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终身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范文1

[论文摘要]我们正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从一个非竟争性社会走向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公务员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基础的牢固、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国家重要智力资本的开发与储备。跟上时代步伐、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对公务员们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终生教育要贯穿于公务员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一、几个相关概念

(一)终生教育

终身教育是指对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一生所进行的教育。具体来说,终身教育包含了纵向教育和横向教育的连续和结合。从纵向上看,它指出了人生发展的每个时期受教育的连续性;从横向看,它指出了受教育者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是互相结合的。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西方到东方,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终身教育都被广泛接受,一些国家甚至通过立法等手段为终身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化的保障和护航。

(二)公务员的公务员能力标准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求,国家人事部印发了《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此举旨在贯彻落实进一步开发公务员人才资源,促进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各地、各部门在公务员培训教育、录用、竞争上岗、考核等工作中,要以标准框架为参考依据,体现通用能力的要求,并根据不同职务公务员的特点制定细化的标准。各地、各部门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

(三)公务员终生学习与终生教育

《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明确提出学习能力,即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有良好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目标明确,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累知识与经验;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及时更新和掌握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知识、技能;拓宽学习途径,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他人学。

二、公务员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崛起,知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面临挑战,需要学习的知识、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日俱增。这一切对于处在各级各类岗位上,从事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公务员提出了必须进行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公务员工作的本质要求

公务员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工作的本质要求公务员们要有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思维能力、正确的决策能力、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等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半衰期在缩短,知识的增长与知识的老化形成鲜明的对比,终身教育不再是口号,而是每个人的迫切需要和真实行动。

(三)公务员不断进步的内在条件

一般来讲,公务员的晋升要经历由基层、中层到高层的发展提升过程,表面上看这一过程是官位的提高、权力的增大、责任的加重,实质上是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公务员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公务员只有不断地在工作中学习提高,更新原有知识,补充新知识,力求成为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站在时代前列的人,才能担负起更高更重的领导责任。

三、公务员终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全面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公务员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在公务员教育培训教育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培训教育观念落后。一些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对公务员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总认为培训教育是“软任务”,可搞可不搞,把培训教育投入看作是一种消费投资,片面强调日常事务太多,培训教育会影响甚至冲击正常的行政工作。第二,工作与学习矛盾仍较突出。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后,实行“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原则”,参加培训教育学习的时间太多势必会影响日常工作的开展。第三,培训教育内容严重滞后。目前,全国各地公务员培训教育除了学习指定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之外,选修课的开设在地方公务员培训教育中只是小范围的尝试,公务员参加培训教育学习的选择余地较小,难以满足那些素质较高、基础较好、求知欲较强的公务员的需要。第四,培训教育激励机制不完善。尽管《国家公务员培训教育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参加培训教育是国家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公务员培训教育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述规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使得许多公务员参加培训教育学习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往往都是被动地接受培训教育。

四、改进公务员终生教育的措施

(一)必须明确终身教育的目的

公务员进行终身学习必须首先端正态度,“正其心”、“诚其意”,弄清楚为什么而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工作者,必须牢固地确立为国家、为人民、为党的事业而不断学习进取的使命感,这是公务员摆正自己位置,自觉地进行终身教育的内在动力。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只有全身心地投人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去学习,力求为人民掌好权、服好务,就具备了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基本素质。

(二)提高思想素质和提高能力素质相结合

对公务员进行终身教育,提高知识能力水平,必须把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摆在首位,摆在“生命线”的位置,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决定着进行日常工作时的立场和方向。公务员进行终身教育切不可只注意能力的提高,而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巩固和提高。

(四)提高思维水平和提高工作能力素质相结合

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既是一个思想家,有创新思维的能力,也是一个实干家,能够全身心地工作。公务员能够看得深,看到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站得高、看得远,看到现实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未雨绸缎,见事早、决策快。因此,公务员在终身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知识能力水平,就应该在提高思维水平和工作能力上下功夫。

终身教育范文2

关键词: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体系 树立 构建

1、前言

之所以要选择这个题目,是为了记住一位老人的教诲。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年纪很轻,工作不是很忙,虽然很认真,每天还是无所事事。对于所谓虚度光阴,没有特别真切的感觉。终于有一天,一位上了年纪的退休后仍然被单位聘用的邻居老人与我闲聊时,提到“我在退休之后考的质量监督员,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平静的语气,祥和的表情,好像天经地义,但在我的心里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从那时起,坚持每天读一点书,后来习惯成自然,再后来,经常写些读书心得,日积月累,对我工作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都很有帮助。老人让我明白,学习是一生的事情。

