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博士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学博士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学博士论文

生物学博士论文范文1

辛彦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有着上山下乡的经历,广阔天地的锤炼造就了她敢于面对困难和百折不挠的性格。天资聪颖的她1978年参加高考,幸运地来到了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入学后,她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以饱满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后来在事业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在选择专业方向时,辛彦选择了基础医学。由于辛彦在校学习成绩突出,学校推荐她到第一临床学院肿瘤研究所工作。当时的肿瘤研究所胃癌研究室的学科带头人是著名肿瘤病理学专家张荫昌教授,他正承担着国家“六五”攻关课题的研究。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死亡率高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学校的信任,学科建设的需要和自己对研究工作特有的浓厚兴趣,辛彦来到胃癌研究室开始了研究工作。从那时起至今,一干就是25年,为肿瘤病理生物学研究和临床病理诊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

辛彦虚心地向张荫昌教授和其他老师学习,不懂就问,踏踏实实地学瘤病理学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病理诊断技术。从常规病理诊断人手,不断丰富着自己知识的积累。为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辛彦先后于1984和1991年考取了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病理学专业医学硕士研究生和医学博士研究生。并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了相应的学位。她所完成的毕业论文被专家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993年、1995年连续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和教授、主任医师。

1993年。辛彦考取了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WHO Fellowship)。赴英国伦敦大学Chafing Cross&

Westminster

Medical

School(CXWM)组织病理学系留学,师从国际著名病理学家K・Henry教授进行胃恶性肿瘤病理生物学行为的研究,1994年11月学成回国。1995年9月,应爱尔兰皇家外科学院病理系主任Mary Leader教授邀请,赴都柏林在该院病理系进行胃癌相关国际合作研究工作1年。因为胃癌研究室的工作需要,她放弃了已经再次与爱尔兰皇家外科学院病理系签署的工作协议,1997年回国工作。

校、院领导的支持,辛彦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室――肿瘤所第四研究室,带领全室同志和研究生忘我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之中。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使她承担起了学科带头人的工作,站在更高层次的辛彦沿着老一辈科学家开创的道路,开始了新的征程。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是教育部肿瘤学博士点学科和省重点学科,肩负着为我国抗肿瘤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使命。辛彦教授多年来一直负责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肿瘤病理学》的全程教学工作并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辛彦身体力行,兢兢业业,长期的工作实践,使她深深懂得大学老师的教学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没有深入的研究工作,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水平。因此,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总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导研究生要树立诚信、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注意培养锻炼专业基本技能和独立完成科学实验的能力,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教授同学们研究方法,以及如何选择研究方向等问题。每年2-3月份是辛彦教授最忙的时候,为了指导当年毕业的研究生撰写和修改学位论文,辛彦教授经常在实验室伏案工作到深夜,直到把论文修改到满意为止。在辛彦指导的研究生中有2人获得中国医科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和优秀博士论文奖励,4人获得中国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和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称号。在辛彦的教授下,她的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多年来辛彦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在国内外本专业核心杂志共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2名研究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的资助;1名博士研究生作为第一负责人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名出站的博士后目前都担任所在科室的主任,成为学有所成、脱颖而出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目前辛彦指导的已毕业的研究生均在国内肿瘤临床、肿瘤病理诊断及科研工作中努力工作,积极为我国癌症的防治事业奉献着他们的青春和汗水,不断成长进步。看到自己培养的研究生们已经成才,辛彦由衷地感到欣慰。

近年来,作为研究生导师,辛彦招收指导肿瘤病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15名、博士后2名,为我国抗癌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肿瘤病理学专业人才。辛彦常这样说,“我非常幸运,搞研究是我的兴趣,我能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刚一毕业就能跟随张荫昌老师这样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习和一起工作,有一个明确的科研方向和国内外很高起点的专业平台,多么令人羡慕。”她还说“我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走过的,也是我对前辈培养自己的一个报答。”

辛彦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在我国肿瘤病理生物学行为及侵袭转移机理的研究领域内,科研成绩突出的优秀中青年肿瘤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她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参加工作以来,对辛彦来说几乎没有节假日,实验室就是她最衷情的“家”。她把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当作是自己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工作在10小时以上。熟悉她的人,深深感受到她的毅力、持之以恒的韧性;不熟悉她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眼前这位瘦弱的女子竟会是拿了国家大奖的科学家。

天道酬勤。辛彦用智慧和心血培育出了累累硕果,除与其他同志合作的课题外,辛彦共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胃癌功能分类方案的确立与评估》等5项、美国CMB基金《胃癌亚临床转移预测的研究》、卫生部青年基金《胃癌极其癌前病变组化功能酶谱的确立与应用研究》等21项课题,120余篇,《scI》收录18篇,引用75次,多篇被《BA》《CA》《IM》等国际著名检索期刊收录并被同行引用,参编《胃癌》专著1部。这些课题有的已经完成,有的尚在研究中。

生物学博士论文范文2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研究领域

中图分类号:G80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0-1381-03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手段与方法也不断地更新,研究内容和层次不断深入、系统,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在许多运动项目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认识运动项目技术的规律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的应用,国内外已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已有的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所用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乒乓球专项化的运动生物力学仪器很少,对于乒乓球与球台或球拍碰撞的原理、乒乓球飞行的运动状态、乒乓球动作技术原理等有些方面揭示得还不够全面或尚未揭示,对于运动器材、服装的研究很少。

近年来,国际乒联对乒乓球竞赛规则的三大改革,以及现代世界乒乓球技术的迅猛发展,都要求我们要借助于科技的力量和手段,更加全面地、深刻地认识乒乓球运动的规律,不断地更新观念,技术上不断创新进步,训练方法上要更加科学合理,以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本文根据乒乓球运动专项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现状、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趋势、以及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实际需求,对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对乒乓球运动规律有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为运动生物力学如何更好地结合乒乓球专项特点为乒乓球运动实践服务提供借鉴。

