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校本研修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校本研修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校本研修总结

数学校本研修总结范文1

一、校本研修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校本研修以教师所在的学校为场所,以课堂为主阵地,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立足儿童研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创造力和教师群体的合作力,以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专业素养。但在当前的实施过程中还不尽如人意,2015年初,我们对全校109名教师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

1.无明确的目标。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中认为所属教(科)研组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无目标性”和“目标性不强”的占68.8%,对校本研修活动效果“不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占53.2%。这些数据说明:我们目前的校本研修活动目标不明确,主题不突出,活动不深入,研修活动想到什么就开展什么,往往流于形式,或者活动背离计划,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引领。

2.无集中的论题。教师中认为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无主题”或“主题不明确”的占71.5%,认为校本研修活动形式“单一”或“无新意”的占64.2%,55%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缺乏连续性和主题性,更多的只是教学工作的布置与检查。出现这样的调查结果并不偶然,教研组在活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如何将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研修活动有一个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尽可能避免“大杂烩”现象,应该是我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3.无互动的热情。有51.4%的教师认为当前校本研修活动存在“有活动、无互动”的情况,“假、大、空”的现象普遍存在:“假热闹”,活动面面俱到,实际上往往都不深入,研讨的内容停留于教学目标和理念层面,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和总结;“大话题”,开展课堂教学研讨缺乏明确的研究主题,研讨的内容漫无边际,缺乏明确的思考方向;“空研讨”,很多教师觉得教研组活动是组长的事情,自己只是一个配合者,缺乏参与研究的热情与动力。

二、以儿童研究为主题,开展校本研修

1.主题更明确。校本研修既是教师个人的发展行为,也是学校的管理职责所在。学校要指导教师进一步明确校本研修的重点,紧紧抓住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并将之提炼为研究的主题。我校数学教科研组围绕学校的“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研究儿童:教师课程能力自主建构的行动研究》,开展以“学情前测”为主题的校本研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教研组则以“学情前测”为研修主题,在教学活动前以整体把握教材为前提,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技能、生活经验等进行调查与检测,为科学合理地设计与组织教学提供依据。不少教师研究后认为:“学情前测”不仅是思想观念的革命,更是教学策略的颠覆性改变。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性特征的不同,研究的方式方法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2.内容更实在。裴娣娜女士曾指出:“我们既不能远离实践关在书斋里‘闭门造车’,导致‘实践指导乏力’,同样,也不能搞粗陋的实践主义,放弃教学论研究的理论性和科学性。”高效的校本研修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应着力关注校本研修活动内容的有序性和多样化,通过组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反思研讨,开展课例研究、课堂观察、学情研究等活动,逐步建立起“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起点、找准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寻找学生的学科活动经验”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内容。教师们通过研修,更加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及整体状况,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预设,精心安排教学活动。

3.效果更显著。共同的任务、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等成为校本研修群体的联结点,正如赫德(Hord)所说的:“当所有人合作开展共享性学习,并践行他们所学的内容,目的就是提高自己作为专业人员的有效性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时候,这些人所组成的就是(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教研组进一步发挥了研修个体和团队的作用,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成员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在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对话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学校也成立了课题组,重点进行学校主课题的研究,各学科教研组则积极参加子课题的研究,“研修一体化”的学校群体性教科研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学校还重视教师个体的研修,鼓励大家积极申报市、区、校三级课题,尤其是3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要申报个人课题,使得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能通过校本研修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以儿童研究为主题的校本研修的具体 着力点

成尚荣先生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专业’是儿童研究。儿童研究,即引导教师不断地去认识儿童,发展儿童,促进儿童发展。这样他才会成为真正的教师,成为优秀的教师。这样,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才真正完成。”以儿童研究为主题的校本研修究竟要研究什么?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些具体的着力点。

1.学习起点。《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从儿童的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因为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基本活动经验以及对外界事物的情感态度等学习起点的不同,面对相同的学习内容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和接受力。数学教科研组开展以“学情前测”为主题的儿童学习起点研究,就是在校本研修中着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使教学方法的选择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真正使教学活动面向每位学生。

2.学习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独立思维的个体,只有让学生亲历知识建构的完整思维过程,才能有效提升其数学思维品质,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要关注儿童研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自身的内在的知识建构。一般而言,当学生出现奇思妙想时,往往也是他们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即使学生有幼稚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思考与联想,教师也应该予以鼓励,在肯定的基础上加以纠正。

3.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求知需求往往是由具体情感体验所决定的,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新知的程度就越高。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教师要注重准确把握儿童的心理及思维方式的特点,创设有趣味、有意义的情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学习方式。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亲历数学活动,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中自主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单向的传授而能获得的。在校本研修中大家发现,课堂上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设计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根据相关的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法,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思维,真正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更多的发展。