2、背景

终身教育思潮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而形成的,20世纪特殊的时代背景是其产生、发展的真正根源。首先,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代,世界面临着发展经济、人口剧增、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开展扫盲运动、培养管理人才等制约世界发展的新问题;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知识量的飞速增长,新理论、新学科、新发明不断涌现,知识总量不断增加,即使某个领域的知识也不可能在学校全部掌握;第三,政治、经济的变革以及科技进步推动了传统价值观的改变和人们面对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职业、家庭和社会生活。若要与之适应,就必须用新的观念、知识和技能来武装自己。自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郎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口号之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的国际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必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以不断地更新知识,保持应变能力,其理念正好符合时代、社会及个人的需求,因此终身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就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标志着终身教育思潮的真正形成。

3、涵义

对于终身教育,说法不一,比较具有权威的是E.捷尔比的观点,“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终身教育纵向包括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横向包括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简言之,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

4、本质特征

相对于传统教育,终身教育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性。

(1)终身性。相对于传统教育的阶段性而言,教育时限的极大扩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不间断地学习,从智力、体力、情感等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从容面对由于社会变迁而带来的各种挑战。

(2)开放性。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封闭性相对应,终身教育面向社会,教育扩展到了与人们实际工作、生活有关的各种环境中。终身教育满足人们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变革的需要。

(3)灵活性。教育时间和教育网点多样化。对受教育者没有年龄、资历、职业背景的任何要求,对学习时间和地点也无任何限制。人们只要产生学习需求,就能随时在终身教育系统中获得相应的教育满足。

5、任务

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方针,建立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业承担着国际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因此,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法定为建立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反映了我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

6、途径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使得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1)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2)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一个人仅靠正规学校教育获得知识远远不能应付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3)现代化信息网络教学手段促进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国际互联网技术架起了一个无限开放的平台,创造了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使不同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同学习要求的公民都有机会参加学习,可以全方位地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

7、措施

21世纪国与国竞争更加激烈,而且更多的是经济科技的竞争,这对我们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断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终身教育至关重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不仅对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实现转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从法律和制度上加以保障终身教育的实施。其次,设立独立的行政部门,从执行角度督促、监督终身教育的有力实施。第三,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有效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

终身教育范文3

关键词:终身教育思潮幼儿教育

一、终身教育思潮与幼儿教育

终身教育理念的系统表述,始于1965年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提案,随后1972年以埃德加・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的《学会生存》报告深刻分析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认为人类正在走向学习型社会,每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终身教育的显著标志是贯穿一生,与生活联系,使人的创造性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其赋予了教育全新的内涵,应重新审视教育理念,重新整理教育思想,以全新高度来认识教育。它被认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最近十几年,国际社会由对终身教育的重视逐渐转向对终身学习的关注。需要明确的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作为一个体系存在着和实现着的。在终身教育理念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终身学习”这一术语的使用和研究越来越普遍,而逐渐成为制定国家政策或法令的专用术语。

进入21世纪,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基础教育把每个受教育者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之中最基础的阶段,集中表现于情感、兴趣、能力、习惯和品格。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点大大深化了我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拓宽了幼儿教育的审视视野,让我们以更加全面的、整体的、深远的、人本的方式来思考幼儿教育。

二、终身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育目标和内容

(一)终身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育目标

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下,学校的基本功能不再满足于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继承和传授,更要求唤醒和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逐渐完成从受教育者向主动学习、自主抉择的方向转换,即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超越能力的提升。在这样的教育中,知识教育最重要的价值不在于适应今后的人生,而在于成为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育资源。学校教育指向更为根本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价值,为当代人在一个变动不居的社会中实现社会价值和追求人生幸福奠定基石的价值。[1]

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终身教育思潮促进了幼儿教学目标的转变。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在终身学习体系之中,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仍然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但这只是教学目标之一,更重要的目标是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特别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幼儿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培养其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对事物和现象的兴趣。《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主要脉络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以便适应不断变革和迅速发展的世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中,学会学习赫然其中。2005年美国《幼儿教育方案标准和认定指标》中指出:“旨在发展儿童在审美、认知、情感、语言、体能和社会等方面的能力。”[2]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通过“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实现“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3]都明显着眼于幼儿终身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