1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领域的展望

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来看,乒乓球运动是通过乒乓球和球拍位置的变化(平动和转动)与运动员机体的活动相结合的一项运动。运动员的击球动作使球拍和球碰撞后,击出的球以一定的动量、动量矩落到对方台面,与台面发生碰撞,反弹后再与对方的球拍相碰撞。归纳起来,乒乓球项目中的运动包括:运动员的运动(动作技术)、乒乓球在空中的运动(速度、旋转、弧线)、乒乓球的碰撞运动(乒乓球与球台或球拍碰撞)。对乒乓球这三个方面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分析需要一定的设备仪器与方法。与乒乓球运动相关联的还有球、球台、球拍等器材以及运动员的服装。

以往对乒乓球运动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在上述方面已进行过一定的研究,但对于乒乓球与球台或球拍碰撞的原理、乒乓球飞行的运动状态、乒乓球动作技术原理等有些方面尚未揭示,或揭示得还不够全面,对于运动器材、服装的研究很少。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领域,可以预计运动技术研究仍将会占较大比例,同时,在全民健身、运动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器材、服装及实验仪器设备等方面也会开展研制。具体可以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动作技术诊断;

2) 乒乓球与球拍碰撞、与球台碰撞的研究;

3) 对乒乓球拍运动的研究;

4) 乒乓球拍、乒乓球运动鞋的研制与优化;

5) 乒乓球运动员肌肉、骨骼力学特性的研究;

6) 乒乓球专项测试仪器的开发;

7) 乒乓球运动员损伤机理和预防的研究。

2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在乒乓球运动中的应用与展望

按研究方法划分,运动生物力学应用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是力学理论研究方法,二是实验研究方法。两者应当紧密结合,才能使运动生物力学更好地在运动实践中应用。

2.1运动生物力学的力学理论研究方法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的应用与展望该研究方法因为是通过模拟手段对人体运动仿真,一般包括5个步骤:1) 确定运动恃征,建立目标函数;2) 选择模型确定刚体的自由度;3) 建立动力学模型(拉氏方法、Kane方法、雅各宾法等);4) 实测已知数据并求解;5) 根据求解结果解释运动规律,这一步骤是将求得的数学规律化为体育运动语言对运动技术进行合理的指导。

纵观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现状,可以看到,以往用的最多的是运用力学原理对一些现象进行解释。而利用力学理论研究的方法却很少。根据此研究方法,可以对乒乓球中许多问题进行研究。

如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伤病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在击球过程中对腕、肘、肩关节、颈椎、腰椎等的关节力和力矩的定量分析,而对其认识有助于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认识和预防。可以利用力学理论研究的方法对关节力和力矩进行推算。以计算上肢各关节的关节力和力矩为例。首先确定乒乓球运动员击球过程中上肢的运动特征。二、建立上肢模型,整个上肢可分为上臂、前臂和手(包括器械)三个部分,根据上肢实际的生理结构和以往生物力学建模的经验,可将人体上肢简化为3刚体7自由度的物理模型。三、运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Kane方法,建立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四、通过摄像的方法获取上肢的运动学参数以及郑秀媛公布的人体环节参数,求出腕、肘、肩关节的关节力和力矩。五、根据关节力和力矩对乒乓球运动员的伤病进行认识。

2.2运动生物力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在乒乓球运动中的应用和展望运动生物力的实验研究方法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应用现状是,动力学研究几乎没有,运动学测试也不多,所运用到的生物力学仪器很少。所以实验研究方法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2.2.1常用的生物力学仪器将在乒乓球项目中的广泛应用许多已经在其他专项中运用较为广泛的生物力学仪器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尚未广泛使用。比如,三维测力台,肌电仪,足底压力鞋垫。

三维测力台可以反映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运动员击球的力最终是通过人体蹬地面,同时地面给人体的反作用力而实现的。而对乒乓球运动员地面反作用力的动力学特征的描述至今尚无。

通过在运动员的鞋子里放上压力鞋垫,可以得出在移动过程中,脚底压力的分布图,可以为乒乓球运动员鞋子的设计提供参数。

通过肌电仪可对完成某动作所参与的肌肉活动的强度和时间进行描述,确定主要的参与肌群。用在乒乓球运动员身上,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完成某动作的肌肉用力顺序是什么,哪些是主动肌,哪些是被动肌,可为力量训练提供参考。

2.2.2开发乒乓球专项化、反馈快速化的运动技术测试仪器这是运动生物力学测试仪器的发展趋势,至今为止,在乒乓球界中尚无有此类测试仪器的研发成功。近年来其他运动项目共用运动学、动力学及生物学指标,测试仪器的质量、功能、效率不断提高,同时,某些运动项目专用的测试仪器不断出现。例如,体操项目单杠、双杠、高低杠、跳马、吊环的测力系统、赛艇多参数遥测分析系统、起跑蹬力测试系统、蹬冰力测试系统、游泳出发测力系统等。

其他专项的研究可为乒乓球专项化的测试仪器提供借鉴,比如考虑是否可以在乒乓球拍上安装加速度传感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度传感器体积和质量都可以做到非常小,精度可以达到很高,此仪器可以实时监控球拍三个方向上的速度、加速度和角速度,并可据此推算球拍的受力情况,以及击打乒乓球后,球体获得的初速度。而对乒乓球拍的运动情况的所做的研究非常之少。

如果这些设想可以实现的话,将丰富乒乓球理论知识,对乒乓球运动的实践将会有快捷的帮助。

2.2.3多机同步测试的研究多机同步测试研究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人体运动十分复杂,因此,多机同步测试方法对各项运动技术研究十分重要。由于多机同步测试研究需要的仪器多、经费多、时间长、技术人员多,而且多数动力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的测试在正式大赛中很难进行,所以,多机同步研究的报道较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运动技术研究的深入,多机同步测试研究将会得到较快发展。

对于乒乓球这项精密的运动,以往的研究多是从一维的视角来进行的,对乒乓球运动的生物力学的研究应朝着多维的研究视角发展。比如,将摄像系统和测力台系统同步的测试方法,综合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数据对乒乓球运动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

2.2.4生物反馈技术将在乒乓球运动技术训练中应用运动生物力学测试中提供给运动员、教练员的技术动作的速度、幅度、方向、力量等指标数据,运动员在训练中很难掌握,如将测试的数据转换成声、光信号直接提示给运动员,表示其当前的动作是否达到了要求或某个范围,运动员接收到声、光信号后,便马上做出反应,调整动作的幅度、强度、速度等就容易得多。这方面研究在其他专项中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北京体育大学金季春教授指导其博士生闫松华所研制的用于短跑训练的“测试鞋”,对每一步的着地时间和腾空时间进行实时监控,正朝着生物反馈的方向发展。