数学校本研修总结范文2

校本研究既是学校的一种研究制度,也是教师的一种研究方法。

新的学期又在这希望的季节来临了,迎着轻柔的春风,着踏着国培送那教坚定的脚步,心中又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斗志。校本研修是新课改以来一直所倡导的一个十分利于教师成长的方法,对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为了使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有更大的提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校本研修方案。

一、工作理念

1.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

2.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3.建立“学本式成长教育”的教学模式。

4.主动探索适合学生发展、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5.树立终身学习的认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学校教学现状分析

建堂中心小学共有46名教师,其中班主任18人,科任教师22人,多数教师能够进行业务学习,教学上能够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但主动学习的老师还是比较少的,多数情况是在被动的学习。

三、学习内容:

1.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及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学科新教材等为主要培训教材。

2.以典范课例和专题课教学教研为媒介进行“研”“训”,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提高师德。

4.学习如何更好的备课、上课、对学生评价及作业布置和批改

三、方法措施:

以县里各学科研修主题为主,我们学校根据学科组成研修小组,在县小教部指导下,在学校安排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多研多磨在合作讨论的同时,要做好学习笔记。

(1)专题培训

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每节校教研课要进行三备三研三思,利用平行班级来进行授课。                                                                                                                                                                                                                                                                                                                                                                                                                                                                                                                                                                                                                                                                                                        

(2)专题总结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室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教案、观察日记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

(3)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完成1400分钟的学习时间。

四、研修主要措施:

1.认真参加县里组织的集中学习培训,做好培训记录。

2.认真参加学校的学科小组校本研修活动,利用校教研课的讨论交流使教师能吸取同组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特长,努力提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

4.空余时间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研修。

 

 

 

 

 

附:县送教团队确定各学科主题

小学数学

提升“数与代数”领域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能力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设计

小学品德

教材开发与使用

小学英语

基于“学本”理念,优化小学英语对话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软件的基本操作及运用)

小学科学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

 

附工作流程

三月份:

制订校本研修计划。组织老师学习“学本式成长课堂”的教学理念。

四月份:

进行网上学习,完成1400分钟的网上学习时间,进行研修手册和研修日志的填写。

五月份:

通过校教研课进行三备三研三思的研课方法,提高校教研的研究效率和引领作用。

六月份:

结合县里专家老师的示范课来进行本校的研课磨课,并与县里专家进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提升自己。

数学校本研修总结范文3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专业的教育网站、学校网站、教师个人网站提供的资源异常丰富,网络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和极好的平台,利用网络学习,无疑已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也为我们数学校本研修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条件。我们学校开展的网络校本研修活动,旨在以教师个人的经验、教训与群体的智慧、资源互助,取长补短,使每一个数学教师既是网络资源的使用者又是网络资源的建设者;我们在运作流程上着力使“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三位一体,让数学教师在共享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一、专业引领,跨越时空

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活动,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校本教研如果没有专业引领,就迈不开实质性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其形式化、平庸化。我们还需积极寻找、利用一些优秀的网站,如参与小数论坛,加强与教师博客、新浪UC阳光教育的整合,因为在那里有教材、刊物的编辑、教研员、特级教师,也有学科权威,他们或指点技巧,或讲授观点,或提出修改建议或组织相关研讨,令我们受益匪浅。此外我们数学教研组还充分利用校园网上的“视频资源区”,从网上下载一些名师的课供老师们点击观看、揣摩。

二、同伴互助,共同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校本教研必须是数学教师集体的活动,唯有教师集体参与,才能形成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为此我们非常注重同伴间的合作互助,比如采用了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首先由单元主备教师将教学设想以及对设想的解读按时上传到校园网“FTP”专门文件夹里,然后组内其他教师围绕主备教师的教学设想在网上展开讨论,主备教师可以随时吸纳整合大家的意见,对原有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撰写课时计划,其他教师再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班级实际进行修改,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完成教学后,记录反思,进一步完善备课方案,再进行资源共享。这种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约束的集体备课,使教师的脑力资源得到共享,教学差异得到互补。而对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则以主题帖的形式挂到校园网上的“数学教研室里”接受同伴的帮助,如我们发了“怎样的数学课算一堂好课?”“如何让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复习课到底该怎么上?”等等主题帖,老师们有的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有的到网上复制粘贴相关理论,有的从课例中节选一个片段加以说明等,不管哪种方式都给受困者以启迪,也让所有参与研讨的老师通过对各种信息的融合,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灵感。可见,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与合作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个体反思,促进成长