(二)终身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育内容

终身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育目标决定了幼儿教育内容的构成和性质。从性质上看,终身教育思想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价值,将人的认识、动机、情感等个性心理的发展与个人的体魄发展整合为一体,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发展,其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从而真正实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宗旨。[4]从构成上看,幼儿教育应该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人格、创造性等方面的内容。在此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很多国家都强调幼儿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主张把幼儿教育内容分为几大领域,并注重各领域的互相渗透和学科融合。2000年美国《“开端计划”儿童发展结果框架》将幼儿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语言发展”、“读写”、“数学”、“科学”、“创造性艺术”、“社会性情感发展”、“学习方式”、“身体健康和发展”等学习领域,体现了培养目标的全面性。[5]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园教育内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并明确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6]

三、终身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育过程、方法和途径

(一)强调以幼儿为主体的幼儿教育过程

终身教育思想着重从学习者的主体角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强调幼儿在此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学习权、自和发展权的实现。首先,在教育过程中着眼于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其次,终身教育将学习者看作独立的“个体”,强调个性特征和潜能的发展,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和无限的学习潜力。最后,终身教育思想强调给予学习者以自主学习的自由,认为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选择自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的幼教改革都提出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中心的观点。1998年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将“促进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第一条基本思想提出,以幼儿作为活动主体,肯定了幼儿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我国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非常重视幼儿的兴趣、情感和态度,重视幼儿的探索性学习。[7]此外,许多幼儿教育方案如蒙台梭利课程模式、高瞻课程、方案教学、瑞吉欧教育体系等,都倡导并要求教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二)重视整合开放的幼儿教育方法和途径

终身教育体系普遍被理解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整合、协调和互动。终身教育体系从空间上进行拓展,从时间上进行延伸,建立一种大教育系统。在终身教育视野下,幼儿教育有以下特点:第一,空间拓展性,充分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空间。其体现为幼儿教育将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都包括其中,使教育无处不有,无时不能。主张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第二,开放性和适宜性。终身教育倡导教育应当创造学习的条件,提供各种教育场所和机会,使学习需求得以实现。第三,多样性。教育资源已超越幼儿园的范围,整个社会生活都是教育的场所,已从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原有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传统的教学用书早已打破。因此,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幼儿教育应该整合各种方法和途径,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世界各国从不同侧面提出了整合各种教育方法和途径的主张。美国《幼儿教育方案标准和认定指标》指出:“教师有目的地使用多种指导方法,如从高结构到低结构、从成人指导向儿童主体变化的策略,提供优化的学习机会”;“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和家长通力合作,帮助儿童成功地融入早期教育的情境中来”;“联系并利用社区的城市、郊区、乡村等资源。”[8]以上主张在英国《基础阶段课程指南》、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和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同样有所体现。

终身教育思潮对幼儿教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认识到教育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更加侧重教育的个人价值,个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影响幼儿教育目的;二是旨在促进人发展的教育,培养身体、认知、情感、个性、人格等诸方面全面和谐终身发展的人,影响幼儿教育目标。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教育思潮,终身教育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而且会进一步深入对幼儿教育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4]陈勇,纪洪娟.终身教育对传统学校教育的超越[J].中国

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2][8]李琳.全教协会最新《幼儿教育方案标准和认定指

标》简介[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6,(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刘焱.早期学习标准化运动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5,(5).

终身教育范文4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小学教师 专业化发展

一、终身教育理念的相关概述

(一)终身教育的内涵。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是由保罗・让・朗格朗于1968年在其首部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导论》中率先提出的。在书中,朗格朗明确指出:“我们所说的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发展。”①从朗格朗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终身教育强调两个重要思想:第一,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也就是说,教育要涉及人的思想、知识、技能及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终身教育强调教育过程的“不间断性”,即教育要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有其相适应的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快速变化,教育界也兴起了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终身教育理念也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不断发展,不少教育家、学者都针对“终身教育”进行了阐述,他们以各自的教育阐述“终身教育”,使得终身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戴夫以“生活、终身、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核心;埃德加・富尔将终身教育看做是建立一个较全面的体系所必须依据的原则,提出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原则必须贯穿于这个体系的各个要素的发展过程中;B.奥怒什金则从人生活、发展的角度解释终身教育,认为终身教育是促进人全方位和谐发展的一种手段;等等。