生物反馈技术在乒乓球运动技术训练中的应用也是乒乓球运动项目生物力学发展的趋势。

2.3将力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紧密结合是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力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是经典力学理论,并应用它解释分析生物体运动及探索其运动规律。力学理论研究方法优点是能使研究工作更加严谨和深人,但由于模拟研究目标和对运动数学化描述的困难,这类研究难度很大,且研究结果与运动实践尚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力学理论研究方法必须辅之实验和经验,才能使它在实际应用方面的作用得以发挥,力学理论方法与实验测试方法两者应当紧密结合。前者提供了运动普遍规律,对分析有理论指导意义,后者是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桥梁,能使研究更好地为运动实际服务。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各种实验手段,测试记录体育运动过程,并以此作为依据,结合经验,对运动技术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提出改进技术的意见和建议。这种研究方式是以具体运动员的具体动作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通常用高速摄影、录像、测力台测得运动学和外力参数,用肌电测试仪测得人体内力参数,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来诊断运动技术的优劣及动作的合理性。这种方法以实验手段为主,与运动实践联系紧密,能对运动员的技术训练直接施加影响。但由于该方法研究和实验的对象是具有个体特征的人,不可避免地造成对共性的运动规律研究的困难,从而使研究结论难以达到理论升华。因此实验方法必须和力学理论研究共同发展、相辅相成,才能使运动生物力学学科渐趋深入完善。

用理论力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乒乓球运动进行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将提供认识乒乓球运动规律的多维视角,会对乒乓球运动规律有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进而可使运动生物力学更好地为乒乓球实践服务。是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3总结

根据乒乓球运动专项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现状、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趋势、以及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实际需求,运用多种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力学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乒乓球运动中的多个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是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的研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2002.

[2] 刘卉.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D].北京体育院大学博士论文,2002.

[3] 王向东,刘学贞,等.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2003 (2):15-18.

[4] 忻鼎亮.运动生物力学的力学理论研究方法[J].体育科学.1994(4):37-40.

生物学博士论文范文3

【关键词】DNA遗传算法;型遗传算子

DNA计算中的DNA是重要的遗传物质携带着生物体的所有遗传信息,而遗传算法也是采用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行操作的算法,其不同是DNA计算是实验室中进行的而遗传算法是在计算机上编程进行的,将二者混合使用可以使遗传算法在生物的遗传调控机理中更深层次的进行模拟,从而使遗传算法的计算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由于遗传算法的优越性和良好的性能,将其混合到DNA计算中可以突破其计算的局限性[1]【2】。因此学者开始对该混合的DNA遗传算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遗传算法和DNA计算的混合使用中的算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算法中改进的新型算子的提出

1.1 改进算子中的采用技术

受到DNA分子结构的启发,本文将用DNA的四种碱基对问题的潜在解进行编码,由于DNA的编码方式不能直接被计算机处理,本文将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数0123对碱基进行编码。在这种编码方式中,令0与鸟嘌呤相对应,1与腺嘌呤对应,2与胸腺嘧啶对应,3与胞嘧啶对应,并且0、1、2、3四个整数将采用二进制的形式进行表示。为了在在编码中实现简易的数学和逻辑操作,将二进制数中的第一位作为区分嘌呤和嘧啶的编码位即0代表嘌呤而1代表嘧啶。同时与互补碱基对对应的代码也呈现互补关系,如碱基对C和G互补组合由0(00)与3(11)构成,而1(01)与2(10)构成的A和T碱基对。这样的互补配对关系,有助于新操作算子的设计。

下面是以上面的编码方式为依据的一个n维的最小化问题:

示长度为的四进制数字串,单个个体的编码长度为,每个变量编码精度由求得。

DNA-GA与遗传算法用二进制进行计算编码时的解码方式相似。其均是以n维十进制向量的形式对个体进行解码,其中:

上公式中的为整数串中的第维第列的数字。因为变量取值范围的不同,所以按比例将变量进行转换,这样就可以得到对应问题的解。

按照这种模式进行编码,就可以引入更多的基因操作到遗传算法中,这样就可以设计算法效率更高更有效的算子。

本文所采用的适应度函数和选择算子是原遗传算法中所采用的,这里就不再赘述。

1.2 改进的新型算子

1.2.1 交叉算子

交叉操作是遗传操作中的重要的生物信息遗传操作,故本文对现有的交叉算子进行了改进,在其中加入了DNA计算中的生物操作技术,形成了新的算子。

(1)移位交叉算子

移位交叉的父体为一个,操作过程如图1所示。移位操作是移换个体中的碱基子序列。设父代的基因为ATCGGTACAT,在父代中随机选取一段子序列,这段子序列所包含的碱基数目和所选碱基的位置也是随机选定的。然后将该段子序列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形成一个新的个体。移位交叉算子的执行概率为。如所选子序列是CGGT将其移动到C的后面形成新的个体。

(2)对换交叉算子

对换交叉操作在两个随机配对的个体之间进行,操作过程如图2所示。首先在优质的群体中随机挑选两个个体作为对换交叉操作的父体。然后在两个父体中分别随机选取一段碱基序列,且命名这个碱基序列为转座子。如图2,在两个父体中随机选择两段个数相同的碱基序列,交换这两个父体所选中的碱基序列,形成新的个体。对换交叉操作的执行概率为。

(3)抽换交叉算子

抽换交叉操作是需要从种群中选取两个个体作为父代。而抽换交叉的目的就是改变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因此该操作中所选的父代不是随机的,而是选择两个相似的个体。首先在适应度较好的优秀种群中随机选取一个个体作为父代之一,在随机选取两个个体作为候选父代。然后通过对比候选父体与已知父体的相似度,选择与已知父体更相似的个体作为抽换交叉操作的另一个父体。操作过程如图3所示。抽换交叉算子的执行概率为。

以上三种算子,都可以对单个的DNA序列进行操作,而且各有特点。但是同时执行三种算子将大大增加计算复杂度。本文将对换算子作为基本的交叉算子,移位算子和抽换算子则依据概率执行。

1.2.2 新型变异算子

与以往的同变异算子不同,本文所提出的变异算子是以生物体内的DNA转录成RNA并且通过其配对的反密码子决定蛋白质肽链的合成过程,并且计算在反密码子中各个碱基所出现的概率,然后用低概率替换高概率或者高概率替换低概率的最大最小变异算子,最后形成新的DNA分子。生成一个新的个体。其变异概率为。其过程如图4所示。

2.新提算子的运算步骤

步骤1:在运行算法之前,先对算法中所涉及到的参数进行设置,如种群大的大小、终止阙值、最大进化代数和所改进新型算子的运行概率,普通变异概率等。

步骤2:随机产生size个个体,组成初始种群,并将当前的进化代数设置为1.

