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1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2021年中秋节的发展故事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021年中秋节的发展故事,请您阅读!
中秋节的发展故事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加班工资算法法定节假日: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公休日: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按上一个月的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2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公休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按照国务院放假规定,国庆节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8天。这8天,只有四天是法定假日,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因此,劳动者在四天天法定假日上班,用人单位应该按照日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这笔钱不得以调休来抵销。10月5日至8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可以选择给劳动者安排补休或者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不得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应得的工资报酬。如果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则以本市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基数。
中秋节的起源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2
【作文1】我家的中秋节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夜晚灯火通明,烟花灿烂的开放在深蓝色的天空之中,人们彼此用传统方式庆祝中秋。
今年的中秋佳节与往年颇有不同,因为值得可庆的是中秋已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人们更有充足的时间赶回家与亲戚、朋友共度这黄金时节。
晚上,夜幕悄悄降临,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来到似乎是广阔无边坐满人群的大草坪上,准备欣赏那八月十五的月亮。
十几分钟后,月亮终于害羞的露出了小半边洁白无暇的脸儿。看,那一圈圈金环徐徐的穿过一绺一绺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
就在那一刹那间,月儿亮全部露出来,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来了。它圆的是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色的光芒似的。
此时此刻,人们正沉浸在花好月圆的仙境之中。望着皎洁而又饱满的明月,细细品尝着传统食物,一切都显的那么美好,那么和谐。
小时候听奶奶说过,后羿有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因偷吃一位道士给后羿的仙丹,从此住在了寂寞的广寒宫内;而吴刚被罚永远砍那看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内为嫦娥捣药。
我,多想去和嫦娥姐姐做伴,客月亮又那么遥远,我想接大雁的翅膀,飞向她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那么的高。我只好打消这个念头,凝望着圆圆月亮,口中嚼着香甜酥脆的月饼,回味着这美好的一个中秋……
时过半会儿,一眨眼就是深夜了,人们也陆续离开了绿坪,刚开始的人海也一眨眼消失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
【作文2】我家的中秋节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我和家人一起在阳台赏月。刚刚升起来的月亮倾泄下了一片清辉,月亮亮灿灿的,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白色。月光静静地洒在了地面上,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镇上像被笼罩着薄薄的银纱。月亮穿过了云朵,将光辉洒在了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用银子铺成似的。它还将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风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会儿躲进了云里,一会儿又从云中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将大地浸成了梦幻一样的银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作文3】我家的中秋节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3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和姥姥吃过晚饭,就坐到门口看月亮。
7点左右,我和姥姥来到门口,我抬起头寻找月亮来。我焦急地问姥姥:“月亮在哪?我怎么看不见啊!”姥姥指着东边说,看,月亮就在那里。我顺着姥姥指的方向,看到金黄的。大大的圆月。但是没有月光。“月亮怎么不亮啊?”我问姥姥,“一会儿它生上高空就亮了!”于是我静静地等着,半天,月亮一点也没变,我问姥姥“疑?它怎么一点也不动啊?”姥姥笑着对我说“呵呵,咱们先进屋看会电视吧,你过会在来看!”过了好长时间,大约9点多,我们又来到院里,这时,月亮已升到了高空,金黄的圆月变成了一个皎洁明亮的圆月,好像一个大玉盘。我发现月亮旁边边还有一颗明亮的星星,我想:它可能是一位仙子飞往月球,去安慰美丽的嫦娥姐姐吧!喔?月亮里的哪个黑影是嫦娥姐姐,那旁边的小黑影一定就是玉兔啦!此时的嫦娥姐姐一定很伤心,我真不知到应该怎样安慰她,我就为她祝福吧!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巩华城巩华中心小学四年级:邵帅
点评:文章写景略显单薄,可以把视角放开些,如月光、地面、人们、风、声音等都可以成描写的对象,可以运用月亮的诗句增加全文的文采。
点评老师:陶流林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诵读;经典;文化素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这样满口生香的诗句在孩子稚嫩的童音里传出,不禁令人赞叹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接受了学校教育后,诵读的声音却越来越稀,这种古朴、儒雅的情调越来越淡,让人深感惋惜。学校本是让学生亲密接触经典的环境,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远离了经典文化?又该怎样做好学生的诵读经典工作呢?