(二)终身教育的特点。

和传统的制度化教育相比,终身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全面性

终身教育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与传统的制度化教育将教育局限在学校层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终身教育强调学校教育只是教育活动的构成之一,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应当是伴随人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应该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谐共存的状态。其次,从教育对象的发展角度而言,终身教育强调将重点放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教育的重点是要“针对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而不像过去那样把精力只集中在知识的传播上”②。

2.不间断性

终身教育的不间断性是指它始终存在于人的一生,“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和学习过程”。由此可知,教育应该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它应该贯穿人的一生,要为人的不断发展、完善负责。

3.民主性

在教育制度和师生关系方面,终身教育体现着它的民主化的特点。首先,终身教育打破了“入学门槛”的限制,它时刻为每个教育需求的人敞开“大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工作需求,随时选择进入教育系统,并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其次,终身教育使得师生关系发生了转变,强调一种“在终身教育中,每个人时而是教师,时而是学生”③的观念,这种新型的师生观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

4.开放性

终身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系统。首先,在终身教育相对的制度化教育中,施教者是指专门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而受教者是青少年儿童中的部分精英,是一种封闭的教育系统;而在终身教育中,施教者包含专门和非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受教者则涵盖各种年龄层次的社会人员,它是一种开放的教育系统。其次,终身教育打破了各个教育阶段之间的壁垒,增强了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联系,实现施教者在不同教育阶段及教育形式之间的流动,使得教育系统内部呈现一种开放的状态。再次,终身教育的开放性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上,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目的应该突破时间的阻碍,教育目的不应局限在当下,而是要“放眼未来”,将其设定为一种旨在“把握现在,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创造性的目标。最后,终身教育强调学校教育在实现教育系统内部的开放的同时,要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增强自己作为社会的文化中心这一主体角色意识,积极倡导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和管理教育事业。

5.个性化

如果说终身教育的对象是具有普遍性与开放性的,那么终身教育的特殊性则体现在它对于每个学习者而言,是具有个性化的教育,它强调要尊重每个学习者的个性,注重每个人个性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终身教育过程中,学习者采取“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者“学有所需”,同时在教育结果中要求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学习者能够真正实现“学有所得”。

二、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

小学教师专业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小学教师的专业态度;第二,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第三,小学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它从情感、知识、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建构小学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三个方面的协调、全面发展,才能使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一)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全方位的。

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内容体现了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是全方位的道路。

1.专业的态度

专业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专业情意,包括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与自我发展方向。专业的态度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和方向标,为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不竭的动力。小学教师需要树立角色意识,培养对学科的情感和对学生的责任意识,不断反思教学过程,调整自我发展方向,构建自己的教师职业规划。

2.专业的知识

专业的理论知识是小学教师成长、发展的基础,坚实的基础才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就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数学课程改革提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拥有全面的数学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具有“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储备,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进行灵活的教学活动。

3.专业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小学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不仅是实践教学能力,还包括课程开发能力和学科科研能力。首先,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是将教育内容呈现,实践能力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决定学生能否“消化”所学内容,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其次,课程开发能力要求教师根据学科计划设计、整合知识模块,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使得教学既能顾及课程和学生整体性,又能与个性化、民主化的终身教育相契合。与此同时,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学科科研实力,以创新思维发现学科中的热点问题,并以此问题主持、研究学科科研项目。

(二)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长期的。

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要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而且应该存在于“职前―在职―职后”这样一个完善的系统中。

充足的职前教师培训能够使得新手教师对职业有较好的准备,轻松上阵;不间断的教师在职学习有利于教师灵活应对教学活动;而完善的职后培训,促进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自主反思,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延续,使得教师之间实现良好的传承。

三、终身教育理论对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

(一)树立学习意识,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教育是一种人性不断发展完善的教育过程,是从学校教育到成人教育的完整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不间断的过程,因此,教师终身教育的关键在于要调动教师个体树立个人自主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以一种终身学习者的姿态,在教育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将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同时通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新问题,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完善自身的教育理论,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互补,保持自身的不断发展。