步骤3:对个体进行编码串解码,求出各个个体的适应度值。

步骤4:按照适应度值的大小将种群中的个体分为高适应度个体和低适应度个体,令交叉后产生的新个体数为Ncnew,并且从第一代交叉算起,不交叉时Ncnew为0。

步骤5:对种群中进行交叉操作,选择个体为父代个体,按其随机产生的概率数与交叉。

概率、,进行比较,所产生的随机数小于哪个交叉算子的概率就执行哪个交叉算子,最后产生新的个体,并且此时产生的新个体数为+1。

步骤6:对经过交叉操作产生的个体以概率进行变异操作。产生新个体。

步骤7:对经过交叉和变异操作产生的个体用精英保留选择机制进行选择保留,选出适应度大的个体,此时进化代数加1.

步骤8:判断是否终止运行,其判断条件是最大进化代数或者是最大进化代数的阙值。满足就结束,输出结果;否则返回步骤3继续进行。

3.实验测试

为了测试出本文所提出的DNA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和搜索性能,从以往的文献中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无约束的函数作为测试函数。本文使用改进的DNA遗传算法求解从文献中选取的测试函数,它们的局部最优点较多,欺骗性很强,一般的算法不易求解到这两个函数的全局最优点。其中,的最优解为3600,在点(0,0)处取得,而的最优解在点(0,0)处取得。

将这两个函数分别用未经过改进的遗传算法、基于进化策略的遗传算法(EGA)[3]和本文所提出的新的混合DNA遗传算法(DNA-GA)进行求解,并将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三种算法的种群大小均为60,当最大的进化代数时终止运算。

为了对三种算法都进行比较,在三种不同的算法下每个函数都运行了50次,三种算法的对比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本文所设计的遗传算子对提高DNA遗传算法的搜索性能有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和两个函数而言,新型的变异算子在算法求解问题的收敛速度等方面提高比新型的交叉算子作用更大,因此将两种新型的算子配合一起来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DNA遗传算法性能。

4.结束语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前提之上,对已有的算法进行了改进与创新,通过实验函数的验证本文所设计的遗传算子对提高DNA遗传算法的搜索性能有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本文所改进提出的新型算子还是只用于实验研究,需要进一步的使用实践来证明与改进。

参考文献

[1]余文,李人厚.一种有效地双向进化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24(3):527-530.

[2]陈霄.DNA遗传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

[3]王四春.GP算法中适应度函数的光滑拟合与调整参数方法研究[J].自动化学报,2006(3):23-30.

[4]陶吉利.基于DNA计算的遗传算法及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7.

生物学博士论文范文4

摘要:我国海洋渔业转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筹划,整体布局,明确转型的目标和方向,有计划、按步骤地逐步实现海洋渔业转型的基本要求,从而实现我国海洋渔业转型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海洋渔业;渔业转型;转型目标;转型方向

海洋渔业转型的目的是为了规避海洋渔业资源的衰竭,使传统的海洋渔业摆脱对于渔业自然资源的完全依赖性,从而谋求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渔业转型是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海洋渔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渔民增收和建设渔区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降低捕捞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益的迫切需要。

1.我国海洋渔业转型的总体目标

我国海洋渔业转型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集约型生产为主要增长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将传统海洋渔业转变为现代海洋渔业。

(1)以科技为先导

以科技作为海洋渔业发展的先导,实现我国海洋渔业的战略转型,全面提升海洋渔业的产业层次,优化海洋渔业的产业结构,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改善。

(2)以集约型生产为主要增长模式

发展蓝色农业是改变海洋渔业增长方式的关键。蓝色农业主要包括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基因资源开发以及海洋制药等。以海洋生物技术为依托的蓝色农业,将有效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改造传统的掠夺性开发方式,拓展海洋渔业空间,探索可持续利用方式,从而实现海洋渔业的多样化和集约化增长。

(3)以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

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强调公平性(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协同性(社会系统与海洋渔业自然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各海洋渔业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高效性(以尽可能低的海洋渔业资源代价产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永续性(实现人类对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2.我国海洋渔业的转型方向

(1)渔民观念市场化

渔民的思想观念由困守渔场向闯荡市场转变。提高渔民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能力,建立渔民的市场观念,做好渔业的市场营销,加强城乡之间产品流通和贮藏的“链接”,完善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开发;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加工出口示范基地;建立海洋渔业专业合作组织,以技术、供销、信息、物资、资金、营销服务为纽带,组建各种渔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

(2)增长方式集约化

海洋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海洋渔业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粗放型为主,依靠增加捕捞量和扩大海水养殖面积来实现的。随着海洋渔业双边协定的生效、海洋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近海捕捞量已趋于可捕量的极限,在此形势下,海洋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刻不容缓。

(3)产业结构升级化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加大二、三产业转变。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以第一产业为主,渔民的就业渠道狭窄,就业机会缺乏。在渔业资源衰退和捕捞业压缩的情况下,海洋渔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已经爱到了极大的限制,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充分利用现有的渔业生产工具和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加工业、流通业、休闲渔业等海洋渔业第二、三产业,充分利用渔区劳动力,使渔民得到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4)生产方式农牧化

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由掠夺型向农牧化转变。长期以来,我国海洋渔业生产方式以掠夺型为主,重捕轻养,导致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在这种形势下,捕捞渔民应弃捕从养,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业,并注重海洋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增殖放流,促进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的“农牧化”。