一、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诵读氛围
利用早自习的时间、每节课前五分钟和课余的时间,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诵读。有的学生喜欢唐诗,有的学生喜欢宋词,有的学生喜欢古典散文,我就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进行诵读,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诵读,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文化素养提高了。学生们在古诗词中领略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阔与雄浑,“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清新与纤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与责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智慧与达观。通过诵读活动,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了,胸襟开阔了,理想高远了。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与中国文人千百年来传承的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意识联系在一起,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起远大的人生观。
二、经常开展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
平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外诵读经典诗文,丰富诵读的内容。利用校园固定展板、班级板报、校园广播的形式营造诵读经典的气氛。每周在班内评比,每月组织开展全校的诗文诵读活动。同外校的优秀诵读选手搞手拉手活动,切磋、交流诵读技巧和诵读感受。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诵读,学生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学生积累知识之丰富,既让我吃惊,又让我欣喜。
另外还通过“我的诵读体会”、读后感、主题班会、作文等形式把诵读的体会展示出来,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三、结合实际,制定诵读任务
在丰富诵读内容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诵读内容。到了春天,学生感受到了姹紫嫣红,鸟语花香,那就多读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文。秋天,学生观察到了天高云淡、叶落雁飞,此时多读一些描写秋天的诗文,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思索。一提起这样的话题,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的诗句,学生们应声而答,不绝于耳。至于到了传统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同学们就更有热情,不用布置,自己就寻找那些诗文,一决高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诗句让人融入读书的那种热烈氛围中去。
四、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提高诵读欣赏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互联网已经走进校园,走入课堂。利用多媒体、有线电视观看诗文朗诵节目,感受名家风范,提高欣赏水平。学生不出校门,就聆听了那些名家大师们的诵读作品:“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些带有磁性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让他们既惊奇,又喜悦,原来诵读竟有这样大的学问和魅力。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家校联合
这是校园诵读的拓展延伸。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鼓励学生回家把学会的经典诗文诵读给家长、亲戚听。让家长和孩子互动,相互交流,相互评比。这样既增长了知识,丰富了见闻,又促进了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5
一、让学生明确摘抄的目的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只喜欢读书而不愿意摘抄,觉得读书很快乐,而摘抄却太费事。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摘抄“望而生畏”,并可能会找到很多不摘抄的理由。比如:“作业太多,摘抄既累人又费事还费时,不如不抄。”“摘抄有什么用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此一举!”……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对摘抄的意见。但是,他们却不明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在浩如烟海的卷帙中,撷取你最欣赏或最需要的精华,品味之后,摘录下来,需要之时又可拿出并加以运用,多么方便。当你拥有一本认真摘抄的大容量摘抄本时,就等于拥有了一本属于自己既实用又经典的精华本。学生若真正认识到了摘抄的意义,明确了摘抄的目的,也就为以后的摘抄奠定了基础。
二、让学生看到摘抄的好处
平时,我除了积极鼓励大家摘抄外,更注意几位在学习上始终起表率作用的学生,让他们在摘抄上也起带头作用,以此来影响并带动同学们认真地进行摘抄。最关键的是,我也身体力行进行大量与教学、学习有关的摘抄。每当检查学生时,也让学生检查我。从摘抄的格式到内容,从摘抄的数量到质量,我都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另外,我还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而又恰当地引用我摘抄积累的内容。记得在讲鲁迅先生的《风筝》这课时,我问:“谁能不看注释而简介作者?”同学们都表示不能。我说:“我能!”随即,我流利地对鲁迅先生的简况介绍了一遍。当我一气说完后,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趁机告诉学生,这是我平常摘抄积累的结果,并现场展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摘录成果。