(二)转变教学观,主动教研。

终身教育理念的全面性强调,“要针对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而不像过去那样把精力只集中在知识的传播上”。这种新发展新要求为教师观念的转变提供了一个方向,即教师要实现从“被动教书”到“主动教研”的观念更新。通过主动教研,教师能够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解,进一步激发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兴趣,促使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教育活动中,在教育观念中不断更新知识与能力,实现自我创新,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更新学生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学生观方面,终身教育给予的启示是,教育对于每个学习者而言,是具有个性化的教育,它强调尊重每个学习者的个性,注重每个人个性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树立一种“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的学生观。

同时,终身教育理念的民主性强调“每个人时而是教师,时而是学生”,因此教师应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观念,通过沟通与交流,发挥学生的群体动力作用,以新思维、新思维看待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完善制度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终身教育的核心是学习,制度是组织学习的结果,也是组织学习的重要保障,因而有效的制度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要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与评价制度。

在学习制度方面,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教育,是一个不断持续发展的过程,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教育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要打破各个教育阶段之间的壁垒,保证“职前教育―在职教育”二者的衔接,促进教师专业一体化发展。

在评价制度方面,传统的教育和管理观念追求量化、规范化,这种错位的教师评价极大地影响教师的教学、教研积极性。终身教育理念应促进新型教师评价制度的构建,第一,教师评价要立足与长远的发展;第二,要强调过程,进行动态的、系统的、长期的、持续的评价;第三,教师评价要面向全体,开展全体的具有发展性和反思性的评价活动;第四,要实现教育系统内外的开放、互动,领到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等多方的沟通和评价。

注释:

①保罗・让・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86.

②保罗・让・朗格朗.周南照等,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128-129.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4.

参考文献:

[1]杜秀萍.终身教育思潮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J].现代教育论丛,2008(06):60-62.

[2]张慧敏,饶异伦.朗格朗终身教育思想对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J].世界教育信息,2006(11):37-39+64.

[3]何全旭.浅谈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教育专业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2):42-43.

[4]谢海燕.终身教育理念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构想与创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5.

[5]保罗.让.朗格朗.周南照,等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6]保罗・让・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终身教育范文5

一、孔子“以人为本”的“终身教育”人学思想基础

重视人的存在,不言“怪、力、乱、神”。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祭祖先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神好像神真在那里。孔子在这里实际上是说二者都不存在。孔子病危,子路请求祈祷,并且以古书作证,但孔子婉言拒决了他。子路曾问孔子如何服侍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另外,孔子对不懂的事情所采取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体现了这种思想。他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盍阙如也。”(《论语・子路》)总之,孔子是怀疑鬼神,不信天命的。如果是天命论者,那一切早已由天安排妥当,听天由命即可,又何必“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大。”(《论语・宪问》)又何必凄凄惶惶“知其不可而为之”呢?

关注人的生命。《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焚毁,孔子不问马是否受到伤害,而是先问人的情况,是因为在他的眼里,人要比马重要的多。他最痛恨那些不把人当人看的行为,孔子时代用奴隶殉葬的事情已基本绝迹,但有人做陶用来殉葬,孔子则给予痛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孔子从来不曾这样狠毒地咒骂他人。骂人“断子绝孙”在当时是让人难以容忍的。用孟子的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孔子对最初发明用陶俑殉葬的人都如此狠毒地咒骂,对于用活人殉葬,其态度又当如何?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人文关怀多么伟大,让后人敬仰!孔子说管仲不俭,不知礼,却说:“桓公九合住后九合住后,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在孔子看来,管仲尽管“有反坫”、“有三归”,却帮助齐桓公使天下有一个较长期的安定局面,这是有益于民众的事情,这就是仁德。由此,在回顾孔子不轻许人以“仁”的态度(甚至认为其最满意的弟子颜回也未必做到仁),我们不妨得出如下结论:仁的核心意思就是指安定天下,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

追求自我实现。孔子说:“君子求助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一切要听命于自我的意志即“求诸己”;反对受制于他人的意志即“求诸人”。从正反两方面肯定了自我的意志是独立的。他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强调自我的意志是他人不能改变的,自我具有独立的意志是独立人格的基本特征,孔子下面的言语也体现了这方面的思想。他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邦有道,;邦无道,杀,耻也。”(《论语・宪问》)孔子认为:在人臣是否入仕的问题上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