(5)开发方式持续化

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方式由“耗竭型”向“可持续型”转变。我国长期以来“涸泽而渔”的捕捞方式造成了海洋渔业资源更新更慢,难以恢复,甚至出现了“无鱼可捕”的现象,严重破坏了近海渔业的生态系统。因此,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改变耗竭性资源开发方式,大幅度降低海洋捕捞量,是保证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6)经营领域扩展化

海洋渔业生产经营领域由以内海近海为主向远海深海扩展。目前,我国的海洋捕捞业在传统作业渔场大幅度减少和渔业资源日趋匮乏的双重压力下,其发展已经进入了极其艰难的时间,远洋渔业是海洋捕捞业的必由之路。海洋渔业生产的经营领域以外部深、远海域为主要扩展区域,由内海向外部深海和远海延伸,发展深海、远海渔业将成为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选择。

(7)经济结构多元化

海洋渔业经济结构由以渔为主向多元并举转变。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风险和压力的承受能力弱,要鼓励渔民进入渔业以外的产业谋求发展,拓宽渔区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提高渔区人均收入水平。

(8)养殖产品名优化

海水养殖产品由普通品种向名特优新品种转变。通过对现有海水增养殖生物品种的改良,以名、特、优、新品种养殖为主导产业,对潜在经济养殖生物种类进行开发,并对具有经济价值高和生物学性状优良的国外品种进行引进,使海水增养殖生物品种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升,走品牌、名牌的特色养殖业之路,使海水养殖业结构日趋合理。

(9)科技含量高级化

海洋渔产品的科技含量由低向高转变。海洋鱼产品的加工是海洋捕捞、海水养殖的延续。我国许多传统的水产风味食品大多是以作坊式手工加工为主,加工技术落后,加工品技术含量低,因而附加值不高。有的产品在生产工艺上存在明显缺欠,需要以现代科技手段加以改进,提高海洋渔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

(10)渔村建设生态化

渔村建设由“生存型”向“生态型”转变。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完善”要求,进一步推进渔村的产业化经营,优化渔业生产结构,使渔村形成较强的经济实体,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和特色块状经济,优化渔村经济结构,构建渔业整体块状经济,大力发展“设施渔业”、“高效渔业”、“生态渔业”、“休闲渔业”等无污染、无公害、生态型的渔业,提高渔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新渔村建设。(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宋蔚.中国现阶段海洋渔业转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09.

[2]吉樱、喻江山、陈晨.海洋渔业过度捕捞原因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6).

[3]王淼、刘勤.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外部转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7(9).

生物学博士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生态位;破坏性创新战略;赶超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9-0034-04

一、引 言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如何实现赶超战略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技术跨越,一些学者提出了二次创新的思路。但是,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专利保护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中企业创新能力的领先性使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通过二次创新实现跨越的难度越来越大。与已存在的实力强大的在位企业相比,后发企业资源基础薄弱。以企业资源基础大小来解释企业可持续优势和相互间竞争能力差异的RBV学派无法就后发企业现有的资源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策略。而组织生态学中里奇理论(niche theory)为后发企业的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即在位企业的强大和后发企业的弱小只是一种相对状态,对后发企业而言,正确的战略选择将改变“强者恒强”的模式, 使“强弱易势”成为行业发展的态势。

二、组织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的回顾

组织生态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Spencer(1876)与Marx(1954)的选择理论。当时运用选择理论进行模型的构建对组织研究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视野(Burns,1988)。20世纪70年代,Hannan与Freeman合作的论文“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成为了组织生态学的公认开山之作,在此之前人们的研究更多关注于那些规模大的、有影响的公司,Hannan的直觉使他想到,行业中的企业具有多样性,除了那些大公司还有数以百计的不为人所知的企业,这些企业中就包括后文中所讨论的后发企业。

Hannan 和Freeman(1977 年)运用了英国生物学家J.Grinnell提出的生态位(niche)的概念描述了资源与组织发展的关系。Hannan&Freeman指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这个概念对环境资源空间特性与企业特质之间互动的客观关系予以描述,是企业与环境动态匹配(适应)后所处的客观状态,呈现出企业与环境之间实现的共生共存的均衡状态。企业种群占据特定资源空间形成基础生态位,由于彼此竞争,种群内的每个企业实际只占据基础生态位的一部分,这就构成了每个企业的现实生态位。

企业所占据的现实生态位大小是由时间、位置、可用资源和环境因素这四个因素决定。现实生态位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与特定环境中的生存空间与生存位置,也反映企业在特定环境下对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在内的生态资源的控制权的大小。

占据不同生态位的企业的竞争来源于对其所处资源空间中生态位范围的争夺,在实际评价企业现实生态位大小时通常采用生态位宽度(E.P.Smith,1982;R.J.Putman&S.P.Wratten,1984)来衡量,这一概念反映了种群内企业对现有资源的掌控能力,由于生态位的重叠与分离及由此产生的竞争只发生在处于相同或相似种群间或种群内部企业之间,所以,在分析企业生态位宽度时,假定时间和位置参数为常量,企业生态位宽度将取决于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竞争、整合能力以及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

三、基于生态学视角下后发企业的赶超战略的选择

(一)后发企业的赶超战略的成功案例

在战略环境中占据有限生态位宽度的后发企业相对于在位企业而言处于明显弱势。竞争加剧使得生态位的争夺日趋激烈,在位企业在动荡过程中既可能失去已有的竞争优势,而这些竞争优势得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也可能不复存在。技术升级换代与商业模式的革新,导致新的市场体系与盈利渠道的出现,这些生态环境的变化为许多后发企业创造了重要的跨越机会,技术变革将最终引发生态空间布局变化,促成后发企业居上取代在位企业获得生态空间优势地位。我们将这些成功案例归纳如下表1所示,这些后发企业的成立、发展、壮大并超越在位大企业,成为各个行业内屡见不鲜的常态。

针对特定环境下后发企业如何在规模、人才、资本等大多数资源条件远落后于在位大企业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崛起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实践的发展。Zhengzhou(2002)认为:尽管当前大部分企业都曾属于其行业中的后发者,但对他们处于后发地位时的研究远不如当他们成为行业领先者时所做的那么多。

