佳海报设计、最佳店铺装饰、最佳调研组、最佳团队奖等。
(二)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把“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作为重要的实训环节来完成,并计算学分。
1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本专业各个前期教学环节的深化和检验。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在实际的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建设、管理、维护工作中,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开展工作,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实际能力。
2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选题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要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尽量与当前实际的应用水平接轨,并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选题难易适度,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完成。设计的项目既要有书面报告,更要有实际成果,避免书面空谈,杜绝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为保证每个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都有足够的设计工作量,毕业设计的课题小组原则上不超过3个人,分工要具体明确。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确定后,按有关要求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审批表,并经过计算机系主任和指导教师共同验收审核、备案。
3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考虑方向:
商务网站设计方向:校园网上书店设计、校园小盘栽网站、校园网上百货;数据技术的应用设计方向:图书馆管理系统、办公设备定购系统;商务设计方向:网络广告设计、网络营销策划方案、市场行业调研策划;个性化技术设计方向:个人博客设计、个人网上聊天室的设计等。
4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以学生完成工作的情况和答辩情况为依据,严格要求。成绩采用5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实施多样的教学方法
根据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力推行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园网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课堂讲述的单一模式转变为课堂讲授、实验室教学、网络教学立体化的新型教学系统模式。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能力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有效方法,使学生在符合认识规律(探索-思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学方法下,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的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电子商务专业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
1 加强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模拟训练室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训练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应引进一套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软件,组建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引进一套物流模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关系。在实训基地中,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开发网上课堂,引导学生自学,在授课中能够结合商务活动中的典型案例讲授相关课程,使学生真正掌握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运作技能。
2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可选择一些电子商务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可获得参与实际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强化“两双”建设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就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是全方位的。
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技能型人才培养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第一,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来校举办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第二,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传授丰富的工作经验。
2 学生的“双证制”培训。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采用“双证制”,即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考取多种相关学科的资格认证,使学生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2001年起,我国就把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力培养融入到教学体系中。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所要求考取的职业资格证有: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中/高级证、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操作员、公共英语等级证、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等。
六、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