关注个体价值。一方面,自主设计实现自我的道路。《论语.为政》记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实现自我价值的规划,以准确地体现了孔子的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思想。另一方面,自我实现同时也是排斥世俗的同化,在纷乱的社会上保持清醒的自我。《论语・微子》记载:长沮、桀溺二位隐士在知道子路的身份后,就劝他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听闻此言,孔子失望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显然,孔子在天下不治的环境下并没有归隐山林,而是以其他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在世俗的污泥浊水中卓然而立――不沉沦于世俗泯灭自我。

二、孔子教育思想中“终身教育”的“大教育”特点

“有师无类”的思想体现了终身教育中教育实施主体的开放性。教育者在孔子认为,应是具备了一定学习经验,或对“仁”有所觉悟、践履的人,朱熹就说:“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四书.章句集注》)先觉者便可为师;孔子又讲“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论语・述而》),这可谓是“有师无类”了。在孔子看来,有道德的统治者亦可为师的。统治者反求诸己而成为理想的人,并且推己及人,师范天下,便可为人民之师。孔子兴办私学更为社会补充了成型的专业及教育机构,扩大了承担教育任务的主体机构的规模,这为其终身教育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今天的终身教育是开放的系统,不仅要求发展非正规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且要求将整个制度化教育都纳入到本体系中,这也是一种“有师无类”。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有着教育对象的全民性倾向。孔子对教育对象的研究贡献巨大,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在这方面,他首开私家讲学之风,广收门徒,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格局,使得下层民众也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他招收弟子不分地域、贵贱、贫富,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其弟子来自各个国家,鲁、豫、秦、陈、吴、宋、楚等。他们年龄悬殊极大,大部分来自平民阶层。颜路、颜回、子路、曾子等皆出身卑微。在孔子的这一人文精神的关怀下,一大批“学而优则仕”的学子,改变了命运走上了仕途,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有教无类”使儒家不仅成为一个学术流派,同时又有担当天下的使命意识;使儒家的个人成仁到天下归仁成为可能,从个人的情理和谐到普天下的情理和谐都可从这个“有教无类”中推演开来。“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方法的精髓。因为学习是一个“反求诸己”的践“仁”的历程,所以教育方法要以现实的独特的我为起点,从每一个具体有差别的人开始,例如,在《论语》中孔子对每一个学生关于“仁”的回答各不相同,就是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现实起点为基础的。正是在这种“使每个人都能在任何情况下自由采用适合于本人手段和方法获得最适当的教育”的实践追求中,孔子的人本思想得到充分印证,其中蕴涵的差别性对待原则和追求教育平等的理想再次与终身教育不谋而合。

终身教育范文6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幼儿教师 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被誉为“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可与哥白尼式的革命相媲美,它孕育着真正的教育事业”。这一理念一经提出就成为全球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被各国作为教育的根本原则,引发了一场最深刻的教育改革实践。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社会人士所重视,与此同时,人们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与要求大幅度提高,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为我国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终身教育的思想内涵

终身教育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5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一生不可能绝对划分为教育和工作两个部分,学校教育只是人们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非全部。“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应当随人的一生而持续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永恒要求”。终身教育的主要思想包括三个方面:(1)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及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又包括横向的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2)终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人们养成学习习惯和持续学习需要的各种能力。终身教育只是一种手段,终身学习才是目的。(3)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终身教育模式。终身教育思想是全方面和多层次的,只有在理解其本质内涵以基础下才能有力开展相应教育工作。

二、终身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重视教育的起始阶段,重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始和奠基阶段,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战略目标之后,人们纷纷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各级部门努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为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纲要》提出“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幼儿教师的终身学习得到社会重视,全国各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幼儿教师培训工作。

(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首先,幼儿教师自身学习愿望日益增强。幼儿教师需要整天和年幼儿童打交道,工作繁杂琐碎,一些教师会感到“忙、盲、茫”。随着终身学习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等理念的提出,幼儿教师对学习的需求日益强烈,专业化意识日趋增强。但是,由于平日工作的繁忙和自身学历程度不高,自学对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说比较困难,多数希望通过职后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

其次,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他们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强的能力。在幼儿教师成长过程中,专业化程度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幼儿教师的成长并非依靠师范教育阶段就能完成,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过程,特别职后继续教育对幼儿教师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另外,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号召,各级各类幼儿园不断扩大自己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很多非学前专业的幼儿教师,更需要通过入职和职后教育了解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和教育方法,从而逐渐促进专业化成长。