(二)后发企业赶超战略成功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些学者对后发企业战略地位与竞争优势的获取进行了初步研究。哈佛大学的Amar V・Bhide教授经过广泛调研与长期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在新老企业替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在位企业而言,后发企业中的管理者能够敏感、及时的攫取市场机会,并组织“相对贫乏”的资源进行大胆创新尝试(Amar V・Bhide,1996)。Bhide的研究成果代表了自熊彼特以来的企业家学派理论,倾向于将一些难以解释的诸如企业增长、产业演进、技术创新等问题统统归结到企业家个人特质上去,这种解释合理且逻辑缜密,但在说服力上尚存在局限性。事实上,许多有代表性的理论认为企业家精神中许多关键点并不在现有学者研究范畴内。鲍默尔提出“海森伯格原则① 适用于企业家行为”,即如果对某一企业家的行为与特质描述过于细致,“那么这种行为与特质就不再富有企业家精神。”

Pankaj・Ghemawat则利用博弈论建立了二阶段决策模型,论证了非连续技术在后发企业赶超过程中扮演的角色(Pankaj・Ghemawat,1994)。基于客户端小型交换机(PBX)市场上后发企业英特康公司对行业龙头AT&T公司的追赶与替代这一事实,Ghemawat在SCP范式下构建了在产品代际创新时企业的决策模型。他的研究表明:①产品创新导致的代际变化使后发企业获得超越机会;②低成本战略在很多条件下是后发企业赖以取胜的重要武器,因此后发企业乐于投资成本削减型创新,而在位企业却往往相反;③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在位大企业的创新意愿落后于后发企业。Ghemawat的结论印证了熊彼特(1942)的著名观点,持续的技术进步会削弱在位企业对领先采用过渡性技术的积极性,也与Fudenberg和Tirole(1986)的基于激烈竞争创新假设上的经典伯川德模型的结论一致。

此外,DA Garvin(1993)从组织学习角度,Burgelman(1991)从组织适应角度,分别论证了后发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理。但这些理论无法较好的解释为什么领先的在位企业在资源占优条件下反而落败。而组织生态学却为后发企业赶超战略获得成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三)组织生态学中后发企业赶超战略成功的理论研究

组织生态学认为,由于市场资源相对有限,具有相近生态位的企业生态位比较容易重叠(niche overlap),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为争夺生态位宽度(niche width)而竞争。后发企业赢得竞争凭借的是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来自于企业对生态环境维度中生态因子的掌控能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能对所处的生态位进行改造或拓宽以保持其现实生态位与其他企业所处生态位的异质性或不对称性,才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好的适应环境、获得相关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因此创造出更多的企业

价值。

由于现有生态位空间的竞争激烈,彼得・德鲁克(1973)认为中小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它在一个小的生态位中的有效地位② ,这个小生位按其产生机理,可以分为:自然小生、空白小生位、潜在小生位、协作小生位、服务小生位、专知小生位。后发企业的赶超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生态位分离即生态因子的异质性,根据行业特性与自身特征,选择与竞争对手的生态因子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实现生产与经营方面的异质性或不对称性,最终获得小生位。这些的赶超战略很多,比如错位经营战略:在“经营时间”上错位、在“经营功能”上错位、在“经营空间”上错位等,从而实现生态位分离,彼此错位经营,相辅相成,避免价格战、产品战和广告战,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而破坏性创新战略则是其中一种生态位分离的战略。

四、后发企业的破坏性创新战略

根据Christensen(1992,1994,1997,2003)等人的研究,破坏性创新是一种非持续的技术或商业模式的创新,初始时通过向新兴客户或低端客户提供低价便利等独特的价值得以进入非主流市场。随着产品性能的改善,它逐渐向主流市场扩散,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并最终成为新的市场技术主导。破坏性创新颠覆了行业传统竞争规则,破坏了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建立了新的客户价值结构,是后发企业实现赶超的有效

战略。

从生态学理论来看,破坏性创新战略的本质是后发企业适应现有资源环境,实现生态位的分离获得部分资源,继而通过性能提高,而最终侵占竞争对手的生态位的一种错位战略。

这种破坏性创新战略的错位方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低端破坏的生态位分离

低端破坏是指在原有生态位环境中,对处于价值网中最底端、最无利可图、 服务要求最低的市场发起攻击性破坏。例如20世纪30年代,平价超市的出现对百货公司的破坏,当平价超市利用低端破坏向百货公司发起进攻时,不断吞噬零售业市场份额时,百货公司发现自己处于降价与否的两难抉择中:如果自己随之降价并为节约成本而减少服务时,则对购物氛围要求较高的顾客会大量流失;如果不随之降价,则实惠偏好型的顾客又会大量流失。最后,百货公司通常的选择是放弃被攻击产品,将更多的货架空间转向获利率更高的化妆品或流行的服装产品,这种转移虽然暂时保持了百货公司的盈利水平,但也为下一次的低端破坏留下了空间。

这种破坏性创新战略从本质来看只是革新了行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开辟新的市场,其通过低成本策略吸引了在位企业看来最不具影响力的客户,进而不断壮大客户规模。低端破坏不只是单纯的成本压缩,而是在对消费者价值偏好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消费者没有额外效用的组件或功能的减少来降低成本,并将这部分节约的收益让渡给消费者,提高消费者总效用,从而获得客户资源,实现生态位的分离。

(二)新市场破坏的生态位分离

新市场破坏创新是指将创造全新的客户价值感知体系,从而将原来不存在或潜在的消费群体变为实际的市场份额。新市场破坏创新的最初体验者都是不具有相关消费经验的客户――他们之前没有使用过与之相似的主流产品的经验。比如佳能的台式复印机就属于新市场破坏,因为它使之前没有复印经验的客户开始方便的在办公室复印资料,而不是将原件拿到专门的高速复印中心由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完成这项工作。

新市场破坏创新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与主流产品进行竞争,而是努力扩大自己产品的异质性,争取潜在的消费群体。Christensen认为新市场破坏虽然在初期并不与主流产品发生激烈竞争,但随着创新产品性能的改进,其最终足以让顾客脱离原有价值结构,进入这个起初从最不挑剔的市场层级发展起来的新的价值网络。破坏性创新不会主动侵犯主流市场的生态位,而是使客户脱离这个主流市场而进入新市场的生态位,因为这些顾客会发现新产品要比旧产品更加便利。