课后,我带来了自己从初中到师范直至今天的摘抄本,让大家传看,同学们看后都变得非常安静。从此以后,大家摘抄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并且还暗暗背诵自己摘抄的内容。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初步运用自己摘抄的内容来回答问题;写作时,也尝试运用摘抄到的优美词句、格言警句,并且开始积极摘录平常学习时可能用到的资料。特别是每次考试,都有诗词积累、格言警句等题型,我便根据常见题型让学生摘抄跟考试密切相关的一些内容,比如:关于月亮的诗词、关于四季的诗句、关于勇气或学习的名言等,这样一来,更激发了学生摘抄的积极性。至此,摘抄的好处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同学们摘抄的主动性和兴趣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当然,在指导学生进行摘抄时还要让学生在摘抄中尝到“甜头”。在平时的摘抄活动中,我除了言传身教、检查监督外,还定期举行“诵摘抄”活动。每次活动都按照一定的标准设立奖项,对那些坚持摘抄时间长和摘抄内容好的同学进行适当的表彰和奖励,既让其他同学看到好处,更让认真进行摘抄的同学尝到摘抄的“甜头”。比如,我们班的张宇、徐金锐等同学,他们的摘抄一直非常认真,我便在检查时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小小奖励。有时是一个笔记本,有时是一本科普书籍,但更多的还是口头表彰和鼓励。所以,在每期“诵摘抄”比赛中,总有一些同学敢于也勇于“露脸”,这既大大提高了他们摘抄的兴趣,又间接地增强了学生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的自信心,可谓一举两得。其他同学自然也不甘落后,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这样,全班同学共同努力,共同摘抄,共同诵记,参与比赛的风气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学生们不但变得能“抄”了,而且爱“抄”了。更为可喜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都知道自觉地记忆自己摘抄的东西,这就极大地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量。
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摘抄的方法进行指导,要让学生明确摘抄目的,不能为摘抄而摘抄,不能让学生刻意地找寻摘抄的内容;而在平时的阅读欣赏中,发现最感兴趣的、特别喜欢的、对学习有帮助的内容时,学生要及时摘抄下来,以备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我还选择时机适时地对学生摘抄方法进行指导。比如:学习《巴东三峡》时,我指导学生摘抄描写长江的诗词;学习《周庄水韵》时,让学生摘抄描绘江南水乡的诗词、佳句;在中秋节时,我让学生摘抄关于月亮的诗词、月亮的美称、中秋的佳句等。我班同学全部都会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峨眉山月歌》等古诗词,这就是中秋节进行摘抄的功劳。
三、让学生灵活运用摘抄内容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范文6
【探寻节日渊源,看中国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这些节日蕴涵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的习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而这些充分说明了民间崇拜和信仰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
1.春节又叫做过年。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老百姓个个怨声载道。这惊动了天上的太白金星和地下的地王菩萨。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萨一商量,就派神农老祖到大地收“年”。神农手执打兽鞭,对准“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凶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动了。神农奔上几步,一只脚踏在“年”头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无数,作孽极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说罢,从腰间拿下两片瓜钵,对准“年”就一合。比象还大的“年”竟一下合在瓜钵里了。神农把装“年”的钵埋在地底下,临走时他再三叮嘱说:“这钵埋在地下,将来会长出瓜来,这瓜不能破,一定要说它不破。”后来,那个埋钵的地方真的长出瓜来,百姓就按照神农“不”的话音,把它叫成“北瓜”。神农除“年”的那天正巧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这一天叫做“过年”,即避过“年”和除去“年”的意思。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压邪,人们还会敲锣打鼓,鸣竹张灯,以纪念神农老祖的功德。
2.据史料记载,秦末就有 “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 (太乙:主宰宇宙一切之神)之说,可见元宵节是从“敬神送年”这一民族风俗演变而来的。汉武帝时,“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传说最早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4.端午节的渊源有好多传说,但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开始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5.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祈求平安幸福、以月寄情的一种形式。
【探寻节日文化,看中国民俗魅力】
活动一:对联
在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里都有对对联的活动。节日期间,我们到处都能看到那充满祥和喜庆气息的对联。对对联,春节最为壮观。有一个故事就是讲春节写对联的:
清朝某年除夕晚上,乾隆脱了龙袍,换上便服,走出皇宫禁院,到三街六巷看老百姓怎样过年。他走在大街上,只见家家户户挂彩灯,贴对联,放鞭炮,人人穿新衣,戴新帽,一派升平景象。他走着走着,只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对联,于是便轻轻敲开门。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儿,手里拿着一只正在纳底的鞋子。乾隆没客气就进去了。原来这是一个小鞋铺,炕上放着几双鞋,桌上放着大大小小的鞋楦,墙上挂着粗粗细细的麻绳。乾隆在炕边坐下后,问:“老人家,生意不错吧?”老头说:“我是一个老头子,挣得那几个钱混住嘴巴就行了。”乾隆又问:“过年了,怎么不在门口贴上一副春联呢?”老头儿说:“红纸是买回来了,但箩筐大的字认不得一担,自己怎么写?”乾隆一听,忙说:“你要不嫌弃,我就给你写一副吧!”“那敢情好!”老头儿说完,忙到隔壁借来笔墨纸砚,又拿出买回的大红纸,裁了裁,乾隆提笔蘸墨,一挥而就:
大楦头,小楦头,乒乒乓乓打出穷鬼去;
粗麻绳,细麻绳,吱吱嘎嘎拉进财神来。
横批写什么呢?乾隆帝一时没有想出来,老头看着对联十分高兴,说:“如今乾隆当朝,天下太平,百姓都托皇上的福,安居乐业,横批就写‘天下万年’吧。”乾隆听了龙颜大悦,挥笔又写下了这个横批。老头儿当晚就把对联贴了出去,乐得一夜没睡好。
【请你参与】
1.请你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王羲之巧防“盗”联
据传,某年腊月,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由山东迁居浙江绍兴。春节将至,王羲之挥毫写了一副门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让儿子贴于门口。不料刚贴出去就让人悄悄揭走了。王羲之只好再写一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邻。”他又叫儿子贴上,不料又被一位酷爱他手迹的当地书法爱好者“盗”走了。眼看要过节了,门口仍空空无字。王羲之的妻子很着急。王羲之略一沉思,笑着取过笔墨,又写一联。写好后,他让儿子将对联拦腰剪开,各先贴上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两纸“半联”贴出后,果然没有人再来揭了。初一黎明,王羲之亲手将春联的后半截贴在下面,结果成了“ ”,“ ”。街坊看了,无不称妙。
2.下面是有关端午的对联故事,请你做简要分析。