三、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虽然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日益重视,但是整个教育培训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规划有待完善。

虽然全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幼儿教师培训计划,但是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少偏远的市、县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性,未将幼儿教师纳入教师继续教育队伍。其次,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公办园和市直属幼儿园占有优先权利,私立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中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再次,对于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政府和园所往往只重视培训是否顺利开展,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是否得到提升关注程度不够,学习和考核的整体规划有待提高。

(二)忽视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和主动参与。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现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多以培训形式展开,政府和学校部门按上级要求让一定比例的幼儿教师接受培训,教学内容大多是由教育专家及现有教学条件确定,容易忽视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幼儿教师大多希望通过培训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而现行幼儿教师培训重视理论知识及相应教学技能传授。其次,教育方式上,容易忽视教师主动参与。现行教育方式一般以集中学习、理论讲授为主,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很多老师盲目接受、应付差事,无法发挥调动教师学习主动性。

(三)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不平衡,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出现较大城乡差异。另外,幼儿园教师接受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过程中,农村幼儿园占有教育资源较少,相关培训和教育工作开展得极少,造成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四、终身教育思想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理想。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对全世界各个阶段教育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构建一体化的幼儿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1.强化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的一体化。

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贯穿人一生及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所以要将幼儿教师的成长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使幼儿教师一生都能受到一致的、连贯的教育。继续教育工作中,逐步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幼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终身学习、不断成长。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做好幼儿教师的入职准备工作,让新手教师尽快适应幼儿园工作,还要转变思想,不能把继续教育作为幼儿教师学历的补偿,要注重通过继续教育使幼儿教师在思想和学习能力上有所提升。

2.完善园本培训,实现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

虽然国家和各个地方都在大力开展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可是落实到一个幼儿园,教师参与数量还是有限的。为了满足每一位幼儿园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园本培训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园本培训一般参与的教师比较多,而且可以在幼儿园经常地实地开展,园本培训可以幼儿园和教师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通过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方式实现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总之,幼儿园应该完善园本培训制度,让教师在工作中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学习、共同提升。

(二)公平公正,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监督和评估。

终身教育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有重要作用,社会应对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提供终身保障,在终身教育思想下,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必须是公平公正的。这就要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过程的监督,尤其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不仅要公平分配教育资源,还要确保培训名额落实到位,培训经费专款专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绩效评估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指标,对教师、学员、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三)更新观念,构建系统化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

1.注重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首先,由于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承担继续教育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一个符合多层次幼儿教师学习发展的分层教育模式,提高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比如,将新手幼儿教师、骨干幼儿教师及农村幼儿教师分层次进行继续教育,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培训目标,为不同层次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其次,培训内容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发展性,要深入实践发现幼儿教师需求,力求解决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最后,终身教育思想倡导的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持续学习需要的各种能力,所以培训中要注重培养教师的自学反思能力。

2.突出教师参与的主体性。

在幼儿教师培训过程中,应当重视教师的主体参与性。多提供机会让幼儿教师与专家或不同地区幼儿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在培训方式上尽量拓展培训形式,充分开展参与式培训,如示范观摩、说课评课、集体研讨等方式。就像终身教育强调的那样,教育教学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人的身心所有方面的全面发展,不再是从外部强迫灌输,而是自由地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进行。

(四)重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发展不仅包括职业技能的发展,还包括个体发展。幼儿教师如果单纯拥有超高教学技能和丰富知识水平,却无法在自己的职业中寻求到快乐和满足,这也是不幸的。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寻求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像终身教育理念提出的一样,教师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教师更好地“照亮”别人,实现其工具价值,而且帮助教师个人发展,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中不仅要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深入教师情意方面,包括教师的情感、期望、价值观等,注重教师自身成长,只有自身得到成长和满足,才会对该职业产生认同感,进而产生幸福感。走向幸福,才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归宿。

“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教师作为每一位幼儿启蒙阶段的指明灯,其作用是巨大且深远的。因此,必须在终身教育思想下彻底落实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张云亮,汪德明,等.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现状、评价及其需求[J].学前教育研究,2012,(1).

上一篇廉洁故事

下一篇徘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