(三)混合破坏的生态位分离

第三种生态位分离的方式是混合式破坏。这种破坏性创新战略是低端破坏与新市场破坏的综合体,事实上,Christensen认为大部分的破坏性创新都带有混合特质。比如,西南航空公司实际上是通过混合性破坏获得高速增长的。它最初以不乘坐飞机的顾客作为目标对象--也就是以前经常使用小汽车或公共汽车的人群,但西南航空公司同时又从主要航空公司的价值网中的低端市场拉拢了大量客户。嘉信理财公司也是一个混合型破坏者。它采用了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从全程服务商(收费较高)那里掠夺了部分客户,但是它又通过吸引那些过去的非股票投资者――比如学生,开始购买和交易股票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

五、小 结

生态位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态位的差异。后发企业在既有的生态位宽度下,如何实现生态位的扩大或生态位的分离,开辟新的生态位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多样,而破坏性新创新战略是后发企业的重要选择之一。破坏性创新战略是通过低端破坏、新市场破坏、混合破坏等多种生态位分离的方式,实现了生态位的差异,从而使后发企业适应了环境的限制,获得了更多资源,形成了新的生态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新的生态位的形成也可能是技术中断的结果(Brittain&Freeman,1980)。Tushman 和Anderson(1986)认为,由技术变革而导致的产品替代会损毁现存公司的能力。诸如水泥(1872)、定期航线(1924)和平纸复印(1959)等新的产品种类的出现则要归结于基础技术的创新。后发企业基于基础技术上的破坏性创新战略促进了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上的投资收益持续提高,促成了生态位的差异,并创造或进入了新的利基市场,扩大客户的规模(Thomond & Lettice,2002)。

[注 释]

① 海森伯格原则又称测不准原理也叫不确定原理,是海森伯格在1927年首先提出的。起初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反映粒子轨迹无法进行精确测量与描述,观测者本身的介入有可能改变观测的结果。后被引入社会学领域,用来指代那些难以观察或深入测度的事件。

② 彼得・德鲁克(1985)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其正式提出了小生位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彭璧玉. 生态学视角的组织死亡理论研究[J] . 当代经济研究, 2005(8) .

[2] 彭璧玉. 资源分割与产业组织的演化[J] .学术研究,2007( 2) .

[3] 彭璧玉. 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组织设立理论研究[J] .学术研究,2007(3) .

[4] 胡晓军,杨锡怀. 基于生态学的企业竞争要素及策略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6).

[5] 郭 政.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7.

[6] 王志玮. 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对破坏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

[7] Christensen,C.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M]. Boston,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8] Christensen,Clayton M. & Overdorf,Michael.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Disruptive Change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78(2):66-76.

[9] Christensen,Clayton M.. Why Great Companies Lose Their Way [J]. Across the Board,Oct1998,35(9):36-41.

[10] Christensen,Clayton M.; Raynor,Michael E. ;Anthony,Scott D.. Six Keys to Creating New-Growth Businesses [J]. Harvard Management Update,2003,8(1):3.

Latecomer Firms' Destructive Innov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Niche Theory

Guo Zheng 1, 2,Ji Dan 3

(1. School of Management,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2. Shanghai Academy of Quality Management,Shanghai 200050,China;3.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

生物学博士论文范文6

[关键词] 马尔可夫链;随机过程模型;稳定性;收敛速度

[中图分类号] O211.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132-02

一、马尔可夫链的创立

在当代科学与社会领域,有一种数学模型叫随机过程,从银河系的亮度起伏到星系空间物质的分布、从小分子的布朗运动到原子的蜕变过程,从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原理到电话通讯理论,从谣言的传播过程到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扩散、从预测市场到破译密码,基于随机过程方面的理和应用随处可见。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马尔可夫链是第一个从理论上被提出并加以研究的随机过程模型。为了扩大概率论极限定理的应用范围,1906年,马尔可夫在论文《大数定律关于相依变量的扩展》中第一次提到这种如同锁链般环环相扣的随机变量序列,其特点是:当一些随机变量依次被观测时,随机变量的分布仅仅依赖于前一个被观测的随机变量,而不依赖于更前面的随机变量,这就是被后人称作马尔可夫链的著名概率模型。齐次马尔可夫链的渐进正态性、非齐次马尔可夫链的中心极限定理和模型的各态历经性都被马尔可夫证明了。他还给出了统计物理中遍历理论的第一个严格证明结果。马尔可夫链的研究一方面是对荷兰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提出的无后效原理的概率推广,另一方面也是对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机械决定论的否定。

二、马尔可夫链的发展

马尔可夫链概念后来被扩充到连续时间和任意相位时间,按照辛钦的建议称之为马尔可夫过程。柯尔莫戈洛夫把傅里叶的传热理论、爱因斯坦与斯莫洛霍夫斯基的布朗运动理论、马尔可夫等关于随机徘徊的描述与首次构造随机过程例子、巴夏里埃与维纳的思想结合在一起,抽象出马尔可夫过程的一般模型。他和辛钦发展了马尔可夫过程和平稳过程理论。莱维自1938年开始就研究轨道性质的概率论方法。1948年他出版了《随机过程和布朗运动》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独立增量过程的一般理论,这极大推进了布朗运动的研究。伊藤清于1944年引进了随机积分与随机微分方法。1951年,他在莱维和伯恩斯坦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布朗运动的随机微分方程方面的理论,为马尔可夫链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1975年他推出伊藤清积分和Stratonovich积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无穷维随机变元情形的推广。美国概率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布于1950年开始研究鞅,使它衍生为一门独立的概率论分支。1953年,他出版的《随机过程论》一书,系统又全面地叙述了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1954年,费勒将泛函分析中的半群方法运用到马尔可夫链的研究中,登金、麦基恩和伊藤清等人赋予它概率意义(如特征算子等)。上世纪50年代初,角谷静夫和杜布发现了偏微分方程中狄利克雷问题与布朗运动的关系,后来亨特又研究了位势与一般马尔可夫过程(亨特过程)的关系。上世纪60年代,法国布尔巴基学派发展了随机过程的一般理论。现代随机过程大致可分为马尔可夫过程、平稳过程、布朗运动、离散鞅、无穷粒子马尔可夫过程和超过程。