新课程实施以来,“反思”这一词就一直伴随着我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可以说我们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了专业成长。而这其中网络教研的开展为我们个体反思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平常教研组的每个教师会在每一个单元中选择一课独立设计的教案或教学实录,附上教学札记,以教育叙事、教学日记、教学案例的形式到校园网或教师个人博客上。有外出培训、学习机会的老师会把学习的收获及时总结,以文本的形式到校园网上的“外出培训交流区”,这样除了能让自己领悟更深之外,还能让其他老师及时了解,从中受益。当然除了以文本形式呈现的反思之外,事实上在我们专家引领的过程中有个体的反思,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同样也离不开自己的反思,可以说个体反思贯穿于我们校本研修的每个环节,通过反思,每个数学教师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实践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虽然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校本教研不能替代常规教研,但它有着常规教研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常规教研有益的补充。基于网络的数学校本研修,打破了时空的局限,给教研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每一次的网上留言,焦点话题的选择,前沿学术文献的推荐,观点的讨论争鸣,这每一点、每一处都是教师成长的一块块基石。同时,它把往日一说而过的内容保留了下来,向我们呈现了互动研修的整个过程,提供了一个无限创造与发展的空间,让我们数学教师在成功与失败中品尝,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数学校本研修总结范文4

一、研修项目及内容

(一)高中、职专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高中、职专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学科(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和教辅人员)教师。研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方法、应用案例、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高中、职专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教师根据学校选择的课程套餐,自主选择具体的研修专题,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高中、职专教师要学以致用,将集中研修所选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平台提交应用成果。

(二)初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和美术12个学科教师。以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为主题,聚焦新课标贯彻和混合式课例研究,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课标贯彻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贯彻课标的混合式课例协同研究、课例研究常态化及其变式应用等。研修共50学时,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期间的成果,结合日常教学,进行课例设计与研究,并通过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三)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社会)8个学科教师。研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和方法、小学应用案例、小学教师常用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教师根据课程套餐A自主选择具体的研修专题,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小学教师将集中研修所选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平台提交应用成果。

(四)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幼儿园教师研修内容以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提升为主题,围绕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组织与实施,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及组织要点、生活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和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六个专题的学习,在普及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同时,提高我市幼儿教师实施一日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个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个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成果,结合日常幼儿园一日活动,进行实践研究,并通过研修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二、研修时间

研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

1、集中研修时间:

幼儿园教师:7月7日-7月12日;

高中、职专教师:7月15日-7月20日;

初中教师:7月22日-7月27日;

小学教师:7月30日-8月4日。

2、分散研修时间:暑假结束开学后。

三、研修形式

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组织在校研修。研修按照“省课程专家团队—市县学科指导组—研修小组—参训学员”的教学组织模式,依托“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进行。

在省教师教育网上凭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首次参加远程研修的教师以默认账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并及时修改密码。

四、研修考核评价

1、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和研修教师达到合格标准,在其信息管理系统个人账户计入相应学分。

2、市项目办将对暑期研修的所有单位进行量化考核,依据平台数据,并结合各单位研修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对于组织到位,研修有序,研修人员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的单位,将给予考核加分,评选省远程研修工作先进单位。凡出现不合格指导教师或学员的单位,将不得被评选为远程研修工作先进单位。

3、所有研修人员按照省远程研修的评优标准,依据平台数据,评选省远程研修先进个人;对于研修态度差,不听从领导和安排,被省市通报批评的研修人员,取消本年度评先选优的资格。

五、研修组织管理

1.本次远程研修实行市、镇(街道)、校(园)三级管理。市教体局成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的“市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简称“市项目办”),办公室设在教师进修学校,下设各相关职能组,具体负责我市远程研修的组织、管理、宣传等工作,对各研修点的研修过程进行巡视督导。集中研修期间,负责指导教师团队集中办公的组织、管理、服务工作。

2、各镇(街道)教育办和市属学校要成立远程研修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制定切实可行的研修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对研修工作的管理。于7月6日前,将《2015年远程研修实施方案》和《暑期远程研修应急预案》,书面的形式(加盖公章和校长签字)报市项目办。

3.参训学校校长(园长)是此次研修工作第一责任人,集中研修期间,全程在岗。要保障教师上网学习条件,网络应达到规定标准。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课程进度播放视频,督促、引导教师按时收看视频、完成作业和积极参与网上研讨,保证每一位学科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六、其他要求

1、市项目办、各研修学校做好研修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反映教育和教师的良好形象。要安排专人负责研修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研修情况,及时发现研修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暑期研修期间,以研修点为单位,至少报送3篇稿件。

2.各单位研修项目负责人要保持电话畅通,每天登录研修指导QQ群,查看最新研修信息,加强过程监管和指导。请各单位负责人、管理员、指导教师加入学段QQ群(加入时注明:单位+姓名)。

3、高中(职专)学科指导教师组由市教育局负责组建。集中地点和时间另行通知。初中、小学、幼儿教师远程研修指导教师组由我市负责组建。集中地点在教师进修学校,集中时间分别为:

数学校本研修总结范文5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一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推行课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课改的力度,人人参与课改,人人实施课改。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校确立了“导学探讲练”五字教学模式,全体教师都努力践行这一模式。下面就实施这一模式时的感想作以总结。 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观看名师的课例。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导学探讲练”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我把本班42名同学重新分组,并给他们讲清每堂课的具体思路使学生学习起来有的放矢。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中主动献课,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及时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并寻求好的解决思路,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课改中早日脱颖而出。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二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制订了语文教研组长李艳利老师,数学教研组长许亮老师。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间周进行。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 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结合我区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走近、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

5、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三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在加强校本研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如英语组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他们是这样做的 (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通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让新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己先有一定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进入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3)让新教师感知不同课型。英语学科的每个单元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的,每个版块的功能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呈现出的课型也就不同。在新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之后,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不同课型,在一个阶段中集中力量针对一个课型进行突破。通过一年不到的师徒结对,两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张丽丽老师在片级小班化教学评比脱颖而出,出片参加县级小班化教学评比;徐振飞老师由于教学扎实而代表新教师向全县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一堂充满活力的英语课。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多元联动”校本研修提高中老年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开展“三段四步”主题系列联动教研活动。它分两个层面:第一、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就是对于确立的研究主题,如果之前骨干教师也没有很多经验积累的,就先在骨干教师的课堂中进行联动的实践研究,先从寻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再到进入各自课堂进行实践,然后通过骨干教师之间的一次次互动研讨交流,集聚群体智慧,解决遭遇的问题,逐步对这个研究主题形成共识,形成可积累的经验与做法。第二:将骨干教师先行实践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作为与其他教师联动研究的主题。具体的流程与做法是:

第一阶段:骨干教师示范性研讨。它经历了(1)认知准备(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研究的资料解读及结合主题进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2)骨干展示(先由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弹性化教案的设计说明等,在走进课堂上示范课)(3)问题研讨(先由骨干做自我评价,其他骨干就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中老年教师参与评价)(4)后续拓展(骨干教师把前期自身整个示范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本,然后让中老年教师学习,并结合研究主题布置一到两项作业)。

第二阶段:以其他教师实践为主的螺旋式研讨阶段。它经历了(1)合作开发与设计(围绕主题,集体备课,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集聚群体智慧共同设计教学方案)(2)初步尝试(先由一位教师尝试课堂实践,再由执教师自评,骨干教师点评,其余教师参评)(3)再度重构设计实践(骨干教师组织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其余逐一上重建课,再反思再重建)(4)反思、总结、提升(执教老师谈过程中的体会,骨干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作总结提升,并对主题研究作动态调整)。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研讨。它由网络作业评价;阶段课堂教学展示;主题活动经验总结;完善多元评价等几步构成。

(四)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德典型等多种形式,结合荣辱观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载体。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使教学反思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上传到“县研训博客群”。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一,健全机构,加强教科研指导。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管理和规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指导安排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和课题成果的总结。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第三,抓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我们把“小班化教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在科研——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培训和网页制作的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二、特色与成效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了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专题的研讨。

实行多元联动式研修,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迅速适应新课改理念。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除了师徒结对工程,学校还引导教师自行组成“学习伙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再次理解了“教育质量就是教师质量,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教师,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

三、问题与思考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结合我校的课题方面,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中老年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成员科研水平及参与实践研究的热情程度不同,导致目前各学科组的发展态势不均衡,还需加强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加强互动交流和培训,倡导研究和创新。在具体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对每个具体研究主题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比较薄弱,有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得到教研室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帮助。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看了“学校课改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学校课改工作总结及计划

2.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

3.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范文

数学校本研修总结范文6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 “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1、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2、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教研组利用每个星期三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学习本年级的教材特点,了解教研课改信息,一个学期下来“研教合一”,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同时,我们还组织教师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在学期初教研活动计划中提到,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开展“听、评、说课紧紧跟踪一节课”的教学工作。且把这项工作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组每位老师都能在期初向教研组长报送开课课题和时间,认真按照“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分头做课、共同评议——反思总结、内化吸收”的步骤进行,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通过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师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讨,从集体备课到听课、评课,使教师教学理论得以提升.。

本学期以“关注学生、追求本真”为研修主题,以“提升教师素养,改进教学行为,巩固课堂实效”为抓手,以教研组建设的动态评估为契机。立足教研,聚集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先关得记录和反思。年轻教师的提升工程也完满成功:其中林学峰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获学校一等奖、许海燕、胡婷婷、袁勇等老师上的公开课都得到全校教师得好评,吴雪琴老师执教的综合实践课获市一等奖。

三、健全教研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本学期,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开齐、开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教研工作做细、做实。

2、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管理,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数学组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作业的批改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一部分老师并能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使本学期的教学质量能有突破性地提高。