明太祖朱元璋擅长对联,一年端午节,他赐宴群臣,席间出一上联,联云:“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要续下联有一定难度。此时,群臣中的沈应思索片刻,对道:“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
3.(2012年湖北咸宁卷)
同学们,你知道吗?今年中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按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有位同学为纪念活动写了一副对联,请把下联所缺词语补充完整。
插艾叶 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②有同学不喜欢过端午、中秋节,而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为此,班级专门召开一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设计2—3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揭示主旨的开场白。
活动二:猜谜语
猜谜是中国节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娱乐活动。大家在猜谜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智力,同时也享受猜中谜语后的快乐。特别是在节日里猜谜语,会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命随行的大臣们也出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活动三:诵读古诗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词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可谓雅俗共赏。
1.写春节的古诗首推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在元旦之日的感怀之作。当时他位居宰相之位,正在全国推行新法,此诗正是以欣喜的心情,描绘了新法实行后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他那踌躇满志和志在必得的心态。它既写出了元日的民间风俗,又通过对风俗的描写语义双关地表达了他对新法的评价,并反映出一个政治家的观察视野。
2.最能够表现出元宵节热闹非凡的诗应该当属唐代大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这首诗描述了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3.杜牧的“清明”诗可称为清明节祭祀扫墓的经典之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优美含蓄的意境,再现了清明时节扫墓时的雨中景、雨中情;抒写了清明时节行旅之人的情怀。诗画合一,清新自然。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则记述了清明无人扫墓的情形: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
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这首小曲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凄凉情景和氛围。
4.唐诗中吟咏端午节盛况的也有不少。文秀的《端午》一诗,不仅反映了端午节的由来与悼念屈原挂上了钩,还表现出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对昏君奸臣的鞭挞。其诗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屈为屈原。堪笑汩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读后不能不使人感慨万千!
5.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不胜枚举,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大家所熟知的诗词之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代表意象,展示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请你参与】
1.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中秋。当时诗人任徐州刺史,见到胞弟苏辙,方作此诗。请对该诗做简要分析。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中秋咏月的诗句经常出现在中考试题中。
(2009湖北荆州)中秋赏月(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各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 “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 ,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②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
【品读节日美文 传承民俗文化】
在节日里徜徉
有的日子,值得庆祝它,纪念它,这就是节日。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境,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放。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有了节日,日子便有了起伏。
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的意义不同寻常。因某一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情,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便成为365天里的一个亮点,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譬如l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运动迅速席卷中华大地,5月4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青年节,打上了爱国精神的烙印。又如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了,10月1日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国庆节,凝聚了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新生与振兴的希望。这类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年一度举行庆典的缘由。每逢这些节日,人们或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召开庄严的大会,或举办载歌载舞的晚会,用以歌颂人民、礼赞祖国,充分感受节日的分量和意义。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这些庆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回眸和眺望的机会,成了人们保持意义记忆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人们生命智慧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