三、马尔可夫链的研究工具

1936年左右学者们开始探讨马尔可夫过程的轨道性质,直到将轨道性质的概率方法与微分方程及半群理论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才使他们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形成了对轨道分析的强马尔可夫性概念。伊藤清于1942年创立的随机分析理论用于研究一类特殊的马尔可夫过程――扩散过程,他开辟了研究马尔可夫链的新路径。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学者们研究马尔可夫链主要是运用微分方程和半群理论。近年来,学者们将鞅论方法运用到了马尔可夫链的研究当中。目前,鞅论方法与随机微分方程相结合已成为处理多维扩散过程的重要工具。另外,分析学中的位势理论和马尔可夫链有着紧密联系。学者们对马尔可夫链的研究,促进了位势理论的发展,它为偏微分方程的研究提供了概率论方法。在国外Richard Tweedie, Sean P. Meyn, E. Numnelin等人主要用Lyapunor drift条件和分裂技术研究马尔可夫过程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在国内陈木法、王凤雨、张绍义等用耦合方法研究马尔可夫过程的稳定性。

四、中国当代学者的研究动态

许宝J是中国最早从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研究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优秀数学家。他加强了强大数定理,研究了中心极限定理中误差大小的精确性,发展了矩阵变换技巧,得到了高斯-马尔可夫模型中方差的最优估计。

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主要领导者之一――王梓坤对马尔可夫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应用都作出了很大贡献:将差分方法和递推公式应用于生灭过程的泛函和首达时分布的研究,得到一系列深刻结果,并将此理论应用于排队论、传染病学等研究领域;在中国他最早着手研究随机泛函分析,导出了广义函数空间中随机元的极限定理;他研究了位势理论与布朗运动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高维布朗运动和对称稳定过程未离球面的时间分布、位置分布及极大游程分布;推导了马尔可夫链的零一律和常返性成立的条件;他在国际上最先引进多参数有限维恩斯坦-乌伦贝克过程的严格数学定义,并取得对三点转移、预测问题、多参数与单参数关系等系列研究成果;创造了多种统计预报方法及供导航的数学方法。20世纪90年代至今,王梓坤所领导的研究集体致力于对测度值马尔可夫过程(超过程)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严士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木法领导的无穷粒子系统研究集体,将算子谱和泛函不等式半群性质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微分几何、泛函分析及概率论等知识,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上世纪60年代,朗拷 ⑼貊伶及刘秀芳在平稳过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严士健与陈木法在国际上首次引入了非平衡粒子系统的典型模型――反应扩散过程,且创立了相关理论体系。从1988年开始,陈木法选定“马尔可夫过程的遍历速度与谱理论”为研究方向,他和王凤雨合作在国际上首创运用概率方法估计第一特征值。他最早研究马尔可夫耦合,更新了耦合理论;完善了一般或可逆跳过程的唯一性准则,且推导出了唯一性的充分条件;彻底攻破了“转移概率函数的可微性”等难题,还创立了跳过程的系统理论。湖北大学张绍义教授的两项重要工作:最优马氏耦合存在定理和跳过程ρ最优保序耦合算子的存在定理受到陈木法院士的高度肯定。陈木法在他的两本英文专著From Markov Chains to Non-EquilIbrium Particle System和Ergodic Convergence Rates of Markov Processes-eigenvalues, Inequalities and Ergodic Theory中给出了这些工作的详细介绍,并称之为张定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严加安在鞅论、随机分析和白噪声分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他证明的局部鞅分解引理被外国专家称为“严引理”;他创立的半鞅随机积分“初等”定义为学者研究随机积分的性质提供了捷径;他对无穷维分析中很有名的Gross定理及Minlos定理作了推广;他还与法国通讯院士Meyer合作提出了白噪声分析数学框架,其被称作“Meyer-Yan空间”,被国际《数学百科全书》引述。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研究狄氏型与马尔可夫链的对应关系取得了重要成果,创建了右连续马尔可夫过程与拟正则狄氏型一一对应的新框架。在Malliavin算法研究上,他与合作者证实了维纳空间的容度与选取的可测范数无关。在无穷维分析方面,他与合作者推导出了紧Riemann流形的环空间上带位势项的对数索伯列夫不等式,这是当前国际上该研究领域的最佳成果。

1974年,中南大学侯振廷教授在《中国科学》第二期“Q过程唯一性准则”,成功地解决了Q过程的唯一性问题。这项成果被概率学界称为“侯氏定理”。近年来,他又研究了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推导出了马尔可夫骨架过程新理论,并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排队论的研究中,成功地解决了GI/G/N排队系统和排队网络的队长瞬时分布等问题。

五、马尔可夫链的应用

随着马尔可夫链的逐步深入研究,它在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军事学、天文学等领域都引起了连锁反应,衍生出一系列新课题、新理论和新学科。马尔可夫链具有丰富的数学理论,与其他数学学科相互渗透;而它又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经济科学以至人文科学有广泛的交叉应用。很多问题都可建立马尔可夫过程概率模型,运用概率论及随机过程的理论及方法进行研究,而它们又不断地衍生出新的研究课题。这种交互作用促进了当代概率论的飞速发展。而当前马尔可夫链的理论研究,正方兴未艾。

六、马尔可夫链的研究方向

目前,马尔可夫过程、马尔可夫随机场、无穷粒子马尔可夫过程、测度值分支过程(超过程)、流形上的马尔可夫过程等都是正在深入研究或有待研究的领域。

[参 考 文 献]

[1]DA Levin,Y Peres,EL Wilmer.Markov chains and mixing times[M].New York: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2009

[2]Ren Zihui,Wang Jian,Gao Yuelin.The global convergence analysis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arkov chain[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 28(4):462-466

[3]XS Yang,S Deb,Cuckoo.Search:recent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J].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2014, 24(1):169-174

[4]MF Chen.Eigenvalues,Inequalities and Ergodic Theory[M].Beijing:Science Bulletin,2000(9)

[5]龚光鲁,钱敏平.应用随机过程教程及在算法和智能计算中的随机模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